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育 » 雄楚英才教育

雄楚英才教育

发布时间: 2022-01-28 18:39:25

『壹』 英才教育的教材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Men at their birth, are naturally good.

人生之初,禀性(本来)(都)是善良的,

解释:

英语译成汉语时,主语Men 与 at their birth 合起来一起译,起状语的作用;而 naturally 原为副词起状语的作用,倒变成了名词作为主语来用。这种翻译手法在翻译技巧中称为“转换”Conversion。括号里的词语(本来)(都)是为了符合目标语的行文习惯或译出原文中隐藏的意思另加进去的。这称为“增益”Amplification,也是一种重要的翻译技巧。

Their natures are much the same; 他们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

their habits become widely different. (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的教育程度不同),(彼此的)理性才形成了差别。

解释:括号内句子或词语为“增益”。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If foolishly there is no teaching, the nature will deteriorate.

如果(对幼儿)不(严加)教育,(幼儿善良的)禀性就(将随环境)改变(坏)。

The right way in teaching is to attach the utmost importance in thoroughness.

教育(一个人按照人的本性发展的)方法,贵在使他(专心致志),始终(努力上进)。

注意事项:

括号内的字句是在英语译成汉语时常用的技巧,叫做增益(Amplification),是为了符合于汉语行文的习惯或表达出原文中隐藏的含义而增加的。在汉语译为英语时也一样可用。“贵”字是由(importance)转换而来。“转换”的技巧上文已提过,不再重复介绍。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Of old, the mother of Mencius chose a neighborhood

从前,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孟子能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学有专长),曾(三次)搬迁。

and when her child would not learn, she broke the shuttle from the loom.

孟子不努力学习,孟母就生气地割断(正在织布的)纱线,(以此教诫孟子只有日积月累地学习,方有进益。)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Tou of the Swallow Hills had the right method

(五代)窦禹钧(教诲儿子)有良好的方法。

He taught five son, each of whom raised the family reputation.

他(所教导)的五个儿子,(学而优则仕,)美名远扬(天下。)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To feed without teaching, is the father's fault.

( 生养了)子女(却)不加以教诲,(这是)做父亲的过错。

To teach without severity, is the teacher's laziness.

教育(学生)不能因为(老师的)懒惰而不严格(要求。)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If the child does not learn, this is not as it should be.

少年儿童不(努力)学习,(从社会发展角度讲)是不应该的。

讲解:

括号里的内容是增益.This=从社会发展角度讲If he does not learn while young, what will he be when old ? 如果一个人在年少的时候不读书不学习,那么到老的时候还能有所作为吗?

讲解:在“while young”及“ when old ”之间省略了he is。这种翻译技巧称为“省略法”。在有些从句中可以省略句中的主语及be 动词。在译成另一种语言时往往把含义补回来。我们不妨可以“增益”一下。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If jade is not polished, it cannot become a thing of use.

美玉如果不(经过)雕刻打磨,就不可能变成(精美的)玉器。

解说:英语的词序原先是“如果美玉……”,现译为汉语词序变为:“美玉如果”。在双语对译时把词序重新安排调整,这种翻译技巧叫做“词序调整”(Inversion)。也是一种常见的翻译技巧。调整的目的是为了更接近目标语的行文习惯,避免过分生硬。

If a man does not learn, he cannot know his ty towards his neighbor.

(少年)人如果不(努力)读书学习,就不会懂得(为人民服务及济世救国的)道理。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He who is the son of a man, when he is young, should attach himself to his teachers and friends; and practise ceremonial usages.

为人后代,当少年之时,(应当)亲近老师(和长者),广交贤友(和仁者),讲习礼节(道德)之事宜。

注解:

英语用一个长句翻译了原汉语的四个短句,我称之为“并句或合句”,(Unification)。把英语的长句译成汉语时我们常常用分句拆开来译,也就是“长句拆译”(Division)。此外,这里还涉及到另一重要的翻译技巧“分清主从”(Subordination)。实际上,在翻译过程中,特别是翻译长句时,经常需要把各种翻译技巧结合起来使用,才能产生出“信、达、雅”的产品。有人说翻译工作就是对原创作品进行美化加工,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的。当然不能背离原著的基本思想。大作家的作品往往有多种译本,或许是与这个有关吧!

香九龄 能温席 孝於亲 所当执

Hsiang, at nine years of age, could warm (his parent's) bed.

黄香九岁(的时候)(就懂得孝敬父母亲),(在天寒地冻时)用自己的身体将(父母的)枕席温暖(后再请父母安寝。)

注解:括号内那么多的内容都是“增益”。可见“增益”这种翻译技巧是十分重要的。要求从事文学的翻译工作者不仅仅精通两国语言,对两个国家的概况,历史、风俗习惯及地理气候等都要通晓(至少有一定的了解)。其他方面的知识也应该多多益善!所以也不妨说从事翻译的人是位杂家!

Filial piety towards parents, is that to which we should hold fast. 孝敬父母,就是我们应当向黄香学习的思想品德。

注解:我选用“思想品德”这四个字,是为了较精确地译出这个含含糊糊的“that”这个词。常常为了求得一个比较稳妥的字眼,译者有时不得不沉思默想。这时的艰难窘境可以用“反复推敲”来形容。这种翻译技巧称为“选词用字”(Diction)。只有经过“山穷水尽疑无路”的人,才可能享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狂喜!

融四岁 能让梨 弟於长 宜先知

Jung, at four years of age, could yield the (bigger) pears.

孔融四岁的时候,(就)能(从容)将大的梨子出让(其兄长)。

To behave as a younger brother towards elders, is one of the first things to know.

弟弟尊敬兄长,这个(人世间的道理)应当(在年少时就)要知道。

注解:

如果按照英语的句式直译出来,大家往往会译成:“弟弟尊敬兄长,这是(在年少时就)要知道的首要事情之一。”意思是不会错的,但总会使人感到很生硬。如果是中学生译成这样的句子,评卷教师或许不会扣分。但如果是翻译资格证书考试的话,我猜想一定会被扣分的,说不定还扣得比较重。所以才会有“转换”(Conversion)这种翻译技巧的适当运用来解决上述问题。转换不仅仅是词性的转换,(以前我介绍过)也包括句式的转换。

首孝弟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

Begin with filial piety and fraternal love, and then see and hear . 人生的首要大事是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其次是多实践于天下大事,博闻古今之理。

Learn to count, and learn to read. 知晓数理之道,通解古今圣贤之识。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

units and tens, then tens and hundreds, hundreds and thousands, thousands and then tens of thousands.

数字单位从一(之始),接下去(十个一为)十,(十个十为)百,(十个百为)千,(十个千为)万。注解:注意连词“and”的用法。不能都译为“和”。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The three forces, are heaven, earth and man.

The three luminaries, are the sun, the moon and the stars.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The three bonds, are the obligation between sovereign and subject, the love between father and child, the harmony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We speak of spring and summer, we speak of autumn and winter,

These four seasons, revolve without ceasing.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We speak of North and South, we speak of East and West,

These four points, respond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entre.

『贰』 英才教育集团东莞总校怎么

在东莞的口碑不错,95年办学至今,十几年的品牌,主要是从事学历教育培训。有时间可以到东莞英才教育培训中心参观咨询。

『叁』 什么是英才教育

英才教育(E1itistEcation)就是针对资质比较好、具有一定发展潜能的优秀儿童采取的一种特内殊教育,让他们接受拥有更多更容优秀的教育资源的高质量的教育。笔者认为,英才教育追求的是创新型人才,拿现在来说,就是21世纪的信息时代的社会人才,具有高度自信心、坚强的毅力、强烈的好奇心,还要有自制和奉献精神,能对社会发展、社会变革,甚至是世界的发展和繁荣做出巨大贡献的各行各业的人才。英才教育是和大众教育相对的,所以,我们当然也应该了解大众教育的概念。顾名思义,大众教育是对普通大众进行的普通教育,这种教育是为大多数智力一般、无特殊才能、尚未发现发展潜力的儿童服务的。

『肆』 以英才教育为题写一篇作文.没思路阿,谁给我点启发

今天的中国,教育模式必须由单一向多元立体转化,这是大势所趋。无论是平民教育或精英教育,常规教育或特殊教育,基础教育或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或综合教育,传统在校教育或网络远程教育,都应该并行发展。
并行发展,并非说是一锅没有主辅之别的“大杂烩”。下面就将对以上几组范畴分别进行阐述。
一、平民教育和精英教育
昔**中国的教育史严格说来是一部精英教育史,不能否认这种精雕细琢的教育体制的确造就了一批文化精英,然而也因其巨大的内倾和封闭性剥夺甚至扼杀了更多民众成为“精英”的可能性,在少数“精英”的背后是触目惊心的无知和愚昧,从而导致了中国文化整体架构的严重失衡。怎样矫正这倾斜之塔,平民教育正是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和社会需求之下开出的一剂药方。
教育模式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精英教育如果说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殖民半殖民社会甚至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时期还有用武之地的话,那么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时期则是断然行不通的,在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则更是同全民皆学,与时俱进的精神格格不入。
在更替动荡的历史时期、在低层次的社会体制下可以侧重于精英教育;而在和平发展的历史时期,在更高层次的社会形态下,以平民教育为主,精英教育为辅,其它教育形式兼容并存的格局才是阳关正途。
二、常规教育和特殊教育
一直以来,中国的教育机构提供的最主要的教育模式是常规教育,成为中国教育模式的绝对主角,居于从属配角地位的其它教育模式则先天发育不良。教育模式的单一性使中国的现行教育裹足不前。
诚然,常规教育在大批量生产人才方面的确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其所显出的过分追求完美的倾向以及对个体个性的漠视也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常规教育以应试为考核手段,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评价标准,以培养“全才”为最高目标。“三好学生”遂成为这种价值评价体系下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产物。“三好”故然最好,然而果然是“三好”吗?何者为“好”?这本是见仁见智,自然众说纷纭,更难以量化。一定要将之量化,就只好将“德、智、体”三好集于一点即“智”上,百分制简化并决定了一切,高分即等于“三好”,学校、学生、家长皆大欢喜。就在这一片和声里,一大批“多才多艺”却无一专精的庸才出炉了;就在这一片和声里,韩寒发出了异议:把“全才”的“全”字下面的“王”去掉,我要做人才!异声是微弱且逆耳的,却往往也是清醒与理性的代言。它冲破了人云亦云的樊篱,必将别开洞天。常规教育的真正使命乃是培养学而能思、学而能行的人才。这才是教育的根本。
特殊教育由于长时期被忽略不计,作为常规教育的必要补充形式是一块亟待填补的巨大空白,也是“因材施教”的最佳注脚。从狭义来理解特殊教育,似乎是给在身心方面有缺陷和病态的孩子施行的教育。我所说的特殊教育是广义的,即除狭义所包括的群体之外,更包括在某一方面具有特殊或超常潜能的孩子,据其实际情况给以不同的教育方式。人本主义在这一教育领域内得到最大的体现。怎样引导和发掘这群特殊孩子的最大的潜能,给他们营造最宽松的外部环境,提供最广阔的空间和自由,从而使他们创造的社会价值最大化是教育家和为人师表者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伍』 英才教育考研押题准吗

别说押题,那都是吹牛。
能押准题,谁还去学习呀!
直接买彩票不就好了吗!

热点内容
英语代词表格 发布:2025-05-16 04:23:00 浏览:442
生物之最 发布:2025-05-16 01:24:17 浏览:701
生物医药峰会 发布:2025-05-16 01:03:54 浏览:210
科伦博泰生物 发布:2025-05-16 00:28:34 浏览:308
徐老师来巡山投稿 发布:2025-05-16 00:26:18 浏览:571
桑巴双人舞教学视频 发布:2025-05-15 22:29:39 浏览:479
月子餐老师 发布:2025-05-15 22:16:43 浏览:160
人们用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5-05-15 21:26:05 浏览:209
2017高考数学文 发布:2025-05-15 15:11:48 浏览:817
怎么喝水 发布:2025-05-15 14:52:53 浏览: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