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化学品分类

化学品分类

发布时间: 2020-11-22 02:25:10

⑴ 对化学物质分类的方法有哪些

1、物质分类的方法:

根据纯净物的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可燃性及组成等对物质进行分

类。

如对下列七种物质:氯化钠、硫酸、氧气、醋酸、氯气、氧化镁、高锰酸

钾,根据分类标准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 按颜色分类:

白色:氯化钠、氧化镁

无色:硫酸、氧气、醋酸

黄绿色:氯气

紫黑色:高锰酸钾

  • 按状态分类

固态:氯化钠、氧化镁、高锰酸钾

液态:硫酸、醋酸

气态:氧气、氯气

  • 按组成分类

单质:氧气、氯气

化合物:高锰酸钾、氧化镁、氯化钠、硫酸、醋酸

  • 按气味分类

有气味的物质:氯气、醋酸

无气味的物质:氧气、高锰酸钾、氧化镁、氯化钠、硫酸

2、单质和化合物:

(1)单质的概念: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说明:

①单质必须是纯净物,两者是从属关系,即单质概念小,纯净物概念大。

②单质必须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

③一种元素可以组成多种单质,如氧气(O2)和臭氧(O3),两者混在一起不是单质而是混合物,除此之外还有红磷和白磷、金刚石和石墨等。

④单质的分类:

根据单质的性质不同,单质可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

(2)化合物的概念: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

(1)概念: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氧化物。

(2)分类:根据氧化物的组成,除去氧元素,另一种元素是金属元素的氧化物称为金属氧化物,如FeO、CuO等;另一种元素是非金属元素的氧化物称为非金属氧化物,如CO、CO2、SO2、H2O等。

4、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1)无机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一般指由碳以外的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NaCl、KClO3、H2O等,也包括少数的含碳化合物,如CO、CO2、CaCO3等。

(2)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主要是指含碳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除外),如酒精、蔗糖等。

(3)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有机化合物具有相似的性质,如:具有可燃性,完全燃烧时一般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完全燃烧时有炭黑小颗粒(黑烟成分)产生。

(4)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区别

无机物一般能溶于水,溶液能导电,而大多数有机物都难溶于水,熔点低,受热易分解,容易燃烧,不易导电等。

⑵ 危险化学品的种类有哪几种

依据GB13690-2009《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按物理、健康或环境危险的性质共分三大类:

一,理化危险

1.1爆炸物

爆炸物质(或混合物)是这样一种固态或液态物质(或物质的混合物),其本身能够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气体,而产生气体的温度、压力和速度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其中也包括发火物质,即便它们不放出气体。

发火物质(或发火混合物)是这样一种物质或物质的混合物,它旨在通过非爆炸自主放热化学反应产生的热、光、声、气体、烟或所有这些的组合来产生效应。

爆炸物种类包括:

a)爆炸性物质和混合物;

b)爆炸性物品,但不包括下述装置:其中所含爆炸性物质或混合物由于其数量或特性,在意外或偶然点燃或引爆后,不会由于迸射、发火、冒烟或巨响而在装置之处产生任何效应。

c)在a)和b)中未提及的为产生实际爆炸或烟火效应而制造的物质、混合物和物品。

1.2易燃气体

易燃气体是在20℃和101.3kPa标准压力下,与空气有易燃范围的气体。

1.3易燃气溶胶

气溶胶是指气溶胶喷雾罐,系任何不可重新灌装的容器,该容器由金属、玻璃或塑料制成,内装强制压缩、液化或溶解的气体,包含或不包含液体、膏剂或粉末,配有释放装置,可使所装物质喷射出来,形成在气体中悬浮的固态或液态微粒或形成泡沫、膏剂或粉末或处于液态或气态。

1.4氧化性气体

氧化性气体是一般通过提供氧气,比空气更能导致或促使其他物质燃烧的任何气体。

1.5压力下气体

压力下气体是指高压气体在压力等于或大于200kPa(表压)下装入贮器的气体,或是液化气体或冷冻液化气体。

压力下气体包括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溶解液体、冷冻液化气体。

1.6易燃液体

易燃液体是指闪点不高于93℃的液体。

1.7易燃固体

易燃固体是容易燃烧或通过摩擦可能引燃或助燃的固体。

易于燃烧的固体为粉状、颗粒状或糊状物质,它们在与燃烧着的火柴等火源短暂接触即可点燃和火焰迅速蔓延的情况下,都非常危险。

1.8自反应物质或混合物

1.8.1自反应物质或混合物是即便没有氧(空气)也容易发生激烈放热分解的热不稳定液态或固态物质或者混合物。本定义不包括根据统一分类制度分类为爆炸物、有机过氧化物或氧化物质的物质和混合物。

1.8.2自反应物质或混合物如果在实验室试验中其组分容易起爆、迅速爆燃或在封闭条件下加热时显示剧烈效应,应视为具有爆炸性质。

1.9自燃液体

自燃液体是即使数量小也能在与空气接触后5min之内引燃的液体。

1.10自燃固体

自燃固体是即使数量小也能在与空气接触后5min之内引燃的固体。

1.11自热物质和混合物

自热物质是发火液体或固体以外,与空气反应不需要能源供应就能够自己发热的固体或液体物质或混合物;这类物质或混合物与发火液体或固体不同,因为这类物质只有数量很大(公斤级)并经过长时间(几小时或几天)才会燃烧。

1.12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或混合物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或混合物是通过与水作用,容易具有自燃性或放出危险数量的易燃气体的固态或液态物质或混合物。

1.13氧化性液体

气体性液体是本身未必燃烧,但通常因放出氧气可能引起或促使其他物质燃烧的液体。

1.14氧化性固体

氧化性固体是本身未必燃烧,但通常因放出氧气可能引起或促使其他物质燃烧的固体。

1.15有机过氧化物

1.15.1有机过氧化物是含有二价-0-0-结构的液态或固态有机物质,可以看作是一个或两个氢原子被有机基替代的过氧化氢衍生物。该术语也包括有机过氧化物配方(混合物)。有机过氧化物是热不稳定物质或混合物,容易放热自加速分解。另外,它们可能具有下列一种或几种性质:

1.15.2如果有机过氧化物在实验室试验中,在封闭条件下加热时组分容易爆炸、迅速爆燃或表现出剧烈效应,则可认为它具有爆炸性质。

1.16金属腐蚀剂

腐蚀金属的物质或混合物是通过化学作用显著损坏或毁坏金属的物质或混合物。

二,健康危险

2.1急性毒性

急性毒性是指在单剂量或在24h内多剂量口服或皮肤接触一种物质,或吸入接触4h之后出现的有害效应。

2.2皮肤腐蚀/刺激

皮肤腐蚀是对皮肤造成不可逆损伤;即施用试验物质达到4h后,可观察到表皮和真皮坏死。

腐蚀反应的特征是溃疡、出血、有血的结痂,而且在观察期14d结束时,皮肤、完全脱发区域和结痂处由于漂白而褪色。应考虑通过组织病理学来评估可疑的病变。

皮肤刺激是施用试验物质达到4h后对皮肤造成可逆损伤。

2.3严重眼损伤/眼刺激

严重眼损伤是在眼前部表面施加试验物质之后,对眼部造成在施用21d内并不完全可逆的组织损伤,或严重的视觉物质衰退。

眼刺激是在眼前部表面施加试验物质之后,在眼部产生在施用21d内完全可逆的变化。

2.4呼吸或皮肤过敏

2.4.1呼吸过敏物是吸入后会导致气管超过敏反应的物质。皮肤过敏物是皮肤接触后会导致过敏反应的物质。

2.4.2过敏包括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某人因接触某种变应原而引起特定免疫记忆。第二阶段是引发,即某一致敏个人因接触某种变应原而产生细胞介导或抗体介导的过敏反应。

2.4.3就呼吸过敏而言,随后为引发阶段的诱发,其形态与皮肤过敏相同。对于皮肤过敏,需有一个让免疫系统能学会作出反应的诱发阶段;此后,可出现临床症状,这里的接触就足以引发可见的皮肤反应(引发阶段)。

2.4.4就皮肤过敏和呼吸过敏而言,对于诱发所需的数值一般低于引发所需数值。

2.5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本危险类别涉及的主要是可能导致人类生殖细胞发生可传播给后代的突变的化学品。但是,在本危险类别内对物质和混合物进行分类时,也要考虑活体外致突变性/生殖毒性试验和哺乳动物活体内体细胞中的致突变性/生毒性试验。

2.6致癌性

致癌物一词是指可导致癌症或增加癌症发生率的化学物质或化学物质混合物。在实施良好的动物实验性研究中诱发良性和恶性肿瘤的物质也被认为是假定的或可疑的人类致癌物,除非有确凿证据显示该肿瘤形成机制与人类无关。

2.7生殖毒性

2.8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2.9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2.10吸入危险

注:本危险性我国还未转化成为国家标准。

2.10.1本条款的目的是对可能对人类造成吸入毒性危险的物质或混合物进行分类。

2.10.2“吸入”指液态或固态化学品通过口腔或鼻腔直接进入或者因呕吐间接进入气管和下呼吸系统。

2.10.3吸入毒性包括化学性肺炎、不同程度的肺损伤或吸入后死亡等严重急性效应。

三,环境危险

3.1危害水生环境

3.1.1急性水生毒性是指物质对短期接触它的生物体造成伤害的固有性质。

3.1.2慢性水生毒性是指物质在与生物体生命周期相关的接触期间对水生生物产生有害影响的潜在性质或实际性质。

拓展回答: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专家提醒,一旦闻到刺激难闻的气味,或者发现有毒气体发生泄漏,就要马上采取措施:1.及时撤离现场,并马上通知其他人员,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然后报警;2.堵截一切火源,不开灯,不要动电器,以免产生导致爆炸的火花;熄灭火种,关阀断气,迅速疏散受火势威胁的物资;3.有关单位要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化学品火灾的扑救应由专业消防队来进行。4.受到危险化学品伤害时,应立即到医院救治,不要拖延。

⑶ 化学试剂常用分类方法有哪些

一般常规品种(一类试剂)即必需品种,有225种。二类试剂几乎应用于一切领域,大约有1800~2000个品种。三类试剂大约有3000~6000个品种。在我国,采用优级纯、分析纯、化学纯三个级别表示的化学试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和原化工部部颁标准,共计225种。这225种化学试剂以标准的形式,规定了我国的化学试剂含量的基础。其它化学品的含量测定都是以此为基准,通过测定来确定其含量。因此,这些化学试剂的质量就显得十分重要。同时,这225种化学试剂由于用途极为广泛而成为基本品种。这225个品种在化学试剂目录中均已标注。 此外,还有特种试剂,生产量极小,几乎是按需定产,其数量一般为用户所指定。

⑷ 化学品如何分类

分类标准不一样就分为不同类别
1、有机物、无机物
2、单质、化合物、混合物
3、酸性物质、碱性物质、中性物质、两性物质
4、危化品分类 爆炸品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易燃液体等等

⑸ 化学品船的分类方法

基于液态危险化学品所具有的危险和对环境污染的危险程度不同,载运液态化学内品的专用容船舶被分三种类型:Ⅰ船型,用于运输具有最大危险性的化学品船,有着最严格破损标准,用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来消除化学品的逸漏;Ⅱ型和Ⅲ型船,用于运输危害性相继减少的货品的化学品船。

⑹ 常用危险化学品分为几类

常用危险化学品分为3大类:

1、理化危险:包括爆炸物、易燃气体、易燃气溶胶、氧化性气体、压力下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反应物质或混合物、自燃液体、自燃固体、自热物质和混合物、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或混合物、氧化性液体、氧化性固体、有机过氧化物、金属腐蚀剂。

2、健康危险:急性毒性、皮肤腐蚀/刺激、严重眼损伤/眼刺激、呼吸或皮肤过敏、生殖细胞致突变性、致癌性、生殖毒性、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吸入危险。

3、环境危险:包括危害水生环境,对水环境的危害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见GB20602。包括急性水生毒性(指物质对短期接触它的生物体造成伤害的固有性质)和性水生毒性(指物质在与生物体生命周期相关的接触期间对水生生物产生有害影响的潜在性质或实际性质)。

(6)化学品分类扩展阅读:

分类依据:GB13690-2009《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 通则》。《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⑺ 危险化学品的种类有哪几种

根据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按我国目前已公布的法规、标准,将危险化学品分为八大类,每一类又分为若干项。
拓展内容:
应急要点:1。发现被遗弃的化学品,不要捡拾,应立即拨打报警电话,说清具体位置、包装标志、大致数量以及是否有气味等情况。
2.立即在事发地点周围设置警告标志,不要在周围逗留。严禁吸烟,以防发生火灾或爆炸。
3.遇到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发生事故,应尽快离开事故现场,撤离到上风口位置,不围观,并立即拨打报警电话。其他机动车驾驶员要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有序地通过事故现场。
4.居民小区施工过程中挖掘出有异味的土壤时,应立即拨打当地区(县)政府值班电话说明情况,同时在其周围拉上警戒线或竖立警示标志。在异味土壤清走之前,周围居民和单位不要开窗通风。
5.严禁携带危险化学品乘坐公交车、地铁、火车、汽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

⑻ 危险化学品分几大类、分别是什么

危险化学品是指的可以对公共卫生和人身安全造成危险的化学品,我们把危险化学品分为八大类,分别是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这八大类都是对人类的安全有重大危险的品类。

一,爆炸品

腐蚀品指的是具有极强的腐蚀性的物质,比如说浓硫酸,王水,这些物质都是腐蚀品。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若是遇到贴有以上图画的物品,一定要远离,不要轻易去触碰,很可能会对我们的安全造成危害。

⑼ 危险化学品分类标准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目录,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公安、环境保护、卫生、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交通运输、铁路、民用航空、农业主管部门,根据化学品危险特性的鉴别和分类标准确定、公布,并适时调整。

(9)化学品分类扩展阅读: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1、危险化学品仓库保管员应熟悉本单位储存和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的性质,保管业务知识和有关消防安全规定;

2、危险化学品仓库保管员应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有关危险化学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危险化学品储存管理制度;

3、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的出入库手续,对所保管的危险化学品必须做到数量准确,帐物相符,日清月结。每月28日前完成出入库手续,完成当月原材料、产成品盘寸报表;定期清点库存,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按生产计划提前上报采购计划,保证生产;

4、定期按照消防的有关要求对仓库内的消防器材进行管理、定期检查、定期更换;

5、定期对库房进行定时通风,通风时不得远离仓库。做到防潮、防火、防腐、防盗;

6、对因工作需要进入仓库的职工进行监督检查,严防原料和产品流失;

7、对危险化学品按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分垛储存、摆放。留出防火通道;

8、正确使用劳保用品,并指导进入仓库的职工正确佩带劳保用品;

9、定期对仓库内及其周围的卫生进行清扫;

10、按时完成厂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热点内容
日本教师美女 发布:2025-07-21 12:00:49 浏览:961
语文添加符号 发布:2025-07-21 09:48:00 浏览:15
班主任德育故事演讲稿 发布:2025-07-21 08:55:41 浏览:467
师德专题报告 发布:2025-07-21 08:38:32 浏览:274
师德师风专业发展总结 发布:2025-07-21 06:32:21 浏览:357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 发布:2025-07-21 06:27:32 浏览:471
师德师风心得体会100篇 发布:2025-07-21 04:43:39 浏览:376
基础课教学部 发布:2025-07-21 04:35:47 浏览:167
抚州市教育局电话 发布:2025-07-21 04:08:43 浏览:736
长沙素质教育 发布:2025-07-21 04:00:17 浏览: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