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上的优点
一、新时期师德规范要求我们教师: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与义务,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与政策的言行。
(二)、敬业奉献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对工作高度负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对工作敷衍塞责
(三)、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启发学生创新精神。不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以分数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知荣明耻,严于利己,以身作则,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谦虚谨慎,团结协作,平等对待学生家长,认真听取意见与建议,不以粗鲁言行对待家长。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责之便牟取私利。
(六)、终生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遵守教师培训制度,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自便更新教育理念,完善知识结构,潜心专研教育教学业务,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水平。
二、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的职业,教师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具有多重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一是工作性质特殊。教师是教人之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知识的代表,是人格的象征,这是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特有的形象。二是工作的对象特殊。教师工作的对象是人,是学生,中小学教师工作的对象又是未成年的学生。教师的任务是塑造人的灵魂,给人以知识、技能,通过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能在社会上立足并对国家、社会有益的人,事关国家的未来。三是工作的途径、方式特殊。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其行为举止及喜怒哀乐都会对学生产生教育影响。由于教师工作的对象是人,在家里,父母家人对孩子有影响,而在学校里,就是教师的影响,且仅次于父母。一个孩子如果拥有甜蜜的家庭,享有父母的爱,又得到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师,那是无比幸福的。相反,如果他既不能由父母那边得到足够的关怀与爱护,又受到情绪不稳定教师的无端困扰,必将造成许多身心发展的问题。许多研究表明,教师的学历、知识水平和学生的成绩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并且年龄越小的学生越容易接受教师语言态度、行为习惯的影响。教师健康的人格特征突出表现在如何对待教育工作,怎样对待所教的学生。其中,教师性格特点对学生的影响不能忽视。如果教师经常为不良的情绪所困扰,就会把烦恼、怨愤迁移到学生身上。如长期患病、婚姻失败、人际关系不合等,都可能使教师上课无精打采,一旦工作不如意时,就大动肝火。人格健康的教师既知道如何工作,同时又有多方面的生活情趣,善用休闲时间缓解工作压力;当压力过多难以承受时,懂得寻求社会支持以避免心理失衡。
总之,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变迁,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结构。在日趋紧张竞争激烈的环境里,人们面对更大的生存压力。教师在社会转型时期,也为多元道德价值观所困,必须接受职业所带来的各种压力。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才能适应职业发展的需求,以不断的创新精神推动素质教育。
② 教师职业道德范畴的特点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新时期的教师要求更加的具体全面,在继承了传统的优秀师德的同时增加了内“保护学生安全容”、“关心学生健康”、“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等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新条款,很多新内容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已经在做,这一次明确提到了师德规范中来了,我们应该做的更好更规范。
2、新时期的教师要求德才兼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求教师要通过言传身教辅助学生的成长,要把师德体现于具体行动中,强化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强调热爱学生,同时,不断完善教育教学水平,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自身素质,让我们能够适应新时期的教育事业,为学生更好的服务。
用心工作,从一件件微小的事情中新师德规范对我们的要求,争取做一个学生满意,家长舒心,学校放心的优秀教师。
③ 为什么说师德的核心内容是由教师的劳动特点来决定
因为老师是一定要有师德的,有优秀师德的老师,才能够更好的教书育人,为学生服务。
④ 教师职业道德特点是什么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版本一:鉴于教师劳动的特殊性,教师职业道德相应地呈现出如下特点:
1.教师职业道德标准具有高度的严格性
2.教师职业道德意识具有强烈的自觉性
3.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具有独特的示范性
4.教师职业道德影响具有潜在的深远性
5.教师职业道德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版本二: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1.意识水平高层性
2.道德境界高尚性
3.道德意识自觉性
4.行为举止示范性
5.道德影响深广性
6.道德内容先进性
版本三: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1.强烈的责任性;2.鲜明的继承性;3.独特的示范性;4.严格的标准性
版本四: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1.示范性;2.先进性;3.深广性;4.完整性
版本五: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1.针对性;2.导向性;3.性;4.自觉性;5.高层次性;6.时代性
版本六: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1.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专门性
2.教师职业道德体现教书和育人要求的一致性
3.教师职业道德的性
4.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
(4)师德上的优点扩展阅读:
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
(一)促进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教育行为的调节主要通过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两种形式来实现。教师职业道德能够通过激发动力、评价优劣、调节行为来处理和调节各种利益关系,保证教师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教育任务的圆满完成,这是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的社会作用。促进功能分三种:分别是动力功能、调节功能、评价功能。
1.动力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的动力功能,是指教师职业道德体现着社会对教师的职业要求和作为教师应有的职业行为中,具有一种启动性的力量,激发、鼓励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教师不断自我修养、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觉地做好教育工作。动力功能最关键的部分就是激励行为,所以在做题的时候可以把握住。
2.调节功能
调节功能主要用来调节教师的言行举止,保证其在教育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矛盾,选择正确的教育行为,保证教育行为的正常进行。因此它对教师职业行为具有调节作用。调节功能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它不仅指向教育过程,而且指向教师本身。它的关键词是应不应该做,同样在考题的时候可以把握住。
3.评价功能
评价就是带有对错性质的内涵了。教师职业道德是一定社会为培养与之相适应的人才而对教师工作提出的道德要求,这些道德要求既是规范教师工作进行社会价值判断的准则,也是社会、学校和教师自己对教师工作进行社会价值判断的准则之一。同样,师德是教师劳动的底线,是可以一票否决的,这个知识点小伙伴们要把握住。
(二)教育功能
教师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对学生具有不同的教育作用,这说明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现象具有教育功能。教师劳动的对象是青少年学生,尽管青少年有自己的情感、意志和主观能动性,但是,由于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对是非、善恶、美丑等还没有成熟的观念和切实体验,因此,青少年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他们往往从教师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中汲取是非、善恶观念。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体现在教师职业行为的示范性特点上。
(三)示范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不仅体现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而且直接或间接地以各种方式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师为了做好教育工作,必然要与社会及家长打交道,以实现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统一。当教师严格遵循教师职业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面貌出现在社会活动中时,他们的道德风貌、人格形象便会对社会各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些都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对社会文明的示范功能。
(四)引导功能
加里宁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自身修养来说起着指明方向、矫正行为、保证修养、目标实现的作用。社会对教师整体素质的要求高于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教师在工作岗位上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道德水平,加强自身修养是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重要内容和应用要求。在教师自身修养过程中,教师职业道德具有引导功能。
⑤ [原]为何要遵守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这是由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和作用决定的。 教师的职业道德具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一般特点,但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又有它自己的特点:首先、在道德意识上的要求更高、更全面。教师担负着培养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的重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担负着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进行教育。它要求教师必须凭着自己的职业爱心,尽可能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因此,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有更高要求。 其次、教师的职业道德比其他行业的道德将更广泛、更直接的影响着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具有相当的广泛性。教师职业道德还具有深远性,它直接影响着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关系着教育事业的成与败,从而影响着祖国的命运和未来。 最后、在道德行为上要求教师的行为要有模范作用。教师的职业性质决定着教师在道德上要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如果不能为人师表就得不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信赖,就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就不能完成教师教学的任务。因此,为人师表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鉴于以上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能否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就是教育成败的关键。一、教师职业道德使教师和教师集体获得了崇高的威信。教师的威信越高,教育的效果才会越好。崇高威信的获得必须要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和优秀的业务能力。因此对任何一所学校的领导者来说,要想树立学校的良好形象,首要任务是培养出一支良好的教师队伍。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上可从师德和师能两方面入手。无德的教师不会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无能的教师也培养不出优秀的学生,反而会误人子弟。因此,无德或无能的人是不配做教师的。 教师的职业道德本身就是教学的重要内容。青少年、儿童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时期,有着极强的可塑性和模仿性。教师是学生道德形成的启蒙者、塑造者和设计者。学生很爱观察老师的言行举止。老师的脾气、秉性、爱好容易让学生所模仿。我从多年的教学经验中发现,学生喜欢哪位老师,就会刻意模仿那位老师,包括那位老师的举手投足等。那些脾气暴躁、性格古怪、生活作风邋遢的老师就为学生的不良行为的养成起到了示范作用。因此,只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提高教师的威信,才能使施教过程得以顺利进行。 二、激励教师要形成良好的教风。教师热爱学生的崇高的精神境界,主要来自优良的职业道德素养。只有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的教师,才能够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个人的社会价值能否实现,重要的是看个人对社会的尽职程度和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教师职业是一种自我牺牲和无私奉献的职业,选择教师职业就意味着选择了“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启迪智慧、甘当人梯;两袖清风、默默奉献”的品格。所以兢兢业业、严谨求实,是教师应具备的敬业精神。只有具备了这种精神,才能实现教师的个人的社会价值。因此,提高教师素质是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 如何才能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呢?我认为:第一,要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第二、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活动中受到锻炼。第三、向古今中外优秀的教育学者学习,为教师提供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素养的榜样。第四、每个教师要不断增强自觉性,提高自制力。只有具备了崇高职业道德修养的教师,才能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才能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铺平道路。因此,教师要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
⑥ 教师的什么影响师德水平,具有稳定性持久性一贯性特点
是的,我觉得是师德影响,或者是个人素质影响师德水平,具有稳定持久性,一贯性的特点
⑦ 什么是师德师风
“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师德师风是教育工作者的灵魂。
对于师德师风问题,不少教育家及国家领导人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孔子提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等,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是为人师表,教师都是必须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的人。
(7)师德上的优点扩展阅读: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另一方面,师德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成长。
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活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