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汉朝历史

汉朝历史

发布时间: 2020-11-21 08:09:48

① 汉朝多少历史

汉朝分为西汉(前202年十二月-公元8年十一月)、东汉(25年-220年)。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又称前汉;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又称后汉,西汉与东汉合称两汉。汉朝历史简介西汉是中国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汉族就是在这一时期更名的。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原战国时各国的文化便相互渗透融合,到西汉时中华地区在典章制度、语言文字、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多方面都逐渐趋于统一,构成了共同的汉文化。汉族和周边各少数族都是汉代中国多民族国家的成员。汉族由于文明程度较高,在中国各兄弟民族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这是历史发展和自然形成的结果。汉以后历代的朝代名称虽有变换,但汉族作为中国主体民族的地位始终未变。

东汉(公元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一统的朝代。为区别于西汉之前汉,故又称后汉。东汉首都洛阳被称为东京,因此又以东京为东汉的代称。共有十二帝,历经196年。东汉在文化、军事等方面亦有显著成就: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地动仪和浑天仪; 同时佛教也在这段期间传入中国。东汉一代,豪强地主势国扩张,门阀世族形成。这一时期,匈奴、羌族开始内迁,鲜卑族人据蒙古草原,都对后世的民族交流和融和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汉朝是和约略同时期欧洲的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在秦朝疆域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开疆拓土,其疆域鼎盛时期,正北至五原郡、朔方郡,南至日南郡,东至临屯郡,西至葱岭。
西汉汉平帝时期(公元元年),全国人口达6000万左右。占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
汉朝文化统一,科技发达,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东亚文化圈建立,为华夏民族两千年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贡献。汉明帝永平年间,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成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浑天仪等。
华夏族在汉朝以后逐渐被称为“汉族”。

汉朝存在了多少年?
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公元25年—公元220年)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继短暂的秦朝之后出现的朝代,分为“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与“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两个历史时期,后世史学家亦称两汉。
西汉为刘邦所建立,建都长安;东汉为刘秀所建立,建都洛阳。其间曾有王莽篡汉自立的短暂新朝(公元9年-公元23年)。另外,部分学者亦将蜀汉列入汉朝的延续而将其归入汉朝的一部分,如此汉朝灭亡则是在263年,但大部分说法均将由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归入三国史中。

② 汉朝全部历史

汉朝(前202—8年,25—220年),分为西汉和东汉,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29位皇帝,享国405年。汉代因尚火德被称为炎汉,又因皇室姓刘又称刘汉。公元前206年刘邦被封为汉王。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定都长安。汉初在消灭异姓王和诸吕之乱后政局趋于稳定。

汉文帝、汉景帝相继休养生息开创文景之治,汉武帝即位后攘夷扩土,史称汉武盛世,至昭宣时期西汉国力达到极盛,史称昭宣中兴。公元8年,王莽篡汉,西汉灭亡。不久爆发绿林赤眉起义,公元23年新莽复灭。

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确立与民休息的国策,开创了光武中兴。汉明帝、汉章帝沿袭轻徭薄赋开创明章之治,汉和帝继位后开创永元之隆,东汉国力达到极盛。中后期发生了戚宦之争和党锢之祸,于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虽剿灭民乱却导致地方拥兵自重。

董卓之乱后东汉名存实亡。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后,刘备建立蜀汉延续汉室,中国进入三国时期。汉朝和约略同时期欧洲的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两汉时期奠定汉地范围,极盛时东并朝鲜、南包越南、西逾葱岭、北达阴山。

(2)汉朝历史扩展阅读:

汉朝第一位皇帝汉高祖刘邦简介: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年),字季,号沛公,谥号高皇帝,庙号高祖。沛郡丰邑中阳里(现属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氏。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即公元前二五六年二月初八日。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性情豁达大度,知人善任。公元前二一六年,时年三十一岁,为泗水亭长。

公元前209年壬辰岁九月,参加由陈胜,吴广带领的起义,后加入楚国的阵营,趁另一位将军项羽,和秦的大军打拉锯战,没有秦国主力和他的军队对阵之余,第一个攻进秦国的首都咸阳,灭了秦朝,被楚霸王项羽封为汉王,并以蜀地为基地,和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

刘邦在文有张良,武有韩信,后方有萧何的辅助下,终于把项羽的军队包围在垓下设下十面埋伏,项羽突围不果,自杀于乌江边.刘邦消灭了项羽后,统一了中国。公元前206年乙未岁称帝于洛阳,建立汉王朝,自此中华帝国在地理上再次统一,为以后的强大建立了基础。

后迁都于长安(今西安市)在位十二年,卒于公元前一九五年丙午岁四月二十五日(甲辰日)。享年六十一岁,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东,称长陵。妣吕雉,卒于公元前一七九年壬戌岁,葬于长安咸阳县东陵。

西汉第二位皇帝:

汉惠帝刘盈(前211年—前188年),西汉第二位皇帝(前194年—前188年),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嫡长子,母亲吕雉,在位7年。

汉朝第三个皇帝:

西汉前少帝刘恭(前190年—前184年),前188年9月—前184年8月在位,汉朝第三任皇帝。皇太后吕雉命令汉惠帝皇后张嫣(汉宣平侯之女,为孝惠皇后时,无子)佯为有身,取周美人之子名之,立所名子为太子,同时,吕雉命宫女鸩杀周美人。

汉前少帝,刘姓,名恭,是西汉第一个被废的皇帝,也是西汉王朝第三位皇帝。父亲是汉孝惠帝刘盈,母亲是惠帝时期的美人,一个被政治牺牲的女人。因为惠帝皇后张嫣没有生孩子,而惠帝年纪轻轻就驾崩了。

于是吕雉找来惠帝妃子中一个美人的儿子过继到皇后张嫣身下,并杀了美人,接着立这个儿子为皇帝,是为汉前少帝。吕太后开始了临朝称制。

汉朝的第四位皇帝:

西汉后少帝刘弘(?-公元前180),公元前184年6月15日-公元前180年11月14日在位。公元前184年6月15日,吕雉命刘义继任帝位,并改名为刘弘,即后少帝。

公元前180年9月,吕雉逝世。经过周勃、陈平等人努力后,吕氏家族力量被铲除。朝臣认为少帝刘弘并非汉惠帝亲生子,应废黜。朝臣选定代王刘恒作为新皇帝并迎入长安,遂于11月14日诛杀刘弘。

汉朝的第五个皇帝:

刘邦第4子,汉文帝刘恒(前202年1月15日—前157年6月),汉代第五位皇帝,汉高祖中子,母薄姬,汉惠帝之庶弟。前196年刘邦镇压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高祖死后,吕后专权,诸吕掌握了朝廷军政大权。

前180年,吕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大臣把诸吕一网打尽,迎立代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汉文帝即位后,励精图治,兴修水利,衣着朴素,废除肉刑,使汉朝进入强盛安定的时期。当时百姓富裕,天下小康。汉文帝与其子汉景帝统治时期被合称为文景之治。

汉文帝在位时,存在诸侯王国势力过大及匈奴入侵中原等问题。汉文帝对待诸侯王,采取以德服人的态度。道德方面,文帝亦曾经亲自为母亲薄氏尝药,深具孝心。前157年,六月己亥,汉文帝崩于长安未央宫,死后葬霸陵。

③ 中国历史上的汉朝有多强大

汉朝和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两大巅峰。唐朝的强大只维持了百年左右,安史之乱后唐朝就衰落了。而汉朝的强盛则维持了400年。即使到了汉末三国时代,它依然能吊打四方。曾经的汉朝到底有多强大呢?看看下面这几个例子就知道了。
1、把草原帝国匈奴打到灭亡
汉朝初年时,匈奴异常强大。它统治着整个蒙古草原,直接控制范围到了今天的俄罗斯境内。从青藏高原的羌族部落,到西域诸城邦,甚至中亚、西亚的强国,都臣服于它。
早年的汉朝也不是匈奴的对手,被迫采取和亲、纳贡的方式获取短暂的和平。不过到了汉武帝时代,汉朝开始主动进攻匈奴。卫青、霍去病等名将多次大败匈奴。匈奴遭受重创,被迫北撤数千里。西域以及中亚诸国纷纷脱离匈奴的影响,而与汉朝结盟。

之后匈奴又经历了汉朝及其盟友的数次打击,再加上内部动乱,国力更加衰弱。汉宣帝时代,匈奴呼韩邪单于归顺汉朝。
王莽篡汉后,匈奴不再臣服于中原。之后,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臣服于东汉,而北匈奴则与汉朝为敌。经过窦宪的两次北伐,北匈奴被灭。南匈奴则逐渐融入中原。强大的匈奴最终被汉朝消灭。
2、汉朝使者可废立西域国王
依托于汉朝强大的国力,汉朝使者在西域有着强大的影响力,甚至可以废立西域国家的国王。汉武帝时,大将李广利攻下大宛后,就另立亲汉贵族为大宛王。汉昭帝时,使者傅介子仅带数人出使西域,斩杀了反复无常的楼兰国王。

3、汉朝都护、使者可调动西域各国军队
美国的军队驻扎于世界各地,维护其利益。而汉朝更强,它在西域驻兵很少,遇到战事,西域都护或使者是可以直接调集各国军队的。
比如汉宣帝时期的外交家常惠,曾经调集了西域各国的4万军队,以惩罚杀害过汉朝官员的龟兹国。汉元帝时,西域副校尉陈汤调集了西域各国的数万军队,千里出击,斩杀了与汉朝为敌的匈奴郅支单于。东汉班超出使西域时,仅带了36名随从。但是依靠各国军队的支持,班超平定了西域。

4、汉朝直接控制越南和朝鲜
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汉武帝时代,汉朝就直接统治了越南和朝鲜。这两个地方不是汉朝的属国 。汉朝在这里设置郡县,直接派遣太守、县令前来统治。

④ 汉朝历史故事

1、汉高祖刘邦“舍子保帅”

古人有典故“舍车保帅”,刘邦却上演了一幕“舍子保帅”。刘邦逃亡时,两个孩子和他乘同一辆车。眼看楚军就要追上来了,刘邦心想孩子是个累赘。就顺手把孩子推下车去。

大将夏侯婴倒是心软,又把两个孩子给抱了上来。这一耽搁,楚军更近了,刘邦又把孩子推了下去,夏侯婴又下去捡回孩子。一来二去,刘邦怕再耽搁时间,便不再把孩子推下去了。



2、汉武帝刘彻爱打别人旗号出游

汉武帝刘彻喜欢私自出游,但总打着姐夫“平阳侯”的旗号,因为刘彻怕私自出游会影响他的形象,于是就命人喊自己“平阳侯”,这样一来,即使扰了民或者是祸害了乡亲,被骂的也是姐夫,而不是自己。

有时,刘彻践踏了百姓的庄稼,百姓就指着刘彻的鼻子骂,刘彻不仅不会生气,还感觉很好玩,因为这些骂人的话,他在皇宫里很少能听到。

但是打着别人的旗号出游也有被揭穿的时候。有一次,刘彻又带着手下们出游,把老百姓的庄稼糟蹋的不成样。老百姓就叫了官兵,官兵们把刘彻一行人团团围住准备教训这个猖狂的恶少。刘彻无奈,只好亮出了自己的身份。真相大白后,刚刚还飞扬跋扈的皇帝就灰溜溜的走了。

3、东方朔急智救女

有一年的元宵节,汉武帝观灯,看到一群姑娘十分漂亮,他惊叹道:“怎么宫中没有这样漂亮的女孩子?”他决定要在民间征美女,便叫住一个小姑娘问道:“你今年多大?”小姑娘答:“十六”。

汉武帝便下令征集一千名十六岁的美女进宫。这事可吓坏了东方朔,因为他的女儿就是十六岁的美女,他生怕女儿被征集入宫,怎么办?

东方朔为了拯救自己的女儿,便关门想办法。好个东方朔,为此事研究天干、地支与十二生肖的关系,搞出一套“生肖相克”的理论来,他把这套理论写成黄历,并对人宣传说,他有一本天书。汉武帝问:“听说你有一本天书,为什么叫天书?”东方朔说:“天书,就是只有天子才能看懂的书。”

汉武帝把天书翻开一看,原来是天干与地支相配的一种规则。开头有一首小诗:“天赐警言,人间皆行。属相相克,违者断魂。鼠羊一旦休,白马怕青牛。虎蛇如刀错,龙兔泪交流。金鸡怕玉犬,猪猴不到头”,汉武帝让东方朔讲解一下意思。

东方朔说:“天干与地支交叉配合纪年,又用十二生肖周而复始地排列在年份中,便产生年份相配与相克的年岁与生肖的序列。例如,属兔的与龙相克。”汉武帝说:“我要征集十六岁少女进宫,是否相克?”,东方朔回答道:“皇上是龙,十六岁少女属兔,正好相克。”于是,汉武帝便取消了征集十六岁少女人宫的决定。

4、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年少的时候家里贫寒,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宗耀祖,不干农活,光闭门读书。而大嫂却对此很有意见,容不得他这样,为了消弭兄嫂之间的矛盾,面对大嫂的一再羞辱,隐忍不发。

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离家出走,准备浪迹天涯,被哥哥追了回来。后来陈平又不计大嫂的前嫌,阻止哥哥休掉大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于有一天,一位老者慕名而来,愿意免费收陈平为徒。陈平学成之后,辅佐汉高祖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5、郑公风

郑弘,东汉人,年轻的时候去山里砍柴,捡到一只装饰的非常漂亮的箭。过了一会有人来寻,他就还给了人家。这个寻箭的不是个一般人,郑弘一眼就看出来了。

所以他归还这支箭的同时就跟那个神人说,若邪溪这个地方打柴不容易,来去都是顶风,不好走。我希望以后可以早晨刮南风,晚上刮北风,这样就方便多了。后来此地风向果然如他所求,当地百姓都称之为“郑公风”,并以此指代“得神助之风”。

⑤ 汉朝历史介绍

汉朝(前202年-8年,25年-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主要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五年。

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在推翻秦朝后被封为汉王。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获胜后称帝建立汉朝,史称西汉;定都长安。汉文帝、汉景帝推行休养生息国策开创“文景之治”;

汉武帝即位后开辟丝路、攘夷拓土成就“汉武盛世”;至汉宣帝时期国力达到极盛。公元8年,王莽废西汉末帝,定都常安,史称新朝,西汉灭亡。

公元25年,刘秀统一天下后,仍沿用汉作为国号,史称东汉。定都洛阳 ,统一天下后息兵养民,史称“光武中兴” ;

汉明帝、汉章帝沿袭轻徭薄赋,开创“明章之治”;汉和帝继位后大破北匈奴、收复西域,开创“永元之隆” ,东汉国力达到极盛。

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虽剿灭民乱却导致地方拥兵自重,董卓之乱后东汉名存实亡。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中国进入三国时期。

汉朝和约略同时期欧洲的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两汉时期奠定汉地范围,极盛时东并朝鲜、南包越南、西逾葱岭、北达戈壁,国土面积约达609万平方公里。公元2年,西汉全国人口达六千余万,占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

(5)汉朝历史扩展阅读:

汉朝重大历史事件:

1、张骞出使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又称张骞通西域,指的是汉武帝时期希望联合月氏夹击匈奴,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各国的历史事件。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汉武帝刘彻即位,张骞任皇宫中的郎官。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长安出发,经匈奴,被俘,被困十年,后逃脱。

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归途中,张骞改从南道,依傍南山,企图避免被匈奴发现,但仍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

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匈奴内乱,张骞乘机逃回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因张骞在西域有威信,后来汉所遣使者多称博望侯以取信于诸国。

张骞出使西域本为贯彻汉武帝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之战略意图,但出使西域后汉夷文化交往频繁,中原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迅速向四周传播。

因而,张骞出使西域这一历史事件便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

2、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是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之一,开始于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

当时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又因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巨鹿人张角的号令下,纷纷揭竿而起。

他们头扎黄巾,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向官僚地主发动了猛烈攻击,并对东汉朝廷的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为平息叛乱,各地拥兵自重。

虽最终起义以失败而告终,但军阀割据、东汉名存实亡的局面也不可挽回,最终导致三国局面的形成。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汉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张骞出使西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黄巾起义

⑥ 汉朝的历史对于中国的影响

两汉时期文化科学异常活跃,对外交流意义重大。汉朝进一步奠定了汉民族的民族文化,西汉所尊崇的儒家文化成为当时和日后的中原王朝以及东亚地区的社会主流文化。

到现今,“汉人”仍为多数中国人的自称,而华夏族逐渐被称为“汉族”,华夏文字亦被定名为“汉字”,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中国几千年的统治思想,并且最早开始在京师长安设太学,并且开始儒学中的经学,东汉光武帝时期太学生一度多达三万。

汉明帝时期,佛教东渡首次来到中国,在洛阳营建的第一座佛教寺庙洛阳白马寺,中国第一部汉译佛教经典是在白马寺译出的四十二章经,张道陵创立道教也是影响中国的大事。

(6)汉朝历史扩展阅读:

刘邦开创的汉朝奠定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文化,即儒家思想影响下的文化制度。在南北朝时期,印度佛教的传入,对儒家文化又产生了影响。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杰出政治家,是真正统一中国的人,可以说他是汉始皇,创造汉民族的人。刘邦使四分五裂的中国真正的统一起来,而且还逐渐把分崩离析的民心凝集起来。他对汉民族的形成、中国的统一强大,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

他在汉初制订的英明国政,不仅使饱受战乱的中国得以休养生息,还开创了以后“文景之治”的富裕与奠定了汉武反击匈奴的坚实基础。

刘邦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他的政治制度和对后世的安排使大汉延续了长达四百余年的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统一王朝。他的一套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为后世统治者所沿用刘邦开创的大汉帝国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令后世国人景仰与怀念,他本身也另后世众多的人所怀念歌颂。

⑦ 汉朝的历史有多少年

四百零七年;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刘协。

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东汉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刘协,在公元220年被曹丕控制,被迫禅让于曹丕,东汉灭亡。

(7)汉朝历史扩展阅读:

一、汉朝

西汉为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建都长安;东汉为汉光武帝刘秀所建立,建都洛阳。其间曾有王莽篡汉自立的短暂新朝(公元8年-公元23年)。另外,部分学者亦将蜀汉列入汉朝的延续而将其归入汉朝的一部分,如此汉朝灭亡则是在263年,但大部分说法均将由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归入三国史中。

二、刘协

刘协因被董太后抚养,故称“董侯”,初封渤海王,后改封陈留王。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废汉少帝刘辩,立刘协为皇帝。董卓被王允和吕布诛杀后,董卓部将李傕等攻入长安,再次挟持了他。

刘协后来逃出长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控制了刘协,并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死,刘协被曹丕控制,随后被迫禅让于曹丕。曹魏青龙二年(234年),刘协寿终正寝,享年54岁,葬于禅陵,谥号孝献皇帝。

热点内容
英语培训翻译 发布:2025-07-10 10:05:31 浏览:823
2014暑期实践 发布:2025-07-10 09:19:41 浏览:982
老师批改作业的图片 发布:2025-07-10 07:56:40 浏览:819
兰州市教育 发布:2025-07-10 04:28:12 浏览:486
常州一女教师与男 发布:2025-07-10 04:08:29 浏览:752
生物质热电厂 发布:2025-07-10 03:37:47 浏览:304
历史民权 发布:2025-07-10 03:34:51 浏览:53
tea化学 发布:2025-07-10 03:06:29 浏览:355
漫画题师德 发布:2025-07-09 23:54:29 浏览:211
使某人做某事的英语 发布:2025-07-09 23:36:43 浏览: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