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校园 » 安徽省无为县无为中学

安徽省无为县无为中学

发布时间: 2021-05-14 00:26:26

『壹』 安徽省无为中学怎么

安徽省无为中学,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安徽省无为中学更多信息和资讯。

『贰』 安徽省无为中学的介绍

安徽省无为中学位于安徽省无为县,是安徽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安徽省第一所获得北京大学授予“高中校长实名推荐”资格的县级中学。1学校创办于1925年的无为县初级中学,先后更名无为县立中学、皖北巢湖行政区无为中学、皖北区无为中学、安徽省无为中学、兴无中学,1970年11月恢复建制定名为安徽省无为中学。2截至2013年7月,学校占地约160亩,建筑面积25000多平方米,设有6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3500余人,专任教师231人。

『叁』 安徽省无为县最好的中学

安徽省无为县最好的中学无为县第四中位学。
安徽省无为县第四中学位于无为县城西郊,紧临巢无公路,距无为县政府仅数百米,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其前身是檀树初级中学,始建于1968年,原属于石涧镇檀树乡。1993年并入无城镇,成为无城镇重点初中。2004年10月更名为无城中心学校,2006年8月升格为县直属中学——安徽省无为第四中学。多年来,学校一直扎实开展基础教育,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县名列前茅,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有用人才,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肆』 安徽省无为县有那些高中学校

一、无为中学
古老的无为,天映牛斗之光,地枕吴楚之气,南临长江,北濒巢湖,庄子哲学的精髓“无为”二字使她增添了些许玄妙、神奇的文化色彩。1925年,热心桑梓教育的早期共产党人在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创建了第一所中学,即“无为县初级中学”。1951年,升为地区重点中学,1955年又上升为省管中学。 “文革”期间,学校遭到严重破坏。1978年以后,无为中学古木逢春,宏图大展,全校师生员工励精图治,逐步走出一条高质量、有特色、有良好校风的办学之路。2001年,学校晋升为安徽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
二、无为第一中学
安徽省无为第一中学始建于1951年秋,是安徽省示范高中,副县级建制,校长魏文生。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国家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校学”、省“花园式学校”、省“电教设备一类达标学校”、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省“中等学校军训试点单位”、省“房改先进单位”、省“绿色学校”、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学校”、市“园林式单位”、县“文明单位”等荣誉。
三、第二中学
安徽省无为第二中学(前身为无为二初中),1958年始建,文革期间原无为二初中解散,于1974年在现校址(无城北门外)筹建无为二中。2007年7月,学校升格为巢湖市示范高中。2013年6月,升格为“省级示范性高中”。学校现占地76亩左右,现有逸夫科技楼1栋,教学楼3栋,学生公寓楼1栋,师生餐厅楼1栋。学校教学设施齐全,设备先进,是县花园式学校。
四、第三中学
安徽省无为县第三中学,
简称无为三中,是按照安徽省无为县委县政府“一次规划到位,分期分步实施”的要求,于1999年始建,高标准。高起点在2001年建成的新学校;是自六十年代以来无为城区新增的唯一的一所完全中学。并且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发展很快,学校的教学设施逐步完善,师资力量也逐步壮大,校园环境在无为县的所有中学中也数一数二。
五、襄安中学
安徽省无为襄安中学始建于1957年,张恺帆先生亲题校名。学校地处无为县历史文化名镇------襄安,面临襄东新街,背倚军(埠)二(坝)公路,距县城十余公里。学校占地面积105亩,校园环境优美,建设布局合理,文化气息浓郁,1995年被省教委、省绿化委命名为“花园式学校”,2001年8月升格为“无为县示范高中”,2002年2月、2004年5月、2007年7月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2003年8月升格为市级示范完中,2006年3月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安徽省高中新课程改革样该校,2007年9月获省级“先进集体”称号。
六、大江中学
大江中学是一所面向全县招生的公立全日制普通高中,2009年被授予巢湖市示范高中称号。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濡江侧畔,位于无为县泥汊镇渡江开发区,交通便利,距县城仅十五分钟车程。校园占地110亩,总建筑面积约32000平方米,其中综合楼3600平方米,教学楼约3700平方米。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遥相呼应,环境优雅,四季常青,是县级花园式学校。
七、牛埠中学
安徽省无为牛埠中学位于安徽省无为县牛埠镇风光秀美的竹丝湖畔,东面长江似带,西面苍山如屏,环境十分优雅。学校创建于1958年,占地面积108亩,现拥有教学楼两幢,教师宿舍楼三幢,学生公寓楼一幢,行政办公楼一幢,建有运动场、篮球场、排球场,配有实验室、微机室、艺体室、图书室阅览室、多媒体教室,安徽省一级综合档案室,以及宽带网和远程教育网,室藏各类图书资料5万余册。
八、开城中学
安徽省无为开城中学
无为开城中学:始建于1959年,现有教职工105人。其中高级职称有18人,中级职称35人,有30个教学班,学生近2000人。该校有设备较齐全的理化生实验室、语音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有300米环形跑道的体育运动场和比较配套的体育设施。学校占地60亩,布局合理,校园文化氛围浓郁。
九、华星学校
安徽华星学校由安徽华星电缆集团董事长曹中年先生投资兴办,始建于2003年,2004年9月开始招生,迄今已走过了八年的历程,是一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四位一体”的全寄宿制民办学校。校园占地面积315亩,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总投资1.1亿元。全校现有250多名教职工,51个教学班,2100多名学生,是目前芜湖市最具影响力的民办学校之一。
十、六洲中学
芜湖市六洲中学位于鸠江区白茆镇中心附近,距市区四十余公里。学校占地面积100多亩,校园环境优美,建设布局合理,文化气息浓郁,2000年12月无为六洲中学被无为县绿化委员会、无为县教育委员会评为花园市学校,2004年被巢湖市绿化委员会评为花园式学校。2000年12月30日在全县中学教科研工作评估中被无为县教育委员会评为先进单位。2004年9月、2005年9月,连续两年在年度普通高中评比中荣获教学成果奖。2007年8月学校升格为市级示范性高中。
十一、仓头职中
仓头职业中学是一所高级职业中学,占地面积达50.6亩,校舍建筑面积8052平方米,并拥有机电修配厂、养殖场等实习基地供职高部学生实习。校园环境优美、景色怡人,早于1998年被评为县级“花园式学校”。

『伍』 无为中学和芜湖一中哪个比较好

当然是无为中学了,看看去年的升学率吧,还有,无中也是省重点,目前正在努力申请国重点。

『陆』 2020年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无为中学高一年级分数下来了吗

还没定下来的。高中录取分数要中考结束后才能定下来。

『柒』 安徽省巢湖市无为县10年中考无为中学,无为一中,襄安中学今年计划内,计划外录取分数是

无为中学计划内统招716分,指标到校686分,回头招699分,计划外670分;
无为一中计划内统招682分,指标到校652分,回头招670分,计划外647分;
无为襄安计划内统招656分,指标到校626分,回头招644分,计划外630分。

『捌』 无为有几个中学啊严桥中学是不是就是说的无为中学

严桥是严桥镇上的中学

『玖』 安徽省无为中学的办学历史

1925年,在无城后新街沙氏宗祠创办无为县初级中学,为县级初级中学。
1928年,迁往无城东门刘家公馆。
1930年,迁往无城观震潮(即今无为一中校址)。
1938年,迁往开城桥徐家新屋(借四维小学校舍)。
1939年,迁往无城绣溪(租王家公馆李氏宗祠暂用)。
1940年,迁往无为南乡黄姑闸。
1942年上半年,先解散了学校,接着在庐江黄泥冈陈祠复校,旋即迁庐江黄泥河镇;秋,由庐江黄泥河镇迁回县内南乡汪田的田埠苏村,冬,再迁至本县与庐江接壤的断腰岭。
1943年,由断腰岭迁至庐江的砖桥。
1944年,由砖桥迁回县内合毛河镇。
1945年,迁回无城黉门。
1946年秋,更名为无为县立中学,增招高中上升为完中。
1949年,更名为安徽无为中学。
1950年,更名为皖北巢湖行政区。
1951年,更名为皖北区无为中学,上升为地区重点中学。
1952年,更名为安徽省无为中学。
1953—1956年,跨黉门与观震潮(即今无为一中)两处 。
1955年,上升为省管中学。
1956秋,迁至西寺(内有古塔)即今校址(西大街104号)。
1966年7月,毁古塔,易校名为兴无中学,即今校址。
1968年10月,撤销建制。
1970年11月26日,恢复建制,定名为安徽省无为中学。
1980年,定为县重点中学、地区重点中学。
1987年,上升为副县级建制。
1997年10月7日,确定为巢湖地区规范完中。
2001年,晋升为“安徽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
2013年,获得北京大学授予的“高中校长实名推荐”资格。

热点内容
阶梯数学4 发布:2025-09-11 07:08:42 浏览:884
氧分子的化学符号 发布:2025-09-11 07:06:35 浏览:28
化学课程论 发布:2025-09-11 04:13:35 浏览:883
新疆特岗化学 发布:2025-09-11 04:05:34 浏览:421
高一数学测试题 发布:2025-09-11 01:15:41 浏览:828
师生失身情 发布:2025-09-10 23:13:58 浏览:215
班主任教育部 发布:2025-09-10 23:08:18 浏览:165
118全年历史 发布:2025-09-10 21:15:03 浏览:512
30米快速跑教学反思 发布:2025-09-10 21:14:19 浏览:974
幼儿师德演讲稿一等奖 发布:2025-09-10 16:35:17 浏览: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