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文言文西湖

文言文西湖

發布時間: 2020-12-01 07:08:31

A. 文言文 西湖印象

西湖游記二則》抄之晚游六橋襲待月記
文/袁宏道
西湖最盛,為春為月。一日之盛為朝煙,為夕嵐。今歲春雪甚盛,梅花為寒所勒。與杏桃相次開發,尤為奇觀。
石簣數為余言:「傅金吾園中梅,張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觀之。」余時為桃花所戀,竟不忍去湖上。由斷橋至蘇堤一帶,綠煙紅霧,彌漫二十餘里。歌吹為風,粉汗為雨,羅紈之盛,多於堤畔之草,艷冶極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時。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 未下夕舂,始極其濃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態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此樂留與山僧遊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

B. 有關西湖的文言文

《西湖游記二則》之晚游六橋待月記
文/袁宏道
西湖最盛,為春為月。一日之盛為朝煙,為夕嵐。今歲春雪甚盛,梅花為寒所勒。與杏桃相次開發,尤為奇觀。
石簣數為余言:「傅金吾園中梅,張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觀之。」余時為桃花所戀,竟不忍去湖上。由斷橋至蘇堤一帶,綠煙紅霧,彌漫二十餘里。歌吹為風,粉汗為雨,羅紈之盛,多於堤畔之草,艷冶極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時。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 未下夕舂,始極其濃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態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此樂留與山僧遊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
註:①為春為月:是春天,是月下 ②夕嵐:傍晚的山光 ③勒:抑制 ④相次開發:一個接一個地開放 ⑤石簣:一個人的號 ⑥傅金吾:任金吾官的傅某 ⑦張功甫:人名 ⑧戀:迷住 ⑨綠煙紅霧:指綠柳紅桃,葉茂花盛,顏色濃艷 ⑩湖光染翠:湖水成為綠色 ⑾設色:用顏色描繪 ⑿夕舂:夕陽 ⒀極其濃媚:把它的濃媚姿態發揮到極點 ⒁受用:享受.

譯:西湖景色最美的時候是春天,是月夜。白天里最美的是早晨的煙霧,是傍晚的山嵐。
今年春雪很多,梅花被寒氣所抑制,和杏花、桃花次第開放,景觀更是奇特。石簣多次告訴我:「傅金吾園中的梅花,是張功甫玉照堂中的舊物,應該趕快去觀賞。」我當時迷戀著桃花,竟捨不得離開湖上。
從斷橋到蘇堤一帶,綠草成煙,紅花似霧,彌漫二十多里。歌吹的聲音,如風陣陣傳來;仕女的粉汗,如雨紛紛落下;羅衫紈褲的遊客,多於堤畔的草,真是艷麗極了。
然而杭州人游覽西湖,卻僅在上午十一時到下午五時之間;其實湖光翠綠之美,山嵐顏色之妙,都在朝日初升,夕陽未下時才最濃艷。
月景之美,更是難以形容。那花的姿態,柳的柔情,山的顏色,水的意味,更是別有情趣韻味。這種樂趣,只能留給山中的和尚與識趣的遊客享用,那能和俗人說呢!

[心靈感悟]
作者撇開一般所共賞的湖光山色,著重描寫西湖六橋(蘇堤上由南而北的六座石拱橋,名為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跨虹)一帶的春月景色,從初春的梅桃杏爭妍到一天的朝煙、夕嵐、月下的獨特美景,用簡潔輕快的筆墨加以描寫,寫出西湖「別是一種趣味」的風致。
為文以審美感受為線索,按照游西湖的先後順序,用平實的文筆記敘了自己游西湖的感想和西湖美麗壯觀的景色,而描繪春季杭州西湖美景時不尚誇飾,只就眼前之景點染幾筆,卻活畫出西湖的「靈性」,表達了與常人不同的獨到審美情趣,從而表現出作者的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獨以自然山水為樂的情感。
簡介作者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學家。字中郎,號石公,公安(今湖北公安縣)人。他與其兄宗道、弟中道都是晚明反復古主義運動的代表人物,當時稱「三袁」。他主張文學創作要「獨抒性靈,不拘格套」,作品語言清新明快,有《錦帆集》、《解脫集》、《瓶花齋集》等。

初至西湖記

從武林門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層崖中,則已心飛湖上也。午刻入昭慶,茶畢,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溫風如酒,波紋如綾;才一舉頭,已不覺目酣神醉,此時欲下一語描寫不得,大約如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時也。余游西湖始此,時萬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晚同子公渡凈寺,覓阿賓舊住僧房。取道由六橋、岳墳、石徑塘而歸。草草領略,未及偏賞。次早得陶石簣帖子,至十九日,石簣兄弟同學佛人王靜虛至,湖山好友,一時湊集矣。

譯文(西湖一):從杭州城北面偏西的門向西走,望見保叔塔高聳在層層山崖中,可(詩人)已心飛到西湖上。中午時分到了昭慶,喝完茶,就劃船進入西湖。山色蔥綠,宛若美人的黛眉;(岸上)春花嫣紅,恰似少女的面頰;湖上和風,如同酒香謊

C. 文言文:西湖游記

西湖游記二則
袁宏道
西湖一
從武林門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層崖中,則已心飛湖上也。午刻入昭慶,茶畢,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溫風如酒,波紋如綾,才一舉頭,已不覺目酣神醉。此時欲下一語描寫不得,大約如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時也。余游西湖始此,時萬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譯文
從武林門往西走,就望見保叔塔高聳在重山疊嶺之中,這時我的心已經飛到了西湖上面。午間進入昭慶寺,用茶過後,立即雇小船劃向湖中。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秀眉;桃花嫣紅,好似少女的面頰;暖風拂面,使人如飲醇酒;微波盪漾,像綾羅般輕軟柔滑。我剛剛抬頭一看,就已心醉神迷。這時我想用一個詞來描繪眼前的光景,竟然想不出來,,大約像東阿王曹植最初見到洛神時一樣了。我游西湖就從這一次開始,時間是萬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西湖二
西湖最盛,為春為月。一日之盛,為朝煙,為夕嵐。今歲春雪甚盛,梅花為寒所勒,與杏桃相次開發,尤為奇觀。
石簣數為余言:「傅金吾園中梅,張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觀之。」余時為桃花所戀,竟不忍去湖上。由斷橋至蘇堤一帶,綠煙紅霧,彌漫二十餘里。歌吹為風,粉汗為雨,羅紈之盛,多於堤畔之草,艷冶極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時。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極其濃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態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此樂留與山僧遊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
譯文:
西湖最美的時間是春天和月夜,一天之中最美的時刻是煙霧迷濛的早晨和山光籠罩的傍晚。今年春雪很大,梅花受到寒氣的抑制,跟杏花、桃花依此開放,更是難得的景觀。
石簣多次跟我說:「傅金吾家園中的梅,是宋朝張公甫遺留下來的,趕緊去看看吧!」我這時被桃花迷住了,竟然不忍心離開湖上。從斷橋到蘇堤這一帶,綠柳如煙,桃紅似霧,彌漫二十多里,到處都傳揚著歌聲和器樂聲,年輕的女子們香汗淋漓,衣著華麗的富家子弟往來不絕,多得像堤邊的春草,真是美麗妖艷到極點。
但杭州人游湖,限於午、未、申這三個時辰。其實,湖光染綠、暮煙凝聚在山間的佳景都出現在旭日初升、夕陽還未落山之際,(有了它們)才把西湖濃媚的姿態發揮到了極點。月景尤其難以用言語形容,花和柳的情態,山水的容顏和情意,另是一種趣味。這種快樂只留給山僧和遊客享受,怎麼能講給那些俗人聽呢

D. 文言文《西湖》的解析!!!

從武林門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層崖中,則已心飛湖上也。午刻入昭慶,茶畢,即棹內小舟入湖。山色如娥,容花光如頰,溫風如酒,波紋如綾;才一舉頭,已不覺目酣神醉,此時欲下一語描寫不得,大約如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時也。余游西湖始此,時萬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譯文:從杭州城北面偏西的門向西走,望見保叔塔高聳在層層山崖中,可(詩人)已心飛到西湖上。中午時分到了昭慶,喝完茶,就劃船進入西湖。山色蔥綠,宛若美人的黛眉;(岸上)春花嫣紅,恰似少女的面頰;湖上和風,如同酒香一樣醉人;湖中波紋,似白綾一樣起伏。剛一抬頭,已經不覺非常好看,全身心都醉了。此時想用一個詞語來描寫,但描寫不出來。大約好像《洛神賦》中所說曹植由京都洛陽回封地,路過洛水,精神迷離恍惚時,忽見水邊有個美女,是河洛之神,於是用大量華麗的文字形容洛神的美以及自己愛慕的心情的時候。我游西湖從這一次開始,當時是萬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E. 文言文西湖的翻譯及原文

《西湖游記二則》之晚游六橋待月記
文/袁宏道
西湖最盛,為春為月。一日之盛為朝煙,為夕嵐。今歲春雪甚盛,梅花為寒所勒。與杏桃相次開發,尤為奇觀。
石簣數為余言:「傅金吾園中梅,張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觀之。」余時為桃花所戀,竟不忍去湖上。由斷橋至蘇堤一帶,綠煙紅霧,彌漫二十餘里。歌吹為風,粉汗為雨,羅紈之盛,多於堤畔之草,艷冶極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時。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 未下夕舂,始極其濃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態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此樂留與山僧遊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

譯:西湖景色最美的時候是春天,是月夜。白天里最美的是早晨的煙霧,是傍晚的山嵐。
今年春雪很多,梅花被寒氣所抑制,和杏花、桃花次第開放,景觀更是奇特。石簣多次告訴我:「傅金吾園中的梅花,是張功甫玉照堂中的舊物,應該趕快去觀賞。」我當時迷戀著桃花,竟捨不得離開湖上。
從斷橋到蘇堤一帶,綠草成煙,紅花似霧,彌漫二十多里。歌吹的聲音,如風陣陣傳來;仕女的粉汗,如雨紛紛落下;羅衫紈褲的遊客,多於堤畔的草,真是艷麗極了。
然而杭州人游覽西湖,卻僅在上午十一時到下午五時之間;其實湖光翠綠之美,山嵐顏色之妙,都在朝日初升,夕陽未下時才最濃艷。
月景之美,更是難以形容。那花的姿態,柳的柔情,山的顏色,水的意味,更是別有情趣韻味。這種樂趣,只能留給山中的和尚與識趣的遊客享用,那能和俗人說呢!

F. 有關游西湖的文言文

1.張岱散文《湖心亭看雪》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淞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驚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南遊記-游西湖記》 孫嘉淦

登萬松嶺(在杭州城外)而望西湖,一片空明,千峰紫翠,樓台煙雨,綺麗清幽。向觀圖畫,恐西湖不如畫,今乃知畫不足以盡西湖也。

過松嶺,渡長橋,至南屏。南屏之山,怪石攢列,下有古寺,所謂 「南屏晚鍾」也。北曰雷峰,有塔高而色紫,所謂「雷峰夕照」也。西曰蘇堤,從南抵北,作六橋以通舟,植梅柳於其上,所謂「蘇堤春曉」。堤西有園亭,引湖水為沼以畜魚,所謂 「花港觀魚」也。堤東有洲,旁有三塔,影入湖中,所謂「三潭印月」也。潭北有亭翼然水面者,湖心亭也。亭北突起而韶秀者,孤山也。山有紫垣者,行宮(乾隆南遊時所建造的行館)也。其東直抵杭城者,白堤也。蘇堤縱而白堤橫,孤山介兩堤之間焉。其西有岳武穆廟,廟西有墳。墳南亭台,臨湖結構,朱欄碧檻,與綠水紅蓮相掩映,所謂「麴院風荷」也。

由岳墳而西,道出北高峰下,路旁皆山,蒼松翠柏,蔽岫連雲。林中徐步,忽見清溪,白石磷磷(清晰可見的樣子),落花沈澗,鳥語如簧,心中恍惚,冀有所遇。

沿山深入,見一村落,酒簾(古代酒店的招牌。用布綴於竿頂,懸在店門前,以招徠客人)樹間,茶棚竹下。路西有坊,題曰「飛來峰」。過坊而西,乃見奇峰特峙,流水環周,洞在山腹,橋當洞口,度橋入洞,岩壑空幻,石骨玲瓏,乳泉滴瀝,積而成池。洞頂怪石,如古樹倒垂,雲霞橫出,孔空貫串,八達四通,或巨或細,或暗或明。出洞西行,溪邊岩下,石皆奇秀,卓立林間者,往往與松竹爭長。山側有放生池,池上有冷泉亭。高峰插天,修篁(竹的通稱)蔽日,流泉清池,環亭左右。盛夏正午,冷落深秋。亭北有寺,匾曰:「雲林」 ,未暇入也。

過寺而西,小園別墅,布置佳勝,縱目流覽,忘其路之遠近。幽林密箐,曲折其中。有時仰望,不見天日。心中驚疑,不知誤入何境。欲一借問,而深山無人。林間企望,見一僧度嶺而去,因亦至其嶺上。天風南來,微聞鼓樂之聲。尋聲覓路,忽見一片瓦礫,屋壞牆存,土焦石黑。路聞人語雲:「天竺(天竺寺)新遭回祿(火災)。」見此,乃悟身在天竺峰也。當是時,日將暮,予見天竺寺既已燒殘,又四圍幽壑深林,不類人境,懼其為虎豹之窟穴,因返。復至飛來峰下,尋前所見村落而歇焉。

G. 袁宏道《西湖》的文言文翻譯

西湖一
從武林門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層崖中,則已心飛湖上也.午刻入昭慶,茶畢,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溫風如酒,波紋如綾,才一舉頭,已不覺目酣神醉.此時欲下一語描寫不得,大約如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時也.余游西湖始此,時萬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譯文
從武林門往西走,就望見保叔塔高聳在重山疊嶺之中,這時我的心已經飛到了西湖上面.午間進入昭慶寺,用茶過後,立即雇小船劃向湖中.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秀眉;桃花嫣紅,好似少女的面頰;暖風拂面,使人如飲醇酒;微波盪漾,像綾羅般輕軟柔滑.我剛剛抬頭一看,就已心醉神迷.這時我想用一個詞來描繪眼前的光景,大約像東阿王曹植最初見到洛神時一樣了.我游西湖就從這一次開始,時間是萬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西湖二
西湖最盛,為春為月.一日之盛,為朝煙,為夕嵐.今歲春雪甚盛,梅花為寒所勒,與杏桃相次開發,尤為奇觀.
石簣數為余言:「傅金吾園中梅,張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觀之.」余時為桃花所戀,竟不忍去湖上.由斷橋至蘇堤一帶,綠煙紅霧,彌漫二十餘里.歌吹為風,粉汗為雨,羅紈之盛,多於堤畔之草,艷冶極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時.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極其濃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態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此樂留與山僧遊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
譯文:
西湖最美的時間是春天和月夜,一天之中最美的時刻是煙霧迷濛的早晨和山光籠罩的傍晚.今年春雪很大,梅花受到寒氣的抑制,跟杏花、桃花依此開放,更是難得的景觀.
石簣多次跟我說:「傅金吾家園中的梅,是宋朝張公甫遺留下來的,趕緊去看看吧!」我這時被桃花迷住了,竟然不忍心離開湖上.從斷橋到蘇堤這一帶,綠柳如煙,桃紅似霧,彌漫二十多里,到處都傳揚著歌聲和器樂聲,年輕的女子們香汗淋漓,衣著華麗的富家子弟往來不絕,多得像堤邊的春草,真是美麗妖艷到極點.
但杭州人游湖,限於午、未、申這三個時辰.其實,湖光染綠、暮煙凝聚在山間的佳景都出現在旭日初升、夕陽還未落山之際,(有了它們)才把西湖濃媚的姿態發揮到了極點.月景尤其難以用言語形容,花和柳的情態,山水的容顏和情意,另是一種趣味.這種快樂只留給山僧和遊客享受,怎麼能講給那些俗人聽呢?

H. 文言文<<西湖>>

從杭州武林門西行,遠遠看見保淑塔高高聳立在層巒山崖上,心緒早已飛到西湖之上了。午時進入昭慶寺,喝完茶,即劃著小船進入西湖。(只見得)四面的山巒色彩如黛,春花的光華好像少女的顏面,溫柔的春風好像醉人的米酒,湖水的波紋好像平滑的綢緞,剛一抬頭放眼,已經不由得眼花繚亂,如醉如痴了。這時想用一個詞語來描寫(眼前美景),卻終不可得。大約好像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時那樣精神迷離恍惚吧。我游西湖的經歷從這一次開始,萬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晚上同子公一起坐船來到凈慈寺,找到弟弟阿賓曾經住過的僧房.在歸宿途中,草草領略了六橋、岳墳、石徑塘等景點.第二天一早又收到了陶石簣的帖子,到十九日石簣兄弟和佛學居士王靜虛來了,一同遊山玩水的好友一時間都湊到一起了.

I. 關於游西湖的文言文有哪些

關於游西湖的文言文有:

1.張岱散文《湖心亭看雪》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淞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驚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南遊記-游西湖記》 孫嘉淦

登萬松嶺(在杭州城外)而望西湖,一片空明,千峰紫翠,樓台煙雨,綺麗清幽。向觀圖畫,恐西湖不如畫,今乃知畫不足以盡西湖也。過松嶺,渡長橋,至南屏。南屏之山,怪石攢列,作六橋以通舟,植梅柳於其上,所謂「蘇堤春曉」。堤西有園亭,引湖水為沼以畜魚,所謂 「花港觀魚」也。堤東有洲,旁有三塔,影入湖中,所謂「三潭印月」也。潭北有亭翼然水面者,湖心亭也。下有古寺,所謂 「南屏晚鍾」也。用布綴於竿頂,懸在店門前,以招徠客人)樹間,茶棚竹下。路西有坊,題曰「飛來峰」。過坊而西,乃見奇峰特峙,流水環周,洞在山腹,橋當洞口,度橋入洞,岩壑空幻,石骨玲瓏,乳泉滴瀝,積而成池。洞頂怪石,如古樹倒垂,雲霞橫出,孔空貫串,八達四通,或巨或細,或暗或明。出洞西行,溪邊岩下,石皆奇秀,卓立林間者,往往與松竹爭長。山側有放生池,池上有冷泉亭。高峰插天,修篁(竹的通稱)蔽日,流泉清池,環亭左右。盛夏正午,冷落深秋北曰雷峰,有塔高而色紫,所謂「雷峰夕照」也。西曰蘇堤,從南抵北,亭北突起而韶秀者,孤山也。山有紫垣者,行宮(乾隆南遊時所建造的行館)也。其東直抵杭城者,白堤也。蘇堤縱而白堤橫,孤山介兩堤之間焉。其西有岳武穆廟,廟西有墳。墳南亭台,臨湖結構,朱欄碧檻,與綠水紅蓮相掩映,所謂「麴院風荷」也,又四圍幽壑深林,不類人境,懼其為虎豹之窟穴,因返。復至飛來峰下,尋前所見村落而歇焉。天風南來,微聞鼓樂之聲。尋聲覓路,忽見一片瓦礫,屋壞牆存,土焦石黑。由岳墳而西,道出北高峰下,路旁皆山,蒼松翠柏,蔽岫連雲。林中徐步,忽見清溪,白石磷磷(清晰可見的樣子),落花沈澗,鳥語如簧,心中恍惚,冀有所遇。沿山深入,見一村落,酒簾(古代酒店的招牌。。亭北有寺,匾曰:「雲林」 ,未暇入也。過寺而西,小園別墅,布置佳勝,縱目流覽。,忘其路之遠近。幽林密箐,曲折其中。有時仰望,不見天日。心中驚疑,不知誤入何境。欲一借問,而深山無人。林間企望,見一僧度嶺而去,因亦至其嶺上。路聞人語雲:「天竺(天竺寺)新遭回祿(火災)。」見此,乃悟身在天竺峰也。當是時,日將暮,予見天竺寺既已燒殘。

3《西湖游記二則》之晚游六橋待月記
西湖最盛,為春為月。一日之盛為朝煙,為夕嵐。今歲春雪甚盛,梅花為寒所勒。與杏桃相次開發,尤為奇觀。 然杭人游,止午、未、申三時。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 未下夕舂,始極其濃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態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此樂留與山僧遊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石簣數為余言:「傅金吾園中梅,張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觀之。」余時為桃花所戀,竟不忍去湖上。由斷橋至蘇堤一帶,綠煙紅霧,彌漫二十餘里。歌吹為風,粉汗為雨,羅紈之盛,多於堤畔之草,艷冶極矣。

4初至西湖記

從武林門而西,取道由六橋、岳墳、石徑塘而歸。草草領略,未及偏賞。次早得陶石簣帖子,至十九日,石簣兄弟同學佛人王靜虛至,湖山好友,一時湊集矣。望保叔塔突兀層崖中,則已心飛湖上也。午刻入昭慶,茶畢,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溫風如酒,波紋如綾;才一舉頭,已不覺目酣神醉,此時欲下一語描寫不得,大約如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時也。余游西湖始此,時萬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晚同子公渡凈寺,覓阿賓舊住僧房。

5晚游六橋待月記

西湖最盛,為春為月。湖上由斷橋至蘇堤一帶,綠煙紅霧,彌漫二十餘里。歌吹為風,粉汗為雨,羅紈之盛,多於堤畔之草,艷冶極矣。一日之盛,為朝煙,為夕嵐。今歲春雪甚盛,梅花為寒所勒,與杏桃相次開發,尤為奇觀。石簣數為余言:傅金吾園中梅,張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觀之。余時為桃花所戀,竟不忍去。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時;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極其濃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態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此樂留與山僧遊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

J. 文言文<<西湖>>的翻譯

西湖游記二則》之晚游六橋待月記 文/袁宏道 西湖最盛,為春為月。一日之盛為朝煙,為夕嵐。今歲春雪甚盛,梅花為寒所勒。與杏桃相次開發,尤為奇觀。 石簣數為余言:「傅金吾園中梅,張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觀之。」余時為桃花所戀,竟不忍去湖上。由斷橋至蘇堤一帶,綠煙紅霧,彌漫二十餘里。歌吹為風,粉汗為雨,羅紈之盛,多於堤畔之草,艷冶極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時。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 未下夕舂,始極其濃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態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此樂留與山僧遊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 註:①為春為月:是春天,是月下 ②夕嵐:傍晚的山光 ③勒:抑制 ④相次開發:一個接一個地開放 ⑤石簣:一個人的號 ⑥傅金吾:任金吾官的傅某 ⑦張功甫:人名 ⑧戀:迷住 ⑨綠煙紅霧:指綠柳紅桃,葉茂花盛,顏色濃艷 ⑩湖光染翠:湖水成為綠色 ⑾設色:用顏色描繪 ⑿夕舂:夕陽 ⒀極其濃媚:把它的濃媚姿態發揮到極點 ⒁受用:享受. 譯:西湖景色最美的時候是春天,是月夜。白天里最美的是早晨的煙霧,是傍晚的山嵐。 今年春雪很多,梅花被寒氣所抑制,和杏花、桃花次第開放,景觀更是奇特。石簣多次告訴我:「傅金吾園中的梅花,是張功甫玉照堂中的舊物,應該趕快去觀賞。」我當時迷戀著桃花,竟捨不得離開湖上。 從斷橋到蘇堤一帶,綠草成煙,紅花似霧,彌漫二十多里。歌吹的聲音,如風陣陣傳來;仕女的粉汗,如雨紛紛落下;羅衫紈褲的遊客,多於堤畔的草,真是艷麗極了。 然而杭州人游覽西湖,卻僅在上午十一時到下午五時之間;其實湖光翠綠之美,山嵐顏色之妙,都在朝日初升,夕陽未下時才最濃艷。 月景之美,更是難以形容。那花的姿態,柳的柔情,山的顏色,水的意味,更是別有情趣韻味。這種樂趣,只能留給山中的和尚與識趣的遊客享用,那能和俗人說呢! [心靈感悟] 作者撇開一般所共賞的湖光山色,著重描寫西湖六橋(蘇堤上由南而北的六座石拱橋,名為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跨虹)一帶的春月景色,從初春的梅桃杏爭妍到一天的朝煙、夕嵐、月下的獨特美景,用簡潔輕快的筆墨加以描寫,寫出西湖「別是一種趣味」的風致。 為文以審美感受為線索,按照游西湖的先後順序,用平實的文筆記敘了自己游西湖的感想和西湖美麗壯觀的景色,而描繪春季杭州西湖美景時不尚誇飾,只就眼前之景點染幾筆,卻活畫出西湖的「靈性」,表達了與常人不同的獨到審美情趣,從而表現出作者的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獨以自然山水為樂的情感。 簡介作者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學家。字中郎,號石公,公安(今湖北公安縣)人。他與其兄宗道、弟中道都是晚明反復古主義運動的代表人物,當時稱「三袁」。他主張文學創作要「獨抒性靈,不拘格套」,作品語言清新明快,有《錦帆集》、《解脫集》、《瓶花齋集》等。 初至西湖記 從武林門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層崖中,則已心飛湖上也。午刻入昭慶,茶畢,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溫風如酒,波紋如綾;才一舉頭,已不覺目酣神醉,此時欲下一語描寫不得,大約如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時也。余游西湖始此,時萬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晚同子公渡凈寺,覓阿賓舊住僧房。取道由六橋、岳墳、石徑塘而歸。草草領略,未及偏賞。次早得陶石簣帖子,至十九日,石簣兄弟同學佛人王靜虛至,湖山好友,一時湊集矣。 譯文(西湖一):從杭州城北面偏西的門向西走,望見保叔塔高聳在層層山崖中,可(詩人)已心飛到西湖上。中午時分到了昭慶,喝完茶,就劃船進入西湖。山色蔥綠,宛若美人的黛眉;(岸上)春花嫣紅,恰似少女的面頰;湖上和風,如同酒香謊 砣耍緩 脅ㄎ疲 瓢詛幣謊 鴟 8找惶

熱點內容
歐文投籃教學 發布:2025-05-14 06:35:52 瀏覽:580
對配班老師的評價 發布:2025-05-14 06:34:41 瀏覽:344
師德的人物 發布:2025-05-14 06:33:09 瀏覽:175
教師師德個人總結 發布:2025-05-14 05:39:36 瀏覽:667
教師招聘考試模擬題 發布:2025-05-14 05:15:15 瀏覽:455
葯物化學習題 發布:2025-05-14 04:23:45 瀏覽:642
教育培訓章程 發布:2025-05-14 04:13:05 瀏覽:634
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庫 發布:2025-05-14 03:21:37 瀏覽:461
小學語文拍手歌 發布:2025-05-14 02:17:21 瀏覽:531
魔獸有哪些 發布:2025-05-14 01:45:05 瀏覽: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