初二数学函数
『壹』 初二数学 (函数)
0.0图
『贰』 初二数学函数练习题
初二数学函数练习题帮忙找下有没有题目。
原答案:一.
1.已知函数y=mx+2x-2,要使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增大,则m的取值范围是 ( )
A.m≥-2 B.m-2 C.m≤-2 D.m-2
2.下列四个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若y=(a+1)x(a为常数)是正比例函数,则a≠—1
B.若y=-xa-2是正比例函数,则a=3
C.正比例函数y=kx(k为常数,k≠0)的图象过二、四象限
D.正比例函数y=k2x(k为常数,k≠0)中,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3.正比例函数y=kx(k0),当x1=-3、x2=0、x3=2时,对应的y1、y2、y3之间的关系是( )
A y3y2,yly2 B y1y2y3 C. y1y2y3 D. 无法确定
4.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m,1)、(-1,m),其中m1,则k、b ( )
A.k0且b0 B.k0且b0 C.k0且b0 D.k0且b0
5.已知函数y=-x+m与y=mx-4的图象交点在x轴的负半轴上,那么m的值为( )
A. ±2 B. ±4 C.2 D. -2
6.星期天晚饭后,小红从家里出去散步,如图描述了她散步过程中离家的距离s(米)与散步所用时间t(分)之间的函数关系.依据图象,下面的描述符合小红散步情景的是 ( )
A. 从家出发,到了一个公共阅报栏,看了一会儿报,就回家了
B.从家出发,到了一个公共阅报栏,看了一会儿报后,继续向前走了一段,然后回家了
C.从家出发,一直散步(没有停留),然后回家了
D.从家出发,散了一会儿步,就找同学去了,18分钟后才开始返回
7.直线y=-43x+4和x轴、y轴分别相交于点A、B,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A、B两点到直线a的距离均为2,则满足条件的直线a的条数为( )
A.1 B.2 C. 3 D.4
18.某种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起步价7元(即行驶距离不超过3千米都需付7元车费),超过3千米以后,每增加1千米,加收2.4元(不足1千米按1千米计).某人乘这种出租车从甲地到乙地共支付车费19元,设此人从甲地到乙地经过的路程是x千米,那么x的最大值是 ( )
A.11 B.8 C. 7 D.5
二、
1.已知一次函数y=2x+4的图象经过点(m,8),则m=_______.
2.若一次函数y=(2-m)x+m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3.若直线y=-x+a和直线y=x+b的交点坐标为(m,8),则a+b=_______.
4.若正比例函数y=(m-1)x ,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m的值是_______.
5.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过点(1,-1),且与直线y=5-2x平行,则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其图象经过_______象限.
6.如果正比例函数y=3x和一次函数y=2x+k的图象交点在第三象限,那么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7.对于函数y=mx+1(m0),当m=_______时,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图形面积等于1.
8.已知一次函数y=-3x+2,当— 13≤x≤2时,函数值y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9.已知A、B的坐标分别为(-2,0)、(4,0),点P在直线y=12x+2上,如果△ABP为直角三角形,这样的P点共有_______个。
10.已知m是整数,且一次函数y=(m+4)x+m+2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则m=_______
三:
1.已知直线y=-2x+3与直线y=x-6交于点A,且两直线与x轴的交点分别为B、C,求△ABC的面积.
2.已知直线l与直线y=2x+1的交点横坐标为2,与直线y=-x-8的交点的纵坐标为-7,求直线l的解析式
3.现计划把甲种货物1240t和乙种货物880t用一列货车运往某地,这列货车有A、B两种不同的车厢共40节,使用A型车厢每节费用为6000元,使用B型车厢每节费用为8000元.
1)设运送这批货物的总费用为y万元,这列货车挂A型车厢x节,试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如果每节A型车厢最多可装甲种货物35t和乙种货物15t,每节B型车厢最多可装甲种货物25t和乙种货物35t,装货时按此要求安排A、B两种车厢节数,问共有哪几种安排车厢的方案?
3)在上述方案中,哪个方案运费最少?最少运费是多少?
『叁』 初中数学函数全部公式
函数表示方法:解析法
列表法
图像法
正比例函数:y=kx(k为常数,k≠0)
当k>0时,图像过一、二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图像过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一次函数:y=kx+b(k,b是常数,k≠0)
当b=0时,y=kx+b = y=kx ,所以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殊形式
反比例函数:y=k/x(k是常数,k≠0)
二次函数:y=ax+bx+c(a,b,c是常数a≠0)
锐角三角函数:
正弦定义:sinA=∠A的对边/斜边=a/c
余弦定义: cosA=∠A的邻边/斜边=b/c
正切定义:tanA=∠A的对边/∠A的邻边=a/b
『肆』 初二数学函数怎么学
学函数从以下几个方面:
1.定义
2.
定义域
3.图像
4.性质(有图像得出,再从代数上证明)
1.
象限回
2.增减性
3.与x,y
轴交答点坐标
4.极值(
反比例函数
,
二次函数
)
5.图像的平移
5.函数之间的联系(两种函数求交点
如,两种函数求交点
『伍』 怎样学好初二数学函数
一次函数是学习函数的基础,以后还要学到学多的函数,都是要运用到一次函数进行相关的计算的,尤其是二次函数的部分,学不好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几乎就是学不会的,所以我们要进我们的最大的能力要在学习一次函数这部分下点工夫,多花点时间,这样在我们学以后的知识的时候才能不那么的吃力,其实在我看来一次函数的知识都是重点,但是这些重点都不是什么难点,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是要牢记还是必须要下工夫是,下面就给你弄了点相关的知识,在你的资料上应该是有的 函数的基本概念:一般地,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如果给定一个X值,相应地就确定了唯一一个Y值与X对应,那么我们称Y是X的函数(function).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也就是说Y是X的函数。 当x=a时,函数的值叫做当x=a时的函数值。 定义与定义式 自变量x和因变量y有如下关系: y=kx (k为任意不为零实数) 或y=kx b (k为任意不为零实数,b为任意实数) 则此时称y是x的一次函数。 特别的,当b=0时,y是x的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性质 1.y的变化值与对应的x的变化值成正比例,比值为k 即:y=kx b(k≠0) (k为任意不为零的实数 b取任何实数) 2.当x=0时,b为函数在y轴上的截距。 3.k为一次函数y=kx b的斜率,k=tg角1(角1为一次函数图象与x轴正方向夹角) 形。取。象。交。减 正比例函数也是一次函数. 2.性质:(1)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 b(k≠0)。(2)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的坐标总是(0,b),与x轴总是交于(-b/k,0)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总是过原点。 3.函数不是数,它是指某一变量过程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4.k,b与函数图像所在象限: y=kx时(既b等于0,y与x成正比) 当k>0时,直线必通过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直线必通过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y=kx b时: 当 k>0,b>0, 这时此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二,三象限。 当 k>0,b<0, 这时此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三,四象限。 当 k<0,b<0, 这时此函数的图象经过二,三,四象限。 当 k<0,b>0, 这时此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 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一、二象限; 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三、四象限。 特别地,当b=0时,直线通过原点O(0,0)表示的是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这时,当k>0时,直线只通过一、三象限;当k<0时,直线只通过二、四象限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已知点A(x1,y1);B(x2,y2),请确定过点A、B的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1)设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也叫解析式)为y=kx b。 (2)因为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 b。所以可以列出2个方程:y1=kx1 b ……①和 y2=kx2 b ……②(3)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得到k,b的值。 (4)最后得到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上面的是你一定要会的,还有一些知识在下面的网址里 http://ke..com/view/91620.htm77
采纳哦
『陆』 初中数学中有哪些函数
初中数学中的函数:一次函数y=kx+b:正比例函数y=ax、反比例函数y=k/x.二次函数:y=ax2+bx+c
高中数学主要的函内数是三角函数,其解析式容有很多,锐角三角函数是它的基础,初中的锐角三角函数比较简单,但千万不能忽略,在高中用的上。学不好,三角函数学不好!
『柒』 初二数学函数定义
核心知识复
1.函数的定义
(1)函数的传统制定义:设在某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如果对于x在某一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称y是x的函数,x叫做自变量.
(2)函数的近代定义:设A,B都是非空的数的集合,f:x→y是从A到B的一个对应法则,那么从A到B的映射f:A→B就叫做函数,记作y=f(x),其中x∈A,y∈B,原象集合A叫做函数f(x)的定义域,象集合C叫做函数f(x)的值域.
上述两个定义实质上是一致的,只不过传统定义是从运动变化的观点出发,而近代定义是从集合、映射的观点出发,侧重点不同.函数实质上是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特殊的映射,其特殊性在于集合A、B都是非空数集.自变量的取值集合叫做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值的集合C叫做函数的值域.
这里应该注意的是,值域C并不一定等于集合B,而只能说C是B的一个子集.
2.函数的三要素
定义域A,值域C以及从A到C的对应法则f,称为函数的三要素.由于值域可由定义域和对应法则唯一确定,所以也可以说函数有两要素:定义域和对应法则.两个函数当且仅当定义域与对应法则分别相同时,才是同一函数.
『捌』 初二数学 函数解析式
因为A(4,3)
所以由勾股定理可得
OA=根号下4方+3方=5
因为OA=OB
所以点B坐标为(0,5)
设L2的解析式为Y=aX+b把A,B坐标分别代入求解
设L1的函数解析式为Y=KX把A(4,3)带入求的解析式为...
(计算我就略了,但我相信这道题你已经会了给我几分吧)
『玖』 初二 数学函数
1.k大于0,b小于0时,图像在一三四象限
k大于0,b大于0时,图像在一二三象限
k小于0,b小于0时,图像在二三四象限
k小于0,b大于0时,图像在一二四象限
(k大于0,图像在必经一三象限,此时b是正数,图像向上平移,经一二三象限,如果b=0,图像经原点,b是负数,向下平移,经一三四象限)
(k小于0,图像必经二四象限,其余遇上相同)
2. 一三象限 一二三象限 一三四象限
有关 关系参考上题
3.y=2x 原点
y=2x+1 y=2x-1 抓住与xy轴交点坐标的特点,与x轴交点,纵坐标为0,带入原函数式;与y轴交点,横坐标为0,带入,自己计算
说个公式:x轴交点=(负的k分之b,0) y轴交点=(0,b)
4.下降
5.有关 互相平行
『拾』 初二数学上册函数
函数最能体现数学,我现在刚好是初二的学生,也刚刚好学完函数,主要是会看图,看图是基础,然后要了解它的一些概念、性质等。要是你的那些整式、方程、应用题等学得好的话应该没有问题!我加你的Q,你可以问我,我只有周末才在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