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重心线
㈠ 重心点,重心线对人体绘画表达有什么影响
没有重心人就会倒,画到纸上面也是一样的,没有重心画的人就不稳,看上去不能保持正常的动势与静势。
视觉重心往下一点,可以考虑塑造重心,往往安排在重点刻画部分偏下一点。
转发:设计基础——形象的组成元素(一)
形象是指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态或姿态.设计中实用形象作为激发人们思想感情、传递信息的一种视觉语言.它是一切视觉艺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平面构成是以知觉为基础的.人们在长期的实践和认识过程中发现,构成视觉形象的造型元素是点、线、面.
我们先来了解第一个,形象的组成元素——点.
一、点的概念
点表示位置,它既无长度也无宽度,是最小的单位.在平面构成中,点的概念只是一个相对的,它在对比中存在,通过比较显示.例如:同一个圆的形象,在小的框架里显得大,在巨大的框架里就会显得小.因此,点的概念是由相互比较的相对关系决定的.如下图所示.
二、点的形态、作用和性格
点在多数时候被认为是小的,并且还是圆的,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觉.现实中的点是各种各样的,整体分为规则点和不规则点两类.规则点是指严谨有序的圆点、方点、三角点;不规则的点是指那些自由随意的点.自然界中的任何形态,只要缩小到一定程度,都能够产生不同形态的点.如下图所示.
点是视觉中心,也是力的中心.当画面上由一个点的时候,人们的视线就集中在这个点上.单独的点本身没有上下左右的连续性和指向性,但是它有点睛的作用.能够产生积聚视线的效果.
如果当画面中又两个同样大小的点,并各自有它的位置的时候,它的张力作用就表现在连接这两个点的视线上,既在视觉心理上产生连续的效果.当两点大小不同时,大的点首先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视线会逐渐从大的点移向小的点,最后集中到小的点上,越小的点积聚力越强.当空间中有三个点并在三个方向上平均散开的时候,点的视觉作用就表现为一个三角形,这是一种视觉心理反应.如下图所示.
其次,点有一种跳跃感,使人产生对球体的联想,还能创造一种节奏感,就好比音乐中的节拍、鼓点.
三、点的错觉
所谓错觉就是视觉与客观事实不相一致的现象.由于点所处的位置、色彩、明度以及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大小、远近、空间等感觉.这其中存在着许多错觉的现象,运用得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明亮的点或者是暖色的点有处于前面的感觉,黑色的或者冷色的点有后退的感觉.如下图所示.
或者,由于周围点的大小不同,就使得处于中间的相同的两个点产生大小不同的感觉.如下图所示.
下面是一些点的作品的图例.
今天学习形象的组成元素中的另一个基本元素——线.
一、线的概念
线是点移动的轨迹.在几何学定义中,线只有位置、长度,而不具有宽度和厚度从平面构成的角度讲,线既有长度,也可以具有宽度和厚度.
二、线的形态、作用和性格
线的类型十分复杂.
线的总形状:直线和曲线是最基本的线形.直线之中分为:水平线、垂直线和斜线;曲线分为:几何曲线和自由曲线.
线的自身形态:均匀线、不均匀线、粗线、细线、渐变线等.
线在平面构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线有着不同的感情性格.这一点在中国绘画中体现的更加深刻,比如:轻重缓急.线有很强的心理暗示作用.线最善于表现动与静.直线表现静,曲线表现动,曲折线有不安定的感觉.
直线具有男性的特征,有力度、稳定.直线中的水平线平和、寂静,使人联想到风平浪静的水面和远方的地平线;垂直线则使人联想到树木、旗杆、柱子,有一种崇高的感觉;斜线容易使人联想到起泡、飞机的起飞,因为它重心转动,有一种速度感.
粗直线有厚重、笨拙的感觉,细直线有尖锐、神经质的感觉.
曲线富有女性化的特征,有优雅、柔美之感.几何曲线是用圆规或其他工具绘制的,具有对称和秩序的美;而自由曲线是徒手绘制的,是一种自然的延伸,自由而富有弹性.
三、线的错觉
灵活的运用线的错觉,可以使画面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有时也要避免由错觉所产生的不良效果.
1.\x09平行线在不同的附加物的影响下,显得不平行.
2.\x09直线在不同附加物的影响下,呈现弧线形状.
3.\x09同等长度的两条直线,由于它们的两端的形状不同,感觉长短也不同.
今天学习形象的组成元素中的第三个基本元素——面.
一、面的概念
面是线的连续移动至终结而形成的.面有长度、宽度,没有厚度.直线平行移动成长方形;直线旋转移动成圆形;自由直线移动构成有机形;直线和弧线结合运动形成不规则的形.
二、面的形态、作用和性格
面有规则面和不规则面之分.圆形和正方形是最典型的规则面,这两种面的相加和相减,可以构成无数多样的面.自由面的外形较复杂,无规则可循.
面的形态是多样的,不同形态的面在视觉上有不同的作用和特征.规则面有简洁、明了、安定和秩序的感觉;自由面具有柔软、轻松、生动的感觉.
三、面的错觉
同样大小的圆,感觉上面大下面小;亮的大黑的小.用等距离的垂直线和水平线组成两个正方形,它们的长、宽感觉不一样,水平线组成的正方形给人的感觉稍高些,而垂直组成的正方形则使人感觉稍宽些.
四、面的作品图例
五、形象与空间
形象与空间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平面图形中的空间是一种虚拟的空间,我们可以通过强调空间的深度和空间的变换来实现平面的扩展.
我们通常称形象为“图”,其周围的空间我们成为“地”.一般来说,“图”与“地”是共存的.具有前进性,在视觉上具有凝聚力的,容易成为“图”;相反,其陪衬作用的,具有后退感的,依赖图而存在的则成为“地”.“图”与“地”两者的关系是辨证的,两者间常常可以进行互换.“图”与“地”是相互联系的,因此我们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统筹兼顾,充分利用“图”与“地”的变化关系,从而获得完美的视觉效果.
㈣ 绘画时 人体重心怎么找 怎样才能把人体动态画的自然
画的自不自然其实就是画的形准不准,准了就自然了,,你可以先把人物的最外边缘定几个点,如头膝盖脚手臀等,只要是最边缘就行,然后把这几个点用直虚线连一下,然后用直线找出中心点,这个大型确定后基本上就可以看得出你画的动势是不是舒服了,感觉行的话就继续深入
㈤ 绘画的中心线指什么
鄙人才疏学浅,木知,帮不上你啊╮(╯.╰)╭
㈥ 美术中的重心
就美术中的造型艺术而言,重心是表现对象整体、局部视觉的平衡点,是决定画面结构效果是否合理、是否符合视觉审美需要的重要元素,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可以通过主观调整使造型重心、视觉重心趋于合理化。重心也会随着表现对象和构图需要的变化而变化,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希望对你有帮助。
㈦ 美术点线面的概念
美术中的点线面世界上的一切物体无论动物、植物或人工造物等这些具体的形态都有其外轮廓版。所有轮廓都是用权点、线、面交织而成。要表现它就要研究它的特征。
点、线、面是平面艺术造型中的三种基本形态这三种形态各有不同的视觉效果和艺术表现力。
点:造型艺术中的点是有面积、有形状、有颜色、具体的、形象的点。
线:线的形状极为丰富有直线、折线、曲线、交叉线等具有很强的情绪与感情表现力。
面:在造型艺术中点、线、面是相对的面是相对比点大比线宽的形状。
(7)美术重心线扩展阅读:
点线面三者的关系:
1、点最重要的功能在于表明位置和进行聚焦,点与面是比较而形成的,同样一个点,如果布满整个或大面积的平面,它就是面了,如果在一个平面中多次出现,就可以理解为点;
2、点与点之间连接形成线,或者点沿着一定方面规律性的延伸可以成为线,线强调方向和外形;
3、平面上三个以上点的连接可以形成面,同时,平面上线的封闭或者线的展开也可以形成面,面强调形状和面积;
㈧ 美术的基本线条有哪些阳光下的小格调
1.线条的语汇
线条是点运动的延续。在纸上的一个起点与一个终点的标志是线。任何一幅素描都是由无数线的组合而成的。而画家在画素描时所采用的第一种和次数最多的就是线。线是素描造型中的关键要素。
线条的语汇很多,有直线、曲线、螺旋线,有粗线、细线、光滑线、毛糙线、深线、浅线、硬线、软线、长线、短线、断断续续线、连点线或珠子线、零乱线、横线、竖线等等。在素描的时候,可根据不同的情况使用不同的线条。
2.记号线
素描和其他画种一样,当你经过对物象的观察和思考之后,立即着手布局。于是在画面的上方、下方、左边和右边用短线定出图形的位置,并且跟着用长线来画出图形的大体形状。譬如,画人像的时候,往往用竖线或斜线来表现头部的方向,用横线定出五官的位置。也有的时候,为了把物体的比例和位置画准确,往往在画面上先用线画一个三角形,或长方形、或正方形、或椭圆形、或别的形状。画素描的时候,采用这种记号线的方法是常见的。
3.象征线和辅助线
线条还有不同的感觉和不同的使用手段。如垂直线表示着平稳,水平线表示平滑,斜线代表运动。画家在画素描的时候,总是采用这三种线条作为造型的辅助线。当要确定物体的重心时,常常从力点开始向上画一根垂直线,用它来检查画中的物体是否稳定。在画一个对称的物体时,在画面上先画一根中轴线,然后再画出两边的对称形状。有时还用这根垂直线来测量物体偏左还是偏右。用水平线去测量这个物体与那个物体之间的联系,看这两个物体哪一个高些或者是低些,或测量同一个物体本身各个部分的高与低的差异。而用斜线去测量物体与物体之间或一个物体本身的倾斜程度。
4.轮廓线
①外轮廓线。当小朋友画一个气球之类的物体时,他总是用铅笔或蜡笔画成一个圈。如让他来画一面红旗,他会画成一个三角形或是矩形。虽然画得都不那么逼真,但是他能用这些线表达出他对这些形的基本观念。这些线叫做外轮廓线。用这种轮廓线表示着物体与物体外形的差别。
由此可见,外轮廓线的数量不等,就会产生出物象形的区别;同时,外轮廓线的数量相等时,而它们的位置和比例不一样,又会影响着物象的形状。
另外,当明亮的光线照射在物体上,其中受光的那一部分的外轮廓线给人十分清晰的感觉,而没有受到光照明的是处在背光的那部分轮廓,如果它的背景是受到光的照明时,那么,物体的这个部分轮廓也是很明确的。但和投影相连接的那个背光部分的轮廓界限被削弱了,并目变得模糊不清。所以外轮廓线也是形体消失的界限。由此,可以看出外轮廓线由于处在不同的环境里,有些会显得十分清楚,而有些却变得模糊不清,产生着虚实变化。这样,不但使物体呈现着立体感,也呈现出物体与物体、物体与背景的空间距离。
②内轮廓线。一个物体除了具备着外轮廓线,还有一些内轮廓线。棱柱体和多面体除了那些清晰和模糊的外轮廓线外,它还有内轮廓线,这些交错的内轮廓线是形体中面与面的衔接线。
物体的面在特定情况下,显示着它的某种特征。如果转动一下物体或者移动一下画者的视点,因透视的变化,这些轮廓线也会引起方向和位置的变动,物体的各个面会在我们的视觉上增大了或缩小了,它的形状也改变了,若继续变动物体或视点,其中有些面会更扁,甚至扁成一条线,这条线就成了物体的边缘,也就是成了物体的外轮廓线。
这些轮廓线是透视的总和,它决定着物体的方向、位置、比例和形状。由这些线组成物体的各个面,又由面组成了物体的体积。所以,如果正确地表达具有各种透视的轮廓线,也就画准了物体的形体。
5.排线
无数线条相对平行的并列叫做排线。素描中调子的获得是借助于排线,利用不同的工具,熟练掌握各种不同的排线形式与方法,可以表现出丰富的调子层次和各种物体的质感。
面的形状、调子的深浅、物体的质感等不同,应采用不同的排线方法。
排线的方向,通常由右上方向左下方往返进行排列。这种方法与人的生理相适应,这种排线的方法在素描中用得最多。也有自上而下,自左至右进行的。为了表现或者衬托某一个物体,往往是先按照它的边线形状进行排线,然后,再由右上方至左下方进行排线。
一根根线条的轻重,直接影响着画面深浅调子的变化。在排线时,要避免线的两端深,中间浅,要力求线条均匀。因为调子的获得,不是一次排线所能达到的,常常需要多次排线才能成功。在第二次排的线不要与第一次排的线相平行。如果第一次与第二次的排线相平行,势必造成有线条重复显得太深,而有些又造成空白,使调子不均匀。要让前一次排线与后一次排线交错进行,要使线与线交错成扁棱状。这样,线条的多层排列就可以达到预想调子的目的。
为了表现一个弧形面,可由深至浅或由浅至深进行排线。也可以采用由密至疏或由疏至密的方法进行排列,钢笔画就是使用这一种方法。
排线形式有如下几种:
中锋、侧锋、平锋、粗线、细线、疏线、密线、长线、短线、排线后加擦再排线。
㈨ 绘画中的重心是什么
情。一切景语皆情语。没有情,再好的画都不能打动观者的心。小时候,老师曾对我回们说过:“要想画答好画,写好文章,你必须做个好人。"是啊!如果你们不是个好人,怎能体会到其中蕴涵的情感?要想画好画,你首先做个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