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师生门
A. 山西艺校哪的最好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是2000年9月21日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山西文化艺术学校、山西省电影学校以及山西省唯一的一所成人艺术类高校山西职工文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其前身是始建于1951年的山西文化艺术学校(五十年代曾一度升格为山西艺术学院),是我国开始重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以后批准成立的第一所艺术职业学院。学院分为三年制专科(高中、中专、职高起点)、五年一贯制高职(初中起点)、五年制中专(小学起点的舞蹈、音乐小班)及成人大专(脱产和函授)和专升本(函授)等几个办学层次。03、04年学院与太原师范学院联合招收了两届本科生,今年将继续合作招收本科学生。学院主要面向本省招生并从周边省份招收优秀学员,现有在校生二千六百多人。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太原市的中心地带,主校区位于并州东街4号,滨河校区位于太原市滨河小区内,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学院建筑面积近六万平方米,设有音乐系、美术系、舞蹈系、影视表演系以及电视艺术系五大系二十多个专业。
学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年龄结构合理、专业门类齐全、爱岗敬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36名,其中专职教师158名,专职教师中教授3名,副教授及高级讲师43名,讲师78名。我院对外交流合作十分活跃,聘请了包括余秋雨、张继刚在内的三十多位国内知名的专家担任我院的客座教授,并将山西省歌舞剧院、山西省话剧院作为我院的实习基地。
建校54年来,我院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文艺战线、艺术教育领域培养了近万名合格人才,涌现出了不少著名画家;优秀的舞蹈、声乐、器乐、影视表演演员;知名的编剧、导演、节目主持人;还有一大批杰出的文艺部门的领导者、管理人才。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文化教育建设的要求,培养复合型艺术人才,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在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内部管理的同时,还和国家级重点艺术院校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给品学兼优而且具有培养潜能和素质的优秀中专毕业生以及高职毕业生进一步学习和深造机会。
中国音乐学院山西太原函授站于2002年迁入我院并开始工作。
我院为省歌舞剧院、省话剧院、山西电影制片厂、省(市)电视台、省画院、省音乐舞蹈研究所用人首选单位,并常年向全国各大文艺团体选送优秀毕业生。
2004年学院完成了大型原创舞剧《一把酸枣》,并在中国舞台表演艺术的最高殿堂——保利剧院首演获得巨大成功。这部舞剧由总政歌舞团团长张继刚(山西籍)历经三年精心打造。我院的学生们用美的惊心动魄的肢体语言,演绎了一段“汇通天下”五百年的晋商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张继刚这部回报家乡的力作,创下中国舞剧史上的“五个一”。首先,是一部由国家顶尖艺术大师真诚合作创作的舞剧。张继刚这位中国当代著名导演,中国舞蹈界唯一的“世纪之星”,已获得国内外大奖30余次。作曲方鸣刚刚获得第十一届“文华奖”的两个音乐设计单项奖。舞美设计龙华曾获法兰西总统奖,还有灯光师王国瑞,服装设计宋立,主演邱辉、田芳一个个名字都与艺术的辉煌紧密相连;然后,这是第一部表现晋商爱情生活的舞剧;第一部完全由学院独立承担,在校师生制作、表演的舞剧;第一部拥有最大写实舞美场景、最大演出阵容的舞剧;第一部既追求艺术精品又注重市场价值的舞剧。
舞剧的成功演出,标志着我院“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奋斗目标得以实现,同时也是我院产、学、研结合的辉煌成果。
B. 山西万荣有什么旅游景点
李家大院 孤峰山 后土祠 东岳庙 西滩
C. 山西省大学的排名
最早听闻山西最多的就是煤炭资源丰富,除此之外,山西也是古建筑的历史名城,“雁门关”“五台山”“平遥古城”“青龙古镇”等等这些都是山西比较有名的地方。但是高校资源比较匮乏,仅有八十多所高校,仅有三十三所本科院校,在全国31个省份中排名20。近年来,随着山西的经济不断推进,这里的高校也在进行深度改革,备受学生和家长关注。
今天,小编要带大家了解山西的高校排名情况,山西的高校总体上不算优质,校与校之间实力差距悬殊。但是也有一些高校实力不错,值得学生选择。
山西高校高校排名出炉,太原理工大学夺冠
第一梯队:太原理工大学
在国内高校综合实力排名中,太原理工大学排名78,但是在山西省高校排名中属于排头兵的存在了,领先于省内其他的高校,是省内仅有的一所211大学。
学校前身是早期的国立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历经了三个阶段,从工学院、工业大学再到如今的太原理工大学,工科实力相当强,化学工程与技术是学校的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近年来,学校也在寻求最好的发展,力求与省外名校进行合作,从浙江大学引进知名学者郑强教授后合作渐次深入,未来可期。
第二梯队:山西大学、山西医科大学
山西大学虽然属于百强名校,但是在国内综合实力排名中与太原理工大学相差了二十个名次,在本省排名中仅次于太原理工大学。学校前身是1902年的山西大学堂,是中国最早的大学之一。
不过,令人比较意外的是,学校没有如愿进入211工程,可能也是因为学科门类多,师生多,整体上理科没有很大的优势,因此没有在全国高校中拿得出手靠前的东西,至今在招生录取中以普通本科的身份对外进行一本招生。不过学校最近也与北京大学互动频繁,寻求合作和发展。
虽然山西医科大学榜上无名,但是办学层次却和山西大学一样,属于中国高水平大学。或许因为山西医科大学属于医学类院校,理科实力本身就很强,与其他综合性大学没有可比性,因此,相关机构即使对学校没有进行排名,但人们的潜意识里早已经将这所学校的水平与山西大学进行并列。
第三梯队:山西财经大学、中北大学、山西农业大学
山西财经大学在这个梯队中排名最高,进入了第三名,超越了中北大学,让不少人觉得比较惊讶。学校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优势特色发展,推进更多的人才培养计划,为我国培养更多的人才,财经类特色院校常常属于热度比较高的学校,因此能够领先中北大学也有所理解。
其次是中北大学,学校前身是太行工业学校,是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型培养大学,国家二级保密单位,被誉为“人民兵工第一校”。也因此,学校对外比较神秘,尽管实力很强大,但是宣传力度不强,常常被人忽视,其实,学校在工科院校里实力也很强,在武器制造方面排名全国前列,而且学校在一些省份属于二本招生。中北大学近年来也频繁与北大、清华相继谈妥合作项目。
山西农业大学在此次排名第五,学校始建于1907年,初名私立铭贤学堂,创始人为孔祥熙。学校作为省内唯一的一所本科农业院校,承担起了山西的农业人才培养和输出。学校曾一度培养出院士级别的人才,但是因为没有赶上211工程的春风,在如今从重点大学跌落为二本院校,十分憋屈和惋惜。
第四梯队:山西师范大学、太原科技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始建于1958年的晋南师专,后来成为升级成为本省的重点师范大学,因为地处历史临汾,所以学校的知名度省外比较低。但是学校作为一省师范,汉语言文学和生物学专业实力很强,十分适合中等生报考。
太原科技大学全身也是机械制造工业学校,如今升级为大学,工科根底深厚,是中国重大技术装备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优势专业有工程力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自动化专业等等。学校在本省属于一本招生,省外属于二本招生。
总结
虽然山西名校不多,但是各类学校齐全,而且学校在当地的历史比较悠久,因此学校在本地人心中认可度很高,很多当地的老一辈人才大部分都毕业于这些学校。近年来,山西省也在不断地对本省的高等教育加大投入,这些高校进入双一流指日可待。
另外学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可以结合高考分数、地域、培养人才的能力、就业率等综合因素进行考虑。
D. 山西有什么音乐学院
山西大学有一个音乐学院。
山西大学音乐学院是山西省唯一一所培养音乐高级专门人才的学院。其前身为创建于1958年的山西艺术学院,1962年并入山西大学,始建山西大学艺术系音乐专业。1990年成立音乐系,1996年扩建为音乐学院。学院现有理论作曲系、钢琴系、声乐系、民乐系、管弦系、舞蹈系六个系和一个艺术研究所。设有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舞蹈编导四个本科专业,拥有音乐学、艺术学、戏剧戏曲学、舞蹈学和艺术硕士五个硕士研究生学位点。本院现有教
授11人,副教授20人,讲师37人,助教7人,并聘有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以及美国、英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等国的20余名专家作为兼职(客座)教授。现有在校学生千余人,其中本科生700多人,研究生300多人。
近五年来,本院共有近百余名师生在全国专业大赛中获奖。学院合唱团曾获得国际比赛金奖。学院爱乐交响乐团、民乐团、舞蹈团也在本省享有盛誉。学院近年来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采用先进的学分制管理,形成了表演型、理论型、复合型等多种音乐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成果斐然。
E.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怎么样
简介: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51年的山西省艺术学校人民艺术家、著名版画家力群为首任校长。1958年,升格为本科层次的山西艺术学院,此后几经分合,几度易名。1998年,与山西省电影学校合并成立山西省文化艺术学校。2000年,与山西职工文学院联合改制为山西艺术职业学院,是全国第一所高职类艺术院校,这是山西艺术教育的里程碑,学院由此步入开拓创新、跨越发展的新阶段。 学院校本部位于并州东街,占地面积32.5亩,另有西华苑校区。目前在校生3000多人,在编教职工300多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于平、余秋雨、张继钢、廖昌永等在内的客座教授80余名。学院设有8个党政管理部门、16个教学系部、3个教辅机构、2个群众团体,有2个附属事业单位、2个文化公司。有本科、专科、中专三个办学层次,开设5个本科专业、13个高职专业。有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建设项目2个、实训基地建设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15门院级精品课程。 学院教师承担多项国家和地方重点科研项目,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论著10多部,省级出版社出版论著20余部,在国家级报刊杂志发表论文近百篇,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200多篇,编著出版《山西民间舞》等10多部艺术专业教材和舞蹈音像教材。学院坚持出人才,出作品,服务社会,成绩突出,学院被文化部确定为“全国艺术教育改革试点单位”“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荣获“山西省文化系统先进集体”“山西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山西省文化产业创新活动先进集体”、“精神文明标兵单位”等国家级和省级集体荣誉近百项,师生在各类教学、科研、艺术赛事中荣誉近500项。坚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改制建院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省文化厅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院师生员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广大教职工拿出自己的房产证作抵押筹措资金,学院主要靠自筹资金先后建起了办公楼、音乐楼、美术楼、公寓楼、实习剧场等,改造校园环境,增加教学设备,建起文化墙,完善标识文化、橱窗文化,校园艺术特色鲜明,育人环境优美,获“平安校园”“绿色校园”称号, 坚持发挥优势、深化内涵,构筑了结构合理层次完整的艺术教育体系。学院立足音乐、舞蹈、美术等传统专业教育优势,不断拓展专业领域,注重内涵建设,做精做优专科教育,做强本科教育,逐年扩大本科招生规模。2011年成立的学院附属中专,通过省教育厅“管理四星级学校”评估。学院已形成一个以专科教育为主体,以本科教育为龙头,结构合理、层次完整的艺术教育体系。 坚持开拓创新、实践优先,探索高职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全国艺术教育领域的标杆和范例。学院是文化部确定的全国第一个艺术教育改革试点,坚持实践优先,通过打造剧目探索育人模式。出品电视剧《小村风景》获“飞天奖”三等奖,与太原电视台联合拍摄电视剧《生死之恋》获“飞天奖”中篇电视剧一等奖,填补了省内空白。与央视、太钢集团联合拍摄电影《李双良》入围电影“华表奖”,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国内10部优秀影片。承办大型交响音乐会《矿工大合唱》走进北京音乐厅。打造舞剧《一把酸枣》和《粉墨春秋》获得巨大成功。通过打造剧目、演学结合,锤炼了队伍,培养了人才,探索出一条“课堂教学—艺术创作—舞台实践—市场检验”高职艺术人才培养模式,2007年获第二届文化部“创新奖”。2012年7月30日文化部文化科技司于平司长撰文《实践优先的艺术职业教育--从两部舞剧看一所高职的育才追求》专版登载在《中国文化报》,充分肯定学院在全国艺术职业教育领域走出了新路,树立了楷模。几年来,山西省教育厅对学院先后进行了两次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均取得优秀,成为艺术人才培养的理想摇篮。 坚持敢为人先、打造剧目,为山西文化建设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出突出贡献。学院抢抓山西文化强省建设机遇,立足艺术教育资源优势和山西深厚传统文化积淀, 成功打造舞剧《一把酸枣》荣获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中宣部“五个一工程”、文化部“文华剧目奖”和“优秀出口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一等奖”等多项国内大奖,先后赴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巴林等国进行文化交流,是第一部登上美国国家文化中心——肯尼迪艺术中心的民族舞剧,目前演出千余场。打造舞剧《粉墨春秋》荣获2011-2012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第十四届中国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文华大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大奖”等,先后新加坡、法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进行文化交流,2012年赴澳大利亚参加中澳建交40周年中国文化年闭幕式演出,是中国第一部走进悉尼歌剧院的舞台剧,其精彩舞段亮相北京“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参加了中泰建交40周年及泰国“欢乐春节”和香港“欢乐春节”演出,目前演出近二百场。两部舞剧作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走进世界顶级演出场地,在国内外具有非凡的影响力和文化感召力,已经成为山西文化、中华文化的靓丽名片,学院成为山西文化走出去的领头雁,多次被中央电视台宣传报道。 坚持彰显品牌、服务社会,学院社会形象和影响力达到新高点。学院参与了建国60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10余项(次)国家重大活动演出和对外文化交流等任务。承担了山西经济贸易洽谈会、平遥国际摄影节、华夏文明看山西等山西省重大活动演出和主持、礼仪服务等近40项(次)。多次参加央视春晚演出、承担山西卫视大型晚会的策划、演出和舞美制作。学院在“桃李杯”全国舞蹈大赛中多次摘取重要奖项,被誉为“开在八大院校外的奇葩”。学院已发展为一所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艺术院校。李力院长被评为“2006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2012年被文化部推荐当选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会长,是第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学院成为培养优秀艺术人才的丰沃土壤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64年的发展历程中,学院扎根三晋沃土,主动融入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艺术人才、创建全国一流艺术院校为目标,构筑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艺术人才的理想摇篮。著名词作者张枚同,画家亢佐田,作家王东满,书法家陈巨锁、田树苌,电影导演宁浩,电视戏剧导演牛建荣,舞蹈家武巍峰,奥运会场标设计者王捷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改制建院以来,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超过85%。我院华晋舞剧团是国内一流演出团队,星光剧院是省城文化艺术交流的主要场所,学院青年交响乐团、青年合唱团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演出、舞蹈系的精品小班教学、影视传媒分院的主持礼仪服务等都享有盛誉。优秀的剧目、优秀的团队、优秀的场所,学院成为优秀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 坚持抢抓机遇、攻坚克难,积淀了“探索、创新、开拓”的学院精神。改制建院以来,从默默无闻到硕果累累美誉全国,学院始终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善于抓住机遇,敢于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拓展,基本建设、教学评估、剧目创排、60周年校庆、文明创建、对外交流等,每一个新突破都体现了勇于担当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每一步新跨越都凸显了顽强拼搏乐于奉献的团队力量,学院不仅出人才、出作品,还出思想、出精神,形成了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坚定了追求卓越、超越梦想的发展信念,走出了一条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刘云山(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在观看舞剧《一把酸枣》后指出:“《一把酸枣》体现了一种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开拓精神”。这种精神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改革中,突出体现在服务社会的文化自觉和担当中,是学院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和宝贵财富。 学院将继续立足山西,服务社会,打造一流的艺术作品,创办一流的艺术教育,为山西转型跨越发展做出新贡献。
F. 山西大学在校生有多少人
大概17000~19000人
山西大学(Shanxi University),位于山西省会太原市,是山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建设的综合研究型大学,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是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之一。
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的山西大学堂,其悠远的文脉可以上溯至明代三立书院及清代晋阳书院和令德书院。民国元年(1912年)初改名为山西大学校。 民国七年(1918年)确定为国立山西大学。 1931年改名为山西大学。1953年经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更名为山西师范学院。
1959年恢复山西大学校名,是中国最早在联合国注册的高校之一。2014年,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山西大学。截至2018年5月,学校拥有坞城校区、大东关校区、东山校区(在建)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985亩。设有93个本科专业以及10个本科双学位招生专业,涵盖文、史、哲、理、工、农、经、管、法、教、艺、医等12大学科门类。
G. 介休市第一中学的“事故门”
2008年8月18日21时30分,山西省孝义市境内发生一起客车与运煤大货车相撞事故。介休一中的29名教师乘座的中巴车,在孝义市迎宾南路与孝武路交界处发生车祸,造成11名教师和1名司机遇难,多名老师重伤或轻伤。此事介休一中全体师生和校友心中永远的痛。事故发生后,在省政府事故抢救处理协调领导组的统一指挥下,我省相关部门正在全力抢救伤员,妥善处理善后工作。
8月20日上午11点30分,副省长牛仁亮在孝义市再次主持召开专门会议,专题研究伤员救治和善后处理工作。省公安厅、教育厅、卫生厅、安监局、中国人保山西分公司和吕梁、晋中两市负责同志参见会议。牛仁亮要求,要协调省市医疗部门,对每个伤员都要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尽一切可能减少伤亡,减少伤残。据悉,昨天,省卫生厅根据省领导指示,已抽调省人民医院、山大二院四位专家赶到孝义市人民医院。今天,又抽调了第二批专家,及时赶赴孝义,指导参与伤员的救治工作。截至今天下午,孝义市人民医院救治的20名伤员中,除两名重危病人处于特殊监护外,其余18人病情平稳。这次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共造成12人死亡。牛仁亮副省长和省教育厅、晋中市、介休市的领导到介休一中部分遇难教师家中进行了探望,转达了各级领导对遇难者家属的慰问。
根据现场办公会的安排,吕梁市、孝义市正在全力实施伤员救治。晋中市、介休市有关方面正在妥善处理遇难者善后事宜。有关事故责任正在调查中。(来源:黄河新闻网;记者 赵霄扬)
事故回放:
18日21时30分,孝义市境内发生一起客车与运煤大货车相撞事故。事故导致客车30名司乘人员中的8人在事故现场及送往医院途中死亡,4人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据介绍,被撞客车上受伤的18人及大货车司机和助手共20人目前正在孝义市人民医院进行救治,其中重症7人。
事故发生后,省委书记张宝顺、省长孟学农先后作出批示,要求千方百计抢救受伤人员,妥善处理善后事宜,依法严肃处理。
副省长牛仁亮率省直有关部门及时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抢救受伤人员,指导勘查事故现场,并成立了省政府孝石线“8·18”特大交通事故抢救处理协调领导组,积极有效地开展伤员救治、事故调查及善后处理工作。
H. 流感严重,山西师范大学的门卫对外校生查不查学生证我要考山西师大的研究生,想去校内进行两个月复习
为了确保在校师生的安全,应对在校师生和外来人员一定要严格检查证件,并询问外来人员是否来自疫区,如果是的话要严格检查身体!
I. 山西万荣门楼上的字笑话什么柿子甲天下
山西万荣有很多很多的笑话,万荣笑话里面是纸甲天下,那就是他当地的话描述的。
J. 请问,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咋样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51年的山西省艺术学校人民艺术家、著名版画家力群为首任校长。1958年,升格为本科层次的山西艺术学院,此后几经分合,几度易名。1998年,与山西省电影学校合并成立山西省文化艺术学校。2000年,与山西职工文学院联合改制为山西艺术职业学院,是全国第一所高职类艺术院校,这是山西艺术教育的里程碑,学院由此步入开拓创新、跨越发展的新阶段。
学院校本部位于并州东街,占地面积32.5亩,另有西华苑校区。目前在校生3000多人,在编教职工300多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于平、余秋雨、张继钢、廖昌永等在内的客座教授80余名。学院设有8个党政管理部门、16个教学系部、3个教辅机构、2个群众团体,有2个附属事业单位、2个文化公司。有本科、专科、中专三个办学层次,开设5个本科专业、13个高职专业。有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建设项目2个、实训基地建设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15门院级精品课程。
学院教师承担多项国家和地方重点科研项目,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论著10多部,省级出版社出版论著20余部,在国家级报刊杂志发表论文近百篇,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200多篇,编著出版《山西民间舞》等10多部艺术专业教材和舞蹈音像教材。学院坚持出人才,出作品,服务社会,成绩突出,学院被文化部确定为“全国艺术教育改革试点单位”“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荣获“山西省文化系统先进集体”“山西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山西省文化产业创新活动先进集体”、“精神文明标兵单位”等国家级和省级集体荣誉近百项,师生在各类教学、科研、艺术赛事中荣誉近500项。坚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改制建院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省文化厅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院师生员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广大教职工拿出自己的房产证作抵押筹措资金,学院主要靠自筹资金先后建起了办公楼、音乐楼、美术楼、公寓楼、实习剧场等,改造校园环境,增加教学设备,建起文化墙,完善标识文化、橱窗文化,校园艺术特色鲜明,育人环境优美,获“平安校园”“绿色校园”称号,
坚持发挥优势、深化内涵,构筑了结构合理层次完整的艺术教育体系。学院立足音乐、舞蹈、美术等传统专业教育优势,不断拓展专业领域,注重内涵建设,做精做优专科教育,做强本科教育,逐年扩大本科招生规模。2011年成立的学院附属中专,通过省教育厅“管理四星级学校”评估。学院已形成一个以专科教育为主体,以本科教育为龙头,结构合理、层次完整的艺术教育体系。
坚持开拓创新、实践优先,探索高职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全国艺术教育领域的标杆和范例。学院是文化部确定的全国第一个艺术教育改革试点,坚持实践优先,通过打造剧目探索育人模式。出品电视剧《小村风景》获“飞天奖”三等奖,与太原电视台联合拍摄电视剧《生死之恋》获“飞天奖”中篇电视剧一等奖,填补了省内空白。与央视、太钢集团联合拍摄电影《李双良》入围电影“华表奖”,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国内10部优秀影片。承办大型交响音乐会《矿工大合唱》走进北京音乐厅。打造舞剧《一把酸枣》和《粉墨春秋》获得巨大成功。通过打造剧目、演学结合,锤炼了队伍,培养了人才,探索出一条“课堂教学—艺术创作—舞台实践—市场检验”高职艺术人才培养模式,2007年获第二届文化部“创新奖”。2012年7月30日文化部文化科技司于平司长撰文《实践优先的艺术职业教育--从两部舞剧看一所高职的育才追求》专版登载在《中国文化报》,充分肯定学院在全国艺术职业教育领域走出了新路,树立了楷模。几年来,山西省教育厅对学院先后进行了两次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均取得优秀,成为艺术人才培养的理想摇篮。
坚持敢为人先、打造剧目,为山西文化建设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出突出贡献。学院抢抓山西文化强省建设机遇,立足艺术教育资源优势和山西深厚传统文化积淀, 成功打造舞剧《一把酸枣》荣获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中宣部“五个一工程”、文化部“文华剧目奖”和“优秀出口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一等奖”等多项国内大奖,先后赴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巴林等国进行文化交流,是第一部登上美国国家文化中心——肯尼迪艺术中心的民族舞剧,目前演出千余场。打造舞剧《粉墨春秋》荣获2011-2012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第十四届中国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文华大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大奖”等,先后新加坡、法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进行文化交流,2012年赴澳大利亚参加中澳建交40周年中国文化年闭幕式演出,是中国第一部走进悉尼歌剧院的舞台剧,其精彩舞段亮相北京“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参加了中泰建交40周年及泰国“欢乐春节”和香港“欢乐春节”演出,目前演出近二百场。两部舞剧作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走进世界顶级演出场地,在国内外具有非凡的影响力和文化感召力,已经成为山西文化、中华文化的靓丽名片,学院成为山西文化走出去的领头雁,多次被中央电视台宣传报道。
坚持彰显品牌、服务社会,学院社会形象和影响力达到新高点。学院参与了建国60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10余项(次)国家重大活动演出和对外文化交流等任务。承担了山西经济贸易洽谈会、平遥国际摄影节、华夏文明看山西等山西省重大活动演出和主持、礼仪服务等近40项(次)。多次参加央视春晚演出、承担山西卫视大型晚会的策划、演出和舞美制作。学院在“桃李杯”全国舞蹈大赛中多次摘取重要奖项,被誉为“开在八大院校外的奇葩”。学院已发展为一所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艺术院校。李力院长被评为“2006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2012年被文化部推荐当选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会长,是第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学院成为培养优秀艺术人才的丰沃土壤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64年的发展历程中,学院扎根三晋沃土,主动融入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艺术人才、创建全国一流艺术院校为目标,构筑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艺术人才的理想摇篮。著名词作者张枚同,画家亢佐田,作家王东满,书法家陈巨锁、田树苌,电影导演宁浩,电视戏剧导演牛建荣,舞蹈家武巍峰,奥运会场标设计者王捷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改制建院以来,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超过85%。我院华晋舞剧团是国内一流演出团队,星光剧院是省城文化艺术交流的主要场所,学院青年交响乐团、青年合唱团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演出、舞蹈系的精品小班教学、影视传媒分院的主持礼仪服务等都享有盛誉。优秀的剧目、优秀的团队、优秀的场所,学院成为优秀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
坚持抢抓机遇、攻坚克难,积淀了“探索、创新、开拓”的学院精神。改制建院以来,从默默无闻到硕果累累美誉全国,学院始终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善于抓住机遇,敢于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拓展,基本建设、教学评估、剧目创排、60周年校庆、文明创建、对外交流等,每一个新突破都体现了勇于担当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每一步新跨越都凸显了顽强拼搏乐于奉献的团队力量,学院不仅出人才、出作品,还出思想、出精神,形成了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坚定了追求卓越、超越梦想的发展信念,走出了一条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刘云山(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在观看舞剧《一把酸枣》后指出:“《一把酸枣》体现了一种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开拓精神”。这种精神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改革中,突出体现在服务社会的文化自觉和担当中,是学院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和宝贵财富。
学院将继续立足山西,服务社会,打造一流的艺术作品,创办一流的艺术教育,为山西转型跨越发展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