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校园 » 中学生压力

中学生压力

发布时间: 2021-05-13 13:38:59

中学生学习压力有哪些

对于中学生来说面临的压力源有哪些呢?
主要来自于学习、父母、老师和同伴、环境、自我发展和时间六方面,其中学习压力是中学生的主要压力源。
一、 导致学习压力的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考试成绩不够理想,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
(2) 学习落后于其他同学
(3) 能否考上大学
(4) 考试要争取好名次
(5) 有学习天赋,成绩却不能名列前茅
(6) 学习成绩忽上忽下
(7) 试卷面前脑子一片空白
(8) 努力了,但还是学不好
(9) 一到考试出现躯体症状 ??????
二、 产生学习压力的原因
(1) 来自于社会的压力 、升学的、择业的等等;
(2) 来自于教育体制 中国的应试化教育,老师只看重成绩,忽视对于学生的教育等等;
(3) 来自于环境压力 学校、家庭、同

② 中学生有哪些压力

中学阶段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暴风骤雨”阶段。就是说在这个阶段,孩子们面临着太多的考验和压力。 首先是身心发展不平衡,即心理水平的发展赶不上生理的迅猛发展,使他们面临更复杂的考验,比如怎样和异性同学如何交往,如何得到同伴的认可,如何搞好和老师的关系等等。除了这种客观压力,更多的压力来自于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学习方面对中学生施加的压力。家庭方面,父母往往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要求过高,个别父母甚至为孩子制定了不切实际的奋斗目标,使孩子时时感到实现目标无望,长期处于失败的煎熬之中。而社会上对所谓的学习明星、高考状元的追捧,以及商家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所进行的各种推波助澜的广告宣传无疑会加大压力。这些压力,对于尚在成长中的中学生来说,不但不能成为他们前进的动力,相反,会成为他们成长的绊脚石。

③ 如何缓解中学生的压力

1、运用语言和想象放松。学会幽默:幽默是精神健康的调节剂,学会幽默,以良好的心境应付周围的一切。通过想象,训练思维“游逛”,如“蓝天白云下,我坐在平坦的绿茵草地上”、“我舒适地泡在浴缸里,听着优美的轻音乐”,在短时间内放松、休息,恢复精力,让自己得到精神小憩,你会觉得安详、宁静与平和。 2、分解法。请你把生活中的压力罗列出来,一、二、三、四……,你一旦写出来以后,就会惊人地发现,只要你“个个击破”,这些所谓的压力,便可以逐渐化解。 3、尽情发泄:心中的烦恼、忧虑不要积在心中,应设法及时宣泄,想哭就哭。医学心理专家认为,哭能缓解压力,让人类情感抒发出来要比深深埋在心里有益得多。 4、一读解千愁。在书的世界遨游时,一切忧愁悲伤便付诸脑后,烟消云散。读书可以使一个人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变得心胸开阔,气量豁达,不惧压力。 5、晚餐时以清淡食物为主。避免吃辛辣、油炸食物,或是停留在胃中时间较长的高蛋白高热量食物,以免增加胃肠的负担。 6、尽量在晚间11前上床入睡。因为11时到2时这个时间是人体经脉运行至肝、胆,若这个时间没有得到适当的休息,时间久了这两个器官的不健康就会表现在皮肤上,如粗糙、黑斑、青春痘、黑眼圈的问题。而且睡眠不足会影响第二天的听课效率。 7、勇担责任,增强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加强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从而改变学生的厌学消极态度:遇到困难不要退缩,不要逃避,知难而进,勇于战胜它。 8、着眼当前,知足常乐:一方面要集中精力做好当前的工作,不花时间追忆过去。另一方面不要把期望值放得过高,应量力而行,立足现实。 9、学会休息,劳逸结合.坚持运动: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使人精力充沛,充满活力。 10、正确地认识自己,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不为失败找借口,要为成功找方法。分析原因,找出不足,进行弥补。客观、合理地设定自己能力的目标,并对学业上的成功和失败有正确的归因。弄清楚自己的学习能力状况,掌握高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能感和自信心。 11、 穿上称心的旧衣服。穿上一条平时心爱的旧裤子,再套一件宽松衫,你的心理压力不知不觉就会减轻。因为穿了很久的衣服会使人回忆起某一特定时空的感受,并深深地沉浸在缅怀过去如梦般的生活眷恋中,人的情绪也为之高涨起来。与此同时,当人们穿上自己认为非常“顺眼”的衣服,自我感觉良好时,就会重新鼓起面对现实的信心和勇气。 学生本人应该树立学习信心,在家长的支持和教师的引导下,避免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化压力为动力,制定合理的时间表,科学安排作息、娱乐时间。恰当运用减压的方法缓解觉得过重的压力。比如:在家可以利用边做家务边听音乐的方法来消除在校学习带来的疲劳;课余可以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缓解紧张的神经;或者课余找个信任的人倾诉心事,聊聊天。这些都是减压的良方。只有保持健康的身心,才更有利于夺取最好的成绩。

④ 中学生究竟有哪些压力

1、压力对个体情绪的负面影响。大部分的压力都会让人感到不舒服,会带来不愉快的情绪,其中最主要的是焦虑和沮丧。焦虑中含有不安和忧虑的成分,显示当事人在遇到压力后有些慌张,不知该怎样做,同时又希望找到新的策略。过高的焦虑值,使学生效率降低。沮丧中含有失望,抑郁,甚至悲伤的成分,当尚未找到应付的新途径,情绪产生陷入低潮的倾向,长期压抑得不到释放,就容易引起各种心理疾病。

2、压力对个体认知的负面影响。当一个压力来源被个体认定为有威胁时,认知智力方面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比如,当考试时,老师站在一个学生旁边看着他考试,就会对学生造成压力。如果学生认定这个压力对他构成了威胁,他的注意力的焦点就会放在个人焦虑上面。而人的注意广度是有限的,对其他问题的注意力就大大下降,记忆力随之下降,直觉范围缩小,思维也比较刻板、固执、缺乏弹性,创造性思维功能更是明显下降。

三、舒缓压力的对策研究

1、学会与别人交往、沟通,明白心理健康标准。让学生以“恳谈会”的形式明白: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小组讨论,总结,最后全班归纳集体认可。学生据此标准,在对照发现自我压力形成的原因,从而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调整心态,对释放压力起到导向作用。

2、让压力得到合理的宣泄。由学校、家庭提供解除学生心理压力的机遇和场所,给予适当的宣泄方式。有对话的,有秘密写信的,由公众演说的,更有个别谈心或递纸条的。每种形式都是为学生提供的机遇,让学生心理压力在适当的环境中自然流露出来,这就克服了有心理问题一定找老师咨询的弊端。同时,释放学生心理压力要因人而异,根据其不同心理状态采取不同的方法。

3、合理利用时间。学会科学用脑。学会科学用脑。有时感到压力大往往是由于没有把时间安排好,做好时间管理是一件降低压力的好方法。首先要制定一个计划。计划可大可小,大到整个学期,每个学科;小到每个学期,每个单元,这样便于科学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讲究用脑卫生,注重劳逸结合。另外,每学一个新的内容,都要及时掌握,及时巩固。前一天预习新课;当天回顾所学内容;一周小结复习;单元测试前复习巩固;期中、期末前系统复习。这样从预习到考试,一遍遍加深印象巩固记忆,就不会感到压力太大,无形中减轻了焦虑程度,考试也能应付自如。

⑤ 中学生的压力到底有多大

中学生压力大是必然的,特别是初三的学生.
他们面临这人生第一次大型考试也是第一次面临人生的转折点,压力很大.
相比高中的学生他们是更加有心理压力的,因为是人生的第一次的考验,但是很多家长都是强行让孩子去参加语数英物等等的补习班,毫无休息时间可言.
我初中的时候写作业写到9点多然而睡觉的时候却在11点多,因为背书量大而且早上五点多就起来继续背书,睡觉的时间才6个小时左右吧,也许有的人认为很不错啊!最起码睡了6个小时,但是你要搞清楚这些时间对于一个压力大的人来说根本不够,很多工作者深有体会.
我觉得学生没有必要参加补习班,为什么,因为他们补习的内容无非是老师讲过的而反过来讲一下,但是你要是会听这些毫无意义.人没有聪明与笨一说,只有用心与不用心.学生自己都不学老师怎么能教的会?
不要求给太多的空间,最起码在双休日或者是节假日的时候有一天或者是一两天的休息时间吧?学生也是人啊,不是机器好么?就算是机器经常这样是不是也会出现故障?多用第三方角度去思考别总是站在个人的角度去看待

⑥ 中学生有哪几种心理压力

1、压力对个体情绪的负面影响。大部分的压力都会让人感到不舒服,会带来不愉快的情绪,其中最主要的是焦虑和沮丧。焦虑中含有不安和忧虑的成分,显示当事人在遇到压力后有些慌张,不知该怎样做,同时又希望找到新的策略。过高的焦虑值,使学生效率降低。沮丧中含有失望,抑郁,甚至悲伤的成分,当尚未找到应付的新途径,情绪产生陷入低潮的倾向,长期压抑得不到释放,就容易引起各种心理疾病。

2、压力对个体认知的负面影响。当一个压力来源被个体认定为有威胁时,认知智力方面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比如,当考试时,老师站在一个学生旁边看着他考试,就会对学生造成压力。如果学生认定这个压力对他构成了威胁,他的注意力的焦点就会放在个人焦虑上面。而人的注意广度是有限的,对其他问题的注意力就大大下降,记忆力随之下降,直觉范围缩小,思维也比较刻板、固执、缺乏弹性,创造性思维功能更是明显下降。

三、舒缓压力的对策研究

1、学会与别人交往、沟通,明白心理健康标准。让学生以“恳谈会”的形式明白: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小组讨论,总结,最后全班归纳集体认可。学生据此标准,在对照发现自我压力形成的原因,从而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调整心态,对释放压力起到导向作用。

2、让压力得到合理的宣泄。由学校、家庭提供解除学生心理压力的机遇和场所,给予适当的宣泄方式。有对话的,有秘密写信的,由公众演说的,更有个别谈心或递纸条的。每种形式都是为学生提供的机遇,让学生心理压力在适当的环境中自然流露出来,这就克服了有心理问题一定找老师咨询的弊端。同时,释放学生心理压力要因人而异,根据其不同心理状态采取不同的方法。

3、合理利用时间。学会科学用脑。学会科学用脑。有时感到压力大往往是由于没有把时间安排好,做好时间管理是一件降低压力的好方法。首先要制定一个计划。计划可大可小,大到整个学期,每个学科;小到每个学期,每个单元,这样便于科学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讲究用脑卫生,注重劳逸结合。另外,每学一个新的内容,都要及时掌握,及时巩固。前一天预习新课;当天回顾所学内容;一周小结复习;单元测试前复习巩固;期中、期末前系统复习。这样从预习到考试,一遍遍加深印象巩固记忆,就不会感到压力太大,无形中减轻了焦虑程度,考试也能应付自如。

http://www.xue.net/bzr/200706/5872_2_215164.htm

⑦ 中学生应怎样面对压力

仅供参考:
我国中学生的压力源主要来自于学习、父母、老师和同伴、环境、自我发展和时间六方面,其中学习压力是中学生的主要压力源。而高中生的升学压力要比初中生大,这是因为高中毕业面临的升学和择业更为迫切。
在社会中还存在不少中学生由于学习压力无法得到调节而酿成悲剧。一幕幕扣人心酿成悲剧,一幕幕扣人心弦的画面,种种悲剧也给许许多多的家长心灵造成难以抹去的伤痛。所以为了进一步了解学习压力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我们小组决定进行一些关于这方面的调查与研究研究目的:
通过这次学习,我们希望达到以下这些目的:
2.让同学们明白要用积极的态度来对待学习压力。
4.使同学们通过这些方法来减轻学习压力。
5.使同学们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愉快,能更好的来处理与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系。
6.在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关于学习压力的心理问题时,能主动向心理老师寻求帮助。研究意义:
在这次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小组的成员都学到了许多知识,包括如何建立团队合作精神,也让我们都了解了许多社会及家庭所存在的问题,更多的是从该课题的研究结果中我们也都懂得面对学习压力该如何正确调节。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次研究学习,能使更多的同学认识学习压力得不到正确调节的危害性并且能积极调整心态面对它,学会如何面对它,如何正确调节它,让高中生在学习中能轻松地学习,无论是在平时的学习中,还是在期末、期中,甚至在高考中,都能以轻松的心态面对学习压力,在每一次考试中都能考到理想的成绩研究过程:
我们首先通过小组分工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及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普遍反映学习压力都会存在,只是有时候大些,有时候少些;而关于学习压力的来源:不少学生提到其学习压力的大小是根据成绩的高低而定的。综合分析如下:有学生提出学习压力主要是自己胡思乱想,有学生提到是同学间的竞争导致的,也有少部分学生提到学校及老师给予的影响导致,更有一部分学生提到家庭及家族的无形压力。产生的影响:
由于中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常给他们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因为学习压力而陷入痛苦的学生屡见不鲜。这其中不乏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压力多来源于他们对学习现状的不满和同学之间不恰当的比较,多数因为不能接受自己的学习现状,过分注重结果,而体会不到学习的兴趣。而因学习压力而引起的考试焦虑、厌学在学习过程中时有发生,甚至出现一些伤害自己的行为。这些情况在期末、期中、高考、时更为集中和突出。有些学生因承受不了这些心理压力,有时会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反抗情绪,与父母、老师、同学产生矛盾等。解决的方法:
(一)自我调解法
1、不要把目标定得高于自己能力所及。
2、有效地分配时间,将学习任务或工作任务按轻重缓急编定先后次序,然后依次逐步完成,阶段性的成果可减低同时展开多份任务而又无法完成所带来的压力。
3、课余时应做适量运动,既可强健身体,亦可减压,或可在教室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减轻肌肉疲劳。
4、遇到困扰或情绪低落时,可与家人或朋友倾诉,通过与同学,朋友的沟通获得支持和关怀,亦可发泄情绪
5、即使再忙,也要有必要而充分的睡眠,这对松弛绷紧的神经至关紧要,对于处在身体发育时期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6、如果实在感觉压力太大,无法应承致使情绪低落,不妨去听听CD,看看电视剧,或者到酒吧去坐一坐,哪怕偶尔“疯狂”消费一把也可以。当然这是一种矫枉过正的办法,不可频频使用,更不能成为你懒惰涣散的借口。
7、养成持之以恒,平衡有序的生活习惯,不要做“书呆子”,别放弃享受美食,享受户外活动或发展个人兴趣所带来的乐趣。

⑧ 中学生学习压力有哪些

调节学习压力,一方面要学会放松,不要一味的扎到学习中去,学习之余做做运动,与朋友玩玩,听听歌等,做到劳逸结合。学习压力的主要来源在于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学习效率低下,导致一直忙忙碌碌,但学习成绩不见提高。所以提高学习是减少压力的根本办法:

1、高效的学习要学会给自己定定目标(大、小、长、短),这样学习会有一个方向;然后梳理自身的学习情况,找出自己掌握的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容易丢分的知识点;再者合理的分配时间,有针对性的制定学习任务,一一的去落实。

2、可以学习掌握速读记忆的能力,提高学习复习效率。速读记忆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复习方法,其训练原理就在于激活“脑、眼”潜能,培养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学习方式。速读记忆的练习见《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用软件练习,每天一个多小时,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把阅读速度提高5、6倍,记忆力、理解力等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最终提高学习、复习效率,取得好成绩。如果你的阅读、学习效率低的话,可以好好的去练习一下。

3、要学会整合知识点。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

4、做题的时候要学会反思、归类、整理出对应的解题思路。遇到错的题(粗心做错也好、不会做也罢),最好能把这些错题收集起来,每个科目都建立一个独立的错题集(错题集要归类),当我们进行考前复习的时候,它们是重点复习对象,保证不再同样的问题上再出错、再丢分。

热点内容
学生和老师的关系 发布:2025-09-11 09:35:01 浏览:124
师德师风政治学习心得 发布:2025-09-11 09:06:43 浏览:485
阶梯数学4 发布:2025-09-11 07:08:42 浏览:884
氧分子的化学符号 发布:2025-09-11 07:06:35 浏览:28
化学课程论 发布:2025-09-11 04:13:35 浏览:883
新疆特岗化学 发布:2025-09-11 04:05:34 浏览:421
高一数学测试题 发布:2025-09-11 01:15:41 浏览:828
师生失身情 发布:2025-09-10 23:13:58 浏览:215
班主任教育部 发布:2025-09-10 23:08:18 浏览:165
118全年历史 发布:2025-09-10 21:15:03 浏览: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