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高考化学易错点

高考化学易错点

发布时间: 2021-08-07 03:33:31

❶ 求高考化学难点和易错知识点

2007年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的总结
作为基础学科知识内容考查的依据,以下所列的知识点在近10年来的化学高考命题中呈现率达90%以上希望同学们在临考的复习中能一一对照来巩固相应的基础,如果某些点的认识不够,建议重温相应的教材和教辅资料,确保该内容的高得分率。
1、 氧化还原相关概念和应用
(1) 借用熟悉的H2还原CuO来认识5对相应概念
(2) 氧化性、还原性的相互比较
(3) 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
(4) 同种元素变价的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归中反应)
(5) 一些特殊价态的微粒如H、Cu、Cl、Fe、S2O32-的氧化还原反应
(6) 电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2、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的认识
(1) 主族元素的阴离子、阳离子、核外电子排布
(2) 同周期、同主族原子的半径大小比较
(3) 电子式的正确书写、化学键存在
(4) 建议能画出短周期元素周期表的草表
3、 阿氏常数与阿氏推论
(1) 利用克拉伯龙方程推导“阿氏4推论”,(P、V、T)条件下对“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微粒数、体积比、密度比”
(2) 利用克拉伯龙方程计算不同温度或压强下的体积
(3) 熟悉NA常考查的微粒数目中固体、得失电子、中子数等内容。
4、 化学能量
(1) 今年该内容被独立地罗列于考试说明中,请多加注意
(2) 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表达(状态、计量数、能量关系)
(3) 化学变化中的能量交换关系
5、 离子的鉴别、离子共存
(1) 离子因结合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
(2) 因能反应生成气体而不能大量共存
(3) 因能生成难电离的弱电解质
(4) 因相互发生氧化还原而不能大量共存
(5) 因双水解、生成络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
(6) 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与强酸、强碱大量共存
(7) 题设中的“酸碱性、颜色”等

6、 溶液浓度、离子浓度的比较及计算
(1) 善用微粒的守恒判断
(2) 电荷守恒中的多价态离子处理
(3) 物料守恒中离子与水解产物的综合考虑
(4) 浓度的计算请遵循定义(公式)规范表达
7、 pH值的计算
(1) 遵循定义(公式)规范自己的计算过程
(2) 理清题设所问的是“离子”还是“溶液”的浓度
(3) 酸过量或碱过量时pH的计算(酸时以H浓度计算,碱时以OH计算再换算)。
8、 化学反应速度、化学平衡
(1) 能计算反应速率、理解各物质计量数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2) 以“高则快”,“低则慢”来理解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 理顺“反应速率”的“改变”与“平衡移动”的“辩证关系”
(4) 遵循反应方程式规范自己的“化学平衡”相关计算过程
(5) 平衡移动中的“等效平衡”理解(难点)
9、 电化学知识
(1) 以家庭里的干电池为参照物理顺“电极名称”
(2) 能正确表明“原电池、电解电镀池”及变形装置的电极位置
(3) 能写出各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4) 了解常见离子的电化学放电顺序
(5) 能准确利用“得失电子守恒”原则计算电化学中的定量关系
10、 盐类的水解
(1) 盐类能发生水解的原因
(2) 不同类型之盐类发生水解的后果(酸碱性、浓度大小等)
(3) 盐类水解的应用或防止(胶体、水净化、溶液制备)
(4) 对能发生水解的盐类溶液加热蒸干、灼烧的后果
(5) 能发生完全双水解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11、Cl、S、N、X、P、Na、Mg、Al、Fe等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
(1) 总体上借助价态变化的转化反应来认识
(2) 容易在无机推断题中出现,注意上述元素的特征反应
(3) 注意N中的硝酸与物质的反应,其体现的酸性、氧化性“两作为”是考查的的重点
(4) 有关Al的化合物中则熟悉其两性反应(定性、定量关系)
(5) 有关Fe的化合物则理解Fe2+和Fe3+之间的转化、Fe3+的强氧化性

❷ 高考化学常考的知识点有哪些

1 概念的辨析(类似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分,电解质的区分)
2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元素平均相对原子质量
3 微粒中质子,中子数,电子数的求算
4同位素形成分子种类的计算
5四同定义的辨析(同位素,同系物等)
6元素周期律
7电子式,核外电子排布
8晶体的定义,类型,物理性质,作用力,键的极性。
8阿伏加德罗常数,及定律
9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
10溶液中的平衡,导电性强弱判断,酸碱性计算
11 盐类水解规律
12离子共存,离子方程,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13 胶体
14氧化反映及产物判定,方程配平
15电化学
16一些基本常识(例如人体骨骼中主要成分之类)
17守恒法,极值法的计算,溶解度计算,分段函数类型的计算,综合计算
18实验基本操作
19离子检验
20气体的制取,干燥,收集,尾气处理
21鉴别,分离,检验物质
22实验综合
23物质性质,组成成分分析
24反映先后判断
25化工生产
26根据有机物结构式判断有机物的性质
27加聚反映产物单体的分析
28有机综合

❸ 学好高三化学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的

1) 承认自己的分数体现了自己的实力,但也要明白自己真正知识层面的实力在哪里
分数=f(知识,技术),二者共同影响你的分数。先要承认自己的确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才能有针对性的努力。但是千万不要因此气馁,考试技术是完全可以短期迅速提高的,每次分数下来看清自己知识上的不足和技术上的不足:题型、思路、方法导致的扣分都是知识上的不足,细节、陷阱都是技术上的不足。把技术上的扣分都给自己加回来,看看自己知识上的分数应该在哪里,给自己一点信心。
2) 回想自己考试时的状态,特别是犯技术性错误那一瞬间的想法。
比如说你漏看了一个细节,一定要让自己深刻地反省。然后下一次,一定一边做题一边告诫自己,要注意细节要注意细节要注意细节。特别要留神的是,回想一下自己考试时候的状态,比如说已经是考了一个半小时你头昏脑胀看到这里已经非常疲惫,导致脑子暂时短路,那么下一次做题一旦出现这种状态,就要告诫自己:不好!我又要丢分了!快醒醒!至于醒过来的办法,喝水/深呼吸/看窗外/十指挠头都可以试一试。再比如,有的人(比如我)会因为草稿纸上写得太乱以致上一步到下一步抄错数,下一次就告诫自己一定要写得干干净净。
3) 我个人的几个习惯供你参考(不仅限于化学考试):
a 选择题慢慢做,对的选项要明确为什么对,错的选项要明确为什么错。千万千万要读完所有选项。
b 所有的题干都要慢慢读。特别留神各种代词、副词。再说一遍:慢,慢,读。
c 草稿纸,一定要写得干干净净清清楚楚,每道题都要有自己的空间,不要叠在一起。脑海中一瞬间可以跳过N多步骤,全都写下来并不会浪费你很多时间,反而有助于帮助你梳理思路。
d 所有两位数及更复杂的计算全都列竖式算两遍以上,直到算出同样的答案为止。
e 看似傻逼的题目全都有陷阱。
f “一切都是历史的重演”,新颖的题目一定可以回归到旧的题目和知识点上,如果没看出来,多半是做错了。
g 用一个本子记下你在知识到达80分以后的知识性错误。在此之前别这么做,没那么多时间搞所谓的“错题笔记”。
h 完成作业不是必须的。如果作业和你的学习计划冲突,可以优先完成自己的计划。但是!!如果这样会导致你和老师的冲突,影响你在学校的心情,请完成作业!!!
====================================
最后想说,不是每个人都需要95分以上的化学成绩。看看成绩单,想想自己心里的喜好,再想想自己梦想的大学录取分数线,给自己每一科都制定一个合适的目标,然后逐一——注意是逐一,搞定一个再说下一个——去完成。把成绩维持在一个较好的位置上,比把成绩提高到一个较好的位置上,要容易得多。如果你只需要80分的化学成绩,以后又不打算学化学,没必要把大量时间都浪费这一个学科上。
祝好运!

❹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及题型归纳有哪些

1、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考点衍生:氮气及其氧化物知识点 | 酸和对应的氧化物的反应】

2、单质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元素是F【考点衍生:水参与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 有关水的反应小结 】

3、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元素是Cl【考点衍生:含氧酸酸性方程式】

4、其单质是最易液化的气体的元素是Cl

5、其氢化物沸点最高的非金属元素是O【考点衍生:熔沸点大小比较规律】

6、其单质是最轻的金属元素是Li【考点衍生:碱金属元素知识点】

7、常温下其单质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是Br【考点衍生: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8、熔点最小的金属是Hg【考点衍生:金属及其化合物所有知识点】

9、其气态氢化物最易溶于水的元素是N【考点衍生:非金属氢化物化学方程式】

10、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Ag

11、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H【考点衍生:原子结构专项知识点 | 相对原子质量知识点】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13、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Fe

14、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C【考点衍生:有机化合物重要知识点|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15、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考点衍生:化学物质的结构易错知识点 | 常见物质的重要用途必考知识点】

1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K【考点衍生:元素周期表考点分析 |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

1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1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

19、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考点衍生:氮气及其氧化物知识要点】

20、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考点衍生:甲烷、乙烯、苯的主要特性,甲烷知识点】

(4)高考化学易错点扩展阅读

化学实验现象总结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很多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很多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热点内容
英语培训翻译 发布:2025-07-10 10:05:31 浏览:823
2014暑期实践 发布:2025-07-10 09:19:41 浏览:982
老师批改作业的图片 发布:2025-07-10 07:56:40 浏览:819
兰州市教育 发布:2025-07-10 04:28:12 浏览:486
常州一女教师与男 发布:2025-07-10 04:08:29 浏览:752
生物质热电厂 发布:2025-07-10 03:37:47 浏览:304
历史民权 发布:2025-07-10 03:34:51 浏览:53
tea化学 发布:2025-07-10 03:06:29 浏览:355
漫画题师德 发布:2025-07-09 23:54:29 浏览:211
使某人做某事的英语 发布:2025-07-09 23:36:43 浏览: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