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小學科學擺的教案

小學科學擺的教案

發布時間: 2020-12-01 10:52:43

Ⅰ 小學科學教案《今天天氣怎麼樣》公開課教學

1.教師要寫自己認為有重要意義的教學經歷或教學故事,即要有選擇性,典型性,不要回事無巨細答都羅列進去,要圍繞中心問題進行選擇。並不是說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為案例,要善於捕捉教學過程中的「亮點」。
2.應根據以往的經歷撰寫案例,盡量保持案例中資料的真實性,使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可以到案例的主體即學生那是去詢問、調查他們的真實感受。
3.教學案例與其它的教學作品有區別性。
與教學論文相比,教學案例在文體和表達方式上以記錄為目的,以記敘為主,兼有議論和說明;在思維方式上,是一個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通過對生動的教學「故事」的描述,通過對具體的學生、老師心理感受的描述,反思、總結教學的利弊得失。

Ⅱ 小學科學教案怎麼寫

有趣的化學

——自製洗發香波

教學目的: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洗發香波的製作都需要哪些成分,認識兩種化學葯品的名稱及其性狀,掌握洗發香波各成分所起到的作用,培養孩子日常觀察的能力。

教學目標:

1、認識製作洗發香波的應用的成分。

2、了解各種成分在洗發香波中的作用。

3、製作洗發香波。

教學重點:

1、掌握製作洗發香波所用到的化學葯品。

2、洗發香波的主要成分的作用。

教學難點:

1、認識洗發香波中的化學葯品的名稱,掌握其性狀。

2、製作洗發香波。

教學用具:

教師用具:色素、香精、溫水、毛巾(備用)

學生用具:燒杯、攪拌棒1個/人、十二醇硫酸鈉1袋/人、氯化銨1袋/人、香波瓶1個/人。

課時安排:

80分鍾。

課堂流程:

一、情境導入:(5分鍾)

師:夏天很熱,愛干凈的同學每天都要洗頭洗澡,你們洗頭的時候都會用什麼洗呢?

生:洗發水······

師:你們家裡用的洗發水都是哪裡來的呢?

生:買來的······

師:我們平時所用的洗發水基本上都是我們從超市或者商店買回來的,那麼今天老師有一個神奇的配方,可以讓大家通過實驗自己製作一瓶洗發水,你們想不想做?

生:想······

師:好,今天,我們就來做一種屬於我們自己品牌的洗發香波,一定要記住它的秘密配方哦!

二、課程講解:(35分鍾)

【教師演示實驗一】5分鍾

師:首先,我們想一想,洗發水最先要有什麼?

生:水······

師:那麼,今天我們要製作洗發水就要用到水,所以在製作過程中一定要認真,要不然我們好不容易製成的洗發水撒了就沒了,能做到嗎?

生:能······

師:好,有了水了,我們拿什麼裝水呢?

生:瓶子······

師:今天老師先要向大家介紹我們今天製作洗發香波的容器,就是這個(出示燒杯),大家觀察,這個小杯子和我們平時喝水的杯子有什麼不同?

生:有一個小嘴兒、有數字······

師:很好,這個杯子呢,是專門用來做化學實驗用的,它有一個小口兒,還有數字刻度線,科學上我們稱它為——燒杯。

生:······

師:燒杯通常用來配製溶液。有一個小口是為了方便我們倒溶液,有刻度線是可以告訴我們裝溶液的量,它叫做?

生:燒杯······

【教師演示實驗二】

師:那麼我們有水了,就能把頭發洗干凈了嗎?

生:不能······

師:那麼,洗發水最主要的用途是?

生:把頭發洗干凈·····

師:洗發水最主要的用途是洗干凈頭發,那麼,我們生活中用什麼可以洗干凈?

生:洗衣粉、洗潔精、肥皂······

師:那麼,我們能用洗衣粉和洗潔精洗頭發嗎?

生:不能·····

師:那樣會傷害我們的頭發的,那麼老師要想想辦法了,看!老師手裡這是什麼?

生:······

師:這袋化學葯品呢在洗發水中可以把我們頭發洗干凈的作用,把頭發洗干凈換一種說法就是去污的作用。我們一起看看他的顏色和形狀。

生:白色、粉末,像麵粉······

師:這袋白色的,粉末狀的葯品的名字特別長,看誰能一下子記住——十二醇硫酸鈉。它的作用是——去污,可以把我們頭發上的臟東西洗掉。

生:······

師:現在,我們有了可以把頭發洗干凈的十二醇硫酸鈉了,那麼,想一想洗發水這樣就做完了嗎?和我們買來的一樣嗎?

生:不一樣,買來的有香味,粘的,有顏色······

師:很好,那麼怎麼樣才能使洗發水變得和買來的一樣粘粘的?

生:放入膠水······

師:膠水?不行,膠水把頭發都粘上了,所以,接下來我又要變出一種化學葯品,看!

師:它呢,就是可以讓我們洗發水變得黏黏的稠稠的化學葯品——氯化銨

總結:本實驗旨在告訴學生兩種化學葯品的名稱及作用。

(溫馨提示:葯品不要讓學生吞食,要講清安全事項)

【教師演示實驗三】5分鍾

師,接下來,我們一起想一想,還有什麼?

生:不香,沒有顏色······

師:為了讓我們的洗發水香香的我們要加入——香精油······

師:沒有顏色,我們可以加入——色素。這樣,我們的洗發水就製作完成啦!

師:好,現在,我們馬上一起來製作!

三、動手實踐:(20分鍾)

師:我們一起熟悉下製作洗發水的物品有哪些?首先需要燒杯,十二醇硫酸鈉、氯化銨、香精油、色素。並把它們整齊的擺在桌子上。都擺整齊了嗎?

生:擺整齊了。

師:好,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製作洗發水。

製作流程:

1、每位同學發裝有60毫升溫水的燒杯,可以讓學生說出燒杯中溶液的量。

2、發放十二醇硫酸鈉並倒入燒杯中,用攪拌棒慢慢地攪拌,使它完全溶解。讓學生觀察燒杯中的溶液有什麼現象?——有泡沫出現。跟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香皂泡和洗衣粉的泡泡相似。十二醇硫酸鈉作用就是——去污作用它是洗發香波的去污成分。

3、想一想我們自製的洗發水和買來的洗發水有什麼不同?粘稠度不同。買來的洗發水比較粘稠,而自製的洗發水比較稀。加入氯化銨攪拌後,看看溶液有什麼不同了?氯化銨有增稠的作用。

溫馨提示:在倒入氯化銨時應一點點慢慢加入,不能一下全部倒入。否則會過度粘稠。

4、再次比較自製洗發水與普通洗發水的不同之處。學生自由發言:缺少顏色和香味。加入色素和香精,不同的色素,可以使洗發水呈現不同的顏色。香精 ,可以使洗發水有香香的味道哦。

5、把自製的洗發水裝到香波瓶里。擰緊蓋子。(老師需要講解一下香波瓶的使用方法)

製作洗發水的過程,可以讓孩子想想每添加一種物品的作用,注意老師要教學生攪拌棒的使用方法。

四、科學原理:(5分鍾)

師:洗發水做好了,我們一起來回顧下我們都用了哪些化學葯品和物品?

生:······

師:(總結學生發言)十二醇硫酸鈉、氯化銨、香精油、色素······

它們的作用是什麼呢?

生:······

師:十二醇硫酸鈉——去污、氯化銨——增稠、香精油——添香、色素——加色。

五、總結延伸:(10分鍾)

1、知識競賽

師:可以讓我們洗發水把頭發上的臟東西洗掉的化學葯品叫做?

生:十二醇硫酸鈉,白色,粉末狀(看實際葯品)。

師:那麼讓我們洗發水變得粘粘的稠稠的是?

生:氯化銨。

師:用什麼變香的?

生:香精油。

師:顏色呢?

生:色素。

師:這是屬於我們自己品牌的洗發水,我們給它起個好聽的名字——洗發香波。趕快給你的洗發香波起個品牌稱號吧。

總結:本課主要讓學生掌握洗發水的成分及其作用,告知學生使用方法,不要吞食,建議本節課採取邊講邊製作的方法。

溫馨提示:1、實驗前需要提前打好溫水,課前強調紀律與安全。

2、實驗器材要逐步發給學生,用到什麼器材發放什麼器材,不能把所有器材全部一次性發到學生手中。

3、注意燒杯和攪拌棒的正確的使用方法。

4. 氯化銨倒入時不可全倒進,可以先加半袋再一點一點加,直到最合適的稠度。

5.裝瓶時,一定要從燒杯的小嘴處將溶液倒出。另外,太過粘稠的洗發水需注意,千萬別灑了。

6、提醒學生課堂上不要擠壓香波瓶的蓋子,容易噴的到處都是。

7、課後,燒杯要清洗干凈回收利用。

2、課後探索

學會了製作洗發香波,同學們想想辦法能不能不能自己製作洗手液或者香皂?

知識鏈接:

身體健康和頭發的關系

我們常常會發現這樣的現象:在某一個時期,由於精神壓力大、身體狀況不好,會有更多的頭皮屑悄然落於肩頭。沒錯,心情的好壞也直接影響頭皮的健康。

所以,試著讓自己從焦慮中走出來吧,你可以運用冥想、瑜伽調節情緒,設法使自己處在穩定而鬆弛的精神狀態中。這樣,頭屑也會跟著安靜下來。另外,均衡的營養、清淡的飲食結構,同樣可以讓秀發炫起來。在日常生活中,盡量少吃或不吃刺激性食物,避免油炸食品和甜食,多攝取鹼性和富含維生素B2、B6的食物,如牛奶、蔬菜、水果、海藻等,避免過多的酸性食物。

Ⅲ 小學科學優秀教案《怎樣移動重物

選擇公道的教學內容是備好課的條件,教學內容的選擇要依據知識的特點、教材的內編寫意圖、容完成教學任務所需的時間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等因素來決定。如何公道地選擇一課時的教學內容呢?首先是根據教材的編排來選擇。通常我們把一個練習的知識劃分成幾個小段落,每個小段落為一課時的教學內容,現行數學教材就是這樣編排的,教師在備課時只要看一看教材的新授內容以及對應的習題編寫,就可以確定一課時的教學內容了。其次是根據知識的難易程度來選擇。一般來說,比較簡單的、學生易於接受理解的知識,內容可多選一些;對於學生難以理解、難以把握的知識,由於在教學中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所以內容要適當少選一些。選擇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時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以一節課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所授知識有利於學生理解和把握為准。

Ⅳ 小學科學教案:《怎樣搭配食物》

【教學目標】
1.意識到營養均衡才能健康成長。
2.了解食物金字塔,並能根據食物金字塔評價自己的飲食結構。
3.知道合理搭配食物的基本要求,能設計科學合理的食譜。
4.願意用科學搭配食物的方法改善自己的飲食結構。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是設計一份科學合理的食譜。
2.教學難點是理解和運用合理搭配食物的原則和方法。
【教學准備】
1.記一篇你的一天食物日記。
2.想一想自己是否偏食、挑食。
【學案】
《2怎樣搭配食物》學案
自主探究學習目標:
1.了解食物金字塔,並能根據食物金字塔評價自己的飲食結構。
2.知道合理搭配食物的基本要求,能設計科學合理的食譜。
自主探究過程:自主探究過程:
一.我看書:我認真閱讀了電子書,熟悉了課的內容。
二.我思考:我與父母探討了、思考了書中提出的問題。
三.我能做:
1.記一份你一天的食物日記(參照書44頁的四一班的劉鳴食物日記來寫)
2.重新設計一份一天的食譜:
四.我總結:通過探究性學習,我知道了:
五.我提問:我經過思考,還不懂的問題有:
【教學過程】
一、認識營養均衡的重要性
1.通過學習《我們吃什麼》一課,我們知道到了各種食物中含有不同的營養成分,沒有一種食物含有^***需要的全部營養。為了健康成長,食物要多樣化,不偏食很重要。
2.看圖:他們的身體健康嗎?你認為他們有哪些飲食方面的問題?
3.他們偏食挑食,不懂得食物要多樣化,更不懂得該怎樣搭配自己的食物。那麼,怎樣搭配食物?揭示課題:怎樣搭配食物
二、了解合理搭配食物的原則
1.閱讀教材,討論:食物金字塔告訴我們怎樣的健康飲食方法?
2.匯報交流:
(1)食物金字塔分為幾層?
(2)每層有哪些食物?
(3)各是哪類食物?
(4)一共有幾大類食物?
一、油、鹽、糖
二、豆、奶類
三、魚、蝦、肉、蛋類
四、蔬菜、水果類
五、糧食類(米飯、面條、麵包等澱粉類)
六、水
(5)食物金字塔的結構有什麼特點?(上小下大,呈現每天飲食的比例:上層的食物相對要吃得少,下層的食物要吃得多。)
(6)我們在搭配食物時應注意什麼?(要合理搭配食物,合理控制食物的攝入量)
3.小結:我們每天吃的食物要含有這六大類食物,各種營養素種類要齊全,數量要充足,營養素之間的比例要合適,各食物之間的搭配要科學合理,如柿子和螃蟹不能同時食用,菠菜和豆腐也不能同時食用等。
三、繪制並評價自己的食物金字塔
1.根據食物日記,做出自己的食物金字塔(先畫好格式金字塔,讓學生將自己吃的食物向塔格內填寫)
2.學生匯報交流:
(1)相互展示自己的食物金字塔,
(2)說說各自金字塔的優點、不合理的地方及如何改進?
3.用視頻展台展示自己的食物金字塔,並說說自己金字塔的優點。
4.小結:大家匯報的結果表明,班上多數同學的食物結構不夠合理,少數同學的食物結構很不合理。要做到合理搭配,營養均衡,應該參照食物金字塔搭配食物的原則來配餐。
5.參照食物金字塔搭配食物的原則來修改自己的食物金字塔,以後參照執行。
四、開展趣味性的配餐活動
1、自己設計一份晚餐食譜,參照食物金字塔搭配食物的原則來搭配。
(1)每人設計一份晚餐食譜。
(2)在小組裡面交流、評價,並進行修改。
(3)每小組評選出一份最佳食譜,在全班交流。(以「合理、好吃、省錢」為標准進行全班評價)
2.設計一周的食譜,並交給父母,共同執行。
五、總結
1.現在,你知道怎樣科學合理搭配食物了嗎?怎麼搭配?
2.主動改變自己的不正確的飲食習慣,使自己長得健康。
六、作業
1.執行一周食譜。
2.不偏食、不挑食,合理搭配食物。

Ⅳ 小學科學完整教案光是怎樣傳播的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光是直線傳播的
過程與方法:
1、有依據地推測光的傳播路徑
2、設計驗證光是直線傳播的實驗
3、通過實驗中的現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直線傳播的
4、利用光的傳播規律解釋為什麼會有影子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培養學生愛思考的習慣,以及善於思考的能力
2、知道推測要有依據
3、在實驗中能認真觀察、勤於思考,根據實驗結果實事求是地進行分析、推理 .
二、教學准備
教師演示:有關光是直線傳播地圖片和課件
分組實驗:手電筒、3張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長方形卡紙、屏、空心彎管和直管
三、教學重、難點
會用多種方法驗證光的傳播路徑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學過程
1、引入
1)清晨,太陽出來,房間撒滿了陽光;黑夜,打開手電筒,燈光照亮了前面的路。當光照亮周圍的物體時,你們是否想過它從哪裡來,又是怎樣照到物體上的 .
小組討論匯報結果.
2、光是怎樣照到物體上的
1) 讓學生推測光的傳播路徑,重在說出推測的依據
書上已有:舞台上的燈光,從雲層中透過的陽光
但應該啟發更多:影子總是在背光的一面,光能被不透明的物體擋住,
影子形象和被照物體的側面一致
3、驗證光的傳播路線
1)學生仔細閱讀書上第28-29頁,明白實驗的方法和步驟(最好請個別學生描述一遍實驗的操作)
2)4人一組自行操作
3)解釋匯報兩次實驗的現象
4、其它的方法驗證光的傳播路線
1)提示不要用眼睛直對很亮的光線.
2)書上資料的介紹
六、作業設計
作業本上的配套作業
七、板書設計
2.3光是怎樣傳播的
我的推測:直線傳播
我的依據:
驗證光的傳播路線

Ⅵ 小學科學:《怎樣放得更大》教案

用顯微鏡觀察:顯微鏡使用兩個凸度不同的放大鏡組合在一起。
顯微鏡的使用:
1、放平顯微鏡,讓顯微鏡對著光。
2、調整反光鏡,直到看見白光。
3、把植物細胞載玻片夾在載物台上。
4、調整焦距,直到看清為止。
老師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回答實驗步驟。
然後讓學生分組實驗,寫出實驗報告。
教師小結。

Ⅶ 小學科學完整教案光是怎樣傳播的

教材分析
教學內容分析從本課開始指導學生認識光的傳播路徑,通過實驗驗證光的傳播路線是直的,明白了這個道理後,學生能用這個道理解釋影子是怎樣產生的,以及為什麼影子總是在背光的一面。本課的教材重點是讓學生會用多種方法驗證光的傳播路徑。本課內容是學生探究了光和影的關系,建立了一些感性的認識。
學情分析
先創設探究的情境激發探究的慾望,「光是怎樣照亮物體的」,問題提出後,讓學生推測光的傳播路徑,然後讓學生設計並驗證光的沿直線傳播實驗,通過實驗中的現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最後利用這一原理解釋影子產生和原因。根據「科學課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的課程理念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必須組織一個個科學探究活動,讓學生在親自參與活動的過程中,獲得感受、體驗並內化。在思維上,邏輯性、嚴謹性,考慮問題,實驗操作,對學生而言都是很好的鍛煉。
教學目標
1、光是直線傳播的。
2、設計驗證是直線傳播的實驗,有依據地推測光的傳播路徑。
3、通過實驗中的現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直線傳播的
4、利用光的傳播規律解釋為什麼會有影子。
5、培養學生愛思考的習慣以及善於思考的能力。
6、在實驗中能認真觀察、勤於思考,根據實驗結果實事求是地進行分析、推理。
教學重點和難點
1、光是如何傳播的。
2、會用多種方法驗證光的傳播路徑,會用多種方法驗證光的傳播路徑。

Ⅷ 小學科學擺的快慢和什麼因素有關實驗操作教案

實驗器材:鐵架台、細線、小球、秒錶
實驗過程:
1、用鐵架台、長約1米的線小球做一個擺;
2、用鉛筆把擺固定好,秒錶計時,看15秒內擺擺動多少次,共做三次,算出平均值;
3、將擺線縮短一半,再用秒錶計時,看15秒內擺動多少次,共做三次,算出平均值;
4、擺線再縮短一半,秒錶計時,看15秒內擺動多少次,共做三次,算出平均值。
結論:擺的快慢與擺線長短有關,擺線越短,擺得越快;擺線越長,擺得越慢。

Ⅸ 急求小學科學課優質教案

你可以去小學科學輔導網

熱點內容
小小的船優秀教學設計 發布:2025-05-11 11:06:30 瀏覽:240
老師的眼作文 發布:2025-05-11 10:38:52 瀏覽:803
擴大英語 發布:2025-05-11 09:48:26 瀏覽:473
在線教育美國 發布:2025-05-11 08:07:13 瀏覽:899
教育培訓廣告設計 發布:2025-05-11 08:07:13 瀏覽:894
小學語文教育教學論文 發布:2025-05-11 06:32:22 瀏覽:221
佔有女老師 發布:2025-05-11 06:11:24 瀏覽:979
小學師德自查材料 發布:2025-05-11 05:04:18 瀏覽:634
教師女僕 發布:2025-05-11 04:24:51 瀏覽:195
教育雲公司 發布:2025-05-11 04:15:38 瀏覽: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