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秤信生物
❶ 鸡精和味精有什么区别
一、味道不同
鸡精:味道带有鸡肉的鲜味
味精:是粮食加工的味道,有很纯的淀粉和糖蜜为原料。
二、原料不同
鸡精:多种味道物质混合而成,可以说是味精的换代产品
味精:主要是大米、玉米等原料化合而成。
三、作用不同
味精:主要作用是增加食品的鲜味
鸡精:带有鸡肉的鲜味,用来增加食欲。
以下情况下不宜使用味精:
1、不宜放在过碱或过酸的汤菜中。味精在碱性汤液中会发生化学变化,会产生一种不良气味;在酸性汤液中溶解度小,味精会失效。
2、不宜过量食用。用量过多(每天食用5克以上),会出现背部及上肢麻木、周身酸软等不良反应。
3、不宜在炝锅时放入。在高温下味精会变成焦谷氨酸钠,这是一种有毒物质。同样道理也不可长时间炖煮。
4、不宜调入鱼、虾、哈蜊等食物中。
❷ 四川省巴中市简称
四川省巴中市简称为(川)如果还有不知道的,下面有哟~
北京市(京)
天津市(津)
上海市(沪)
重庆市(渝)
河北省(冀)
河南省(豫)
云南省(云)
辽宁省(辽)
黑龙江省(黑)
湖南省(湘)
安徽省(皖)
山东省(鲁)
新疆维吾尔(新)
江苏省(苏)
浙江省(浙)
江西省(赣)
湖北省(鄂)
广西壮族(桂)
甘肃省(甘)
山西省(晋)
内蒙古(蒙)
陕西省(陕)
吉林省(吉)
福建省(闽)
贵州省(贵)
广东省(粤)
青海省(青)
西藏(藏)
四川省(川)
宁夏回族(宁)
海南省(琼)
每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简称,各有由来:
1.京:战国时期称蓟,是「战国七雄」之一燕国的京城。辽国称燕京。金国改称京都。元朝称大都。明朝朱元璋改称北平,永乐帝朱棣改北平为北京。简称京。
2.天津:明朝,燕王为争夺皇帝位,在这里发兵渡河南下,打败他的侄子明惠帝而篡了位。为纪念在这里渡河起兵,所以称「天津」,意即天子经过的渡口,简称津。
3.上海:北宋初期,这里已形成居民点,从这里上海洋,所以称上海。上海原来是捕鱼的地方,当时渔民创造了一种捕鱼工具,叫「邕」(它是由竹子编成,插在水中),后来邕改为沪,所以上海简称沪。
4.黑龙江省:由黑龙江而得名。因为江水呈黑绿色,蜿蜒地流着象条游龙。简称黑。
5.吉林省:清朝在松花江沿岸建立吉林乌拉城(今吉林市),满语吉林是『沿』 的意思,乌拉是「大川」的意思。就是沿着松花江的城市,后来建省 时,就用它命名叫吉林省。简称吉。
6.辽宁省:由于它在辽河流域,取辽河永久安宁之意,简称辽。
7.河北省:相对于黄河为北。唐朝时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地区为河北道, 1928 年称河北省。因代属冀州地区,所以简称冀。
8.河南省:相对于黄河为南,主要部分在黄河以南,因为古代属豫州地区,所以 简称豫。
9.山西省:相对于太行山为西。明朝设置山西省,春秋时是晋国领土,所以简称 晋。
10.山东省:相对于太行山为东。明朝设置山东省,春秋时是鲁国领土,所以简称鲁。
11.湖南省:相对于洞庭湖为南。由于湘江纵贯全省,所以简称湘。
12.湖北省:相对于洞庭湖为北。清朝时省会武昌属鄂州管辖,所以简称鄂。
13.浙江省:境内的浙江盘回曲折,浙江就是富春江。简称浙。
14.江西省:唐朝为江南西道,简称江西道。清朝时改为江西省。因赣江纵贯全省,所以简称赣。
15陕西省:是指现在的河南省陕县西南陕陌以西的地区称陕西。简称陕。古代时 是秦国领土,又简称秦。
16.安徽省:以清朝时的安庆府(今安庆)和徽州府(今歙县)的头一字组成。因境内有皖山(天柱山),因而简称皖。
17.江苏省:是以清朝时的江宁府(今南京市)和苏州府(今苏州市)的头一个字组成。简称苏。
18.甘肃省:是以古代甘州(今长掖),肃州(今酒泉)的头一个字组成,简称甘。境内的六盘山又叫陇山,故又简称陇。
19.贵州省:明朝设置贵州省。简称贵。因古代属黔中郡,所以简称黔。
20.四川省:唐朝初年现在的四川省剑阁以南设东川,西川。这里的川,是平川广野的意思。宋代分设益州,榨州、利州、�州四路,合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元朝设四川省,简称川。三国时是蜀国领土,所以简称蜀。
21.云南省:因为在云岭以南而得名。相传汉武帝时有人在白崖看见彩云,派人追�彩云到这里,因为设立的县在彩云的边,所以叫云南,简称云。因为昆明附近是古代滇国,故又简称滇。
22.广东省:五代时叫广东。明朝设广东省,因为古代是百越(粤)地区,所以简称粤。
23.福建省:古代设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五个州,取前两个州的头一个字就是福建。明朝设福建省,因是闽族人居住地区,所以简称闽。
24.台湾省:古代台湾称「夷州」或「流求」,又称「东番」、「北港」、「大员」、「大湾」,后来又改为「台湾」,清光绪年间建立台湾省,简称台。
25.青海省:因青海湖而得名。1928年建青海省,简称青。
26.宁夏回族自治区:这里原为古代西夏地区。取夏地安宁的意思,因此叫宁夏。1928年设宁夏省。1958年设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
27.广西壮族自治区:明朝初年建广西省,1958年建广西壮族自治区,因古代是桂林郡,故简称桂。
28.西藏自治区:元朝、明朝称西藏地区为乌斯藏,「乌斯」是藏语「中央」的意思,藏是「圣洁」的意思。因为它在中国西部,称西藏。1965年成立西藏自治区,简称藏。
2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古代称西域,公元前一世纪起,成为汉王朝的一部分, 因为是新开辟的疆土,习惯上称新疆。清光绪年间设置 新疆省,解放后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
30.内蒙古自治区:是蒙古族聚居地区,清朝时,为区别外蒙古,习惯上称为内 蒙古。1947年成立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是所有简称 中最长的一个。
❸ 七年级初中生物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试卷
上海生物学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第1-4页)和第Ⅱ卷(第5-10页)两部分,全卷共10页。
第Ⅱ卷(共90分)
考生注意:
1.答第Ⅱ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校验码等填写清楚。
2.第Ⅱ卷从第33题到第41题.考生应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3.第39, 40题为分叉题,A适用于《生命科学》教材,B适用于《生物》教材。A、B两题任选一题,两题都做,以A给分。
二.简答题(共90分)
33.(11分)甲、乙两图是红枫叶肉细胞和根尖生长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根尖生长点细胞的是图 ;若将两种细胞分别置于30%蔗糖溶液中,则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细胞是图 ,图中结构〔 〕 起重要作用。(〔〕中填标号)
(2)图中标号6所示结构的主要成分是 。
(3)甲、乙两图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名称是 。
(4)对标号4和标号5所示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理活动中都产生水 B.前者有片层结构,后者有嵴
C.黑暗条件下,生理活动中都消耗O2 D.前者不产生ATP,后者产生ATP
(5)细胞进行下列各种生命活动,正常情况下图甲细胞 ,图乙细胞(填入编号)
①不增殖 ②能继续增殖 ③细胞核DNA只转录不复制
④出现染色体结构 ⑤有mRNA经核孔进入细胞质中
34.(11分)图甲、乙是两个家族系谱图,乙家族患色盲(B-b)。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的遗传病,其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是 性遗传。
(2)图甲中Ⅲ-8与Ⅲ-7为异卵双生(由不同的受精卵发育而来),则Ⅲ-8表现型是否一定正常? ,原因是
(3)图乙中Ⅰ-1的基因型是 ,Ⅰ-2的基因型是
(4)若图甲中的Ⅲ-8与图乙中的Ⅲ-5结婚,则他们生下两病兼患男孩的概率是 。
(5)若图甲中Ⅲ-9是先天愚型,则其可能是由染色体组成为 的卵细胞和 的精子受精发育而来,这种可遗传的变异称为 。
35.(10分)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示意图中字母表示的结构名称:A 、B 、C 。
(2)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 。当人体处在45℃的外界环境中时,主要的散热方式是
(3)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分泌活动加强。完成这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是
。这种反射属于 反射。
(4)甲状腺能参与体温调节,是因为 。
(5)当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兴奋时,神经细胞膜外的 大量内流而形成 电位。
光照强度
(千勒克司) 光合作用速度
(CO2mg/100cm2叶•小时)
1.0 -2.0
3.0 +2.0
5.0 +6.0
7.0 +10.0
8.0 +12.0
10.0 +12.0
36.(11分)请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某双子叶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度,结果如右表。表中负值表示二氧化碳释放量,正值表示二氧化碳吸收量。
(1)在右侧坐标系上绘出光照强度与该植物叶片光合作用速度的关系图。
(2)该植物叶片的呼吸速度是 (CO2/l00cm2叶•小时)。
(3)在光照强度为 千勒克司时,该植物叶片光合成量和呼吸消耗量相等。
(4)在一天中,将该植物叶片置于10千勒克司光照下10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则每l00cml叶片产生的葡萄糖中_____mg将转化为淀粉。(取小数点后一位)
(5)据图分析,在0~8千勒克司范围内,光合作用速度受 因素影响;超过8千勒克司时,光合作用速度受_______因素影响。
37.(8分)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的问题。
(1)为研究某病毒的致病过程,在实验室中做了如下图所示的模拟实验。
1)从病毒中分离得到物质A。已知A是单链的生物大分子,其部分碱基序列为-GAACAUGUU-。将物质A加入试管甲中,反应后得到产物X。经测定产物X的部分碱基序列是-CTTGTACAA-,则试管甲中模拟的是______过程。
2)将提纯的产物X加入试管乙,反应后得到产物Y。产物Y是能与核糖体结合的单链大分子,则产物Y是________,试管乙中模拟的是_________过程。
3)将提纯的产物Y加人试管丙中,反应后得到产物Z。产物Z是组成该病毒外壳的化合物,则产物Z是________。
(2)若该病毒感染了小鼠上皮细胞,则组成子代病毒外壳的化合物的原料来自而决定该化合物合成的遗传信息来自 。若该病毒除感染小鼠外,还能感染其他哺乳动物,则说明所有生物共用一套。该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为 。
38.(9分)请回答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
(1)生态系统是由 两种成分组成。
(2)下表列出三种生态系统在地球上所占面积比、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现存量以及被食量。
生态系统类型 面积比 净生产量(109吨/年) 现存量(109吨) 被食量(109吨/年)
热带雨林 1 37.4 765.0 2.6
荒漠 0.9 13.5 60.0 2.0
海洋 21.1 55.0 4.0 20.2
1)热带雨林的生产者主要是 ,海洋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主要是 。
2)影响热带雨林净生产量的主要无机环境因素是 ,而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则是 。
3)据表资料,按单位面积计算,净生产量依热带雨林、荒漠和海洋的顺序减少,这是因为( )
A.生产者被食量按此顺序增大 B.环境温度按此顺序降低
C.叶绿素含量按此顺序减少. D.太阳光利用率按此顺序增大
4)据表分析,热带雨林的现存量最大,而海洋生态系统的最小,其原因是
。
(3)两个不同生态系统中,积累在植物和土壤中的有机物比例如右图,其中表示热带雨林的是图 ,这是因为
。
39.(12分)本万为分叉题.A适用于《生命科学》教材,B适用于《生物》教材。A和B中任选一题,两题都做以A给分。
A.农业科技工作者在烟草中找到了一抗病基因,现拟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该基因转入棉花,培育抗病棉花品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获得该抗病基因,可采用 、 等方法。为了能把该抗病基因转人到棉花细胞中,常用的载体是 。
(2)要使载体与该抗病基因连接,首先应使用 进行切割。假如载体被切割后,得到的分子末端序列为 ,则能与该载体连接的抗病基因分子末端是
A. B. C. D.
(3)切割完成后,采用 酶将载体与该抗病基因连接,连接后得到的DNA分子称为 。
(4)再将连接得到的DNA分子导入农杆菌,然后用该农杆菌去 棉花细胞,
利用植物细胞具有的 性进行组织培养,从培养出的植株中 出抗病的棉花。
(5)该抗病基因在棉花细胞中表达的产物是( )
A.淀粉 B.脂类 C.蛋白质 D.核酸
(6)转基因棉花获得的 是由该表达产物来体现的。
B.人体必须从外界环境中摄取各平现成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所摄取的营养物质中,不作为能源物质的是 等;同质量下,贮能最多的物质是 ;糖类中,作为细胞主要能源物质的是 。
(2)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 。不含有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
(3)大部分营养物质在小肠内被吸收,与该功能相适应的小肠的结构特点是( )
①小肠粘膜有皱襞,其表面有很多绒毛 ②小肠腺分泌的消化液中有多种消化酶
③粘膜上皮细胞游离面有微绒毛突起 ④胰腺分泌的消化液进人小肠
⑤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①②③
(4)从人体消化道中获得A,B,C三种酶,已知A,B,C三种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2.0、9.0、7.0,在适宜条件下,将三种酶液分别与淀粉混合,结果汇总如图甲;将三种酶液分别与蛋清混合,结果汇总如图乙;将三种酶液分别与多肽混合,结果汇总如图丙。
1)根据实验结果推测,A、B、C三种酶分别为
2)A、C酶分别由 和 分泌。
40.(8分)本题为分叉题。A适用于《生命科学》教材,B适用于《生物)教材。A和B中任选一题,两题都做以A给分。
A.用A、B、C三个纯种品系的小鼠进行皮肤移植实验。移植时, 在某小鼠背部切除部分皮肤,将其他个体的皮肤移植上去,实验过程如右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2的皮肤片移植到A1上,皮肤片存活,这是因为它们属于 ;从遗传学角度看,它们的 相同。
(2)B1的皮肤片移植到A2上,移植后14天,皮肤片结痂脱落。这表明它们
,因此,A2对B1皮肤片产生了 反应。这种反应属于细胞免疫,
主要是由 细胞引起的。被生物细胞识别为异物的物质,称为 。
(3)如果B2和C1的皮肤片同时移植到曾移植过B1皮肤片的A2上,移植后,B2皮肤片6天脱落,而C1皮肤片14天脱落,产生这两种现象的原因分别是
。
B.请回答下列有关矿质元素吸收的问题。
取四株大小与长势一致的番茄幼苗,分别培养在盛有等量完全培养液的培养瓶中,然
后将其中两株番茄幼苗的地上部分同时剪去。装里如下图。
(1)实验中,向甲、丙两瓶持续充入空气,测量四只培养瓶内溶液中的K+含题量,结果如下图。
1)表示甲瓶溶液中K+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是 。
2)表示丁瓶溶液中K+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是 。
(2)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主要方式是 ,这一观点可通过 两装置的实验加以验证。
(3)植物的地上部分为根提供 ,这一观点可通过 两装置的实验加以验证。
(4)经过-定时间后,如果甲瓶中的番茄幼苗出现了萎蔫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
41.(10分),在“学农”活动中,生物小组同学了解到一种有毒植物“博落回”,农民常用其茎叶的浸出液对水稻种子进行消毒杀菌,防治秧苗病害,但是使用中常出现水稻发芽率降低的现象。同学们经调查后发现,农民所使用的“博落回”浸出液浓度约为每100mL水中含有3~g“博落回”茎叶干重。他们推测,水稻发芽率降低的现象可能与使用的浸出液浓度有关。
课题名称:不同浓度“博落回”浸出液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实验材料:晒干的“博落回”茎叶、饱满无菌已经水浸泡一天的水稻种子500粒、培
养皿数套、大小烧杯数只、量筒、台秤、漏斗、纱布、吸管、吸水纸等。
实验步骤:
结果与讨论:
❹ 急!谁有2011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物理、化学A卷及其答案~
化学
AADBA DBDDC DBABC ABABD DBBDA ABBCC
CDDBC ABDBA CDDAB ADDAB
CD CD ACD AC ABD ACD ACD BC CD
❺ 谁有生物七年级下册前三个单元的试卷急!快!!
七年级(科学)
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舌的不同部位对酸、甜、苦、咸的敏感性不同,对甜味最敏感的区域是( )
A.舌根 B.舌尖 C.舌两侧 D.舌的全部区域
2.著名作家海伦•凯勒失去了听觉和视觉,但她通过“阅读”盲文学习了大量的知识,她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是 ( )
A.触觉 B.味觉 C.嗅觉 D.心灵感应
3.耳的结构中,能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的是 ( )
A、耳廓 B、鼓膜 C、听小骨 D、耳道
4. 有一种声控玩具,只要对它拍一下手就会动起来,这种玩具是靠( )起动的
A、光能 B、电能 C、化学能 D、声能
5.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蝶每秒振翅5~6次,蜜蜂每秒振翅300~400次,当它们都从你身后飞过时,凭你的听觉 ( )
A.能感到蝴蝶从你身后飞过 B.能感到蜜蜂从你身后飞过
C.都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 D.都不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
6.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
A、地球 B、金星 C、月亮 D、太阳
7.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 ( )
A.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 B.桃花吸收红光
C.桃花反射红光 D.以上说法都不对
8.下列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9.一条入射光线跟平面镜的夹角是60°,则它的反射角为 ( )
A.30° B.60° C.90° D.120°
10.集邮爱好者为了能更清晰地看到邮票的画面,常用放大镜来观察,他看到的是(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等大的虚像
11.我国的卫星通信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在北京发射的信号通过通信卫星会转到上海被接收,实现这种信号传递的是 ( )
A.超声波 B.次声波 C. 声波 D. 电磁波
12.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用眼看物体的光线的传播情况,则该同学是 ( )
A.近视眼,应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B.远视眼,应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C.近视眼,应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D.远视眼,应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13.下列有关科学量与其单位对应不正确的是 ( )
A 速度、米/秒 B 力、千克 C 力、牛 D 路程、米
14.有一个坐在开往洞头的轮船上的人说:“洞头终于来到了我身边。”他说这句话,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
A.洞头 B.海岸 C.他坐的轮船 D.停在码头附近的轮船
15.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来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60千米每小时!”这位女士反驳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7分钟, 还不到一个小时,怎么可能走了60千米呢?”从以上对话可知,这位女士没有理解下面哪个科学概念( )
A.路程 B.时间 C.速度 D.质量
16.两手同时用4.9牛的力分别向相反方向拉弹簧秤的秤钩和秤环,弹簧秤的读数为( )
A.0牛 B.4.9牛 C.2.45牛 D.9.8牛
17.一名中学生的体重可能为: ( )
A.4牛 B.40牛 C.400牛 D.4000牛
18.如果没有重力,下列哪些现象不会发生 ( )
A.飞扬的尘土就不会落回地面 B.茶杯里的水就倒不到嘴里
C.人头撞到墙上不会感到疼痛 D.人轻轻一跳就会离开地球
19.一天,小龙和小虎对“力和运动的关系”展开了讨论。小龙说:我骑自行车时必须不停地踩踏自行车,才能维持它的运动,如果不踩踏它,自行车就会停下来。因此我认为运动需要力维持。小虎说:但我踢足球时,只要用力踢一下,球就会一直往前飞出去。因此我认为轻物体如足球,不用力也能维持它的运动,重物体如自行车,必须用力才能维持它的运动。你认为小龙和小虎说法是否正确? ( )
A.小龙和小虎的说法都正确 B.只有小龙的说法正确
C.只有小虎的说法正确 D.小龙和小虎的说法都不正确
20.伽利略、牛顿、笛卡儿都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作出贡献,按作出贡献时间的先后,他们的排列顺序是 ( )
A、伽利略、笛卡儿、牛顿 B、笛卡儿、伽利略、牛顿
C、牛顿、笛卡儿、伽利略 D、笛卡儿、牛顿、伽利略
21.朱启南在雅典奥运会上打破男子10米气步枪世界记录并获得冠军。比赛中,他射出的子弹在空中高速飞行。下列对空中飞行的子弹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
A.受到重力和空气的阻力 B.只受到空气的阻力
C.只受到枪膛内高温燃气的推力 D.只受到朱启南的推力
22.关于自行车部件的设计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尾灯只是一种装饰 B.车轮的外胎上做有凹凸花纹是为了节省材料
C.把套上做有凹凸花纹只是为了美观 D.车轴上装有滚动轴承是为了减小摩擦
23.下列现象不属于惯性现象应用是的 ( )
A. 用手拍打衣服上的灰尘 B. 运动员采用助跑跳远
C. 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 D. 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刹车闸
24.现代汽车除了前、后排座位都有安全带外,还安装有安全气囊系统,这主要是为了减轻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身造成的伤害 ( )
A.汽车速度太慢 B.汽车转弯
C.汽车突然启动 D.汽车前端发生严重撞击
25.小明是一位象棋爱好者,在看体育频道的棋类节目时,他观察到电视上棋手进行大盘讲解时,那一个个硕大的棋子可以在竖直的棋盘上来回移动,而且不会掉下来,原来棋盘和棋子都是用磁性材料做成的,棋子不会掉下来的原因是 ( )
A. 棋子受到的摩擦力小于它的重力 B. 棋子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它的重力
C. 棋子受到的摩擦力大于它的重力 D. 棋子在棋盘上不受重力的作用
二、填空题(本题每空1分,第35题4分,共30分)
26.人的视觉器官是 ,听觉器官是 ,嗅觉器官是 。
27.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很多厂商一改过去“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点,纷纷为自己的产品做广告,但有些广告制作却忽视了其中的科学性。 如图所示的广告中有一处科学性的错误,请你找出来,并简要说明它违背了什么物理原理或规律。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违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让我们荡起双浆,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大多数同学是唱着这支优美的歌曲长大的,歌曲中含有许多科学知识,例如:
(1)倒映的白塔是光____射而形成的_____像。清澈见底的湖水看起来比实际浅,是由于光的 现象形成的。
(2)小船静止在水面上时,它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________力。
(3)船浆向后划水,船向_____运动 ,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的.
29. 2005年春节晚会上,一群风华少女用精美绝伦的舞蹈把我国佛文化中的“千手观音”演绎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熏陶,善的启迪。
A.如图所示观众看不见邰丽华(领舞者)身后的其他舞蹈者,这是因为光的 的缘故。
B.佛光普照,梵音如丝,聆听脱俗乐音,我们能分辨出究竟是何种乐器在发声,因为不同的乐器发声,其 是不同的。(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C.聋哑少女听不清声音,她们是如何感知音乐节奏的?训练中,技术人员通过加大音量,使音箱、舞台产生 ,从而使靠在音箱上或站在舞台上的聋哑少女感觉到音乐节奏的变化。
30.图(a)、(b)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图___________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均选填“(a)”或“(b)”]
]
31. 力的三要素是 、 、 。在实验室常用 测力的大小。
32.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方向总是 。
33. 影响摩擦大小的因素是 和 ,鞋底下做有花纹是为了 。
34. 烧锅炉时,用铲子送煤,当铲子停在灶前,煤由于_ __继续运动而进入灶内。
35、作图(1)、如图甲所示,物体A重20N ,请画出它所受重力的图示。
(2)、如图乙所示,AB表示平面镜前的物体。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经平面镜所成的像。
图甲 图乙
三、分析计算题(36题6分,37、38题各7分,共20分)
36.不同的运动项目对运动鞋摩擦力的要求不同。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不同类型的运动鞋底在相同平面上滑动时摩擦力的大小”进行了探究,如图19所示。他们先测出每只不同类型运动鞋的质量,再往质量小的鞋子里均匀摆放砝码,使鞋子(连同鞋里砝码)的质量均相等。接着用弹簧测力计先后匀速拉动不同类型的运动鞋,使它们沿水平桌面滑动,读取各次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1)探究中“使鞋子(连同鞋里砝码)的质量均相等”,这是采用了______________研究方法。
(2)测量时,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运动鞋,则此时运动鞋所受滑动摩擦力与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______________。这种测摩擦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选填“直接”或“间接”)测量法。
37.温州半岛工程,被列为浙江省“五大百亿”重点工程,从梦想走向了现实。2006年4月29日,温州半岛工程灵霓北堤(如图)就要通车了!在灵昆岛东侧到洞头霓屿岛西侧的滩涂上,建南北两条围涂大堤(北堤长14.4千米,南堤长约23千米),把灵昆岛与霓屿岛连成一片,今年“五一”长假就可以开车到洞头旅游了。有关人员做了一个测试:让一辆轿车在北堤上匀速直线行驶,轿车上的速度表如图所示 ,你能算出这辆轿车完全通过北堤需多少时间吗?(车长忽略不记)
38.为了倡导市民树立爱护环境、保护动物的意识,世界上最大的猩猩之——“威利”将于2006年4月底至10月来温展出。同学们将可以在温州动物园的动物艺术节上一睹尊容。据悉“威利”的质量达到300千克,那么它的体重为多少呢?
四校联考七年级(科学)第二次月考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A B D B D C C A B D C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C B B C D A A D D D B
二、填空题(本题每空1分,第35题4分,共30分)
26. 眼 耳 鼻
27.汤勺没有出现弯折(其它答案合理均给分)
光的折射原理 。
28.(1)_ 反 虚 折
(2)_ 平衡
(3)___ 后 相互 .
29.A. 直线传播 B. 音色 C. 振动
30. b a
31. 大小 、 方向 、 作用点 弹簧测力计(或弹簧秤 )
32. 地球 , 竖直向下
33. 压力 接触面粗糙程度 , 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
34. _惯性__
35. 作图略。
五、分析计算题(36题6分,37、38题各7分,共20分)
36. (1)_控制变量_
(2)_相等_ _间接__
37. 解:由题意知v=40千米/时 1分
S=14.4千米 1分
根据速度计算公式v=S/t得
t=S/v 2分
=14.4千米÷40千米/时 2分
=0.36小时 1分
答:略
38.解:由题意知m=300千克 1分
g=9.8牛/千克 1分
根据重力和质量的计算公式得
❻ 求八上历史和八下生物知识点。急!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第1课 鸦片战争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2.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3.1840-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1856-1860年,英法联军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
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结合第8页表格和第9页图掌握)
3.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为推翻清朝统治,派军队北伐和西征.
第3课 收复新疆
左宗棠作为钦差大臣,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新疆.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2.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学生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6课 洋务运动
1.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从 70-80年代筹建了南海,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2.评价洋务运动(第30页内容,重点掌握)
第7课 戊戌变法
1.1895年春,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
2.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内容( P33):要求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思想五个方面掌握.
第8课 辛亥革命
1.1894年,孙中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他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孙中山当总理,通过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纲领,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创办的机关刊物《民报》,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2.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1.1915年,陈独秀等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以四提倡四反对为主要内容,向尊孔复古逆流进行攻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2.1918年,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进行宣传马克思主义.
3.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影响到后来.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举行示威,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要求,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6月初,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学生斗争,工人阶级起了巨大的作用,结果政府被迫释放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3.1922年中共二大,确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这是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第11课 北伐战争
1.1924年创办的黄埔军校由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
2.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北伐,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主要战场:湖南,湖北;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在两湖战场消灭了吴佩孚主力;出师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3.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
2.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进攻敌人力量较为薄弱的农村,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1.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在未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后被迫进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
2.1935年1月,党中央召开遵义会议,会议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长征途中,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1.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蒋介石要求驻守东北的张学良实行不抵抗政策,使东北三省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不到半年时间全部沦于敌手.全国人民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内战,抵抗日本的侵略.东北人民和部分东北军部队,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共派杨靖宇组织东北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
2.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了中共主张,为了逼蒋抗日,1936月12月12日,发动"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15课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1.1937年日军向卢沟桥中国守军发动进攻,制造七七事变,中国人民的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在事变中,佟麟阁,赵登禹先后为国捐躯.平津相继陷落,这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2.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在六周时间内,屠杀中国居民达三十万人以上.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1.在全面抗战期间,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为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1940年8月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了百团大战,这是抗战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国民党军队在1938年春取得台儿庄大捷.
2.抗战胜利前夕,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中共七大,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发动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3.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着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17课 内战烽火
1.在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1945年8月到10月,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毛泽东在周恩来,王洛飞的陪同下,同国民党进行谈判,最后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2.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标志全面内战爆发.
3.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军挺进大别山威胁南京和武汉.标志战略反攻的开始.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1.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陈毅曾说, 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P98)三大战役的胜利,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了,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2.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统绐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状元实业家张謇,在《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民族危机情况下,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同时兴办学校和开展慈善事业.一战期间企业由于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但大战结束后被吞并.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中文报纸中最著名的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第七单元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1.1909年,由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
2.揭开制碱奥秘的侯德榜撰写了《制碱》一书,他的制碱法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
3.近代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中代表人物有魏源和严复.魏源他编成《海国图志》一书,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并说明编写的目的是" 师夷长技以制夷".严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他翻译了《天演论》,阐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1.戊戌变法期间,创办了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2.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
3.鲁迅代表作有《狂人日记》,《孔乙已》等;徐悲鸿代表作有《愚公移山》等;被称为人民音乐家的聂耳的代表作是《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的代表作是《黄河大合唱》.
生物: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人教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
9、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第二单元
10、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
① 目镜看到的是倒像。例: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d”,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是“p”。
②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10X30=300
③ 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
④ 区分污点的位置:移动装片,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装片上;转动目镜,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目镜上;移动装片和目镜,污点都不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11、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①细胞膜—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
②细胞质—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③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
④细胞壁—支持和保护作用
12、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13、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制作步骤:(1)先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2)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面撕下一小块透明的薄膜。(3)把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地把它展平。(4)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地放平,盖在薄膜上,可减少气泡产生。(5)碘液染色。(6)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14、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1)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2)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牙签从口腔腮壁处轻轻刮几下,(3)把牙签上附着的一些碎屑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涂几下。(4)盖上盖玻片。(5)碘液染色。(6)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15、细胞膜的功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16、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里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线粒体: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17、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
18、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
19、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植物的四大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人体的四大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
20、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21、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植物体无系统)
22、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
23、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等都是单细胞生物,能独立生活,有一切生理活动。
赤潮形成的原因:水体富营养化,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
24、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
(1)种类:按寄生细胞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
(2)结构:有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
第三单元
27、区分常见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根、茎、叶的分化。
常见的藻类植物:水绵、衣藻、海带、紫菜。
苔藓植物:大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有茎、叶,根为假根,叶只有一层细胞,没有输导组织的分化,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常见的苔藓植物:葫芦藓、墙藓。
蕨类植物:大都生活中潮湿环境中,具根、茎、叶,有输导组织。
常见蕨类植物:肾蕨、卷柏、满江红。
28、区分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种子是裸露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被。如:松、杉、柏、银杏、苏铁等等。
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如:桃、大豆、水稻、玫瑰等等。
29、种子的主要结构(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菜豆种子 有种皮和胚 无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子叶里。子叶两片。
玉米种子 有种皮和胚 有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胚乳里。子叶一片。
在玉米剖面上滴一滴碘液,胚乳被染成蓝色
30、种子萌发的条件
自身条件:种子必须是完整的,而且胚必须是活的、不在休眠期
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31、种子萌发的过程:先吸收水分(运输营养物质的需要),胚根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❼ 寻06上海生物高考试卷
06上海高考生物学试卷
一.单选题(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一)1分题(共8题),
1.为测定组织细胞中是否有葡萄糖存在,常用的试剂是
A.苏丹Ⅲ染液 B.碘液 C.班氏试剂 D.龙胆紫染液
2.下列物质合成时,不需要氮源的是
A.三磷酸腺苷 B.酪氨酸酶 C.脂肪酸 D.核酸
3.绿色植物和高等动物不同之处在于
A.人能适应环境B.可进行呼吸作用C.具有抗病能力D.能固定CO2
4.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真核生物的是①噬菌体 ②颤藻 ③酵母菌 ④水绵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婴幼儿期分泌过少而引起呆小症的激素是
A.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 C.生长激素 D.性激素
6.为了测定水质富营养化程度,应选择的测定项目是
A.CO2,P B.O2,CO2 C.N,DDT D.N,P
7.下列因素中可导致松鼠种群内竞争加剧的是
A.环境温度升高 B.捕食者数量增加 C.种群内疾病流行 D.种群繁殖率提高
8.哺乳动物肌肉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是
A.血液 B.体液 C.组织液 D.细胞内液
(二)2分题(共20题)
9.右图食物网中的猫头鹰体重每增加20g,至少需要消耗植物
A.200g B.250g C.500g D.1000g
10.用一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若该细菌解体后释放出32个大小、形状一样的噬菌体,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有
A.0个 B.2个 C.30个 D.32个
11.右图中曲线Ⅱ表示的是牛被引入某孤岛后的种群数量变化。如果当初被引入的是羊,则羊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为
A.I B.Ⅲ C.IV D.V
12.光身长翅与毛身卷翅果蝇杂交后,F1代全为光身长翅。F1代雌果蝇的测交后代中,光身长翅:光身卷翅:毛身长翅:毛身卷翅为4:1:1:4,则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间的交换值是
A.5% B.10% C.20% D.25%
13.一密闭容器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和酵母菌,1小时后测得该容器中O2减少24ml,CO2增加48ml,则在1小时内酒精发酵所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有氧呼吸的
A.1/3倍 B.1/2倍 C.2倍 D.3倍
14.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②崇明岛东滩的全部生物
③东方绿舟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④九段沙湿地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① D.①②④
15.用显微镜镜检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清晰的淋巴细胞如图。为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则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
A.向右上方 B.向左上方 C.向右下方 D.向左下方
16.在菜豆的幼根处作上标记如右图。置于适宜条件下,几天后,能正确表示该根生长情况的是
17.一生长着大量绿藻的池塘,一天内池水中CO2浓度变化正确的是
18.下列细胞中不进行有氧呼吸的是
A.神经细胞 B.心肌细胞 C.红细胞 D.小肠上皮细胞
19.某人的红细胞与A型标准血清混合不发生凝集反应,但其血清却能使A型血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此人的血型是
A.B型 B.A型 C.O型 D.AB型
20.下列有关纯合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由相同基因的雌雄配于受精发育而来 B.连续自交性状能稳定遗传
C.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体 D.不含等位基因
21.右图为三个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可能是丙的子细胞 B.乙、丙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个体
C.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二个染色体组 D.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22.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物体内具有遗传功能的大分子化合物 B.细胞内生命物质的主要成分之一
C.由含氮碱基、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 D.由核苷酸聚合而成的大分子化合物
23.右图表示午餐以后人体血液中血糖和两种激素浓度的变化,图中曲线a、b、c分别表示
A.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血糖 B.胰岛素、血糖、胰高血糖素
C.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D.胰高血糖素、血糖、胰岛素
24.让杂合体Aa连续自交三代,则第四代中杂合体所占比例为
A.1/4 B.1/8 C.1/16 D.1/32
25.将酵母菌研磨成匀浆,离心后得上清液(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线粒体),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试管中,各加入等量葡萄糖溶液,然后置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试管中最终产物为CO2和H2O B.乙试管中不发生反应
C.丙试管中有大量的ATP产生 D.丙试管中无CO2产生
26.位于常染色体上的A、B、C三个基因分别对a、b、c完全显性。用隐性性状个体与显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下列正确表示F1基因型的是
27.牛胰岛素由两条肽链构成,共有51个氨基酸。则牛胰岛素含有的肽键数以及控制其合成的基因至少含有的脱氧核苷酸数目依次是
A.49,306 B.49,153 C.51,306 D.51,153
28,假药亮菌甲素注射液,其溶剂二甘醇进入人体后导致急性肾衰竭,临床上用血液透析治疗。血透机工作原理如图,所用的透析管膜应具有的特点是
A.全透性 B.半透性 C.膜上有载体 D.允许蛋白质通过
(三)3分题(共4题)
29.棕色鸟与棕色鸟杂交,子代有23只白色,26只褐色,53只棕色。棕色鸟和白色鸟杂交,其后代中白色个体所占比例是
A.100% B.75% C.50% D.25%
30.右图中曲线a表示水稻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所释放的CO2总量的变化,曲线b表示有氧呼吸释放的CO2量的变化,则表示无氧呼吸释放的CO2量的变化是下图中的
31.在一个DNA分子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目的54%,其中一条链中鸟嘌吟与胸腺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2%和28%,则由该链转录的信使RNA中鸟嘌呤与胞嘧啶分别占碱基总数的
A.24%,22% B.22%,28% C.269%,24% D.23%,27%
32.将相同的四组马铃薯条分别浸入四种溶液,一小时后测定薯条质量变化的百分率,结果如右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Ⅰ的浓度最低 B.Ⅱ的浓度较Ⅲ低 C.Ⅳ的浓度最高 D.Ⅳ可能是蒸馏水
二.简答题(共90分)
33.(11分)
甲、乙两图是红枫叶肉细胞和根尖生长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根尖生长点细胞的是图 ▲ ;若将两种细胞分别置于30%蔗糖溶液中,则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细胞是图 ▲ ,图中结构[ ▲ ] ▲ 起重要作用。([ ]中填标号)
(2)图中标号6所示结构的主要成分是 ▲ 。
(3)甲、乙两图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名称是 ▲ 、 ▲ 。
(4)对标号4和标号5所示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理活动中都产生水 B.前者有片层结构,后者有嵴
C.黑暗条件下,生理活动中都消耗O2 D.前者不产生ATP,后者产生ATP
(5)细胞进行下列各种生命活动,正常情况下图甲细胞 ▲ ,图乙细胞 ▲ 。(填入编号)
①不增殖②能继续增殖③细胞核DNA只转录不复制
④出现染色体结构⑤有mRNA经核孔进入细胞质中
34.(11分)图甲、乙是两个家族系谱图,乙家族患色盲(B-b)。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的遗传病,其致病基因位于 ▲ 染色体上,是 ▲ 性遗传。
(2)图甲中Ⅲ-8与Ⅲ-7为异卵双生(由不同的受精卵发育而来),则Ⅲ-8表现型是否一定正常? ▲ ,原因是 ▲ 。
(3)图乙中Ⅰ-1的基因型是 ▲ ,Ⅰ-2的基因型是 ▲ 。
(4)若图甲中的Ⅲ-8与图乙中的Ⅲ-5结婚,则他们生下两病兼患男孩的概率是 ▲ 。
(5)若图甲中Ⅲ-9是先天愚型,则其可能是由染色体组成为 ▲ 的卵细胞和 ▲ 的精于受精发育而来,这种可遗传的变异称为 ▲ 。
35.(10分)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示意图中字母表示的结构名称:A ▲ 、B ▲ 、C ▲ 。
(2)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 ▲ 。当人体处在41℃的外界环境中时,主要的散热方式是 ▲ 。
(3)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分泌活动加强。完成这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是 ▲ 。这种反射属于 ▲ 反射。
(4)甲状腺能参与体温调节,是因为 ▲ 。
(5)当传人神经与传出神经兴奋时,神经细胞膜外的 ▲ 大量内流而形成 ▲ 电位。
36.(11分)请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某双子叶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度,结果如右表。表中负值表示二氧化碳释放量,正值表示二氧化碳吸收量。
(1)在右侧坐标系上绘出光照强度与该植物叶片光合作用速度的关系图。
(2)该植物叶片的呼吸速度是 ▲ (CO2mg/lOOcm2叶·小时)。
(3)在光照强度为 ▲ 千勒克司时,该植物叶片光合成量和呼吸消耗量相等。
(4)在一天中,将该植物叶片置于10千勒克司光照下10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则每lOOcm2叶片产生的葡萄糖中有 ▲ mg将转化为淀粉。(取小数点后一位)
(5)据图分析,在0~8千勒克司范围内,光合作用速度受 ▲ 因素影响;超过8千勒克司时,光合作用速度受 ▲ 因素影响。
37.(8分)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的问题。
(1)为研究某病毒的致病过程,在实验室中做了如下图所示的模拟实验。
1)从病毒中分离得到物质A。已知A是单链的生物大分子,其部分碱基序列为-GAACAUGUU-。将物质A加入试管甲中,反应后得到产物X。经测定产物X的部分碱基序列是-CTTGTACAA-,则试管甲中模拟的是 ▲ 过程。
2)将提纯的产物X加入试管乙,反应后得到产物Y。产物Y是能与核糖体结合的单链大分子,则产物Y是 ▲ ,试管乙中模拟的是 ▲ 过程。
3)将提纯的产物Y加入试管丙中,反应后得到产物Z。产物Z是组成该病毒外壳的化合物,则产物Z是 ▲ 。
(2)若该病毒感染了小鼠上皮细胞,则组成子代病毒外壳的化合物的原料来自 ▲ ,而决定该化合物合成的遗传信息来自 ▲ 。若该病毒除感染小鼠外,还能感染其他哺乳动物,则说明所有生物共用一套 ▲ 。该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为 ▲ 。
38.(9分)请回答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
(1)生态系统是由 ▲ ▲ 两种成分组成。
(2)下表列出三种生态系统在地球上所占面积比、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现存量以及被食量。
1)热带雨林的生产者主要是 ▲ ,海洋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主要是 ▲ 。
2)影响热带雨林净生产量的主要无机环境因素是 ▲ ,而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则是 ▲ 。
3)据表资料,按单位面积计算,净生产量依热带雨林、荒漠和海洋的顺序减少,这是因为……………( )
A.生产者被食量按此顺序增大 B.环境温度按此顺序降低
C.叶绿素含量按此顺序减少 D.太阳光利用率按此顺序增大
4)据表分析,热带雨林的现存量最大,而海洋生态系统的最小,其原因是 ▲ 。
(3)两个不同生态系统中,积累在植物和土壤中的有机物比例如右图,其中表示热带雨林的是图 ▲ ,这是因为 ▲ 。
39.(12分)本题为分叉题。A适用于《生命科学》教材,B适用于《生物》教材。A和B中任选一题,两题都做以A给分。
A.农业科技工作者在烟草中找到了一抗病基因,现拟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该基因转入棉花,培育抗病棉花品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获得该抗病基因,可采用 ▲ 、 ▲ 等方法。为了能把该抗病基因转入到棉花细胞中,常用的载体是 ▲ 。
(2)要使载体与该抗病基因连接,首先应使用 ▲ 进行切割。假如载体被切割后,得到的分子末端序列为 ,则能与该载体连接的抗病基因分子末端是………………………………………………( )
(3)切割完成后,采用 ▲ 酶将载体与该抗病基因连接,连接后得到的DNA分子称为 ▲ 。
(4)再将连接得到的DNA分子导入农杆菌,然后用该农杆菌去 ▲ 棉花细胞,利用植物细胞具有的 ▲ 性进行组织培养,从培养出的植株中 ▲ 出抗病的棉花。
(5)该抗病基因在棉花细胞中表达的产物是………………………………………………………………( )
A.淀粉 B.脂类 C.蛋白质 D.核酸
(6)转基因棉花获得的 ▲ 是由该表达产物来体现的。
B.人体必须从外界环境中摄取各种现成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所摄取的营养物质中,不作为能源物质的是 ▲ 等;同质量下,贮能最多的物质是 ▲ ;糖类中,作为细胞主要能源物质的是 ▲ 。
(2)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 ▲ 。不含有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 。
(3)大部分营养物质在小肠内被吸收,与该功能相适应的小肠的结构特点是…………………………( )
①小肠粘膜有皱襞,其表面有很多绒毛②小肠腺分泌的消化液中有多种消化酶③粘膜上皮细胞游离面有微绒毛突起④胰腺分泌的消化液进入小肠⑤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①②③
(4)从人体消化道中获得A、B、C三种酶,已知A、B、C三种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2.0、9.0、7.0,在适宜条件下,将三种酶液分别与淀粉混合,结果汇总如图甲;将三种酶液分别与蛋清混合,结果汇总如图乙;将三种酶液分别与多肽混合,结果汇总如图丙。
1)根据实验结果推测,A、B、C三种酶分别为 ▲ 、 ▲ 、 ▲ 。
2)A、C酶分别由 ▲ 和 ▲ 分泌。
40.(8分)本题为分叉题,A适用于《生命科学》教材,B适用于《生物》教材。A和B中任选一题,两题都做以A给分。
A.用A、B、C三个纯种品系的小鼠进行皮肤移植实验。移植时,在某小鼠背部切除部分皮肤,将其他个体的皮肤移植上去,实验过程如右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2的皮肤片移植到A1上,皮肤片存活,这是因为它们属于 ▲ ;从遗传学角度看,它们的 ▲ 相同。
(2)Bl的皮肤片移植到A2上,移植后14天,皮肤片结痂脱落。这表明它们 ▲ ,因此,A2对B1皮肤片产生了 ▲ 反应。这种反应属于细胞免疫,主要是由 ▲ 细胞引起的。被生物细胞识别为异物的物质,称为 ▲ 。
(3)如果B2和Cl的皮肤片同时移植到曾移植过Bl皮肤片的A2上,移植后,B2皮肤片6天脱落,而Cl皮肤片14天脱落,产生这两种现象的原因分别是 ▲ 。
B.请回答下列有关矿质元家吸收的问题。
取四株大小与长势一致的番茄幼苗,分别培养在盛有等量完全培养液的培养瓶中,然后将其中两株番茄幼苗的地上部分同时剪去。装置如下图。
(1)实验中,向甲、丙两瓶持续充人空气,测量四只培养瓶内溶液中的K+含量,结果如下图。
1)表示甲瓶溶液中K+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是 ▲ 。
2)表示丁瓶溶液中K+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是 ▲ 。
(2)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主要方式是 ▲ ,这一观点可通过 ▲ 两装置的实验加以验证。
(3)植物的地上部分为根提供 ▲ ,这一观点可通过 ▲ 两装置的实验加以验证。
(4)经过—定时间后,如果甲瓶中的番茄幼苗出现了萎蔫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 。
41.(10分)在“学农”活动中,生物小组同学了解到一种有毒植物“博落迥”,农民常用其茎叶的浸出液对水稻种子进行消毒杀菌,防治秧苗病害,但是使用中常出现水稻发芽率降低的现象。同学们经调查后发现,农民所使用的“博落迥”浸出液浓度约为每100ml水中含有3~7g“博落迥”茎叶干重。他们推测,水稻发芽率降低的现象可能与使用的浸出液浓度有关。
课题名称:不同浓度“博落迥”浸出液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实验材料:晒干的“博落迥”茎叶、饱满无菌已经水浸泡一天的水稻种子500粒、培
养皿数套、大小烧杯数只、量筒、台秤、漏斗、纱布、吸管、吸水纸等。
实验步骤: ▲ 。
结果与讨论: ▲ 。
上海生物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C C D A B D D C C B A C D A A B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D C C C A C C B B B A B C B A A
二.简答题(共90分)
33.(11分)
(1)乙 甲 [1]大液泡
(2)纤维素
(3)线粒体 叶绿体
(4)A
(5)①③⑤ ②④⑤
34.(11分)
(1)常 显
(2)不一定 基因型有两种可能
(3)XBXb XBY
(4)1/8
(5)23A+X 22A+X(或22A+X 23A+X) 染色体畸变
35.(10分)
(1)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骨骼肌 肾上腺
(2)皮肤 蒸发散热
(3)皮肤温度感受器→传入神经→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甲状腺 非条件
(4)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
(5)Na+ 动作
36.(11分)
(1)见右图
(2)4
(3)2
(4)43.6
(5)光照强度 温度和CO2浓度
37.(8分)
(1)1)逆转录 2)mRNA 转录 3)多肽(或蛋白质)
(2)小鼠上皮细胞 病毒RNA 密码子 RNA→DNA→mRNA→蛋白质
38.(9分)
(1)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
(2)1)常绿乔木 浮游植物 2)温度和雨量 矿质营养 3)C 4)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的被食量远大干热带雨林
(3)乙 热带雨林温度高,分解者活动旺盛
39.(12分)
A.(1)从细胞中分离 化学方法人工合成 Ti质粒
(2)限制性内切酶(限制酶) A
(3)DNA连接酶
(4)感染 全能 筛选(选择)
(5)C
(6)抗病性状
B.(1)水、无机盐、维生紫 脂肪 葡萄糖
(2)肝脏 胆汁
(3)A
(4)1)胃蛋白酶 肠肽酶 唾液淀粉酶 2)胃腺 唾液腺
40.(8分)
A.(1)同一品系 基因型
(2)品系不同(或基因型不同) 排异 T淋巴细胞 抗原
(3)因为A2已经受过B1皮肤片移植,体内已经产生对B品系的记忆T淋巴细胞,因此当B2皮肤片移植上去时,很快引起免疫应答,所以排异反应出现快。而C1皮肤片是第一次移植到A2,A2体内没有能够识别C品系的T淋巴细胞,所以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引起免疫应答。
B.(1)1)D 2)B
(2)主动转运 甲、乙(或丙、丁)
(3)能源物质 甲、丙(或乙、丁)
(4)因蒸腾作用失水,培养液浓度增高,大于根毛细胞细胞液浓度,所以根毛细胞不能吸水
41.(10分)
步骤:
①称取“博落迥”草叶30g、40g、50g、60g、70g,分别放入不同烧杯中,各加水500ml,浸泡两天,用纱布过滤,得到不同浓度的浸出液。
②取培养皿6只,分别编号,在培养皿内铺垫吸水纸。
③按编号倒人相应浓度的浸出液,对照倒人蒸馏水,使吸水纸吸足水分;每一培养皿中的吸水纸上,平铺50粒水稻种子,置于适宜温度下。
④每天观察,使吸水纸保持湿润,三天后,检察并记录每一培养皿中发芽和不发芽的种子数。
结果与讨论:
①计算各培养皿中的种子发芽率。
②比较各组的种子发芽率,如果某一浸出液浓度下的水稻种子发芽率远低于对照组,说明该浓度的“博落迥”浸出液能抑制水稻种子发芽。虽然该浓度的“博落迥”浸出液能用于水稻种子的消毒杀菌,但也能降低发芽率,在生产中不能使用。(言之有理即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