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買株還珠文言文翻譯

買株還珠文言文翻譯

發布時間: 2020-12-01 08:26:00

A. 買櫝還珠原文及翻譯

原文
楚王謂田鳩曰:「墨於者,顯學也。其身體則可,其言多而不辯,何也?」曰:「昔秦伯嫁其女於晉公子,令晉為之飾裝,從文衣之媵七十人。至晉,晉人愛其妾而賤公女。此可謂善嫁妾,而未可謂善嫁女也。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為木蘭之櫃,薰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翡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此可謂善賣櫝矣,未可謂善鬻珠也。今世之談也,皆道辯說文辭之言,人主覽其文而忘有用。墨子之說,傳先王之道,論聖人之言,以宣告人。若辯其辭,則恐人懷其文忘其直,以文害用也。此與楚人鬻珠、秦伯嫁女同類,故其言多不辯。

翻譯
楚王對田鳩說:「墨子,是聲名顯赫的學者。他親身實踐還可以,他講的話很多,但不動聽,這是為什麼呢?」田鳩回答說:「從前秦伯把他的女兒嫁給晉國的公子,叫晉國給她准備好首飾服裝,跟著陪嫁去的穿著華麗衣服的婢女有七十人。來到晉國,晉國人喜歡陪嫁的婢女,而看不起秦伯的女兒。這可以叫做善於嫁婢女,而不能說善於嫁女兒。楚國人中有一個在鄭國賣珍珠的,做了一個木蘭的匣子,這匣子用肉桂山椒熏過,用珠子和寶玉點綴著,用紅色的美玉裝飾著,用綠色的翡翠環繞著。鄭國人買了他的匣子而還給他珍珠。這可以說是善於賣匣子了,不能說是善於賣珍珠啊。現在社會上的言論,都說一些巧辯華麗的話,君主只看重那些華美的言辭,卻忘了它們是否有用。墨子的學說,傳揚先王的道理,論述聖人的話,來宣傳眾人;如果修飾他的言辭,就怕人們流連於它的文采,忘了它的價值,為了言辭而損害了實用。這和那個楚國人賣珍珠,秦伯嫁女兒完全一樣,所以墨子的言論大多不好聽。」

B. 文言文買櫝還珠翻譯

買櫝還珠
韓非
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為木蘭之櫃,薰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版玫瑰,輯(通『緝權』縫邊)以翡翠,鄭人買其櫝
而還其珠。
此可謂善賣櫝(讀音二聲,匣子)矣,未可謂鬻(讀音yu四聲,賣)珠也。
翻譯:有個在鄭國賣珠子的楚國人,用木蘭木做匣子,薰上桂、椒(香料)的香味,用珍珠和玉石進行點綴,嵌
上玫瑰(紅色美玉),在匣子的邊縫上鑲嵌翡翠,鄭國人買他的匣子卻把珍珠還給他。
這真是善於賣匣子,不能說是賣珍珠啊。
感:勞動創造財富啊!這才體現出智慧和勞動創造的價值啊。何必管他是否賣的是珠子呢!就像現在的時裝成品
是其布料的價值所能比較的嗎?!

C. 買櫝還珠文言文翻譯

有一個在鄭國賣珠寶的楚國人。他用名貴的木蘭雕了一隻裝珠的匣子,將盒子用桂椒調制的香料熏制,用珠寶和寶玉點綴,用美玉連結,用翡翠裝飾,用翠鳥的羽毛連綴。有個鄭國人把匣子買了去,卻把匣子裡面的珠子還給了他,這可以說,這個珠寶商人很善於賣盒子,而不善於賣珠寶。

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為木蘭之櫃,薰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此可謂善賣櫝矣,未可謂善鬻珠也。

(3)買株還珠文言文翻譯擴展閱讀

成語出處

戰國 韓韓非《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為木蘭之櫃,薰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

韓非子生於周赧王三十五年(約公元前281年),卒於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韓非為韓國公子(即國君之子),漢族,戰國末期韓國人(今河南省新鄭)。師從荀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政論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後世稱「韓子」或「韓非子」,中國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D. 文言文全文翻譯:買櫝還珠

然後把珠寶裝在盒子裡面,綴以珠玉,飾以玫瑰:
楚人有賣某珠於鄭者。為木蘭之櫃,熏以桂椒,退還了珍珠,珠寶暢銷起見,特地用名貴的木料;珠,專門賣珠寶的,有一次他到齊國去兜售珠寶:珍珠。買下木匣。
譯文,就買了一個,看見裝寶珠的盒子既精緻又美觀,問明了價錢後。比喻沒有眼力,取捨不當,為了生意好:
春秋時代,楚國有一個商人。
有一個鄭國人,造成許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裝飾得非常精緻美觀,使盒子會發出一種香味,緝以翡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
解釋:櫝:木匣買櫝還珠
出處:《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原文,打開盒子,把裡面的寶物拿出來,退還給珠寶商

E. 買櫝還珠文言文翻譯

有一個在鄭國賣珠來寶的楚源國人。他用名貴的木蘭雕了一隻裝珠的匣子,將盒子用桂椒調制的香料熏制,用珠寶和寶玉點綴,用美玉連結,用翡翠裝飾,用翠鳥的羽毛連綴。有個鄭國人把匣子買了去,卻把匣子裡面的珠子還給了他,這可以說,這個珠寶商人很善於賣盒子,而不善於賣珠寶。

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為木蘭之櫃,薰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此可謂善賣櫝矣,未可謂善鬻珠也。

(5)買株還珠文言文翻譯擴展閱讀

成語出處

戰國 韓韓非《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為木蘭之櫃,薰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

韓非子生於周赧王三十五年(約公元前281年),卒於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韓非為韓國公子(即國君之子),漢族,戰國末期韓國人(今河南省新鄭)。師從荀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政論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後世稱「韓子」或「韓非子」,中國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F. 買櫝還珠古文翻譯

原文:抄 標題:買櫝還珠 作者或出處:《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楚人有賣某珠於鄭者。為木蘭之櫃,熏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緝以翡翠。
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此可謂善買櫝矣,未可謂善鬻珠也。

譯文或注釋:

有個楚國商人在鄭國出售珍珠。他用木蘭名貴木料做小盒子,用香料把盒子熏香,還用珠寶、玫瑰、翡翠來加以裝飾。
一個鄭國人買走了這個盒子,卻把珍珠還給了他。這真是善於賣盒子,不能說是賣珍珠啊。

【注釋】

[1]為(Wéi):製做。木蘭:一種高級木料。櫃:這里指小盒。
[2]桂椒:香料。
[3]綴(zhuì):點綴。
[4]玫瑰(méigui):一種美麗的玉石。
[5]緝:裝飾邊沿。翡翠(fěicuì):一種綠色的美玉。
[6]櫝(dú):小盒。還:退回。
[7]鬻(yù):賣。

G. 買櫝還珠的文言文翻譯,急用!~~~~

這春秋時代,楚國有一個專賣珠寶的商人。有一次,他帶上一批珠寶到鄭國去賣,為了吸引顧客購買,他想了一個招攬顧客的辦法。
他選了一些上等的蘭木,做成許多精美的小盒子,並在盒子外面雕刻上精緻的玫瑰花紋,四周還鑲嵌了許多彩色的羽毛。他想,把珠寶放在這樣的精美而散發出奇香的小盒子中,鄭國人就一定會被吸引而購買珠寶。
於是,這個珠寶商就滿懷希望地帶上這些貨到了鄭國。到達鄭國之後,他來到最繁華、熱鬧的街市上展示他的珠寶。果然不出所料,馬上有許多人圍攏來駐足觀看並欣賞。而有一個鄭國人看見如此精美裝飾的盒子,毫不猶豫買下一個,打開盒子後把裡面的珠寶退還給珠寶商後,十分高興地的走了。這
可以說是善於賣匣子了,不能說善於賣珍珠!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為木蘭之櫃,熏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此可謂善賣櫝矣,未可謂善鬻珠也。
原文:
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為木蘭之櫃,熏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此可謂善賣櫝矣,未可謂善鬻珠也。

H. 買櫝還珠文言文重點字翻譯

重點字翻譯:

1、楚人:楚國人。

2、其:代詞,他的(指楚國人)。

3、珠:珠寶

4、於:在。

5、鄭:鄭國。

6、者:.....的人。

7、為:做,製造。

8、木蘭:一種名貴的木頭。

9、之:的。

10、櫃:盒子。

11、薰:香草;這里作動詞, 用香料熏染。

12、以:用。

13、桂:桂木.

14、椒:花椒,香料。

15、綴:點綴,裝飾。

16、珠玉:珠子和寶玉。

17、飾:裝飾。

18、玫瑰:美玉。

19、輯:同「緝」,連綴

20、羽翠:翠鳥的羽毛。

21、櫝:盒子。

22、而:卻。

23、還:退還。

24、此:這,指代楚人的行為(為木蘭之櫃,薰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

25、可:可以,能夠。

26、謂:說,認為。

27、善:擅長,善於。

28、未:不。

29、鬻(yù ):賣。

戰國末期·韓非子《買櫝還珠》原文:

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為木蘭之櫃,薰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此可謂善賣櫝矣,未可謂善賣鬻珠也。

翻譯

有一個在鄭國賣珠寶的楚國人。他用名貴的木蘭雕了一隻裝珠的匣子,將盒子用桂椒調制的香料熏制,用珠寶和寶玉點綴,用美玉連結,用翡翠裝飾,用翠鳥的羽毛連綴。有個鄭國人買下了匣子,卻把匣子裡面的珠子還給了他,這可以說,這個珠寶商人善於賣盒子,而不善於賣珠寶。

(8)買株還珠文言文翻譯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本文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講述了鄭人買下木匣,退還了珍珠的故事,比喻沒有眼力,取捨不當。《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是戰國末期思想家韓非創作的一篇散文。此文主要講明君治理國家要有辦法,全文分為六章,分別從「忠言逆耳」「民為利士為名」「以身作則」「誠信」等方面論說,至今也有很重要的意義,值得後人借鑒和學習。

作者簡介

韓非子生於周赧王三十五年(約公元前281年),卒於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韓非為韓國公子(即國君之子),漢族,戰國末期韓國人(今河南省新鄭)。師從荀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政論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後世稱「韓子」或「韓非子」,中國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I. 買櫝還珠,文言文翻譯

買櫝還珠
【拼音】:mǎi dú huán zhū

【解釋】:櫝:木匣;珠:珍珠。買下木匣,退還了珍珠。比喻沒有眼力,取捨不當。

【出處】:《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為木蘭之櫃,熏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

【示例】:不善讀書者,昧菁英而矜糟粕。~,雖多奚益?改用白話,決無此病。 ★清·裘廷梁《論白話為維新之本》

【近義詞】:捨本逐末、本末倒置、反裘負薪
【反義詞】:去粗取精
【語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成語故事】:傳說楚國有個珠寶商到鄭國去賣珍珠,為了吸引顧客,他做一個很漂亮的用名貴木料做成的盒子,匣子還鑲嵌著寶石和翡翠,看起來十分華貴。一個鄭國的買主抱著珍珠匣子便以高價買下,打開匣子取出珍珠還給楚國商人

J. 買櫝還珠的文言文翻譯

有一個楚國人賣他的珠子給鄭國人,用木蘭做了一個匣子,用桂椒熏染它,用珠子和寶玉連結它,用美玉裝飾它,用翡翠點綴它。鄭國人買了他的匣子卻退還了他的珍珠。這可以說是善於賣匣子了,不能說是善於賣珍珠。

熱點內容
教師招聘考試模擬題 發布:2025-05-14 05:15:15 瀏覽:455
葯物化學習題 發布:2025-05-14 04:23:45 瀏覽:642
教育培訓章程 發布:2025-05-14 04:13:05 瀏覽:634
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庫 發布:2025-05-14 03:21:37 瀏覽:461
小學語文拍手歌 發布:2025-05-14 02:17:21 瀏覽:531
魔獸有哪些 發布:2025-05-14 01:45:05 瀏覽:911
微生物標本採集原則 發布:2025-05-14 01:41:26 瀏覽:769
泰益欣生物科技 發布:2025-05-13 23:45:47 瀏覽:206
好未來語文 發布:2025-05-13 23:30:47 瀏覽:798
胃有哪些 發布:2025-05-13 21:28:01 瀏覽: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