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数学科研

数学科研

发布时间: 2020-11-19 12:50:58

⑴ 从事数学科研工作一定要高智商和数学天赋吗

数学家陶哲轩清华谈数学竞赛与数学研究
日期:2009-12-24 09:42:33 作者: 来源:清华大学
【字体:大 中 小】
12月21日,世界著名华裔数学家陶哲轩教授来到清华,参加当天在清华大学主楼举行的“丘成桐中学数学奖”颁奖典礼活动。
数学神童,13岁获得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金牌,20岁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年仅24岁被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聘为正教授,31岁获得被称为数学界诺贝尔奖的菲尔茨奖,成为第二位获此殊荣的华裔数学家,因在数学科学研究中极具天赋,被同事誉为“数学界的莫扎特”。现年34岁的陶哲轩是数学界乃至科学界最耀眼的明星之一,当他的身影出现在清华大学主楼报告厅时,立即吸引了全场的关注。现场观众用欢呼声和掌声表达对这位年轻学者的尊重与欢迎。
年纪轻轻就卓有作为的陶哲轩教授睿智、平和,富于神采,带着浓郁的学者气息与一份学生般的青春活力。在颁奖典礼上,身为竞赛评委团成员的陶哲轩表示,很高兴看到青少年们通过比赛,学到了数学研究的技能与合作精神,锻炼了耐心与毅力,激发了自己的创造潜能,在数学研究中找到快乐。
颁奖刚刚结束,陶哲轩就被现场同学包围,很多参加颁奖会的中学生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笔记本,请自己的科学偶像签字、合影留念。平易近人的陶哲轩教授欣然满足了每一位同学的要求。
颁奖典礼结束后,利用有限时间,记者对陶哲轩教授进行了简短的采访。
记者:很多学生在中学阶段参加各种数学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当他们进入大学数学专业后,将致力于数学研究,这是两种不同的状态,您如何看待这种转变?
陶哲轩:这些数学竞赛为今后的科研做了很好的准备,当你在大学里开始接触科研的时候,就会发现,以前参加比赛遇到的一些题目,非常类似于一些真正的研究性问题,这些竞赛帮助学生培养了创造力和对科研的坚持精神,这些东西大多在高中学校里不会讲授到。很多人都要面临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应使自己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研究生活。我希望今天这些参加比赛的学生今后在科研方面都会有所造诣,期望在今后能再次看到他们的名字和成果。
记者:您从事数学研究多年,在对数学的真正意义的理解上和您当学生时有什么不同?
陶哲轩:当我还是个学生时,参加过很多数学竞赛,我把数学看作是一个游戏或者一项运动,人们给你提出问题,你最快地找到最好的方法去解决它们。我从中发现了很多乐趣。但我后来真正进行科研后意识到,其实有很大的不同,你有时需要很长时间去解决一个问题,这些问题的价值不在于它使你获得什么奖项,或者使你赢得什么名声,重要的在于你学到了什么,通过解决问题如何去理解这个世界,当我明白数学的这项意义后,我现在更喜欢数学了。
记者:您能否就如何在数学研究领域取得创造性成果和突破性进展给学生们提一些建议或关键词?
陶哲轩:首先,我非常热爱数学,在数学研究中找到了很多乐趣。喜欢自己所从事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喜欢数学,就会全心投入,在这个领域中付出最大的努力。同时,从事数学研究要有耐心,你可能需要多次尝试,成为一个数学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还有就是,即使完成学业后也必须不断学习。我现在掌握的很多数学知识是在毕业后学习到的。数学研究可以有很多乐趣,如果真正喜欢数学,就可以在这个领域做很多事情。
+++++++++++++++++++++++++++

⑵ 数学科研水平,中科院和北大哪个

科研水平毫无疑问,中科院最高,理由很简单,因为中科院是中国最高学术机构,同国外不同,国内的科研基本上是有中科院社科院农科院这些单位主导,大学是陪衬。经费上中科院作为正部级单位,肯定比副部级的北大多,人员上院士专家一大堆,职工工资也是中科院的多,硬件条件上,中科院所属的重点实验室也是最多的,其实北大在科研上对中科院的依赖很大,中科院工作太多,自己人手不够,于是经常和各大院校合作。中科院就是建筑公司,大学就是包工头,最后大楼建好肯定不会写包工头的名字~所以,只要是中科院有的专业,科研水平就是国内第一。如果说个明显点的理由,就网络下论文的发表情况吧,中科院的水平基本上是清华北大复旦的综合,兴许还能多谢。没办法,级别在哪里摆着呢。

⑶ 华罗庚在数学领域的主要贡献及科研成果

华罗庚早年的研究领域是解析数
华罗庚与陈景润
论,他在解析数论方面的成就尤其广为人知,国际间颇具盛名的“中国解析数论学派”即华罗庚开创的学派,该学派对于质数分布问题与哥德巴赫猜想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
华罗庚也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19]
华罗庚在多复变函数论,典型群方面的研究领先西方数学界10多年,是国际上有名的“典型群中国学派”。
开创中国数学学派,并带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培养出众多优秀青年,如王元、陈景润、万哲先、陆启铿、龚升等。[20]

科研成果
华罗庚
在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氏算子”、“华—王方法”等。[21]
20世纪40年代,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这一历史难题,得到了最佳误差阶估计;对G.H.哈代与J.E.李特尔伍德关于华林问题及E.赖特关于塔里问题的结果作了重大的改进,三角和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22]
在代数方面,证明了历史长久遗留的一维射影几何的基本定理;给出了体的正规子体一定包含在它的中心之中这个结果的一个简单而直接的证明,被称为嘉当-布饶尔-华定理。[23]
与王元教授合作在近代数论方法应用研究方面获重要成果,被称为“华-王方法”。[24]

学术著作
华罗庚一生留下了十部巨著:《堆垒素数论》、《指数和的估价及其在数论中的应用》、《多复变函数论中的典型域的调和分析》、《数论导引》、《典型群》(与万哲先合著)、《从单位圆谈起》、《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与王元合著)、《二阶两个自变数两个未知函数的常系数线性偏微分方程组》(与他人合著)、《优选学》及《计划经济范围最优化的数学理论》,其中八部为国外翻译出版,已列入20世纪数学的经典著作之列。此外,还有学术论文150余篇,科普作品《优选法评话及其补充》、《统筹法评话及补充》等,辑为《华罗庚科普著作选集》。[25]

出版日期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1953年 堆垒素数论 华罗庚著 中国科学院 学术类

1957年 多复变函数论典型域上的调和分析 华罗庚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57年 数论导引
华罗庚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58年 高等数学引论(第一卷)
华罗庚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62年 从单位圆谈起 华罗庚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63年 指数和的估计及其在数论中的应用 华罗庚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63年 典型群 华罗庚、万哲先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64年 统筹方法平话及其补充 华罗庚著 中国工业出版社
1964年 从杨辉三角谈起 华罗庚著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66年 统筹方法平话及补 华罗庚著 中国工业出版社
1967年 优选法
华罗庚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1年 优选法评话及其补充 华罗庚著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
1985年 华罗庚科普著作选集 华罗庚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年 从孙子的神奇妙算谈起 华罗庚著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科普类[25]
2006年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著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⑷ 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科研项目

数学所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兼顾应用数学、计算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其它方向。承担的科研项目不仅包括像863、973这样的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的重点研究项目,还承担部分面上项目。以下是数学所正在承担的各类在研的科研项目,按类排列。
国家级研究项目
863计划子项知识制导的需求工程技术研究(金芝2006.12-2008.12)
863主持智能感知与先进计算机技术(金芝2006.12-2008.12)
十五攻关专项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分析挖掘方法研究(高全泉(参加)2005.10-2006.12)
973子项目基于知识的网构软件需求建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金芝陆汝钤韦梓楚张松懋杨晓光等2003.06-2006.09)
973子项目现代分析(杨乐王跃飞周向宇李树杰等2000.10-2005.10)
973子项目变分理论与几何分析(丁伟岳李嘉禹等20000.10-2005.10)
973子项目数论与代数几何(贾朝华孙笑涛(参加),清华大学主持,2000.10-2005.10)
973子项目群与代数的表示论(席南华(参加),华东师范大学主持,2000.10-2005.10)
973子项目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吉敏肖玲王友德(参加),复旦大学主持,2000.10-2005.10)
973子项目非线性科学中的若干理论问题(丁彦恒尚在久(参加),南京大学主持2000.10-2005.10)
863子项目基于领域建模理的需求工程(金芝陆汝钤韦梓楚陈刚易利军徐东李颖2001.10-2003.12)
973子项目动力系统的理论与计算(郑志明宁书城(参加)1999.01-2003.12)
973子项目电力系统稳定性和失稳状态的分析与研究(实时综合稳定域及可视化)(井竹君王兰宇(参加)1999.05-2003.05)
973子项目信息技术中的应用理论与高性能软件(陆维明(参加)1999.05-2003.05)
863-306-ZT02-基于本体论的领域分析,领域建模和需求获取(金芝陆汝钤张松懋(参加)1998.08-2000.08)
攀登项目动力系统几何算法定性研究(尚在久(参加)1997-2000)

⑸ 关于数学专业大学生科研有哪些课题

1、自然数间加、减、乘、除的某些规律的探索及模型制作
2、楚雄师范学院学生公寓水电限量供应的统计分析
3、人口迁移对我国人口增长的影响
4、托勒密定理的证法及其推广应用
5、加权禁位排列的研究
6、基于MATLAB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
7、统计量分布的研究
8、概率统计中文化教育的研究
9、投保额区域性差异的实证分析研究
10、基于Matlab的ARMA(p,q)模型的实现
11、VaR与CVaR的对比研究及实证分析
12、基于AHP方法对构件可复用性度量模型研究
13、具有三种群的食饵—捕食者模型的研究
14、一些智力游戏问题的数学模型及其计算机求解

⑹ 从事数学科研工作一定要高智商和数学天赋吗

我不觉得。
智商不能反映一个人的创造能力。(至少我觉得现在描述智商的一些指标根本就不能说明一个人的智力水平。我也做过测智商的题目,但我觉得,那种题目根本就不能用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数学能力).所以说rat0252所说的智商我觉得不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衡量标准。
事实上我自己也不能找到一个能够说明一个人数学能力的测试标准。
我觉得从事数学科研工作需要执著(会在一切空余时间思考为解决的问题)和敏锐的观察能力(能从尽可能少的信息当中得出尽可能多的结论),最重要的是兴趣和人品。

可是我实在不知道究竟什么样的品质叫做“数学天赋”,总不至于是解题能力吧?提出问题的能力,或者是统筹、想象力?
我觉得RP还是很重要的,至少现在很多人为了非科学的目的在混论文。如果你的追求是钱,我觉得再有天赋也没有用。日本的足球队员中田英寿就很有足球天赋,但是他说“足球对于我只是一种谋生手段”。后来他逐渐销声匿迹了。我觉得很多事情都是一样的,如果动机不纯,似乎天赋也会被埋没。

我说RP更重要,并没有说人品是一个充分条件。人品只是一个必要条件。我没有否认一位数学大师需要良好的天赋。但是我认为,真正的数学大师在具有良好的数学天赋的同时,一定具有自己的人格魅力。

⑺ 数学与科研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我觉得科研的范围更广
科研包括很多数学,医学经济等等等等

怎么做数学科研sci

您好,可以安排ISTP、EI、SCI等期刊写作发表,最快3个月检索,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望采纳!!!!

⑼ 科研必需的数学思想有哪些

这个要看你从事的是哪方面科研。比如我是研究电化学的,读博期间研究燃料电池,相当于一个反应器,对于这样的题目,首先,对该反应器要建立数学模型。任何与化学反应相关的课题都离不开数学模型,典型的例子包括反应器的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

其次,很多参数理论计算也是必不可少的。个人观点,这也属于数学思维的一种。例如,对于电池这一领域,可以通过能斯特方程计算单电极电势,电势对应的自变量有很多,例如电流、转化率以及反应液的pH值。因此这一点总结来说,就是对较为重要的参数与其他自变量建立函数关系。此类计算过程不仅可以分析你需要的参数随自变量变化的趋势,在论文中加入这样的计算也可以使你的文章更加高大上。

再次,对于反应类的课题,反应动力学模型自然也是重要的数学思维之一。影响反应的因素包括反应物浓度、以及反应速率常数。而反应速率常数的确立也与很多因素有关,例如催化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负载量。只有完全理解里面包含的参数,才可以建立精确度较高的动力学模型。

另一类常见的科研领域是生产类的课题,比如高分子材料这一领域。聚合物的生产(例如玻璃纤维)。对于这一类课题,我们首先要知道产品的好坏与那些因素有关,以及影响这些因素的参数都有哪些。由此就可以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参数调控,改变产品质量。这一点也和之前的第二条较为类似。

热点内容
爱因斯坦教育 发布:2025-09-11 15:40:39 浏览:582
李建老师 发布:2025-09-11 14:09:05 浏览:237
学生和老师的关系 发布:2025-09-11 09:35:01 浏览:124
师德师风政治学习心得 发布:2025-09-11 09:06:43 浏览:485
阶梯数学4 发布:2025-09-11 07:08:42 浏览:884
氧分子的化学符号 发布:2025-09-11 07:06:35 浏览:28
化学课程论 发布:2025-09-11 04:13:35 浏览:883
新疆特岗化学 发布:2025-09-11 04:05:34 浏览:421
高一数学测试题 发布:2025-09-11 01:15:41 浏览:828
师生失身情 发布:2025-09-10 23:13:58 浏览: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