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化学的定义

化学的定义

发布时间: 2020-11-21 07:14:32

化学概念

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或不同质量数)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
这里的原子是广义的概念,指微观粒子。
例如氢有三种同位素, H氕、 D氘(又叫重氢)、 T氚(又叫超重氢);碳有多种同位素,例如 12C(12为上标,下同)、 14C等。在19世纪末先发现了放射性同位素,随后又发现了天然存在的稳定同位素,并测定了同位素的丰度。大多数天然元素都存在几种稳定的同位素。同种元素的各种同位素质量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相同。许多同位素有重要的用途,例如 12C是作为确定原子量标准的原子; 两种H原子是制造氢弹的材料; 235U是制造原子弹的材料和核反应堆的原料。同位素示踪法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工农业生产和医疗技术方面,例如用O标记化合物确证了酯化反应的历程, I 用于甲状腺吸碘机能的实验等。
分子的结构相似、具有相同种类和数目的官能团、且组成上彼此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许多有机化合物互称为同系物。
可用同一化学通式表示。
例如甲烷(CH4)、乙烷(C2H6)、丙烷(C3H8)、丁烷(C4H10)等是同系物,可用通式CnH2n+2表示。其中甲烷与正丁烷互为同系物,甲烷与异丁烷也互为同系物。
甲醇CH3OH、乙醇CH3·CH2OH、丙醇CH3·CH2·CH2OH等也是同系物,可用通式Cn+H2n+1OH或ROH表示。
乙烯、丙烯、丁烯等互为同系物,可用通式CnH2n
但具有同一化学通式的有机化合物不一定是同系物
例如:乙醇与乙醚它们的通式都是CnH2n+2O,但他们官能团不同,不是同系物
如:乙烯与环丁烷,它们的通式都是CnH2n,但不是同系物.
一类同系物的化学性质基本相似,物理性质随着碳原子的增加而作有规则的递变。

化学上,同分异构体是一种有相同化学式,有同样的化学键而有不同的原子排列。很多同分异构体有相似的性质。
是指分子的组成和分子量完全相同而分子的结构不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也不相同的物质,如乙醇和甲醚。
同分异构体简称异构体,是具有相同分子式而分子中原子排列不同的化合物。
有机物中的同分异构体分为造异构和立体异构两大类。具有相同分子式,而分子中原子或基团连接的顺序不同的,称为构造异体。在分子中原子的结合顺序相同,而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的相对位置不同的,称为立体异构。
构造异构又分为链异构、位置异构和官能团异构。立体异构又分为构象和构型异构,而构型异构还分为顺反异构和旋光异构。
定义
化学上,同分异构体是一种有相同化学式,有同样的化学键而有不同的原子排列。很多同分异构体有相似的性质。
是指分子的组成和分子量完全相同而分子的结构不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也不相同的物质,如乙醇和甲醚。
同分异构体简称异构体,是具有相同分子式而分子中原子排列不同的化合物。
有机物中的同分异构体分为构造异构和立体异构两大类。具有相同分子式,而分子中原子或基团连接的顺序不同的,称为构造异体。在分子中原子的结合顺序相同,而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的相对位置不同的,称为立体异构。
构造异构又分为链异构、位置异构和官能团异构。立体异构又分为构象和构型异构,而构型异构还分为顺反异构和旋光异构。

分析、判断同分异构体
[编辑本段]

同分异构现象广泛存在于有机物中,同分异构体的知识也贯穿于中学有机化学的始终。因此,分析、判断同分异构体也就成为有机化学的一大特点。作为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这类试题是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结构式书写能力的重要手段。考生在平时训练中就应逐渐领会其中的本质,把握其中的规律。
一、书写同分异构体必须遵循的原理
“价键数守恒”原理:在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的价键数为4,氧原子的价键数为2,氢原子的价键数为1,不足或超过这些价键数的结构都是不存在的,都是错误的。
二、同分异构体的种类
有机物产生同分异构体的本质在于原子的排列顺序不同,在中学阶段主要指下列三种情况:
⑴碳链异构:由于碳原子的连接次序不同而引起的异构现象,如CH3CHCH3和CH3CH2CH2CH3。
⑵官能团位置异构:由于官能团的位置不同而引起的异构现象,如:CH3CH2CH=CH2和CH3CH=CHCH3。
⑶官能团异类异构:由于官能团的不同而引起的异构现象,主要有:单烯烃与环烷烃;二烯烃、炔烃与环烯烃;醇和醚;酚与芳香醇或芳香醚;醛与酮;羧酸与酯;硝基化合物与氨基酸;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等。
例⒈写出C4H8O2的各种同分异构体(要求分子中只含一个官能团)。
【解析】根据题意,C4H8O2应代表羧酸和酯,其中羧酸(即C3H7COOH)的种类等于—C3H7的种类,故有
酯必须满足RCOOR′(R′只能为烃基,不能为氢原子),R与R′应共含3个碳原子,可能为:
C2—COO—C:
C—COO—C2:
H—COO—C3:
【练习】已知CH3COOCH2C6H5有多种同分异构体,请写出其含有酯基和一取代苯结构的所有同分异构体。
三、由分子式分析结构特征
在烃及其含氧衍生物的分子式中必然含有这样的信息:该有机物的不饱和度。利用不饱和度来解答这类题目往往要快捷、容易得多。下面先介绍一下不饱和度的概念:
设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数为n,当氢原子数等于2n+2时,该有机物是饱和的,小于2n+2时为不饱和的,每少两个氢原子就认为该有机物分子的不饱和度为1。分子中每产生一个C=C或C=O或每形成一个环,就会产生一个不饱和度,每形成一个C≡C,就会产生两个不饱和度,每形成一个苯环就会产生4 个不饱和度。
例⒉烃A和烃B的分子式分别为C1134H1146和C1398H1278,B的结构跟A相似,但分子中多了一些结构为的结构单元。则B分子比A分子多了33 个这样的结构单元。
四、书写同分异构体的方法
书写同分异构体时,关键在于书写的有序性和规律性。
例⒊写出分子式为C7H16的所有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解析】经判断,C7H16为烷烃
第一步,写出最长碳链:
第二步,去掉最长碳链中一个碳原子作为支链,余下碳原子作为主链,依次找出支链在主链中的可能位置(以下相似)
第三步,去掉最长碳链中的两个碳原子,⑴作为两个支链(两个甲基):
①分别连在两个不同碳原子上
②分别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⑵作为一个支链(乙基)
第四步,去掉最长碳链中的三个碳原子,⑴作为三个支链(三个甲基)
⑵作为两个支链(一个甲基和一个乙基):不能产生新的同分异构体。
最后用氢原子补足碳原子的四个价键。
例⒋写出分子式为C5H10的同分异构体。
【解析】在书写含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时,通常可按官能团位置异构→碳链异构→官能团异类异构的顺序书写,也可按其它顺序书写,但不管按哪种顺序书写,都应注意有序思考,防止漏写或重写。
⑴按官能团位置异构书写:
⑵按碳链异构书写:
⑶再按异类异构书写:
①“成直链、一线串”②“从头摘、挂中间”③“往边排、不到端”
以C5H12为例,写出C5H12的各种同分异构
(1)“成直链、一线串”:CH3—CH2—CH2—CH2—CH3
(2)“从头摘、挂中间”:
(3)“往边排、不到端”:重复上述两式重复(2)、(3)两步,可写出C5H12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 ,所以C5H12共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2.书写各类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正确方法
按照官能团异构、碳链异构、位置异构的顺序来书写
五、“等效氢法”推断同分异构体的数目
判断烃的一元取代物同分异构体的数目的关键在于找出“等效氢原子”的数目。“等效氢原子”是指:①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②同一碳原子所连甲基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③处于镜面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相当于平面成像时,物与像的关系)。
例⒌进行一氯取代反应后,只能生成三种沸点不同的产物的烷烃是(D)
(A)(CH3)2CHCH2CH2CH3(B)(CH3CH2)2CHCH3
(C)(CH3)2CHCH (CH3)2 (D)(CH3)3CCH2CH3
六、同分异构体的识别与判断
识别与判断同分异构体的关键在于找出分子结构的对称性,在观察分子结构时还要注意分子的空间构型。
例⒍下列事实能够证明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而不是平面正方形结构的是(B)
(A)CH3Cl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B)CH2Cl2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C)CHCl3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D)CH4是非极性分子
例⒎下列事实能说明苯分子的平面正六边形结构中碳碳键不是以单双键交替排列的是(C)
(A)苯的一元取代物没有同分异构体 (B)苯的间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C)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D)苯的对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例⒏萘分子的结构式可以表示为或,二者是等同的。苯并(a) 芘是强致癌物质(存在于烟囱灰、煤焦油、燃烧烟草的烟雾和内燃机的尾气中)。它的分子由五个苯环并合而成,其结构式可以表示为(Ⅰ)式或(Ⅱ)式,这两者也是等同的。
(Ⅰ)(Ⅱ) (A)(B)(C)(D)
现有结构式A~D,其中
⑴跟(Ⅰ)、(Ⅱ)式等同的结构式是(A、D)
⑵跟(Ⅰ)、(Ⅱ)式是同分异构体的是(B)

㈡ 化学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初中定义: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大学定义:化学是一门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

㈢ 化学的基本定义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稿):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

㈣ 化学的概念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主要在分子、原子层面,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合成新物质。

㈤ 化学定义

定义
“化学”一词,若单是从字面解释就是“变化的科学”。化学如同物理一内样皆为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化学容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门捷列夫提出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大大促进了化学的发展。现在,很多人称化学为“中心科学”,因为化学为部分科学学门的核心,如材料科学、纳米科技、生物化学等。化学是在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这也是化学变化的核心基础。现代化学下有五门二级学科: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与高分子化学。

㈥ 化学能定义

化学能是物体发生化学反应时所释放的能量,是一种很隐蔽的能量,它不能直接用来做功,只有在发生化学变化的时候才释放出来,变成热能或者其他形式的能量。像石油和煤的燃烧,炸药爆炸以及人吃的食物在体内发生化学变化时候所放出的能量,都属于化学能。化学能是指化合物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这种能量的变化与反应中热能的变化是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参加反应的化合物中各原子重新排列而产生新的化合物时,将导致化学能的变化,产生放热或吸热效应。

㈦ 化学定义是什么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的科学。

化学所属的二级学科有:无机、有机、物化、分析、高分子。

㈧ 基本的化学概念

电解质是在固体状态下不能导电,但溶于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就能够导电(解离成阳离子与阴离子)并产生化学变化的化合物。 比方说氯化钠。

非电解质是以典性的共价键结合的化合物,它们在水溶液中不发生电离反应。除羧酸及其盐、酚、胺以外,大多数有机化合物都是非电解质,如糖、甘油、乙醇等。在无机化合物中,只有某些非金属的卤化物是非电解质。

这个就要从电解质的概念出发,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酒精不是化合物,是有机物。
判断某化合物是否是电解质,不能只凭它在水溶液中导电与否,还需要进一步考察其晶体结构和化学键的性质等因素。例如,判断硫酸钡、碳酸钙和氢氧化铁是否为电解质。硫酸钡难溶于水(20 ℃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4×10-4 g),溶液中离子浓度很小,其水溶液不导电,似乎为非电解质。但溶于水的那小部分硫酸钡却几乎完全电离(20 ℃时硫酸钡饱和溶液的电离度为97.5%)。因此,硫酸钡是电解质。碳酸钙和硫酸钡具有相类似的情况,也是电解质。从结构看,对其他难溶盐,只要是离子型化合物或强极性共价型化合物,尽管难溶,也是电解质。

氢氧化铁的情况则比较复杂,Fe3+与OH-之间的化学键带有共价性质,它的溶解度比硫酸钡还要小(20 ℃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9.8×10-5 g);而落于水的部分,其中少部分又有可能形成胶体,其余亦能电离成离子。但氢氧化铁也是电解质。

判断氧化物是否为电解质,也要作具体分析。非金属氧化物,如SO2、SO3、P2O5、CO2等,它们是共价型化合物,液态时不导电,所以不是电解质。有些氧化物在水溶液中即便能导电,但也不是电解质。因为这些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了新的能导电的物质,溶液中导电的不是原氧化物,如SO2本身不能电离,而它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为电解质。金属氧化物,如Na2O,MgO,CaO,Al2O3等是离子化合物,它们在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因此是电解质。

可见,电解质包括离子型或强极性共价型化合物;非电解质包括弱极性或非极性共价型化合物。电解质水溶液能够导电,是因电解质可以离解成离子。至于物质在水中能否电离,是由其结构决定的。因此,由物质结构识别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是问题的本质。

另外,有些能导电的物质,如铜、铝等不是电解质。因它们并不是能导电的化合物,而是单质,不符合电解质的定义。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

㈨ 化学品的定义

你这个是广义的意思了。

具体定义我也不知道,但是你们公司的意思应该是指有版机和无机化学物质吧。权
比如各种化学试剂,化工原料等等。

至于怎么区分,你首先应该明白MSDS是干什么用的?
MSDS (MSDS-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是化学品生产供应企业向用户提供基本危害信息的工具(包括运输、操作处置、储存和应急行动等)。他主要是用来给使用者提供化学物质的安全指南用的(比如是否是危险品,是否有腐蚀性,是否易燃易爆,对包装有没有特殊要求等等,能否皮肤接触等等)。

主要应该是指各种化合物吧。不知道这个答案你满意不?

热点内容
兰州市教育 发布:2025-07-10 04:28:12 浏览:486
常州一女教师与男 发布:2025-07-10 04:08:29 浏览:752
生物质热电厂 发布:2025-07-10 03:37:47 浏览:304
历史民权 发布:2025-07-10 03:34:51 浏览:53
tea化学 发布:2025-07-10 03:06:29 浏览:355
漫画题师德 发布:2025-07-09 23:54:29 浏览:211
使某人做某事的英语 发布:2025-07-09 23:36:43 浏览:82
视频直播哪个好 发布:2025-07-09 22:55:16 浏览:851
生物科幻 发布:2025-07-09 22:20:43 浏览:133
英语在线翻译中文 发布:2025-07-09 20:39:43 浏览: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