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色彩入門
工具有蠻多
首先紙—B4等專用漫畫原稿紙,黑白稿要求平滑不易鉤筆,有比較好的吸收性但不能過於容易吸收墨汁,不然容易造成筆觸化開的現象
彩稿要求吸收性好,快乾不易脫落顏料的紙,和黑白是不一樣的。
筆—有分為筆尖和筆桿,筆尖又分為D筆尖,G筆尖,學生筆尖,圓筆尖
筆桿有多用和圓筆用兩種 市面上有買,所以可以不要介紹了~
墨水—選不容易化開,快乾的就可以了,多試試,覺得哪種好就用哪種
顏料—自己去選吧,選快乾的
橡皮擦—要不太掉屑的,白色軟質的(擦的時候朝同一個方向擦才不會擦壞紙)
鉛筆—隨便哪中都可以,畫的時候輕點,要准備藍色鉛筆,藍色的鉛筆不會被復印出來
尺—有種雲型尺,畫弧度很好用,但不是很多地方都有買,自己去找找吧。其他的就差不多市面上都有了
記得上墨線的時候要讓尺溝向下,或在尺的背面放一個一圓的硬幣,以免墨水沿尺子蘸開來
還有像一些用來做效果的網點
買書的畫都有教怎麼用
市面上有—游素蘭和喬英的漫畫學院
北川美杏的漫畫學院
有很多教漫畫的書
自己買來看,一邊看一邊學,
畫風每個人都應該有每個人的特色,所以不主張和哪個老師畫的一模一樣,前期可以通過模仿提高畫技,後期可要慢慢的專研自己的畫風~~~~~
加油!!中國畫的工具:筆、墨、紙、硯俗稱「文房四寶」,是東方文化的標志。它不僅是繪畫用具,也是書寫工具,一直伴隨著中國文明的發展。數千年來,人們在創造和使用筆、墨、紙、硯的過程中,也把它們的各種功能和使用技巧發展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中國畫的各種效果和技法都是與繪畫工具分不開的。
筆:毛筆有很多種,主要分為硬毫、軟毫和兼毫三類。硬毫筆鋒毛較硬,吸水少、彈力強,筆觸古樸蒼勁,在描畫山石、古樹等有很強的表現力。軟毫筆鋒毛較軟,吸水多。蘸墨或色後能畫出墨韻豐富的效果,用於表現各種果實、葉子、羽翅、雲霧等,烘染著色時也常用。兼毫筆鋒毛軟中帶硬,筆觸變化豐富,在表現復雜景物時,如茂密山林、動物等常用,是繪畫時用處最多的一種筆。
墨:墨的種類有油煙墨、松煙墨、墨膏及墨汁等。開始學畫用墨汁較方便實用,加點清水就成淡墨,用墨塊在硯台上稍磨,即可增加墨的濃度,畫完以後要洗去剩墨。
紙:紙分生宣、熟宣,種類很多。寫意國畫要用生宣紙,生宣紙吸水性很強,像安徽出產的「特凈皮」是最好的,但價格較貴。對初學者來說,開始學畫時用「雲南宣」、或毛邊紙、「元書紙」就可以了,需要創作時再用好一點的紙。熟宣紙是用礬水加工過的生宣紙,減弱了生宣紙的吸水滲墨性,筆墨在熟宣紙上不會產生泅濕擴散的效果,多用來畫工筆畫。
氈子:生宣紙吃水以後,很容易潤透紙背,墨色易跑掉,所以需要用氈子襯在紙的下面,呢子或毛毯也可以代替,但要求平整,最好是淺色的。如果使用時間長了,氈子上有很多沉積墨色,可以洗干凈以後再用。
筆洗:主要是用來涮筆用的盛水器皿,如果沒有筆洗,可用瓶子代替,要求瓶口要大,盛水要多。
調色用具:要准備三、四個白色盤子,有調墨的、有調色的。用完以後要清洗干凈。注意不要用有花或帶顏色的,以免影響調墨、調色的效果。
顏色:國畫顏色種類很多,有膏狀、袋裝多種規格。國畫顏料質細透明,質量有高檔和低檔之分。一般從天然植物和礦物質中提煉出的顏色比化學合成的顏色要好,顏色鮮艷純正,不宜褪色,但價格昂貴,初學者可選用市場上出售的鉛袋、盒裝的一般國畫色。隨著繪畫技巧的發展,許多人在畫國畫時也選用一些水彩色和廣告色。
硯:盛墨的容器,以端硯和款硯為上乘。好的硯台不僅可以作為書畫工具,還可以作為觀賞的藝術品,並有很高的文物收藏價值。
2、簡筆畫是成人對物象高度概括的結晶,不是兒童思維的結果。
3、簡筆畫不利用兒童的智力發展,學了早晨太陽的畫法就不會中午的太陽咋畫。
4、簡筆畫能夠被許多家長所接受,其注意原因是不懂兒童繪畫語言。
覺得最好是去報一個學習班,有老師教再加上你的興趣愛好,進步會更大的
Ⅱ 美術色彩知識有哪些
水粉畫應注意兩大點:
1.色相搭配
素描畫時不用考慮色彩搭配,水粉不同,要考慮色彩之間的搭配和諧,和穿衣服差不多,都是灰的要搭配些純的東西,都是純的要搭配灰的,靜物中沒有就要製造和改造,如襯布太純,顯不出水果,要主觀調低襯布的純度,兩塊布都太純了,要調低其中一塊,兩塊布都太灰,要提高一塊純度。造成畫面的和諧(常用的辦法是變調或改變他們的面積)來達到畫面和諧。(水平高的老師擺出來的靜物本身就很和諧,也有老師不太注意這些只考慮了素描中的構圖聚散穩定,所以畫起來不主觀調整怎麼畫都一般)。 其實認真觀察光源色,環境色,就算不和諧的色塊也能統一起來,從多色相當中組織好色調。當然對於初學還是盡量用同類色作畫容易出效果。
2.視覺中心(主次分別)
素描中視覺中心很容易定,特別頭像,那個角度都可以是五官為中心,其它地方減弱了對比。而畫色彩時就散了,看那都是花花綠綠,不知道表現什麼了,所以心中要定一個視覺中心,它的對比強度最強,別的都不能超過它,超過來也要主觀的減弱它,反過來中心對比不明顯,也要主觀的拉大它的對比。這樣就有主次之分了。和頭像的道理一樣,突出五官,突出主體嗎。 一般視覺中心的對比強,周邊對比弱,中心的投影重,周邊的弱。中心純度高,周邊低。
3.不掌握色彩三要素
看一個物體或一塊襯布還是一顆大樹,由一端向另一端的變化,除了明度變化,還有色相和純度的變化,如一個罐子左端暗右端明,伴隨著還有左端冷右端暖,左端純右端灰。所以觀察點更要放在對物體兩頭的觀察,把握大的色彩傾向,中間的細節或過度色塊就容易把握了,就算看不清楚蒙也可以,只要大傾向正確局部錯誤也不會太影響整體效果。
說了這么多,其實就是一個主觀取捨的問題和對比統一的問題。切不可最求和對象一致,最求的目標是比對象更和諧更美。
Ⅲ 美術基礎和色彩搭配
你學什麼畫的?首先你要確定你這一幅畫的色調:冷色還是暖色。再確定基色,然後再在色調中對基色進行搭配,一般我們選基色的補色為主要配色:如黃陪紫 藍配橙。當我們還要注意所畫物體的固有色於環境色。
物體在光的照射下固有色會弱化:畫時要加白,在暗部會變深:要加其補色使其純度降低。
色感是要慢慢培養的,不要著急多看點書。
人像色彩特徵:
人像寫生中首先要區別亮面,暗面,反光幾個大面顏色的冷暖鮮灰的不同,還要用色彩做進一步深入細致的塑造,不能只畫素描的明暗變化.面部的每一個體面轉折,都會改變受光角度使色彩變化,因而每深入一步的塑造都是伴隨著冷暖,明暗,鮮灰的變化.
皮膚色彩變化的規律
不同人皮膚的顏色是有區別的,不僅人種有黑,白,黃,棕各種膚色的區別,而且同是黃色人種的中國人,男女老少也各異,不同人的皮膚差別有的很懸殊.但其中也可以尋找一些色彩變化的共同規律,比如,頭部中額頭的顏色一般偏暖,下頜以及脖子的顏色偏冷,兩頰的顏色偏紅,手的皮膚顏色比臉的顏色暖,手背常摻雜有靜脈的青色.
人物膚色過度與色彩銜接的技巧
膚色的變化是柔和,細致,微妙的,繪畫時要避免簡單生硬.使用水彩和水粉畫人物的皮膚時,開始時宜使用時濕畫法,趁顏色濕潤時連續鋪色使之銜接自然,力求整體完成,然後再加以適當的修整.局部著色可以適當暈染,以利銜接.使用水粉,水彩的較少使用干畫法畫皮膚,因為如果沒有豐富的經驗和技巧,由於不易掌握色彩的干濕變化,很難做到皮膚色彩銜接得柔和,自然.
使用油畫顏色畫人物時,膚色的調配應當與畫靜物和風景時不同,要求更為細致確切,避免生硬和單調的顏色.
組織好頭部和背景的色彩關系
背景起到雕塑空間,襯託人物的作用.由於色彩的對比作用,不同的背景對於前景人物的色彩是起到不同的影響的,背景顏色會改變人對臉色的感覺.灰背景前臉色顯得濃重,冷色背景前臉色發暖,暖色背景前臉色發冷,深色背景前臉色較深.可以根據需要,通過 有意識的搭配背景顏色來加強和減弱臉色的每些部分.背景的顏色在構成畫面總的色調方面也起著作用.為了調整方便,大多數人平時置備許多不同顏色的襯布,使用是根據需要隨時調換.
Ⅳ 美術色彩步驟怎麼畫
我反對上樓的觀點
色彩的確是感性的東西
但是既然是靠感性
那為什麼還說是看到什麼顏色就畫什麼顏色呢
難倒你的眼睛能分辨那麼多的顏色么
色彩是既要觀察又要靠自己的主觀意識去畫得
如果單憑看到什麼酒畫什麼的畫
我相信這幅色彩的顏色也好不到哪去
色彩顏色是可以多練的
可以自己去多方面的嘗試調顏色
很多顏色調多了
下次畫得時候自然就運用自如了
Ⅳ 美術色彩調色技巧
調色技巧:
(1)調色時需小心謹慎,一般先試小樣,初步求得應配色塗料的數量,然後根據小樣結果再配製大樣。先在小容器中將副色和次色分別調好。
(2)先加入主色(在配色中用量大、著色力小的顏色),再將染色力大的深色(或配色)慢慢地間斷地加入,並不斷攪拌,隨時觀察顏色的變化。
(3)「由淺入深」,尤其是加入著色力強的顏料時,切忌過量。
(4)在配色時,塗料和乾燥後的塗膜顏色會存在細微的差異。各種塗料顏色在濕膜時一般較淺,當塗料乾燥後,顏色加深。因此,如果來樣是干樣板,則配色漆需等乾燥後再進行測色比較;如果來樣是濕樣板,就可以把樣品滴一滴在配色漆中,觀察兩種顏色是否相同。
(5)事先應了解原色在復色漆中的漂浮程度以及漆料的變化情況,特別是氨基塗料和過氯乙烯塗料,需更加註意。
(6)調配復色塗料時,要選擇性質相同的塗料相互調配,溶劑系統也應互溶,否則由於塗料的混溶性不好,會影響質量,甚至發生分層、析出或膠化現象,無法使用。
(7)由於顏色常帶有各種不同的色頭,如果配正綠時,一般採用帶綠頭的黃與帶黃頭的藍;配紫紅時,應採用帶紅頭的藍與帶藍頭的紅;配橙色時,應採用帶黃頭的紅與帶紅頭的黃。
(8)要注意在調配顏色過程中,還要添加的哪些輔助材料,如催干劑、固化劑、稀釋劑等的顏色,以免影響色澤。
(9)在調配灰色、綠色等復色漆時,由於多種顏料的配製,顏料的密度、吸油量不同,很可能發生「浮色」「發花」等現象,這時可酌情加入微量的表面活性劑或流平劑、防浮色劑來解決。如常加入0.1%的硅油來防治,國外公司生產的各種表面活性劑,需分清用在何種溶劑體系,加入量一般在0.1%~1%。
(10)利用色漆漆膜稍有透明的特點,選用適宜的底色可使面漆的顏色比原塗料的色彩更加鮮明,這是根據自然光反射吸收的原理,底色與原色疊加後產生的一種顏色,塗料工程稱之為「透色」。如黃色底漆可使紅色更鮮艷,灰色底漆使紅色更紅,正藍色底漆可使黑色更黑亮,水藍色底漆使白色更潔凈清白。奶油色、粉紅色、象牙色、天藍色,應採用白色做底漆等。
(5)美術色彩入門擴展閱讀:
調色是指將特定的色調加以改變,形成不同感覺的另一色調圖片。 調色是最容易迷惑大家,在實踐中感到非常難以把握的一項技術。讓眾多的愛好者到處討教程,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和時間搞調色試驗。
色彩搭配:
色彩搭配的問題確實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這一代的設計師比上一代的設計師,所能運用的色彩工具多了許多。如今,我們能運用好計算機為我們提供的豐富色彩,看來不是很簡單的事情。就我個人而言,在我從事設計師工作以來,往往也會迷失在色彩的世界。
配色所要注意的要素實際設計時,我們經常會按照設計的目的來考慮與形態、肌理有關聯的配色及色彩面積的處理方案,這個方案就是我的配色計劃。在做配色計劃時,我們應該考慮下述幾點以突出視覺效果。
底色和圖形色在設計時我們會經常遇到用幾個色做各種形的構成,作為底的色我們往往會將它推遠,而作為圖形或文字的色我們要將它拉近。這就需要我們了解受配色關系的影響是什麼樣的。一般明亮和鮮艷的色比暗濁的色更容易有圖形效果。
因此,配色時為了取得明了的圖形效果必須首先考慮圖形色和底色的關系。圖形色要和底色有一定的對比度。這樣才可以很明確的傳達我們要表現的東西。我們要突出的圖形色必須讓它能夠吸引觀者的主要注意力。如果不是這樣就會喧賓奪主。
參考資料:
網路-調色
Ⅵ 美術色彩怎麼調色
"美術色彩"調色方來法有自很多。如三原色:"紅色、黃色、藍色"這三種顏色可以調出上百種顏色。單純的紅色可以調出,肉粉色,淺粉色,紅粉色,朱紅色,桃紅色,血紅色,玫瑰紅、等等。三基色:"橙色,紫色,綠色".就是三原色勾兌的顏色,其他諸如:
朱紅色 + 黑色少量 = 啡色 。 天藍色 + 黃色 = 草綠、 嫩綠 。
天藍色 + 黑色 + 紫 = 淺藍紫 。草綠色 + 少量黑色 = 墨綠 。
天藍色 + 黑色 = 淺灰藍。 天藍色 + 草綠色 = 藍綠。
白色 + 紅色 + 黑色少量 = 禇石紅。 天藍色 + 黑色(少量) = 墨藍 。
白色 + 黃色 + 黑色 = 熟褐 。 玫紅色 + 黑色(少量) = 暗紅。
紅色 + 黃 + 白 = 人物的皮膚顏色。 玫紅色 + 白色 = 粉玫紅
....... ..............................................
在實際繪畫中可根據色彩譜,靈活運用,即可調出自己需要的色彩。
Ⅶ 怎麼自學美術色彩
怎樣學?應該是各有各的一套方法,你要是在上美術班的話,建議你找個班上色彩感覺好的你又喜歡他那種畫法的,一畫靜物色彩寫生就坐到他的旁邊,只要是你能看到他作畫的地方就行,跟著他的感覺走,同時加入你自己的理解。就這樣跟上一段時間,會有效果的,重要是自己動腦子,把別人的好東西吸收進你的畫里,不能死抄。
還有就是可以先把每一個物體上的色彩理解成不同的色塊,把顏色一塊一塊的根據靜物的色彩變化畫上去,爭取每一塊顏色都有色彩變化(或是固有色或是環境色或是亮部)。那樣畫出來色彩就會豐富。具體的你還得自己研究研究。先說到這里!
選本好的色彩書也是很有必要的。我就喜歡亮灰調,看上去很柔和,色彩也很漂亮!
Ⅷ 美術色彩要怎麼學
論色彩,你找對人了。不同於素描需要多年的造型基礎,色彩只要勤加練習就能畫的很好了。
我當初也就學了兩三個月,到大學畫的更少。顏料一學期都沒加過一次。
1找好書!
建議你先找個你認為畫的最好的老師,讓他帶你挑幾本色彩好書。或者直接到專門賣美術批發書的地方問老闆,哪些書賣得最好。每年也就那幾本,央美清美的畢業學生出的(我是09畢業,當年是買了幾本,其他垃圾的書最好看都別看)
2技巧
這說來也簡單。你既然還沒畫過幾次,以我的經驗來看,你現在的畫面是不是很稀?不知道該有的顏料飽和度(這是練手感的活,切勿超之過急)還有畫面可能會很臟,這就關乎調色。要注意冷暖色,在你要表現冷的地方,如果調色中加了暖色就會不倫不類,暖色地方加了冷色又會暗不下去。因為現在七月多,到大概12月多才考試,你這段時間都畫畫的話,是絕對來得及的。但如果你不肯犧牲文化課,只學所謂暑假的半個月,我看除非你天分高的嚇人,不然色彩肯定不能考好。建議先多多臨摹,然後到一定階段臨摹幾張後就寫生一張,不停循環。到考試臨近時大概一兩個月的樣子,開始練默寫。此時要(臨摹+寫生+默寫)。
3心理篇
我學畫的時候也是想知道些技巧,以為那樣可以快點使畫技上軌道。但其實很多東西即使老師明明白白說給你聽,你當下也是不能完全懂的。學畫真正的老師應該是自己。在以自己的情況為前提下,多多揣摩。
加油吧
Ⅸ 美術色彩初學者.應注意什麼..
多看看資料,了解自己喜歡並且擅長哪一種風格類型的,先臨摹在寫生最後默寫,注意大關系,大效果,希望對你有幫助
Ⅹ 美術色彩素描的基礎知識
色彩構成理論知識講義篇 編輯 | 刪除 | 許可權設置 | 更多▼ 設置置頂 推薦日誌 轉到私密記事本 ゞ-7~水墨ぐ 發表於2009年06月19日 23:30 閱讀(2) 評論(0) 分類: 色彩 許可權: 公開 一、關於色彩
視覺藝術語言的元素包括造型要素、色彩要素、肌理要素三個方面:
平面 —— 二維:點、線、面
造型要素 實空間:點、線、面
立體
虛空間:點、線、面
色相
色彩要素 明度
純度
肌理要素———視覺產生的觸覺、幻覺
視覺藝術的三大要素是相互關聯的、相互依存的整體。色彩是視覺藝術、造型藝術的重要要
素之一,色彩起著先聲奪人的作用。但色彩又不能脫離形體、空間、位置、面積、肌理等單獨存
在,所以研究色彩問題必然牽扯以上諸方面的關系。
1、色彩構成
將兩個以上的單元,按照一定的原則,重新組合形成新的單元稱之為構成。將兩個以上的
色彩,根據不同的目的性,按照一定的原則,重新組合、搭配,構成新的美的色彩關系就叫色彩
構成。
2、繪畫色彩與設計色彩
繪畫色彩、設計色彩其原理是一致的。繪畫色彩包含著寫實色彩和裝飾色彩,設計色彩同樣
也包括裝飾色彩和寫實色彩,只是各自的側重不同而已。現代繪畫中,裝飾的配色方法被廣泛的
使用,使繪畫色彩與設計色彩的界限越來越模糊。當然繪畫色彩和設計色彩存在著區別,如寫實
繪畫的色彩側重於科學再現,設計性的色彩側重於抽象的裝飾但它們都是以科學的理論為指導。
二、色彩物理學
小林秀雄在《近代繪畫》中評論莫奈一章中說:「色彩是破碎的光-----,太陽的光與地球相
撞,破碎分散,因而使整個地球形成美麗的色彩-----。」
根據現代物理學證實,色彩是光刺激眼睛在傳到大腦的視覺中樞而產生的一種感覺,人對色
彩感覺的完成,首先要有光,要有對象,要有健康的大腦和眼睛,其中缺一不可,因此為了更好
的研究、應用色彩,就需要掌握光到達眼睛的物理學知識,光進入眼睛至腦引起感覺作用的生理
學知識。
1、 光譜
17世紀英國物理學家牛頓用三棱鏡揭開了彩虹的奧秘。如果我們把白色日光從一夾縫倒入
黑暗的房屋中,並使這一白光穿過玻璃棱鏡,棱鏡就會將白光分離成紅、橙、黃、綠、青、藍、
紫各種顏色的光,當這些光投照在白色牆壁上時,我們就會在這黑暗之中見到與彩虹有相等顏
色秩序的光色譜。這種現象叫做光的分解或光譜。
2、 單色光與復色光
牛頓以前的學者,認為白色是最簡單的光線。牛頓用三棱鏡把白光分解為紅、橙、黃、綠、
青、藍、紫色光,如在光線分散的中途加一塊凸透鏡,使分散的光線在凸透鏡與映幕之間的某
一點集中,而集中的一點則又是白色光。所以白色光即為復色光。
經三棱鏡分解的紅、橙、黃、綠、青、藍、紫任意一個色光再經三棱鏡不再分解,映幕上
仍是原來的色光,這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單色光。
3、 可見光譜與不可見光譜
用三棱鏡分解太陽光形成的光譜,是人類眼睛所能看的范圍。從最長的紅色光波約780毫
微米,依次縮短,到紫色光波約380毫微米,這個區域為可見光譜,也就是說使我們人類所能
看到的顏色。換句話說,色彩是一種視知覺,是光作用於眼睛的結果。那麽,780毫微米以外
的則是紅外線、電波等不可見光譜,通過儀器才能觀測。
4、 光源色
由各種光源(標准光源:1、白熾燈2、太陽光3、有太陽時所特有的藍天的晝光)發出的
光,光波的長短、強弱、比例性質不同,形成不同的色光,叫做光源色。如:普通燈泡的光所
含黃色和橙色波長的光多而呈現黃色味,普通熒光燈所含藍色波長的光多則呈藍色味。那麽,
從光源發出的光,由於其中所含波長的光的比例上有強弱,或者缺少一部分,從而表現成各種
各樣的色彩。
5、 顏料色
在白紙上塗上紅顏料就可看到紅色,塗黑顏料就可看到黑色,是什麽原因呢?和電燈的
色一樣,從光源射來的光直接進入眼睛是看不到顏色的,從光源來的光若碰到紙或顏料等不
透明的物體,在那裡一部分被吸收,剩下的反射入眼睛,這才可以見到色。太陽光的白色光
遇到紙,紙完全不吸收光,全部反射,於是,紙也等比例的包含各種波長的光而可以看到白
色。灰色也是反射著等比例的各種波長的光,但是白色是全部反射照射光,而灰色則是把各
種波長的光全部少量的吸收,剩下的再反射出去,所以看著比白色暗。再一張紙上塗上黑顏
色,由於光全部吸收而不再反射,結果就看到了黑色。那麽紅顏料只反射所照射的白色光中
的紅單色光,吸收了剩餘的光才可以紅紫這樣的光譜表示,可是黃稍帶著綠和藍的色消失了。
這就是說,紅顏料是反射以紅色為中心的光譜色,吸收所剩的光色。這樣,類似顏料的物體
色雖同樣是紅色,但並不同於單光色,而是產生以幾個單光色混合為一個色的感覺,故而把
這樣的色叫做復合光的色。
其次,色玻璃等透明物體的色,是由玻璃吸收一部分光源來的光,透過所剩的光後進入眼
後所見到的色,它也是一種復合光的色。
6、物體色
這樣我們看到的色,無論是動植物的色、服飾的色還是建築和器物的色,幾乎都是取決於光源光、反射光、透射光的復合色光。把這樣的色特別命名為物體色,以與自己發光的光源色相區別。但是物體色不是一成不變的,光源色的改變也會使
物體色發生變化。
三、色彩的體系
1、色的三屬性
世界上幾乎沒有相同的色彩,根據人自身的條件和觀看的條件我們大約可看到200萬到800
萬個顏色,這些色彩大致區分的話,可以分為白、灰、黑那樣不著彩的色叫無彩色,和紅、黃、
藍等那樣有彩的色叫有彩色。
各種色彩現象都具有色相、明度和純度三種性質。對色彩三要素的理解和掌握,是學習色彩
構成的基礎。
①色相:指色彩的相貌,是區別色彩種類的名稱。指不同波長的光給人的不同的色彩感受。紅、橙、黃、綠、藍、紫等每個字都代表一類具體的色相,它們之間的差別屬於色相差別。在應用色彩理論中,通常用色環來表示色彩系列。處於可見光譜的兩個極端紅色與紫色在色環上聯結起來,使色相系列呈循環的秩序。最簡單的色環由光譜上的6個色相環繞而成。如果在這6色相之間增加一個過渡色相,這樣就在紅與橙之間增加了紅橙色;紅與紫之間增加了紫紅色,以次類推,還可以增加黃橙、黃綠、藍綠、藍紫各色,構成了12色環,12色相是很容易分清的色相。如果在12色相間再增加一個過渡色相,如在黃綠與黃之間增加一個綠味黃在黃綠與綠之間增加一個黃味綠,以此類推,就會組成一個24色的色相環。24色相環更加微妙柔和。色相涉及的是色彩「質」方面的特徵。
②明度: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任何色彩都有自己的明暗特徵。從光譜上可以看到最明亮的顏色是黃色,處於光譜的中心位置。最暗的是紫色,處於光譜的邊緣。一個物體表面的光反射率越大,對視覺的刺激的程度越大,看上去就越亮,這一顏色的明度就越高。因此明度表示顏色的明暗特徵。明不可以說是色彩的骨架,對色彩的結構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明度在色彩三要素中可以不依賴於其他性質而單獨存在,任何色彩都可以還原成明度關系來考慮,例如黑白攝影及素描都體現的是明度關系,明度適於表現物體的立體感和空間感。黑白之間可以形成許多明度台階,人的最大明度層次辨別能力可達200個台階左右,普通使用的明度標准大都為9級左
右。
③、 純度:指色彩的鮮艷度。從科學的角度看,一種顏色的鮮艷度取決於這一色相發射光的
單一程度。人眼能辨別的有單色光特徵的色,都具有一定的鮮艷度。不同的色相不僅明度
不同,純度也不相同。例如顏料中的紅色是純度最高的色相,橙、黃、紫等色在顏料中純
度也較高,藍綠色在顏料中是純度最低的色相。在日常的視覺范圍內,眼睛看到的色彩絕
大多數是含灰的色,也就是不飽和的色。有了純度的變化,才使世界上有如此豐富的色彩。
同一色相即使純度發生了細微的變化,也會帶來色彩性格的變化。
2、色的表示方法
由於工業的發展,在印染、塗料、裝飾材料、印刷等許多門類的工業中都需要更多種類的顏色。
面對如此發展的色彩需求,必須有一個系統的科學的色彩表示方法,以求使用中對色彩便利的選擇
和正確的應用。其中有適用於藝術家與設計師使用的通過用三維空間來表示明度、色相與純度的色
立體。色立體的科學性在於它所標示顏色,它是以精密的測色儀所測定的標准色樣,可供印刷、印
染、造紙、美術設計等各行業為配色的參照。在藝用色彩學中,色立體的用途不僅限於配色方面,
對於藝術工作者來說有色立體所顯示出的色彩體系結構,有助於對色彩進行完整的邏輯分析。為方
便藝術家、設計師、印刷技術人員使用,後又發展為色立體圖冊。
四、色彩的混合
1、加法混合
加法混合指的是色光的混合 兩種以上的光混合在一起光亮度會提高,混合色的總亮度等於相
混各色光亮度的總和,因此叫加法混合。色光混合中,三原色光是朱紅、翠綠、藍紫,這三種色
光不能用其他色光相混而產生。朱紅 翠綠=黃、翠綠 藍紫=藍、藍紫 朱紅=品紅。當三原色光按
一定的比例 相混時,所得到光是無彩色的白色光。如果只通過兩種色光相混就產生白光,那麽這
兩種色光就是互補關系。如:朱紅 藍、翠綠 紫紅、藍紫 黃都是互補關系。
2、減法混合
指的是顏料、染料的混合,透過重疊的彩色玻璃紙或色玻璃所映現的混合色。減法混合的三
原色是加法混合三原色的補色,即翠綠的補色品紅、藍紫補色淡黃、朱紅的朱紅的補色天藍色,
這三原色,是不能用任何顏色混合出來的,用兩種原色混合出來的顏色稱為間色。如:紅 藍=
紫、黃 紅=橙、黃 藍=綠。如果兩種顏色能混合出黑色或灰色,那麽這兩種色就是互補色。用
三種原色相混會產生含灰的復色如棕色、橄欖綠色等,當三原色按一定的比例相混可以產生黑色
或黑灰色。在減法混合中,混合的色越多,明度越低,純度也會下降。在印刷中重疊透明的油墨
所表現的混色就是減法混合的一種。
3、中性混合
無論是色光的混合還是色料的混合,都是色彩未進入眼睛之前以在視覺外混合好了,再由眼
睛看到。這種視覺外的混色為物理的混色。另一種情況是顏色在進入視覺前沒有混合,而在一定
的條件下通過眼睛的作用將色彩混合起來。這種發生在視覺內的混色為生理混色。由於視覺混色
效果在知覺中沒有變亮也沒有變暗的感覺,它所得到的亮度感覺為相混各色的平均值,因此叫中
性混合。
有兩種視覺混合的方式:①顏色旋轉混合,這是由於轉動的色盤使眼睛的視網膜在同一位置
上不斷快速更換色彩刺激的緣故。混合效果在色相方面與加法混合的規律相似,但在明度上卻是
相混各色的平均值。②空間混合,是指由於空間距離和視覺生理的限制,眼睛辨別不出過小或過
遠物象的細節,把各不同色的色塊感受成一個新的色彩,這種混合受空間距離的影響,稱為空間
混合。空間混合屬中性混合,即不加光也不減光。用空間混合的方法達到的混色效果比用顏料直
接混合的效果要明亮。印刷中的三色版網點的排列,就是這種混合原理。
五、色彩對比
1、同時對比與連續對比
當兩種或兩種以上顏色同時並放在一起,雙方都會把對方推向自己的補色。如:紅和綠放在
一起,紅的更紅,綠的更綠;黑和白方在一起,黑的更黑,白的更白,這種現象屬於色彩的同時
對比。色相對比、純度對比、明度對比都屬於同時對比整體中的各個部分。
連續對比現象與同時對比現象都是視覺生理條件的作用所造成的,它們出於一個原因,但發
生在不同的時間條件。同時對比主要指的是同一時間下顏色的對比效果,連續對比指的是不同時
間的條件下,或者說在時間運動的過程中,不同顏色刺激之間的對比。如:當我們長久的注視一
塊紅顏色之後,看到周圍的東西發綠;當我們在暖色光的環境適應後,突然來到正常光線下,會
覺得顏色發冷。這種視覺殘像屬於色彩的連續對比現象。掌握色彩的連續對的規律,可以使設計
師利用它加強視覺傳達的印象或用於減輕緊張工作造成的視覺疲勞。
2、色相對比
不同顏色並置,在比較中呈現色相的差異,稱為色相對比。如:湖藍與鈷藍比較就覺得湖藍
帶綠味,鈷藍帶紫味,在對比中,這兩種顏色的特徵更明確了。
色相對比中包括:
①原色對比:紅黃藍三原色是色環上最極端的三個顏色,表現了最強烈的色相氣質,它們之間的對比屬於最強的色相對比。如用原色來控制色彩,會使人感到一種極強烈的色彩沖突。如各國都選用原色來作為國旗的色彩;京劇臉譜也使用強烈的三原色突出人物的特徵等。
②間色對比:橙色、綠色、紫色為原色相混所得的間色,色相對比略顯柔和,自然界中的植物的色彩呈間色為多,如:果實的黃橙色、紫色的花朵、
綠與橙、綠與紫這樣的對比都是活潑鮮明具天然美的配色。
③補色對比:在色環直徑兩端的色為補色。確定兩種顏色是否為互補關系,
最好的方法是將它們相混,看是否能產生中性灰色,如達不到就要對色相成分,進行調整才能找到准確的補色。一對補色並置在一起,可以使對方的色彩更鮮明。最典型的補色對是紅和綠、黃和紫、藍與橙。黃紫色對由於明暗對比強烈,
色彩個性懸殊,是補色中最突出的一對,藍橙色對明暗對比居中,冷暖對比最強活躍而生動,紅綠色對,明度接近,冷暖對比居中,因而相互強調的作用非常明顯。補色對比的對立性促使對立雙方的色相更加鮮明。
④鄰近色相對比: 在色環上順序相鄰的基礎色相,如紅與橙、黃與綠、橙與黃這樣的色並置的關系稱鄰近色相對比。屬於色相弱對比范疇。它最大的特徵是其明顯的統一調性,在統一中不失對比的變化。
⑤色相對比稱為類似色相對比,是最弱的色相對比效果。常用於突出某一色相的色調,注重色相的微妙變化。
⑥冷暖體系與對比:我們對一部分色彩產生暖和的感覺,一部分產生寒冷的感覺。從色環上看,有寒冷印象的有藍綠至藍紫的色,其中藍色是最冷的顏色;
有暖和印象的是紅紫到黃的色,其中紅橙是最暖的色。從視覺上,冷暖對比產生美妙、生動、活潑的色彩感覺。冷色和暖色能產生空間效果,暖色有前進感和擴張感,冷色有後退感和收縮感,在藝術表現中,冷暖色都又豐富的精神內涵。
3、純度對比
一個鮮艷的紅和一個含灰的紅相比較,能感覺出它們在鮮濁上的差異,這種色彩性質上的比
較,稱為純度比較。純度對比可以體現同一色相不同純度的對比中,也可體現在不同的色相對比
中,純紅與純綠相比,紅色的鮮艷度更高;純黃與黃綠相比,黃色的鮮艷度更高。
可以通過2個方法降低飽和色相的純度:①混入無彩色黑白灰②混入該色的補色。在改變一
個色彩的純度過程中無論加白、加灰還是加黑,都會在不同程度上使色彩的色相及冷暖傾向發生
變化。一般來說,冷色有些變暖,暖色有些變冷。
將一個飽和度很高的色相按一定比例不斷往裡增加和它明度相等的灰色,直至變成完全的中
性灰,就可以獲得一個完整的純度色階。利用這一色階,可以獲得純度的強中弱各種各種對比效
果。
位於純度色階兩端的飽和色或近似飽和的色與中性灰色或近似中性灰色相比較,產生純度強
對比;在色階上間隔大約3-5個等級的對比屬純度中間對比;間隔只有1-2個屬純度弱對比。
現實中的自然色彩和應用色彩大都為不同程度含灰的非飽和色,而每一色相在色相上的微妙
變化都會使一個色彩產生新的相貌和情調。
4、明度對比
每一種色彩都有自己的明度特徵。飽和的黃和紫比較,除去它們的色相不同以外,還會感覺
有明暗的差異,這就是色彩的明度對比。
明度對比與其它兩種要素的對比一樣,大體上劃分為三種對比關系。與孟賽爾色立體的明度色
階表作為劃分等級的參照標准。該表從黑至白共有11個等級,凡顏色明度差在3個級數之內的為
明度弱對比,在3-5個級數差之內的為明度中間對比,在5度以上的,為明度強對比。
色彩的認識度主要取決於形狀與周圍色彩的關系,特別是它們之間的明度對比關系。明度對
比強,色彩的認識度就高,圖形也就越清楚。
色彩的認識度向我們提供了一個有基本意義的規律:在色彩構圖中,突出形態主要靠明度對
比。因此要想使一個色彩的形態產生有力的影響,必須使它和周圍的色彩有強的明度差。反過來
說,要想削弱一個形態的影響,就應該縮小它和背景的明度差。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