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小报
1. 历史手抄报
什么是历史手抄报
历史手抄报是以历史知识为基本内容的手写报纸,它有显眼的报头、报名并设有一定的栏目,以文字书写为主,也配有一定的图画、图案。手抄报的题目可自拟,如:《历史手抄报》《辉煌X朝》《华夏的历史》等,要点名主题,不可含含糊糊。 历史手抄报的选材 主要以历史故事为主,客观上允许找寻一些历史的未解之谜。当然历史资料要古今中外的一些好故事。不要庸俗(如一些比较乱的故事和让人一见就没了读下去的欲望的故事慎选!)如果是好故事,而没有好标题的故事上加上一个显眼的副标题为宜。切记手抄报的主题是什么一定要在内容上得以看出。并且要点明主题,不能含含糊糊。 配图的讲究 在故事旁边往往画一些象征性的东西。不要盲目的画画。图画的比例在三分之一为宜,还有,如果找不到手抄报的内容可以把画适当的画大一点,可以占位。 关于边框的设计 历史手抄报写的是过去的事情,因此边框不宜过于艳丽。以浅色系为好。当然也可根据自己对手抄报内容图画来设定。 最好用A4或A3纸
2. 关于中国历史朝代顺序的手抄报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
三皇五帝时期
夏
商
周:西周 东周(东周又版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权
秦
汉(西汉 东汉)
三国(魏 蜀 吴)
晋(西晋 东晋 )
【 东晋末年有五胡十六国,简称十六国:前凉 、南凉、北凉、西凉、后凉、前燕、南燕、后燕、北燕、前秦、后秦、西秦、汉赵 、后赵、成汉、胡夏、代、西燕、冉魏、西蜀、翟魏】
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 北朝:北魏、西魏、东魏、北齐、北周)
隋
唐
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南吴、南唐 、前蜀、后蜀、南汉、南楚、吴越、 闽国、荆南(南平)、北汉】
宋(北宋 南宋)
【与宋朝同时还有辽(契丹)、西夏(夏、大夏)、金等几个少数民族政权】
元
明
清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3. 五年级,做关于历史故事小报。
史载,晋代名将陶侃在任期间,派人找来了一百块沉重的大砖.每天清晨,陶侃把砖头一块块搬出室外,傍晚又一块块搬回室内,每一次都搬得满头大汗.有人想帮他,陶侃也总是笑笑地拒绝了.部属们议论纷纷,却始终猜不出陶侃这样做的用意.有一位部属终于忍不住好奇心,鼓起勇气去问他.陶侃沉重地说:"北方多事,国土沦丧,我辈立志要致力中原,收复失地,如果终日耽于安乐之中,就会将意志消磨.我这样做,正是为了磨炼自己,不要有一刻忘记自己的使命."
4. 关于历史的手抄报题目,
你这中国文化历来史实在涉自及的太广了。
如果做思想史,那就起个问道、寻道之类的,然后扯扯先秦百家、宋明理学、陆王心学搞定。
如果做诗词史,那就起个诗韵、吟音之类的,然后扯扯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搞定
如果做文字史,那就起个挥毫、砚情之类的,然后扯扯甲骨大纂小纂隶书行书草书搞定。
如果做文物史,那就起个琼楼、文玩之类的,然后大可扯长城故宫,小可扯字画瓷器。
时间所限,就说这么多吧。。。。一手抄报想写“中国文化历史”,手会写肿的,建议缩小范围
5. 历史小报
A版
中国古代史
为了防卫蒙古骑兵的南下骚扰,早在明太祖时候(洪武二年,1369年),就修筑了从山海关到居庸关的长城.明成祖时候,修筑了宣化一带的长城.辽东长城分别修筑于永乐,正统,成化年间.永乐时筑北镇至开原辽河流域长城;正统七年(1442年),筑山海关至北镇辽西长城;成化十五年(1479年),筑开原至鸭绿江辽东边墙,这段边墙长880多公里.15世纪后半期,鞑靼占有河套以后,明政府又大规模地修筑长城.成化十年(1474年),延绥巡抚余子俊率领将士4万人,"依山形,随地势,或铲削,或垒筑,或挑堑"(《明史》卷178,《余子俊传》),修筑了东起清水营(陕西府谷西北)西至花马池(宁夏盐池西)长885公里的长城.15世纪70年代,明朝军民又修筑了花马池以西到黄河的长城和山西北部的一段长城.16世纪初,修筑了甘肃境内黄河沿岸的一段长城(南至靖远),修筑了嘉峪关及其附近的长城.16世纪中期,修筑了山西,河北境内的内外两条长城和沿太行山南下的内三关长城,又修筑了一次山海关到居庸关的长城,修筑了兰州一带的长城.此外,小规模的修筑,随时随地都在进行,一直没有停止过.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6,000多公里.是明朝北方劳动人民前后花了将近200年的时间陆续修筑起来的.明朝时候,讳称"长城",叫作"边墙".山海关以西的明长城,大都用砖石砌筑,工程坚固,保存比较完好;山海关,嘉峪关东西对峙,气魄雄伟.山海关以东的辽东长城,分别用土筑,石垒,木柱,木板或利用自然地形筑成,工程比较简单,毁坏严重,现在仅存一些遗迹.
明
长
城
位于陕西黄陵县城北的桥山上.陵高3.6米,周长48米.陵前有一座祭亭,亭中央立一高大石碑,碑上有郭沫若题"黄帝陵"三个大字.祭亭后面又有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驭"四字.再后面便是黄帝陵,简称黄陵.黄帝陵位于桥山顶正中,面向南.陵前数十米处有一座高台,台旁石碑书"汉武仙台".相传,是汉武帝征朔方回来时所筑的祈仙台,在这里祭祀黄帝.黄帝陵在甘肃,河北,河南等地都有,但据史书记载"黄帝崩,葬桥山."
黄
帝
陵
屈 原
我国古代的大诗人.他运用楚国方言
和民歌形式,创造出新的诗歌体裁
——"楚辞"体.他留给后人的20多篇
诗歌中,最有名的是抒情长诗《离骚》
屈原的诗歌想象丰富,感情真挚,表
达了他对楚国和人民的热爱.他的诗
为后代传诵,还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
在中国和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历史小报
1938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在日军华中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六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侵略军进行了长达六周之久的烧杀抢掠,对中国军民犯 下滔天罪行.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调查报告:无辜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被集体杀害,并焚尸灭迹的有19万多人;被零散屠杀,尸体经慈善团体掩埋的有15万多人,总共有30多万人丧生.在南京城郊,侵略军大肆洗劫机关,仓库,商店,民宅,村舍,古玩文物,鸡鸭猪牛,粮食蔬菜,无所不抢.全市约有1/3的建筑物被日军烧毁.这就是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
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
由于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采取变中国为美国殖民地的政策,发动内战的政策和加强法西斯独裁统治的政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47年5月,爆发了震撼全国的学生运动.
____这次运动的口号是:"要饭吃,要和平,要自由,亦即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
____全国各地学生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5月15日,南京中大,剧专,音专,东方语专四校学生3000余人,唱着"我们要饿死了"的歌词,举起"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旗帜,冲入国民党教育部请愿.16日,北京大学院系联合会提出"立即停止内战"等六项要求.17日,清华,北大学生为反饥饿,反内战宣布罢课.燕京,朝阳,中法等校相继响应.18日,清华,北大学生走上街头宣传,唱着:"这个年头,怎么得了,一百元的钞票无人要",遭到国民党的镇压.当晚,清华,北大,南开学生代表在北大召开紧急会议,成立了"华北学生反饥饿,反内战联合会."准备迎接更大的斗争.当各地的学生运动由分散的斗争向全国性斗争汇合起来的时候,国民党反动派十分恐慌,企图扼杀学生运动.
____5月18日,蒋介石公布了"维持社会秩序临时办法".规定对于一切越级的或十人以上的请愿,罢工,罢课,罢业,游行示威等,"采取紧急处置,作有效的制裁",即对人民的爱国运动"格杀勿论".
____但是,学生的正义行动是反动派的武力和反动政府的法令所吓不倒的.第二天,上海七个国立大专学校的7000多学生,在党的领导下举行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示威行.学生们高喊"向炮口要饭吃"的口号.20日,华北,京沪等地的学生分别在北平和南京等地举行"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大示威,汇成了全国性学生运动的高潮
B版
1945年11月底,在中共领导下,昆明3万学生罢课,要求停止内战,撤退在中国的美国侵略军,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保障人民民主权利.12月1日,国民党出动军警镇压,炸死爱国学生和教师4人.伤20多人,这就是"一二·一"血案.此后,反内战运动席卷了国民党统治区.
"一二·一惨案"
1946年6月23日,上海5万群众集会游行反对内战,抗议美国干涉中国内政,"要求驻华美军立即撤退","停止对国民党的一切军事援助".并选派上海工,学,商等各界人民团体代表马叙伦,阎宝航,林汉达,盛丕华,张絅伯,雷洁琼,包达三,陈震中等十余人赴南京请愿.当请愿代表行至南京下关车站时,遭国民党特务凶殴,马叙伦,阎宝航等多人受伤.这就是"下关惨案".
下关惨案
中国近代史
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化
C版
历史小报
从"东亚病夫"到亚洲体育强国
1959年6月,苏联片面撕毁中,苏双方在1957年10月签订的关于国防新技术的协定,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样品和生产原子弹的技术资料.1961年7月16日,中央作出《关于加强原子能工业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自力更生,突破原子能技术.1962年11月,中央决定成立以周恩来为首的专门机构,领导核武器的试制和核工业建设工作.经过全国各地区,各部门以及参加核试验的广大指战员,科技人员,职工的通力协作,艰苦奋斗,进行了上千次科学实验,攻克了技术难关,研制了2万多台关键设备,终于在1964年10月16日在中国西部地区成功地爆炸了我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它是我国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同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指出: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的.中国掌握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打破核讹诈,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先使用核武器
1967年6月17日,我国在西部地区,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从爆炸原子弹到爆炸氢弹,我国只用了2年3个月的时间,这比美国和苏联快得多.
现代科学技术
返回式卫星技术,是卫星脱离原来的运行轨道进入地球大气层并安全着陆地面的技术.我国研究航天器返回技术,自1959年起研究火箭返回技术开始的,在取得重要进展后,1975年11月26日,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卫星按计划正常飞行3天后,安全返回地面.1976年,1978年,1982年,1983年,1984年,又接连5次发射返回式卫星成功,中国成为世界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式技术的国家.本插图是1986年10月第八次发射的返回式卫星回到地面回收时情况.
我国回收第八颗卫星
"银河"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爆炸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投入使用.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03型小型电子管机)是1958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研制成功的,运算速度为每秒2000次.从70年代初开始,世界上出现了第四代电子计算机,即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83年12月,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台每秒向量运算1亿次的巨型计算机系统研制成功,在长沙通过了国家鉴定.该巨型计算机系统命名为"银河",主机是由国防科技大学从1978年开始研制的."银河"巨型计算机系统的研制成功,使我国跨入了世界研制巨型机的行列,标志着我国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历史小报
D版
世界古代史
印度佛塔在中国义称为窣堵波.图中佛塔位于印度中央邦博帕尔东北郊的桑奇村,1818年发现,大约建于阿育王死后.塔身呈半球形,状似扣着的大碗,用砖砌成,直径约30米,高约12米,顶端立着一把伞盖,象征宝塔,周围环以围墙.石制的大门上精致地雕刻着释迦牟尼生前的故事,信徒群像和不同的花纹.桑奇共有三座这样的佛塔,它们是古代印度有代表性的佛教建筑.
印度佛塔
罗马
广场遗址
日本法隆寺
狮身人面像希腊人称它为"斯芬克斯".它是古代埃及国王威严的象征.在埃及吉萨附近哈佛拉金字塔旁的一座狮身人面像是最著名的.石像的面部是按哈佛拉的相貌塑造的,它面向东方,高达20米,长约57米,一只耳朵就有2米长,下额的胡须长达5米,除狮爪是用石块砌成之外,整个狮身人面像是用建筑金字塔时留下的一块天然巨石雕成的.1798年拿破仑率军远征埃及时,曾用大炮轰击狮身人面像,希望打开通往内部的入口,破坏了雕像的面部,鼻子崩落,眉目模糊,形成一种奇特的"笑容",每当风沙弥漫,日影昏暗的时候,出现一种朦胧的神秘感.它至今已有4500多年历史.
狮身人面像
法隆寺在日本奈良县,包括一组建筑群,始建于7世纪初,670年毁于火灾,780年左右重建.重建时保留了原来的主要建筑,即彩图中间部分的中庭.中庭包括周围封闭式的回廊,左侧的五重塔,右侧双重屋檐的金堂(大殿)和通入中庭的中门等建筑.金堂内饰有壁画,供奉着释迦牟尼像.1949年,金堂曾遭火灾,下层大部分壁画被焚.法隆寺的布局,结构,形式体现了中国南北朝建筑的影响.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到战后,法隆寺经过较大的修理,但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木结构佛教建筑之一.
罗马广场是罗马城的核心,原为沼泽地带,大约公元前6世纪加以整修,成为市场和集会之地.历代统治者在这里修建庙宇,宫殿,会议场所,政府机构;帝国时期添置尤多,而且规模宏大,石筑工程精细,十分壮观.广场上还有店铺和摊棚.它是政治,宗教,商业和公众活动的中心.4世纪罗马已衰落,大规模的建设停止.5世纪,西哥特人(410年)和汪达尔人(455年)先后攻入罗马,广场遭到破坏,以后长期颓损.图中左侧前方是农神萨腾的神庙遗址,这所神庙大约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末或5世纪初,以后几经重修.后面有白色圆柱的建筑是安托尼努斯皇帝在其皇后福斯提娜死后为她所建(约141年),后来成为供奉他们两人的庙宇.这两所庙宇之间的前方,高台上面立着几根4世纪初修建的纪念柱,现已断损.右侧前方为卡斯托尔和波卢克斯神庙,约建于公元前484年,现在只剩三根柱子和顶上的一段残壁.后面的拱门是提图斯门,是为"纪念"提图斯(79-81年在位)在公元70年镇压巴勒斯坦的反抗,洗劫耶路撒冷而建立的.广场上原来有凯撒庙,讲坛等其他建筑,现已只存地面残迹.远方为圆形大剧场.塔形建筑为后世所建.广场虽然只剩断垣残柱,仍能从中看到当年的宏伟景象.这些建筑是统治阶级横征暴敛,奴役各族人民的见证,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罗马建筑术的代表作.
历史小报
E版
世界近代史
1858年,林肯作为共和党提名的候选人,同民主党北方党党魁斯蒂芬·道格拉斯竞选伊利诺伊州参议员.在竞选演说中,林肯以"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为主题,指出:"不是反对奴隶制的人制止奴隶制度的进一步扩展,……就是拥护奴隶制的人把它向前推进".这篇演说很快传播开来.8—10月间,他同道格拉斯展开了大辩论,他们在伊利诺伊州七个不同地区的城市讲台上对垒.每次辩论会的听众少则数千,多则几万,更有数百万人通过报纸了解了辩论的主要内容.道格拉斯在辩论中声称:"让每一个州各管各的事而不要干涉它的邻居.……我们的共和国可以分成自由州和蓄奴州两部分而永远存在下去."在辩论中,林肯表示:"我始终痛恨奴隶制度,我想,这和任何一个废奴派一样."尽管在后来的参议员竞选中,林肯失败了,但他的演说已经深入人心,得到了全国大多数群众的拥护,为他两年后竞选美国总统准备了条件.这幅画反映了辩论时的情景,站着讲演的人是林肯,坐在林肯右侧(画面左侧)的是道格拉斯.
林肯
莱特兄弟的早期飞机
国民公会判处路易十六死刑的决定,于1793年1月21日在巴黎执行,图为行刑时场景,地点在革命广场.那天早晨,路易十六从被囚的丹普尔监狱押赴广场,道路两旁共有4000多名士兵警戒.断头台周围布满军队,后面是围观的群众.路易到达刑场,下了马车,步上断头台,跪着领受了神甫的祷告.就在这时,鼓声大作,三个行刑手架着他上了断头台,结束了他的生命.断头台前,行刑手桑松正提着路易的头示众.
处死
路易十六
顶部平坦,建有神庙.图中的金字塔位于尤卡坦半岛北部的奇钦·伊查.奇钦·伊查原来是一个重要的玛雅城市,玛雅人在这里建筑了神庙.10世纪左右,印第安人中的托尔特克人侵入尤卡坦半岛,控制奇钦·伊查,在玛雅庙宇的原址上建起了这座金字塔.塔高约30米,上下九层,四边各有梯道通向塔顶.上面的神庙是奉祀托尔特克人的战神的.据推测,祭祀时,只有祭司可以拾级而上,观众只能待在下面的场地上.金字塔历经风雨,石级多已剥落,现已局部修复,供游人攀登参观.
莱特兄弟是美国飞机发明者.奥维尔·莱特(1871—1948年)和威尔伯·莱特(1867—1912年)1903年成功地驾驶了第一架可操纵的动力飞机飞行.他们早年主要靠自学设计和制造印刷机械和自行车.威尔伯观察了鹰在空中保持平衡的情况,认识到飞机要能飞行,必须能绕3个轴转动,即能向两侧倾斜,能升降,能向左右转弯.为了实现动力飞行,他们决定先掌握滑翔飞行技术.1900—1902年他们先后制造了3架双翼滑翔机,并作了飞行.最后一架滑翔机已有了升降舵,方向舵和用于操纵飞机滚转的扭曲机翼.他们还设计,制造了实现动力飞行所必需的螺旋桨和轻型发动机.1903年人类历史上第一架有动力装置的飞机制造成功.12月17日凌晨飞机从平地起飞.第一次飞行12秒,最后一次59秒.1905年他们又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实用的飞机,能转弯,倾斜,做圆圈飞行和8字飞行,续航时间超过半小时.人类的航空事业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华盛顿——出生于美国弗吉利亚的大种植园主家庭,他积极参加反英斗争,北美独立战争时任大陆军总司令,1 7 8 9年,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华盛顿
历史小报
世界现代史
F版
~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和会期间,他们在严守秘密的情况下碰头开会,决定和会的一切重大问题.他们中的克里孟梭,还被选为和会的主席.克里孟梭(1841-1929年)是法国顽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已有50年的从政历史.他站在本国的立场上,坚持自己提出的要求,拒绝做出任何让步.他要求确保法国免遭德国侵略.他说他一生中已经历过两次入侵,不要让他的国家再遭受第三次侵略.在防止侵略的旗号下,他要求以最严厉的手段处分德国,尽可能地肢解这一强大的邻国,以确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劳合·乔治(1863-1945年)是英国自由党首领,有30年从政经验,原是一位威尔士律师.他矮小,精明,圆滑.就在和会召开的头一年,他还在自己的竞选纲领中提出"绞死德皇"的蛊惑人心的口号,以迎合群众对德国的激愤情绪.但在和会上,却常与威尔逊一唱一和,对法国极力削弱德国的要求加以批评和抵制,似乎在某些问题上成为德国利益的维护者,以致引起克里孟梭极大的反感,实际上劳合·乔治是维护欧洲大陆的均势,让法德两国相互牵制.威尔逊(1856-1924年)是连任两届的美国总统.他是一个固执己见的资产阶级理想主义者,民主党人.当过教授和普林斯敦大学校长.1918年1月,大战即将结束前,他就提出"十四点"和平原则,俨然以世界领袖自居.他打破美国总统不离开本国的一贯作法,亲自跑到巴黎参加和会.他反对过多削弱德国,要利用德国来同英法相抗衡.
1945年初,德国即将最后崩溃,如何最后迅速击溃德国法西斯,如何处理投降后的德国,如何对待解放后的欧洲……等诸多问题迫在眉睫.为了商讨这些问题,1945年2月,以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为首的苏,美,英三国代表在苏联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会议.
____会议制订了彻底击溃法西斯德国的作战计划,决定迫使德国无条件投降,会议通过了《关于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
____会议还通过了三国《关于日本的协定(雅尔塔协定)》,苏联同意在欧洲战争结束后三个月内有条件地参加对日作战.
____会议决定成立联合国.
本图是会议期间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的合影,右为斯大林,中为罗斯,左为丘吉尔.
由于美军加紧了进攻,原子弹爆炸,苏军参战以及中国等国抗日军民的反攻,8月14日,日本天皇在御前会议上决定接受《波茨坦公告》投降,次日中午,天皇向全国广播,正式宣布投降.
____8月28日,美军先遣部队占领厚木机场,开始登陆并占领日本.9月2日,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了日本投降书签字仪式.首先在投降书上签字的是日本代表外务大臣重光葵和总参谋长梅津美治郎.其次签字的是盟军最高司令麦克阿瑟和美,中,英,苏,澳,加,法,荷,新九国的代表.远东和太平洋战区的战争以及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
图中着西服,拄手仗者为日本代表重光葵,背立者是盟国方面签字代表,两旁及炮塔上站立着围观的美军官兵和各国记者.
只有内容,但是没有图片啊!!
6. 有没有关于历史的手抄报
看来你也喜欢柯南,做为柯南粉丝团我来棒棒的吧
祖国在我心中:
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祖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是生生不息的脉搏,壮丽秀美的山川,历史悠久的文化,传遍祖国的每一个地方。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上,涌现出一代又一代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英雄人物,也留下了一篇又一篇充满爱国激情的诗歌。你们可见过我国的四大发明。指南针,它促进了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为祖国嵌上摘不掉的荣光;黑火药的发明,让人们点火变得十分快捷;造纸术和印刷术,更是让中华文明更进一步,让中华万民更加方便、节约。四大发明,是祖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大禹治洪水,安天下,三过家门而不入是为了她;屈原忧愤满腔,投身汨罗江,是为了她;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抛头颅、撒热血是为了她;无数的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毫不保留地献出自己的智慧、才华,艰辛地劳动是为了她!其实,爱国,不仅仅是对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它更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啊。所以,同学们,我们要从小树立爱国精神。例如:在升国旗时,要行注目礼;团员同学日常生活中要爱护团徽、团证;平时要积极参加校内外开展的一切利于青少年成长的活动。虽然这些只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但是却充分的体现出了自己的爱国意识。此外,还要确立一个远大的志向,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要立志为祖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把祖国建设成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国家。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珍惜和抓紧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抓紧锻炼身体,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掌握丰富的知识,要培养创造意识,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做准备。
中国,一个响亮的名字;一个让世界震撼的名字;一个让无数华夏儿女为之感到骄傲与自豪的名字。这就是我的祖国。这是一个沸腾上升的祖国;这是一个如日中天的祖国。
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祖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是生生不息的脉搏,壮丽秀美的山川,历史悠久的文化,传遍祖国的每一个地方。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上,涌现出一代又一代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英雄人物,也留下了一篇又一篇充满爱国激情的诗歌。你们可见过我国的四大发明。指南针,它促进了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为祖国嵌上摘不掉的荣光;黑火药的发明,让人们点火变得十分快捷;造纸术和印刷术,更是让中华文明更进一步,让中华万民更加方便、节约。四大发明,是祖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大禹治洪水,安天下,三过家门而不入是为了她;屈原忧愤满腔,投身汨罗江,是为了她;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抛头颅、撒热血是为了她;无数的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毫不保留地献出自己的智慧、才华,艰辛地劳动是为了她!其实,爱国,不仅仅是对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它更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啊。所以,同学们,我们要从小树立爱国精神。例如:在升国旗时,要行注目礼;团员同学日常生活中要爱护团徽、团证;平时要积极参加校内外开展的一切利于青少年成长的活动。虽然这些只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但是却充分的体现出了自己的爱国意识。此外,还要确立一个远大的志向,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要立志为祖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把祖国建设成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国家。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珍惜和抓紧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抓紧锻炼身体,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掌握丰富的知识,要培养创造意识,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做准备。
中国,一个响亮的名字;一个让世界震撼的名字;一个让无数华夏儿女为之感到骄傲与自豪的名字。这就是我的祖国。这是一个沸腾上升的祖国;这是一个如日中天的祖国。
(希望可以帮到Lz)
7. 历史小报资料!急需!!!
历史学 以历史为认识对象所形成的一门学问,叫史学或历史学,也可以用“历史”一词代表。历史学的本质其实是把实际发生的事件转换成以意念和文字形式存在的历史的过程和方法。关于历史学的目的和方法的研究探讨,在西方属于历史哲学的范畴,历史哲学的出现和发展,意味着历史学从单纯的历史纪录发展成为对历史的解释和对历史规律的探求阶段。一开始,历史哲学仅仅关心如何改进历史研究的方法,但认为被研究和记录的历史就是真实的历史。在新康德主义和新黑格尔主义的影响下,人们对自身的认识过程有了重新的理解,哲学家开始重新定义历史学。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提出“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的命题,认为往事只有在当代人生活中发挥作用才成为历史,否则是“死的历史”,即编年史。因此,同样的历史在不同的时期会被不断的改写。英国哲学家柯林武德又进一步认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即历史是历史学家思想的反映,不仅因时代而异,也因人而异。而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认为历史事件是客观存在的,历史则是历史学家主观对客观的历史事件的认识。由于人主观的局限性,对客观的历史事件的认识是有限的,主观的认识不能完全符合客观的历史,因此只有不断改进逐渐逼近,这一过程同自然科学的过程一致。这种历史学称为“历史科学”。
西汉时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撰写了《史记》,创建了纪传体的历史记录体裁,《史记》的规模在当时世界范围内是空前的,之后东汉时班固著《汉书》,延续发展了《史记》的体例,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这两部历史著作,奠定了中国古典史学的基础,后来的历史学家沿用《史记》和《汉书》的体裁,将各个朝代的历史汇编成书,组成了“二十四史”。除断代史之外,唐宋期间中国还出现了通史,如唐末杜佑的《通典》,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其中《资治通鉴》是叙事长达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编年体通史,是中国史学史上的奇葩。
西方的历史学开始于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作家希罗多德在《历史》(又名《希波战争史》)一书中记录了希腊与波斯之间的希波战争,历史从此自神话和文学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希罗多德也因此被罗马哲学家西塞洛(Cicero)称为“史学之父”。但希罗多德的记录中真实事件与虚构事件混杂,并不是纯粹的历史。20多年后古希腊人修昔底德所著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治学态度严谨,历史记载翔实,才是西方第一部“信史”。前2世纪,希腊历史学家波里比阿在《通史》(又名《罗马史》)中记录了前218年至前146年73年间罗马帝国周围地中海沿岸各国、各民族的历史,是第一部“世界”通史。
望采纳
8. 历史小报资料
三十年,风雨兼程;三十年,阔步前行;三十年,见证辉煌。过去三十改革开放,如同海浪,把无数新意涌上了时代的海滩,却也带走了许多温情和往事,这一变革的海浪卷走的东西当中赫然有一座老屋。它,必将在岁月的沉淀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题记
老屋不老,建于1982年。因其是在祖屋的基础上翻建的,习惯上称其为老屋。
想起老屋,就会让人想起和老屋连在一起的人,想起屋里屋外的故事,想起老屋代表的历史时代以及那个时代老屋和人的命运。
上世纪70年代初,奶奶一家穷得叮当响,连称盐打油的钱都没有,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了下顿。全家住着三间小茅屋,一个篱笆墙环绕的院子空荡荡的。
上世纪80年代初,伴随着改革开放,农村实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生活渐渐有了起色。1982年,父母靠省吃俭用、辛勤劳动积攒了一些钱,拆掉了茅屋,建造了老屋的正房、东房。听父亲说当时的建造过程很艰辛,特别是材料的来源——砌墙的石头是从父亲从大山里采回来的,砖瓦是姑姑和妈妈在邻村一担担挑回来的,檩条和房梁是爷爷托人从外地买回来的。这在当时也称得上是“高档”的房子了,因为那时好多人家都还住着土坯房、草房。几年后父亲开起了拖拉机,生活更见宽裕,等攒了些余钱,在家乡的砖场买到了上好的红砖,于是请来四周的邻居帮忙盖起了西屋、南屋,后又重新翻盖了朱红色的石柱大门,历经近十年的时间,终于建成了现如今宽敞大方、清秀雅致的四合院。虽经历了后期两度改造,但终究未脱离老屋的主体是泥砖墙、瓦梁结构,尤其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生活的殷实,家乡好多人都将原来的瓦房推掉,重新起过楼房,而老屋依旧岿然不动,相比之下,大家都更习惯叫它老屋了。“农村人一辈子都为一间屋”的老话在父母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可以说他们大半辈子都是为老屋“折腾”的。
老屋坐落在村庄西头,出了院子就是田野了。一年四季,这片有如桃花源的圣地点缀着不同的景色——春天里的茵茵绿草,夏季里的滚滚麦浪,秋天黄澄澄的玉米,冬日银装素裹的棉柴,还有那些忙碌的大人和四处玩耍的孩子,那场景就像梵高油画里的农舍,简直美极了。老屋像一位有底蕴有内涵的老人,虽历经沧桑,但仍不失它的威武气派;它是一本厚重的大书,记录下屋檐下老屋主人和房客们的生活,演绎出一代又一代人生的悲欢离合,承载着时代的变迁。
母亲说,老屋是在我出生那年——1988年迎来第一位位房客的,之前并不是没有闲房可供租赁,而是因为租房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当时,作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产物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它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是适应当时农业特点和农村生产发展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一种较好的经济形式。各地农民积极响应政策号召,纷纷在自家村落搞承包忙生产,乐享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很少有人走出村庄。
到了90年代初,老屋的房客开始多了起来,四间闲房再也不“闲”了。我们村庄紧邻城区,房租又比城区便宜,很多租房的人便在这里“安营扎寨”,老屋的房客便也络绎不绝。九十年代的农村开始实行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经营,不仅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有所提高,而且广大农民也从有限的耕地上解放了出来,在得到土地收入的同时,还可以更好的发展其他产业或外出务工经商增加收入。许多房客便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农民。在农闲时节,他们便到城里揽活,做泥瓦工、修房顶、铺地板,有的还常年在外做些买卖。农民收入的渠道着实多了起来,百姓的日子也越来越红火。每每夏天的夜晚,老屋诺大的庭院里总会充盈着忙碌了一天的房客们淳朴的笑骂、大声的讲话以及老树下噼啪的棋子声。
进入21世纪,当我们姐妹都已进入高中、大学,老屋的房檐下却又多了几个学龄的孩童——他们是新的房客。时代在变,老屋下的房客也在变。为了孩子的教育而举家搬迁的家长们也加入了房客的行列。这些孩子多是刚入小学或刚读初中,这些家长多半是父亲在外工作、母亲在家全职照顾孩子上学,为了能就近读一所较好的学校,为了有一个以知识为依托的更好的明天,他们都在付出努力着。当一家人无需疲命奔波于日常的生计,当改革开放给人们带去物质上的富足时,精神上的追求、对教育的渴望就成为了另一番憧憬。老屋下又响起了曾经的歌谣和读书声。
……
今年暑假回家,便听说了老屋要拆迁的消息。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几年来,家乡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从实际出发,掀起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改革大潮。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交错贯通,整齐有序的居民楼拔地而起,小村庄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屋便是在这样的“旧村改造新村,村村统一规划”的农村改革大潮中接受拆迁的命运的。
老屋是这个变幻时代里一座无字的丰碑,它见证了过去岁月的贫寒和昏暗,改革开放的好政策,芝麻开花的美日子,整洁和谐的新农村……。老屋在时代变迁的脚步声中即将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即将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但我知道无论我走到哪里,那个贮存了我童年少年每一点点滴滴快乐时光的的老屋永远会留在我的心间,我的梦中再也不会走出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走不出这座青砖石瓦的农家小院和院里院外的故事。
当老屋成为一堆瓦砾,在它的原址上会重新起来一座红瓦彩墙的新楼房;当昨天今天已成为历史,一个崭新的明天又将继续——在那里,天很蓝,空气很清新,环境很优美,吸引世人的目光;在那里,勤劳、和谐、整洁、文明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一种习俗、一种风气;在那里,人们用聪明才智和辛勤的汗水创造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美好前景。
……
2008年8月8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夜晚,满天星斗,金蝉吟唱。房客小张把新买的电脑支在老屋门前的石凳上,屏幕上08奥运的精彩视频正在播放。老屋的主人和房客们凝心聚神地欣赏观看,激情、超越、梦想、自豪在每个人心中升腾,为中国加油,为北京加油,为奥运加油成为我们共同的祝福。我分明闻见穿过老屋走廊的风带着阵阵甜意,那大概是历经沧桑的老屋对年轻北京、澎湃奥运的深情祈祷吧!
即将消失的老屋、如火如荼的奥运、日渐强盛的中国;过去、现在、将来;在这一刻无限交融!
从老屋和房客们的变迁中,你看!这改革开放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