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化学结果
病情分析:neg是阴性、否定的意思,是英文negative的缩写,大多数情况下表示正常。
指导意见:1、尿蛋白:neg、葡萄糖:neg、胆红素:neg、硝酸盐:neg、潜血:neg都表示阴性,是正常的。
2、综合你整个尿常规的检查结果也属于正常。
⑵ 如何分析尿干化学法NIT测定结果
尿NIT测定为尿路细菌感染的快速筛检指标,其阳性结果的产生取决于:①感染细菌是否含有硝酸盐还原酶;②食物中是否含有适量的硝酸盐;③尿液标本是否在膀胱停留4h以上。符合上述三个条件,此试验的检出率为80%,反之可呈假阴性。因此本试验阴性并不能排除菌尿的可能。但标本放置过久、尿液被亚硝酸盐或偶氮试剂污染,结果可呈假阳性,所以此试验阳性也不能完全肯定泌尿系统感染,应结合其他尿液分析结果,综合分析得出正确的判断。
⑶ 请问尿液干化学实验结果显示白细胞(WBC)为500(3+)是什么意思呢谢谢!
白细胞3+可能是尿路有感染 这个是有传染的建议去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回一定得去正规医院。答
尿蛋白:一般正常尿液中仅含微量蛋白质,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过150mg/24h的,称为蛋白尿。
尿液中正常尿蛋白来自血浆。因肾小球滤过膜有对蛋白质的控制装置,肾小管对蛋白又有选择性重吸收作用,比白蛋白分子量大的大分子蛋白质被限制,比白蛋白的分子量小的蛋白质虽易通过,但这些低分子蛋白质多被肾小管重吸收,因此正常尿蛋白中来自血浆蛋白的以白蛋白为主。
[正常参考值]
定性:阴性。
定量:10-150mg/24h尿。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增多
生理性增多指在无病理改变的基础上,在某种生理状态下出现暂时蛋白尿增多。常见于剧烈运动后(运动性蛋白尿)、体位变化(体位性蛋白尿)、身体突然受冷暖刺激,或人的情绪激动等。因在这些情况下,肾小球内皮细胞收缩或充血,使肾小球通透性增高。这类生理性蛋白定量测定不能过高。
2.病理性增多
病理性蛋白尿,临床常见病有: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慢性肾炎、高血压肾病、苯中毒等。
⑷ 尿干化学 vc可能造成哪些结果的误差啊
不一样。
尿干化学其实测的是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所以会出现干化学和镜检不符的情况。如果红细胞被破坏了,就可能出现干化学阳性,而镜检看不到完整的红细胞,如果尿液中含有大量的Vc,则干化学会出现假阴性。
尿常规红细胞是指做尿常规检查中三种细胞中的血红细胞。正常尿液中,一般无红细胞或仅有个别红细胞。离心后的尿液,如显微镜每一高倍视野平均可见1~2个红细胞,即为异常表现;如每个高倍视野红细胞在3个以上,而尿外观无血色者,称为镜下血尿;如尿外观呈洗肉水样或赭红色,则为肉眼血尿。血尿常见于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结核、肾肿瘤等。
⑸ 尿干化学分析蛋白质+-是什么意思
尿蛋白
结果是+-就是尿蛋白阳性的意思!
意思是的尿中有蛋白质!
参考内值是-
意思是正常人的尿中是容没有蛋白质!
说明你有可能有问题!
当肾小球、肾小管发生病变时,如各期肾炎、肾病以及高血压发生肾动脉硬化时,均可出现蛋白尿;各种细菌性感染,如肾盂肾炎、肾结核、败血症等亦可出现蛋白尿;非感染性疾病,如肾结石、多囊肾、肾淀粉样变性以及休克、严重肌肉损伤、发热、黄疸、甲状腺功能亢进、溶血性贫血及白血病等,也可出现蛋白尿。
其实说正常人的尿中是没有蛋白质也是有问题!
正常人尿中有微量蛋白,正常范围内定性为阴性,记为(-)。尿中蛋白质含量多达0.15g/24h以上时,称蛋白尿,尿常规定性可出现阳性。
⑹ 尿干化学检验,潜血++,白细胞++,什么原
跟来就不一样的,要通过两者比较看出结果。
如果一个标本经过两种方法检查,干化学结果符合过筛标准,镜检结果在正常范围,说明过筛是正确的。干化学结果不符合过筛标准,镜检结果也异常,也说明过筛标准亦是正确的。干化学结果异常,镜检结果正常视为假阳性;反之干化学结果正常,镜检结果异常视为假阴性[2]。由于过筛的目的是筛出正常、镜检病理性标本,因此,过筛的原则是不能出现假阴性,否则就要漏诊。
尿液白细胞出现假阳性的原因可能是:(1) 由于尿液在膀胱贮存时间过长或标本放置时间过长,导致白细胞破坏,酯酶释放到尿液中,造成干化学阳性,镜检阴性。(2)尿液中污染甲醛或高浓度胆红质或使用某些物(如呋喃啶)时,可产生假阳性。(3)尿液被女性分泌物污染,含有大量扁平上皮细胞、小圆上皮细胞、鳞状上皮细胞污染可造成干化学法呈阳性而沉渣镜检呈阴性。
⑺ 钙干化学法2.09正常吗
不正常。正常人的血钙,即总钙含量是2.1-2.6mmol/L,钙干化学法测定结果为2.09,数值偏低,是不正常的,是缺钙导致的,应及时进行钙元素的补充。钙是金属元素。符号Ca。银白色,质软而轻,化学性质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