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文言文陳登雲

文言文陳登雲

發布時間: 2020-11-27 21:52:58

文言文明史陳登雲傳

陳登雲,字從龍,唐山人。萬曆五年(1577)進士,授職鄢陵知縣。政績最好,升為御史。出按遼東,上疏陳明安定邊境的十條對策,又請求加速建立首功的賞賜制度。後改為山西巡撫。

回到京城,恰好朝廷大臣正在爭論立儲君的事。陳登雲認為朝議遲遲不能決定,是貴妃家人暗中搗鬼。萬曆十六年(1588)六月因發生災害上疏彈劾貴妃父親鄭承憲,說:「鄭承憲包藏禍心,覬覦儲君。天天與宦官往來,商量對策,而且廣泛交結山人、術士、道士、和尚之流。當初陛下重懲科場冒名頂替之人,鄭承憲的妻子每每揚言事情是自己揭發的,用來恐嚇勛貴,以巧言惑動朝廷人士。不但惠安遭到他們算計,即使中宮與太後家也謹慎避開他們的鋒芒。陛下統治國家已很久了,這是惠政的結果,而鄭承憲每次對人說,認為是不立太子的結果。干擾盛典,蓄謀已久,以後有什麼事他干不出來呢?如果不振奮朝綱,以大義決斷,否則即使日日不上朝不奏樂,穿白衣,停止刑罰,恐怕皇天也不答應,天變是不可抗拒的。」疏上,貴妃、鄭承憲都發了脾氣,同仁也以為陳登雲危險,但皇上把奏疏留下了。

很久以後,他又上疏彈劾吏部尚書陸光祖、四川提學副使馮時可、應天巡撫李淶、順天巡撫王致祥、禮部侍郎韓世能、尚書羅萬化、南京太僕卿徐用檢。朝廷的大官都很怕他。當時,正好考選科道,陳登雲因而上疏說:「近來御史官,壬午以前害怕淫威,剛正的變溫柔了;壬午以後拘於情面,正直的變為諂媚。其間難道沒有剛正的人嗎,但不勝被攻擊傾軋,沒有安身的地方。二十年來,以正直提升為京官的只有一、二個人。背著皇上,培植黨羽,搖尾乞憐,像所謂『七豺』、『八狗』,御史佔了一半。台諫是為天下主持是非的,而使人踐踏到這種地步,怎能希望他不顧情面,正直地處理事情,為國除掉奸人、消滅敗類呢!與其因誤用而貶退,不如謹慎地考察人選。」因而條陳數件事獻給皇上。

出任河南巡按。那年發生大飢荒,人相互吞食。副使崔應麟看見百姓吃湖中的雁屎,便包來給陳登雲看,陳登雲便送到朝廷。皇上立即派遣寺丞鍾化民分發庫銀賑恤百姓。陳登雲三次巡視地方,執政嚴厲,按規定應當提升為京官,屢次被宮中扣住不下發,於是他稱病歸家。不久之後就死了。

⑵ 文言文閱讀 陳登雲,字從龍,唐山人

陳登雲的全文翻譯:
陳登雲,字從龍,唐山人。萬曆五年(1577)進士,授職鄢陵知縣。政績最好,升為御史。出按遼東,上疏陳明安定邊境的十條對策,又請求加速建立首功的賞賜制度。後改為山西巡撫。
回到京城,恰好朝廷大臣正在爭論立儲君的事。陳登雲認為朝議遲遲不能決定,是貴妃家人暗中搗鬼。萬曆十六年(1588)六月因發生災害上疏彈劾貴妃父親鄭承憲,說:「鄭承憲包藏禍心,覬覦儲君。天天與宦官往來,商量對策,而且廣泛交結山人、術士、道士、和尚之流。當初陛下重懲科場冒名頂替之人,鄭承憲的妻子每每揚言事情是自己揭發的,用來恐嚇勛貴,以巧言惑動朝廷人士。不但惠安遭到他們算計,即使中宮與太後家也謹慎避開他們的鋒芒。陛下統治國家已很久了,這是惠政的結果,而鄭承憲每次對人說,認為是不立太子的結果。干擾盛典,蓄謀已久,以後有什麼事他干不出來呢?如果不振奮朝綱,以大義決斷,否則即使日日不上朝不奏樂,穿白衣,停止刑罰,恐怕皇天也不答應,天變是不可抗拒的。」疏上,貴妃、鄭承憲都發了脾氣,同仁也以為陳登雲危險,但皇上把奏疏留下了。
很久以後,他又上疏彈劾吏部尚書陸光祖、四川提學副使馮時可、應天巡撫李淶、順天巡撫王致祥、禮部侍郎韓世能、尚書羅萬化、南京太僕卿徐用檢。朝廷的大官都很怕他。當時,正好考選科道,陳登雲因而上疏說:「近來御史官,壬午以前害怕淫威,剛正的變溫柔了;壬午以後拘於情面,正直的變為諂媚。其間難道沒有剛正的人嗎,但不勝被攻擊傾軋,沒有安身的地方。二十年來,以正直提升為京官的只有一、二個人。背著皇上,培植黨羽,搖尾乞憐,像所謂『七豺』、『八狗』,御史佔了一半。台諫是為天下主持是非的,而使人踐踏到這種地步,怎能希望他不顧情面,正直地處理事情,為國除掉奸人、消滅敗類呢!與其因誤用而貶退,不如謹慎地考察人選。」因而條陳數件事獻給皇上。
出任河南巡按。那年發生大飢荒,人相互吞食。副使崔應麟看見百姓吃湖中的雁屎,便包來給陳登雲看,陳登雲便送到朝廷。皇上立即派遣寺丞鍾化民分發庫銀賑恤百姓。陳登雲三次巡視地方,執政嚴厲,按規定應當提升為京官,屢次被宮中扣住不下發,於是他稱病歸家。不久之後就死了。

⑶ 高考文言文一般選自哪

高考文言文大多選自二十四史還有諸子百家
但是各種模擬試題文言文會選自古文觀止

⑷ 明史,陳登雲傳文言現象

太多了,以第一段為例:省略句.。「萬曆五年進士"蒙前省略了主語「陳登雲",進士前又省簡了謂語"取″。古代官員升職免職專用詞,「出″到外地任職,"征"是升職。「授"是授予官職。"改"官員平調。"出.、、、縣(州、郡、巡)」就是「任知縣(刺史、太守、巡撫)"。古今異義,「疏"古是名詞,臣子給帝王的奏章。今是形容詞,稀疏跟密相反。倒裝句,「改巡山西″,定語後置,「改任山西巡撫"。

⑸ 關於陳澄雲的文言文題

陳登雲,字從龍,唐山人。萬曆五年(1577)進士,授職鄢陵知縣。政績最好,升為御史。出按遼東,上疏陳明安定邊境的十條對策,又請求加速建立首功的賞賜制度。後改為山西巡撫。

回到京城,恰好朝廷大臣正在爭論立儲君的事。陳登雲認為朝議遲遲不能決定,是貴妃家人暗中搗鬼。萬曆十六年(1588)六月因發生災害上疏彈劾貴妃父親鄭承憲,說:「鄭承憲包藏禍心,覬覦儲君。天天與宦官往來,商量對策,而且廣泛交結山人、術士、道士、和尚之流。當初陛下重懲科場冒名頂替之人,鄭承憲的妻子每每揚言事情是自己揭發的,用來恐嚇勛貴,以巧言惑動朝廷人士。不但惠安遭到他們算計,即使中宮與太後家也謹慎避開他們的鋒芒。陛下統治國家已很久了,這是惠政的結果,而鄭承憲每次對人說,認為是不立太子的結果。干擾盛典,蓄謀已久,以後有什麼事他干不出來呢?如果不振奮朝綱,以大義決斷,否則即使日日不上朝不奏樂,穿白衣,停止刑罰,恐怕皇天也不答應,天變是不可抗拒的。」疏上,貴妃、鄭承憲都發了脾氣,同仁也以為陳登雲危險,但皇上把奏疏留下了。

很久以後,他又上疏彈劾吏部尚書陸光祖、四川提學副使馮時可、應天巡撫李淶、順天巡撫王致祥、禮部侍郎韓世能、尚書羅萬化、南京太僕卿徐用檢。朝廷的大官都很怕他。當時,正好考選科道,陳登雲因而上疏說:「近來御史官,壬午以前害怕淫威,剛正的變溫柔了;壬午以後拘於情面,正直的變為諂媚。其間難道沒有剛正的人嗎,但不勝被攻擊傾軋,沒有安身的地方。二十年來,以正直提升為京官的只有一、二個人。背著皇上,培植黨羽,搖尾乞憐,像所謂『七豺』、『八狗』,御史佔了一半。台諫是為天下主持是非的,而使人踐踏到這種地步,怎能希望他不顧情面,正直地處理事情,為國除掉奸人、消滅敗類呢!與其因誤用而貶退,不如謹慎地考察人選。」因而條陳數件事獻給皇上。

出任河南巡按。那年發生大飢荒,人相互吞食。副使崔應麟看見百姓吃湖中的雁屎,便包來給陳登雲看,陳登雲便送到朝廷。皇上立即派遣寺丞鍾化民分發庫銀賑恤百姓。陳登雲三次巡視地方,執政嚴厲,按規定應當提升為京官,屢次被宮中扣住不下發,於是他稱病歸家。不久之後就死了。

⑹ 古文"同列亦為登雲危"中的危是什麼意思

這「危」的意思是高、陡峭。既然要攀登到雲端,雲端的所在必定在極高極高的地方。
提醒網友,為表示互相尊重,如果回答你認為正確,對答案你也滿意,請按下採納,謝謝!

⑺ 文言文「 陳登雲,字從龍,唐山人」是什麼意思

陳登雲,字從龍,唐山人

⑻ 《陳登雲》這篇文言文的翻譯是什麼

陳登雲,字從龍,唐山人。萬曆五年(1577)進士,授職鄢陵知縣。政績最好,升為御史。出按遼東,上疏陳明安定邊境的十條對策,又請求加速建立首功的賞賜制度。後改為山西巡撫。

回到京城,恰好朝廷大臣正在爭論立儲君的事。陳登雲認為朝議遲遲不能決定,是貴妃家人暗中搗鬼。萬曆十六年(1588)六月因發生災害上疏彈劾貴妃父親鄭承憲,說:「鄭承憲包藏禍心,覬覦儲君。天天與宦官往來,商量對策,而且廣泛交結山人、術士、道士、和尚之流。當初陛下重懲科場冒名頂替之人,鄭承憲的妻子每每揚言事情是自己揭發的,用來恐嚇勛貴,以巧言惑動朝廷人士。不但惠安遭到他們算計,即使中宮與太後家也謹慎避開他們的鋒芒。陛下統治國家已很久了,這是惠政的結果,而鄭承憲每次對人說,認為是不立太子的結果。干擾盛典,蓄謀已久,以後有什麼事他干不出來呢?如果不振奮朝綱,以大義決斷,否則即使日日不上朝不奏樂,穿白衣,停止刑罰,恐怕皇天也不答應,天變是不可抗拒的。」疏上,貴妃、鄭承憲都發了脾氣,同仁也以為陳登雲危險,但皇上把奏疏留下了。

很久以後,他又上疏彈劾吏部尚書陸光祖、四川提學副使馮時可、應天巡撫李淶、順天巡撫王致祥、禮部侍郎韓世能、尚書羅萬化、南京太僕卿徐用檢。朝廷的大官都很怕他。當時,正好考選科道,陳登雲因而上疏說:「近來御史官,壬午以前害怕淫威,剛正的變溫柔了;壬午以後拘於情面,正直的變為諂媚。其間難道沒有剛正的人嗎,但不勝被攻擊傾軋,沒有安身的地方。二十年來,以正直提升為京官的只有一、二個人。背著皇上,培植黨羽,搖尾乞憐,像所謂『七豺』、『八狗』,御史佔了一半。台諫是為天下主持是非的,而使人踐踏到這種地步,怎能希望他不顧情面,正直地處理事情,為國除掉奸人、消滅敗類呢!與其因誤用而貶退,不如謹慎地考察人選。」因而條陳數件事獻給皇上。

出任河南巡按。那年發生大飢荒,人相互吞食。副使崔應麟看見百姓吃湖中的雁屎,便包來給陳登雲看,陳登雲便送到朝廷。皇上立即派遣寺丞鍾化民分發庫銀賑恤百姓。陳登雲三次巡視地方,執政嚴厲,按規定應當提升為京官,屢次被宮中扣住不下發,於是他稱病歸家。不久之後陳登雲就死了。

⑼ 請問這篇文言文大致講的是什麼

陳登雲,字從龍,唐山人。萬曆五年(1577)進士,授職鄢陵知縣。政績最好,升為御史。出按遼東,上疏陳明安定邊境的十條對策,又請求加速建立首功的賞賜制度。後改為山西巡撫。
回到京城,恰好朝廷大臣正在爭論立儲君的事。陳登雲認為朝議遲遲不能決定,是貴妃家人暗中搗鬼。萬曆十六年(1588)六月因發生災害上疏彈劾貴妃父親鄭承憲,說:「鄭承憲包藏禍心,覬覦儲君。天天與宦官往來,商量對策,而且廣泛交結山人、術士、道士、和尚之流。當初陛下重懲科場冒名頂替之人,鄭承憲的妻子每每揚言事情是自己揭發的,用來恐嚇勛貴,以巧言惑動朝廷人士。不但惠安遭到他們算計,即使中宮與太後家也謹慎避開他們的鋒芒。陛下統治國家已很久了,這是惠政的結果,而鄭承憲每次對人說,認為是不立太子的結果。干擾盛典,蓄謀已久,以後有什麼事他干不出來呢?如果不振奮朝綱,以大義決斷,否則即使日日不上朝不奏樂,穿白衣,停止刑罰,恐怕皇天也不答應,天變是不可抗拒的。」疏上,貴妃、鄭承憲都發了脾氣,同仁也以為陳登雲危險,但皇上把奏疏留下了。
很久以後,他又上疏彈劾吏部尚書陸光祖、四川提學副使馮時可、應天巡撫李淶、順天巡撫王致祥、禮部侍郎韓世能、尚書羅萬化、南京太僕卿徐用檢。朝廷的大官都很怕他。當時,正好考選科道,陳登雲因而上疏說:「近來御史官,壬午以前害怕淫威,剛正的變溫柔了;壬午以後拘於情面,正直的變為諂媚。其間難道沒有剛正的人嗎,但不勝被攻擊傾軋,沒有安身的地方。二十年來,以正直提升為京官的只有一、二個人。背著皇上,培植黨羽,搖尾乞憐,像所謂『七豺』、『八狗』,御史佔了一半。台諫是為天下主持是非的,而使人踐踏到這種地步,怎能希望他不顧情面,正直地處理事情,為國除掉奸人、消滅敗類呢!與其因誤用而貶退,不如謹慎地考察人選。」因而條陳數件事獻給皇上。
出任河南巡按。那年發生大飢荒,人相互吞食。副使崔應麟看見百姓吃湖中的雁屎,便包來給陳登雲看,陳登雲便送到朝廷。皇上立即派遣寺丞鍾化民分發庫銀賑恤百姓。陳登雲三次巡視地方,執政嚴厲,按規定應當提升為京官,屢次被宮中扣住不下發,於是他稱病歸家。不久之後就死了。
這是翻譯你自己看看 精。。。。。。銳 。。。。

熱點內容
三年級數學同步 發布:2025-07-09 20:04:31 瀏覽:338
高考全國卷化學 發布:2025-07-09 19:48:29 瀏覽:845
如何查看聊天記錄 發布:2025-07-09 19:15:55 瀏覽:807
化學元素族 發布:2025-07-09 17:19:25 瀏覽:656
貴州大學教師招聘 發布:2025-07-09 17:12:01 瀏覽:609
教師工作坊與教師成長 發布:2025-07-09 17:03:02 瀏覽:547
王玉班主任 發布:2025-07-09 15:27:17 瀏覽:201
教師招聘考試答題技巧 發布:2025-07-09 11:50:06 瀏覽:586
高中數學教學案例範文 發布:2025-07-09 11:21:11 瀏覽:269
汪麗老師 發布:2025-07-09 11:20:21 瀏覽: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