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老师 » 李成福老师

李成福老师

发布时间: 2025-07-24 02:45:39

『壹』 幼儿教师儿童观的研究开题报告

浙江师范大学
题目:
本科生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姓名:王瑾雅 (专升本) 学号:04952114 导师:滕春燕老师 学院: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幼儿教师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应对心理的研究》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的急剧发展和变化,家庭结构与教养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增加
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紧张因素,儿童的行为问题也较以往明显增多。研究表明,儿童行为问
①题的发生率在10%—30%之间,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有关研究资料显示,幼儿的行为问题是比较普遍的,脾气暴怒、说谎、爱骂人、语言障
碍、自私、自卑、厌食、咬手指甲等问题行为存在于不少幼儿中。有观点认为,由于人们对
外显的行为问题关注较多,行为问题通常会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症状得到减轻,甚至消失。
因此,儿童行为问题则可以“顺其自然”。其实这种观点并不可取,儿童行为问题得不到解
决不仅有可能阻碍幼儿正常的心理发育和发展,影响幼儿的生活和学习,而且也有可能是成
年期心理障碍和社会适应不良的先兆。在幼儿期,问题行为是普遍存在的。从理论上讲,在
某种意义上问题行为可称为“不正常行为”,而行为本身就是在正常和不正常之间发展的连
续体,绝大多数幼儿的行为都居于两者之间,因此一般幼儿都存在一些问题行为,只是程度
不同而已。行为问题是学龄儿童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之一。
正因为如此,我国1996年颁布实行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幼儿园必须
切实做好幼儿生理和心理保健工作。”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则
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
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有这些有关幼儿园教育
的政策法规,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是幼儿教师法定职责。然
而在目前的幼儿园中,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全体幼儿进行的,幼儿教师对行为问题儿童的应
对可以说是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当中隐性的但是重要的一环。
但是,随着儿童行为问题的逐渐增多,幼儿教师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却无从把握。面对儿
童的行为问题,有些教师最多采取制止的办法,使儿童的行为问题暂时性回避,但是到了另
一个情境,该行为问题又会出现;也有教师根本不知道如何应对,对儿童的行为问题过度反
映或不予理睬;有些甚至会说骂儿童表现不好。不允许幼儿参加任何教学活动,导致儿童的
行为问题更加严重。儿童出现了行为问题并不表明他就与正常儿童有多么大的不同,不过是
表现出有暂时性的偏离正常轨迹而已。因此,幼儿教师对儿童行为问题的正确应对,将有利
于儿童的健康发展。
因此,切实从儿童的行为问题出发,来研究幼儿教师的应对心理,探讨幼儿教师应如何
发挥自身的作用?并设计一份适合幼儿教师的科学合理的调查问卷,将是一项具有重要的理
论和实践意义的工作。

二、文献综述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 儿童行为问题呈明显增长趋势。发达国家已累及学龄儿
童的5~ 15% 。行为问题, 目前尚无统一的概念, 如退缩行为、过度焦虑和恐惧、不服从、
脾气暴发和不良习惯等, 是一些普通名称, 描述不像精神病、神经症和发育迟滞等那样明
确。美国教育界常用的定义是: 学校学习存在问题、人际关系不好、不适合的行为和情感、
泛化的抑郁和痛苦、与学校恐怖有关的躯体症状。英国把行为问题分为A行为(Antisocial
Be-haviour,即违纪行为)和N行为(Neurotic Bheaviour)两类。A幼儿行为包括:经常破坏
自己或别人的东西、经常不听管教、时常说谎、欺负别的孩子、偷东西。N行为包括:肚子
疼和呕吐、经常烦恼,对许多事情都烦、害怕新事物和新环境、到学校就哭、或拒绝上学、
睡眠障碍。我国学者普遍认为,儿童行为问题(Behavior Disorder),亦称儿童问题行为,是指
儿童在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超过相应年龄所允许偏离正常范围①白春玉,张迪,穆颖,吴惠颖:《沈阳市行为问题儿童的个性特征分析》.
5%-15%的非正常行为,包括儿童在行为和情绪两方面出现异常,主要表现为各种违纪行为和
神经症行为。儿童的行为问题如得不到及时解决,持续时间过长,问题会变得更加复杂、严
②重,造成心理缺陷或人格障碍。国外报告其检出率达5%-30%。据报道,20世纪80年代发
达国家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4%~20%。我国22个城市协作调查组的调查结果表明4~
16岁儿童少年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2.19)%。肖湘宁等调查研究显示在幼儿园教
育机构中有70.5%的幼儿经常或偶尔“拒绝加入同伴的游戏”,主要表现为胆子小,不能主
动与小朋友和老师交往,幼儿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对同伴缺乏宽容、接纳的态度。
近年来,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关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由1994年
至现今的资料显示,对儿童行为问题方面的研究比较多,重点放在行为问题的治疗与矫正及
影响儿童行为问题因素的研究上。在幼儿教师如何应对儿童行为问题方面的研究几乎没有,
与此有关的研究也少之又少。主要的相关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
在沿袭已久的幼儿师范教育体系中,知识更新尚未跟上形式发展的要求,这就直接导
致了幼儿园有关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缺乏,进一步来说幼儿教师应对儿童行为问题方面
的知识也就更加缺乏了。山东省的潍坊、聊城、菏泽、德州、烟台、济南等城市随机选择
30个幼儿园作为测查园,专门对幼儿教师幼儿心理学知识作了封闭式调查问卷。调查结果
得知,(1)对儿童思维发展趋势的认识,通过率为14%;(2)对幼儿注意特点的认识,通
过率为51%;(3)对幼儿记忆特点的认识,通过率为47%;(4)对幼儿言语发展现象的认
识,通过率为72%;(5)对幼儿想象发展的认识,通过率为86%;(6)对幼儿个性发展的
认识,通过率为4%。各部分内容的通过率很不均衡,最高的是86%,最低的是4%,这反
映了幼儿教师掌握幼儿心理学知识的特点。最容易掌握的是幼儿教师自身实际工作联系最密
切,能直接观察到幼儿心理特点的方面的题目。在关于儿童说谎的原因分析,有的被试只认
为儿童说谎与其道德品质有关,而不能全面分析儿童说谎。由此可得,一线幼儿教师缺乏系
统性的心理学知识。然而,这些系统性的心理学知识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育机智和教育行为。
通过率最高的是“对幼儿想象发展的认识”,而教师对幼儿想象发展的较高认识对如何应对
儿童的行为问题并不起相关的作用,也不能形成良好的教育机智和教育行为。通过率最低的
是“对幼儿个性发展的认识”,我觉得这一点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应对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对儿童个性发展的清楚认识,有助于教师了解儿童行为问题产生的相关因素,能使教师形成
良好的教育机智和教育行为。因此,要提高幼儿教师对幼儿个性发展的认识,为更好应对儿
童的行为问题提供理论基础。
面对越来越多的儿童的行为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为此,人们对幼儿园的这
类情况给予了关注和研究,进行了适当的干预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各别化训练。
是有奥登和阿谢尔(Oden&Asher,1997最早提出的。儿童对特定的人际关系行为的知识、儿
童在交往情景中将知识转变为技巧的能力以及教师正确评价儿童的技巧表现的能力能,是儿
童行为改变的基础。(2)游戏治疗。游戏疗法是对有人际障碍的孩子进行帮助的一种心理干
预的方法。是用游戏作为与幼儿沟通的媒介,让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将受到的挫折和捆
饶以及内心的焦虑、紧张、害怕、退缩等不良体验发泄出来,通过游戏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
问题,对于学前儿童来说,游戏治疗是一种帮助他们摆脱行为问题的有效途径。(3)Z过程
治疗。扎斯搂(Zaslow,1960)等人提出一种治疗儿童孤独症的方法,同样可以对行为问题
儿童在情感方面的障碍有治疗的借鉴作用。这种方法对内向胆小的儿童、攻击性强的儿童有
一定的效果。(4)拥抱治疗。对于严重缺乏关爱的孩子,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使其感受到老

②李成福等:《儿童行为问题与学习成绩相关的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师对他的关注和热爱。(5)“气球爆炸”。“气球爆炸”就是把吹大了的、并用绳子扎起来的
气球弄破,以帮助幼儿发泄情绪的方法。(6)“绘画疗法”。美国的阿尔修勒(Aischuler R.H.)、
日本的浅利笃等,受弗洛依德精神分析学派的影响,认为儿童的画是儿童潜意识的表现,画
面上的表象符号或色彩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凭借画面上的线、形、色的组合与象征,分
析儿童的心理状况,了解儿童的需求、家庭关系、攻击性的倾向等,从而帮助和诊断儿童的
问题行为。让儿童在自由绘画的过程中抒发情感和问题,通过绘画投射自身存在的问题。(7)
社交技能训练。社交技能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儿童被同伴接受的程度,而且还能减少社会退缩
及攻击性行为。这些方法幼儿园教师在应对儿童的行为问题时也可以适当地进行采纳。
目前为止,我认为幼儿教师对儿童的行为问题的应对心理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考虑:(1)
教师掌握的心理学知识。教育活动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育施行者本身的素质,专业
知识的结构及丰富程度。面对越来越多的儿童行为问题的增加,在上文所提到的关于幼儿教
师心理学知识的分析情况来看,拓宽心理学知识,丰富幼儿教师“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应对”
方面的知识,是适应现在社会的最基本的要求。(2)教师对儿童行为问题的了解(行为问题
与非行为问题)。儿童的行为问题也称发育性行为问题。在有的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的调查报告中所列举的所谓儿童心理障碍或行为偏异,如情绪容易变化,离不开母亲,不愿
去托儿所或幼儿园,怕陌生,在家里呆不住等则属于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
国外有研究发现:任何孩子在特定年龄都会发生行为问题。一般孩子每年约发生五、六个问
题。这些问题的发生,反映出所有健康儿童在正常发展过程中都承受着某些压力。因此,教
师在看待儿童的行为问题时要慎重,不能盲目下结论。同时,也不能将幼儿的某些心理行为
问题看成孩子成长中的自然现象,不去加以关注。(3)教师的教学自我效能感。教师的自我
效能感一般可以从以下两个维度进行理解,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对幼儿教师
而言,“一般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教育价值的认知;“个人教学效能感”则是指教师对自
己是否具备能够有效引导幼儿,给幼儿积极影响的教育能力的知觉与信念。幼儿教师自我效
能感的高低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幼儿的发展。自我效能感高的教师,往往对自己能积极有效
教育引导儿童充满信心。因此,在应对儿童的行为问题时充满信心,并能不断反思自己的教
育行为,甚至能针对儿童的某一行为展开一定形式的研究。相反,自我效能感低的教师对自
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信心不足,倾向于简单易行的任务。因此,在应对儿童的行为问题时缺乏
自信,采取简单方式去“控制”幼儿,在与幼儿的交往中不够敏感和主动,不利于幼儿的健
康发展。提高幼儿教师的自我效能感高有助于提高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应对能力。(4)教师应
对儿童的行为问题的方法与措施。近几年,我国的学前教育发展很快,提出了一些比较先进
的教育教学方法。但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阴影,留下了很大弊病。在目前教育中,口头讲解
仍然占重要地位。我认为在解决幼儿行为问题上,口头讲解和预防不可少,但应有更多的措
施和方法来替代相对落后的方法,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幼儿教育本身。(5)其他援助方法。教
师在个人能力有限的范围内,无法应对儿童的行为问题时,要求助于社会,使行为问题及时
得到解决。可以是家长,在家园的共同努力和帮助下,来处理儿童的行为问题,比家长和教
师单方面的努力效果肯定好。对于行为问题比较严重的,就需要求助于此方面的专家。(6)
幼儿教师自身的应对方式(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关于这方面的解释上文已有所提级,就不
做展开了。
目前,幼教界对儿童的行为问题研究比较多,但是在“幼儿教师如何应对儿童的行为
问题”,此方面的研究上相对滞后。幼儿教师作为幼儿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影响者,在对待儿
童的行为问题时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此次调查研究将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调查量表,
从分析“幼儿教师应如何对待儿童的行为问题”这一角度入手来探讨幼儿教师的应对心理,
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工作。
[4]Jane Brooks著,周逸芬,陶淑玫编译. 发展与辅导. 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1年.
[5]屈玉霞. 对幼儿教师幼儿心理学知识的抽样测查. 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山东分 院学前教研室,1996年第1期.
[6]张建人. 当前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问题. 湖南师大教研院.
[7]贺宣真. 教师应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 深圳市财经学校, 职教论坛, 2003年第4期.
[8]许凯. 幼儿教师自我效能感探析. 广州市越秀区中六幼儿园.
[9]邱学青. 行为问题儿童成因及教育路径选择.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Jan.2005年1月.
[10]耀宏,傅荣. 心理健康的评价指标与心理健康标准.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
[11]黄旭,静进,史明丽等. 开展儿童心理卫生保健,促进儿童心理健康. 中国妇幼保健, 2002年17期.
[12]种荧,李刚,刘珍妮. 儿童行为问题调查分析. 中国健康教育,2004年8月第20卷第8期.
[13]白春玉,张迪,穆颖,吴惠颖. 沈阳市行为问题儿童的个性特征分析.
[14]李成福,等. 儿童行为问题与学习成绩相关的研究.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5年4月 第14卷第4期.
[15]Lapouse K,Monk MA. An epidem iologic study of behaviour characteristics in childen. Am J Public Health,1998,48:1134-1144.
[16]Mcgee R.Behaviour problems in a population of seven-year-old childern prevalence,stability and types of disorders. J Child Psychia,1984,25(2):251-259.
[17]Shusta SR.Successful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Am J Psychother,1999,53(3):377-391.
[18]Clayton IC, Richard JC,Edwards CJ. Selective attention i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J Abnorm Psychol,1999,108(1):171-175
[19]Basso MR,Bornstein RA,Carona F, et al. Depression accounts for exec-utive function deficits i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Neuropsychiatry,Neuropsychology, Behavioral Neurology,2001,4(4):241-245.
[20]Morrison Preacademic screening for leaming and behaviour problems.J Am Acad Child Adol Psychiat,1989,28(1):101-108.

『贰』 风华艺校里<刘传>和<李成福>是不是同一个人啊

不是一个人,刘传是校长,李成福是他旗下的老师。传说刘传弹吉他中等水平,因为至今没人看过他的演奏视频。李成福吉他水平确实不错,弹和改编都很有造诣。杜新春的水平,我不敢评价,因为我没找到他的演奏视频。这三位老师的书,我都买过,编的都不错。看你的需要来

『叁』 恰同学少年(原创)

恰同学少年

作者:赵雁明

青春是一杯忘情酒,酸酸甜甜里,还带着些许的青涩。许多人以为,喝完那杯酒,人生路上的甘醇玉液,会越来越多,手也不曾洗,牙也没有刷,更没为它准备下酒菜,就把他给囫囵吞下了。多年以后想起来,想再跟岁月讨一杯,那杯用青春与清纯勾兑的甘美,一生只能有一杯,若想知晓当年味,只能在记忆里苦苦收寻 。

以前没有这么多的商店,也没有这么多的饭店,也没有这么多的宾馆,衣食住行,都得回家,饭得回家吃,觉得回家睡,实在无法回家解决的,才能另外去想辙。说到吃饭,我想起了以前的铝饭盒,能装三斤饭,有大中小号之分,通常的人家都备有大饭盒,那是出门带饭用的,平常基本不许用,平常就在“碗架子”(碗柜)里放着,家庭成员谁需要,它才会庄重地出场,饭盒或者饭盒子,说的都是它,青涩的时光,也该记住它。

说它隆重或庄重出场,一点也不过,因为只要用到它,就涉及那时很重要的议程“带饭”。带饭可不是随随便便出现的,以前需要带饭的,要么是工人,要么是群体活动,单位没食堂,活动不预备饭,只能自己从家里带,以前都是铝饭盒,稀里光汤的食物,没有办法装里面,所以只能带干的,要么是干饭,要么是饼子,还得预备菜,它与家人日常的吃喝,要搞出一大截,我们小时候,都盼有机会带饭去外面吃。

小学时候,带饭的机会并不多,年年春天的时候,乡里都开运动会,算是固定的,起早去,贪黑回,中午那顿饭,需要自己带,那是理直气壮的行动,告诉妈妈时,一点不客气,饭盒得干净,里外没油腻,凉水涮,热水烫,还得用碱反复擦,至于里面装啥好,那得妈妈去掂量,虽然没有大鱼大肉之类的,但也得精心去准备,伙伴们面前,面子必须有。

运动会开三天,也是同学们多过了一个“年”,比不比赛不重要,得不得奖不重要,扛着旗,敲着鼓,白衬衣蓝裤子,排着队,唱着歌,书包里背的就是那饭盒。胳膊甩,脚踩点,前后左右都看齐,随着老师吹的铁哨声,十里八里不觉累,一直正步到指定的区域,然后就把彩旗都插好,成排成队坐好,一边观看运动会,一边琢磨兜里的饭盒。

风儿吹,太阳晒,有时还加一段小雨点儿,塑料布儿遮起来,三三两两围一堆儿,那啥,开饭吧?那就开饭吧,打开饭盒,你一口,我一口,然后就是你舀我饭盒里一口,我舀你饭盒一口,都觉得别人妈妈做的饭菜比自己妈妈做的好吃,一会儿功夫,就把母亲压了又压实的米饭,吃了个精光,那可是平常饭量的两倍,吃了也没有觉得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就想刷饭盒。

身子刚想动,比赛接着进行呢,刚才的小雨,根本没有影响比赛,坐下吧,湿淋淋的地,空空的饭盒,太阳还没有挂正中间,菜都吃光了,咸菜疙瘩也没剩,三三两两跟老师请假,老师我喝水,老师我想上厕所,沥沥拉拉的,都朝运动场外走,喝啥水呀?上哪门子厕所,最大的事情饭都吃完了,就想看看大门外面那些小摊贩,兜里还有几毛钱,白糖冰棍的味道,许久没有品尝了。

除了运动会,再有的带饭,只能是劳动了。荒地村有一年稻田荒,求援周边小学校,伙伴们手舞足蹈笑,以为又来理直气壮带饭的机会,老师却宣布,只带饭盒不带饭,火辣辣的太阳下,荒地的稻田可真荒,巴锄子都上了,总算把一片又一片稻田地,都挠出来只剩下稻苗,腰酸腿疼都想哭的时候,村里送饭的来了,雪白的馒头,好几水桶的大虾炖粉条,晚上回家前,他们的队长还给鞠了好几个躬,谢谢孩子们!那些馒头和马兰粉条炖大虾,够不够打下的稻子钱,小猛他们几个,都吃了六个大馒头,那一大饭盒的菜,吃的可真香。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学校又新来三位外地老师,一位姓董,是营盘来的校长,一位姓张,是大吴屯人,教我们算术,张老师喜欢音乐,经常拉二胡招一帮学生唱歌,有时村里的年轻人,也跟他学乐谱,董喜静,看水浒,张喜动,指点江山音乐中,受他的感染,其它老师也都喜欢音乐了,刚开始,老哥俩还挺好,董经常带沭米面饺子,张老师是米饭炒花生多,有时哥俩还合做,晚饭也有土豆炖窝瓜,不知道哪天起,两个人睡觉,中间都拉个布帘,遇有同学多,董说吴用就是无用(水浒里的领悟),张回他一句,王佐不行!大家本来商议好的带饭去苇塘里打粽叶活动,因为两位老人家的水浒之争,泡汤了。

初中需要天天带饭,那是母亲最愁的,饭还好说,捞干饭,多带点,菜就难筹谋了,土豆丝土豆片土豆条,鸡蛋酱鸭蛋酱,咸菜疙瘩常打理,有时家长也想穿换一下,可偏偏家长合得来,孩子却不在一个班,无奈的母亲,只好把半成品,相互穿换送,并交换彼此的理念,小鲫鱼拿醋泡,煎成干干的,刺都是酥的,偏偏那饭盒,鲫鱼捂半天,到头来,刺又干硬了,吃的挺费事,差点卡嗓子,于是回家撂着脸子跟妈说,好吃歹吃不重要,别再听换柱他妈的。

初中的孩子,带饭已经是负担,骑个破车子,饭盒也颠簸,再干的饭菜,也能颠出汤,对于男孩子来说,那是最难以见人的,饭菜颠一块儿,香与白混一起,饭盒外面溢出汤,别说怕女同学看见,就是最好的伙伴,也不能看见,赶紧掏出来手绢,把外面擦干净,再找个背人的地方吃,生怕别人看见。然而在吃饭这件事情上,大寇哥们做得最大方,人家不怕你看见他吃饭,更不怕你看他带的饭不好,上着课,还没有到中午呢,老师在前面讲课,大哥在后面把饭盒打开了,舀一大勺饭,咬一口咸菜疙瘩,就着老师讲课声,就着同学拥挤的气味,就着黑板上变化的板书,大寇大哥的盒饭,越吃也越香,那享受,那美美,惹得许多同学都仿效,即使不学他上课吃饭的,也都惊叹他的聪明与“嘴壮”。

大寇大哥的趣事,绝对不仅仅停留在上课吃饭的意境,他也经常观察周边同学的情况,洪生四爷带的小鱼酱,不放酱油油也少,鱼的原本腥鲜比较浓,有时他去自行车那边闻,有时随意用鼻子闻闻,然后跟洪生凤元说,我猜你今天饭盒里面带了鱼,等到午饭给他分享时,他要么已经吃完午饭了,要么扭扭捏捏脸宣红,说出花来也不肯,闻归闻,人家并没有馋你的那一口。

大寇大哥几个,有段时间比力气,比举自行车,比爬树,比在树杈上面翻跟头,单手举板凳,双手撅桌子,末了了,几番比试的结果,殿彪老哥的臂力,那时是最强,强归强,熟就亲,彼彼此此就演绎出来许多的故事。刚才不是一直说,带饭和铝饭盒么?那时的同学们带饭,都有一个装饭盒的布兜子,那兜子,可是五花八门的,有的是军绿,有的是仿的,有的是碎布拼,有的是旧布缝,有些羞于布兜破,索性不把饭盒拿进教室里,就挂在树上,或者自行车上,吃饭的时候,就在树荫下聚堆,饭前饭后,还可以较量一下臂力,有时掰腕子,有时攀树杈。

殿彪老哥的自行车,比别人的二八杠,似乎小一圈,放学回家的时候,他却比别人骑的快,凤元大叔就喊他,骑那么快干什么?说句话儿吧,他不肯,车子骑得更快了。凤元大叔借吃饭的时候,就跟殿彪老哥说,昨天你也太不够意思了,骑那么快,大寇大哥也来凑热闹,着急回去做题吧?急啥急呀?你看我,该吃吃,该喝喝,老师罚站那就站呗,谁要是考上大学不认识同学,谁就是大伙的孙子。然后没有人接茬,然后殿彪老哥洗饭盒去了,剩下的哥几个,眼睛转了转,一致决定,放学把他的饭盒,挂在树杈上。

放学的铃声响了,学校门口都是人,有步行的,都靠边儿,骑车子的,除了车轱辘没气的,都像箭一样,奔家而去,车出街里,有人喊了,殿彪呀,你饭盒呢?于是,怒气冲冲的殿彪老哥,只好又回学校,白白骑了二里地。殿彪老哥不急眼,换做别的同学,真有生气的,杨家荒有个杨显章,车子好,饭盒新,崭新的白山牌自行车,崭新的牛皮鞋,说话沙哑,一说一笑,不是大寇大哥做的,有人往他的饭盒里放块砖,然后跟他说,咬不动就别用牙。第二天,这哥们没带饭,问他说,没有饭盒了,连砖一起扔了,那个放砖的同学,劝了他两天,他才又开始带饭。

初中的时候,老师也带饭,赵秀学老师最牛,媳妇在沟帮子饭店,是厨师,换着花样给他带,每天吃饭的时候,他都最得意,看咱这媳妇,做的这个黄花鱼。樱桃肉,虎皮的辣椒,还有一码色的炒肉片,你尝尝,没有见过他媳妇的人,也都知道他媳妇,长得白胖白胖的。然后是赵宝志老师,天天高粱米饭,有时咸菜条,有时土豆条,有时韭菜炒辣椒,谁要是劝他,他就让你看他的那三个儿子,轮到我吃么?李成福老师,我也把他当舅舅,他吃饭,也不背着我,一个蓝格的手绢,里面包着两块苞米饽饽,顶多的时候,去食堂买一份菠菜汤。

有一天,放学后,我和凤元大叔捞了一盆清一色的嘎鱼(嘎牙子,昂刺鱼,黄嘎),我就给二舅送去了,第二天中午,赵承德孙中会他们都在,都是我的舅舅辈,围在一起吃嘎鱼,那天赵秀学带的是肘子肉,头一次看他们喝酒,都特别高兴,郭景贵问,哪来的醋呢?李老师说,化学老师会缺醋?难怪那鱼那么酸,敢情是拿醋酸做的,我的眼泪流下来,同学苦,老师那时也真苦,送他们吃点鱼,看把他们高兴的。

然后又回来,全校的师生,都知道我们那儿鱼多,刁玉坤领着周立,大军领着符广吉,张玉海跟着张洪林,最最长久的,大寇大哥和洪生四爷,还有凤元和殿彪,故事一个接续一个,直到现在,都不忘那树杈,不忘在树杈上翻跟头,还有挂在树杈上的,好几个饭盒子,再端酒杯的时候,那个乐呀那个嗨,恰同学少年。

『肆』 如何根据音乐来编写出吉他谱

根据音乐编写吉他谱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谱写简谱

    • 首先,需要将音乐旋律以简谱的形式记录下来。简谱是记录音乐旋律的基础,通过数字来表示不同的音高。
  2. 定和弦

    • 在简谱的基础上,为旋律配上和弦。和弦的选择需要根据音乐的情感和旋律的走向来决定。初学者可以先从基础和弦开始,如C、G、Am、Em等。
  3. 修改和弦

    • 如果基础和弦无法满足音乐表达的需求,可以进一步修改和弦。这可能包括增减和弦、替换和弦或使用更复杂的和弦进行。
  4. 运用技巧

    • 当增减和弦也达不到你想要的感觉时,可以考虑使用吉他演奏技巧来补充,如三连音、击弦、勾弦等。这些技巧能够丰富音乐的层次和表现力。
  5. 检查音阶

    • 在编写吉他谱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是否修改了原曲的音阶。如果修改了音阶,需要确保新的音阶与和弦进行相匹配,以保持音乐的和谐性。
  6. 参考书籍

    • 可以参考一些专业的吉他谱编写书籍,如李成福老师的著作。这些书籍通常会提供详细的编写步骤和技巧,有助于提升吉他谱编写的能力。
  7. 多扒歌曲

    • 多扒歌曲是提高吉他谱编写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和模仿其他歌曲的吉他部分,可以学习到不同的和弦进行和演奏技巧,从而提高自己的编写水平。

综上所述,编写吉他谱需要综合运用简谱记录、和弦选择、技巧运用等多方面的知识,并通过不断练习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热点内容
2017高考卷1数学 发布:2025-07-24 10:12:01 浏览:924
南京教师信息 发布:2025-07-24 10:10:27 浏览:77
钡化学名 发布:2025-07-24 08:12:22 浏览:97
山东有哪些县 发布:2025-07-24 07:17:07 浏览:877
dell历史 发布:2025-07-24 06:45:33 浏览:817
高考题库数学 发布:2025-07-24 05:12:45 浏览:985
普莱柯生物 发布:2025-07-24 04:35:36 浏览:821
初二物理光 发布:2025-07-24 04:35:36 浏览:289
2017小学师德师风总结 发布:2025-07-24 04:13:08 浏览:916
化学实验反应 发布:2025-07-24 04:13:08 浏览: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