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高句丽历史

高句丽历史

发布时间: 2020-11-21 03:37:23

㈠ 为什么说高句丽属于中国历史

这个抄问题,中韩一直有袭争议。
1、朝韩观点:高句丽为扶余人所建。而扶余人是朝鲜人的主要来源之一。高句丽(卒本扶余)和百济(南扶余)都是扶余国的延续。高句丽被灭之后,其主要居民成为新罗和渤海国居民。而渤海国在被契丹灭之后,其居民大多迁移到王氏高丽。(注:战争中军队与平民是不同的。新罗灭高句丽后,高句丽在朝鲜半岛的平民大多是留在朝鲜半岛的。)在王氏高丽建立以前,新罗贵族弓裔曾要复兴高句丽并建立后高句丽。可见新罗人和王氏高丽人都认为他们与高句丽属同一民族的不同分支,并都用高丽命名自己的王朝。

2、中国观点:扶余人构成了高句丽及百济的王室。而高句丽下层则包括了当时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多个不同部族实体。与韩半岛南部的三韩部落差异很大。至于,渤海国居民“大多”被迁移到王氏高丽的断言则并非历史事实。渤海国民留在当地及掠入契丹并融入中国的人口数远大于逃入王氏高丽的人口。中国学者已写有多篇论文论述这一问题。

㈡ 高句丽和高丽历史。

1、高句丽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朝鲜半岛没有像样的政权,战国的燕长城是穿过鸭绿江,箕子朝鲜是周朝的地方诸侯,进入汉代之后为卫氏朝鲜取代,但依然是汉朝的藩属。公元前108年(元封三年)汉灭卫氏朝鲜设置乐浪等四郡,在包括朝鲜半岛中部以北地区实行了和中原地区相同的统治方式。
高句丽是中国古代边疆的少数民族政权,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由扶余人朱蒙在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今辽宁省新宾县境内)建国,后建都于纥升骨城(今辽宁省桓仁县境内五女山城)。西汉元始三年(公元3年),迁都国内城,同时筑尉那岩城(均在今吉林省集安境内),至北魏始光四年(公元427年)迁都平壤。公元668年,高句丽政权被唐与朝鲜半岛的新罗联军所灭。此时整个北朝鲜和韩国西部是唐朝的,为安东护府,此时的吉林和黑龙江为靺羯部落,新罗土地仅仅为韩国的东部。

2、高丽
唐朝东北一带,自高句丽、百济灭亡后,新罗亦渐衰。唐末,复分为高丽、后百济及新罗三国,新罗末年,朝政腐败,土地兼并盛行,农民起义连绵不断。892年梁吉领导的江原道起义,规模较大。901年,新罗王族出身的弓裔篡夺起义军领导权称王,国号摩寰,后改泰封。918年,弓裔部将王建杀裔称王,定都开城(松岳),改国号高丽,建立高丽王朝(918—1392年)。936年,重新统一朝鲜半岛。
3、高句丽与高丽的区别
公元918年,在朝鲜半岛出现了一个名为“高丽”的政权,因其统治者姓王,故学界以“王氏高丽”称之。尽管王氏高丽袭用了高句丽的称号,但二者没有直接继承关系。

首先是两个政权建立的时间悬殊、历史发展归属不同。高句丽建立于公元前37年,最初为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管辖,后逐渐强盛,但并没有断绝和中央王朝的臣属关系。进入隋唐时期,高句丽奉行扩张政策,并阻塞朝鲜半岛其他政权入贡中原王朝的道路,导致了隋唐两朝的征讨。公元668年,高句丽终于为唐朝统一。高句丽的辖境最初完全由唐朝安东都护府(治所最早在今平壤)管辖,几十年后有一部分辖境为我国历史上的另一个地方政权渤海占据,一部分划归了兴起于朝鲜半岛南部的新罗政权,一部分仍然由安东都护府管辖。高句丽族则绝大部分被唐朝迁徙到了内地,后与汉族融合,小部分融入周围各族之中,后其王族也绝嗣,立国7个世纪之久的高句丽最终消失在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王氏高丽立国于高句丽灭亡250多年之后的公元918年,935年取代了朝鲜半岛的另一个政权新罗,翌年又灭亡了后百济国,统一了半岛中南部大部地区。至公元1392年,王氏高丽的大臣李成桂废王自立,并在1393年以“朝鲜、和宁等国号奏请”明朝,明赐李成桂为朝鲜王,王氏高丽遂改号朝鲜,学界一般称之为李氏朝鲜或简称李朝。此即我国明清时期的朝鲜国。

其次是辖境内居民构成不同。高句丽辖境内的居民以高句丽族为主。高句丽族的族源是我国上古时期古老民族秽貊人东迁后的夫余、高夷、沃沮、小水貊、东秽等,后又融合了卫氏朝鲜遗民的后裔、汉人、鲜卑人等。这些来自于不同民族的成员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融合一体,史书和学界一般以高句丽族称之。王氏高丽辖境内的居民以新罗人为主。王氏高丽兼并新罗和后百济之后,新罗人和百济人成为了王氏高丽的主要居民。新罗人主要是源于朝鲜半岛南部地区的辰韩和弁韩人,高句丽灭亡后虽然有一部分高句丽人加入其中,但不是新罗人的主源。百济则主要是源于朝鲜半岛南部的马韩人。也就是说王氏高丽的主要居民以来源于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人为主,大量的史书记载也表明,王氏高丽人和我国古人是把王氏高丽看作“三韩之旧”的。在王氏高丽数百年的历史发展中,这些成员逐渐融合为一族,史书和学界一般称之为高丽族。王氏高丽为李氏朝鲜取代后,朝鲜也因此取代高丽,成为其族称,并沿用至今。

最后是王氏高丽非高句丽后裔,王氏高丽的王族也并非是高句丽的后裔。关于王氏高丽建国者王建的族属,《高丽史》的作者认为“高丽之先,史阙未详”。但据我国学者考证,王建极有可能是西汉乐浪郡汉人的后裔,因为王氏是当时乐浪郡的望族,且人户很多。王建在临死时亲授的《十训要》中,并未言自己是高句丽后裔,而是说自己出身平民,同时称“赖三韩山川阴佑”,统一了马韩、辰韩和弁韩“三韩”,其后代也多以拥有“三韩”自居。以常理分析,如果王建是高句丽后裔,出于统治的需要,定当会大肆宣传。也可反证王氏不是高句丽的后裔。

因此,王氏高丽并不是高句丽的继承者。汉代兴起于朝鲜半岛的马韩、辰韩、弁韩发展为新罗、百济;百济为唐朝灭亡,新罗又为王氏高丽取代;后李朝取代王氏高丽,最终发展为李氏朝鲜(李氏朝鲜经过中国明清两朝逐渐发展为现代朝鲜和韩国),这些政权的疆域从来就没有超出过朝鲜半岛。

㈢ 高句丽是中国历史还是韩国历史

朋友你好

高句(抄gōu)丽(lí)(公元前袭37年-公元668年)(史书中也写作“高句骊”,简称“句丽”“句骊”,现又叫“高氏高丽”) 是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七世纪在我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存在的一个民族政权, 与百济,新罗合称朝鲜三国时代。其人民主要是濊貊和扶馀人,后又吸收些靺鞨人,古朝鲜遗民及三韩人。由于高句丽的特殊地理位置,而且国土横跨今日的中国及南韩、北韩国,都声称高句丽是自己本国的原始民族。

希望帮到你

㈣ 高句丽到底是中国的历史还是韩国的历史

高句丽即是中国的历史也是韩国的历史。

高句丽是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七世纪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存在的一个政权。其人民主要是濊貊和扶余人,后又吸收一部分靺鞨人、古朝鲜遗民及三韩人。

高句丽极盛时疆域,东部濒临日本海,南部控制了汉江流域。西北跨过辽水,北部到辉发河、第二松花江流域。

高句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专业研究高句丽史、民族边疆史的历史学家耿铁华先生的《中国高句丽史》、杨秀祖《高句丽军队与战争研究》都指出高句丽有60万军队。

(4)高句丽历史扩展阅读:

史载高句丽其人性凶急,有气力,习战斗,好寇钞,沃沮、东濊皆属焉。这在高句丽古墓壁画上亦有描绘,比如洞沟12号壁画墓的斩俘图和三室墓第一室北壁的攻城图等。

攻城图整个画面为某个城的一角,城门紧闭,城外有二将乘骑手持长矛,正在酣战,人马均着甲胄。

在二将上方有二士卒滚抱厮打,画面简洁,主题突出,是描绘一幕城池的守御战,可能是为了表现墓主生前参与守卫某城有功的战绩场面。

㈤ 高句丽是韩国的历史

差200多年了历史呢,高丽继承高句丽,别闹了.高句丽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只是有一小部分后来朝鲜人而已.
韩国总说东北是他们的领土,中国的满族人和鄂伦春族肯定不会答应的
中国现在的领土不是汉族的也不是哪个民族的,而是每个合法公民的,记住是公民,任何国家和势力妄图分裂窃取中华领土,那么他就是全中国公民的敌人,这个道理就这么简单

㈥ 高句丽历史相关

“高句(gōu)丽(lí)”(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史书中也写作“高句骊”,简称“句丽”“句骊”,现又叫“高氏高丽”) 是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七世纪在我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存在的一个民族政权, 与百济,新罗合称朝鲜三国时代。其人民主要是濊貊和扶馀人(包括沃沮和东濊),后又吸收些靺鞨人,古朝鲜遗民及三韩人。由于高句丽的特殊地理位置,而且国土横跨今日的中国及南韩、北韩国,都声称高句丽是自己本国的原始民族。
高句丽王族姓高氏,有多种说法。《晋书》载“朱蒙自以高辛氏之后,姓高氏”;《三国遗事》载“自言是天帝子,承日光而生,故自以高为姓”;李朝李承休《帝王韵记》载“朱蒙初诞,举国高之,故姓高氏
【高句丽中的文化】
高句丽人民以农业、渔猎为生,但农作物产量不多,使人民习惯节食。每年10月举行秋收祭典“东盟”,祭祀国祖神、隧穴神,其间人民饮酒歌舞庆祝。高句丽社会崇尚厚葬,以石为棺,加以金银等贵重陪葬物,外层多次封坟,砌成石冢。婚俗方面,高句丽行一夫一妻制,并允许男女以己意自由婚配,即所谓“有婚嫁,取男女相悦,即为之”。成婚后男方入住由女家准备的“婿屋”,待儿女长大,男方才可携妻儿返回男家。另外,社会对弟娶寡嫂、寡妇再嫁等事是容许的。炎帝曾三次出现在吉林省集安市的高句丽五号墓四号和五号壁画上,证明了高句丽也是炎黄后代。

㈦ 有人说高句丽是朝鲜历史还有人说高句丽是中国历史这到底是谁的历史呢

高句丽在中国的东北,他跟现在的朝鲜没有一毛钱的关系。韩国棒子为了增强自己的民族自豪感,不惜制造历史,这是有名的事情。

㈧ 高句丽的历史

高句丽与中国的关系,或许可用“叛服不常”四字带过,其实高句丽的战略意图还是很清楚的。打开地图,高句丽建国之初仅在浑江、鸭绿江中游占据一小片土地,四面皆敌:西面为汉辽东、玄菟〔注:第二玄菟郡〕二郡,南为乐浪、带方二郡,北面是夫余,东边有沃沮。因此,除了对周边小邦和夫余、沃沮进行吞并、打击外,对中国历代王朝采取了时战时和的态度,但中心是围绕着蚕食、兼并上述四郡进行的。一旦中原王朝强大时采取称臣纳贡的恭顺态度;中原一旦有事或国家分裂,即乘机入寇侵掠,以收渔人之利。中间虽几经反复,有几次还因受到中原或地方朝廷的报复性讨伐而几乎亡国,但在五世纪初还是完全达到了其战略目标:上述四郡先后入其囊中,夫余等也先后征服,西至辽河,东、北已无强敌,东南与百济、新罗接壤。其后鉴于北魏已兴,向中原内地进取的可能性不大,长寿王于427年从丸都城迁都平壤,致力于向朝鲜半岛南部发展,以打击百济、新罗为主;对中国则以辽河为界,采取守势。当中国再次统一起来后,高句丽以其倔强,击败了隋炀帝大军的进讨。后来又与唐朝断断续续地进行了二十余年的战争,最后终于在内部分裂,外部强敌压境的局面下灭亡。

1、高句丽与东汉:打打停停

2、高句丽与公孙氏:远交近攻

3、高句丽与曹魏:毋丘东征

4、高句丽与前燕:千钧压顶

5、高句丽与后燕:攫取辽东

6、高句丽与南北朝:封贡不绝

7、高句丽与隋朝:炀帝三征

8、高句丽与唐朝:最终败亡

上面1-8是标题,全文内容太长超过网络的限制,没法发出来,你要有兴趣的话可以直接问我要。

㈨ 三征高句丽的历史背景

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结束了自东西魏分裂以来近半个世纪的分裂割据局面,使人民免受战争苦难,得以重建家园,恢复生产,从而促进了整个北方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广泛交流和发展,为日后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没有北周北齐的统一,就没有后来南北朝的统一。北周武帝宇文邕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代英主,正当他打算“平突厥,定江南”,实现统一全国理想的时候,不幸于出征前夕病逝。
隋朝的开国之君杨坚是个很有作为的皇帝,建国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军政和经济改革,使隋朝很快完成了统一南北的大业,国力盛极一时。隋炀帝杨广即位后采取对外进攻战略,击败了契丹、土谷浑等周边势力。
隋炀帝时,黄门侍郎裴矩奏告隋炀帝:“高丽之地,本孤竹国也,周代以之封于箕子,汉世分为三郡,晋氏亦统辽东”。 这里将高句丽政权所占之地往上追溯到西周以前,下至魏晋时期,无可辩驳地指出辽东为中国领土。
这时的高句丽已经成为东北地区的一个比较大的国家,国都在汉乐浪郡的故地平壤城,亦名长安城。平壤城与国内城、汉城,并称高句丽国的“三京”。此时的高句丽人占据辽东大部,高句丽主世袭爵为辽东郡公。高句丽是辽东的霸主,是实力强大的政权。高句丽与隋的关系逐渐进入战争状态。
590年,高句丽平原王“治兵积谷,为守拒之策” ,并多次小规模袭击隋辽东地区。高句丽与隋维持着紧张而和平的关系,继北朝之后,受隋高祖文皇帝册封为“高丽王”。由于此时百济与新罗联盟的早已瓦解,高句丽南部相对平静。586年,平原王将都城由平壤城迁至长安城(即今朝鲜平壤市区),直至高句骊灭亡。历时83年。
因高句丽多次小规模袭击隋北部边疆。对此隋高祖很不满并致书平原王高汤:“王谓辽水之广,何如长江?高丽之人,多少陈国?朕若不存含育,责王前愆,命一将军,何待多力!”。 高句丽婴阳王继位后的596年,隋的特使在突厥遇到高句丽在突厥的特使后,隋高祖传书高句丽要求高句丽终止与突厥的联盟,停止对隋边疆的连年的侵袭并对隋表示臣服。高句丽婴阳王虽然表面上接受了隋高祖的最后通牒,但第二年,597年,婴阳王联合粟末靺鞨先发制人攻击隋在冀州道的军事驻地。
当时在东北地区还存在还有百济、新罗、靺鞨等政权,它们多时臣服于大隋。在隋朝建立之初,高句丽为了消灭其他小国采取对隋朝臣服的政策,但随着隋朝的强大,高句丽逐渐感到恐惧,于是采取联合其它国家对隋朝进行侵袭。
598年,高句丽王率靺鞨骑兵万余进攻辽西,被营州总管韦冲击退。 隋文帝派大军30万,分水陆两路进攻高句丽,后因道路和天气的原因,粮草供应不上,又遭遇疾病,隋军死了十分之八九。同时高句丽王慑于隋军威,亦遣使谢罪,隋文帝于是罢兵,待之如初。
这次出征虽然没有实质性的战争,但为今后的大规模征伐埋下了引线。当时的隋朝已经完成了对西、北、南多族的征讨,国内经济也达到了鼎盛,而杨广又是一个野心极大的人,对高句丽的战争只是早晚的事。

㈩ 关于高句丽历史

http://ke..com/view/5801.html?wtp=tt
看这里,非常详细。

热点内容
南科生物 发布:2025-07-09 04:15:57 浏览:993
蹲踞式跳远教学反思 发布:2025-07-09 03:09:33 浏览:84
高中历史岳麓 发布:2025-07-09 02:45:51 浏览:353
新开的英语 发布:2025-07-09 01:27:47 浏览:276
物理实验教师 发布:2025-07-09 00:46:01 浏览:21
怎么删除朋友圈 发布:2025-07-09 00:19:21 浏览:154
包钢股份历史 发布:2025-07-08 22:01:23 浏览:878
囚禁教师电影 发布:2025-07-08 20:48:26 浏览:962
化学键复习 发布:2025-07-08 20:42:29 浏览:831
北京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08 19:38:24 浏览: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