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
㈠ 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和基本途径有哪些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是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第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多样性。高校历来就是更新知识、创造知识的基地,教师除承载着为社会源源不断的输出人才之外,还担负着专业领域内的科研工作。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多样性。
第二,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由于近年来高校改革对教师队伍的高要求,教师的学历水平普遍较高,并且高校作为知识更新与创新的发源地,教师较易接触教育及学术的发展前沿,相对来说,这种先天性优势更能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并且,教师的教学对象是思维活跃、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及思维能力,较易接受新的思想及知识,促使教师也要不断接受新鲜事物,不断追求前沿知识,拓展知识领域,开阔视野。另外,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背景使得终身学习观的社会的普遍重视,教师更是成为直接实践者。这些因素均成为促使教师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各种途径的学习、培训,不断促进自身教师专业发展。
第三,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性。一方面,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另一方面,教师专业发展贯穿于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
㈡ 教师的专业发展包括哪几个方面
1,教师是一个多重角色的综合体。教师不仅是知识传授者,还是学生良好个性的塑造者;教师不仅是学生行为的榜样、示范者,还是学生潜能的开发者;教师不仅是学生班集体的领导者与管理者,还是学生的知己与朋友,教师不仅是施教者,还是教之规律的研究者。
教师不仅是关心学生身体发育、知识技能掌握、道德品行的“父母代言人”,还是关心学生心理健康、全面发展的“心理保健医生”。
2,教师应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作为现代型教师,其知识结构应包括四种成分:本体性知识,即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即教师所具有的关于教与学规律的知识;实践性知识,即教师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一般文化知识,即教师所具有的知识广度及兴趣专长。教师应具有现代的、开放的教育观念。
3,教师要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职业理想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动力。审视名家名师,我们不难发现师爱荡漾,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对他们的关注与爱护,在事业上有立志成为教育家的志向是他们共同的人格特征。
4,教师要具有教育专长。专长或曰专业技能,是一种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核心维度。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细化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对教师教育、教学专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扩展阅读:
存在问题:
1,作为一种专门化的职业,教师专业化水平仍有待提高。
2,学历层次偏低。
3,断层现象严重。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是反映师资队伍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4,区域发展不平衡。由于经济发展或地理位置的差异,我国不同地区教育现状表现出很大差异。其中师资队伍差异是一个重要方面。
5,知识结构不尽合理。突出表现为本体性知识更新慢、条件性知识欠缺,实践性知识理论层次低、文化知识面不够开阔,尤为突出的是条件性知识的匮乏。
6,职业道德水平有待提高。具有高尚的师德是做一名人民教师的最基本的条件。
㈢ 什么叫做教师专业成长
【什么是教师专业成长】
为了成为一名让领导放心,让家长承认,让学生喜欢的好老师.而需要的东西
教师专业成长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1、苦练基本功: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一手漂亮的字,准确的表达能力和敏捷的反映能力是一个好教师所必备的自身素质;
2、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培养现代化教育意识与教育教学能力 ;
3、积极应对新课程,努力尝试,让自己的课堂成为孩子们的乐园;
4、树立自我反思、在“做中学”的实践观念。
途径(包括方法):用自己的空余时间进行专业创作,加强自己的专业技能。争取在各类新青年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比赛中获得好成绩。还要加强对学生作品的辅导,珍惜每一次比赛的机会,认真、塌实的对待,在作品的创新上下功夫,争取获得好成绩。当前的教育技术飞速发展,只有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才能更好地上好课。所以,抓住每一次的培训机会,谦虚好学,认真学习,多实践,也争取多多钻研相关软件,掌握一定制作课件的方法,提高能力,每学期都出优秀课件。
学校积极贯彻新课程标准将新课程理念转化成教师的教学行为,争取在新课程与校本的培训和实施中提高新课程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研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在宽松自主的氛围中快乐学习。自我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行为表现,从而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的过程。
成功的教师倾向于进行主动的创造性反思,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他可能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在反思中,我们学会了理性思考,提高了学习效率,而工作更像探索的科学家,不再只是辛勤的耕耘者。教师的成长仅有“经验+反思”是不够的,还要加上“实践”,因为改革最终将发生在课堂上。我也将把握好每次普通上课与重大研究展示课的机会,认真对待,在实践中成长。
新课程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关系:机遇+挑战
新课程特别强调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提出师生互动、有效学习,这其中蕴涵着十分深刻的意义。过去,社会、学生、包括教师自己,都把教师定位成是一个百问不倒的权威,这对教师放下包袱、开动机器、应对新知识的挑战和建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来讲,未见得是一件好事。新课程突破了这一点,新课程非常强调平等的师生关系,强调师生的共同互动、共同成长。应该看到师生关系的变化带来了学校制度、学校文化的变化,现在我们鼓励教师在学生面前说:“你今天问的问题我还真是不清楚,班上有哪位同学知道,谁能起来告诉大家和我呢?”这反映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就是教师的绝对权威位置在发生变化。教师开始把追求真理的任务摆在师生共同追求的位置上,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师生的平等互动、共同发展,对教师角色的定位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也是一个有力的助推器,能帮助教师起飞。当然这并不是说,教师就完全和学生是一样的身份,教学可以“放羊”,完全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在上海召开的第一届课程改革大会上,我讲了一个观点:我们反对过激的建构主义,这种过激的建构主义主张一切都让孩子自己去摸索,完全由学生从零散的、琐碎的经验中慢慢地积累和发展,这是不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因为知识是有逻辑的,人的认知发展也是有捷径的,所以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创设环境。教师要为学生设计一个如何促进认知发展的环境,教师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同时,教师是成人社会的代表,对学生来说是组织者、指导者。另一方面,又是学生、伙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通过他对学生的理解,通过非常具有亲和力的与同学的交往方式,会使学生非常热爱学习,热爱学校。新课程倡导师生的平等互动、共同发展,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应该说是助推器,帮助教师在一个好的平台上起飞。
㈣ 什么是 教师专业化发展
这是教育学的内容,简单的说就是老师的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发展
㈤ 什么是教师的专业化什么是教师的专业发展二者有何联系和区别
所谓教师专业化,简而言之,就是“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回及教师群体为争取答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的过程”。教师专业化在本质上强调的是成长和发展的历程,该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指教师个体的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二是指教师群体的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三是指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的确立和提升的过程。从广义的角度说,“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这两个概念是相通的,均指加强教师专业性的过程。但从狭义的角度说,他们之间还有一定的区别:“教师专业化”更多是从社会学角度加以考虑的,主要强调教师群体的、外在的专业性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更多是从教育学维度加以界定的,主要指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化提高。(见图)这两个不同的思维角度是随着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进程而不断明晰的,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为了提升教师专业化程度,人们采用的是群体专业化策略,关注教师作为专业性职业的地位及其提高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的重心有群体转向个体,强调教师个体的专业化,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这一转移并不意味着提高教师地位的问题不重要,而是希望通过提高教师的专业性来达到提高教师地位的目的。
㈥ 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概念是什么
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概念是“以师为本”。
百年大计,回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简短的答十六个字,一方面扼要又深刻地阐明了教育、教师在国家、民族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又扼要深刻地阐明了教师与教育发展的关系。强调教育大计必须以依靠教师为前提,以教师的发展为前提。“以师为本”应该是各级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做好教育管理、教师培训工作的着眼点和根本。
要落实“以师为本”这一理念,从外部说,就是要大力发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营造浓厚的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说白了就是在教育发展进程中,要尊重教师,关怀教师,倚重教师;从内部说,就是作为职业人的教师在实施教育过程中身心得以健全发展,独立人格得以自存,价值得到体现,既有职业生涯的自慰,又有专业发展的幸福。
由此可见,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具备两个因素,一是外因——社会创造的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内因——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内趋动力。教师的专业发展其“以师为本”是重要前提,只有让广大教师切身体会到教育职责的重大和崇高,品味到自身专业发展的甜头,才能让他们深切感受到教育有干头,教师有奔头。
㈦ 什么是教师的专业发展
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回,实施专业自主,表答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位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也就是一个人从 “ 普通人 ” 变为 “ 教育者 ” 的专业发展过程。
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在本质上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
㈧ 什么是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小学教师专业成长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师的态度、价值、信念、知识技能和种种行为表现时刻不断需要调整、修正、重新审视、评估、接受挑战和考验。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有:师范教育;新教师的入职辅导;在职培训;自我教育。
教师专业发展的评判标准应该从以下三方面来考察。
第一,从学生角度来考察,以满足学生需求和提高学生学业水平程度如何作为标准。
第二,从教师自身发展来看,视教师专业发展所需要的技能和能力发展如何作为标准。
第三,以教师为其他工作人员、团体或学校所作出的贡献作为标准。
(8)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扩展阅读: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是从新手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主要包括:
(1)教师专业发展首先强调教师是潜力无穷、持续发展的个体;
(2)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把教师视为“专业人员”;
(3)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成为学习者、研究者和合作者;
(4)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具有发展的自主性。教师的自主发展强调的是发展教师个体的个性和特长,使个体的潜质充分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