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老师 » 教师

教师

发布时间: 2021-11-25 07:11:43

教师分为那几个等级

目前,中小学教师的职称有未定、二、一、高级职称;

在大学有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等职称;

中学里有:正教授级高级教师、高级教师(相当于副教授)、中学一级、中学二级;

小学里有:小中高(相当于中学高级)、小学高级(相当于中学一级)、小学一级(相当于中学二级)

小学:小教二级 小教一级 小教高级 小教超高。

什么是教师

具体概念:

教师是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内,根据学校设施条件和个人职称专内业,安排学生入座、容发放学习资料、备课授课批改作业、引导辅导帮助学生学习,组织考试、传授科学文化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观察学习、动手沟通、操作等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特长,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历史由来:

明清以来,一般称教师为“先生”。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丘逢甲等人将西学(美式教育)引入中国,创办新式学校后,便开始在“学生操行规范”里面明确将“教师”称谓定义为“老师”。

职业特性:

教师角色是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实现的。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通过与其他角色——主要与学生——互动,建立起一定的关系,发挥着自己的角色功能。这里就有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角色地位问题。

(2)教师扩展阅读

基本要求:

1、爱国守法,它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2、爱岗敬业,它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3、关爱学生,它是“师德的灵魂”。

4、教书育人,它是“教师的天职”。

5、为人师表,它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6、终身学习,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

③ 教师的工作职责是什么

教师在培养人才过程中的实际作用。可归纳为:

(1)传播和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使之延续与发展;

(2)依据教育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特点,通过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与体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3)宣传社会思想,发展与创造新的科学文化知识,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4)广泛为社会服务。

(3)教师扩展阅读:

《教师法》第八条对教师义务作了规定,共有六个方面:

(一) 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二)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三) 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四)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六)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④ 教师的含义是什么

教师的含义:1.担任教学工作的人员 2.传授戏曲技艺或武术的人。
教师这个职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他受社会的委托对受教育者进行专门的教育。在社会发展中,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对学生来说,又是学生智力的开发者和个性的塑造者。因此人们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崇高称号给予人民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他是学生们身心发展过程的教育者、领导者、组织者。教师工作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我国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水平和民族素质提高的程度,从而影响到国家的兴衰。
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一、权利
《教师法》第七条对教师的基本权利作了明确的规定,共有六个方面:
(一) 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二) 从事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三) 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
(四) 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五) 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六) 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二、义务
《教师法》第八条对教师义务作了规定,共有六个方面:
(一) 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二)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三) 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四)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六)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⑤ 教师分那几个等级

目前,中小学教师的职称有未定、二、一、高级职称;

在大学有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等职称;

中学里有:正教授级高级教师、高级教师(相当于副教授)、中学一级、中学二级;

小学里有:小中高(相当于中学高级)、小学高级(相当于中学一级)、小学一级(相当于中学二级)

小学:小教二级 小教一级 小教高级 小教超高。

⑥ 教书匠和教师有什么区别

教书匠和教师没有区别。

“匠”,表示此人兢兢业业、认真细心、作业能手、技术过硬。这个时代需要的是这样踏踏实实的人,需要的“工匠精神”。

教师也需要“工匠精神”,成为教书讲课的“熟手”、“能手”、“教书匠”。但教育不像其他行业,毕竟学生不是作品,学生是一个人。人就有自己思想、灵魂。教师光是兢兢业业、认真细心、知识才高八斗、讲课技术过硬就行的。教师不能只教书讲课。

教师要成为大先生:

教师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要有转变,要从传统的传授知识、灌输知识,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从教育与研究的关系上要学会结合,教师要从传统的“教书匠”转变为教学的研究者、反思的实践者。

⑦ 教师和教职工有什么区别

权衡利弊,那才能有可比性。

一、做老师好处

  1. 教师有寒暑假,一年365天真正工作的天数只有2月中旬到6月底和9月初到明年2月中旬,其间还不包括周末天数;

  2. 2.普教系统(指小学和初中的义务教育系统)的教师退休时是拿全工资的,比同工龄的其他职业要多很多;

  3. 3.评职称时,只有教师是“以评代考”,别的职业都是“以考代评”,所以初、中级职称基本是“奉送”(开一堂公开课而已),只要满一定的教龄或做班主任的班龄到一定年限,即可评到职称,一般的人都是先弄到中学一级教师,是否评高级职称要看和领导的关系,学校有推荐的话,高评委是会考虑的。记住一点,教师评职称绝对和教书能力无关,和你的人际关系、是否是党员和先进、学校领导的赏识有绝对的正相关!其间的攻略很多,秘技也不少,我这里不想展开
    ,否则会晕倒一大片人!然后是校长在开大会时很开心的宣布,“我校一级教师XX人,高级教师XX人,师资力量雄厚,招生工作开展顺利等等”,是不是觉得很可笑?我也觉得可笑,学生更是觉得可笑;

  4. 4.弹性坐班制,任课教师在没课时,可以自由支配时间,一般是回家或外面兼课,以一周12节课为满课时算的话,一周至少能多休息一天,如果课排得再集中一点,一周做3休4是很正常的事。本来实行弹性坐班制,是为了能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充电,去知识更新、去教学研究的,但事实上呢?我不想多说了,傻瓜才会去做那些事呢!

  5. 5.假期旅游多多,能全校教职工一起去旅游的日子还真不少。仅是期中考试时,就有2-3天旅游。寒暑假时间就很长,可以去的地方就多了。至于费用嘛,干部和班主任是不出钱的(公费),有的学校是只有干部和班主任才有旅游,任课教师和职工是要贴钱搭车的,这种旅游现在统一称作“考查”!
    6.关系网多多,做代销和销售便利。一个教师,只要他想搞关系,那么肯定是有很多关系的,学生的家长是天然的关系网,遍布于各行各业,想路路通,根本不困难,关键是你想不想这么搞!现在想这么搞的教师不在少数!另外,做安利推销的教师越来越多,主要是卖给学生,我们学校就有好几位在这么做,大明大放的做,一点都不避人,我有时只好闭上眼睛。
    7.工作稳定,行业风险小。工资是财政拨款,奖金是看学校招生和三产。万一学校招不到生了面临的最多也是合并,在合同期内绝没有吃不上饭的事,根本不需要你操心。你要操心的是怎么样搞好关系,把这份合同延续下去!
    8.基本没有工作失误。在课堂上说错一句话,犯点小错误,除了学生没人会知道的,有时学生也不一定知道,就算被人知道了又怎么样呢?这又没有什么后果,不会扣钱的。但别的职业就不同了,工人在生产时,医生在动手术时,犯点错误的话,后果我不说大家都知道。
    9.单位小、人数少,往上爬的机会多多。一般来讲,绝大多数的学校都是小单位,人数以百来计的。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各个官位都是需要存在的,校级的为校长、书记、局里任命的副校长、工会主席。中层的为教务主任(与教学工作有关的一切事务)、政教主任(学生思想工作和班主任管理)、总务主任(学校后勤工作)、学生处主任(招生和学生实习推荐)、学生团委书记兼教工团支部书记、校长办公室主任、校培训中心主任。。。。等等。另外还有教研组长,有的学校还设立年级组长等。区区一、二百人的学校有着那么多的干部岗位等着我们教师去坐,你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除了你的良心)
    我总结了以上的9大优点,事实上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但有个前提,要想得到这些好处,那你得到沿海发达地区的公办学校,民办的和中西部地区并不一定有那么多好处,这也很好解释了西部地区的教育落后、代课教师日子难过的原因。
    教育资源问题不是紧缺而是分配不均匀,这和世界粮食问题是一个道理,非洲在饿死人,美国每年要为吃不掉的粮食保管耗费数十亿美元。东部的学校为了招生想尽办法,西部的大片学生在缀学;东部的教师为了一个待遇明争暗斗,西部的教师却在紧缺;但从统计和总量上来说,我国的教师还不够,我想这个数据上还要加一句话,是“我国贫困地区的教师还不够,经济发达地区的教师是太多”!说到这里还要说支教,我可以告诉大家,公派支教是要有关系才能去的,这种去一年两年回来就能拿好处的事,是不会给没有关系的人准备的,是给那些回来就要提拔当官的人做铺垫的,和个人志愿去支教是完全不同的内心世界。在我们东部公办学校里,谁有资格去支教绝不是你本人提出就OK了,全部是内定的。想想吧,是谁把我们的教育放到了如今的风口浪尖上去的?是学生?是教师?还是。。。?
    二、不做教师的理由
    学校评价老师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考核分,考核分中最重要的是教学效果分,每年的六月底期末考一完,改好试卷,算出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然后找一个或几个学校当参照物,横向比、纵向比,算出你的教学效果分,然后从高到低排列,把人分为三五九等。可别小看它,这个分数可是很重要的啊!加工资、评职称、进城考核可全靠它了。
    当然,现在是新时期,光有成绩是不够的,还要会做秀。城头这大王旗变来变去,一会儿“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一会儿“先学后教”,搞的底下的喽罗云里雾里,感觉不象在做事,倒象在做戏,最可悲的是竟然没有一个人知道观众是谁。
    如今的老师不好当阿!总结的是当今五类最难熬的中学教师:
    第一类:没钱的教师最难熬。如果你有钱,领导对你格外关注,同事对你热情有加,哪怕你工作不怎么样,聘课、职称你不用愁。
    第二类:没关系的教师最难熬。这不用细说,大家心知肚明。
    第三类:以上两点不具备,你至少会活动,那你也有美好前程,否则够你熬的。
    第四类:以上三点都不具备,没关系,你可以团结几个同事,也可以聘课无忧。
    第五类:以上四点都不具备,哪怕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成绩骄人,你也前途暗淡,须小心谨慎,否则面临落聘、下岗,甚至更糟。
    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身份优越的精神贵族和社会精英,享有“红烛”、“园丁”、“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誉。但是,在市场化、功利化、官僚化越演越盛的今天,人们对教育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是学科专家,又要是心理医生,还要行为世范;另一方面,对教师行为准则的明文规范却越来越“低级”:不准讥讽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甚至不准“猥亵学生”……
    有一位老师这样感叹:我要好好做一个老师,我真的不再想当“孙子”! 他所说的“孙子”,是高高在上掌握老师命运的校领导的“孙子”、是上帝般的学生们的“孙子”、是部分蛮不讲理的学生家长的“孙子”。这不是“辈分”上的称呼,而是实实在在的感觉。
    如果领导看你不顺心,再加上你带的班成绩不怎么突出,对你的结论那就是不称职不合格,别想评什么职称了,不让你下岗已经开恩了!
    对那些学生,更是诚惶诚恐,生怕他们到处告状,告家长、告校长,传统意识中老师的威信已荡然无存。讲课生怕没讲对,生怕学生听不懂;纪律差,管或不管都不是;作业多了学生不满意,少了家长又不满意;成绩下降了也都是老师的责任。如果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受了委屈,家长说不定一纸诉状就让你“就地免职”!媒体报道说一个温州的家长把一位到访的老师杀掉了,一所贵族学校的学生家长纠合一班人把一位“打”了调皮学生的老师打成跪地求饶……
    教师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要过日子。虽然收入相对较高、较稳定,但社会的舆论、学校的制度、同事的竞争、家长的要求、学生的相处等,让不少教师困惑着迷茫着倦怠着。工作的疲惫、生活的纷扰、精神的负担、心理的枯竭,好儿女、好父母、好夫妻、好师长,哪个角色也不能少!如此巨大的压力,心理素质差、意志薄弱的老师难免患有心理疾病,这样对社会、对学校、对家长、对学生不是更不利吗?
    在教师群体中,虽然有极少数人师德沦丧,使整个教师队伍蒙羞。但是,毫无疑问,用这样的结论去“规定”所有的教师,显然是有失偏颇的。教师不仅仅有教书的职责,同时还承担着育人的职责。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把对教育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个完美的教师。”
    做老师难,做一个好老师更难!成为好老师的前提条件就是老师和学生、家长之间要有充分的信任和了解。给教师一个广阔的空间,既有利于教师自身的生存质量,也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让老师做一个堂堂正正的“教师”,挺起腰板,威严地做个好老师。
    以上做中学教师的利和弊提供给您权衡,希望能对您有帮助吧!


⑧ 教师是什么

莎士比亚曾言:“世界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在扮演角色。”教师的角色是由教师承担的社会职责、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的。它体现了社会对教师角色的素质要求和教师对自己承担职责的认识。其实质是对“教师是什么样的人”的概括。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对教师的角色有不同的要求。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因特网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教育领域,引起教育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在这种形势下,教师原有的角色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了,它需要不断地解构、整合为新的角色。 ◆学生学习的“领头雁”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传统的教育者是“牧羊人”的形象。课堂上一群学生痴痴凝望着教师或书本,笔下沙沙作响,仿佛是一群啃草的羊儿。而教师恰似一个“牧羊人”,他挥动着羊鞭,起承转合,乐此不疲。结果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韩愈语)。而在网络环境下,学生或是自主探究、或是小组协作,教师再也不能“灌输”、“填鸭”了。“牧羊人”的形象应该被重塑为“领头雁”。“群雁高飞头雁领”,知识的源泉在哪里,教师要引导“群雁”踏出一条寻觅之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引路者,也是寻路人。他永远在寻找最新的未知领域,在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开拓,并且永远充满激情与活力。 ◆学生生活的“设计师” 日本的石川达三在《关于教育》中说“对孩子的教育其目的不仅仅是培养成一个好孩子,而是二十年后,当他成为社会的一员时,能够坚强的真正的活下去,这才是教育的着眼点。”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也把“学会生活”作为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在任何时候教育都不能偏离生活的轨道。在网络时代,学生学习环境虚拟化,教师更应关注学生的未来生活,做学生未来生活的“设计师”。具体而言,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终身学生教育,让他们明白学习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要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让他们明白生活是现实的,生活就是烦恼、快乐、宽容、拼搏;还要对学生进行未来教育,让他们感悟“今天,你如果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未来你将生活在过去” (澳大利亚未来学家彼德·伊利亚德语)的深刻内涵。进而吸引学生去热爱生活、适应生活、创造生活。 ◆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基于网络环境的现代教学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拓宽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渠道,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沟通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平等化。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渊博的专业知识,高超的教育艺术,优良的人格魅力,努力成为人际关系的“艺术家”。具体而言,教师要打破“警察”的形象,要做“平等中的首席”,将自己的权威内化于教学情景。另外现代学校教育打破了校园的围墙,学校、家庭、社会连成一体,这也要求教师不能像以前那样“躲进小楼成一统”,而应和各种各样的人交往,成为一名新型的、开放的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教学过程的“制片人” 有道是“社会大舞台,舞台小社会”,教学活动何尝不是如此?传统教学中,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占用了课堂大半时间,结果是“导”而不“明”,“演”而不“精”,事倍功半,苦不堪言;与此相应,学生充当配角,甚至观众,竟也心甘情愿。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主张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纵览一切,根据学科特点与学生特征确定并实施不同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法以及评价标准,当好“制片人”,让学生充分发挥、充分表演。有位教育家曾说:“什么样的教师在21世纪面临下岗?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找不到下岗的感觉,自我表现欲望太强,这样的教师就该下岗了;如果课堂上学生全动起来,教师似乎没事干,这样的教师不会下岗。”其意也是如此。 ◆教学资源的“挖泉人” 不知什么时候起,“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就成了教师角色的隐喻。这一隐喻强调的是教师知识和能力的必要储备,对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那么在海量信息的网络环境下,教师是不是只要有一桶水就足够了?显然不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一个“倒水人”,其作用应该是帮助学生寻找适合的学习资源,并且加以辨别筛选,让学生自己积极、健康、和谐地发展。与此同时,在“知识爆炸”的信息社会,教师自身也要扮演“挖泉人”的角色,不断挖掘“活水源”,以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和价值实现。 ◆学生心理的“保健师” 上个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从关注学生心理的角度对未来教师的角色做了这样的描述:现在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了解、影响、激励、鼓舞。青少年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再加上网络环境的影响,他们很可能会遭遇各种心理挫折,出现各种心理障碍,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良好人格特征的形成。这就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格的促进者,承担起学生心理“保健师”的职责。� ◆学科教学的“研究员”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而在传统观念上,教学研究是很神圣的事,是专家学者的事。教师只使用现成的研究成果而无须参与研究。在网络环境下,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发生着急剧的变化,教师要想真正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承担起全面培养和提高人才素质、尤其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任,就必须兼任学科教学的“研究员”,从教育教学的实践出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对问题进行实验研究,并善于把研究中获得的感性认识总结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规律,进一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以获取最佳的教学效益。 ◆课程整合的“触媒者” 在网络环境下,与信息技术整合是学科教学取得新发展的一条很好的途径,也是当代教学的发展趋势。教师在教学时根据授课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需要,应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的特征,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把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这样可以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的缺陷和不足,革除传统课程教学中的弊端,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推进素质教育。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角色仅仅称呼为辅导者或是学习的援助者是不充分的,应该称之为联结已知世界与未知世界、帮助学生展开探究的“触媒者”。教师的这一合理定位是新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 总之,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吐尽青丝的春蚕、辛勤工作的园丁、任劳任怨、默默无闻的孺子牛,这些曾经使我们教师津津乐道、心满意足的称谓,在网络环境下已经不足以满足社会的需要。我们对教师角色进行重新塑造,这不只是简单地预测未来教师作用的一种手段,更是积极地促使我们所需要的那种变革得以发生的一种手段。顾明远教授指出,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有鉴于此,从事教育的一线教师必须根据环境适时自觉地进行“角色”的嬗变,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化程度,只有如此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⑨ 什么是教师

教师,这个职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他受社会的委托对受教育者进行专门的教育。在社会发展中,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对学生来说,又是学生智力的开发者和个性的塑造者。因此人们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崇高称号给予人民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他是学生们身心发展过程的教育者、领导者、组织者。教师工作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我国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水平和民族素质提高的程度,从而影响到国家的兴衰。

教师的称谓很多,其中尊称有以下两种:

(1)老师

原是宋元时代对地方小学教师的称谓。后专指学生对教师的尊称。

明清以来,一般称教师为“先生”。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丘逢甲等人将西学(美式教育)引入中国,创办新式学校后,便开始在“学生操行规范”里面明确将“教师”称谓定义为“老师”。但绝大部分学生约定俗成将“先生”改称为“老师”,则是从国民政府时代开始,并一直沿用至今。

(2)先生

1.老师。2.对知识分子和有一定身份的成年男子的尊称。3.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特定用途:前面都带人称代词或定语;比如你先生、我先生)。4.旧时称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业的人。如:风水先生。5.后来意义有所外延,但凡德高望重的人,都可以被尊称为“先生”,有表示尊敬的意思,不一定完全指男士。如宋庆龄、杨绛、冰心、丁玲等均可称为先生。6.对所有男性都可以称为先生,如:王先生、李先生。8.老婆对老公的称呼,如:你是找我家先生吗?他不在家。

其他称谓

教书匠——最通俗、范围最广的称呼;

先生——最历史悠久的尊称;

教员——港台等地区最流行的称呼;

园丁——最质朴无华的褒称;

蜡烛——最温馨动人的称谓;

慈母——最真情感人的爱称;

春蚕——最纯挚的称谓;

教练——是指导、训练和督导他人,试图完成某种使命或任务的人;

人类灵魂工程师——最富哲理的称谓;

热点内容
吴俊老师 发布:2025-05-08 12:04:49 浏览:809
集美大学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 发布:2025-05-08 11:29:33 浏览:956
小学班主任工作交流材料 发布:2025-05-08 11:28:14 浏览:868
道歉英语作文 发布:2025-05-08 11:14:19 浏览:766
班主任乳房 发布:2025-05-08 10:51:05 浏览:167
生物鼠药 发布:2025-05-08 09:48:13 浏览:303
老师穿黑 发布:2025-05-08 09:09:30 浏览:441
2016考研英语二答案 发布:2025-05-08 08:27:59 浏览:661
幼儿教育设备 发布:2025-05-08 08:07:52 浏览:431
电化教学论文 发布:2025-05-08 05:06:58 浏览: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