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民间美术是什么

民间美术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0-11-23 07:28:39

什么是民间美术

中国人民群众创作的,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
民间美术是组成各民族美术传统的重要因素,为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中国战国秦汉的石雕、陶俑、画像砖石,其造型、风格均具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魏晋后,士大夫贵族成为画坛的主导人,但大量的版画、年画、雕塑、壁画则以民间匠师为主,而流行于普通人民之中的剪纸、刺绣、印染、服装缝制等更是直接来源于群众之手,并装饰、美化、丰富了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理、愿望、信仰和道德观念,世代相沿且又不断创新、发展,成为富于民族乡土特色的优美艺术形式。
民间美术品种极多,且目的、用途各不相同,如有供赏玩的造型艺术,亦有以实用为主的工艺品。总的来说,可分为:①绘画。其中包括版画、年画、建筑彩画、壁画、灯笼画、扇面画等。② 雕塑。有彩塑( 奇观彩塑 、 小型泥人)、建筑石雕、金属铸雕、木雕、砖刻、面塑、琉璃建筑饰件等。③玩具。包括泥玩具、陶瓷玩具、布玩具、竹制玩具、铁制玩具、纸玩具、蜡玩具等。④刺绣染织。包括蜡染、印花布、土布、织锦、刺绣、挑花、补花等。⑤服饰。包括民族服装、儿童服装、嫁衣、绣花荷包、鞋垫、首饰、绒花绢花等。⑥家具器皿。包括日用陶器、日用瓷器 、木器 、竹器 、漆器、铜器及革制品、车马具等带有装饰及艺术价值者等。⑦戏具。包括木偶、皮影、面具、花会造型等 。⑧ 剪纸 。包括窗花、礼花、刺绣、刺绣花样、挂笺等。⑨纸扎灯纸。包括各种花灯、各种纸扎。⑩ 编织 。包括草编 、竹编 、柳条编、秫秸编、麦秆编、棕编 、纸编等。

㈡ 什么的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是艺术领域中的一项分类,依照字面上来看就是“某某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冠上“民间”字样,显然是要与所谓的“宫廷艺术”与“贵族艺术”等有所区隔。不过姑且不论“民间艺术”的领域有多广,其基本架构“某某艺术”的重点在于“艺术”,因此我们有必要先了解有关于艺术的含意。《辞海》(台湾中华书局)中有如下的定义:“艺术”(Art)一、广义:凡含技巧与思虑之活动及其制作,如机械、工匠、建筑、房屋之类,皆称艺术;义与技术相当。二、狭义:指含美的价值之活动,或其活动之产物;意义与美术(fine art)同。可见艺术是指学问与技术而言,也可谓是“巧艺”或“工艺”。这可从周朝的六种技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以及《周礼》郑氏注国学基本丛书中有关“百工”的记事,得知艺术本来的意义就是指“工艺”,而我们从古书中可以归纳出以下之定义: 1. 工艺是指生活所必备的知识。 2. 工艺是指人类制作生活用具之事。 3. 工艺是指考虑材料与加工技术以人工的方式制作器物之事。 4. 工艺是指熟练精巧的技术。 参考资料:http://ke..com/view/93659.htm

㈢ 什么是中国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是针对学院派艺术、文人艺术的概念提出来的。广义上说,民间艺术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包括了民间工艺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狭义上说,民间艺术指的是民间造型艺术,包括了民间美术和工艺美术各种表现形式。
按照材质分类,有纸、布、竹、木、石、皮革、金属、面、泥、陶瓷、草柳、棕藤、漆等不同材料制成的各类民间手工艺品。它们以天然材料为主,就地取材,以传统的手工方式制作,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与民俗活动密切结合,与生活密切相关。一年中的四时八节等岁时节令、从出生到死亡的人生礼仪、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中都有民间艺术的陪伴。
按照制作技艺的不同,又可以将民间艺术分为绘画类、塑作类、编织类、剪刻类、印染类等等。
从创作者的角度看,民间艺术是以农民和手工业者为主体,以满足创作者自身需求或以补充家庭收入为目的、甚至以之为生计来源的手工艺术产品。
从生产方式看,民间艺术是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以父传子、师带徒的方式世代传承的。
从功能上看,它包括了侧重欣赏性和精神愉悦的民间美术作品,也包括了侧重实用性和使用功能的器物和装饰品。作品的题材和内容充分反映了民间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和心理需要,造型饱满粗犷,色彩鲜明浓郁,既美观实用,又具有求吉纳祥、驱利避害的精神功能。

㈣ 民间美术的色彩特点是什么

民间美术的色彩特点:

1、程序化

民间美术不仅仅是民间世代相传的艺术习俗,还是民间沿袭的一种永恒的信念,在传承中形成了一种具有惯性的民族观念性的心理特征。色彩作为民间美术灵魂与观感的基础形式,担负展现思想、信仰与美感的责任。

色彩承载的思想与信仰在历史发展与演变中,逐步形成了民族艺术特有的模型,固定了一个民族的审美标准与情节,并沉淀在民族的心理意识中,这其中最原始的核心观念,是不会被时代变迁或文明盛衰所改变。

即便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民间艺术的宗教与神性淡化,其所具有的民族化的审美标准是不会改变的。这种标准是在悠久的历史生活中由无数民众经过不断的审美探索形成的。

与此同时,这些审美标准也运用其自身的美学认知和艺术经典规范民间后世的艺术追求与探索,不断浸染和启迪着后来的民间艺术的创新与发展,由此形成了永恒美学规律与经典美学特征的色彩使用法则。艺术是一种有规律的哲学,民间艺术也不例外,这很早就被哲学界所认可。

民间美术通过对色彩的不断感悟,在长期的经验积累和实践中,探索和总结出了色彩真正的赋色诀窍。经验的总结和赋色诀窍的出现使得民间美术的色彩发展在相对恒定中不断提升与进步,也呈现出类型化和程序化的审美特征。这种程序化的赋色法则通用于所有的民间艺术作品。

只有以时空的视角去审视民间美术的色彩,这样才能解析民间美术创新的程序化的赋色法则。才能让程序化的美学特征在无限时空中拥有的持久生命力。

民间美术的色彩赋色法则大多以歌诀、口诀或是顺口溜的形式传承,例如云锦的配色口诀:两晕玉白深浅红,三晕水银配大红;又如无锡泥人的上色歌诀:红得艳,绿要娇,白需净,纯色如纸映心魂等。

2、地域性

中国民间美术色彩具有地域性,但与此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在民俗文化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民间美术色彩的地域文化特征十分显著。不同的地域文化是形成不同的美术色彩审美和喜好的关键因素。

中国国土面积宽广,加之地形丰富,由此导致了各地区的气候、环境、地形以及产物的差异明显,生活在北方与生活在南方的人民的生活习惯与文化差异是巨大的,由此也造成了民间美术色彩存在很大差异,这表现在民间美术色彩具有一定的地域划分。

下面通过不同地域年画的分析,来探视民间美术色彩的地域性。年画是我国民间最流行的美术形式之一,我国不同地域所粘贴的年画,在色彩构成上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例如四川绵竹地区的年画,具有造型简单、色彩填充明度高,用色艳丽,亮度高以及颜色之间的鲜对比鲜明的特点,这样更加能够达到吸引目光的效果,起到凸显过年欢乐明快气氛的作用。

又如兴起于明代的山东杨家埠水版年画,运用古老的手工操作方式制作而成,年画的题材十分丰富,特别是在色彩的运用上,主要以原色来搭配,利用粗放的色彩载体线展现出淳朴的造型风格。

其中经典的杨家埠门神年画,将大红色、黄色和青色作为原色使用,这样的赋色法则,将北方年画以及此地区的年画风格和色彩运用风格展现淋漓尽致。

相对于北方年画的风格,南方年画具有很大的差别,首先是构图比北方饱满,色彩也不像北方那样单一,呈现出多且杂的特点,特别喜欢运用紫红色来展现年的喜气,题材以地方生活和民间故事为主。例如桃花坞的木版年画,主要体现江南水乡的美术色彩运用特点。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同为年画,不同的地区所展现出来的美术色彩是十分多样的,具有浓重的地域特征,简言之,民间美术色彩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美学特征,这种特征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民间美术色彩的多样化发展。

3、象征性

从色彩学的角度来说,不同的色彩代表着不同的符号意义,简单说,就是我们通常谈及的冷色系和暖色系带来的感觉。中国民间美术色彩同样也有象征性,是将色彩看作一种符号,借以表达观念或事物。我国民间的美术色彩不仅只是感知与表现元素,而且还具有观念与象征的作用。

例如西藏地区的藏戏面具,其色彩丰富多样,不同的色彩面具代表着人物不同的社会地位,红色是权力的象征,用于位高权重的角色的面具设计;白色代表善良,多用于老者面具;绿色具有生命特点,被用于母亲的面具设计;蓝色是天空的颜色,所以天神的面具用蓝色。

又如陕西地区的社火脸谱,其色彩的运用同样具有象征意义,还形成了一定的用色口诀:红色忠勇白为奸,黑为刚直青勇敢;黄色猛烈草莽蓝,绿是侠野粉老年;金银二色色泽亮,专画妖魔鬼神判。这一口诀充分展现了脸谱的用色象征性。

综上所述可知中国民间美术色彩具有明显的象征性美学特征,也正因为这一特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4、装饰性

中国民间美术色彩带有典型的东方文化特征,中国民间美术赋色不仅考虑视觉效果,更注重情感与精神的融入。中国民间美术色彩虽然不是一种艺术行为,但却表现了中国民间布衣的心愿所向的一种与商业和功利无关的追求。

它是一种纯手工的、依据人民意愿的个性创造,它是一种不与机械复制相同,并且独具个性化的色彩展现。

如大胆的运用大红、大绿等色彩的阳泉面花,这样看似随意和无规则的色彩,却能运用其感性十足的特点,表达出明亮、欢乐的心境,这样的用色略显犀利,搭配的巧妙,使得色彩宛如天成,展现出一种和谐、淳朴的色彩美。

民间美术色彩具有取材随意的特性,自然的物品随手拈来,这样自然的动作形成了质朴的美术作品,运用泥巴、草、花叶等为载体制作出来的美术毫无矫揉造作的意味。材料合理的搭配,使得色彩之美淋漓尽致,这样的随意搭配,也造就了民间美术的粗犷的装饰性美学特征。

这一随意的、自然的创作理念融集了民间的美术智慧,将中国民间美术装饰性美学特征推向了极高的艺术品质。

5、我国有56个民族组成,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很大,所以也产生了不同的民间艺术样式,形式多样,题材广泛。有年画,有泥塑,剪纸,服饰等等。民间艺术形式多样化,题材广泛。并以期热烈,质朴自由的特征显示其魅力。

中国民间美术色彩是赋色史上的一座丰碑,它所展现的程序性、地域性、象征性以及装饰性,为中国美术色彩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赋色道路,也是民间美术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存的基础与保障。

㈤ 民间美术的特点是什么

民间工艺美术品: ①实用简洁、因材施艺:民间美术作品大多是人们日常生活、节日活动或祭祝活动中的实用物品,有着强烈的装饰性,在造型上采用大胆取舍、夸张提炼的手法,形成独有的特征。民间美术作品使用的材料很普通,在制造技艺方面十分自由,往往是因材施艺。 ②质朴率真、随意大方:民间美术的作者即是劳动群众,他们在生产劳动之余,自发地按照自己的直觉和趣味,自由想象发挥,因而,其作品具有浓厚的乡土味,质朴大方。 ③热烈夸张、象征寓意:由于实用的要求,民间美术品大多有着强烈的情调,造型夸张,色调对比,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装饰味。民间美术由于民俗传统的支配,大部分都有寓意深刻的含义和象征。

㈥ 文人美术和民间美术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民间美术是相对于宫廷美术、文人美术、宗教美术而存在的,民间美术虽然来自民间,但却为其他美术提供了营养,成为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一,所以说,包含民间美术在内的民间文化,称其为“母形文化”民族文化的摇篮,民族文化之根。它保持着物质与精神未分化之前的原始状态,包含着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和思维方式。
民间美术的创作是自由的,完全是人民群众情感真实、自然的流露,所以在造型上,不拘泥于客观事物的现实性,而是一种主观想象的集中投入。
民间美术是民间劳动人民群众创作的,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它主要通过物态形式直接反映生活,并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体现服务于生活、美化生活的实用目的。这就必然要涉及到人们的心理、情感、思维方式、民族性格等各个方面,形成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民间审美文化,它从基础性文化特征、设计思想、丰富寓意、纯真风格等诸多方面。

文人画是一种综合型艺术,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是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集中体现,尤其和书法的关系更为密切。书法中的点、线和笔画间组合不但是构成艺术形象的基本元素,而且是重要的、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欣赏对象。运笔的疾徐轻重,点线的疏密粗细所形成的特有的节奏和韵律,要能体现出画家创作过程中特有的心态、气质和个性,并将这些与所表现的事物的形神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心手相应,气力相合,迹虽断而气连,笔不周而意周。在色彩和水墨上,文人画更注重水墨的运用,讲究墨分五色。文人画家所以重水墨而轻色彩,这同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观念和审美观念有直接关系,即传统绘画一直不曾把真实地再现事物的表象作为创作目的,而是把揭示事物的内在神韵作为最高的艺术追求。基于这种宗旨,又形成了民族特有的美学思想,即摒弃华艳,唯取真淳,讲究绘事后素、返朴归真、大巧若拙等等,这些都成为文人画家在艺术上的自觉追求。文人画特色和体系的形成,又与文人士大夫将绘画视为精神调节手段有关,创作对这些画家来讲,起到的不过是一种精神舒络的作用,这样,不为物役,不被法拘,以最简单的工具(笔、墨、纸),最概括的语言(黑、白、灰3色),传达出最深切的感受,就成为创作中的必然的选择。

基于以上几方面的特征,又决定了文人画在题材选取上有趋同倾向,即山水、花鸟、尤其梅兰竹菊等成为传统的表现题材。相对来讲题材是比较狭窄的,为了克服这一局限,题款在创作中起到了深化主题、丰富意蕴的重要作用。相同的题材,通过具有不同含意的题款,可以揭示出每个画家(或同一个画家不同作品)的不同的创作用心和艺术追求。

㈦ 中国民间艺术有什么特点

中国民间艺术特点有形式通俗、群众的广泛参与性、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仪式性。

具体如下:

一、形式通俗,易于接受。民间艺术普遍存在于人民群众的劳动和生活之中,人们对它不但熟悉而且天然有一种强烈的亲切感。

二、群众的广泛参与性。民间艺术从形式到内容,其创造主体多为广大人民群众。

三、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民间艺术本质上是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基于对生活的感悟而开展的具有群体性特征的艺术创造活动,是一种基于日常生活的美的创造活动。它天然具有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融的特点。

四、仪式性。第一是模式化和规范性。作为传播手段,具有仪式化特征的民间艺术活动具有以下重要特点:

1、模式化和规范性。模式化特征保证了民间艺术在一定的时间内在其所流行区域内能够被不断重复,使得传播具有极强的稳定性。

2、神圣性。仪式通过使社会成员对传播过程产生敬畏感,从而强化传播效果。

3、潜在性。民间艺术植根于民众生活,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对广大民众发挥作用。

(7)民间美术是什么扩展阅读:

中国民间艺术分类如下:

1、按照材质来分类,有纸、布、竹、木、石、皮革、金属、面、泥、陶瓷、草柳、棕藤、漆等等不同材料制成的各类民间手工艺品,它们基本上都是天然材料,以手工加工制作的。

2、 按照制作技艺的不同,又可以将民间艺术分为剪刻类、塑作类、织绣类(包括印染类)、编织类、绘画类、雕镌类、扎糊类、表演类、装饰陈设类等。

3、按照造型来分类。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通过民间艺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㈧ 什么是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是千百年来民众创造并享受的文化,是民众智慧的创造,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是大众的、生活的、民俗的艺术,是艺术领域中的一项分类。泛指劳动者自己,而非专业美术工作者创造,在乡村城镇中由民间艺人创作并广为流传的美术作品如:粮食字画、年画、剪纸、木雕、皮影、石雕、砖雕、泥塑、玩具、陶瓷等,和民俗生活密切相关,民间群众喜闻乐见,体现出清新、质朴的艺术风格。民间艺术反映着劳动人民独特的生活情趣,包含着丰富深刻的社会历史信息,代表着民众的审美理想。民间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种类繁复,是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 民间艺术的主要种类:牟氏粮食字画、武强年画、唐山皮影、蔚县剪纸、雄县花灯、曲阳雕刻、等这些民间艺术大都具有色彩鲜艳,造型虽已体材吉利,构图饱满和简朴,粗犷古拙强烈、浑厚、率真的气质、成仙之北方的性格。 1、粮食字画的起源、艺术特色及用途:粮食字画是用各种五谷杂粮颗粒制作而成的一种特殊之书画艺术品。起源于清朝末年劳动人民为祈盼五谷丰收、天下太平,能过上吃饱饭的好日子而创制的一种民间艺术,曾作为地方官上京为民请命所奉之特殊贡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收藏价值,是一种纯手工工艺。如同刺绣一样精细,每一粒都要恰到好处,方能出神入化的反映它的艺术风格,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将名人书法、字画、警句、格言、诗词等不同内容,用于真、草、隶、篆等多种字体,制作成一幅幅灵动飘逸、独具特色的艺术作品。其作品不仅具有北方的粗犷、豪放,也具有南方的细腻、清雅,真可谓气势雄伟、精湛绝伦,是其它作品无法企及的。 粮食字画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装饰品,为人类文化艺术装饰行业增色添辉。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办公室、会议厅,挂上粮食字画能充分体现公仆的为民情怀,时时提醒自己不忘土地,把人民时刻放在心里,站在最大多数人民的一面,其意义是可想而知的;民以食为天,粮食字画用五谷杂粮所创作,与饮食文化密切相关,落尽繁华、一派天然、淳朴亲切,为装修装饰行业独树一帜,增色添辉;酒店宾馆、农家饭庄等饮食行业,挂上粮食字画,有天然融合的独特韵味,别具一格,与众不同;生活中的人们都需要至情至爱的关怀,其作为礼品赠送友人,能体现最纯真、最朴实、最信誉的感情与友情。 2、年画色彩的特点:色彩明艳、明快、强烈、宋代出现明朝盛行。年画:是我国民间岁末欢度春节喜庆丰收预示来年光景美好的一种最普及得民俗艺术品。 河北武强年画:是传统民间木刻版画一种,以木刻版,套色印刷。构图饱满,线条刚强有力,设色浓郁,艳而不媚,色彩以红、黄、绿为主,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武强年画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采用杜木刻板、采用黑、红、绿、黄、紫、粉几套色水印的木牌画。手工刻板,手工拓印,绘、刻、印紧密结合,古朴而精美。其构图饱满,线条粗放,色彩强烈,装饰性强,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画面结构紧凑,主题突出,人物场景简练。刻版以阳刻为主,兼施阴刻,线条稳健、流畅。运用黑白对比手法,不失其古朴、雅拙的风格。色彩用原色,单纯而富有变化,强烈而又调和,形成了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 3、民间剪纸基本类型:单色、染色、套色、阴文剪纸、阳文剪纸。通过剪刻染等方法塑造个中形象。剪纸历史久远,据著《西阳杂祖》记载,唐代就有剪纸的小幡之说。 4、剪纸的用途和分类:窗花、喜花、花样。剪纸的艺术特色:题材广泛,制作简便,构图富于变化,造型洗练,线条明快,色彩明快形式优美,否有强烈的装饰感。多用象征手法、长寿、吉祥内容。 创作方法:(1)确定体裁内容;(2)选择最能表现物象特征的角度画单线设计稿,注意形象的平面化;(3)把单线稿变成双线稿;(4)把双线稿放在纸上用大头针别好后一起剪刻。 5、风筝: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也是民间玩具,在河北流传相当广泛。基本结构是用细竹扎成骨架,糊上纸或丝织品并施彩绘而成。风筝的种类:硬翅风筝、拍子风筝、直串风筝、软翅风筝、筒形风筝、折装风筝。样式:禽、鸟、鱼、虫、人物。起源:汉初韩信 6、阿福:民间泥塑,一般宜细眉善目、面带微笑的胖娃娃的形象出现,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着人们求富托付盼福的感受。 7、彩陶:在中国现存原始艺术中最早以色彩图形与造型相结合成为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 8、皮影戏:是傀儡戏的一种影人是平面制作,最初用纸刻制后来用驴、牛、羊等动物皮剪刻,制作成关节能动的人或物象,染色后由人操作动作,靠灯光映现在白布屏幕上演出,又称影子戏。唐山皮影:刻制精细,造型优美装饰性强。中国木偶类别:仗类木偶、铁枝木偶、布袋木偶、提线木偶。 9、版画:在不同材质的版面上经过加工制作,制成印版辅与油墨或色彩,印出的作品。 10、染纸:主要表现形式为将较薄的吸水纸经过折叠、扎、卷、夹搓、揉等方法,并通过并通过、点、晕、刷、挤、捏、洗垂、泼等染色技法而形成千变万化绚丽多彩的装饰纹样。 11、折纸:以简化、夸张、变形为表现手法。 12、戏剧脸谱:生、旦、净、末、丑是中国戏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以写实与象征相结合的艺术夸张手法,鲜明地表现人物面貌,揭示人物性格类型,脸谱既是中国戏剧舞台上特有化妆手段又是一种富有装饰性的图案艺术,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分为净角脸谱和丑角角脸谱。 京剧脸谱的颜色是以某种颜色象征某一人物的品格,这种颜色作为主色,它是一个脸谱最主要直觉得表现手段,每个脸谱至少用三种以上颜色,各种色彩有不同的作用象征。黄、勇、凶暴。紫刚正稳练沉着。蓝刚强、勇有心计。绿顽强暴躁。白阴险-狡诈。红忠贞英勇。黑正直无私、刚正不阿、金银神圣。 13、绘画日记:绘画日记形式把一天中最有意义的事情记录下来,用形象的语言表达思想感情,将会为你的学习生活增添许多乐趣,同时,又培养了绘画造型能力。 14、水彩点染以水为媒介通过渗化来进行色彩变化。 15、头饰的作法很多,一般要经过剪、画、粘、贴的过程完成,最后将做好的头饰粘在带箍上,带箍长短要与自己头的大小合适。有的头饰也可以直接戴在头上。 16、面具是表演用的道具,所以形象要大胆、夸张。把一块硬卡纸经过撕、剪、贴、画线等方法,做成各种艺术造型,拉上皮筋即可。 17、绣花样是河北广大农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绣花样可以做成帽子、门帘、坐垫、鞋子、书包。

㈨ 中国民间美术包括什么

中国民间美术包括绘画、雕塑、玩具、刺绣染织、服饰、家具器皿、戏具、剪纸、纸扎灯纸、编织。

1、绘画。其中包括版画、年画、建筑彩画、壁画、灯笼画、扇面画等。

2、 雕塑。有彩塑( 奇观彩塑 、 小型泥人)、建筑石雕、金属铸雕、木雕、砖刻、面塑、琉璃建筑饰件等。

3、玩具。包括泥玩具、陶瓷玩具、布玩具、竹制玩具、铁制玩具、纸玩具、蜡玩具、活动玩具等。

4、刺绣染织。包括蜡染、印花布、土布、织锦、刺绣、挑花、补花等。

5、服饰。包括民族服装、儿童服装、嫁衣、绣花荷包、鞋垫、首饰、绒花绢花等。

6、家具器皿。包括日用陶器、日用瓷器 、木器 、竹器 、漆器、铜器及革制品、车马具等带有装饰及艺术价值者等。

7、戏具。包括木偶、皮影、面具、花会造型等。

8、剪纸。包括窗花、礼花、刺绣、刺绣花样、挂笺等。

9、纸扎灯纸。包括各种花灯、各种纸扎。

10、 编织。包括草编 、竹编 、柳条编、秫秸编、麦秆编、棕编 、纸编等。食品。糕点模、面花面点造型、糖果造型等。

(9)民间美术是什么扩展阅读:

中国民间美术的影响

民间美术是中国美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年画、版画、雕塑、剪纸等样式丰富、鲜明活泼,富于民族乡土特色。

在漫长的艺术发展过程中,中国历代艺术家在实践中探索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高超技巧的艺术样式,形成了完整的艺术体系。中国绘画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意境高远的艺术格调,在世界艺术史上居于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为世界艺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中国传统艺术是一条璀璨星河,它的精神和血脉对世界文化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涵养作用,对世界众多艺术家产生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㈩ 民间美术种类

泥玩、剪纸、面塑、花馍、皮影、虎头鞋、刺绣、屁帘、百衲衣、绳结、窗花、草编、炕围画、粗陶、笨瓷、面具、门墩、砖雕、木板年画、桃符等。

热点内容
高中数学教学案例范文 发布:2025-07-09 11:21:11 浏览:269
汪丽老师 发布:2025-07-09 11:20:21 浏览:982
贵阳哪个 发布:2025-07-09 10:48:16 浏览:993
高中历史框架 发布:2025-07-09 10:15:25 浏览:76
安全座椅哪个好 发布:2025-07-09 10:10:30 浏览:335
幻想老师漫画 发布:2025-07-09 07:13:31 浏览:900
六年级语文补充答案 发布:2025-07-09 06:19:21 浏览:21
保证书写给班主任100字 发布:2025-07-09 06:00:31 浏览:240
南科生物 发布:2025-07-09 04:15:57 浏览:993
蹲踞式跳远教学反思 发布:2025-07-09 03:09:33 浏览: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