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中国参加奥运会的历史

中国参加奥运会的历史

发布时间: 2021-08-01 19:18:17

1. 关于中国参加奥运会的历史

中国参加奥运会的历史
1924年5月,法国巴黎第八界奥运会

中国有3名自行去参赛的网球选手,参加了这届奥运会的网球表演比赛,尽管他们在预赛时即被淘汰。但这却是中国人首次出现在奥运会的赛场上。

1928年5月,荷兰阿姆斯特丹第九界奥运会

中国这次派了观察员宋如海出席。当时正在美国斯普林菲尔德学院留学的宋如海受中华体育协进会的指派,由美国乘船前往荷兰,出席了赛会。这是中国首次正式派人参与奥运会。

1932年7月,美国洛杉矶第十界奥运会

中国代表团共6人,分别为刘长春、沈嗣良、宋君复、刘雪松、申国权、托平,但运动员仅刘长春一人。刘长春原拟参加3个短跑项目,因旅途劳顿,放弃了400米跑,在100、200米预赛中,分列第五、六名,遭淘汰。此次参赛开创了中国参加奥运会比赛的历史,对中国体育的发展影响深远。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在德国柏林举行。中国派出了140人组成的代表团。其中运动员69人,参加篮球、足球、游泳、田径、举重、拳击、自行车等7个项目的比赛。另外,还有11人的武术表演队和34人组成的体育考察团。其中篮球比赛胜过法国队,撑杆跳选手符宝卢取得复赛权。中国武术队的多次表演轰动了欧洲。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的第一位国际奥委会委员王正廷体育家袁敦礼、董宋义等人提出请求第15届奥运会(1952年)在中国举行,引起了国人的兴奋。

1948年,第14届奥运会在英国伦敦举行。我国派出了33名男运动员参加了篮球、足球、田径、游泳和自行车等5个项目的比赛,但没有一人进入决赛。奥运会结束后,代表团在当地华侨总会的帮助下,解决了路费,运动员才得以返回祖国。

1952年,第15届奥运会在芬兰的赫尔辛基举行。中国接到正式邀请较晚,只派出了40人的代表团,可当代表团到达赫尔辛基时,比赛已接近尾声。只有吴传玉参加了百米仰泳比赛。

1954年国际奥委会雅典年会中以23:21的票数承认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为中国奥委会,但同时却保留了台湾的所谓“中华民国奥委会”,开了在一个国家中承认两个国家奥委会的先例。国际奥委会后来又作出允许这两个奥委会同时参加第16届奥运会的决定,并规定两个代表团使用的名称一个是“台湾中国”,一个是“北京中国”。
新中国奥委会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政治立场,坚决反对国际奥委会搞“两个中国”的阴谋,在得知国际奥委会允许台湾参加这届奥运会时,立即致电国际奥委会表示抗议,并明确表示:如果允许台湾参加,新中国将拒绝参加本届奥运会。11月17日,国际奥委会执委会讨论中国问题,后来统一了意见,即:以政治为理由的抗议,都不予理会。有的委员甚至建议中国应像民主德国、联邦德国一样能联合组队。结果可想而知,台湾体育组织被邀请参加比赛,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于1956年1月发表声明,强烈抗议国际奥委会分裂中国的做法,并宣布拒绝参加第16届奥运会。

1956年11月,澳大利亚墨尔本第十六界奥运会

鉴于国际奥委会的少数人坚持“两个中国”的政策,中国奥委会于1958年8月19日宣布退出国际奥委会,故自本届奥运会起,中国中断了对奥运会的参与。

1960年8月,意大利罗马第十七界奥运会.

1964年10月,日本东京第十八界奥运会

中国继续拒绝参与奥运会。

1964年10月10日,日本东京十九界奥运会

中国继续拒绝参与奥运会。

1968年10月,墨西哥墨西哥城第二十界奥运会 台北女子选手纪政获80米栏铜牌

中国继续拒绝参与奥运会。

1972年8月,德国慕尼黑第二十一界奥运会

中国继续拒绝参与奥运会。

1979年11月26日,国际奥委会恢复了中国奥委会的合法权利,并决定台湾以中国台北奥委会的名义参加。中国又回到了奥林匹克大家庭中。1980年2月,首次参加了第13届冬季奥运会。

1980年7月,苏联莫斯科第二十二界奥运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奥委会的合法席位本来已在国际奥委会1979年10月的名古屋会议上得以恢复,从本届奥运会开始,中国运动员就可以正式参加奥运会了。正式而完整地参加奥运会是中国运动员自建国以来多年的夙愿,但为了维护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国的国家利益,他们也服从了中国奥委会于1980年4月24日发布的公告,放弃参加莫斯科奥运会。
1984年7月,美国洛杉矶第二十三界奥运会

中国奥委会派出了一个大型体育代表团参加这次盛会。52年前,旧中国首次参加的第十届奥运会,地点也是在洛杉矶。当时运动员仅刘长春孑然一身。而这次运动员达225人,参加了除足球、曲棍球、拳击、马术、现代五项以外的其余16个大项的比赛。中国台北奥委会也派出67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游泳、举重等项的比赛,这是海峡两岸中华儿女首次在夏季奥运会上相逢。

重返奥运赛场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洛杉矶奥运会开幕后的第一天,便展示出新兴世界体育强国的风采。许海峰在男子手枪慢射比赛中所获的金牌不仅是本届奥运会决出的第一块金牌,更实现了炎黄子孙在奥运会上金牌及奖牌“零的突破”,一雪百余年来“东亚病夫”的耻辱。

此后,中国体育健儿再接再厉,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共获15 金牌、8银牌、9铜牌,列金牌榜第四位。

1988年9月17日韩国汉城奥运会第二十四界奥运会

中国这次选派301名选手参加比赛。由于苏联、民主德国及东欧等国家都参加了本届奥运会,竞争比上届激烈得多,中国运动员在本届奥运会上最终只获得5枚金牌、11枚银牌和12枚铜牌,总分数居第8位。

1992年7月25日西班牙巴塞罗纳第二十五界奥运会

中国此次选派男运动员118人、女运动员133人参加除足球、曲棍球、棒球、手球及马术以外共20个项目的比赛。中国代表团在经过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失意后,本次重新发挥出高水平,结果共获金牌16枚,银牌22枚,铜牌16枚,成绩超过了此前最高的1984年奥运会时 ,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

1996年7月19日美国亚特兰大第二十六界奥运会

中国派出由495人组成的体育代表团参赛,其中运动员309人(女运动员199人),运动员人数居各国和地区体育代表团的第12位。 中国代表团是以年轻选手、新选手为主组成的,运动员平均年龄21.7岁,其中85%的人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中国运动员参加了本届奥运会26 个大项中22个大项153个小项的比赛,共获得金牌16枚,奖牌总数50枚。

2000年7月19日澳大利亚悉尼第二十七界奥运会

中国代表团此次派出311名运动员参赛,以金牌28枚、奖牌总数59枚的优异成绩一举跃入了奖牌榜世界三强行列,这两项指标不仅都创下了中国自参加奥运会以来的单届最高纪录,而且均名列世界第三位。仅9月22日一天,中国就日收6金,创下了中国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历史上单日夺取金牌数的最高纪录。

2004年8月13日希腊雅典第二十八界奥运会

中国此次派出了包括407名运动员(其中女运动员269名,男运动员138名)的代表团参加了除棒球和马术外的其他所有26个大项的比赛,取得了空前出色的战绩,以金牌32枚、奖牌总数63枚的优异成绩一举登上了奖牌榜的第二位(其中奖牌总数列第三位),金牌数和奖牌总数两项指标都创下了中国自参加奥运会以来的单届最高纪录,均超过了在四年前悉尼奥运会上创造的历史最好成绩。而且夺金牌面也达到了历史新高,获得金牌的项目增加至13个大项!!

1932年7月,美国洛杉矶第十届奥运会

中国代表团共6人,分别为刘长春、沈嗣良、宋君复、刘雪松、申国权、托平,但运动员仅刘长春一人。刘长春原拟参加3个短跑项目,因旅途劳顿,放弃了400米跑,在100、200米预赛中,分列第五、六名,遭淘汰。此次参赛开创了中国参加奥运会比赛的历史,对中国体育的发展影响深远。

1936年8月,德国柏林第十一届奥运会

中国共派出69名运动员(男67人,女2人)参加了田径、游泳、举重、拳击、自行车、篮球和足球6个大项的比赛,除符保卢一人通过撑杆跳高及格赛(决赛中也被淘汰)外,其余均在预赛中遭淘汰。另外还派了一个武术表演队(男6人,女3人)和一个体育考察团(男35人,女2人)。这个考察团曾赴包括德国在内的一些欧洲国家考察。中国运动员尽管在正式竞赛项目中战绩不佳,但武术表演令西方人看得发呆,特别是双人对练深受观众欢迎。

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因世界大战取消。

1948年7月,英国伦敦第十四届奥运会

中国派出了33名男运动员参加了篮球(10人)、足球(18人)、田径(3人)、游泳(1人)和自行车(1人)共 5个项目的比赛,未能取得名次。其中足球比赛参赛的共有16队,中国队首轮便以0-4负于土耳其队而早淘汰。篮球队在预赛中3胜2负,在落选赛中2胜1负,在全部23队中名列第18。游泳选手、印尼华侨吴传玉在100米自由泳比赛中落选。荷兰华侨、自行车选手何浩华在1000米争先赛中因摔伤而落选。

新中国参加历程:

1952年,芬兰赫尔辛基第十五届奥运会

新中国成立之后,原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改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并行使中国奥委会的权利。但在本届奥运会之前,新的中国奥委会未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承认。由于已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芬兰政府及其他友好国家的努力,新中国在本届奥运会开幕前的国际奥委会第48届年会上终于取得了参加本届奥运会的资格。新中国代表团一行40人赶到赫尔辛基时,大会已进行了10天,故而只赶上男子游泳的1项比赛和最后的闭幕式。当时大概没有人意识到,这支迟到的队伍日后将会成为奥运舞台上的劲旅。

1956年11月,澳大利亚墨尔本第十六届奥运会

1954年国际奥委会雅典年会中以23:21的票数承认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为中国奥委会,但同时却保留了台湾的所谓“中华民国奥委会”,开了在一个国家中承认两个国家奥委会的先例。国际奥委会后来又作出允许这两个奥委会同时参加第16届奥运会的决定,并规定两个代表团使用的名称一个是“台湾中国”,一个是“北京中国”。
新中国奥委会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政治立场,坚决反对国际奥委会搞“两个中国”的阴谋,在得知国际奥委会允许台湾参加这届奥运会时,立即致电国际奥委会表示抗议,并明确表示:如果允许台湾参加,新中国将拒绝参加本届奥运会。11月17日,国际奥委会执委会讨论中国问题,后来统一了意见,即:以政治为理由的抗议,都不予理会。有的委员甚至建议中国应像民主德国、联邦德国一样能联合组队。结果可想而知,台湾体育组织被邀请参加比赛,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于1956年1月发表声明,强烈抗议国际奥委会分裂中国的做法,并宣布拒绝参加第16届奥运会。
1960年8月,意大利罗马第十七届奥运会

鉴于国际奥委会的少数人坚持“两个中国”的政策,中国奥委会于1958年8月19日宣布退出国际奥委会,故自本届奥运会起,中国中断了对奥运会的参与。

1964年10月,日本东京第十八届奥运会

中国继续拒绝参与奥运会。

1964年10月10日,日本东京十九届奥运会

中国继续拒绝参与奥运会。

1968年10月,墨西哥墨西哥城第二十届奥运会

中国继续拒绝参与奥运会。

1972年8月,德国慕尼黑第二十一届奥运会

中国继续拒绝参与奥运会。

1980年7月,苏联莫斯科第二十二届奥运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奥委会的合法席位本来已在国际奥委会1979年10月的名古屋会议上得以恢复,从本届奥运会开始,中国运动员就可以正式参加奥运会了。正式而完整地参加奥运会是中国运动员自建国以来多年的夙愿,但为了维护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国的国家利益,他们也服从了中国奥委会于1980年4月24日发布的公告,放弃参加莫斯科奥运会。

1984年7月,美国洛杉矶第二十三届奥运会

中国奥委会派出了一个大型体育代表团参加这次盛会。52年前,旧中国首次参加的第十届奥运会,地点也是在洛杉矶。当时运动员仅刘长春孑然一身。而这次运动员达225人,参加了除足球、曲棍球、拳击、马术、现代五项以外的其余16个大项的比赛。中国台北奥委会也派出67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游泳、举重等项的比赛,这是海峡两岸中华儿女首次在夏季奥运会上相逢。

重返奥运赛场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洛杉矶奥运会开幕后的第一天,便展示出新兴世界体育强国的风采。许海峰在男子手枪慢射比赛中所获的金牌不仅是本届奥运会决出的第一块金牌,更实现了炎黄子孙在奥运会上金牌及奖牌“零的突破”,一雪百余年来“东亚病夫”的耻辱。

此后,中国体育健儿再接再厉,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共获15 金牌、8银牌、9铜牌,列金牌榜第四位。

1988年9月17日韩国汉城奥运会第二十四届奥运会

中国这次选派301名选手参加比赛。由于苏联、民主德国及东欧等国家都参加了本届奥运会,竞争比上届激烈得多,中国运动员在本届奥运会上最终只获得5枚金牌、11枚银牌和12枚铜牌,总分数居第8位。

1992年7月25日西班牙巴塞罗纳第二十五届奥运会

中国此次选派男运动员118人、女运动员133人参加除足球、曲棍球、棒球、手球及马术以外共20个项目的比赛。中国代表团在经过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失意后,本次重新发挥出高水平,结果共获金牌16枚,银牌22枚,铜牌16枚,成绩超过了此前最高的1984年奥运会时 ,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

1996年7月19日美国亚特兰大第二十六届奥运会

中国派出由495人组成的体育代表团参赛,其中运动员309人(女运动员199人),运动员人数居各国和地区体育代表团的第12位。 中国代表团是以年轻选手、新选手为主组成的,运动员平均年龄21.7岁,其中85%的人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中国运动员参加了本届奥运会26 个大项中22个大项153个小项的比赛,共获得金牌16枚,奖牌总数50枚。

2000年7月19日澳大利亚悉尼第二十七届奥运会

中国代表团此次派出311名运动员参赛,以金牌28枚、奖牌总数59枚的优异成绩一举跃入了奖牌榜世界三强行列,这两项指标不仅都创下了中国自参加奥运会以来的单届最高纪录,而且均名列世界第三位。仅9月22日一天,中国就日收6金,创下了中国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历史上单日夺取金牌数的最高纪录。

2004年8月13日希腊雅典第二十八届奥运会

中国此次派出了包括407名运动员(其中女运动员269名,男运动员138名)的代表团参加了除棒球和马术外的其他所有26个大项的比赛,取得了空前出色的战绩,以金牌32枚、奖牌总数63枚的优异成绩一举登上了奖牌榜的第二位(其中奖牌总数列第三位),金牌数和奖牌总数两项指标都创下了中国自参加奥运会以来的单届最高纪录,均超过了在四年前悉尼奥运会上创造的历史最好成绩。而且夺金牌面也达到了历史新高,获得金牌的项目增加至13个大项。

1932年7月,美国洛杉矶第十届奥运会

中国代表团共6人,分别为刘长春、沈嗣良、宋君复、刘雪松、申国权、托平,但运动员仅刘长春一人。刘长春原拟参加3个短跑项目,因旅途劳顿,放弃了400米跑,在100、200米预赛中,分列第五、六名,遭淘汰。此次参赛开创了中国参加奥运会比赛的历史,对中国体育的发展影响深远。

1936年8月,德国柏林第十一届奥运会

中国共派出69名运动员(男67人,女2人)参加了田径、游泳、举重、拳击、自行车、篮球和足球6个大项的比赛,除符保卢一人通过撑杆跳高及格赛(决赛中也被淘汰)外,其余均在预赛中遭淘汰。另外还派了一个武术表演队(男6人,女3人)和一个体育考察团(男35人,女2人)。这个考察团曾赴包括德国在内的一些欧洲国家考察。中国运动员尽管在正式竞赛项目中战绩不佳,但武术表演令西方人看得发呆,特别是双人对练深受观众欢迎。

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因世界大战取消。

1948年7月,英国伦敦第十四届奥运会

中国派出了33名男运动员参加了篮球(10人)、足球(18人)、田径(3人)、游泳(1人)和自行车(1人)共 5个项目的比赛,未能取得名次。其中足球比赛参赛的共有16队,中国队首轮便以0-4负于土耳其队而早淘汰。篮球队在预赛中3胜2负,在落选赛中2胜1负,在全部23队中名列第18。游泳选手、印尼华侨吴传玉在100米自由泳比赛中落选。荷兰华侨、自行车选手何浩华在1000米争先赛中因摔伤而落选。

新中国参加历程:

1952年,芬兰赫尔辛基第十五届奥运会

新中国成立之后,原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改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并行使中国奥委会的权利。但在本届奥运会之前,新的中国奥委会未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承认。由于已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芬兰政府及其他友好国家的努力,新中国在本届奥运会开幕前的国际奥委会第48届年会上终于取得了参加本届奥运会的资格。新中国代表团一行40人赶到赫尔辛基时,大会已进行了10天,故而只赶上男子游泳的1项比赛和最后的闭幕式。当时大概没有人意识到,这支迟到的队伍日后将会成为奥运舞台上的劲旅。

1956年11月,澳大利亚墨尔本第十六届奥运会

1954年国际奥委会雅典年会中以23:21的票数承认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为中国奥委会,但同时却保留了台湾的所谓“中华民国奥委会”,开了在一个国家中承认两个国家奥委会的先例。国际奥委会后来又作出允许这两个奥委会同时参加第16届奥运会的决定,并规定两个代表团使用的名称一个是“台湾中国”,一个是“北京中国”。
新中国奥委会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政治立场,坚决反对国际奥委会搞“两个中国”的阴谋,在得知国际奥委会允许台湾参加这届奥运会时,立即致电国际奥委会表示抗议,并明确表示:如果允许台湾参加,新中国将拒绝参加本届奥运会。11月17日,国际奥委会执委会讨论中国问题,后来统一了意见,即:以政治为理由的抗议,都不予理会。有的委员甚至建议中国应像民主德国、联邦德国一样能联合组队。结果可想而知,台湾体育组织被邀请参加比赛,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于1956年1月发表声明,强烈抗议国际奥委会分裂中国的做法,并宣布拒绝参加第16届奥运会。
1960年8月,意大利罗马第十七届奥运会

鉴于国际奥委会的少数人坚持“两个中国”的政策,中国奥委会于1958年8月19日宣布退出国际奥委会,故自本届奥运会起,中国中断了对奥运会的参与。

1964年10月,日本东京第十八届奥运会

中国继续拒绝参与奥运会。

1964年10月10日,日本东京十九届奥运会

中国继续拒绝参与奥运会。

1968年10月,墨西哥墨西哥城第二十届奥运会

中国继续拒绝参与奥运会。

1972年8月,德国慕尼黑第二十一届奥运会

中国继续拒绝参与奥运会。

1980年7月,苏联莫斯科第二十二届奥运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奥委会的合法席位本来已在国际奥委会1979年10月的名古屋会议上得以恢复,从本届奥运会开始,中国运动员就可以正式参加奥运会了。正式而完整地参加奥运会是中国运动员自建国以来多年的夙愿,但为了维护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国的国家利益,他们也服从了中国奥委会于1980年4月24日发布的公告,放弃参加莫斯科奥运会。

1984年7月,美国洛杉矶第二十三届奥运会

中国奥委会派出了一个大型体育代表团参加这次盛会。52年前,旧中国首次参加的第十届奥运会,地点也是在洛杉矶。当时运动员仅刘长春孑然一身。而这次运动员达225人,参加了除足球、曲棍球、拳击、马术、现代五项以外的其余16个大项的比赛。中国台北奥委会也派出67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游泳、举重等项的比赛,这是海峡两岸中华儿女首次在夏季奥运会上相逢。

重返奥运赛场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洛杉矶奥运会开幕后的第一天,便展示出新兴世界体育强国的风采。许海峰在男子手枪慢射比赛中所获的金牌不仅是本届奥运会决出的第一块金牌,更实现了炎黄子孙在奥运会上金牌及奖牌“零的突破”,一雪百余年来“东亚病夫”的耻辱。

此后,中国体育健儿再接再厉,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共获15 金牌、8银牌、9铜牌,列金牌榜第四位。

1988年9月17日韩国汉城奥运会第二十四届奥运会

中国这次选派301名选手参加比赛。由于苏联、民主德国及东欧等国家都参加了本届奥运会,竞争比上届激烈得多,中国运动员在本届奥运会上最终只获得5枚金牌、11枚银牌和12枚铜牌,总分数居第8位。

1992年7月25日西班牙巴塞罗纳第二十五届奥运会

中国此次选派男运动员118人、女运动员133人参加除足球、曲棍球、棒球、手球及马术以外共20个项目的比赛。中国代表团在经过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失意后,本次重新发挥出高水平,结果共获金牌16枚,银牌22枚,铜牌16枚,成绩超过了此前最高的1984年奥运会时 ,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

1996年7月19日美国亚特兰大第二十六届奥运会

中国派出由495人组成的体育代表团参赛,其中运动员309人(女运动员199人),运动员人数居各国和地区体育代表团的第12位。 中国代表团是以年轻选手、新选手为主组成的,运动员平均年龄21.7岁,其中85%的人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中国运动员参加了本届奥运会26 个大项中22个大项153个小项的比赛,共获得金牌16枚,奖牌总数50枚。

2000年7月19日澳大利亚悉尼第二十七届奥运会

中国代表团此次派出311名运动员参赛,以金牌28枚、奖牌总数59枚的优异成绩一举跃入了奖牌榜世界三强行列,这两项指标不仅都创下了中国自参加奥运会以来的单届最高纪录,而且均名列世界第三位。仅9月22日一天,中国就日收6金,创下了中国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历史上单日夺取金牌数的最高纪录。

2004年8月13日希腊雅典第二十八届奥运会

中国此次派出了包括407名运动员(其中女运动员269名,男运动员138名)的代表团参加了除棒球和马术外的其他所有26个大项的比赛,取得了空前出色的战绩,以金牌32枚、奖牌总数63枚的优异成绩一举登上了奖牌榜的第二位(其中奖牌总数列第三位),金牌数和奖牌总数两项指标都创下了中国自参加奥运会以来的单届最高纪录,均超过了在四年前悉尼奥运会上创造的历史最好成绩。而且夺金牌面也达到了历史新高,获得金牌的项目增加至13个大项。

http://hi..com/78130533/blog/item/dcc1300e81e0e0cc7bcbe199.html

2. 中国参加奥运会的历史(1932年~2008年) 要一切从简哦

1924年5月,法国巴黎第八界奥运会

中国有3名自行去参赛的网球选手,参加了这届奥运会的网球表演比赛,尽管他们在预赛时即被淘汰。但这却是中国人首次出现在奥运会的赛场上。

1928年5月,荷兰阿姆斯特丹第九界奥运会

中国这次派了观察员宋如海出席。当时正在美国斯普林菲尔德学院留学的宋如海受中华体育协进会的指派,由美国乘船前往荷兰,出席了赛会。这是中国首次正式派人参与奥运会。

1932年7月,美国洛杉矶第十界奥运会

中国代表团共6人,分别为刘长春、沈嗣良、宋君复、刘雪松、申国权、托平,但运动员仅刘长春一人。刘长春原拟参加3个短跑项目,因旅途劳顿,放弃了400米跑,在100、200米预赛中,分列第五、六名,遭淘汰。此次参赛开创了中国参加奥运会比赛的历史,对中国体育的发展影响深远。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在德国柏林举行。中国派出了140人组成的代表团。其中运动员69人,参加篮球、足球、游泳、田径、举重、拳击、自行车等7个项目的比赛。另外,还有11人的武术表演队和34人组成的体育考察团。其中篮球比赛胜过法国队,撑杆跳选手符宝卢取得复赛权。中国武术队的多次表演轰动了欧洲。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的第一位国际奥委会委员王正廷体育家袁敦礼、董宋义等人提出请求第15届奥运会(1952年)在中国举行,引起了国人的兴奋。

1948年,第14届奥运会在英国伦敦举行。我国派出了33名男运动员参加了篮球、足球、田径、游泳和自行车等5个项目的比赛,但没有一人进入决赛。奥运会结束后,代表团在当地华侨总会的帮助下,解决了路费,运动员才得以返回祖国。

1952年,第15届奥运会在芬兰的赫尔辛基举行。中国接到正式邀请较晚,只派出了40人的代表团,可当代表团到达赫尔辛基时,比赛已接近尾声。只有吴传玉参加了百米仰泳比赛。

1954年国际奥委会雅典年会中以23:21的票数承认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为中国奥委会,但同时却保留了台湾的所谓“中华民国奥委会”,开了在一个国家中承认两个国家奥委会的先例。国际奥委会后来又作出允许这两个奥委会同时参加第16届奥运会的决定,并规定两个代表团使用的名称一个是“台湾中国”,一个是“北京中国”。
新中国奥委会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政治立场,坚决反对国际奥委会搞“两个中国”的阴谋,在得知国际奥委会允许台湾参加这届奥运会时,立即致电国际奥委会表示抗议,并明确表示:如果允许台湾参加,新中国将拒绝参加本届奥运会。11月17日,国际奥委会执委会讨论中国问题,后来统一了意见,即:以政治为理由的抗议,都不予理会。有的委员甚至建议中国应像民主德国、联邦德国一样能联合组队。结果可想而知,台湾体育组织被邀请参加比赛,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于1956年1月发表声明,强烈抗议国际奥委会分裂中国的做法,并宣布拒绝参加第16届奥运会。

1956年11月,澳大利亚墨尔本第十六界奥运会

鉴于国际奥委会的少数人坚持“两个中国”的政策,中国奥委会于1958年8月19日宣布退出国际奥委会,故自本届奥运会起,中国中断了对奥运会的参与。

1960年8月,意大利罗马第十七界奥运会.

1964年10月,日本东京第十八界奥运会

中国继续拒绝参与奥运会。

1964年10月10日,日本东京十九界奥运会

中国继续拒绝参与奥运会。

1968年10月,墨西哥墨西哥城第二十界奥运会 台北女子选手纪政获80米栏铜牌

中国继续拒绝参与奥运会。

1972年8月,德国慕尼黑第二十一界奥运会

中国继续拒绝参与奥运会。

1979年11月26日,国际奥委会恢复了中国奥委会的合法权利,并决定台湾以中国台北奥委会的名义参加。中国又回到了奥林匹克大家庭中。1980年2月,首次参加了第13届冬季奥运会。

1980年7月,苏联莫斯科第二十二界奥运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奥委会的合法席位本来已在国际奥委会1979年10月的名古屋会议上得以恢复,从本届奥运会开始,中国运动员就可以正式参加奥运会了。正式而完整地参加奥运会是中国运动员自建国以来多年的夙愿,但为了维护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国的国家利益,他们也服从了中国奥委会于1980年4月24日发布的公告,放弃参加莫斯科奥运会。
1984年7月,美国洛杉矶第二十三界奥运会

中国奥委会派出了一个大型体育代表团参加这次盛会。52年前,旧中国首次参加的第十届奥运会,地点也是在洛杉矶。当时运动员仅刘长春孑然一身。而这次运动员达225人,参加了除足球、曲棍球、拳击、马术、现代五项以外的其余16个大项的比赛。中国台北奥委会也派出67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游泳、举重等项的比赛,这是海峡两岸中华儿女首次在夏季奥运会上相逢。

重返奥运赛场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洛杉矶奥运会开幕后的第一天,便展示出新兴世界体育强国的风采。许海峰在男子手枪慢射比赛中所获的金牌不仅是本届奥运会决出的第一块金牌,更实现了炎黄子孙在奥运会上金牌及奖牌“零的突破”,一雪百余年来“东亚病夫”的耻辱。

此后,中国体育健儿再接再厉,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共获15 金牌、8银牌、9铜牌,列金牌榜第四位。

1988年9月17日韩国汉城奥运会第二十四界奥运会

中国这次选派301名选手参加比赛。由于苏联、民主德国及东欧等国家都参加了本届奥运会,竞争比上届激烈得多,中国运动员在本届奥运会上最终只获得5枚金牌、11枚银牌和12枚铜牌,总分数居第8位。

1992年7月25日西班牙巴塞罗纳第二十五界奥运会

中国此次选派男运动员118人、女运动员133人参加除足球、曲棍球、棒球、手球及马术以外共20个项目的比赛。中国代表团在经过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失意后,本次重新发挥出高水平,结果共获金牌16枚,银牌22枚,铜牌16枚,成绩超过了此前最高的1984年奥运会时 ,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

1996年7月19日美国亚特兰大第二十六界奥运会

中国派出由495人组成的体育代表团参赛,其中运动员309人(女运动员199人),运动员人数居各国和地区体育代表团的第12位。 中国代表团是以年轻选手、新选手为主组成的,运动员平均年龄21.7岁,其中85%的人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中国运动员参加了本届奥运会26 个大项中22个大项153个小项的比赛,共获得金牌16枚,奖牌总数50枚。

2000年7月19日澳大利亚悉尼第二十七界奥运会

中国代表团此次派出311名运动员参赛,以金牌28枚、奖牌总数59枚的优异成绩一举跃入了奖牌榜世界三强行列,这两项指标不仅都创下了中国自参加奥运会以来的单届最高纪录,而且均名列世界第三位。仅9月22日一天,中国就日收6金,创下了中国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历史上单日夺取金牌数的最高纪录。

2004年8月13日希腊雅典第二十八界奥运会

中国此次派出了包括407名运动员(其中女运动员269名,男运动员138名)的代表团参加了除棒球和马术外的其他所有26个大项的比赛,取得了空前出色的战绩,以金牌32枚、奖牌总数63枚的优异成绩一举登上了奖牌榜的第二位(其中奖牌总数列第三位),金牌数和奖牌总数两项指标都创下了中国自参加奥运会以来的单届最高纪录,均超过了在四年前悉尼奥运会上创造的历史最好成绩。而且夺金牌面也达到了历史新高,获得金牌的项目增加至13个大项!!

3. 中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参加奥运会的

1932年中华民国第一次参加,1984年,新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
1932年,中华民国政府正式派员参加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10届奥运会。刘长春成为中国第一位参加奥运会的选手。
1954年国际奥委会雅典年会中以23:21的票数承认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为中国奥委会,但同时却保留了中华民国奥委会,开了在一个国家中承认两个国家奥委会的先例。国际奥委会后来又作出允许这两个奥委会同时参加第16届奥运会的决定,并规定两个代表团使用的名称一个是“台湾中国”,一个是“北京中国”。
1984年7月,美国洛杉矶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中国奥委会派出了一个大型体育代表团参加这次盛会。52年前,中国首次参加的第十届奥运会,地点也是在洛杉矶。当时运动员仅刘长春孑然一身。而这次运动员达225人,参加了除足球、曲棍球、拳击、马术、现代五项以外的其余16个大项的比赛。中华台北奥委会也派出67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游泳、举重等项的比赛,这是海峡两岸中华儿女首次在夏季奥运会上相逢。

4. 中国1948年以前参加奥运会的历史

1932年7月,美国洛杉矶第十界奥运会
中国代表团共6人,分别为刘长春、沈嗣良、宋君复、刘雪松、申国权、托平,但运动员仅刘长春一人。刘长春原拟参加3个短跑项目,因旅途劳顿,放弃了400米跑,在100、200米预赛中,分列第五、六名,遭淘汰。此次参赛开创了中国参加奥运会比赛的历史,对中国体育的发展影响深远。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在德国柏林举行。
中国派出了140人组成的代表团。其中运动员69人,参加篮球、足球、游泳、田径、举重、拳击、自行车等7个项目的比赛。另外,还有11人的武术表演队和34人组成的体育考察团。其中篮球比赛胜过法国队,撑杆跳选手符宝卢取得复赛权。中国武术队的多次表演轰动了欧洲。
1948年,第14届奥运会在英国伦敦举行。
我国派出了33名男运动员参加了篮球、足球、田径、游泳和自行车等5个项目的比赛,但没有一人进入决赛。奥运会结束后,代表团在当地华侨总会的帮助下,解决了路费,运动员才得以返回祖国。
奥林匹克运动会(希腊语:Ολυμπιακοί Αγώνες;法语:Jeux olympiques;英语:Olympic Games)简称“奥运会”,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世界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一届,会期不超过16日,分为夏季奥运会(奥运会)、冬季奥运会(冬奥会)、夏季残疾人奥运会(残奥会)、冬季残疾人奥运会、夏季青年奥运会(青奥会)和冬季青年奥运会。
奥林匹克运动会发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因举办地在奥林匹亚而得名。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停办了1500年之后,法国人顾拜旦于19世纪末提出举办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倡议。1894年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成立,1896年举办了首届奥运会,1960年举办了首届残奥会,2010年举办了首届青奥会。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是德国人托马斯·巴赫。

5. 中国参加奥运会以来有那些历程

1、1952年7月,中国决定参加在赫尔辛基举行的第15届奥运会。7月24日深夜,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接见了中国体育代表团,他说把五星红旗插到奥运会就是胜利!中国体育代表团赶到赫尔辛基时已是29日11时,大会已经接近尾声,但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到来,仍然受到了芬兰人民的热烈欢迎。12时30分,中国代表队在奥林匹克村举行了升旗仪式,数百名其他国家的运动员和新闻记者赶来参加,气氛十分热烈友好。曾参加过第14届奥运会的足球选手张邦伦荣幸地成为升旗手。他缓缓地拉动绳索,新中国的旗帜伴随着庄严的《义勇军进行曲》,第一次升起在奥运村。

2、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国际奥委会邀请中国参加的同时,还邀请台湾以“中华民国”的名义参加。为了抗议国际奥委会搞“两个中国”的图谋,中国宣布不参加该届奥运会,已经先期派往墨尔本的中国体育代表团成员于奥运会开幕当天回国。1958年8月19日,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发表了关于断绝与国际奥委会关系的声明。此后,1959—1979年虽然中国奥委会没能派出运动员参加任何一届奥运会,中国运动员在一些项目上却多次打破或超过世界纪录,并在各种世界性比赛中夺得过世界冠军。

2、1979年11月,国际奥委会批准了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于1979年10月通过的关于恢复中国在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的决议,即确认代表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奥委会,正式名称为“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会址北京,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与国歌;设在台湾的奥委会作为中国的一个地方机构留在国际奥委会内,正式名称为“中国台北奥林匹克委员会”,会址台北,不得使用原来的会旗、会歌与会徽,新的会旗、会歌与会徽均需经国际奥委会批准。中国于11月27日宣布接受国际奥委会的决议,并决定参加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但是,为了抗议苏联1979年12月27日对阿富汗的军事侵略,捍卫奥林匹克运动的和平宗旨,中国奥委会于1980年4月宣布不派运动员参加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

4、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派出了225名运动员、50名教练组成的强大阵容,参加篮球、排球、女子手球、田径、体操、游泳等16个项目的比赛。7月29日,许海峰在男子自选手枪比赛中以566环的成绩夺得该届奥运会首枚金牌,为中国奥运史写下了新的一页。洛杉矶成了中国人大显身手的舞台。第一次全面出征奥运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不仅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而且在有14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盛会中,共夺得金牌15枚,银牌8枚,铜牌9枚,金牌数位居第四。此后的五届奥运会上,中国不断创造佳绩。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夺得28枚金牌、16枚银牌和15枚铜牌,在金牌榜和奖牌榜上均排在第三位。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获得32枚金牌、17枚银牌、14枚铜牌,金银铜奖牌,在金牌榜上居于第二位。

6. 中国奥运会发展史

1924年5月,法国巴黎第八界奥运会

中国有3名自行去参赛的网球选手,参加了这届奥运会的网球表演比赛,尽管他们在预赛时即被淘汰。但这却是中国人首次出现在奥运会的赛场上。

1928年5月,荷兰阿姆斯特丹第九界奥运会

中国这次派了观察员宋如海出席。当时正在美国斯普林菲尔德学院留学的宋如海受中华体育协进会的指派,由美国乘船前往荷兰,出席了赛会。这是中国首次正式派人参与奥运会。

1932年7月,美国洛杉矶第十界奥运会

中国代表团共6人,分别为刘长春、沈嗣良、宋君复、刘雪松、申国权、托平,但运动员仅刘长春一人。刘长春原拟参加3个短跑项目,因旅途劳顿,放弃了400米跑,在100、200米预赛中,分列第五、六名,遭淘汰。此次参赛开创了中国参加奥运会比赛的历史,对中国体育的发展影响深远。

1936年8月,德国柏林第十一界奥运会

中国共派出69名运动员(男67人,女2人)参加了田径、游泳、举重、拳击、自行车、篮球和足球6个大项的比赛,除符保卢一人通过撑杆跳高及格赛(决赛中也被淘汰)外,其余均在预赛中遭淘汰。另外还派了一个武术表演队(男6人,女3人)和一个体育考察团(男35人,女2人)。这个考察团曾赴包括德国在内的一些欧洲国家考察。中国运动员尽管在正式竞赛项目中战绩不佳,但武术表演令西方人看得发呆,特别是双人对练深受观众欢迎。

第十二界、第十三界因世界大战取消。

1948年7月,英国伦敦第十四界奥运会

中国派出了33名男运动员参加了篮球(10人)、足球(18人)、田径(3人)、游泳(1人)和自行车(1人)共 5个项目的比赛,未能取得名次。其中足球比赛参赛的共有16队,中国队首轮便以0-4负于土耳其队而早淘汰。篮球队在预赛中3胜2负,在落选赛中2胜1负,在全部23队中名列第18。游泳选手、印尼华侨吴传玉在100米自由泳比赛中落选。荷兰华侨、自行车选手何浩华在1000米争先赛中因摔伤而落选。

新中国参加历程:

1952年,芬兰赫尔辛基第十五界奥运会

新中国成立之后,原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改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并行使中国奥委会的权利。但在本届奥运会之前,新的中国奥委会未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承认。由于已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芬兰政府及其他友好国家的努力,新中国在本届奥运会开幕前的国际奥委会第48届年会上终于取得了参加本届奥运会的资格。新中国代表团一行40人赶到赫尔辛基时,大会已进行了10天,故而只赶上男子游泳的1项比赛和最后的闭幕式。当时大概没有人意识到,这支迟到的队伍日后将会成为奥运舞台上的劲旅。

1956年11月,澳大利亚墨尔本第十六界奥运会

1954年国际奥委会雅典年会中以23:21的票数承认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为中国奥委会,但同时却保留了台湾的所谓“中华民国奥委会”,开了在一个国家中承认两个国家奥委会的先例。国际奥委会后来又作出允许这两个奥委会同时参加第16届奥运会的决定,并规定两个代表团使用的名称一个是“台湾中国”,一个是“北京中国”。
新中国奥委会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政治立场,坚决反对国际奥委会搞“两个中国”的阴谋,在得知国际奥委会允许台湾参加这届奥运会时,立即致电国际奥委会表示抗议,并明确表示:如果允许台湾参加,新中国将拒绝参加本届奥运会。11月17日,国际奥委会执委会讨论中国问题,后来统一了意见,即:以政治为理由的抗议,都不予理会。有的委员甚至建议中国应像民主德国、联邦德国一样能联合组队。结果可想而知,台湾体育组织被邀请参加比赛,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于1956年1月发表声明,强烈抗议国际奥委会分裂中国的做法,并宣布拒绝参加第16届奥运会。
1960年8月,意大利罗马第十七界奥运会

鉴于国际奥委会的少数人坚持“两个中国”的政策,中国奥委会于1958年8月19日宣布退出国际奥委会,故自本届奥运会起,中国中断了对奥运会的参与。

1964年10月,日本东京第十八界奥运会

中国继续拒绝参与奥运会。

1964年10月10日,日本东京十九界奥运会

中国继续拒绝参与奥运会。

1968年10月,墨西哥墨西哥城第二十界奥运会

中国继续拒绝参与奥运会。

1972年8月,德国慕尼黑第二十一界奥运会

中国继续拒绝参与奥运会。

1980年7月,苏联莫斯科第二十二界奥运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奥委会的合法席位本来已在国际奥委会1979年10月的名古屋会议上得以恢复,从本届奥运会开始,中国运动员就可以正式参加奥运会了。正式而完整地参加奥运会是中国运动员自建国以来多年的夙愿,但为了维护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国的国家利益,他们也服从了中国奥委会于1980年4月24日发布的公告,放弃参加莫斯科奥运会。

1984年7月,美国洛杉矶第二十三界奥运会

中国奥委会派出了一个大型体育代表团参加这次盛会。52年前,旧中国首次参加的第十届奥运会,地点也是在洛杉矶。当时运动员仅刘长春孑然一身。而这次运动员达225人,参加了除足球、曲棍球、拳击、马术、现代五项以外的其余16个大项的比赛。中国台北奥委会也派出67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游泳、举重等项的比赛,这是海峡两岸中华儿女首次在夏季奥运会上相逢。

重返奥运赛场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洛杉矶奥运会开幕后的第一天,便展示出新兴世界体育强国的风采。许海峰在男子手枪慢射比赛中所获的金牌不仅是本届奥运会决出的第一块金牌,更实现了炎黄子孙在奥运会上金牌及奖牌“零的突破”,一雪百余年来“东亚病夫”的耻辱。

此后,中国体育健儿再接再厉,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共获15 金牌、8银牌、9铜牌,列金牌榜第四位。

1988年9月17日韩国汉城奥运会第二十四界奥运会

中国这次选派301名选手参加比赛。由于苏联、民主德国及东欧等国家都参加了本届奥运会,竞争比上届激烈得多,中国运动员在本届奥运会上最终只获得5枚金牌、11枚银牌和12枚铜牌,总分数居第8位。

1992年7月25日西班牙巴塞罗纳第二十五界奥运会

中国此次选派男运动员118人、女运动员133人参加除足球、曲棍球、棒球、手球及马术以外共20个项目的比赛。中国代表团在经过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失意后,本次重新发挥出高水平,结果共获金牌16枚,银牌22枚,铜牌16枚,成绩超过了此前最高的1984年奥运会时 ,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

1996年7月19日美国亚特兰大第二十六界奥运会

中国派出由495人组成的体育代表团参赛,其中运动员309人(女运动员199人),运动员人数居各国和地区体育代表团的第12位。 中国代表团是以年轻选手、新选手为主组成的,运动员平均年龄21.7岁,其中85%的人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中国运动员参加了本届奥运会26 个大项中22个大项153个小项的比赛,共获得金牌16枚,奖牌总数50枚。

2000年7月19日澳大利亚悉尼第二十七界奥运会

中国代表团此次派出311名运动员参赛,以金牌28枚、奖牌总数59枚的优异成绩一举跃入了奖牌榜世界三强行列,这两项指标不仅都创下了中国自参加奥运会以来的单届最高纪录,而且均名列世界第三位。仅9月22日一天,中国就日收6金,创下了中国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历史上单日夺取金牌数的最高纪录。

2004年8月13日希腊雅典第二十八界奥运会

中国此次派出了包括407名运动员(其中女运动员269名,男运动员138名)的代表团参加了除棒球和马术外的其他所有26个大项的比赛,取得了空前出色的战绩,以金牌32枚、奖牌总数63枚的优异成绩一举登上了奖牌榜的第二位(其中奖牌总数列第三位),金牌数和奖牌总数两项指标都创下了中国自参加奥运会以来的单届最高纪录,均超过了在四年前悉尼奥运会上创造的历史最好成绩。而且夺金牌面也达到了历史新高,获得金牌的项目增加至13个大项

7. 中国参加奥运会的历史是怎样的

1913年 由中国、日本、菲律宾发起,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首届远东奥林匹克运动会(后改称远东运动会)。

8. 中国从哪一年开始参加奥运会的

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是在1932年。
在这一年,第10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美国的洛杉矶举行。中国首次派出了一个3人组成的代表团,但运动员仅刘长春一人,参加了100米、200米、400米比赛。在100米和200米预赛中落选。因体力不支,放弃了400米的比赛。不过,刘长春开创了中国参加奥运会比赛的历史。
新中国参加奥运会是在1952年。
在这一年,第15届奥运会在芬兰赫尔辛基举办,这也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在本届奥运会之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奥委会未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承认。由于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部分国家的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奥委会年会上终于取得了参加本届奥运会的资格。但是由于迟到,新中国代表团一行40人赶到赫尔辛基时,大会已进行了10天,故而只赶上男子游泳的一项比赛和最后的闭幕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国际奥委会的正式成员参加的第一次奥运会是在1984年。
在这一年,第2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美国洛杉矶举办。中国派出了运动员达225人的大型体育代表团参加这次盛会,参加了除足球、曲棍球、拳击、马术、现代五项以外的其余16个大项的比赛,并一举夺取了15金、8银、9铜,位列奖牌榜第4名。在本届奥运会上,27岁的中国射击选手许海峰以566环的成绩获男子手枪60发慢射冠军,成为中国第一位奥运会金牌获得者。
另外,中国首次参加的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1980年,在美国普莱西德湖举行的第13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共派出28名男女运动员,参加了滑冰、滑雪、现代冬季两项的18个单项比赛。首次参赛的我国男女选手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无一人进入前六名。
中国首枚冬奥会奖牌是1992年法国阿尔贝维尔第16届冬季奥运会。叶乔波在女子速滑500米比赛中获得的银牌。
中国首枚冬奥会金牌是2002年美国盐湖城第19届冬季奥运会。杨扬获得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冠军。

热点内容
兰州市教育 发布:2025-07-10 04:28:12 浏览:486
常州一女教师与男 发布:2025-07-10 04:08:29 浏览:752
生物质热电厂 发布:2025-07-10 03:37:47 浏览:304
历史民权 发布:2025-07-10 03:34:51 浏览:53
tea化学 发布:2025-07-10 03:06:29 浏览:355
漫画题师德 发布:2025-07-09 23:54:29 浏览:211
使某人做某事的英语 发布:2025-07-09 23:36:43 浏览:82
视频直播哪个好 发布:2025-07-09 22:55:16 浏览:851
生物科幻 发布:2025-07-09 22:20:43 浏览:133
英语在线翻译中文 发布:2025-07-09 20:39:43 浏览: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