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中离子
离子在物理化学中都是要涉及的。在化学中涉及较多。
离子是指原子或原子基团失去或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而形成的带电荷的粒子。这一过程称为电离。电离过程所需或放出的能量称为电离能。
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非金属原子得到电子,从而使参加反应的原子或原子团带上电荷。带电荷的原子叫做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阳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阴离子。阴、阳离子由于静电作用而形成不带电性的化合物。
与分子、原子一样,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如氯化钠就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
当原子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时,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且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带电荷数,从而带负电荷,称为阴离子。
当原子失去一个或几个电子时,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且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带电荷数,从而带正电荷,称为阳离子。
② 电子、量子、粒子、离子有什么区别
电子、量子、粒子和离子都是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但它们各自代表了不同的层面和特性。
电子,作为原子中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带有负电的亚原子粒子。它既可以是自由状态,也可能与原子核紧密相连,存在于原子的不同能级轨道中,因其体积小、质量轻,被归类为轻子。
量子则是物理世界中的一种基本概念,指的是那些具有最小不可分割单位的物理量,例如能量、动量等。这些量子是物质或物理现象的最小表现单元。
粒子则代表了物质的最基本组成单元,它们能够独立存在,且彼此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如强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等进行交流。虽然粒子包括了像中子、质子这样的具体粒子,但它更是一个理论上的模型,用来描述物质的基本性质。
离子则特指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失去或获得电子,从而形成带正电或负电的稳定结构,是离子化合物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总的来说,电子和离子主要与原子结构和化学反应相关,而量子和粒子则涉及到更广泛的物理现象和基本原理。物理量如速度、能量等,可以由这些概念进行量化和描述,它们在物理学中构成了理解和解释世界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