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望都县历史

望都县历史

发布时间: 2021-08-01 22:18:04

❶ 望都县历史沿革

望都县历史悠久,传说五千年前中华民族始祖黄帝之孙帝喾生活在县域西北,帝喾第三妃庆都生尧于丹陵(现顺平界伊祁山、尧山),尧被封为唐候后筑城奉母居住,并将此城命名为庆都城。 夏、商、周三代庆都城属冀州。战国时期赵国置庆都邑。 秦王赢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秦灭六国,析庆都邑为二县,北部为曲逆县,南部为庆都县。庆都县治故县(今固现村),属恒山郡。西北以伊祁山与曲逆县为界,地域包括今唐县、顺平县一部及望都县大部,人口约3万户12万人。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改置望都县。望都县名的由来是根据古传说:尧居尧山(伊祁山),其母庆都居都山(孤山),两山相距10余里,尧常登山眺望母亲,谓之“登尧山望都山”,故有“望都”之称。西汉时县与候国并处,东南有中山靖王子刘盖封地柳宿夷候国(柳絮村),西南有中山靖王子刘嘉封地新处候国(古城镇),东南有中山靖王子刘应封地安险候国(今属定州市),东有中山靖王子刘忠封地广望候国(今属清苑),望都县与唐县、曲逆(今顺平)、上曲阳(今曲阳)为邻,县治仍在故县(今固现村),属冀州中山国。汉初人口只有2万,到西汉末发展到3.7万。公元9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诏令全国郡县更名,望都县更名顺调县,取雨顺风调之意,属常山郡。东汉刘秀称帝后,建武元年又诏令郡县恢复原名。望都县仍属冀州中山国。三国、两晋时期依然如故。南北朝时期,中国北方大乱,望都县先后属后赵、冉魏、前燕、前秦、后燕诸国,由于动乱,造成经济破坏,人口锐减,县不足万人,属中山郡。公元439年北魏拓跋氏统一了北方,社会相对稳定,人口归业,户口增多,望都县为北魏辖地,属安州(今定州),人口约2万。北魏后期至东魏、北齐、西魏、北周,天下继续动乱。北齐天保三年(公元552年)望都县废,地域并入北平(今满城)。隋文帝杨坚取得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励精图治,析州置县,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分北平县复置望都县,属定州。二十年后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四月又将望都县废,复入北平,初属博陵郡,继属高阳郡。 唐朝建立后改郡为州,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分安喜(今定州)、北平二县部分地域,置武定县,县治暂时定于安险(今定州),不久复称望都县。因故县(固现村)县治经战乱久废,于今县治处开池筑城,贞观八年望都县城竣工,县治迁入至今。唐时境域广阔:“南以跟县治42里之唐水(唐河)与定州为界,东有阳城淀,北有尧山,西北有倒马故关,西有中人亭(唐县雹水),左人亭(唐县都亭),东南柳宿划入境内,疆域超过前代。”唐开元年间人口增多,达6500户41340人。安史之乱后户口大减,到德宗贞元年间人数减少84%,只有6600人。 宋初望都县制如故。政和三年定州改称中山府,望都县为其所辖。北宋中叶,望都有户6千,达2万人。北宋末金朝铁骑南侵,河北尽为金军占领,民多逃亡,田园成为狩猎场。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望都县更名海山县。大定十三年(公元1173年),金太子完颜允慕来保州、定州一带射猎,见新建成的县衙屋瓦鲜亮,南有荷花池,北有尧母陵,甚是壮观,想到尧母本名庆都,生于斯葬于斯,史曾称庆都县,回朝后向皇帝金世宗奏明,金世宗遂下诏改海山县为庆都县。南宋时县域已成为金朝后方,户籍制度渐趋完备,社会相对安定,人口明显增多,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县内人口约8万。 蒙古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七年(公元1212年)南下灭金得中原州郡,庆都县制如故,初隶真定府。太祖十一年(公元1216年)隶属恒州。太宗十一年(公元1239年)改属中书省顺天路。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顺天路改保定路,庆都县随变更属之。元朝统治者在南下灭金灭宋过程中,采取了大肆杀戮、疯狂掠夺的民族压迫政策,“人民杀戮几尽,金帛子女、牛马羊畜席卷而去,城廓屋庐顿成邱墟”,庆都县人口降至历史上第二个最低点。据至元十二年记载人口推算,庆都县民户不满2千,人口3600人。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保定路为保定府,庆都县隶之。明初由于元末战争和“靖难之役”,县内“民户十不存一”,山西等地大量往中原移民,庆都县为接受移民的重点县份。永乐后人口增长,至弘治朝有居民2200户,人口25300余人。 清军入关后庆都县制如故。清兵进入中原,杀戮众多。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9年)十月七日清兵陷庆都城,屠杀无算,劫掠一空,尽焚全城。据康熙年间《庆都县志》载,顺治年县编社四,编屯六,1111户,8369丁.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乾隆皇帝出巡正定滹沱河,回銮路过庆都县,谒尧母陵,认为以尧母之名称县不恭,应该避之,回京后颁诏,复称望都县.乾隆年后人口上升很快,到清末光绪三十年,县内计民户12000,71127人。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望都县仍为保定府所辖。民国3年(公元1914年)置保定道,望都县归属亦随之。民国17年(公元1928年)置河北省,废道级行政建制,望都县直属河北省。民国26年(公元1937年)河北省划为17个行政督察区,望都县隶属第一行政督察区。 民国时期望都县设3区97乡123个村,民国23年(公元1934)人口92090人。 民国26年(公元1937年)日寇侵占望都县,国民政府官员南逃,望都城遂被日军占领,日军成立伪政府以维护其统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在艰苦的环境下建立了抗日政权。1938年4月望都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隶属晋察冀边区第二专署,1940年7月改属边区第四专署。 1941年敌后抗日战争形势紧张,为使望都县有一块巩固的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决定将唐县之高昌、山阳、连颐等37个村庄,完县之郭村、任疃等6个村庄,满城县之大十五计、南北李各庄等3个村庄划归望都县抗日民主政府。1942年1月边区决定撤销望都县,以平汉路为界,路西建新望县,后为纪念三地委组织部长郗晓峰牺牲称晓峰县,6月为纪念逝世的晋察冀骑兵团团长刘云彪改称云彪县。云彪县辖寺庄、黑堡、山阳及完县的下叔4个区153个村。路东建立望定县,辖贾村、白陀及定县的清风店、留早等4个区共132个村。两县抗日政权属边区第四专署。1944年6月改隶边区第三专署。1944年望定县撤销,清风店、留早两区及固店、北合、二十里铺、南合营、于合营、赤灰、南阳村、北阳村等8个村划入定县,余者划入云彪县,仍隶边区第三专署。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国民党军队沿平汉铁路大举北上,国民政府强行接管县城。中共领导的军民坚决保卫胜利果实。11月,下叔区27个村及庄里、坛山、李各庄、张各庄等村回归完县,云彪县辖5个区172个村。1947年1月望都城被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县国民政府逃亡覆灭。 1946年5月云彪县撤销,恢复望都县名称。1947年12月隶属晋察冀边区北岳区五专署,1949年1月改属察哈尔省易水专署,8月隶属河北省保定地区专员公署。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望都县辖5个区,172个村,人口12.4万。1951年10月,固店、北合等8个村由定县划入望都县。1952年庄里村回归望都。1954年8月,高昌、山阳、连颐等37个村回归唐县,望都县辖144个行政村。 1957年12月,清苑县付家营、沈百户等12个村划给望都。望都县辖156个村。1958年6月望都县与唐县合并,称唐县,县治望都镇,贾村乡划入安国县。1962年1月恢复望都县原建制,属保定专署,辖16个人民公社,147个行政村,人口15.6万。1970年保定专署改为保定地区,望都县属之。1994年12月保定地区与保定市合并称保定市,望都县仍属之,时辖1镇15乡,147个行政村,人口25.2万。1996年并乡扩镇,县辖1镇7乡。2002年固店乡更名固店镇。2003年底辖2镇6乡,147个行政村,人口26.1万。

❷ 望都县的著名人物

石贵山,抗日英雄。
鲁煤,文学家。
村里,表演艺术家。
孙禄堂,孙式太极拳创始人。

❸ 关于望都县的历史资料

望都县古名庆都,是“三皇五帝”之一尧帝之母庆都的出生地。望都县位于河北省中部平原,西枕巍巍太行,东望万里平川,北邻古城保定,距首都北京187公里、天津170公里,南距省会石家庄98公里。全县总面积370平方公里,辖3镇5乡,147个行政村,总人口26万。耕地34万亩,其中汉族人口占99.8%,少数民族中有回、满、蒙古等14个,仅占人口的0.2%。

县名由来
望都又名庆都,尧母以此而得名,为帝尧放勋诞生之地,汉代以前称庆都,汉代改名为望都,到唐代又称名为庆都。直到清代乾隆皇帝巡游五台山,回驾路过庆都谒尧母陵,因县名与尧母同名又改为望都县至今。
隶属沿革

望都县
《帝王纪》载“尧母北登尧山,南望都山,故名望都”。望都古属冀州,为尧帝受封故土,故名庆都。周属并州,秦朝置郡;汉武帝封中山靖王为广望候,因此改为望都县;晋宋皆为县;北齐划入北平;唐武德四年复又置县,属定州;泰和六年隶中山府;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庆都县属保定路。
清乾隆十一年(1749)十月,高宗巡幸五台,车驾至此,因庆都为尧母之名,故又改为望都。
抗战时期,曾先后改为新望县,晓峰县,旋即改为云彪县。迄战略相持阶段,日寇重兵压境,为打破敌人细碎分割的“囚笼”政策,顺平(完县)、唐县、望都、定州重新划界,在平汉路东成立望定县,路西为云彪县。转入战略反攻阶段,望定县撤销,恢复云彪县建制,不久改为望都县。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地市合并后隶属于保定市。
人文历史
相传,在原始社会未期,该县(原名庆都)居住着华夏民族最古老的一个部落,部落首领系黄帝四世曾孙帝喾第三妃陈锋氏女以地氏为名曰庆都,于三阶前丹陵生尧,故称尧母。
尧十二岁受封于陶为诸侯,十五岁改封于唐,十六岁从诸侯为天子,号陶广广氏。这就是我国历史上所说的唐尧虞的帝尧。据文献记载:尧曾制定历法,以日月星辰的变化规律确定民间农时播种季节,对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尧身为天子生活检朴,穿粗衣、食粗饭,很受群众爱戴。他在后期实行了禅让给受群众拥护的人,他到处访贤,选定舜为接班人。曾对舜进行三年考核,命舜摄政,他死后由舜继位。
尧幼时随母寄居伊祁山,被尊为天子后,伊祁山改为尧山,后人称伊祁山为太子庵,张晏《汉书》注云:尧山在北,尧母庆都山在南,尧母登尧山,望都(孤)山曰望都,望都县以此得名。三阿,太子庵在我县西北四十里唐县固城村北一进而,现录属完县,古代庆都邑幅广阔三阿、太子庵、固城、都山都是庆都域。固城原为望都!曰望都。县地原系庆都一隅尔,曰名成阳,尧母殂落于此故有尧母台,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使使都祀尧母於成阳灵台,号曰:"灵台大母。从此以后,历代尧母陵,建尧母祠连续重修不断,到明清时代最为兴盛。[1]

参考:http://ke..com/view/642042.htm

❹ 有没有人知道望都历史

望都古称庆都,当今闻名的“辣都”。
望都县地处河北省中部平原,西枕巍巍太行,东望万里平川,北邻古城保定,距首都北京187公里、天津170公里,南距省会石家庄98公里;京深高速公路、107国道、京广铁路穿境而过,望安、望顺、望清、望唐四条县级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望都全境总面积374平方公里,耕地34万亩,辖2镇6乡,147个行政村,人口26.1万。这里自然条件优越,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年平均降水量500毫米,年平均日照2580小时,年均无霜期191天,适合各种农作物生长。地下水资源1.02亿立方米,水质良好,适宜饮用和灌溉。全县农田林网发达,森林覆被率18.3%,是国家级平原绿化先进县。
这里是尧母故里。望都古名庆都,是“三皇五帝”之一尧帝之母庆都的出生地。据史料记载,上古仁君尧帝居住于今顺平县的尧山,尧母陈锋氏庆都居于都山,尧帝常登尧山南望都山,并以母亲之名庆都命名都山一带为庆都邑,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至西汉时期,高祖刘邦巡游至此,以为用圣母庆都命名地名似有不恭之嫌,于是改庆都为望都。悠久的历史,积淀了望都深厚的文化底蕴,尧母陵、尧帝庙、汉孙程墓表现了建筑、壁画艺术的高超与辉煌;广为流传的尧母传说和淳朴的椒乡风情奠定了望都文化的基础;明末清初民间艺人创作的地方戏《新颖调》,成为中国独一无二的剧种。
灿烂的文化,孕育了一代代享誉古今中外的文化名人:清末民初,一代武林宗师孙禄堂,祖籍望都东任疃村,他广学博取,集形意、八卦、太极精华于一炉,创孙氏太极拳,独树武林一帜,享誉海内外,桃李满天下。著名学者胡厚宣,系望都大王庄人,他用尽毕生心血,致力于研究甲骨文,所著《甲骨文合集》,具有里程碑意义,被国人誉为“中国甲骨研究第一人”。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村里,望都东关村人,在《红旗谱》、《啊,摇篮》、《陈奂生上城》等诸多经典影视剧中,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创造了多种性格的人物形象,把中国北方农民的憨厚淳朴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里是辣椒之乡。望都自古物华天宝,土肥水美,素有“珠泉万斛之乡”的美称。据县志记载,明朝燕王扫北以后,为补充人力,恢复生产,从山西移民至此,带来辣椒籽种,辣椒从此落户望都。由于望都土壤肥沃,微量元素含量较高,再经世代望都人的筛选提纯,培育出了独具特色的望都羊角椒。它形似羊角,色泽深红,皮肉厚,油性大,辣度适中,香味浓郁。据技术检测,每百克望都辣椒含蛋白质9.8克,脂肪3.7克,粗纤维27.2克,还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1、B2及维生素C,以及大量有机铁、磷、钙等微量元素,其中维C的含量是西红柿的9倍。《本草纲目》谓之有“散寒除温、解郁结、消积食、通三焦、温脾胃、补右肾命门、杀菌止泻”之功效。望都辣椒从清朝开始大规模的商品生产,清末民初,以其优良的品质和较大的种植规模,赢得“辣都”的美誉,与山东益都(今青州)、四川成都并称中国辣椒“三都”。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望都县委、县政府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扶持辣椒产业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全县辣椒种植面积常年保持5万亩,总产量达800万公斤,并在曹家村、龙庄、中韩庄设有三个较大的辣椒交易市场,形成了辐射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购销网络,年经销辣椒4000万公斤,是我国北方最大的辣椒集散地之一。全县辣椒加工企业9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家,年加工辣椒2000万公斤。大力发展辣椒精深加工,改进原料配方和生产工艺,先后研制开发出辣油、辣酱、辣丝、辣碎、辣圈、辣块、辣粉、辣酥、泡椒等不同风味、不同工艺的9大系列80多个品种,远销东南亚和欧美市场。2002年,被命名为“河北辣椒之乡”。
进入新世纪以来,望都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和“跨越发展、振兴辣都”的根本任务,高扬“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主旋律,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兴县、工业立县、民企强县”三大战略,抓住项目建设、结构调整、民营经济、城市建管四个重点,抢抓机遇,锐意创新,团结奋进,实干图强,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❺ 望都县南韩庄历史明人

山西省高平市南城街街道下辖村
南韩庄村位于高平市南城办事处西北角,南接梨园、唐庄,东邻汤王头,西与琚庄接壤,北与上庄交界。全村841亩土地,共117户,465人,党员16名,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

❻ 关于河北保定有多少年的历史

保定市位于河北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新型城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非常丰富,是个很有文化底蕴的城市。 距离北京较近的涞水野三坡山清水美,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而白洋淀里飘飘扬扬的芦苇絮,又给这个“华北明珠”增添了几许捉摸不透的浪漫气息。 保定历史悠久,自古为京畿重地,是尧帝的故乡,春秋、战国时期,燕、中山就在境内建都,具有三千多年历史,保定之名,寓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之意,大都即北京。秦汉至晋隶冀州、幽州。十六国时北燕在定州建都。隋设郡治,唐设河北道,宋设保州,元置保定路,明设保定府,大宁都司驻此。清雍正至民国初直隶总督署驻此。民国时是直隶督军府,直隶军阀曹锟的大本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晋察冀边区首府。解放后至1968年是河北省省会。清代以来近300年间为河北(直隶)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都南屏翰,冀北干城”之誉。 北宋时候,保定就是大城市了。只可惜它处在宋辽边界,常年战事不断,千疮百孔。历史上,每次战乱,打北京先打保定;保护北京,先清剿保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河北省政府在保定建立,保定为省会和省辖市。1958年,省会迁天津。1966年,省会由天津迁回保定。1968年省会迁石家庄。1994年12月,保定地区与保定市合并,为省辖市。历史悠久、文化昌盛、名胜众多 。市中心的古莲花池是清雍正年间高等学府的所在地,是当时十大名园之一,园中古亭上的莲叶托桃石雕据说是讽刺当年八国联军入侵时慈禧连夜脱逃的事儿;此外还有以出土了金缕玉衣而名噪一时的满城汉墓、埋葬着清代四位皇帝的清西陵等。 地理位置 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太行山北部东麓,冀中平原西部。北纬38°10′-40°00′,东经113°40′-116°20′之间。北邻北京市和张家口市,东接廊坊市和沧州市,南与石家庄市和衡水市相连,西部与山西省接壤。地处京、津、石三角腹地,市中心北距北京140公里,东距天津145公里,西南距河北省会石家庄125公里。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之称。 金融服务 保定金融服务比较发达,拥有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商业银行等多家银行机构,投资保险公司、风险投资机构、金融债券机构、期货开户等,具有良好的金融投资氛围。 所辖区县 保定历史悠久,是尧帝的故乡,春秋、战国时期,燕、中山就在境内建都,具有三千多年历史,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定区位优越,市场广阔。京广铁路、京深高速纵贯南北,神黄铁路、津保高速横跨东西。随着建设“大北京经济圈”战略构想的提出,从保定市向外扩展,在150公里半径内,构成了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等城市为主,拥有4000多万人口的多层次、大容量消费市场。 保定市是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地处环海湾经济开发区中的京、津、保三角地区,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之称,总面积2.21万平方公里,人口逾千万,是河北人口第一大市。 保定市地理优势明显,交通发达,通讯便捷,开放条件优越。市中心距北京140公里、天津145公里、石家庄125公里,直接可达首都机场、正定机场及天津、秦皇岛、黄骅等海港。京广铁路、107国道、京深高速公路、津保高速公路纵贯市区,保霸铁路、神黄铁路将连通京九、京广、津沪三大铁路干线,使得保定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保定市自然物产、旅游资源丰富,区域特色经济发达,开发、贸易潜力巨大;教育、文化、科技、体育事业发达,文化底蕴丰厚,人才众多。另外,保定建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11个省级以上开发区,高开区内设有海关、商检和保税仓库,涉外服务体系健全。目前,保定已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先后有1000余家外商到保投资合作。 保定市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以30余家在全国有影响的大集团、大公司为骨干,如中国乐凯胶片公司、保定风帆集团、天威集团、天鹅化纤集团、宝硕集团、八达集团等,形成了机械、纺织、电子、轻工、化工、建材、汽车、矿产、食品、医药等十几个主导行业。保定农业具有一定特色和规模,形成粮食、蔬菜、草莓、药材、油料、畜产品 、禽蛋、水产品、果产品九大主导产业。近年来,全市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县域特色产业已具规模,一大批名优产品已打入国内外市场。 保定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北文物大市,有很多历史名胜古迹。如全国十大园林之一的古莲池、全国保存最完整的省级衙署直隶总督署、易县清西陵、长信宫灯的满城汉墓、“华北明珠”白洋淀、定州开元寺塔、冉庄地道战遗址、国家级旅游名胜风景区涞水野三坡等。作为文化名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光荣的革命传统,优秀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一大批历史名人,如荆轲、赵匡胤、祖冲之、郦道元、关汉卿等,我国近代第一所陆军军官学校就建在保定市东郊,叶挺、蒋介石等都曾在此就读;这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还曾是义和团活动的重要地区,北方辛亥革命的发祥地,省第一个共产党支部诞生地,《红旗谱》、《小兵张嘎》、《野火春风斗古城》等都记载着保定昨天的辉煌。 行政区划 2005年,保定市辖3个市辖区、18个县,代管4个县级市。 保定市 面积22159平方千米,人口1089万人(2004年)。 新市区 面积 75平方千米,人口 44万人。邮编071051。 北市区 面积 19平方千米,人口 29万人。邮编071000。 南市区 面积 43平方千米,人口 27万人。邮编071000。 定州市 面积1274平方千米,人口114万人。邮编073000。 涿州市 面积 742平方千米,人口 59万人。邮编072750。市政府驻范阳西路。 安国市 面积 486平方千米,人口 40万人。邮编071200。 高碑店市 面积 672平方千米,人口 57万人。邮编074000。 满城县 面积 734平方千米,人口 39万人。邮编072150。县政府驻满城镇。 清苑县 面积 953平方千米,人口 62万人。邮编071100。县政府驻清苑镇。 易县 面积2538平方千米,人口 55万人。邮编074200。县政府驻易州镇。 徐水县 面积 736平方千米,人口 56万人。邮编072550。县政府驻安肃镇。 涞源县 面积2430平方千米,人口 26万人。邮编074300。县政府驻涞源镇。 定兴县 面积 714平方千米,人口 56万人。邮编074200。县政府驻定兴镇。 顺平县 面积 714平方千米,人口 30万人。邮编072250。县政府驻蒲阳镇。 唐县 面积1417平方千米,人口 54万人。邮编072350。县政府驻仁厚镇。 望都县 面积 357平方千米,人口 26万人。邮编072450。县政府驻望都镇。 涞水县 面积1666平方千米,人口 34万人。邮编074100。县政府驻涞水镇。 高阳县 面积 497平方千米,人口 31万人。邮编071500。县政府驻高阳镇。 安新县 面积 724平方千米,人口 41万人。邮编071600。县政府驻安新镇。 雄县 面积 513平方千米,人口 34万人。邮编071800。县政府驻雄州镇。 容城县 面积 311平方千米,人口 25万人。邮编071700。县政府驻容城镇。 曲阳县 面积1064平方千米,人口 55万人。邮编073100。县政府驻恒州镇。 阜平县 面积2497平方千米,人口 21万人。邮编073200。县政府驻阜平镇。 博野县 面积 331平方千米,人口 25万人。邮编071300。县政府驻博陵镇。 蠡县 面积 652平方千米,人口 49万人。邮政编码071400。县人民政府驻蠡吾镇。 *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记得采纳啊

❼ 河北望都县,北杨村的历史。

概况北杨村乡(Beiyangcun Xiang)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博野县城西北7千米。面积29.5平方千米,人口2.52万人(2002年)。辖11个行政村,乡政府驻北杨村。博(野)温(仁)、博(野)望(都)公路过境。 沿革1962年建北杨村公社,1983年改乡。1997年,面积29.5平方千米,人口2.5万人,辖北杨村、窝头、南祝、北小王、芦村、东章、北邑、邓庄、南邑、北彦、北堤圈11个行政村。 130637201:~200北杨村 ~201北堤圈村 ~202北彦村 ~203东章村 ~204沃头村 ~205南祝村 ~206北小王村 ~207南邑村 ~208北邑村 ~209邓庄村 ~210芦村

❽ 保定的历史

概况

保定市位于河北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新型城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非常丰富,是个很有文化底蕴的城市。
距离北京较近的涞水野三坡山清水美,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而白洋淀里飘飘扬扬的芦苇絮,又给这个“华北明珠”增添了几许捉摸不透的浪漫气息。
保定历史悠久,自古为京畿重地,是尧帝的故乡,春秋、战国时期,燕、中山就在境内建都,具有三千多年历史,保定之名,寓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之意,大都即北京。秦汉至晋隶冀州、幽州。十六国时北燕在定州建都。隋设郡治,唐设河北道,宋设保州,元置保定路,明设保定府,大宁都司驻此。清雍正至民国初直隶总督署驻此。民国时是直隶督军府,直隶军阀曹锟的大本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晋察冀边区首府。解放后至1968年是河北省省会。清代以来近300年间为河北(直隶)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都南屏翰,冀北干城”之誉。
北宋时候,保定就是大城市了。只可惜它处在宋辽边界,常年战事不断,千疮百孔。历史上,每次战乱,打北京先打保定;保护北京,先清剿保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河北省政府在保定建立,保定为省会和省辖市。1958年,省会迁天津。1966年,省会由天津迁回保定。1968年省会迁石家庄。1994年12月,保定地区与保定市合并,为省辖市。历史悠久、文化昌盛、名胜众多 。市中心的古莲花池是清雍正年间高等学府的所在地,是当时十大名园之一,园中古亭上的莲叶托桃石雕据说是讽刺当年八国联军入侵时慈禧连夜脱逃的事儿;此外还有以出土了金缕玉衣而名噪一时的满城汉墓、埋葬着清代四位皇帝的清西陵等。

地理位置
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太行山北部东麓,冀中平原西部。北纬38°10′-40°00′,东经113°40′-116°20′之间。北邻北京市和张家口市,东接廊坊市和沧州市,南与石家庄市和衡水市相连,西部与山西省接壤。地处京、津、石三角腹地,市中心北距北京140公里,东距天津145公里,西南距河北省会石家庄125公里。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之称。

所辖区县

保定历史悠久,是尧帝的故乡,春秋、战国时期,燕、中山就在境内建都,具有三千多年历史,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定区位优越,市场广阔。京广铁路、京深高速纵贯南北,神黄铁路、津保高速横跨东西。随着建设“大北京经济圈”战略构想的提出,从保定市向外扩展,在150公里半径内,构成了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等城市为主,拥有4000多万人口的多层次、大容量消费市场。
保定市是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地处环海湾经济开发区中的京、津、保三角地区,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之称,总面积2.21万平方公里,人口逾千万,是河北人口第一大市。
保定市地理优势明显,交通发达,通讯便捷,开放条件优越。市中心距北京140公里、天津145公里、石家庄125公里,直接可达首都机场、正定机场及天津、秦皇岛、黄骅等海港。京广铁路、107国道、京深高速公路、津保高速公路纵贯市区,保霸铁路、神黄铁路将连通京九、京广、津沪三大铁路干线,使得保定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保定市自然物产、旅游资源丰富,区域特色经济发达,开发、贸易潜力巨大;教育、文化、科技、体育事业发达,文化底蕴丰厚,人才众多。另外,保定建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11个省级以上开发区,高开区内设有海关、商检和保税仓库,涉外服务体系健全。目前,保定已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先后有1000余家外商到保投资合作。
保定市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以30余家在全国有影响的大集团、大公司为骨干,如中国乐凯胶片公司、保定风帆集团、天威集团、天鹅化纤集团、宝硕集团、八达集团等,形成了机械、纺织、电子、轻工、化工、建材、汽车、矿产、食品、医药等十几个主导行业。保定农业具有一定特色和规模,形成粮食、蔬菜、草莓、药材、油料、畜产品 、禽蛋、水产品、果产品九大主导产业。近年来,全市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县域特色产业已具规模,一大批名优产品已打入国内外市场。
保定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北文物大市,有很多历史名胜古迹。如全国十大园林之一的古莲池、全国保存最完整的省级衙署直隶总督署、易县清西陵、长信宫灯的满城汉墓、“华北明珠”白洋淀、定州开元寺塔、冉庄地道战遗址、国家级旅游名胜风景区涞水野三坡等。作为文化名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光荣的革命传统,优秀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一大批历史名人,如荆轲、赵匡胤、祖冲之、郦道元、关汉卿等,我国近代第一所陆军军官学校就建在保定市东郊,叶挺、蒋介石等都曾在此就读;这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还曾是义和团活动的重要地区,北方辛亥革命的发祥地,省第一个共产党支部诞生地,《红旗谱》、《小兵张嘎》、《野火春风斗古城》等都记载着保定昨天的辉煌。

行政区划

2005年,保定市辖3个市辖区、18个县,代管4个县级市。
保定市面积22159平方千米,人口1089万人(2004年)。
新市区面积75平方千米,人口 44万人。邮编071051。
北市区面积19平方千米,人口 29万人。邮编071000。
南市区面积43平方千米,人口 27万人。邮编071000。
定州市面积1274平方千米,人口114万人。邮编073000。
涿州市面积 742平方千米,人口 59万人。邮编072750。市政府驻范阳西路。
安国市面积 486平方千米,人口 40万人。邮编071200。
高碑店市面积 672平方千米,人口 57万人。邮编074000。
满城县面积 734平方千米,人口 39万人。邮编072150。县政府驻满城镇。
清苑县面积 953平方千米,人口 62万人。邮编071100。县政府驻清苑镇。
易县面积2538平方千米,人口 55万人。邮编074200。县政府驻易州镇。
徐水县面积 736平方千米,人口 56万人。邮编072550。县政府驻安肃镇。
涞源县面积2430平方千米,人口 26万人。邮编074300。县政府驻涞源镇。
定兴县面积 714平方千米,人口 56万人。邮编074200。县政府驻定兴镇。
顺平县 面积 714平方千米,人口 30万人。邮编072250。县政府驻蒲阳镇。
唐县面积1417平方千米,人口 54万人。邮编072350。县政府驻仁厚镇。
望都县 面积 357平方千米,人口 26万人。邮编072450。县政府驻望都镇。
涞水县 面积1666平方千米,人口 34万人。邮编074100。县政府驻涞水镇。
高阳县面积 497平方千米,人口 31万人。邮编071500。县政府驻高阳镇。
安新县面积 724平方千米,人口 41万人。邮编071600。县政府驻安新镇。
雄县面积 513平方千米,人口 34万人。邮编071800。县政府驻雄州镇。
容城县面积 311平方千米,人口 25万人。邮编071700。县政府驻容城镇。
曲阳县面积1064平方千米,人口 55万人。邮编073100。县政府驻恒州镇。
阜平县面积2497平方千米,人口 21万人。邮编073200。县政府驻阜平镇。
博野县面积 331平方千米,人口 25万人。邮编071300。县政府驻博陵镇。
蠡县面积 652平方千米,人口 49万人。邮政编码071400。县人民政府驻蠡吾镇。
*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其他解释
保定(561─565)北朝北周武帝宇文邕年号;
保定(1082年─?)大理段正明年号。

❾ 河北省望都县的由来

望都又名庆都,尧母以此而得名,为帝尧放勋诞生之地,汉代以前称庆都,汉代改名为望都,到唐代又称名为庆都。直到清代乾隆皇帝巡游五台山,回驾路过庆都谒尧母陵,因县名与尧母同
望都县
名又改为望都县至今。

热点内容
生物质热电厂 发布:2025-07-10 03:37:47 浏览:304
历史民权 发布:2025-07-10 03:34:51 浏览:53
tea化学 发布:2025-07-10 03:06:29 浏览:355
漫画题师德 发布:2025-07-09 23:54:29 浏览:211
使某人做某事的英语 发布:2025-07-09 23:36:43 浏览:82
视频直播哪个好 发布:2025-07-09 22:55:16 浏览:851
生物科幻 发布:2025-07-09 22:20:43 浏览:133
英语在线翻译中文 发布:2025-07-09 20:39:43 浏览:738
历史课前演讲 发布:2025-07-09 20:27:46 浏览:635
三年级数学同步 发布:2025-07-09 20:04:31 浏览: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