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自动长毛的鸭子:
用铝皮剪成一个鸭子形状(兔子、猫、老鼠……随便啦),用棉签沾上HgNO3溶液涂在铝皮上,过几分钟后将铝皮上的HgNO3搽干。接着就可以看见铝鸭子自动长出白毛出来!
实验原理:铝为活泼金属,但由于铝表面有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铝与空气的反应。HgNO3溶液涂上去后,破坏了致密氧化膜,同时形成Al-Hg合金,使得Al表面不能再形成致密氧化膜。Al可以持续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白色Al2O3。
注意事项:HgNO3为剧毒化合物,实验时注意防护措施!
建造一座“水中花园”
将硅酸钠(Na2SiO3)溶于水中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水玻璃,轻轻将 盐的晶粒,如钴、铁、铜、镍和铅的氯化物,铝、铁、铜和镍的硫酸盐,钴、 铁、铜和镍的硝酸盐,加入到水玻璃中(注意不能摇混),则五彩缤纷的“花” 就慢慢地生长起来了
魔棒点灯
你能不用火柴,而是用一根玻璃棒将酒精灯点燃么?
实验: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在高锰酸钾上滴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立刻就被点着了
蛋白留痕
取一只鸡蛋,洗去表面的油污,擦干。用毛笔蘸取醋酸,在蛋壳上写字。等醋酸蒸发后,把鸡蛋放在稀硫酸铜溶液里煮熟,待蛋冷却后剥去蛋壳,鸡蛋白上留下了蓝色或紫色的清晰字迹,而外壳却不留任何痕迹。
这是因为醋酸溶解蛋壳后能少量溶入蛋白。鸡蛋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球蛋白,它在弱酸性条件中发生水解,生成多肽等物质,这些物质中的肽键遇Cu2+发生络合反应,呈现蓝色或者紫色
水火相容
在一个玻璃杯中盛大半杯水,把十几颗氯酸钾晶体放到水底,再用镊子夹取几小粒黄磷放到氯酸钾晶体中。接着用玻璃移液管吸取浓硫酸少许,移注到氯酸钾和黄磷的混合物中,这时水中就有火光发生。水中有火,岂不是“水火相容”吗?
秘密在哪里呢? 在水中放进氯酸钾,氯酸钾是含氧的化合物;再放进黄磷,黄磷是极易燃烧的东西,在水里因为与空气中的氧隔绝了,所以没有自燃。但是,加进了浓硫酸,浓硫酸与氯酸钾起作用生成氯酸,氯酸不稳定,放出氧来。氧又与黄磷起反应而燃烧,这种反应特别猛烈,因此在水里也能进行,使得水火同处在一个杯中。磷被氧化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与水起作用,生成磷酸
吹气生火
实验原理 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氧气并放出大量的热,使棉花着火燃烧。
实验用品 蒸发皿、玻璃棒、镊子、细长玻璃管。 Na2O2、脱脂棉。
实验步骤
1. 把少量Na2O2粉末平铺在一薄层脱脂棉上,用玻璃棒轻轻压拨,使Na2O2进入脱脂棉中。
2.用镊子将带有Na2O2的脱脂棉轻轻卷好,放入蒸发皿中。
3.用细长玻璃管向脱脂棉缓缓吹气。观察现象
㈡ 生活中的哪些现象是可以用化学原理知识
生活中的哪些现象是可以用化学原理知识
酒放时间长会有酸味,是酒精即乙醇在空气中氧化生成乙酸.所以可以继续使用
漂白粉可以漂白衣物是漂白粉和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有强氧化性的HClO(次氯酸)有漂白性.
医务室的双氧水可以杀菌消毒也是因为H2O2有强氧化性.
桶状水往往用臭氧消毒,利用其强氧化性.
小苏打(NaHCO3)用作面点的发酵粉,是因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出CO2使面点疏散多孔,而H2O使面点更滋润.
小苏打也可以治疗胃酸过多,NaHCO3 + HCl==NaCl + CO2 + H2O.
BaSO4俗名重晶石,X射线不穿透,而且硫酸钡不能溶解在强酸溶液中,不用担心到胃里会反应放出Ba2+引起重金属中毒.
㈢ 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有哪些
1. 在山区常见粗脖子病(甲状腺肿大),呆小病(克汀病),医生建议多吃海带,进行食物疗法。上述病患者的病因是人体缺一种元素:碘。
2. 用来制取包装香烟、糖果的金属箔(金属纸)的金属是:铝。
3. 黄金的熔点是1064.4℃,比它熔点高的金属很多。其中比黄金熔点高约3倍,通常用来制白炽灯泡灯丝的金属是:钨。
4. 有位妇女将6.10克的一个旧金戒指给金银匠加工成一对耳环。她怕工匠偷金或掺假,一直守在旁边不离开。她见工匠将戒指加热、捶打,并放人一种液体中,这样多次加工,一对漂亮的耳环加工完毕了。事隔数日,将这对耳环用天平称量,只有5.20克。那么工匠偷金时所用的液体是:王水。
5. 黑白相片上的黑色物质是:银。
6. 很多化学元素在人们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缺少它们,人将会生病。例如儿童常患的软骨病是由于缺少:钙元素。
7. 在石英管中充入某种气体制成的灯,通电时能发出比萤光灯强亿万倍的强光,因此有“人造小太阳”之称。这种灯中充入的气体是:氙气。
8. 在紧闭门窗的房间里生火取暖或使用热水器洗澡,常产生一种无色、无味并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而引起中毒的气体是:一氧化碳。
9. 地球大气圈的被破坏,则形成臭氧层空洞,致使作为人们抵御太阳紫外线伤害的臭氧层受到损坏,引起皮肤癌等疾病的发生,并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造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冷冻机里氟里昂泄漏。
10. 医用消毒酒精的浓度是:75%。
(3)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扩展阅读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的科学。世界由物质组成,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化学中存在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两种变化形式。
化学定义
“化学”一词,若单是从字面解释就是“变化的科学”。化学如同物理一样皆为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门捷列夫提出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大大促进了化学的发展。如今很多人称化学为“中心科学”,因为化学为部分科学学科的核心,如材料科学、纳米科技、生物化学等。化学是在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这也是化学变化的核心基础。现代化学下有五个二级学科: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与高分子化学。
化学特点
化学是重要的基础科学之一,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与物理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等学科的相互渗透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也推动了其他学科和技术的发展。例如,核酸化学的研究成果使今天的生物学从细胞水平提高到分子水平,建立了分子生物学。
研究对象
化学对我们认识和利用物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化学则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从开始用火的原始社会,到使用各种人造物质的现代社会,人类都在享用化学成果。人类的生活能够不断提高和改善,化学的贡献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研究方法
对各种星体的化学成分的分析,得出了元素分布的规律,发现了星际空间有简单化合物的存在,为天体演化和现代宇宙学提供了实验数据,还丰富了自然辩证法的内容。
参考资料:网络-化学
㈣ 关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变化现象,举例说明(多说几个,越多越好)
你好!
1)植物的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2)
动物的呼吸作用
3)金属生锈
例如铜锈.铁锈
4)
金属燃烧
例如氧化铜
氧化铁
5)牛奶等乳品的发酵作用.变成酸奶
6)
煤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7)将呼吸后的气体通入水中生成碳酸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㈤ 生活中的有哪些化学反应
1、光合作用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食物(葡萄糖回)和氧气。通过这个答反应,植物为自己和动物生产食物,而且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供人类呼吸。
反应式:12H2O+6CO2+阳光→(与叶绿素产生化学作用)C6H12O6(葡萄糖)+6O2+6H2O
㈥ 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并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下
1、松花皮蛋是我国人民的传统食品。由于它风味独特、口感极好、保质期长,很受人们喜爱。
鲜蛋加工成松花皮蛋的过程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化学过程。灰料中的强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从蛋壳外渗透到蛋黄和蛋清中,与其中的蛋白质作用,致使蛋白质分解、凝固并放出少量的硫化氢气体。同时,渗入的碱进一步与蛋白质分解出的氨基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的盐的晶体以漂亮的外形凝结在蛋清中,像一朵一朵的“松花”。
而硫化氢气体则与蛋黄和蛋清中的矿物质作用生成各种硫化物,于是蛋黄、蛋清的颜色发生变化,蛋黄呈墨绿色,蛋清呈特殊的茶绿色。食盐可使皮蛋收缩离壳,增加口感和防腐等。加入的铅丹可催熟皮蛋,促使皮蛋收缩离壳。而茶叶中的单宁和芳香油,可使蛋白质凝固着色和增加皮蛋的风味。
2、不粘锅之所以不粘食物,是因为锅底涂上了一层特殊物质:“特富隆”,其化学名叫聚四氟乙烯,俗名叫塑料王。
3、剧烈运动后,感觉全身酸痛,这是因为肌肉中增加了乳酸。
4、在霜降以后,青菜、萝卜等吃起来味道甜美,这是因为青菜里的淀粉在植物内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葡萄糖。
5、我国古代书法家的真迹能保存至今的原因:使用墨汁或碳素墨水,使字迹久不褪色,这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6)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扩展阅读:
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要点
一、关于物质燃烧
1、点燃两支高度不同的蜡烛,用一个烧杯罩住,高的蜡烛先熄灭,原因是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温度较高,上升,然后由上至下充满整个瓶内,因此当室内发生火灾时应用湿毛巾堵住口鼻弯腰逃离火灾区,在森林火灾逃生的办法是:用湿毛巾堵往口鼻逆风而逃
2、为了保证安全问题,在庆典活动中可以用氦气充灌气球,不能用氢气.
3、煤气中毒是由一氧化碳引起的,防止煤气中毒的有效方法是注意通风,为防止煤气泄漏,我们常在煤气中加入具有特殊气味的硫醇(C2H5SH)以便于知道煤气发生泄漏,发现有煤气泄漏时要及时打开门窗,关闭煤气阀门,(不能开灯,打电话,用电风扇等因这些行为会产生火花从而发生煤气爆炸),发现有人煤气中毒后要注意把病人移到通风处,进行人工呼吸,必要时送医院救治.
4、蜡烛一吹即灭是因为冷空气使蜡烛温度下降至其着火点以下,用扇扇炉火越来越旺是因为提供了足够的氧气,增加的煤与氧气接触的面积.
5、西气东输的气体是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煤矿“瓦斯”爆炸的主要气体也是甲烷,其原因是矿井中通风不良,使甲烷与空气混合而达到爆炸极限经点燃发生爆炸,所以为防止煤矿爆炸要常常保持通风,严禁烟火.
6、灯泡内往往会有少量的红磷,主要是脱去灯内的氧气
7、发生火灾时要用湿毛巾堵往口鼻是为了防止吸入有毒气体.如遇到毒气(含氯气、盐酸,硫化氢、氨气)泄漏时,我们也要用湿毛巾堵往口鼻,然后逃往地势较高的地方.
二、关于食品
1、把新鲜鸡蛋放在石灰水中可以保鲜,是因为鸡蛋呼出的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堵往了鸡蛋表面的微孔,防止氧化而变质.
2、为了防止食品受潮和变质或变形,常在食品袋内充的气体的二氧化碳或氮气;或在袋内放干燥剂:生石灰、氯化钙主要是吸水,铁主在是吸收氧气和水;或采取真空包装.
3、鱼鳔内的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和氧气
4、做馒头时加些纯碱主要为了中和面粉发酵时产生的酸,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面包疏松多孔.
5、蔬菜中残留的农药可以用碱性物质泡,可降低农药的药性
6、皮蛋的涩味可以加点食醋去除
7、冰箱的异味可用活性炭除去,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8、铝壶上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可用盐酸或食醋除去
三、环境问题
1、酸雨是由于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如SO2、NO2)的大量排放引起,酸雨的危害有:腐蚀建筑物,影响作物生长,污染河流,影响人体健康,造成土地酸化.减少酸雨的措施:开成新能源,少用煤作燃料,煤进行脱硫技术.
2、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SO2等,治理的方法是:改变发动机结构,使燃料充分燃烧;在排气管上装上一个催化转化装置,使CO、NO转化为无毒的N2和二氧化碳.控制城市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的方法有:开发新能源;使用电动车
3、防止水污染的方法:
(1)加强对水质的监测
(2)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排放
(3) 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4)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5)加强水土保护,植树造林
节约用水的方法:水的二次利用(洗米水去浇花),随手关水龙头,低灌技术,工业水的二次利用.
4、温室效应
由于煤、石油燃料的使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不利影响是:全球气候变热,土地沙漠化,两极冰川熔化;可采取的措施是: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地能、核能、水能等
㈦ 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及原理
在一个玻璃杯中盛大半杯水,把十几颗氯酸钾晶体放到水底,再用镊子夹取几小粒黄专磷放到氯酸钾晶体属中。接着用玻璃移液管吸取浓硫酸少许,移注到氯酸钾和黄磷的混合物中,这时水中就有火光发生。水中有火,岂不是“水火相容”吗?
秘密在哪里呢?
在水中放进氯酸钾,氯酸钾是含氧的化合物;再放进黄磷,黄磷是极易燃烧的东西,在水里因为与空气中的氧隔绝了,所以没有自燃。但是,加进了浓硫酸,浓硫酸与氯酸钾起作用生成氯酸,氯酸不稳定,放出氧来。氧又与黄磷起反应而燃烧,这种反应特别猛烈,因此在水里也能进行,使得水火同处在一个杯中。磷被氧化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与水起作用,生成磷酸。
㈧ 生活中有趣的化学实验有哪些现象
你好,生活中有趣的化学实验有很多现象,下面举几个例子。
㈨ 生活中有哪些化学现象
太多了!
简单的说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和变化前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的物质)生成;物理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例如纸张或木材等物质的燃烧,都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铁生锈生成了铁锈;呼吸作用把氧气转化成二氧化碳;食物腐烂、酿酒、酿醋等等,都属于化学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都是物理变化。例如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成分不变,都是水);石头的粉碎;糖溶于水(水变甜了说明糖的成分没有变);雪融化等等都属于物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