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育 » 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2-02-02 12:33:47

⑴ 初二物理~【物质的密度】~

呵呵,这样的问题也太简单了吧,本不想理会的,既然我看到了,又没人回答,就顺便告诉你一下吧!还是要好好看书啊!

答:(1)、该金牌的质量为31.1×5=155.5g,则其密度为
ρ=155.5/10=15.55g/cm³=15.55×10³kg/m³<ρ金=19.3×10³kg/m³
所以说不是纯金制造的。

(2)、ρ血=21.0/20=1.05g/cm³
老师献血质量m=1.05×400=420g=0.42kg

这两道题都是考查单位变换的,都不难,如kg与g间、kg/m³与g/cm³间的变换等,而1盎司=31.1g是题干中给的,又1ml=1cm³是一个常识,其它的都是简单数学计算罢了。如果还不能掌握如kg/m³与g/cm³间的变换,你就先变分子上的,再变分母上的就不会错了。

⑵ 物质的密度

图能清楚点么^_^

⑶ 物质的密度 笔记

密度在国际单位制中的主单位是“千克/米3”,这是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够掌握的,但是要换算单位,不少同学却感到困难了。例如:铁的密度是78×103千克/米3=克/厘米3。这个问题可以利用单位换算中的基本方法来解决,那就是分子里的单位变小多少倍,换算后的数值就变大多少倍:1千克=103克;分母中的单位变小多少倍,换算后的数值要变小多少倍:1米3=106厘米3,因此,7.8×10千克/米3=7.8×103×(103/106)克/厘米3=7.8克/厘米3;根据这种换算方法;分析一下可以得出密度的单位有一个规律,即:对于某种物质的密度,在分别用“克/厘米3”,“千克/分米3”和“吨/米3”来做单位时,它们的数值是相同的。例如,铁的密度,按照这个规律可知:ρ水=7.8克/厘米3=7.8千克/分米3=7.8吨/米3。这个“7.8”就是课本上密度表中铁的密度值去掉103得到的。记住这个规律,不但给密度单位的换算带来很大的方便,而且使一些涉及密度计算的问题变得简单。例如用这种方法来记算水的质量,就是1厘米3(毫升)水的质量是1克,1分米3(升)水的质量是1千克,1米3水的质量是1吨。

⑷ 初二物理——探究物质的密度

^解:1.m=密度*体积=3.5m*2m*0.6m*2.4*10^3kg/m^3=10080kg=10.08t
2.因为不能超载,所以最大载重量是4t。
∴v=m/密度=4000kg/(2.4*10^3)专kg/m^3=1.6m^3
∵这里是为了行车属安全,
即使算出的数字是1.666……,也得用去一法。
答:……

⑸ 物质的密度 实验问题+过程+结论

用水测量物质的密度
1、实验准备:取烧杯一只,被测物体一小块,标尺一只,弹簧秤一只;烧杯盛适量水;
2、测量烧杯半径,测量烧杯水位高度,测量物质所受重力。
3、将被测物体投入水中,如果物质浮于水面,将物质恰好压入水中,测量水位高度,算出水位上升高度,以测量物质体积。
重力公式:F=mg,密度公式:ρ=V/m;体积公式:V=πr^2h
算出物质密度。

如何上好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这节课

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
第三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
林艳玲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探索“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建立密度概念; 2、知道密度公式、单位; 3、会查密度表,鉴别物质;
4、能联系实际,知道密度的简单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中的场景引入,鉴别饮料,体会物质的特性; 2、通过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体验密度概念的建立过程; 3、引导学生学会知识的类比,通过类比速度,加深对密度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在交流与讨论中所持的正确态度;
2、通过物质鉴别,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敢于大胆提问,乐于主动探究日常现象中物理道理的科学精神;
3、从物理走向生活,使学生感受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使学生体验对”如何鉴别物质“这个问题的探究过程,引导学生分析数据 2、掌握密度的概念,公式,单位。 难点:
1、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建立密度的概念; 2、理解“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3、认识密度表,能鉴别物质
【教学方法】比值定义法、实验探究法 【教具准备】金属、饮料 【内容设计】
“密度”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建立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本节课以“鉴别物质“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从实验结论中,引出新的物理量--密度。
在教学设计上,我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通过鉴别饮料,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拿出一神秘物体,到底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呢?引导学生想办法!通过提出新问题“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让学生自主探究,分析实验数据,归纳出物体的质量与体积关系,提炼出密度概念。最后从物理走向生活,使学生感受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能简单的鉴别物质,并理解密度在选材上的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孙悟空的金箍棒
师:西游记中孙悟空从东海龙王那里借了一根“定海神针”又称“如意金箍棒”,从此取经路上,悟空随身携带,降妖除魔全赖这不可多得的宝贝兵器,那么同学们是否曾经好奇过:金箍棒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呢? 生:.....
师:老师查了西游记原著仅有这样的记载:长两丈多,斗来粗细,重13500斤。” 从这里我们能够获取的信息是金箍棒的质量和体积,如何知道它是什么物质呢?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识别物质的一种方法—密度。或许它能帮我们找到答案。

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hide();}, function(){$('.ad-hidden').show();});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神话故事导入,设置悬念,吸引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唤起探究物理奥秘探究的兴趣 】
二、[设疑]:识别物质
师:同学们,平时喜不喜欢喝饮料?走进超市,我们就会香甜可口的饮料种类繁多,今天特地带来几款,请同学们帮我鉴别鉴别,这是哪款饮料? 这里那一杯是可乐,那一杯是雪碧? 生:左边是可乐,右边是雪碧 师:大家的判断依据是? 生:颜色
师:那这两杯呢?颜色差不多,哪杯是王老吉,哪杯是酸梅汤? 生:...
师:看不出来,怎么办? 生:喝一口
师:好。哪位同学愿意来喝一口,为大家鉴别鉴别! 一学生喝了:这是王老吉 师:你的判断依据是? 生:味道
师:不错,在生活中,我们通过物体的颜色、味道来鉴别物质。但老师这里有个宝贝,它放着沉甸甸的,拿出来一看,金亮金亮的,它是哪种物质构成的呢?大家来鉴别鉴别! 生接过掂量掂量:铁做的 生2:铜做的
师:但老师却想,这会不会是黄金做的呢? 生:不可能
师:这宝贝到底是什么物质?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看能不能找到像物体颜色、味道一样,物体特有的性质,把宝贝鉴别出来。
师:老师发现:刚才同学们拿到宝贝,都先用手掂一下,大家是想通过什么方法来鉴别? 生: 质量
师:好,用质量来鉴别物质!那老师这有个大铁锤,一个小铁钉,他们都是铁,可为什么质量却不一样?
生:因为体积不一样 师:看来,(同种物质构成的实心)物体的质量还与体积有关,体积越大,质量越大!
那做进一步的思考,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有什么关系。
三、[思考方法]:探究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看能不能从中找到鉴别物质的新方法! 师:那该怎么来做实验呢?想一想,我们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需要哪些测量工具呢? 生:质量和体积,需要天平和量筒。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时,同学们测出了铜块、铁块、铝块1和2的质量和体积,现在我们翻开书本94,各小组观察数据,尝试分析,看能不能找到质量与体积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实验】在上一课时已操作完成
四、[分析数据]:建立密度概念 【小组讨论】
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师:有没有那个小组得到规律了,请举手。 生:.......
生1:体积相同的铜和铁其质量不同 生2:铝块体积越大,质量越大 师:当我们在找寻两个物理量的关系时,常常可以纵向分析,看看倍数变化情况,横向分析,算算两个物理量的比值或是乘积,那根据老师的提示,同学们再来分析数据,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分析铝1和铝2: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近似相等。
师:这个发现很有意义。其他组有没有算过它们的比值,是不是也相等呢? 【学生活动】
计算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师:是不是相等? 生:是相等的
师:我们发现: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等 ! 师:那这个比值与质量、体积有没有关系呢? 生:没有
师:可见,这个比值与质量、体积无关。
师:这个比值与质量体积无关,那与什么有关呢?…… 科学研究需要交流与合作,各小组间左右交换数据表,结合自己的数据,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
师:这个发现就更有意义了。通过交流合作,我们发现: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师:最初我们进行这个实验,就是为了找到鉴别物质的新方法。那结合这两个实验结论,我们找到鉴别物质的方法了吗? 生:找到了
师:那用是什么鉴别呢? 生: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师:这个比值的意义就在于,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它就像颜色、味道一样,是物质所特有的性质。
而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利用这种不同,就能把一种物质同另一种物质区分开来,它能够鉴别物质!
为了反应物质的这种特性,我们引入了一个新的物理量:密度
五、[类比归纳]:密度概念
师:密度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那类比速度,路程与时间的比值,速度的定义是:物体单位时间的路程,同学们,也给密度下个定义! 生: 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师:2、根据密度的定义,同学们能不能写出密度的公式。 ρ=…… m/v
师:最后,请大家类比速度的国际单位m/s,想想密度的国际单位,是什么呢? 生:国际单位:kg/m3
师:那同学们看看刚才计算的比值,它的单位是什么呢? 生:g/cm3 师:在生活中,我们也常用到g/cm3,记住:1 克/厘米 3=103 千克/米3

换算过程:
六、[鉴定金箍棒]:查看密度表及应用 师:最初我们探究这节课是为了解答我们心中疑惑:金箍棒是由什么物质做成的?现在你们能算出它的密度? 生:可以 【学生活动】 计算金箍棒的密度
师:那得考考大家,密度是7849kg/m3是哪种金属呢? 生:....
师:无法确定啊!那这就需要和已知的物质密度相对比,科学家为我们精确的测出了常见物质的密度,并列出密度表,请大家翻到课本 p96页,查查看,这是那种金属! 生:是铁 师:原来金箍棒是铁做的。看来还是悟空本事大,铁棒到了他手中就能发挥出不一般的威力。 这个密度表用处真大! (弹性控制:
师:再次阅读密度表,看看,大家还有什么新发现? 生:…… 固体密度>液体>气体,
——哦,固、液、气密度不一样,可见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师:同学们再看看,水结成冰,密度是否改变
——物质的密度还与状态有关! 师:同学们的观察归纳能力很强 )
师:其实,利用密度不仅可以为我们鉴别物质,还能帮助工程师选材!大家当回小工程师,想一想:让你设计飞机外壳,你会选择那种材料?是密度较大的材料,还是密度较小的材料。 生:密度小 师:
师:其实在交通工具、航空航天等领域,我们一直都在探索更高强度、又低密度的材料。科学家们最近创造出一种超轻质的金属材料,虽是金属,但它的密度只有水的密度的千分之一,甚至可以放在蒲公英上。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网络一下 “低密度新材料 ” 了解详细内容! 七、[针对练习]:巩固概念 判断:
1、一杯酒精用去一半后,剩下的酒精密度为原来的一半。( ) 2、1kg的铁比1kg的棉花重。 ( ) 计算:
有一枚第十一届亚运会纪念币,它的质量为16 .1克,体积为1 .8厘米3,试求制成这枚纪念币的金属密度,是何种金属?
八、[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通过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掌握了鉴别物质的方法,认识了密度。那老师的宝贝到底是什么材料的?大家能鉴别了吗?
3
3
33
m
/kg1000m000001.0kg001.0cm1g1cm/g1

【板书设计】
第五章 第三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 一、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同种物质,其质量与体积比值相同; 2、不同物质,其质量与体积比值不同。 二、 密度
1、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符号“ρ”
3、 公式:vm

4、单位:国际单位:千克/米3
常用:克/厘米3
换算: 1 克/厘米 3=103 千克/米3

请采纳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敬请及时采纳,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
~~手机提问的朋友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O(∩_∩)O,记得好评和采纳,互相帮助

⑺ 各种物质的密度存在的规律

与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与温度成反比,与压强成正比

⑻ 什么叫物质的密度

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1、某种物质的质量和其体积的比值,即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作这种物质密度。符号ρ。单位为千克/米^3。
其数学表达式为ρ=m/V。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体积的主单位是立方米,于是取1立方米物质的质量作为物质的密度。对于非均匀物质则称为“平均密度”。
2、密度的物理意义。用水举例,水的密度在4℃时为10^3千克/米^3或1克/厘米^3(1.0×10^3kg/m^3,物理)意义是:每立方米的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
地球的平均密度为5.5×10^3千克/米^3。
标准状况下干燥空气的平均密度为0.001293×10^3千克/米^3。
常见的非金属固体、金属、液体、气体的密度(略)。
3.
是指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数,以kg/m^3(读作千克每立方米)或g/cm^3(读作克每立方厘米)表示。主要用在换算数量与交货验收的计量和某些油品的质量控制,以及简单判断油品性能上。
4.在印刷术语中,反射密度指一种表面的遮光能力;透射密度指一种过滤器的遮光能力。
5.感光材料的密度是指其经曝光显影后,影像深浅的程度。如胶片,画面愈是透明的地方,密度愈小;反之,愈是不透明的地方,其密度愈大。
密度是反映物质特性的物理量,物质的特性是指物质本身具有的而又能相互区别的一种性质,人们往往感觉密度大的物质“重”,密度小的物质“轻”一些,这里的“重”和“轻”实质上指的是密度的大小。
: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所含物质减少,所以质量减少。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同种物质的密度不变。

⑼ 高中化学各物质的密度

常用物质密度表(1g/cm3=1000kg/m3=1吨/立方米)

物质 密度(kg/m3)

铱 22.65×103

锇 22.61×103

铂 21.45×103

金 19.30×103

钨 19.25×103

铀 19.05×103

汞 13.58×103

钯 12.023×103

铅 11.34×103

银 10.49×103

铜 8.96×103

铁 7.87×103

锡 7.31×103

钛 4.507×103

钻石 3.5×103

铝 2.7×103

浓硫酸 1.8×103

镁 1.74×103

海水 1.025×103

水 1.000×103

乙醇 0.79×103

汽油 0.73×103

物体中任一点P的密度定义为:

式中

△V为包含P点的体积元;

△M为该体积元的质量。在厘米·克·秒制中,密度的单位为克/厘米3;在国际单位制和中国法定计量单位中,密度的单位为千克/米3。

⑽ 物质的密度是什么

密度是单位物质的量的多,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质量、体积等因素无关,反映物质结构疏密程度。
2、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是不相同的,同种物质的密度则是相同的。
3、气体密度与温度压强等有关。

热点内容
生物之最 发布:2025-05-16 01:24:17 浏览:701
生物医药峰会 发布:2025-05-16 01:03:54 浏览:210
科伦博泰生物 发布:2025-05-16 00:28:34 浏览:308
徐老师来巡山投稿 发布:2025-05-16 00:26:18 浏览:571
桑巴双人舞教学视频 发布:2025-05-15 22:29:39 浏览:479
月子餐老师 发布:2025-05-15 22:16:43 浏览:160
人们用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5-05-15 21:26:05 浏览:209
2017高考数学文 发布:2025-05-15 15:11:48 浏览:817
怎么喝水 发布:2025-05-15 14:52:53 浏览:829
雅本化学公司 发布:2025-05-15 13:44:02 浏览: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