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老照片
① 为什么看了我们学校的老照片以后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呢
怀念,你这个人很念旧的。不行就找同学出来聚聚吧,记得带上你们的老师
② 很怀念母校的老照片。去年7月回母校参观。学校变化很大。那所学校养育了我们11年
母校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mǔ xiào,是人们对自己曾经毕业或肄业的学校的一种称谓。怀有感激之情。英译为one's old school;one's mother school;Alma Mater。
“母校”一词的来历
人们把自己毕业或肄业的学校称为“母校”。它是在20世纪初由日本传入的外来语。当时,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聘有日本教员,其中,“正教习”服部宇之吉对我国师范教育建设贡献很大。“母校”一词就是他在1907年向第一期毕业讲话时提到的。由于饱含亲切感,又易于接受,后来在全国就流行开来了。
称自己曾经从那里毕业或肄业的学校。邹韬奋 《萍踪寄语》三:“谈得尤其诚恳的有位江善敬君,他是国立暨南大学外交系的毕业生,现在母校服务。”
母校
母校是一支永远的乐曲,我们是她一个放飞的音符;无论我们将来汇入哪一首诗歌里,都跳动着她的一节旋律!
母校是一处温馨的港湾,我们是她怀中驶出的小船,无论我们将来停泊在哪一个码头里,都闪烁着她的一盏航灯!
母校承载了我们无尽的欢笑和泪水,既然我们选择了她,就让我们来好好爱她、呵护她!我们一起在这片乐土上拼凑起曾经属于我们的那美丽的回忆,留下我们成长的足迹!
母校
(母校:指自己就读过的学校)
诗歌
忘不了那清脆悦耳的钟声,
敲醒曾经的愚昧、贫乏,
叩开一扇又一扇求知的心窍;
忘不了那宽敞明亮的教室,
祖辈也曾在这里学习、演算,
琅琅书声再次从这里响起;
忘不了整齐漂亮的桌椅,
我们曾趴在上面,
演算未来,探索奥妙;
忘不了那精致绝伦的地球仪,
我们瞪大了眼睛,
惊喜地望着北京、美利坚……
别了,母校,
你历史悠久, 辉煌灿烂,
你赐给我们聪慧、自豪。
无论我走到哪里,
我都记住你的容貌,
就像永远记住
童年的摇篮和妈妈的微笑!
别了,老师!
深深地鞠躬,
轻轻地呼叫……
忘不了老师窗前的那盏灯,
您伏案备课,批改作业身影;
忘不了三尺讲台上,
您绘声绘色,神采飞扬的风姿;
忘不了课外活动时,
您悉心的呵护,天真的笑脸。
从入学时的天真,
到如今成熟的少年,
岁月掠走了您的青春,
粉尘染白了您的双鬓,
您却帮我们撑起理想的信念;
别了,老师!
您慈祥、亲切、无私,
传给我们以知识、情操。
不管我活到哪天,
我都忘不了您的名字,
就像永远忘不了,
妈妈的乳汁和自己的生肖!
在这离别的时刻,
我们要送给你一支歌,
让您在休息的时候听听我们的心声;
我们要把火一样的诗句塞在您的枕下,
让您在睡梦中
也能感受到我们炽热的心跳。
七月的风儿把我们召唤,
新的生活让我们向往。
③ 你有无法忘怀的校园往事吗
有,就是我以前刚进高中时,我认识的第一个女孩子,可是后来她有别的朋友了,就没在和我一起玩了,挺难过的,所以记到了现在。人活这一辈子,让人无法忘怀的事,真的太多太多了,数不胜数。
当我们即将告别校园时,一切过往的点点滴滴都将化为心底最珍贵的记忆,让我们用一首歌为自己再也回不去的学生生涯,再也回不去的大学生活,再也上不了的课,再也见不到的人,再也睡不了的宿舍,为所有的所有,划个句号。
④ 谁有2005年郑州少林文化中等专业学校的老照片
2005年郑州少林文化中等专业学校的老照片,
年代太久远了。
可尝试询问学校办公室、校友会。
奔跑吧,兄弟。
祝你好运。
⑤ 下面是一张毕业时的老照片你看过之后会有怎样的感触.(150字)PS:悬赏100!!!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一张老旧的黑白照片,记录下的不仅仅是我们的童年,更是老师们的青春。老师将青春留在这一张张从黑白到彩色,从模糊到清晰的毕业照里,目送着我们走向美好的未来,而他们却被岁月在额头刻下皱纹,在鬓角染上白发。桃李满天下是老师们唯一的期望,试问,我们辜负得起老师用青春换来的期望么?
⑥ 用英语翻译:我们有一张我们学校的老照片
答案是:
we
have
an
old
picture
of
our
school
☞
♧手工翻译☀尊重劳动☀欢迎提问☀感谢采纳♧
☜
⑦ 谁有上海市杨浦区铁岭中学,校园内的照片啊! 最好是10年前的老照片。很是怀念!!
http://tieba..com/f?kw=%CC%FA%C1%EB%D6%D0%D1%A7&fr=ala0有好多照片
⑧ 衢州市新民中学的老照片
没有找到建议到新民中学官网看看。
⑨ 顺德北滘中学历史和老照片
探寻北滘中学历史 创办历程:学校创办于1959年,现为镇属完全中学。50年风雨春秋,桃李芬芳,香飘遐迩;人才辈出,倍受青睐。1992年易地重建校舍,为当时全区校园环境较为优美,设施较为齐全的学校之一。1994年,晋升为首批广东省一级学校行列。 1959年至2204年大事记1959年北滘中学创办,初期仅开办两个初中班设置于镇中心小学院内。学生108人,教职工4人。卢恒兼任校长。1960-1962年北滘中学前往碧江振响楼,顺德县政府正式设置“顺德北滘初级中学”建制。教学班增至6个,钟文声任副校长。学校初具规模。1963年北滘中学迁办于北滘镇内。1963年,李鉴泉任副校长。1969年开办高中,成为北滘首间完全中学。1970年9月,何文勇任校革委会主任兼党支部书记,李鉴泉为革委会副主任。1973年8月,孙文雅任革委会副主任。1975年9月,吴兴裖任革委会副主任。1982年,吴兴裖任校长,何文勇任支部书记。1983年,北滘中学升格为县内学片重点中学,初高中已达14个教学班。1985年8月,何汶任支部书记,黄冠联任副校长,学校被评为顺德县教育先进单位。1959年9月曹叶萱任校长,吴兴裖任支部书记,何汶任副校长。学校已有一定规模,设施比较齐备,教学渐有影响。建校30周年,举行了首次校庆。1991年镇党委和政府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把发展教育放于重要位置,决定在北滘择新址重建北滘中学。政府拨款和集各方力量共投入2400多万元。1992年8月,校园占地面积5.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能容纳30个教学班、近2000名学生,及各种教学场馆和设施十分完备的新北滘中学落成。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朱森林题写校名,广东省委常委、副省长欧广源亲临剪彩祝贺,各级领导出席落成典礼。新北中建成为其发展打下了厚实基础。其时曹叶萱任校长兼支部书记,吴兴裖、黄金创任副校长。1993年,杨梓文被评为“南粤优秀地理教师”。1994年5月北滘中学被评为首批广东省一级学校之一。曹叶萱任校长兼支部书记,吴兴裖、黄金创任副校长。曹叶萱校长被评为“佛山市劳动模范”。冯燕冰被评为“广东省优秀班主任”。学校从该年起至2004年连续11年评为“顺德(市)区先进学校”。1994年11月26日,学校成立北滘中学奖教奖学基金会,召开第一届奖教奖学帮将大会,并决定以后每年召开一次奖教奖学颁奖大会。到2008年,已经召开了十六届奖教奖学颁奖大会。1995年6月曹叶萱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黄金创任副校长。曹叶萱校长被评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南粤优秀教师特等奖”、“佛山市优秀党员”、“顺德市模范市民”。1996年7月学校党支部书记被评为“顺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9月,曹叶萱校长被评为广东省“南粤优秀校长”。7月,陈伯森、黎永祥任副校长。7月,镇政府拨款90万元,校园网第一期工程开始建设,至2003年9月,镇政府共拨款292万元,校园网第二和第三期工程落成。1997年4月学校评为“顺德市文明学校标兵”。7月,陈伯森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黎永祥任副校长。9月,学校评为“佛山市文明学校”。1999年7月北中高考上省大专以上人数率现在镇属中孤儿突破100人大关,达104人,陈伯森校长在全区高考工作总结大会上作了经验介绍。从这年期至2004年,北中高考上省大专线以上人数一直处于全区镇属完中的领先位置。10月,陈伯森校长被评为“顺德市优秀校长”。2000年7月陈伯森校长被评为“顺德市优秀共产党员”。11月,顺德浦项镀锌钢板有限公司捐款54万多元,为我校购置电脑56台,新建多媒体第3教室。2001年镇政府拨款1196万元,新建实验大楼、扩建学生宿舍及食堂。实验大楼共有6层,建筑面积达6483平方米,各种实验课室18间。8月,高中扩招两班。2002年8月周少祺任副校长。2003年北中高考本科以上上线人数,居镇属完中首位,达163人,其中区伟良同学高考总分达814分,列顺德区第9名。8月,初中,高中各扩招两个班。9月,郭彬当选为佛山市十二届人大代表。10月,郭彬老师代表全区教师在顺德区第十届奖教奖学大会上发言。12月,镇政府拨款680万元,建设学校办公大楼,同时征地6000平方米用于扩校。2004年3月 体育科长卢杰龙老师在佛山市高考体育工作总结大会上发言,介绍北中体育高考的经验。7月,镇政府拨款152万元,修建学校运动场400米标准化塑道。7月,北中高考重点本科上线人数和本科入线率再居全区镇属完中首位,何文锋同学政治单科832分为佛山市第一名。9月,陈伯森校长在全区高考工作总结大会上发言,再次介绍北中高考经验。9月。黎永祥副校长被评为“南粤优秀教师”、“佛山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吕鹏程老师被评为“佛山市优秀教师”。9月,初中扩招两个班,至此,北中已达到初中18个班、高中24个班,在校学生2430人,住校生1200人,专任教师151人之规模。10月学校办公大楼建成,共六层,建筑面积达5480平方米,各类办公室38间。
⑩ 我想找烟台职业学院的一些学校的老照片,
红旗路1号,应该是原山东省烟台财政学校,2003年六所学校合并为烟台职业学院后,属于北校区。目前会计系还在,但今年10月底可能也要搬到莱山新校区了,因为已经卖给鲁东大学了。照片我有。因为我从1991年至今都在那儿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