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堆肥技术
『壹』 论述好氧生物堆肥的原理及主要过程
好氧堆肥是在有氧的条件下,借好氧微生物(主要是好氧茵)的作用来进行的。
在堆肥过程中,生活废物中的溶解性有机物质透过微生物的细胞壁和细胞膜而为微生物所吸收,固体的和胶体的有机物吸附着在微生物体外,微生物所分泌的胞外酶分解为溶解性物质高温阶段。 当堆肥温度升到45度以上时,发酵进入高温阶段。在这阶段,嗜温性微生物受到抑制甚至死亡,嗜热性微小物逐渐代替了嗜温性微生物的活动,堆肥中残留的和新形成的可溶性有机物质。有机物继续分解转化,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如半纤维素、纤维素和蛋白质等开始被强烈分解。通常,在50度左右进行活动的主要是嗜热性真菌和放线菌。温度上升到60度时,真菌几乎完全停止活动,仅有嗜热性放线菌与细菌在活动;温度达到70以以上时,对大多数嗜热性微生物己不适宜,微生物大量死亡或进入休眠状态。
腐熟阶段在内源呼吸时期,只剩下部分较难分解及难分解的有机物和新形成的腐殖质,此时微生物活性下降,发热量减少、温度下降。在此阶段嗜温微生物又占优势,对残余较难分解的有机物作进一步分解,腐殖质不断增多且稳定化,此时堆肥即进入腐熟阶段。降温后,需氧量大大减少。含水量也降低,堆肥物空隙增大,氧扩散能力增强,此时只须自然通风。
『贰』 秸秆发酵堆肥做法,微生物秸秆堆肥技术
1.一包益加益生物菌肥发酵剂可发酵处理1吨左右秸秆类物料,为了提高发酵效率,可提前激活菌种(一包生物菌肥发酵剂加一公斤红糖十公斤水配置成菌液再用)。
注:量大无需激活,直接拌入辅料使用,前提是量大容易形成微生物菌群生态系统。
2.首先把生物发酵菌剂和5公斤米糠(或玉米粉、麦麸、薯粉、麦粉、谷粉等)混合,制成菌剂混合物备用,目的是便于搅拌均匀。
3.秸秆类不容易搅拌,建议采取铺一层撒一层的方法,铺一层秸秆混合物,放一层菌剂混合物,再淋水湿透,再洒上磷酸二铵或尿素或一周内的粪尿(也可将这
些无机肥事先溶解到水中洒入),简单耙拌一下,含水量调制70%左右;如此反复操作,直到铺完全部1000公斤料为止;简单薄膜覆盖上层,一般48小时温
度最高上升到70℃并持续较长时间,第3~10天松料和加水一次,进行简单切碎的物料一般6~15天左右完成,未切碎的物料需要20~25天完成发酵,但
建议如玉米秸秆、木薯杆等较粗的材料进行10厘米左右的切碎后发酵。防雨方法同上。
『叁』 什么是堆肥技术
堆肥是一种有机肥料,所含营养物质比较丰富,且肥效长而稳定,同时有利于促进土壤固粒结构的形成,能增加 土壤保水、保温、透气、保肥的能力,而且与化肥混合使用又可弥补化肥所含养分单一,长期单一使用化肥使土壤板结,保水、保肥性能减退的缺陷。堆肥是利用各种植物残体(作物秸杆、杂草、树叶、泥炭、垃圾以及其它废弃物等)为主要原料,混合人畜粪尿经堆制腐解而成的有机肥料。由于它的堆制材料、堆制原理,和其肥分的组成及性质和厩肥相类似,所以又称人工厩【jiù】肥。
『肆』 好氧堆肥的工艺流程
好氧堆肥(即堆肥)是在有氧条件下,依靠好氧微生物(主要是好氧细菌)的作用使粪便中有机物质稳定化的过程。在堆肥过程中,粪便中的可溶性有机物质深入细胞,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物代谢活动,对一部分有机物进行分解代谢,即氧化分解以获得生物生长、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把另一部分有机物转化合成新的细胞物质,使微生物生长繁殖产生更多的生物体。
粪便堆肥具有以下特点:
(1)自身产生一定的热量、并且高温持续时间长,不需要外加热源,即可实现无害化。
(2)使纤维素这种难于降解的物质分解,堆肥物料矿质化、腐殖化,产生重要的土壤活性物质。
(3)基建投资低,易于管理,设备简单。
(4)产品无味无臭、质地疏松、含水率低,便于运输和后续商品肥料加工。
目前,好氧堆肥是养殖场普遍使用的粪便处理方式。
『伍』 堆肥的原理
堆肥可以作为在工艺中作为动词使用,也可以在产品中以名词出现。
目前堆肥还没有一个被广泛认同的定义。堆肥可作为一种有机肥料或土壤改良剂产品。
其中好氧发酵指在有氧气情况下有机物料的分解过程,其代谢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水和热;而厌氧发酵则是在无氧气条件下有机物料的分解,厌氧分解最后的代谢产物是甲烷、二氧化碳和许多低分子量的中间产物,如有机酸等。厌氧发酵有机肥与好氧发酵有机肥相比较,单位重量的有机质降解产生的能量较少,而且厌氧发酵有机肥通常容易发出臭味。传统农家肥以厌氧发酵为主,而现代有机肥堆肥系统则大都采用好氧发酵。
『陆』 常用的堆肥方法有哪几种
一、常见堆肥分类
厌氧堆肥:在缺氧或无氧条件下,主要利用厌氧微生物进行的堆肥化过程。最终产物除腐殖质类有机物、二氧化碳和甲烷外,还有氨、硫化氢和其他有机酸等还原性物质。工艺简单、不需进行通风,但反应速率缓慢,堆肥化周期较长。
好氧堆肥:在人工控制和一定碳氮比例(C/N)、水分、温度和通风的情况下,通过微生物将有机质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的过程,这类堆肥无臭无蝇,反而有淡淡的泥土味。
二、堆肥方法(国内常见)
静态条垛堆肥:无需翻堆,能够确保堆体有效的达到高温和病原菌体灭活,缩短堆肥周期。
动态条垛堆肥:通过人工或机械定期翻堆,来确保堆体好氧状态。
反应器堆肥:在一个容器或几个容器进行,能够有效的控制温度,水分,从而监控堆肥发酵程度。
『柒』 堆肥法的优点和缺点和可行性
堆肥优点(欢迎补充)
1、减少减轻土传病害:堆肥可以在不使用化学药物的控制的情况下减少减轻土传病害,这点已经被广泛的认识和赞赏。
2、养殖垫料的替代物:堆肥可以替代秸秆、锯末、稻壳等养殖垫料的使用。使用方法是直接在养殖圈舍内铺设,吸附动物排泄物,减轻环境污染,为动物提供舒适的环境
3、杀灭病原菌:畜禽粪便可能含有鞭毛虫和隐孢子虫。多数病原菌在60℃,30分钟内可以被杀死。
4、土壤改良:堆肥是一种很好的土壤改良剂。改善土壤物理、化学结构和生物环境,减少土壤潜在侵蚀。
5、改善土壤利用:将不稳定的废弃物转化成稳定的腐殖质;堆肥碳氮比合理,提高土地利用;堆肥过程产生高温可以减轻杂草种子数量。
6、降低环境污染。良好的堆肥设施不会产生臭气和滋生苍蝇的。特别是对从事农业养殖户,消纳动物粪便成本高,动物粪便已经超过了土壤承受力
堆肥缺点(欢迎补充)
1、时间成本和机械成本:堆肥设备中少的代价需要10万元左右,好的一些需要100万以上
2、土地成本:堆肥处理、发酵、成品需要占用土地,甚至是建筑用地。
3、受到天气影响:比如寒冷的天气会减低堆肥物料温度,堆肥过程变慢。四川地区全年可发酵。
4、氮素流失:一个好的堆肥管理系统可以保留住绝大部分的氮素,在发酵过程中可能会损失50%以上的氮素。
5、缓慢释放养分:堆肥开始使用量应该大些,才能达到化学氮肥的肥效水平。
『捌』 堆肥的制作技术
堆肥制作技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物理、化学、生物。
以下以传统印多尔法举例:
1、在地上铺一层干草,为堆肥提供一个基础
2、一层层地建堆,首先铺一层树叶、秸秆等等,接着铺5cm厚的粪便,然后在上面覆盖一层表层土壤或石灰石(树叶、秸秆和粪便的体积比是3:1)
3、重复铺层直至堆的高度在1.5M左右。3个月内每间隔45天翻堆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