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重點學科帶頭人

重點學科帶頭人

發布時間: 2020-11-25 04:34:26

學科帶頭人評選教學效果怎麼填寫

學科帶頭人是一所學校寶貴的資源和財富,作為學科帶頭人要珍惜來之不易的榮譽稱號,在實踐中求真、求實、求活、求新,求奉獻。
我覺得要發揮學科帶頭人的作用,主要從以下三方面做好:

一、 要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當好學生的「人師」。

二、 要發揮好輻射引領作用,當好教師的「導師」。

三、要積極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獻計獻策,當好領導的「軍師」。

資料鏈接:如何發揮小學英語學科帶頭人的作用
一、 充分發揮學科帶頭人的引路作用。

重點進行21世紀新教材的實驗和研究。為了深入領會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將建構主義理論與平時的課堂教學有機的結合起來,學科帶頭人要認真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

學科帶頭人海肩負為其他教師引路的作用。因此,積極參加中心組的每一次活動,在活動中,我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和主張。作為中心校的英語學科教研組長,精心組織組織教師們進行、學習研討、備課、聽課等活動,無論是寫論文,還是上寫隨筆,無論是製作教學課件,還是做研究課,都走在教師們的前面,為他們做出表率。
二、充分發揮學科帶頭人的指導作用
教師隊伍年年都有新成員。這就給研組帶來了一個任務,年年都要帶徒弟。為讓他們盡快了解英語課的教學特點和教學方法以及理解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在活動中組織他們學習《課程標准》和有關理論,觀看市、縣級的優秀錄像課,和她們一起備課,一起研究學生狀況,有時我還親自給他們上示範課。為了更有針對性地提高他們的教學水平,還逐個幫他們鑽研教材,聽她們試講,給她們說課。

三、積極參加研討活動
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加強理論學習和英語外語修養,使學習成為自己的一種內需。通過學習、再學習提升自身素質,增強理論底蘊,發揮帶頭作用。

四、活動組織
多開展教學觀摩課、示範課堂等,開展教學評比,一老帶一新等活動,發揮學科帶頭人的作用。同時加強競爭上崗,督促學科帶頭人不斷進取。

㈡ 某大學教授男博士生導師國家重點學科帶頭人

施一公!這個有名吧!

㈢ 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學科帶頭人

一年來,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嚴格遵守《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要求,落實教育局、學校工作部署,以重實際,抓實事,求實效為教學工作的基本原則,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新課程改革為契機,深化課堂教學改革,認真落實課程計劃,落實教學常規,落實教學改革措施,大力推進素質教育,使所任班級教學質量有了大面積提高,現就將一年以來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認真\學習,提高思想認識,樹立新的理念
1、堅持每周的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緊緊圍繞學習新課程,構建新課程,嘗試新教法的目標,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注重把學習新課程標准與構建新理念有機的結合起來。通過學習新的《課程標准》,認識到新課程改革既是挑戰,又是機遇。將理論聯繫到實際教學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豐富知識,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質結構接受新一輪課程改革浪潮的"洗禮"。
2、通過學習新的《課程標准》,使自己逐步領會到"一切為了人的發展"的教學理念。樹立了學生主體觀,貫徹了民主教學的思想,構建了一種民主和諧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使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觀點,承認學生個性差異,積極創造和提供滿足不同學生學習成長條件的理念落到實處。將學生的發展作為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重視了學生獨立性,自主性的培養與發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教學工作
教學工作是學校各項工作的中心,也是檢驗一個教師工作成敗的關鍵。一年來,在堅持抓好新課程理念學習和應用的同時,我積極探索教育教學規律,充分運用學校現有的教育教學資源,大膽改革課堂教學,加大新型教學方法使用力度,取得了明顯效果,具體表現在:
(一)發揮教師為主導的作用
1、備課深入細致。平時認真研究教材,多方參閱各種資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確把握難重點。在制定教學目的時,非常注意學生的實際情況。教案編寫認真,並不斷歸納總結經驗教訓。
2、注重課堂教學效果。針對中年級學生特點,以愉快式教學為主,不搞滿堂灌,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學為主線,注重講練結合。在教學中注意抓住重點, 突破難點。
3、堅持參加校內外教學研討活動,不斷汲取他人的寶貴經驗,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經常向經驗豐富的教師請教並經常在一起討論教學問題。聽公開課多次,使我明確了今後講課的方向和以後語文課該怎麼教和怎麼講。
4、在作業批改上,認真及時,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訂正,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在輔導中做到有的放矢。
(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在教學中尊重孩子的不同興趣愛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現形式,使他們形成自己不同的風格,不強求一律。有意識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通過各種游戲、比賽等教學手段,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及學習積極性。讓他們的天性和個性得以自由健康的發揮。讓學生在視、聽、觸覺中培養了創造性思維方式,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極大地活躍了課堂氣氛,相應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三)做好後進生轉化工作
作為教師,應該明白任何學生都會同時存在優點和缺點兩方面,對優生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對後進生則易於發現其缺點,尤其是在學習上後進的學生,往往得不到老師的肯定,而後進生轉化成功與否,直接影響著全班學生的整體成績。所以,一年來,我一直注重從以下幾方面抓好後進生轉化工作:
1、用發展的觀點看學生。
應當縱向地看到:後進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應相信他的明天會比今天好。
2、因勢利導,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
首先 幫助後進生找到優、缺點,以發揚優點,克服缺點。 其次以平常的心態對待:後進生也是孩子,厭惡、責罵只能適得其反,他們應該享有同其它學生同樣的平等和民主,也應該在稍有一點進步時得到老師的肯定。
3、真正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首先做到"真誠"二字,即教師不應有絲毫虛偽與欺哄,一旦學生發現"有假",那麼教師所做的一切都會被看作是在"演戲"。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後進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心理表現和看法,如對學習的畏懼、猶豫、滿足、冷漠,錯誤的想法和指責等,信任他們,鼓勵他們自由討論。最後做到"理解"二字,即通過學生的眼睛看事物。
因為做到了以上幾點,所以我在後進生轉化工作上,效果還是明顯的。
四、班主任工作
作為班主任,我深深懂得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學生,對學生起著言傳身教的作用。所以在工作中我一直遵循"嚴要求,高標准"的指導方針。
1、思想教育常抓不懈:利用班會,晨會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衛生、紀律、安全等經常講,著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學習習慣、勞動習慣和文明行為習慣等。
2、發揮"小幹部"的大作用:大膽放手使用班幹部,通過制定班級管理制度,對學生各方面做出了嚴格要求,班內形成了團結向上的優良班風。
3、經常與任課教師取得聯系,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協同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刻苦學習的意志,教會學習方法,學好各門功課,並掌握學生的課業負擔量。
4、關心學生身體健康,注意保護視力,指導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搞好班級的經常性管理工作,對學生進行常規訓練,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5、經常與家長保持聯系,互通情況,取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指導家長正確教育子女等。
通過以上工作,本班學生紀律、學習、生活習慣、日常行為規范等都有了較大轉變,為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打好了基礎。
總之,一年來,幹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成績只能代表過去,工作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足,如:學生學習兩極分化嚴重,行為習慣還不夠規范等,在今後的工作中,我一定要發揚優點,改正不足,揚長避短,爭取更大的成績。
您好,如果滿意我的回答,請點右上角(採納答案),支持一下,謝謝

㈣ 如何才能評為學科帶頭人

一年來,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嚴格遵守《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要求,落實教育局、學校工作部署,以重實際,抓實事,求實效為教學工作的基本原則,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新課程改革為契機,深化課堂教學改革,認真落實課程計劃,落實教學常規,落實教學改革措施,大力推進素質教育,使所任班級教學質量有了大面積提高,現就將一年以來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認真\學習,提高思想認識,樹立新的理念
1、堅持每周的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緊緊圍繞學習新課程,構建新課程,嘗試新教法的目標,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注重把學習新課程標准與構建新理念有機的結合起來。通過學習新的《課程標准》,認識到新課程改革既是挑戰,又是機遇。將理論聯繫到實際教學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豐富知識,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質結構接受新一輪課程改革浪潮的"洗禮"。
2、通過學習新的《課程標准》,使自己逐步領會到"一切為了人的發展"的教學理念。樹立了學生主體觀,貫徹了民主教學的思想,構建了一種民主和諧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使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觀點,承認學生個性差異,積極創造和提供滿足不同學生學習成長條件的理念落到實處。將學生的發展作為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重視了學生獨立性,自主性的培養與發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教學工作
教學工作是學校各項工作的中心,也是檢驗一個教師工作成敗的關鍵。一年來,在堅持抓好新課程理念學習和應用的同時,我積極探索教育教學規律,充分運用學校現有的教育教學資源,大膽改革課堂教學,加大新型教學方法使用力度,取得了明顯效果,具體表現在:
(一)發揮教師為主導的作用
1、備課深入細致。平時認真研究教材,多方參閱各種資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確把握難重點。在制定教學目的時,非常注意學生的實際情況。教案編寫認真,並不斷歸納總結經驗教訓。
2、注重課堂教學效果。針對中年級學生特點,以愉快式教學為主,不搞滿堂灌,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學為主線,注重講練結合。在教學中注意抓住重點, 突破難點。
3、堅持參加校內外教學研討活動,不斷汲取他人的寶貴經驗,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經常向經驗豐富的教師請教並經常在一起討論教學問題。聽公開課多次,使我明確了今後講課的方向和以後語文課該怎麼教和怎麼講。
4、在作業批改上,認真及時,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訂正,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在輔導中做到有的放矢。
(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在教學中尊重孩子的不同興趣愛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現形式,使他們形成自己不同的風格,不強求一律。有意識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通過各種游戲、比賽等教學手段,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及學習積極性。讓他們的天性和個性得以自由健康的發揮。讓學生在視、聽、觸覺中培養了創造性思維方式,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極大地活躍了課堂氣氛,相應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三)做好後進生轉化工作
作為教師,應該明白任何學生都會同時存在優點和缺點兩方面,對優生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對後進生則易於發現其缺點,尤其是在學習上後進的學生,往往得不到老師的肯定,而後進生轉化成功與否,直接影響著全班學生的整體成績。所以,一年來,我一直注重從以下幾方面抓好後進生轉化工作:
1、用發展的觀點看學生。
應當縱向地看到:後進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應相信他的明天會比今天好。
2、因勢利導,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
首先 幫助後進生找到優、缺點,以發揚優點,克服缺點。 其次以平常的心態對待:後進生也是孩子,厭惡、責罵只能適得其反,他們應該享有同其它學生同樣的平等和民主,也應該在稍有一點進步時得到老師的肯定。
3、真正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首先做到"真誠"二字,即教師不應有絲毫虛偽與欺哄,一旦學生發現"有假",那麼教師所做的一切都會被看作是在"演戲"。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後進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心理表現和看法,如對學習的畏懼、猶豫、滿足、冷漠,錯誤的想法和指責等,信任他們,鼓勵他們自由討論。最後做到"理解"二字,即通過學生的眼睛看事物。
因為做到了以上幾點,所以我在後進生轉化工作上,效果還是明顯的。
四、班主任工作
作為班主任,我深深懂得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學生,對學生起著言傳身教的作用。所以在工作中我一直遵循"嚴要求,高標准"的指導方針。
1、思想教育常抓不懈:利用班會,晨會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衛生、紀律、安全等經常講,著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學習習慣、勞動習慣和文明行為習慣等。
2、發揮"小幹部"的大作用:大膽放手使用班幹部,通過制定班級管理制度,對學生各方面做出了嚴格要求,班內形成了團結向上的優良班風。
3、經常與任課教師取得聯系,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協同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刻苦學習的意志,教會學習方法,學好各門功課,並掌握學生的課業負擔量。
4、關心學生身體健康,注意保護視力,指導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搞好班級的經常性管理工作,對學生進行常規訓練,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5、經常與家長保持聯系,互通情況,取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指導家長正確教育子女等。
通過以上工作,本班學生紀律、學習、生活習慣、日常行為規范等都有了較大轉變,為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打好了基礎。
總之,一年來,幹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成績只能代表過去,工作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足,如:學生學習兩極分化嚴重,行為習慣還不夠規范等,在今後的工作中,我一定要發揚優點,改正不足,揚長避短,爭取更大的成績。
您好,如果滿意我的回答,請點右上角(答案),支持一下,

㈤ 劉永樂的湖南省重點學科帶頭人

長沙理工大學科技處處長 ,化學生物工程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帶頭人,食品與發酵工程研究所所長,國家科技部「863」重點項目首席專家,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評審專家,湖南省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湖南省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理事,湖南省食品安全委員會委員安全專家,湖南省食品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委員,《食品與機械》和《湖南農業科學》雜志社編委。
主要從事食品生物技術及農產品加工領域教學與科研,先後主持了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10餘項,其中兩項國家級課題及三項省級課題已通過鑒定,均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獲省級以上科技成果獎2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0餘項,已授權6項。在稻米綠色供應鏈技術創新及淡水生物資源高效利用領域均取得了較大突破,攻克了稻米加工儲運過程中的控蟲難題,創新了稻米綠色儲運技術、稻米質量及安全快速檢測技術,研究與開發了綠色稻米生產加工工藝及其關鍵設備,構建了稻米HACCP管理信息系統和稻米綠色供應鏈示範體系;攻克了一系列淡水生物資源及其副產品綜合加工技術難題,採用生物酶等綠色保鮮保脆劑的耦聯處理技術,實現了水生蔬菜無硫護色保鮮技術突破;採用微膠囊包埋技術對產品香精香料的處理,使香酥蓮子等產品香味更加醇和;採用分段低溫速凍技術,有效改變蓮子的緻密結構,使產品口感更為酥鬆;運用真空乾燥技術,實現了蓮子的半成品在低溫下的快速乾燥,最大限度的保存蓮子的營養價值;採用液體綠色熏蒸新技術,有效降低了加工物質中ɑ-苯並芘、亞硝酸鹽等有害物的含量;採用低溫、低鹽腌制,結合連續蒸汽式烘烤和電熱式遠紅外烘烤兩步乾燥法,有效地解決了肉皮分離問題,魚肉的韌勁好;採用綠色復合脫腥新技術,實現了淡水產品的高效低成本脫腥。先後為國內外數十家企業提供了技術指導,均獲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
社會兼職
1、 《食品與機械》(CSCD-E)編委
2、 《湖南農業科學》(CSCD-E)編委
3、湖南省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
4、湖南省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理事
5、 湖南省食品安全委員會委員安全專家
6、湖南省食品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委員
------------------------------------------------------------------------------
主要研究方向
1、生物技術在食品中的應用(酶工程、發酵工程)
2、功能性食品的研究(功能因子的分離純化、結構分析及功能活性檢測)
3、食品工業新技術(微膠囊技術、膜分離技術)
--------------------------------------------------------------------------------
主講課程
本科生課程:食品化學
研究生課程:食品酶學
-------------------------------------------------------------------------------
獲獎成果
1、《淡水魚深加工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獲2014年度湖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2、《多菌種低鹽發酵蕎頭研製》獲2005年湖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3、《復合酶法大米高壓噴射液化生產系列麥芽(葡萄)糖漿和活性高蛋白粉》獲2004年湖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4、《酶法大米一次高壓噴射液化生成系列麥芽糖漿和蛋白粉》獲2004年湖南省輕工業科技進步二等獎
5、《發酵法生產龜鹿驢酒》獲2001年湖南省輕工業科技進步二等獎
6、《大食品專業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綜合改革》獲湖南省教學成果三等獎
--------------------------------------------------------------------------------
近5年主持的主要科研項目
1、科技部12.5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環洞庭湖特色植物資源綜合加工技術研究與產業化》(2012BAD31B08)(國撥經費1016萬) ;
2、科技部「863」重點項目《稻米綠色供應鏈技術創新與設備研製》(2008AA100801)(國撥經費915萬);
3、科技部星火計劃《淡水魚綜合加工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2009GJD20003)(國撥經費50萬);
3、湖南省科技重大專項《主養淡水魚深加工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2010FJ1007)(國撥經費500萬);
4、湖南省科技重大專項子項《稻米深加工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2008FJ1004)(國撥經費20萬);
5、湖南省科技廳重點項目《淡水魚綜合加工關鍵技術研究》(2007NK2008)(國撥經費20萬);
6、湖南省科技重大專項子項《稻米深加工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2007FJ1007)(國撥經費40萬);
7、湖南省科技廳重點項目《淡水魚深加工及綜合利用新工藝研究》(05NK2010)(國撥經費20萬);
8、湖南省環境保護廳《耐酸а-澱粉酶的選育及在污水處理中的應用》(2008HK2009)(國撥經費10萬);
9、湖南湘糧機械製造有限公司《發芽米設備工藝參數的研究》(2009XL1004)(經費10萬)
---------------------------------------------------------------------------------------
近5年代表性論文與專著
1、Y.L Liu, X.H Li, X.L Zhou, J Yu, F.X Wang, J.H Wang. Effects ofglutaminase deamidation on the structure and solubility of rice glutelin [J].LWT -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1, 44: 2205-2210. (SCI收錄).
2、Y.L Liu, X.H Li, J Yu, F.X Wang, J.H Wang. Effect of germinationon physicochemical, morphological and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rice starchfrom germ-remaining polished rice [J].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2, 396-398: 1493-1497. (EI收錄).
3、X.H Li,Y.L Liu, C.P Yi, Y.HCheng, S.M Zhou, Y.F Hua. Microstructure and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mixturesof acid- deamidated rice protein and dextran [J].Journal of Cereal Science, 2010, 51: 7-12. (SCI收錄).
4、Y.L Liu, X.H Li, C.P Yi, Y.H Cheng, D Xie. Extractability,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and amino acid analysis of rice storage proteins[C]. 2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icroscale Bioseparations, 2009, 10: 239.
5、X.H Li,Y.L Liu, J Yu, F.X Wang,J.H Wang. Effect of germination on the bio-functional components in the germ-remainingpolished rice [J].Advanced MaterialsResearch, 2012, 396-398: 1615-1618. (EI收錄).
6、J.H Wang, D.M Liu,Y.LLiu, C.L Li, F.X Wang, X.H Li, Y Li. Combination of Chlorogenic Acid andBamboo Charcoal particles Improve Husbandry Performance and Environment [J].AdvancedMaterials Research, 2012, 356-360: 142-145. (EI收錄).
7、F.X Wang, Q.Y Wang,Y.L Liu, JYu. Prediction of the tertiary structure of α-glycosidase from Aspergillus nigerby homology modeling [J].AdvancedMaterials Research, 2012, 399-401: 2160-2163. (EI收錄).
8、J.H Wang, D.M Liu,Y.L Liu, C.LLi, Y.Y Cheng, Y Li. Antioxidant Capacity and Polyphenolic Content of EucommiaUlmoides [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2, (396-398):1349-1352
9、J.H Wang, D.M Liu,Y.L Liu.Latrunculin A Enhances the Parthenogenetic Developmental Potentials ofElectrically Activated Porcine Oocytes Matured in vitro [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 (236-238): 2548-2553
10、X.H Li,Y.L Liu, C.P Yi, Y.HCheng, D Xie. Effect of germination on the protein fraction composition ofpolished rice with germ [C]. 2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icroscale Bioseparations,2009, 10: 238.
11、Wang, F.X.,Y. L. Liu, J. Yu, M. S. Wang, X. H. Li, J. H. Wang and Q. Li (2012).Changes in Muscle Protein Fractions of Grass Carp (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ring Early Storage Period.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554: 1483-1486.
12、王滿生, 劉永樂, 王發祥, 等. 響應曲面法優化草魚肉冷殺菌工藝[J]. 食品科學,2011, 32(20): 48- 51.(導師,CSCD-C)
13、王發祥,王滿生, 劉永樂, 晏志萍, 俞健, 李向紅, 王建輝. 低溫貯藏下草魚肉優勢腐敗菌鑒定及其消長規律[J]. 食品與發酵工業,2012, 38(2): 66-68.(CSCD-C)
14、劉永樂,王滿生, 王發祥, 瞿國雲, 俞健. 草魚肉酸化條件優化及其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J].食品與機械,2012, 28(3): 52-54.(CSCD-E)
11、劉永樂,李向紅,易翠平,華欲飛,周素梅. 酸法脫醯胺大米蛋白/葡聚糖體系微結構性質研究[J]. 中國糧油學報, 2010, 10: 1-7.(CSCD-C)
12、劉永樂,劉澤軍,俞健. 一株耐酸性ɑ-澱粉酶高產芽孢桿菌的選育和鑒定[J]. 中國食品學報, 2009, 06:55-59. (CSCD-E)
13、劉永樂,李忠海,俞健,楊培華. 耐酸性α-澱粉酶發酵動力學的研究[J].食品工業科技, 2008, 01:60-62. (CSCD-C)
14、劉永樂,王發祥,周小玲,李向紅,俞健,王建輝. 酶法脫醯胺對米穀蛋白分子微觀結構的影響[J]. 食品科學,2011,32(17): 69-71. (CSCD-C)
15、李向紅,周小玲,劉永樂,俞健,張冬生.蛋白質谷氨醯胺酶對米穀蛋白功能性質的影響[J]. 食品科學,31(17): 192-196. (導師,CSCD-C)
16、張冬生,劉永樂,李向紅,俞健,王發祥,王建輝. 精白保胚發芽米澱粉的理化性質[J]. 食品科學,31(17): 177-181. (導師,CSCD-C)
17、伍君妮,劉永樂,李向紅,俞健,王發祥,王建輝. 精白保胚發芽米食用品質[J]. 食品科學,31(19): 161-165. (導師,CSCD-C)
18、王建輝,劉冬敏,劉永樂,俞健,王發祥,李向紅.淡水魚魚骨軟化工藝條件的優化[J].食品與機械,2011,(02):109-111. (CSCD-E)
19、劉婷婷,蔣雪薇,周尚庭,趙龍,劉永樂.高鹽稀態發酵與低鹽固態發酵醬油中次生菌群分析[J].食品與機械,2010,(06):13-17.(CSCD-E)
20、周小玲,劉永樂,李向紅,俞健.蛋白質谷氨醯胺酶對米穀蛋白的分子結構及功能性質的影響[J].中國食品學報,2010,(05):98-105.(CSCD-E)
21、魏玉翠,謝定,劉永樂,歐陽建勛,俞健,韓丹妮.螺旋藻脫腥工藝優化及其強化米粉的研製[J].食品與機械,2011,(01):136-139.(CSCD-E)
22、高艷,歐陽建勛,謝定,劉永樂,俞健,伍湘東.辣椒素的提取及其應用研究進展[J].食品與機械,2011,(01):162-165. (CSCD-E)
23、謝定,韓丹妮,歐陽建勛,劉永樂,魏玉翠,伍湘東.稻殼綜合利用技術與經濟淺析[J].糧食科技與經濟,2010,(03):35-37.
24、王青雲,林親錄,劉永樂,王發祥.幾種α-葡萄糖苷酶結構與活性位點的預測和比較[J].計算機與應用化學,2010,(05):577-581.(CSCD-C)
25、謝定,魏玉翠,歐陽建勛,劉永樂,俞健,王達能,伍湘東.近紅外光譜的主成分判別分析應用於秈稻貯藏時間的快速鑒別[J].糧食科技與經濟, 2010, (05): 41-42.
26、王光偉,豐昀,劉永樂,李加興,邱細敏.白術多糖對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期炎症反應的影響[J].食品科學,2009,(09):216-218.(CSCD-C)
27、易翠平,李向紅,劉永樂,周素梅,劉瑞興.大米蛋白在麵包中的應用研究[J].食品與機械, 2009,(02):120-122.(CSCD-E)
28、謝定,鍾海雁,劉永樂,易翠平,陳奇,李曉文.早秈米及其自然發酵液揮發性成分分析[J].中國糧油學報, 2009,(02):1-4. (CSCD-C)
29、王光偉,豐昀,劉永樂,李加興,邱細敏.白術多糖對局灶性腦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經保護作用[J].食品科學,2009,(15):220-222.(CSCD-C)
30、王光偉,豐昀,邱細敏,劉永樂.白術多糖對大鼠創傷性腦損傷後腦水腫的影響及其機制探討[J].中草葯,2009,(06):948-950.(CSCD-C)
31、王光偉,豐昀,劉永樂,李加興,邱細敏,譚敏.白術多糖對局灶性腦缺血再灌注老年大鼠腦水腫的影響[J].食品科學,2009,(17):302-304.(CSCD-C)
32、王光偉,豐昀,劉永樂,邱細敏.白術多糖對局灶性腦缺血再灌注後誘導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影響[J].食品科學,2009,(19):273-275.(CSCD-C)
33、王發祥,劉永樂,丁學知,夏立秋.蛋白改造提高蘇雲金桿菌殺蟲活力的研究進展[J].生物技術通報,2009,(11):8-12. (CSCD-E)
34、劉純友,劉永樂,俞健,易翠平,李向紅.還原劑-鹼法復合提取大米蛋白的工藝研究[J].食品科學,2009,(24):38-41. (CSCD-C)
35、謝定,劉永樂,單陽,孫慶傑,易翠平,何新益.保鮮方便米粉抗老化研究[J].食品與機械,2006,(02):8-10, 29. (CSCD-E)
36、盛燦梅,劉永樂,陳永發.淡水魚頭水解條件的研究[J].食品與機械, 2006, (04):19-21.(CSCD-E)
37、謝定,劉永樂,易翠平,嚴聃,俞健,盛燦梅.殺菌對保鮮方便米粉品質的影響[J].食品與機械,2006,(04):32-35. (CSCD-E)
38、楊培華,李忠海,劉永樂,俞健,耐酸性α-澱粉酶的開發與應用[J].食品與機械,2006,(05):132-136.(CSCD-E)
39、劉永樂,李忠海,俞健,陳奇.乙基麥芽酚對酸奶發酵的影響[J].食品科學,2006,(12):538-540. (CSCD-C)
40、陳奇,何新益,盛燦梅,劉永樂.風味鰱魚乾的加工工藝研究[J].食品與機械,2007,(01):129-131. (CSCD-E)
41、劉永樂,李忠海,楊培華,俞健,邵立豐.產耐酸性α-澱粉酶菌株的篩選及其固態發酵條件的優化[J].中國釀造,2007,(08):29-32,39.
42、劉永樂,李忠海,俞健,楊培華.產耐酸性α-澱粉酶菌株固態發酵條件的優化[J].食品研究與開發,2007,(09):91-94.
44、俞健,劉永樂,陳奇,李巍青.番茄紅素保健果酒的生產方法[J].中國釀造,2007,(11):70-72.
45、劉永樂,李忠海,楊培華,俞健.誘變法選育產耐酸α-澱粉酶菌株的研究[J].食品與機械,2007,(05):11-13. (CSCD-E)
46、曾力希,戴志鋒,刁鑫,許秀麗,李從舉,劉永樂,何裕建.外在力場對異佛爾酮不對稱氧化反應的影響[J].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8,(01):35-40.
47、王光偉,豐昀,邱細敏,劉永樂.白術多糖對大鼠創傷性腦損傷後腦水腫的影響[J].食品科學,2008,(12):675-677.(CSCD-C)
48、劉永樂,李忠海,俞健,楊培華.耐酸性α-澱粉酶發酵動力學的研究[J].食品工業科技,2008,(01):60-62. (CSCD-C)
49、戴志鋒,曾力希,刁鑫,李從舉,劉永樂,何裕建.離心力場對氯酸鈉不對稱結晶的影響[J].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8,(02):279-283.
49、李巍青,劉永樂,俞健.臭氧水替代部分SO2在蕃茄酒釀造中的應用[J].食品與機械,2005,(03):43-44+48. (CSCD-E)
50、劉永樂,焦娜,黃壽恩,蔡霄英.用分光光度法測定發酵液中液體脂肪的含量[J].食品工業科技,2004,(05):127-129.(CSCD-C)
51、劉永樂,蔡霄英,黃壽恩,俞健.利用一次高壓噴射液化法生產系列大米麥芽糖漿[J].食品與機械,2004,(03):4-5+19.(CSCD-E)
52、劉永樂,俞健,黃壽恩,李巍青.甜型黃酒發酵過程中的生物和化學成分性質研究[J].中國食品學報,2004,(01):. (CSCD-E)
---------------------------------------------------------------------------------------
近5年代表性專著
1、劉永樂 主編.稻穀及其製品加工技術(ISBN978-7-5019-7510-5)(十一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10-08
2、劉永樂 主編.稻米及其製品生產技術問答(ISBN978-7-110-06295-1)科學普及出版社2010-05
3、劉永樂 參編.新型糖類製品生產關鍵技術與典型範例(ISBN 7-5023-5467-0/TS.168)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2006-11

㈥ 國家重點學科的學科帶頭人都有誰

國家重點學科的學科帶頭人,

各校不同。

相關信息,

可上你心儀的學校官網查看。

有詳細介紹。

祝你新年學業進步。

㈦ 國家重點學科有哪些

全國重點學科

馬克思主義哲學

該學科點近20年來穩步發展,2001年,被定為校重點發展學科,與外國哲學共建的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又被評為教育部重點科研基地。目前在編人員19名,其中教授11名、博士生導師9名。教授中絕大多數為中青年學者,理論基礎扎實,外語好、思想活躍,並能把握正確的學術研究方向。學科點在堅持基本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在四個方向上同時擴展:向促使馬克思主義哲學與時俱進的最前沿的理論問題研究擴展、向與其它學科特別是現代西方哲學的比較研究擴展、向現代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擴展、向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和現代社會轉型重大問題研究擴展,都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學科點具有服務於把上海建設成為國際大都市的目標的強烈意識,每年組織的上海重大熱點問題大型社會調查為各方面所關注,成為各級政府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據。

外國哲學

該學科點"九五"期間被列入"211"建設重點學科,並設有教育部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基地。目前學科點在梯隊建設、教學、科研、國際交流等方面都居國內前列。有一支年齡結構比較合理、研究面涵蓋較廣、水平較高的學術梯隊。9名博導中7名為中青年。大多數教師具有在歐美學習、研究、講學的經歷,專業基礎扎實,通曉多種西語,對中哲和馬哲也都有一定的造詣,能從事較高的前沿性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在教學上已轉向以研究生培養為主,2001年在讀博士生達41名,博士後人員8名。學科點正逐步推廣外語授課。《西方哲學史》、《現代西方哲學》和《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流派》等教材已經或即將出版,是體現最新研究水平的新編本。

科研成果突出,僅2001年1-10月,發表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兩種權威刊物以及由《新華文摘》和《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轉載的論文就有15篇,在國內同學科中處於領先地位。目前承擔著多項具有重要理論和現實意義的國家社科、教育部重點基地等研究項目。

學科點自覺地使學科研究為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和文化建設服務,有突出成果,而且大多在國內領先。

每年都主辦或主持國際學術會議,就各方面的問題與西方學者交流對話,主編了多部學術論著用英語在美國出版。

政治經濟學

該學科點自1988年被教育部確定為重點學科以來,學科建設進展較快,目前已擁有: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研究中心"。近期又成立了"現代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和"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教研隊伍穩定,第二代、第三代學術骨幹已成為中堅力量。其中,陸德明的"社會主義生產勞動與新價值論"是上海市社科2001年唯一的重大課題,張軍和袁志剛被評為教育部跨世紀人才,石磊和張軍的兩個教育部重大課題也是學科科研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幾代人共同構成的有實力、有層次、有合作精神的科研教學隊伍,是該學科作為重點學科的人力資源基礎。

在科研和教學中始終注重突出"中國特色、時代特徵、復旦特點",已形成了以此為主要風格的教學、教材和科研體系。最近出版的由蔣學模教授主編的《高級政治經濟學》、前不久出版的由復旦政治經濟學專業10位學者撰寫的"紀念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20周年"十卷本叢書、洪遠朋教授主編的《經濟利益理論與實踐》系列叢書,等等,都反映了這一特點。根據學校"十五"規劃,學科將在保持和發揚傳統優勢基礎上,進一步深入研究當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新領域、新思潮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中的新問題,以此形成新優勢。

上海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創新的前沿,該學科有條件而且應該成為這個前沿上的一個陣地。

世界經濟

世界經濟研究所和世界經濟系是國內最早建立的世界經濟研究和教學的系所之一,在國內同類學科中具有較大的影響。重新組合的世界經濟研究所又被教育部確定為國家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已形成基礎理論研究扎實、綜合研究能力較強的優勢,研究成果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近年來共計出版專著與教材近10部,在國內權威刊物上發表的學術論文超過10篇,完成了省部級以上課題11項,正在承擔的17項,共計有15部論文著作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

目前學科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世界經濟理論、國際經濟理論、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大國經濟、區域經濟等五個方面世界經濟中的重大問題。每一個方向都有博士生導師作為學科帶頭人進行研究。

學術隊伍整齊,梯隊合理,整體水平較高。目前有正教授8人,其中46歲至55歲6人,超過55歲的2人;副教授7人,其中大部分具有博士學位;講師7人,基本上都是近年獲得博士學位的優秀畢業生。

金融學

我校在50年代初就開設了金融類課程,在國內較早就獲得了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的授予權。目前,主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均從美英獲得博士學位,並取得了先進的有影響的學術成果,分別榮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基金、人事部(中組部、教育部)全國百千萬人才工程首批入選者、教育部"長江計劃"特聘教授、全國模範教師等稱號。

近幾年,國際金融、數學金融為代表的金融學科連續獲得多項具有全國乃至國際影響的學術成果,在SCI文章發表量上位居全國第一,在省部級(指國家四大獎及教學成果獎)以上科研成果獎的數量上位居全國第一,培養了獲得國際證書的我國第一位保險精算師和第一位金融分析師。專業特色鮮明,取得了一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成果。

金融學科於2000年春就被列為校"985工程"的"重中之重"學科。

產業經濟學

產業經濟學(原名工業經濟學)於1988年被國家教委批准為全國重點學科,是全國同類兩個原國家重點學科之一。

該學科已形成三個主要研究方向:產業發展與東方管理、產業組織與管理心理、產業結構與產業政策。已培養了博士生百餘名、碩士生200名、博士後20多名,其中已有20名晉升為博導或教授,不少人提升為市長、廳局長、部長。

該學科點已承擔國家級、省市級重大科研項目40多項,出版著作近200部,論文近1000篇,獲國家級國家教委、上海市各級獎項達46項,其中特等獎、一等獎15項。《產業經濟學》被教育部選定為面向21世紀高等教育重點教材。

開辦的"產業經濟學高級研討班",已經舉辦5期,培養了產業經濟學教學和研究的學科帶頭人多名。

該學科涌現了一批學術造詣頗深的著名學者,形成了由一批博士生導師為主的、老中青結合的高層次、高水平的學術隊伍。

該學科於1997年起,連年主辦"世界管理大會"、"現代國際經濟管理高級研討班"、"產業經濟與東方管理論壇"等國際學術性會議,共有30多個國家的近千名代表參加,參加組織國際會議60餘次。

政治學理論

該學科點20多年來,在政治學理論、中國政府與政治、比較政治制度等學科領域確立了優勢,建立了一支年輕化的學科建設隊伍,保證了學科建設持續發展的潛力。

已形成從本科到博士的培養體系,經過上海市5年重點學科項目的資助和學校"三年行動計劃"重點學科的項目建設,在學科建設的硬體、軟體和人才方面形成了良好的發展基礎。共培養政治學博士學位獲得者48人。

已出版論著近百部(包括在內地和香港出版了兩套有影響的政治學叢書),形成了重理論、重學術、重前沿的研究風格,在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理論、中國政府與政治、比較政治制度方面形成了較強的學術優勢。90年代以來,在基層民主政治、發展政治學、中國公民文化以及電子政府等新領域獲得新的發展成果,進一步充實了學科發展的基礎。

研究和教學密切聯系中國社會發展實際,尤其是地方實際,在理論創新、人才培訓和政策設計等方面與地方黨委、政府形成密切的關系,使學科點成為直接服務於地方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也為學科建設和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良好的區域優勢。

國際關系

該學科點是1988年首批全國高等院校重點學科;1997年,學科點"國際關系與全球問題"項目被列入"九五"期間"211"重點學科建設項目;2001年初,屬於學科點的美國研究中心正式被批准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具有國際關系史、國際關系理論、大國對外戰略、國際安全和軍備控制、美國國會和中美關系5個重點研究方向。國際關系史和國際關系理論是該學科點的傳統強項,基礎扎實,在國內具有重要影響。大國對外戰略方向的研究起步早,具有整體性,其若干成果獲得廣泛重視。國際安全和軍控方向80年代中期即已形成,在國內明顯處於領先地位,並具有相當的國際影響。美國國會和中美關系為近年來著重發展的新領域,已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擁有一支業務水平高、結構比較合理的學術梯隊,實力和發展潛力都比較強。同時,學科點與美、歐、日、俄等國外教育科研機構以及國內各兄弟單位保持著密切聯系,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

漢語言文字學

該學科點歷史悠久,具有堅實的學術基礎和寬廣的研究領域,是國家批準的首批博士點之一(漢語史方向)。經過數十年的建設,取得了大量令人矚目的研究成果,如三十年代的《修辭學發凡》,五十年代的"廣義形態"理論,六十年代的《現代漢語》教材,八十年代的"三個平面"學說、《上海市區方言志》,九十年代的漢語動詞研究、吳語方言、修辭學史研究等,整體研究實力和理論水平明顯居於國內領先水平。

學術力量雄厚,學術思想活躍,不斷創新,進行符合漢語實際的理論和實踐探索,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目前,學科點在保持原來學術優勢和特色的同時,加強應用研究,將語言理論的研究成果逐步運用到現代科技、對外漢語教學等領域。

近年來,學科點的成果獲得了首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優秀成果獎、國家教委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十餘個重要獎項。目前,5個主要研究方向分別承擔了國家和地方的重要課題。

中國古代文學

該學科點歷史悠久,實力雄厚,50年代就形成了國內一流的陣容。1981年,該學科點曾包含的中國古代文學、中國文學批評史、中國各體文學均列入全國首批博士點(現合並)。教學科研隊伍結構合理,潛力厚實,僅1996年來獲國家和省部級獎21項,而且形成多個新的學科增長點,有良好的發展前景。目前,該學科點為教育部所設國內唯一的中國古代文學重點研究基地,同時為校"985工程""重中之重"建設學科。主要研究方向有:中國文學批評史、先秦漢魏晉南北朝文學、唐宋文學、元明清文學、中國文學古今演變,涵蓋了古代文學研究的主要方面,且各方向配置有相當充分的研究力量。總體研究特色鮮明,能做到文學史和文學批評史研究相結合、通史與斷代史研究相結合、文獻資料的整理研究與理論研究相結合,不斷開辟新的學科增長點,成為國內少數佔領先地位的單位之一;因學科本身的特殊性,該學科在國際上也具有相當明顯的優勢。

傳播學

傳播學是21世紀的"朝陽學科"。傳播學涵蓋了信息、新聞、宣傳、娛樂、廣告、公共關系等各種傳播現象,契合了當今全球信息化時代(包括知識經濟和網路媒介興起)的迫切需求,對於促進我國21世紀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學科點在國內同行中處於領先位置。起步最早,所在的新聞學院1929年建系,在中國及亞洲同行中歷史最為悠久。1956年即開始譯介國外傳播學成果;1978年又率先恢復傳播學的引進與深入研究,最早開設傳播學課程,並設立國內首批傳播學博士點、碩士點。1984年建立的文化與傳播研究中心,2000年擴建為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是全國唯一的國家級傳播學重點研究基地。擁有一支實力較強的師資隊伍,歷年來承擔各類項目80餘個,完成了一大批質量較高的學術成果,並擁有國內一流的圖書資料室、實驗室。

歷史地理

該學科點1982年由教育部批准建立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是首批碩士、博士學位授予點,培養了我國首批文科博士;1988年被評為全國重點學科,1996年列"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1999年組建為歷史地理研究中心,同年被批准為教育部首批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000年學科點列入校"985工程""重中之重"建設單位;是國內專職人員最多、門類最全、總體水平最高、實力最強的歷史地理專門研究機構;擁有一批國內公認的學科帶頭人,梯隊結構比較合理。近年來承擔了一批國家和省部級的重點課題,完成了一批重大研究成果,獲得多項省部級及以上獎項;正在進行的"中國歷史地理信息系統"(CHGIS)項目實行廣泛國際合作,以一流學術與世界先進技術結合,有望取得世界第一的成果;培養了一批優秀博士、碩士,2篇論文被評為"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向高層領導提供了咨詢報告;國際交流頻繁,召開過高水平的國際學術會議,在國際學術界有較大影響。

基礎數學

1981年該學科點被評為首批博士點,1988年被評為重點學科。1989年批准建立國家教委重點學科專業實驗室。1994年批准成立"非線性數學模型與方法"國家教委所屬部門開放實驗室(現改為國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是"211工程"重點學科和校"985工程""重中之重"學科。自1982年以來,該學科點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四等獎2項,省部級獎多項,其中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此外,還獲得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2項,華羅庚數學獎1項、陳省身數學獎2項。其中1996年以來,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三等獎1項,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1998年以來,有3位博士的論文分別入選1998年度和1999年度"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國際學術交流渠道暢通,研究領域覆蓋面廣,有一支包括3名中科院院士、2名"長江計劃"特聘教授、14名博導的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

應用數學

是原有的國家重點學科,我國首批博士點、"211工程"重點學科及校"985工程""重中之重"學科。在應用數學基礎理論和應用開發兩方面均取得一批達到國際先進或領先水平的重要成果。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及三等獎各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及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6項,並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1項。一直重視模型、加強基礎、關注應用,堅持教學改革,注重培養理論聯系實際的應用數學人才,在人才培養、課程及教材建設等方面均取得豐碩成果。近五年來曾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國家教委高等學校優秀教材獎一等獎2項等獎勵。先後建立了"上海應用數學咨詢開發中心"、"友邦-復旦保險精算中心"及"中法應用數學研究所"等學術組織機構。

運籌學與控制論

該學科點於1985年被批准為博士點,1988年被國家教委批准為全國重點學科,1999年教育部批准設立"長江計劃"特聘教授崗位。在科研、教學和與應用領域結合方面均處於國內領先地位,在國際上也有相當的影響,尤其在控制理論方面。學科的工作被國際同行稱為"復旦學派"的工作。2001年,1篇博士論文入選"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曾由高教出版社出版國內有權威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將有新的系列教材出版(部分已經完成,等候出版)。近年來,開展了數學金融學方面的科研和教學,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有些方面在國外也屬領先。

理論物理

該學科點是我國首批碩士學位授權點和首批博士學位授權點。1988年被確定為國家教育委員會理論物理三個重點學科點之一。同時,也是"211工程"建設的重點學科("光物理與離子束物理"之理論物理部分)和校"985工程"重點建設學科。研究工作曾獲國家和省部級各種獎勵,其中包括國家自然科學獎2項。承擔國家重大、重點、"863"、"973"等項目多項。目前正承擔國家級研究課題20多項。自60年代開始培養研究生,到目前為止已授博士學位42人。於志剛博士的論文入選首屆"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現有教授11名(其中博士生導師9名)、副教授5名,年齡結構合理,既有知名的資深教授,又有40歲以下教授6名,其中3名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是一支可持續發展的科研隊伍。主要研究方向為有機凝聚態理論、納米磁學和軟凝聚態理論、材料計算物理、粒子、核和場的理論、量子統計和介觀物理。重點建設的"物理計算和模擬實驗室",現初步具備了並行運算的能力,開拓了研究課題。

凝聚態物理

該學科1981年批准為國家首批博士點,1988年批准為國家首批重點學科,1990年批准在該學科點內建設"應用表面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1996年列入"211工程"建設項目,2000年列入校"985工程""重中之重"建設項目。現已成為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在國內同行中公認的我國凝聚態物理研究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現有教授14名、副教授8名、講師6名。分別在表面物理、低維半導體物理、計算凝聚態物理、磁學與強關聯電子體系、軟凝聚態物理等5個研究方向上開展工作。這些研究領域皆屬目前國際凝聚態物理研究的主流,而且還與新型微電子、光電子及磁電子學器件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

光學

該學科點是全國最早建立的光學學科之一,1988年成為國家級重點學科,並擁有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歷次由國家組織的學科點和博士點評估中,均位於全國光學專業的前列。近幾年來獲得國家"211工程"和校"985工程"的重點投資建設。

長期從事光學以及相關交叉領域的科學研究,有很好的研究積累,1978年以來,已完成和正在承擔的國家和省部級項目共153項,獲得省部級以上(包括國家級)各類獎項17項。屬國家物理學理科培養的重要基地之一,自1981年以來為我國培養了許多的碩士、博士和博士後研究人員。

今後發展的兩個主攻方向(飛秒光科學、先進光子學材料和器件物理)均屬21世紀國際前沿科學和技術發展領域,研究成果不僅將顯著提高我國在光科學領域的學術水平,並將適應我國21世紀信息技術領域及其產業發展的迫切需要。

物理化學

該學科點是原全國重點學科和"211工程"一期建設的重點學科,是校"985工程""重中之重"學科。該學科點一直處於國內最強的物理化學學科之列,是國內極少數研究方向比較齊全的物理化學學科之一。研究方向包括多相催化和表面化學、納米多孔材料物理化學、量子化學和理論催化、激光化學和分子反應動態學及電化學,基本覆蓋了物理化學的主要研究領域。近年來在非晶態合金材料催化、功能分子篩材料的合成和開發、多相催化反應和機理研究及小分子反應動態學等方面的研究處於國際先進行列或國內領先水平。1996年以來共承擔國家基礎研究項目50餘項,多次承擔了"973"等國家重大研究項目,發表SCI收錄的論文近400篇,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和省部級以上獎勵12項,授權專利10項。同時注意應用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在開發銀催化劑系列、功能分子篩和鋰電池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2000年發表SCI論文近100篇,四分之三發表在國外刊物上。科研力量雄厚,既有院士,又有一批年青的骨幹,其中包括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名和教育部"長江計劃"特聘教授2名。36名教師中,50%以上具有博士學位,45歲以下的佔60%以上。

電路與系統

該學科點1990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1996年被評為上海市重點學科,1999年獲得"長江計劃"特聘教授崗位,是ASIC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1996年來,得到"211工程"和校"985工程"的重點投資,承擔科研項目95項,總經費1600萬,獲得包括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科技圖書一等獎等在內的各級獎勵16項,發表論文600餘篇,其中SCI、EI論文250多篇。學科充分發揮我校文、理、醫綜合性大學的優勢,適應信息技術數字化、智能化、系統化的發展趨勢,注重與醫學、生物等學科的交叉與融合,已形成多個特色鮮明、基礎雄厚的學科方向。在醫學超聲信息處理、遙感系統等方面處於國內領先,在人工神經網路、數字信息處理與系統設計等方面處於國內先進,並與生命科學、醫學結合逐步形成新的學科增長點。目前承擔著"973"、國家計委、航天部等多個重大項目。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該學科點創建於1958年,是國家首批碩士、博士點及博士後流動站。1993年成立高分子科學系和高分子科學研究所。1994年建立國家教委開放實驗室,1999年被定為"聚合物分子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997年列為"211工程"學科建設項目。2000年被列為校"重中之重"建設學科點之一。

該學科點主持"973項目"1項,承擔"973項目"(工程組織)子課題1項,國家傑出青年基金3項,"863項目"1項,"攀登計劃"項目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2項和重點項目2項及青年基金項目7項。在"九五"期間,已發表SCI論文220餘篇,申請專利29項。舉辦國際學術會議3次。1996年以來獲得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三等獎3項,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篇。

聚合物分子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網址: http://www.meplab.fudan.e.cn

生理學

該學科點為原國家重點學科,研究方向為當前的前沿領域且著眼於重大疾病的基礎研究。

主編全國規劃教材《生理學》、《病理生理學》等著作。在研項目經費合計669萬元,已取得一系列創新研究成果,2000年獲中國高校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2001年申請發明專利3項。

學科點的主要研究方向如心肌重構機制的研究、天然植物有效成分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機制、血管新生的調控、膜蛋白相互作用機制等屬於醫學研究的前沿領域,不但涉及到至今尚未解決的一系列基礎理論問題,還與目前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的一些重大疾病密切相關。

人才梯隊基本形成,現有8名教授,7名副教授,其中包括2名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入選者。

神經生物學

1982年,原上海醫科大學成立了神經生物學教研室,1992年建立了醫學神經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1995年被評為博士點,1997年被定為"211工程"重點學科,1999年成為首批"長江計劃"特聘教授崗位的專業;復旦大學生命科學院在國內主辦和出版了《復旦神經生物學講座》,至今已有17年的歷史,1997年成立了跨多種學科的腦科學研究中心;2000年7月,成立了復旦大學神經生物學研究所。

在此基礎上形成了現有的神經生物學學科。該學科被評為校"985工程""重中之重"學科。現有院士1名,"長江計劃"特聘教授2名,國家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名,博士生導師10名。

近5年中,承擔"973"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重大或重點基金6項,總研究經費達1555.9萬。在SCI刊物上發表論文182篇。主編並出版研究生教學用《神經生物學》教材。

遺傳學

該學科點是於1961年在全國高校中建立的第一個遺傳學研究所發展而來。1988年被評為全國重點學科,列入"211工程"和校"985工程""重中之重"學科。學科建設涉及遺傳學研究所、遺傳和遺傳工程系、遺傳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教育部基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1981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1997年,基因治療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000年,人類新基因研究課題組被自然科學基金委選為首批"創新科研群體"。

承擔了"863"和"973"子項目15項,國家攀登項目2項,傑出青年基金3項,國家重大自然科學基金子課題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8項以及國際合作研究項目等。以基因工程技術產品為支撐組建了6個高科技公司,總資產達10億元以上。

5年來共發表SCI論文145篇,申報中國專利280項,國際PCT專利79項;舉辦了2次國際學術會議。有院士1名、"長江計劃"特聘教授3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名。

生態學

該學科點以生物多樣性研究中的重大科學問題為主線;以生物多樣性喪失與維持過程與機制、外來種入侵、基因多樣性與轉基因生物安全和城市生態等為重點;以長江河口濕地與相鄰三角洲地區為主要研究區域。

在SCI刊物上發表了一系列論文並被廣泛引用;獲兩項國家級獎勵,承擔多項國際合作和國家級重大、重點項目,每年科研經費和論文大幅增加。學術帶頭人及骨幹均擔任學術機構或刊物重要職務。

有11位博士生導師。該學科點以"生物多樣性與生態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生物學國家級教學與科研人才培養基地"為依託,基礎設施精良。被列為校"985工程"重點學科。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該學科點源於1958年創立的半導體物理專業,是全國最早開始集成電路研究和教學的單位之一。1984年設立博士點,1988年評為國家重點學科,具有博士授予權及博士後流動站,並設"長江計劃"特聘教授崗位,建有"ASIC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自建重點學科以來,獲國家科技進步一、二等獎等獎項25項,專利18項。1996年來承擔"973"、"863"、省部級以上等科研項目100餘項,發表SCI、EI論文近200篇,出版專著8本。一系列科研成果已向"復旦微電子公司"、"上海華虹集成電路有限公司"等轉移,產生了顯著的效益。近年來,形成了"SOC設計方法和技術"和"超深亞微米/納米薄膜與器件技術和微機電系統"研究方向。

被列為校"985工程""重中之重"學科;已被正式批准在浦東建立"復旦-張江微電子研究院"。

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

該學科點成立於1927年,1981年被批准為首批博士學位授權學科,1994年設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989年被批准為國家重點學科,被列為"211工程"和校"985工程"扶植學科;目前在神經形態與神經再生、影像解剖與計算機三維重建、心血管形態與血流動力學、淋巴解剖與腫瘤淋巴轉移、肝臟學與樹突狀細胞研究、視網膜發育等前沿研究領域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九五"期間承擔科研項目24項,爭取經費600萬元,發表論文210篇。出版專著和教材10部,

㈧ 如何翻譯「省級重點學科帶頭人」

Provincial important academic leader.
翻譯大師-答分齊譯

㈨ 專業帶頭人與學科帶頭人有什麼區別

專業帶頭人基本指代學校裡面的教師骨幹,學科帶頭人則范圍比較廣。
學科帶頭人是指在大學里某一學術門類上具有極高的學術水平,能夠帶領、指導和組織有關人員開展這一學術門類的學術研究,並取得研究成果的專家。
專業帶頭人是高職院校教師隊伍中的教學骨乾和學術權威,高職院校中的專業帶頭人與普通高校中的學科帶頭人有很大區別,學科帶頭人側重於學科理論的研究,而專業帶頭人重點是指導和從事專業建設.

熱點內容
包頭市教育考試信息網 發布:2024-05-18 12:13:11 瀏覽:357
老師自我簡介 發布:2024-05-18 12:08:27 瀏覽:893
漂移板剎車教學 發布:2024-05-18 11:13:46 瀏覽:29
股德老師 發布:2024-05-18 08:27:32 瀏覽:722
班主任談叢 發布:2024-05-18 07:40:14 瀏覽:480
德森生物 發布:2024-05-18 04:29:02 瀏覽:839
杞縣招聘老師 發布:2024-05-18 04:28:55 瀏覽:652
寶寶晚上不睡覺怎麼辦 發布:2024-05-18 04:27:25 瀏覽:69
保溫杯歷史 發布:2024-05-18 03:39:05 瀏覽:739
音樂教師師德工作總結 發布:2024-05-17 23:47:06 瀏覽: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