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化學科普知識

化學科普知識

發布時間: 2020-12-01 05:51:12

A. 求化學科普知識

大量吃螃蟹以後不能吃維生素C鈣片,因為會形成微量砒霜,導致食物中毒
潔廁靈和84消毒液不能混用,會產生氯氣
醫葯方面

1
、俗話說:
「良葯苦口」
,有什麼根據?

許多中葯中含有某些味道很苦的有效成分,
如黃連含黃連鹼,
麻黃含麻黃鹼等,
因此才
有「良葯苦口」的俗語。

2
、不慎打碎體溫計,如何處理?

體溫計里裝的一般是水銀,不慎打碎體溫計,
水銀外漏,
灑落的水銀就會散布到地面上,空
氣中,引起環境污染,繼而危害人體健康。因此體溫計打碎後,應妥善處理灑落的水銀,可
先用吸管吸取顆粒較大的水銀,
後在剩餘水銀的細粒上撒些硫磺粉末,
水銀和硫磺反應生成
不易揮發的硫化汞,減少了危害。

3
、為什麼不能用茶水服葯?

服葯通常是用溫開水送服的,
為何不能用茶水呢?茶水中含鞣酸,
它會和葯物中的多種成分
發生作用,
從而使葯效降低以至失效,
如貧血病人服用鐵劑會同鞣酸反應生成難以被人體吸
收的鞣酸鐵。

4
、為什麼抗菌素類的葯物宜在飯後服用?

抗菌素葯類大部分是胺類化合物,
人空腹服用後葯物易被胃中胃酸分解,
既降低葯效,
又對
胃壁產生較大的刺激作用。
而飯後服用葯物,
由於胃酸被食物沖淡,
葯物就不會被胃酸分解,
因此抗菌素葯物一般在飯後服用。

5
、醫療上包紮傷口為什麼常塗抹氯化鐵溶液?
因為三價鐵離子易水解生成氫氧化鐵膠體能使蛋白質迅速聚沉,具有止血作用。

甲醛的危害:

長期低劑量接觸:
降低肌體免疫功能,
引起神經衰弱,
記憶力減退;
呼吸道長期刺激,
引發慢性呼吸道疾病,肺功能下降。醫生檢查時無炎症的表現,胸部透視也沒有異常,
打針吃葯也沒有效果,不治自愈,而脫離環境後症狀自動消失。兒童和孕婦對甲醛尤為
敏感,長期接觸會引發妊娠綜合症,造成新生兒染色體異常、白血病等。

B. 關於化學的有趣科普書

重點推薦:《身邊的化學》《化學與社會》
《無機化學叢書》《身邊的版化學》《金屬元素權的世界》《元素之家》《晶體化學基礎》《晶體場理論》《配合物化學》《物理化學》《工科化學分析》《化學分析》《有機化學》《無機化學》《化學與社會》

C. 化學科普小文章

人的聲音
你是否想過自己可能有兩種聲音?什麼,兩種聲音?是的,兩種聲音。再仔細想想一些細節,比如當你在聽自己的錄音時會發現自己的聲音「變」了,當你用話筒說話時,你也會發現有「兩種聲音」。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事實應該是這樣的:我們說話時,別人所聽到的你的聲音是經過空氣振動傳播的,而我們自己所聽到的自己的聲音有經過空氣傳播和經過顱骨振動傳播(以空氣傳播為主),兩者的頻率不相同導致了音調的不同(至於頻率不同會不會導致波形不同,以至於影響音色,這點我不太清楚,有必要討論一下)還有一個有趣的實驗,吸入氦氣然後會發現音調變高了, 因為聲音在氦氣中傳播速度遠大於空氣,約為3倍,所以會造成你的音調變高。據此我們也可以推測,自己的錄音中的聲音比自己所聽到的聲音略低沉,因為聲音在固體中傳播速度大於氣體。
而錄音機很忠實地把你的聲音錄下來,並讓你知道了自己的聲音在別人「眼」里是什麼樣的。而有些人可以毫無顧忌地說出無恥的話,我們只能很遺憾地表示,他對自己錄音聽的太少了,以至於他根本不知道別人聽到這種聲音時會是多麼的憎惡。當然,還有一些人自我感覺良好,總是沉浸在自己的歌聲中,他也不會知道別人已經實在受不了了。

D. 求關於化學科普知識的文章

飲食預防吸煙引起的肺癌

加利福尼亞大學研究人員報道,一種由肌醇(來自於谷糠)和地塞米松組成的「化學預防性」飲食可有效阻止暴露於嚴重吸煙環境下的小鼠發生肺癌。
小鼠在有嚴重煙草污染的環境下籠養5個月,隨後在新鮮空氣下度過4個月。Witschi博士指出,這項研究首次在動物體內證實當動物脫離吸煙環境後,有可能抑制吸煙所致肺癌的發生。以往研究中所用的葯物僅在動物受煙草暴露時可有效抑制腫瘤的發生。

(2007-03-24) [查看全文]
六種誤導人飲食的說法
肉類+濃茶
網路上傳說:茶葉中的鞣酸會與肉類中的蛋白質結合,成為收劍性的鞣酸蛋白質,使我們的腸道蠕動變慢,延長糞便在腸道停留的時間,容易造成便秘。事實是:如果你不偏食,吃得均衡,這個問題不必擔心。因為鞣酸蛋白質雖然會讓腸子蠕動變慢,但
(2007-03-24) [查看全文]
女人真的有體香嗎?
武漢香女曾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做過檢查。專家發現,她身上散發出的氣味類似檀香的香氣,香氣的來源認為是皮脂腺異常分泌。但在國外,關於體香的成因一直難以定論。
一種學說認為,香女的體香來源於她們體內蘊藏和釋放出的「性香」。這種性香是女性體內雌二醇等與某些飲食中化學成分作用的結果,通常隨著年齡增長而發生變化,到了青春發育階段則更為濃郁誘人,異性感受最為明顯。
另一種學說認為,人體分泌的汗液中有一種成分叫丁酸酯,丁酸酯存在於人體分泌的汗液中。汗液中存在這種物質多了會發出臭味,
(2007-03-24) [查看全文]
香女古已有之 女性的「體香」到底從何而來?
關於體香歷來多有記載,但其中原委大家始終很難說清。一種學說認為,人體能蘊藏和釋放自身性香,這種性香是男女性體內雌二醇酮作用的結果。還有一種學說認為,人體分泌的汗液中有一種成分叫丁酸酯,惟有其濃度適中,才是女性別具魅力的體香。
那麼,女性的體香到底從何而來?
香女古已有之,文獻記載頗多,香氣因人而異,因國家不同香味而不盡相同。
其實,香女並非獨一無二,我國文獻就有很多記載,最著名的當屬我國歷
(2007-03-24) [查看全文]
敲開原子結構大門的玻爾敲開原子結構大門的玻爾
丹麥人玻爾(1885—1962),1911年獲哥本哈根大學博士學位。是原子物理學的奠基人。他在研究原子運動時,提出了一整套新觀點,建立起原子的量子論,首次打開了人類認識為現代微觀物理研究開辟了道路。近代物理學大廈的基礎——量子力學,是以玻爾為領袖的一代傑出物理學家集體才華的結晶。

在玻爾之前,科學家已經提出:原子結構類似太陽系結構、電子圍繞原子核運轉的模型,但這個模型不能說明原子的穩定性。玻
(2007-03-24) [查看全文]
門捷列夫發明元素周期律的故事
1907年1月27日,俄國首都彼得堡春寒料峭、寒風凜冽,溫度表上的水銀柱驟降到零下20多攝氏度。連太陽也似乎暗淡無光,而街道兩旁點著的蒙上黑紗的燈籠,更著意渲染了一派悲哀凝重的氣氛。
這時,街上出現了一支非常奇怪的送葬隊伍。幾萬人的送葬隊伍在街上緩慢地移動著,在隊伍的最前面,既沒有花圈,也沒有遺像,而是由十幾個青年學生扛著一塊大木牌,上面畫著好多方格,方格里寫著"C"、"O"、"Fe"、"Zn"、"P"
(2007-03-24) [查看全文]
生活飲用水的標準是什麼
生活飲用水是人類生存不可缺少的要素,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生活在城市裡的居民,其生活飲用水的來源是由自來水公司集中供給的。一般而言,水質的好壞決定於集中供水的水質質量,個人是無法選擇的。因此,為了能確保向居民供給安全和衛生的飲用水,我國衛生部頒布了《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它是關於生活飲用水安全和衛生的技術法規,在保障我國集中式供水水質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生活飲用水是指人類飲用和日常生活用水,包括個人衛生用水,但不包括水生物用水以及特殊用途的水。制定《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是根據人們終生用

E. 求關於化學的科普知識的文章

早晚的天空為什麼是紅色的?
早晨和傍晚,在日出和日落前後的天邊,時常會出現五彩繽紛的彩霞。朝霞和晚霞的形成都是由於空氣對光線的散射作用。當太陽光射入大氣層後,遇到大氣分子和懸浮在大氣中的微粒,就會發生散射。這些大氣分子和微粒本身是不會發光的,但由於它們散射了太陽光,使每一個大氣分子都形成了一個散射光
源。根據瑞利散射定律,太陽光譜中的波長較短的紫、藍、青等顏色的光最容易散射出來,而波長較長的
紅、橙、黃等顏色的光透射能力很強。因此,我們看到睛朗的天空總是呈蔚藍色,而地平線上空的光線只剩波長較長的黃、橙、紅光了。這些光線經空氣分子和水汽等雜質的散射後,那裡的天空就帶上了絢麗的
色彩。 俗話說"早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這就是說,早晨出現鮮紅的朝霞,說明大氣中水滴已經很多,預示天氣將要轉雨。如果出火紅色或金黃色的晚霞,表明西方已經沒有雲層,陽光才能透射過來形成晚霞,因此預示天氣將要轉晴。
死 海 不 死
在亞洲西部,離地中海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內陸湖,叫做死海,死海里沒有一條魚,它的名字由此而來。為什麼沒有魚呢?因為死海的水太咸了,每百千克海水中含鹽二十千克以上。死海海水的密度太大了,比人體的密度大得多(人體的密度在1000kg/m3左右),所以人的身體只要有一半多浸沒在水面之下,所受到的浮力就等於人受到的重力。人在死海里游泳時,可以躺在水面上看報紙,要想沉入水中可就要費好大的氣力,潛入水中還會被海水托出水面。 死海的海水中礦物質很豐富,可以用來治療一些皮膚病和濕疹。是世界上著名的游泳風景點和療養地之一。
人靠什麼走路
在平坦的馬路上,誰都可以邁開大步向前走。一個健康的人,走路並不是什麼難事,因而也沒有想過人是靠什麼走路的。聽了這個問題,有的人會覺得好笑。人只要有氣力,抬腿,邁步,不就可以往前走了嗎?而事實上,問題並不那麼簡單。請你試一個動作:挺直身體,背貼著牆站在地上。把一隻腳抬起來,向前邁步,只要身體不離開牆壁,這只腳是跨不出去的。如果抬起來的腳向前邁出去一步,那末,回頭一望,身體已經離開牆壁。 這說明,身體向前移動了。人身體向前移動的時候,一定依靠了一種外力。或者說,是這種力推著人前進的。如果這種外力比較小,走路就會遇到困難,比如,在光滑的冰面上,人們就不敢邁大步,而只能小心翼翼地挪動雙腳。現在,請你回答,後腳蹬了一下地。從物理的角度來分析,那是人體給了地面一個向後的力,與此同時,地面也給了人體一個向前的力。正是這個力把人體向前推了一下。 腳蹬地面,這是作用力;地面給人體一個向前的力,這是反作用力。這個反作用力表現為摩擦力。在一般情況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正好相等,因此,我們走路並不覺得困難。可是,人在冰面上走,冰面過於光滑,給人的摩擦力要小得多。這樣,如果你仍然像在地面上走路那樣使勁,向後蹬的力與摩擦力不平衡,後腳要向後滑,人就會跌跤。
為什麼拉車比推車省力?
手推車,使用方便,既可以推又可以拉。推和拉的用力方向跟水平線的夾角一樣,是推車省力還是拉車省力?省力不省力,主要看車輪受到的阻力有多大。因為克服了阻力,車子才能前進。在地面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車輪對地面的壓力越大,阻力越大,阻力大就費勁。反過來,壓力小,阻力小,省力。推車的時候,用力的方向指向斜下方,它產生兩個效果:一個分力向前,用來克服阻力,使車勻速前進;另一個分力豎真向下,加大了車對地面的壓力,使阻力加大。拉車的時候,用力的方向指向斜上方,也產生兩個分力;一個向前用來克服阻力;另一個豎直向上,減小了車對地面的壓力,使阻力減小。因此,拉車的時候,需要克服的阻力小,也就省力一些。
挑重擔的人走路為什麼像小跑步
人在步行的時候,是左右腳交替著向前的,如果說得正確些,人的步行可以認為是一個接替一個跌倒動作。人在站立不動的時候,從人體重心引下的垂直線,總是在兩腳形成的面積里,這叫做處於站立時的平衡狀態。人在起步向前的時候,總是身體先向前傾,使從人體重心引下的垂直線越出底面,形成向前傾跌的趨勢,接著立刻把後腳跨向前來維持新的平衡。所以我們說,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就是作一次一次的向前傾跌。這種傾跌趨勢,跟人體的重量和跨出步子的大小是有關的。向前傾跌的趨勢越厲害,邁出的那隻腳,在著地時與地面沖擊得越重,這樣不但人要感到吃力,步子也不容易跨穩。挑著重擔走路,等於人體的重量突然增加了許多,向前移步時的傾跌趨勢就很厲害。縮小跨出的步子,可以適當減小這種傾倒趨勢;迅速邁出後腳,可以防止真的跌倒。因此挑重擔的人,走路的步子總是又小又急,這就成了小跑步了。還有,挑重擔時步子短促,可以使速度均勻,這樣擔子也可以勻速地跟著人向前移動。如果步子又大又慢,擔子就產生擺而不好挑了。
為什麼灌滿水的瓶子不易破?
有兩個相同的玻璃瓶,一個空著,一個灌滿了水,同時從相同的高度落到地面上,哪個瓶子容易破?一般說重的瓶子容易破。可是,當瓶子灌滿水後,瓶子里的水還有另外一個作用,能減少瓶子的形變,反而使瓶子不容易破了。玻璃瓶破裂,大多是由於形變引起的。空瓶子落地,地對瓶子產生一個壓力,瓶子從外向里形變,終於破裂。瓶子裝滿水,由於水是不可壓縮的,從而減少了形變,使得瓶子不易破裂。瓶子里裝滿水,再擰緊瓶蓋,就更不容易摔破了。
我們吸汽水是"吸"上來的嗎?
我們用吸管吸汽水,總以為是嘴把汽水吸上來的。其實不是,用嘴吸,只吸走了吸管中的空氣,至於汽水嘛,那是大氣把它壓到嘴裡去的。原來,吸管中的空氣被吸走後,管裡面的汽水受到空氣的壓強變小,而瓶子里(吸管外)的汽水受到的壓強是大氣壓強,這兩個壓強是不相等的,大氣壓強較大,就會把汽水壓到嘴裡去了。如果汽水瓶口蓋一個塞緊了的軟木塞,木塞中插著一根玻璃管,那末,你從玻璃管里吸汽水,至多能吸上一兩口,就再也吸不到瓶里的汽水了。這個道理也簡單,因為瓶外的大氣無法進入汽水瓶,大氣也就無法把汽水壓到嘴裡去了。不拔掉瓶塞,還能喝到汽水嗎?雖然吸不上來,但能不能吹上來?對著玻璃管向瓶子里吹氣是個辦法。吹氣,增加瓶內的氣體,增加了瓶內氣體的壓強。瓶內的氣體壓強變大以後,就會把汽水從玻璃管里壓出來,這時,只要嘴不離開玻璃管,就能喝到汽水。往瓶里吹氣越多,壓強增加得越多,就可以順利地喝到汽水。喝掉一些汽水以後,瓶內的氣體體積變大、壓強降低,就喝不到汽水了。再吹氣,又能繼續喝到汽水。

什麼是蓄能電站?

抽水蓄能電站不同於一般的水力發電站。一般的水力發電站是只安裝發電機,將高水位的水一次使用後棄之東流。抽水蓄能電站安裝有抽水—發電兩用機組,又有抽水,又能發電。在白天和前半夜,水庫放水,高水位的水通過兩用機組,此時兩用機組作為發電機,將高水位的水的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向電網輸送。解決用電高峰時電力不足;到後半夜,電網處於用電低谷,電網中不能儲存電能,這時將兩用機組作為抽水機(兩用機組可作反向旋轉),利用電網中多餘的電能,將低水位的水抽向高水位,並注入高水位的水庫中,這樣,在用電低谷時把電網中多餘的電能轉化為水的機械能儲存在水庫中。到用電高峰,水庫放水,又將水的機械能,通過發電機轉化為電能,向電網輸送。水庫中的水多次使用,與兩機組一起,完成能量的多次轉化。高水位水庫儲存了大量低水位的水,相當於儲存電網中多餘的電能,解決了電能不能儲存的問題。由於用電高峰和低谷的電價不同,高峰電價高,低谷電價低,這樣使抽水蓄電站的經濟效益也大大提高了。
納米走近我們生活
1. 納米是什麼隨著科學家的一次次努力,"納米"這個幾年前對我們十分生疏的字眼,眼下卻頻頻出現在我們的視野里。納米是一個長度單位,1納米等於十億分之一米,20納米相當於1根頭發絲的三千分之一。90年代起,各國科學家紛紛投入一場"納米戰";在0.10至100納米尺度的空間內,研究電子、原子和分子運動的規律和特性。2. 中國人貢獻1993年,中國科學院北京真空物理實驗室操縱原子成功寫出"中國"二字,標志著我國開始在國際納米科技領域佔有一席之地,並居於國際科技前沿。1998年,清華大學范守善小組在國際上首次把氮化鎵製成一堆納米晶體。同年,我國科學家成功制備出金剛石納米粉,被國際刊物譽為:"稻草變黃金--從四氯化碳製成多剛石。"1999年,北京大學教授薛增泉領導的研究組在世界上首次將單壁納米管組裝豎立在金屬表面,並組裝出世界上最細且性能最良好的掃描隧道顯微鏡用探針。中科院成會明博士領導的研究組合成出高質量的碳納米材料,被認定為迄今為止"儲氫納米碳管研究"領域最令人信服的結果。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解思深領導的研究組研製出世界上最細的碳納米管--直徑0.5納米,已十分接近碳納米管的理論極限值0.4納米。這個研究小組,還成功地合成出世界上最長的納米碳管,創造了"3毫米的世界之最"在主題為"納米"的爭奪戰中,中國人頻頻露臉,尤其在碳納米管合成以及高密度信息存儲等領域,中國實力不容小覷。3. 納米走近我們的衣、食、住、行科學界的努力,使"納米"不再是冷冰冰的科學詞語,它走出實驗室,滲透中國百姓的衣、食、住、行。居室環境日益講究環保。傳統的塗料耐洗刷性差,時間不長,牆壁就會變得斑駁陸離。現在有了加入納米技術的新型油漆,不但耐洗刷性提高了十多倍,而且有機揮發物極低,無毒無害無異味,有效解決了建築密封性增強所帶來的有害氣體不能盡快排出的問題。
人體長期受電磁波、紫外線照射,會導致各種發病率增多或影響正常發育。現在,加入納米技術的高效防輻射服裝--高科技電腦工作裝和孕婦裝問世了。科技人員將納米大小的抗輻射物質摻入到纖維中,製成了可阻隔95%以上紫外線或電磁波輻射的"納米服裝",而且不揮發、不溶水,持久保持防輻射能力。同樣,化纖布料製成的衣服因摩擦易產生靜電,在生產時加入少量的金屬納米微粒,就可以擺脫煩人的靜電現象。白色污染也遭遇到"納米"的有力挑戰。科學家將可降解的澱粉和不可降解的塑料通過特殊研製的設備粉碎至"納米級"後,進行物理結合。用這種新型原料,可生產出100%降解的農用地膜、一次性餐具、各種包裝袋等類似產品。農用地膜經4至5年的大量實驗表明:70到90天內,澱粉完全降解為水和二氧化碳,塑料則變成對土壤和空氣無害的小顆粒,並在17個月內同樣完全降解為水和二氧化碳。專家評價說,這是徹底解決白色污染的實質性突破。從電視廣播、書刊報章、互聯網路,我們一點點認識了"納米","納米"也悄悄改變著我們。
人能耐受多高的溫度
英國有兩位物理學曾做過以下試驗:他們鑽進了烤麵包的爐子,而這時爐內乾燥空氣的溫度竟達160℃,兩人卻安全地在爐內呆了幾個小時。這可不是神話,而是千真萬確的事實。那麼,這究竟是什麼道理呢?原來,這兩位科學家在爐內站在墊板上,不直接接觸爐底,也不碰爐壁,實際上他們處在乾燥的空氣之中,在乾燥的空氣里,人能用出汗的辦法調節體溫,汗水蒸發時,從緊貼人體的那層空氣吸熱,人體周圍這層空氣的溫度就降低了。因此,人就能在溫度比較高的環境中生活。同樣是盛夏酷暑,我們往往會有這種感覺,空氣乾燥,即使氣溫高,也覺"熱得爽快";而空氣潮濕的話,由於蒸發比較困難,就感到又悶又熱,十分難受了。
室內溫、濕度多少為佳
人體對外界環境溫度、濕度的變化有一定的適應能力。但是,人體自身的調節有一定的局限性。為此,環境專家把從體對"冷耐受"的下限溫度定為11℃,對"熱耐受"的上限溫度定為32℃。而空氣相對濕度上限不宜超過80%,下限值不宜低於30%。 環境專家通過大量群體實驗後提出最適宜於人的室內溫、濕度是:冬天溫度18~25℃,濕度30% ~80%;夏天溫度23~28℃,濕度30~60%(風速在0.1米/秒~0.7米/秒)。在此范圍內感到舒適的人佔95%以上。在裝有空調的居室內,室溫為19~24℃,濕度為40~50%時最為舒適。腦力勞動者,最合適的室溫為18℃,濕度為40%~60%。此時,人的精神狀態極佳,工作效率高,考慮問題敏捷,能夠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車中的光學知識
1. 汽車駕駛室外面的觀後鏡是一個凸鏡利用凸鏡對光線的發散作用和成正立、縮小、虛像的特點,使看到的實物小,觀察范圍更大,而保證行車安全。
2. 汽車頭燈里的反射鏡是一個凹鏡它是利用凹鏡能把放在其焦點上的光源發出的光反射成為平行光射出的性質做成的。
3. 汽車頭燈總要裝有橫豎條紋的玻璃燈罩汽車頭燈由燈泡、反射鏡和燈前玻璃罩組成。根據透鏡和棱鏡的知識,汽車頭燈玻璃罩相當於一個透鏡和棱鏡的組合體。在夜晚行車時,司機不僅要看清前方路面的情況,還要還要看清路邊持人、路標、岔路口等。透鏡和棱鏡對光線有折射作用,所以燈罩通過折射,根據實際需要將光分散到需要的方向上,使光均勻柔和地照亮汽車前進的道路和路邊的景物,同時這種散光燈罩還能使一部分光微向上折射,以便照明路標和里程碑,從而確保行車安全。
4. 轎車上裝有茶色玻璃後,行人很難看清車中人的面孔
茶色玻璃能反射一部分光,還會吸收一部分光,這樣透進車內的光線較弱。要看清乘客的面孔,必須要從面孔反射足夠強的光透射到玻璃外面。由於車內光線較弱,沒有足夠的光透射出來,所以很難看清乘客的面孔。
5. 除大型客車外,絕大多數汽車的前窗都是傾斜的
當汽車的前窗玻璃傾斜時,車內乘客經玻璃反射成的像在國的前上方,而路上的行人是不可能出現在上方的空中的,這樣就將車內乘客的像與路上行人分離開來,司機就不會出現錯覺。大型客車較大,前窗離地面要比小汽車高得多,即使前窗豎直裝,像是與窗同高的,而路上的行人不可能出現在這個高度,所以司機也不會將乘客在窗外的像與路上的行人相混淆。
計時手段的變遷
古代人用漏壺、日晷等器具來計時。漏壺是用銅製成,分為播水壺和受水壺兩部分,播水壺分二至四層,均有小孔,可以滴水,最後流入受水壺。受水壺里立箭,箭上劃分100個刻度,箭隨蓄水逐漸上升露出刻度數,用以表示時間。日晷是利用太陽影子的移動規律來測定時間的裝置。古代日晷的晷面是石制的,有刻度,傾斜地固定在石柱上。晷針的鐵的,安在晷面中心,與晷面垂直,晷針的影子投在晷面上,並隨著太陽在天空中的方向移動,人們根據晷針影子在晷面上的位置來確定時間。顯然這種計時方法比較粗略。
300多年以前,義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在比薩城裡的一痤教堂里,發現吊燈在空中擺具有等時性,後來荷蘭物理學家惠更斯利用擺的等時性製成了擺鍾。用擺鍾計時每天誤差在幾秒至幾分鍾。
20世紀中葉,科學家利用石英晶體的振盪來代替普通鍾擺的運動製成了石英鍾,它具有很高的精確性和穩定性,每天的誤差小於萬分之一秒。
現在,美、法、德、英、瑞士等國正全力以赴研製高精度原子鍾。原子鍾主要依據原子能夠以不受溫度和壓力影響的固定頻率振盪的原理製作成的,是目前人類最精確的時間測量手段。新的超高精度原子鍾誤差可望達到10億年不超過1秒。
從不倒翁搬不倒說起
書桌上放著一個不倒翁,渾圓的身體,一張笑咪的臉,書讀累了,你會去逗它一下,把它推倒了,可它馬上又笑嘻嘻地站起來,好倔強的脾氣。不倒翁告訴我們一個非常有用的物理知識,就是物體怎樣才能平衡。放在地上的凳子,擺在桌面上的台燈都處於靜止狀態,在物理學上就叫做平衡,但是同學們是否注意到,同樣是處於平衡狀態的物體:一本書豎在桌子上,輕輕地用手一推,啪地一聲便倒在桌子上,而不倒翁推倒了卻一下又能站起來。這就是說,平衡里也有不同:一件東西立在那兒,輕輕地推一下,它晃了幾晃又重新立穩,這種平衡叫穩定平衡;如果輕輕地一碰就倒,叫做不穩定平衡,不倒翁是穩定平衡,立在桌面上的書本、鉛筆等是不穩定平衡。
不倒翁不倒的秘密在於它肚子底下的那個大泥坨,使不倒翁和桌子之間有一個很大的支持面,泥坨還使它的重心降得很低,所以特別穩定,倒了還能自己再站起來,站立在桌面上的書則不同,它的支持面非常狹窄,重心又很高,所以一碰就倒,因此,看一個物體穩定和不穩定有兩個條件:一個條件是支持物體的面積的大小,還有一個條件是物體重心的高低。
走鋼絲的雜技節目很驚險,是由於觀眾總害怕演員摔下來。雜技演員始終處於一個不穩定的情況下,演員必須不斷小心地調整自己身體的姿勢,保持身體的平衡,順利地通過鋼絲。
有一種看上去更加驚險的摩托車走鋼絲,摩托車不僅在鋼絲上行駛,而且車身的下面還掛著一個沉重的車廂,坐在車廂的演員還做出多種高難度動作,看上支使人覺得更加驚險,其實這個節目倒十分安全,因為掛在下面的車廂使整體的重心下降到鋼絲繩的下面,反而成為一種十分穩定的平衡。
懸掛是一種最穩定的平衡。過去汽車大賽的時候,由於賽車車速太快,常常發生車翻人亡的悲慘事故,如今設計出一種新型的"低懸掛"型賽車,車軲轆很高,車廂很低,使汽車整個重心落在車軸的下面,等於把車身掛在了車軸的下面,所以把這種賽車弄翻很不容易。
你也許沒有看到過懸掛在空中的火車,如果有這種為車你敢乘坐嗎?目前許多國家下在發展這種火車,它的名字叫單軌列車。它只有一條架在空中的鐵軌,車廂掛在下面,實際上它比雙軌火車還要安全。單軌列車是一個曾經在沙漠工作過的法國工程師拉爾廷紐為了解決沙土經常掩埋沙漠中的鐵軌而設計出來的。據說他受到沙漠之舟--駱駝背上分佳在兩側的貨物的啟發,想到可以將車廂橫跨在鐵軌的兩邊,使重心低於鐵軌,這樣列車就不會翻倒,鐵軌也不會被沙土掩蓋,列車還可以跨過河流、沼澤地區,又不佔農田,從空中通過,因此這個設計受到了人們的歡迎。

輪胎的花紋
你一定注意到汽車、自行車等橡膠輪胎上都有凸凹不平的花紋。加這些花紋,目的是增加輪子與地面間的摩擦力,防止輪子在地面打滑。早在1892年前後,人們製造車輪時就開始在輪胎上加花紋了,當時的花紋都很簡單,隨著車輛速度、載重量的提高,路面的改進,輪胎花紋也在不斷變化 ,以適應新的要求。現在的輪胎花紋大致分為通用、高越野性和聯合式花紋三大類。而它們的幾何形狀有縱向直線、橫向直線、斜線、塊形和混合式等五種,各種花紋適合不同的行駛情況。例如,公共汽車輪胎上常見的是縱向直線型和鋸齒型花紋,適合在硬性路面上行駛,可以消除雜訊,也稱無聲花紋。車輛在荒野及松軟土地上行駛,適宜使用高越野花紋,它塊大、溝深,行駛時不容易陷在溝里,卻很能"啃泥",使輪子不打滑,拖拉機、起重機常在較疏鬆的泥地行駛,特別適合選用這類花紋的輪胎。聯合式花紋輪胎適應性強,既能在硬性路面上行駛又可在松軟路面上行駛,甚至可以在冰雪路面上行駛,因此使用最為廣泛。

人類向太空探索的幾項重大突破
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
1961年4月12日蘇聯著名宇航員加加林乘坐"東方"號宇宙飛船繞地球飛行一周,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飛出地球的人。
1969年7月20日美國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登上月球,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宇航員。
1971年4月蘇聯第一個"禮炮"號空間站發射上天;屬於第三代的空間站"和平"號於1986年2月20日由"質子"號運載火箭送入近地軌道。
1976年美國發射的"海盜"號飛船第一次登陸火星。
1988年11月15日莫斯科時間6時,蘇聯的拜科努爾航天中心成功地發射了第一架太空梭"暴風雪"號。
1995年6月-7月美國"阿特蘭蒂斯"太空梭和俄羅斯"和平"號軌道空間站首次對接成功。
1996年12月16日俄首次成功地在"和平"號軌道站培育並收獲第一批太空小麥,這次實驗採用的是墨西哥矮小型雜交小麥,從播種到成熟僅用97天,與地球上的生長周期相同,這證明生物在太空是可以生長發育的,對於人類在未來星際飛行中解決食品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的"長征"火箭與同步衛星
中國具有同步軌道衛星發射能力,是從"長征三號"運載為箭開始的。當時它的同步衛星發射能力是1.4t,此後中國改進和加強了"長征三號"第三級氫氧發動機的能力,使之成為"長征三號甲",同步軌道發射能力提高到2.5t。中國還以"長征二號"火箭為芯級,周圍捆綁4台助推器,形成了"長征二號捆綁式火箭",即"長二捆",英文為"LM-2E",同步軌道發射能力為3.14t。隨著世界同步通信衛星性能的提高,衛星也越來越重,需要火箭運載同步衛星的能力也越來越大。中國最早的"東方紅一號"通信衛星,只有4個轉發器,"長征三號"1.4t的發射能力即可滿足要求,到瞭望4個轉發器的"東方紅三號",就需要有"長征三號甲"2.5t的同步軌道運載能力,它也能運載世界上有代表性的美國休斯HS376同步衛星。而具有48個轉發器的休斯HS601衛星,就必須由"長二捆"那樣的火箭來發射。當最新一代的勞拉通信衛星出現時,它帶有30個C波段轉發器和24個KU波段轉發器,性能比前一代跨進了一大步,物重也增到了3.77t。為了適應世界商用通信衛星市場的最新發展,中國研製了新型"長征三號乙"火箭。在"長征三號甲"的基礎上,捆綁4台助器,將芯級儲箱加長,使火箭芯級發動機能工作更長時間,加大了推力,達到了能將5t有效載荷送入同步軌道的能力。這就是說,目前中國的"長征"系列火箭,已能發射當今世界上所有的同步軌道通信衛星。

F. 誰有化學科普知識競賽試題+答案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50小題,每小題2分,共10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1.2010年的4月22日是第41屆世界地球日,我國的主題是「珍惜地球資源,轉變發展方式,倡導低碳生活」。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生活要求的是: ( )

①大力進行植樹造林;②以煤等燃料為主要生活燃料;③鼓勵私人購買和使用小汽車以代替公交車;④利用太陽能、風能和氫能等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⑤禁止電動自行車上路

A.①③④ B.①④ C.②⑤ D.②③⑤

2.古詩詞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下列詩句中只涉及到物理變化的是( )

A.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B.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C.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

D.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3.宇宙飛船中的飲用水是從哪裡來的( )

A.從空中收集的雨水 B.從地球上帶去的水

C.利用氫氧燃料電池制出的水 D.利用火箭送水

4.下表為家庭中一些常見物質的pH:

物質

食醋

牙膏

食鹽水

肥皂水

火鹼液

pH

3

9

7

10

13

蚊蟲叮咬人時,會向人體內注入蟻酸(具有酸的性質),使皮膚紅腫、疼痛,要消除這種症狀,應在叮咬處塗抹下列物質中的 ( )

A.牙膏或肥皂水 B.食鹽水 C.火鹼液 D.食醋

5.下雷雨時可以增加土壤中的( )

A.磷肥 B.有機肥 C.鉀肥 D.氮肥

6.特大洪水過後,受災地區的水源常被嚴重污染,下列物質中能對被污染的飲用水起殺菌、消毒作用的是( )

A.生石灰 B.明礬 C.綠礬 D.漂白粉

7.引起粗鹽潮解的物質是( )

A.KCl B.MgCl2 C.AlCl3 D.Na2SO4

8.聚氯乙烯簡稱是( )

A. PE B. PS C. PVC D. PET

9.下列科學家中,為我國化學工業作出重大貢獻的是( )

A.侯德榜 B.華羅庚 C.李四光 D.鄧稼先

10. 一般不用來釀酒的物質是( )

A.黃豆 B.高梁 C.玉米 D.紅薯

11.胃穿孔不能服用含哪種主要成分的抗酸葯( )

A.NaHCO3 B.Na2CO3

C.Al(OH)3 D.Mg(OH)2

12.當你發現在潮濕的氣候條件下,苔蘚枯死;雪松呈褐色傷斑,棉花葉片發白;即各種植物出現「煙斑病」。請問這是那種氣體污染的跡象( )

A.SO2 B.CO2 C.NO2 D.O3

13.從1950年開始,日本水俁鎮發現了水俁病,原因是由海水污染造成的。請選出水俁病是由下列哪種元素引起的 ( )

A.鉛 B.鎘 C.鐵 D.汞

14.通常所說的「白色污染」是 指 ( )

A.白色煙塵 B.白色建築廢料 C.生活垃圾 D.塑料垃圾

15.下列圖示中,氫氣的用途主要利用物理性質的是( )

A.高能燃料 B.氫氧焰 C.充灌氣球 D.化工原料

16.燃放煙花爆竹會產生一種有刺激性氣味能污染空氣的氣體,它是( )

A.SO2 B.N2 C.O2 D.CH4

17.酸與鹼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叫做中和反應。它在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用途。下列應用一定與中和反應原理無關的是:( )

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服用含Al(OH)3的葯物治療胃酸過多

C.用熟石灰和硫酸銅配製波爾多液

D.用NaOH溶液洗滌石油產品中的殘余硫酸

18.如何鑒別牛奶中是否摻入了米湯()

A.品嘗味道 B.加入碘水看是否變藍

C.看兩種物質是否分層 D.鑒別不出來

19. 市場上有一種加酶洗衣粉,衣物上的汗漬、血跡及人體排放的蛋白質油漬遇到這種加酶洗衣粉都能被分解而除去。下列衣料①羊毛織品;②棉織品;③化纖布料;④蠶絲織品。其中不宜用加酶洗衣粉洗滌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石灰在工農業生產和建築業上有著重要用途。用於生產石灰的主要原料是石灰石(用①表示),在石灰窯中加熱焙燒石灰石得到生石灰(用②表示),並放出氣體(用③表示)。生石灰在建築業上主要用黏合劑,一般先使它「熟化」變成熟石灰(用④表示),熟石灰與砂子混合成灰泥用於砌築磚牆。經過一段時間後,灰泥中的熟石灰變成另一固體物質(用⑤表示)。用下列化學式表示的五種物質都正確的是( )。

A.①Ca(OH)2,②CaO,③SO3,④CaSO4,⑤CaSO4

B.①CaO,②Ca(OH)2,③CO,④CaCO3,⑤CaSiO3

C.①CaCO3,②CaO,③CO2,④Ca(OH)2,⑤CaCO3

D.①CaCO3,②CaO,③SO2,④CaSiO3,⑤Ca(OH)2

21.引起煤礦礦井發生爆炸的氣體主要是( )

A.氫氣 B.一氧化碳 C.液化氣 D.甲烷

22.我國政府規定在食鹽中添加KIO3, 碘是合成下列哪種激素的重要原料之一( )

A.胰島素 B.甲狀腺激素 C.生長激素 D.雄性激素

23.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危險品消防安全標志,裝運濃硫酸的槽罐車上應貼的圖標是( )

24.「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船發射成功,極大地增強了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在航天飛船的失重環境中,下列實驗操作最難完成的是( )

A.結晶 B.蒸發 C.溶解 D.過濾

25.有道是:水火無情。一旦你被困在火災區時,要冷靜地根據具體情況採取相應的求生措施,下列方法錯誤的是( )

A.撥打火警電活並到窗口呼救 B.用濕毛巾或口罩等捂住口鼻

C.直立身子朝有火光的方向逃生 D.蹲下或匍匐前行逃生

26.食品廠制糕點時需要用到的物質是( )

A.蘇打 B.大蘇打 C.小蘇打 D.芒硝

27.5月31日是「世界無煙日」,香煙的煙氣中含有幾百種有毒物質,其中有一種物質極易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這種物質是( )

A.CO2 B.SO2 C.CO D.NO2

28.綠色食品是指( )
A.綠顏色的食品
B.含有葉綠素的食品
C.在加工和包裝上干凈、衛生的食品
D.在原料生產、加工各工序均為安全、無污染的食品

29.蒼梧晚報報道,某市預計明年四月就可以乘上使用壓縮天然氣(CNG)為燃料的公交車和計程車。CNG就是將天然氣多級壓縮後,儲存至高壓容器中作為燃料。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CNG的主要成分是CH4

B.使用CNG燃料可減小空氣污染

C.CNG的主要成分是CH3OH

D.CNG完全燃燒的主要產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30.2000年5月,保利集團在香港拍賣會上花費3000多萬港元購回在火燒圓明園時流失的國寶:銅鑄的牛首、猴首和虎首。普通銅器時間稍久容易出現銅綠[主要成分Cu2(OH)2CO3]。這三件1760年銅鑄的國寶在240年後看上去仍熠熠生輝不生銹,下列對其原因的分析,最有可能的是( )

A.它們的表面都電鍍上了一層耐腐蝕的黃金

B.環境污染嚴重,它們表面的銅綠被酸雨洗去

C.銅的金屬活動性比H小,因此它們不易氧化

D.它們是含一定比例金、銀、錫、鋅的銅合金

31.空氣是人類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資源。為改善空氣質量而啟動的「藍天工程」得到了全民的支持。下列措施不利於「藍天工程」建設的是( )

A.推廣使用燃煤脫硫技術,防治SO2污染

B.實施綠化工程,防治揚塵污染

C.研製開發燃料電池汽車,消除機動車尾氣污染

D.加大石油、煤炭的開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應量

32.下列廣告語在科學性上沒有錯誤的是

A.這種礦泉水絕對純凈,不含任何離子

B.這種飲料中不含任何化學物質

C.這種口服液含有豐富的氮、磷、鋅等微量元素

D.沒有水就沒有生命

33.在實驗中不慎手被玻璃劃破,可用FeCl3溶液應急止血,其主要原因是( )

A.FeCl3溶液具有殺菌消毒作用

B.FeCl3溶液能使血液凝聚

C.FeCl3能使血液發生化學作用

D. FeCl3溶液能產生Fe(OH)3沉澱堵住傷口

34.人體血液中鉀元素含量偏低,將會影響到肌肉和神經功能。可表現為身體乏力,精神恍惚,醫學上稱為低血鉀症。醫生在治療時需要給病人補充鉀元素。根據你學過的有關化學和生物知識,並結合你的生活經驗判斷,適合人體補充鉀元素的一種化合物是()

A.KCN(氰化鉀) B.K2O C.KCl D.KOH

35.禽流感病毒對常用消毒劑十分敏感,容易將其殺滅,如氧化劑、稀酸等等都能迅速破壞其活性。下列不能殺滅禽流感病毒的物質是( )

A.H2O2溶液 B.NaClO溶液 C.醋酸 D.礦泉水

36.家用冰箱中,可用來做為除臭劑的是( )

A.活性炭 B.石灰水 C.酒精 D.食鹽

37.家庭中洗滌熱水瓶內少量的水垢,實際可行的方法是( )

A.用稀鹽酸洗滌 B.用食用白醋洗滌

C.用熱鹼水洗滌 D.用食鹽水洗滌

38.人們在生活和生產中為了防止事故發生,常需要採取一些安全措施。下列做法不屬於安全措施的是( )

A.油站,麵粉廠附近嚴禁煙火

B.進入久未開啟的菜窖前燈火實驗

C.夜晚發現煤氣泄露立即開燈檢查

D.嚴禁旅客攜帶易燃,易爆物品乘車

39.生物質能是綠色植物通過葉綠素將太陽能固化為化學能而貯存在生物質內部的能量。一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能源,江蘇是全國以試驗性利用生物質能最多的省份。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農村通過雜草和動物的糞便發酵制沼氣,沼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B.蘇北五市推廣使用乙醇汽油,乙醇可由富含澱粉的穀物發酵產生

C.用油料作物生產的生物柴油成分與從石油中提取的柴油成分相同

D.開發生物質能有利於環境保護和經濟可持續發展

40.欲觀察H2燃燒的焰色,燃氣導管口的材料最好是( )

A.鈉玻璃 B.鉀玻璃 C.石英玻璃 D.銅管

41.2001年1月,某地發生了導致四人死亡、一百多人中毒的食用熟牛肉中毒事件,經過對該牛肉的檢測,發現某鹽的含量比國家允許標准高800多倍,該鹽可能是 ( ) A.NaCl B.NaNO2 C.NaNO3 D.BaSO4

42.植物在遇到乾旱、洪澇、低溫、病蟲害等情況下會產生有強氧化性的活性氧(即原子態氧),它能導致植物生長緩慢或死亡,朝鮮科學家根據這一原理於2001年1月成功開發出能排除活性氧的植物蘇醒劑,從而提高植物抗早、澇等的能力。下列關於植物蘇醒劑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氧化劑的作用 B.還原劑的作用

C.催化劑的作用 D.吸附劑的作用

4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火葯是唐代發明的,後經印度傳入阿拉伯,歐洲。

B.釀酒是我國最早發明的有機化學工藝之一,起源於夏朝初期比外國早400年。

C.中國西漢時期開始用煤煉鐵,明代已能用煤制焦炭,西漢時先後發現和利用了天然氣,石油。

D.古代煉丹術完全是腐朽的毫無積極意義。

44.鋁製品不宜長期盛放酸性食品和鹼性食品是因為鋁製品表層屬於( )

A.金屬鋁 B.鹼性氧化物

C.兩性氧化物 D.酸性氧化物

45.工業酒精不可當飲料,原因是( )

A.乙醇含量太高 B.含重金屬鹽

C.含雜質多 D.其中甲醇含量超標

46.鑒別織物是蠶絲(真絲)或是人造絲的方法是( )

A.滴加濃硝酸 B.滴加濃硫酸

C.滴加灑精 D.灼燒後燒焦羽毛氣味

47.在日常生活中,雪碧、可口可樂等飲品都是塑料容器盛裝,而盛啤酒的容器卻是玻璃製品,很少見到用塑料瓶盛裝啤酒,這是由於塑料( )

A.造價太高同時形成白色垃圾而引起環境污染

B.太軟,飲用和運輸時都很不方便

C.相對玻璃透氣性強,啤酒易被氧化而變質

D.屬有機物,能與啤酒互溶而不與雪碧、可口可樂等飲品互溶

48.三國時代,諸葛亮領兵南征孟獲,遇到了「啞泉」。士兵們飲後致啞、腹痛,甚至死亡。又有一「安樂泉」,與「啞泉」混合後可解「啞泉」之毒。1995年10月,國內某刊報道,經研究「啞泉」水中溶有CuSO4,「安樂泉」水質偏鹼性。下列有關說法符合題意的是( )

A.「安樂泉」能解「啞泉」之毒的離子方程式為Cu2++2OH-=Cu(OH)2

B. 「啞泉」之毒是由於水中的Cu2+水解後,溶液呈較強的酸性;

C.「安樂泉」能解「啞泉」之毒的離子方程式為H+OH=H2O

D.以上選項均不正確

49.在搶救大出血的病危病人時,常需靜脈點滴0.9%氯化鈉溶液(俗稱「生理鹽水」),是由於人體血液的「礦化度」(即無機鹽的含量)為0.9%。另有研究表明,30億年前地表原始海水的「礦化度」即為0.9%。對此,下列猜測或評論中不足取的是( )

A.人類祖先可能是從原始海洋逐漸進化到陸地上來的

B.人體血液和原始海水的「礦化度」都為0.9%純屬巧合

C.人體血液和原始海水之間存在著某種尚未認識的關系

D.人體血液仍然帶有原始海水的某些印痕

50.亞硝酸鹽中毒,又名烏嘴病、紫紺病、腸源性青紫病。亞硝酸鹽可將正常的血紅蛋白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血紅蛋白中的鐵元素由二價變為三價,失去攜氧能力,使組織出現缺氧現象。美藍是亞硝酸鹽中毒的有效解毒劑。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在中毒過程中血紅蛋白被氧化 B.中毒時亞硝酸鹽發生氧化反應

C.葯品美藍應具有還原性 D.解毒時血紅蛋白被還原

G. 50個科學小知識

兔子用腿拍打地面的動作來傳遞信息,用後腿拍打地面的大多數是雄兔,這是它向雌兔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2、世界上最大的猴是狒狒,最小的猴子是倭狨.3、"四不象"真正的名字叫麋鹿,是我國的珍奇動物.4、冰糕為什麼會冒氣?
冰糕冒氣是因為外界空氣中有不少眼睛看不見的水汽,碰到很冷的冰糕時,一遇冷就液化成霧滴包圍在冰糕周圍,看上去似乎是冰糕在「冒氣」一樣。5、向日葵為什麼總是向著太陽?
向日葵的莖部含有一種奇妙的植物生長素。這種生長素非常怕光。一遇光線照射,它就會到背光的一面去,同時它還刺激背光一面的細胞迅速繁殖,所以,背光的一面就比向光的一面生長的快,使向日葵產生了向光性彎曲。6、蟬為什麼會蛻皮?
蟬的外殼(外骨骼)是堅硬的,不能隨著蟬的生長而擴大,當蟬生長到一定階段時,蟬的外骨骼限制了蟬的生長,蟬將原有的外骨骼脫去,就是蟬蛻。7、蜜蜂怎樣釀蜜?
蜂先把采來的花朵甜汁吐到一個空的蜂房中,到了晚上,再把甜汁吸到自己的蜜胃裡進行調制,然後再吐出來,再吞進去,如此輪番吞吞吐吐,要進行100~240次,最後才釀成香甜的蜂蜜。8、為什麼星星會一閃一閃的?
我們看到星閃閃,這不是因為星星本身的光度出現變化,而是與大氣的遮擋有關。大氣隔在我們與星星之間,當星光通過大氣層時,會受到大氣的密度和厚薄影響。大氣不是絕對的透明,它的透明度會根據密度的不同而產生變化。所以我們在地面透過它來看星星,就會看到星星好像在閃動的樣子了。
9、為什麼人會打呵欠?
當我們感到疲累時,體內已產生了許多的二氧化碳。當二氧化碳過多時,必須再增加氧氣來平衡體內所需。因為這些殘留的二氧化碳,會影響我們身體的機能活動,這時身體便會發出保護性的反應,於是就打起呵欠來。打呵欠是一種深呼吸動作,它會讓我們比平常更多地吸進氧氣和排出二氣化碳,還做到消除疲勞的作用呢。
10、為什麼蛇沒有腳都能走路?
蛇的身上有很多鱗片,這是它們身上最外面的一層盔甲。鱗片不但用來保護身體,還可以是它們的「腳」。蛇向前爬行時,身體會呈S形。而每一片在S形外邊的鱗片,都會翹起來,幫助蛇前進時抓住不平的路面。這些鱗片跟蛇的肌肉互相配合,並能推動身體向前爬行,所以蛇沒有腳也可以走動呀!
11、為什麼人老了頭發便會變白?
我們的頭發中有一種叫「黑色素」的物質,黑色素愈多頭發的顏色便愈黑。而黑色素少的話,頭發便會發黃或變白。人類到了老年時,身體的各種機能會逐漸衰退,色素的形成亦會愈來愈少,所以頭發也會漸漸變白啊!12、為什麼螢火蟲會發光?
螢火蟲會發光因為在它們的腹部末端有發光器,發光器內充滿許多含磷的發光質及發光酵素,使螢火蟲能發出一閃一閃的光。螢火蟲發光的目的,除了要照明之外,還有求偶、警戒、誘捕等用途。這也是它們的一種溝通的工具,不同種類螢火蟲的發光方式、發光頻率及顏色也會不同,它們藉此來傳達不同的訊息。
13、為什麼肚子餓了會咕咕叫?
肚子餓了便會咕嚕咕嚕地叫,這是因為之前吃進的食物快消化完,胃裡雖然空空的,但胃中的胃液仍會繼續分泌。這時候胃的收縮便會逐漸擴大,內里的液體和氣體便會翻攪起來,造成咕嚕咕嚕的聲音。下次不要再為肚子咕咕叫而感到尷尬啊!因為這是正常的生理動作呢。

H. 生活有機化學的科普知識有哪些

比如像酒後駕車測驗中的酒精測量原理變色反應;煤焦油的製造及意義;光合作用;人體劇烈運動時的糖酵解,塑料和橡膠的來源,成份,作用,氟里昂的製冷原理等等吧.

I. 誰有化學科普知識競賽試題+答案

解析:

(一)選擇題:

  1. C 2.D 3.D 4.D 5.D 6.C 7. B 8.D 9.B 10.D

  2. 11.D 12.D 13.D 14.D 15.B 16.D 17.D 18.B 19.B 20.D

  3. 21.C 22.B 23.D 24.D 25.C 26.C 27.A 28.A 29.C 30.D

  4. 31.A 32.C 33.C 34.C 35.A 36.A 37.D 38.(葉酸,無答案) 39.A 40.A

(二)化學謎語:

41.托盤天平

42.催化劑

43.酒精燈

44.一氧化碳

45.銅


(三)問答題:

46.酸雨腐蝕

47.我們直觀上能看到,紅薯放久了水分會減少很多,皮上起了皺紋。水分的減少對於甜度的提高有很大的影響,原因有兩個:一是水分減少相對增加了紅薯中糖的濃度。二是在放置的過程中,水參與了紅薯內澱粉的水解反應,澱粉水解變成了糖,使得紅薯內的糖分增多了。因此我們吃起來就會感到放置久的紅薯比新挖出土的紅薯要甜。

48.鋁

49.鐵比銅活潑,將銅從溶液中置換出來

50.在沾了膽汁的魚肉上塗些酒、小蘇打或發酵粉,再用冷水反復沖洗,苦味便可除掉(膽汁主要成分為膽色素、膽鹽、膽固醇、酯、卵磷脂及無機鹽,pH7.4。魚膽中毒與魚膽汁成分有直接關系,毒性與膽汁量有關。)

熱點內容
2014溫州師德培訓心得 發布:2025-05-14 11:26:56 瀏覽:663
彩虹6號多少錢 發布:2025-05-14 10:03:47 瀏覽:316
歐文投籃教學 發布:2025-05-14 06:35:52 瀏覽:580
對配班老師的評價 發布:2025-05-14 06:34:41 瀏覽:344
師德的人物 發布:2025-05-14 06:33:09 瀏覽:175
教師師德個人總結 發布:2025-05-14 05:39:36 瀏覽:667
教師招聘考試模擬題 發布:2025-05-14 05:15:15 瀏覽:455
葯物化學習題 發布:2025-05-14 04:23:45 瀏覽:642
教育培訓章程 發布:2025-05-14 04:13:05 瀏覽:634
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庫 發布:2025-05-14 03:21:37 瀏覽: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