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的文言文
㈠ 次 在古文中的意思。急急急急急
◎次cì
〈動〉
(1) (形聲。從欠,二聲。本義:臨時駐扎和住宿)
(2) 同本義 [stop]
次,舍也。——《 禮記·檀弓上》注
楚師伐鄭,次於魚陵。——《 左傳·襄公十八年》
泰伯素服郊次。——《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王次於河朔。——《書·泰誓中》
(3) 指行軍在一處停留三宿以上 [stay for more than three days]
初一交戰,操軍不利,引次江北。——《 資治通鑒》
又如:次止(駐止;止宿)
◎次cì
〈形〉
(1) 第二,居其次 [the next in order;the second]
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孫子·謀攻》
又如:次從(然後;接著);次後(以後;續後);次早(第二天早上)
(2) 副,貳 [second;vice]。如:次車(副車);次介(副使);次相(副丞相)
(3) 屬於質量差的 [subquality]。如:次品
◎次cì
〈名〉
(1) 順序,等第 [sequence;order]
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 史記·陳涉世家》
蓋以十艦最著前,中江舉帆,余船以次俱進。——《 資治通鑒》
又如:二次曲線;次序(依次排列的順序);次第(順序,次序)
(2) 按物體的地位或事件的先後作出的排列 [order]。如:圓錐是二次曲線
(3) [量詞]∶表示行動的回數 [times]
歷險數次,遂達峰頂。——《 徐霞客游記》
又如:我回去過三次;一次就借了五十塊錢
(4) 旅行時停留的處所 [stopover]。如:旅次
㈡ 「次」字在古文中的意思有哪些
基本字義
1. 第二:~日。~子。~等。~要。2. 質量、品質較差的:~品。~貨。3. 等第,順序:~第。~序。名~。4. 化學上指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兩個氧原子的:~氯酸。5. 中間:胸~。6. 量詞,回:~數(shù)。初~。三番五~。7. 旅行所居止之處所:旅~。舟~。~所。8. 姓。
詳細字義
〈動〉
1. (形聲。從欠,二聲。本義:臨時駐扎和住宿)2. 同本義 [stop]
次,舍也。——《禮記·檀弓上》注
楚師伐 鄭, 次於 魚陵。——《左傳·襄公十八年》
泰伯素服郊次。——《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王次於 河朔。——《書·泰誓中》3. 指行軍在一處停留三宿以上 [stay for more than three days]
初一交戰,操軍不利,引次江北。——《資治通鑒》4. 又如:次止(駐止;止宿)
〈形〉
1. 第二,居其次 [the next in order;the second]
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孫子·謀攻》2. 又如:次從(然後;接著);次後(以後;續後);次早(第二天早上)3. 副,貳 [second;vice]。如:次車(副車);次介(副使);次相(副丞相)4. 屬於質量差的 [subquality]。如:次品
〈名〉
1. 順序,等第 [sequence;order]
陳勝、 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史記·陳涉世家》
蓋以十艦最著前,中江舉帆,余船以次俱進。——《資治通鑒》2. 又如:二次曲線;次序(依次排列的順序);次第(順序,次序)3. 按物體的地位或事件的先後作出的排列 [order]。如:圓錐是二次曲線4. [量詞]∶表示行動的回數 [times]
歷險數次,遂達峰頂。——《徐霞客游記》5. 又如:我回去過三次;一次就借了五十塊錢6. 旅行時停留的處所 [stopover]。如:旅次
常用片語
1. 次大陸 cìdàlù
(1) [subcontinent](2) 一個大陸的廣闊而又多少近於獨立的分區
印度次大陸向北延伸到喜馬拉雅山脈,包括連巴基斯坦在內的印度半島的全部(3) 幅員廣大但小於通常稱為洲的一塊大陸(如格陵蘭)2. 次等 cìděng
(1) [second-class]∶第二等的,低於或次於最好的(2) [second-rate]∶屬於低等的質量或價值的
次等水果
次等木材3. 次第 cìdì
(1) [order;sequence]∶次序
宋江…次第渡過 黃河北岸。——《水滸傳》(2) [a show of extravagance]∶排場,有氣派
甚是次第。——《醒世恆言》(3) [condition]∶情形;景況
有一座名園?喚做會節園,甚次第?——《清平山堂話本》4. 次第 cìdì
[one after another] 依一定順序,一個挨一個地
長安回望綉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杜牧《過華清宮絕句(之一)》
次第花開5. 次官 cìguān
[undersecretary] 舊時中央政府所屬各部的副部長的職務;次於部長的職位6. 次貨 cìhuò
(1) [inferior goods]∶質量比標准較低的貨物(2) [irregulars;substandard goods]∶有疵病的商品或者降到製造商通常標准或規格之下的商品,一般出售時沒有商標並且價格要便宜些7. 次級 cìjí
(1) [secondarily]∶發生或發展的次序不是最初的,由分化或成長的後期產生的(2) [secondary]∶感應線圈或變壓器中的感應電流的,或其電路的8. 次貧 cìpín
[inferior to extreme poverty] 比赤貧貧窮的程度較低的9. 次品 cìpǐn
(1) [substandard procts]∶質量比標准產品稍差的產品(2) [defective goods]∶製造得不完美的東西;有瑕疵的物品10. 次日 cìrì
[morrow] 第二天;任何特指的或不講自明的一天後的那一天——亦稱「翌日」11. 次數 cìshù
(1) [number of times]∶同一個動作或事件重復出現的回數(2) [order number]∶指扭轉沖擊回數或振動回數,例如對於發動機曲軸的扭轉振盪,指軸每旋轉一周的沖擊回數或振動回數12. 次序 cìxù
(1) [order]∶排列的先後
以奇怪的次序發布(2) [arrangement;sequence]∶安排事物的式樣、方式或方法
對文章次序的亂七八糟感到吃驚(3) [result]∶結果;眉目
應酬少有次序。——《醒世姻緣傳》13. 次要 cìyào
(1) [secondary]∶重要性較差,不起主要決定作用的(2) [minor]∶兩者中非重要的一種的
一枚次要的棋子(3) [inferior]∶價值較小的,重要性較小的;有更少的價值或更少長處的
在世界大國中降到次要地位14. 次韻 cìyùn
[write and reply in poems according to original poem's rhyming words] 舊時古體詩詞寫作的一種方式。按照原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15. 次長 cìzhǎng
[vice-minister] 舊稱中央政府各部的副部長16. 次之 cìzhī
[take second place] 列或占第二位
該省礦藏,以錫最多,銅次之
有「次第」,沒有「次遞」這個詞。
「次第」通常有如下含義:
次序。如:船依次第歇定。
依順序。如:長安回望綉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氣派。如:甚是次第。
光景。如: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㈣ 古文用什麼代替次數的次字
次的古義是「第二」的意思,相關引申義鮮見作為量詞的。
古代量詞內不發達,大多容數情況下,直接用數詞去修飾名詞或動詞。如: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在有限的量詞中,多為器具與度量衡單位的,如:杯、尺、年等。雖然漢代以後量詞不斷發展,但又由於文言文的繼承性,也很少將日漸豐富的量詞用到文章中來(後來的白話文除外)。那麼,文言文是怎樣處理次數的「次」的呢?表示概數時,有數次、屢次等,如:《東周列國志》第五十九回:「夜來楚王連召司馬數次……」;第七十六回:「令尹官高名重,屢次失利,……」但這也是明朝人的作品。早期古文只有屢、數。在表示具體的次數時,一般不用量詞。如:三次探望,可表述為「凡三顧」;跳躍一次,可表述為「一躍」;齊軍敲三次鼓,表述為「齊人三鼓」。
㈤ 古文里次是什麼意思
次:
(1) 順序,等第抄 [sequence;order]
陳勝、 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史記·陳涉世家》
蓋以十艦最著前,中江舉帆,余船以次俱進。——《資治通鑒》
(2) 又如:二次曲線;次序(依次排列的順序);次第(順序,次序)
(3) 按物體的地位或事件的先後作出的排列 [order]。如:圓錐是二次曲線
(4) [量詞]∶表示行動的回數 [times]
歷險數次,遂達峰頂。——《徐霞客游記》
更多詳細解釋,請參閱《網路》『次』字詞條。
㈥ 「次」字在古文中的意思有哪些
一cì①按次序;依次。②有次序地排列。【次比】並列。③臨;靠近。④次一等。⑤(旅途中)停留。【次所】駐地。⑥(外出遠行)停留的地方。⑦中;中間。⑧至;及。⑨量詞。回。二zī⑩【次且(jū)】趑趄。
㈦ 次至 在古文中什麼意思
把上下文都發出來
不然很難判斷
有歧義的
可以理解為第二個到達
或者接下來輪到
或者第二次去等等等
你最好把上下文發出來
㈧ 文言文中「次以……次以……次以」什麼意思
「次以」本身是兩個詞。
次:依次、然後、接著。
以:用、將。
「次以」,可以表示:然後就將……;接著再用……;下一步如何;其次如何、再其次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