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海洋发光生物

海洋发光生物

发布时间: 2021-08-02 08:58:16

A. 海洋发光生物是怎样发光的

海洋发光生物是自身具有发光器官、细胞(包括发光的共生细菌),或具有能分泌发光物体腺体的海洋生物的统称。海洋中能发光的生物种类繁多,有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游泳动物。“生物发光”它是化学发光的一种类型,是化学能转换为辐射能过程中放射出的可见光,因为散发的热量非常少,又称为冷光。

B. 为什么海底生物会发光

每当夜幕降临在大海时,人们常常可以看到海面上闪闪烁烁的光芒像一条条火舌。海洋发光主要是由发光细菌引起的。在这些发光细菌的生物体内,有一种荧光素和氧结合、生成氧化荧光素,其化学反应所产生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因此就发出了光。海洋发光细菌多生活在热带和温带海洋中。它们大多是以寄生、共生或腐生的方式生长在鱼、虾、贝、藻等生物体上,为这些鱼、虾、贝等提供了新的光源,使它们更有利于觅食和驱敌。一个瓜水母发出的光可让人在黑暗中看清人的面孔;长腹缥水蚤发的光能力也很强,可以利用它的光在轮船甲板上读报。

除了发光细菌外,许多真菌、甲壳类动物、昆虫以及海鸟等都会发出生物光。在非洲的沼泽上,就有一种会发光的荧乌,其头部长着一层会闪闪发光的硬壳,其亮度相当于两瓦灯泡的亮度,当地居民把这种乌捉来养在鸟笼里,夜行时当手电筒用。

海上水生物发出的光都是“冷光”,在发光的同时,没有辐射热能的消耗,因而生物发光的效率是很高的。普通电灯泡(白炽灯)通电时,灼热的钨丝约把7%-13%的电能变成了可见的光,其余电能成了不可见的光和热。而生物光几乎能将化学能百分之百地转变为可见光,为普通电光源效率的几倍到几十倍。长期以来,人们就巧妙地利用这种生物光为自己造福,比如:渔民们利用海光寻找鱼群,识别暗礁、浅滩、沙洲和冰山等。由于生物光源没有电流不会生磁场,因而人们可以在这种光流的照明下做着消除磁性水雷等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奇妙的生物冷光将进一步为人们所认识。有朝一日大规模应用冷光,各种各样不辐射热的发光墙或冷光发光体会相继诞生,必将引起人们生活领域的一场伟大变革。

C. 海洋中哪种生物会发光

海洋发光生物是自身具有发光器官、细胞(包括发光的共生细菌),或具有能分泌发光物体腺体的海洋生物的统称。海洋中能发光的生物种类繁多,有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游泳动物。“生物发光”它是化学发光的一种类型,是化学能转换为辐射能过程中放射出的可见光,因为散发的热量非常少,又称为冷光。

鱼类发光现象是由于体上分布了一些发光的器官,这种器官内的某些特殊物质在缓慢的氧化过程中放出一种“冷光”。发光器官由四部分组成:腺体、水晶体、反射器、色素体。有些鱼类发光,是由于自身组织中具有一种能发光的细菌与其共生,或由皮肤分泌一种能够发光的液体,即荧光素。发光的生物学意义:种类识别、照明、引诱食饵、惊吓敌害。

D. 海底有哪些发光的生物

有光睑鲷,龙头鱼,灯眼鱼,光头鱼,甲藻,发光水母,乌贼,有些鲨鱼也能发光。角鲨发生的回光是一种强烈的绿色磷光答,是从散布在皮肤里的许多发光器官中发出的。有一种鲨鱼,死去几小时后还能发光。
自身具有发光器官、细胞(包括发光的共生细菌),或具有能分泌发光物体腺体的海洋生物的统称。海洋中能发光的生物种类繁多,有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游泳动物。“生物发光
(bioluminescence)”一词,源出希腊文los(意为生命)和拉丁文luminare(意为发光)。它是化学发光的一种类型,是化学能转换为辐射能过程中放射出的可见光,因为散发的热量非常少,又称为冷光。
鱼类发光现象是由于体上分布了一些发光的器官,这种器官内的某些特殊物质在惊醒缓慢氧化过程中放出一种“冷光”。
发光器官有四部分组成:腺体、水晶体、反射器、色素体。
有些鱼类发光,是由于自身组织中具有一种能发光的细菌与其共生,或由皮肤分泌一种能够发光的液体,即荧光素。鮟鱇就是用这种光引诱小鱼小虾来捕食的。
发光的生物学意义:种类识别、照明、引诱食饵、惊吓敌害。

E. 奇妙的海洋发光生物是什么

当夜幕降临,无论漫步海滩涉水嬉戏,或挥桨摇橹近海泛舟,或驾驶巨轮破浪远航,都会发现奇异的海发光现象,习惯上人们称它“海火”。

F. 海洋中有什么生物是发光体

海洋中的生物光
从细菌到鱼类,海洋中有好几千种发光生物。它们为了不同的目的而在黑暗中闪烁,便利了渔业,却在军事上造成了障碍。深夜,在海中游泳或岸边漫步时,都会看到海上的“磷光”现象。这往往是大群甲藻——一种单细胞浮游生物——受到机械干扰后留下的道道光痕。它们几乎对任一种刺激,如海水中化学成份的波动、压力突变、超声波和激光刺激等等,都会有闪光反应。
在牙买加的牡蛎湾和波多黎各的一些地方,当甲藻盛长时,机械扰动或冲击波可使之发出相当满月时的照度(每平方厘米0.1微瓦)。这在月黑风高之夜中,够引入入胜的了。
甲藻,是光合生物,也是多种浮游小动物,特别是挠足类甲壳动物的饵料。当挠足动物在大群发光的甲藻间捕食时,它们不安地快速游动着,似乎被甲藻受扰后的闪光所烦扰。在不发光株系的甲藻群中捕食的挠足类,则很少惊跳,安详地进食,比起捕猎发光株系来,可节省好些时间和精力。因之,甲藻发光,可减少其被捕食之机会。此外,光痕也暴露了挠足动物的位置,使鱼虾之类更易来捕获它们,间接帮助了甲藻。深夜,当甲藻的捕猎者从深水上升到水面捕食时,发光的保护作用更为显著。
光谱测定表明,甲藻发光之峰值为475毫微米(10—9米),这个波长很接近清澈海水的透射光峰值,而大多海洋动物视觉色素的吸收光峰值也与此相近。所以能产生最大的视觉效应。
甲藻只是一种最常见的海生发光生物,几乎各类海生生物中都有发光的品系。尤其是中层海水的鱼、虾和鱿鱼类中,有许多种具有非常精巧的发光器官,其中有“遮光板”、“反射镜”、“滤色器”、“晶状体透镜”等结构。即使在同一个物种内,身体上不同位置的发光器结构相差也是很大的。而有许多发光构造的功能迄今仍是个谜。
无疑,和甲藻的闪光一样,许多生物发光是为了驱吓敌害。有许多微小甲壳动物和腔肠动物,在被惊动时会发出闪光。有一些动物虽然自己不闪光,但把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分泌入水中,让它们相互作用,产生光雾,掩护自己逃走。此外,还有一些生物发出的光与背景上朦胧的光照相混和,以免于被捕食。在水深700——800米处,上面天光朦胧地透入,从下面看去,游动的生物显出深色剪影。在这个深度生活的鱼、虾和鱿鱼类,不少在身体下表面长着发光器,能根据光照变化而调节发光强度、颜色和方向。许多鱼还在正对着眼睛的地方长个小发光器,显然是以此作为对照来调节腹部发光强度。这种调节(有些鱿鱼类还能调节光色),使它们在白天游动时能完美地融入背景的天光中,很难从下面发现。
海中的生物光还有其他作用吗?某些鱼、虾、鱿鱼类和海生裂蝌蠕虫类雌雄二性的发光情况是不同的,这或许与二性识别和交配有关系,或许被用来作为标志其领土或集结其群体的信号……这些看法,目前尚属于推测。
大多海洋生物都靠荧光素——荧光素酶系统发光,但有些鱿鱼类和鱼类则利用共生发光细菌,而自己则有一套变化光度的调节系统。由于共生细菌是连续恒定发光的,所以又有一套遮光系统来控制光的射出。手电筒鱼在捕食、集结群体、自卫及二性交往等各方面都用上了这种细菌共生的发光器官。
对深海发光动物的研究,会由于捕捞、网中的摩擦和水面的温度气压剧变,受到很大影响。所以,为更好地研究,应改进捕捞方法,在生活原地进行观察。新的潜水设备将在这方面带来希望。
研究生物光的问题不能局限于行为学,还应从化学方面,甚至对某些发光现象进行探讨。首先应从贝壳类弄清海洋生物荧光素的化学结构。人们原来深信每大类动物都有其特定的荧光素,并且在腔肠动物中找到一种化学结构不同的荧光素。但后来在好多鱼类、鱿鱼类和甲壳类中,也都找到了这种腔肠动物型的荧光素。就是说,至少在甲壳纲中已发现了两种不同的荧光素。
后来发现这两种荧光素都可因摄食而进入捕食者体内,并被利用来发光。但未弄清究竟有多少种生物是自己合成发光物质,有多少种生物是靠摄食来取得的。
从渔业和军事上来看,渔民们早就知道光照捕鱼法。印度尼西亚人用电筒鱼的发光器官作饵料;在马德拉群岛,人们用小片鱿鱼类发光器官作深水长线钓鱼的饵料。有些地区则故意用发光细菌来感染饵料,以获得同样效果。当然,也可能会产生相反的结果。因为向发光生物盘踞的水域撒渔网,很容易被发现,致使有些鱼类逃离。这就取决于渔网的设计及欲捕鱼种的敏感性。
鱼、虾、鱿鱼群的移动也同样会激起水域发光,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区,人们早已根据生物光来追踪鱼群。渔业生物学者们在飞机上装备着带微光增光器的电视系统来追踪有商业价值的鱼群,可以在短时期内扫描广大地区。有经验的观察人员凭此便可鉴定鱼群的种类和大小。

G. 有哪些海洋生物也能发光,有什么特别之处

有光睑鲷,龙头鱼,灯眼鱼,光头鱼,甲藻,发光水母,乌贼,有些鲨鱼也能发光。角鲨发生的光是一种强烈的绿色磷光,是从散布在皮肤里的许多发光器官中发出的。有一种鲨鱼,死去几小时后还能发光。一些硬骨鱼类,具有更高级的发光系统,它们的身体两侧有几排发光球。印度洋里有一种灯眼鱼,在眼的下边,有一个很大的发光器官长在一个能活动的短柄上,就像一个能提来提去的灯笼。不用时,这盏“灯”可以缩进去,藏在眼睛下面的一个囊里。还有灯鱼,它的发光器官数目不多,但发出的光却很强烈,如同耀眼的宝石、闪光的珍珠,镶嵌在腹侧。生活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海岸的相尝鱼,全身有700多个发光点,发着白光。形形色色的发光鱼,发光的集团不同,发光的器官不同,发出的光色也不同。这些鱼会发光是因为体内有发光细胞,或是发光器内有发光细胞

电鳗,深海水母,夜光藻、甲藻、放射虫类、海羽、栉水母、多鳞虫、磷虾、樱虾、、海萤、齿裂虫、波叶海牛、柱头虫、磷沙蚕、游水母、鮟鱇等.海洋生物身体上带有化学元素磷等,所以会发光,尤其是夜晚

H. 什么生物或植物在海里发光

海洋中能发光的生物种类非常多,有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游泳动物。

全世界已发现能发光的生物约有 30纲538属。其中24纲461属是海洋生物,约占85%,分别属于从海洋细菌到海洋鱼类的许多门类。一般认为,在水深超过700米的水层中,90%以上的动物是能发光的。

海洋表层(尤其是温带、热带)常密集着单细胞的发光浮游生物,其中甲藻类是最重要的成员。

在甲藻类中,夜光藻是最常见的。夜光藻是甲藻门的一个海产属。属表层沿岸种类,分布广,世界各海域均有分布。它具发光能力,海上发光现象常由它受到刺激而引起。

夜光藻作为海洋环境中的一种耐污生物,在富营养化的海区内分布尤盛。繁殖过盛并密集在一起,可形成赤潮,对渔业危害很大,也是东海赤潮发生的原因种之一。

海洋发光

I. 为什么海底生物会发光。

海洋生物发光之奥秘

--------------------------------------------------------------------------------

每当夜幕降临在大海时,人们常常可以看到海面上闪闪烁烁的光芒像一条条火舌。海洋发光主要是由发光细菌引起的。在这些发光细菌的生物体内,有一种荧光素和氧结合、生成氧化荧光素,其化学反应所产生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因此就发出了光。海洋发光细菌多生活在热带和温带海洋中。它们大多是以寄生、共生或腐生的方式生长在鱼、虾、贝、藻等生物体上,为这些鱼、虾、贝等提供了新的光源,使它们更有利于觅食和驱敌。一个瓜水母发出的光可让人在黑暗中看清人的面孔;长腹缥水蚤发的光能力也很强,可以利用它的光在轮船甲板上读报。

除了发光细菌外,许多真菌、甲壳类动物、昆虫以及海鸟等都会发出生物光。在非洲的沼泽上,就有一种会发光的荧乌,其头部长着一层会闪闪发光的硬壳,其亮度相当于两瓦灯泡的亮度,当地居民把这种乌捉来养在鸟笼里,夜行时当手电筒用。

海上水生物发出的光都是“冷光”,在发光的同时,没有辐射热能的消耗,因而生物发光的效率是很高的。普通电灯泡(白炽灯)通电时,灼热的钨丝约把7%-13%的电能变成了可见的光,其余电能成了不可见的光和热。而生物光几乎能将化学能百分之百地转变为可见光,为普通电光源效率的几倍到几十倍。长期以来,人们就巧妙地利用这种生物光为自己造福,比如:渔民们利用海光寻找鱼群,识别暗礁、浅滩、沙洲和冰山等。由于生物光源没有电流不会生磁场,因而人们可以在这种光流的照明下做着消除磁性水雷等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奇妙的生物冷光将进一步为人们所认识。有朝一日大规模应用冷光,各种各样不辐射热的发光墙或冷光发光体会相继诞生,必将引起人们生活领域的一场伟大变革。

热点内容
六年级语文补充答案 发布:2025-07-09 06:19:21 浏览:21
保证书写给班主任100字 发布:2025-07-09 06:00:31 浏览:240
南科生物 发布:2025-07-09 04:15:57 浏览:993
蹲踞式跳远教学反思 发布:2025-07-09 03:09:33 浏览:84
高中历史岳麓 发布:2025-07-09 02:45:51 浏览:353
新开的英语 发布:2025-07-09 01:27:47 浏览:276
物理实验教师 发布:2025-07-09 00:46:01 浏览:21
怎么删除朋友圈 发布:2025-07-09 00:19:21 浏览:154
包钢股份历史 发布:2025-07-08 22:01:23 浏览:878
囚禁教师电影 发布:2025-07-08 20:48:26 浏览: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