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警句
『壹』 文言文名言警句
君子之心不勝其小,而氣量涵益一世(清·金纓)
●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三國·諸葛亮)
●君子之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宋·蘇軾)
●君子不重則不威〈論語〉
●君子有終生之憂,無一朝之患也〈孟子〉
●君子量不極,胸吞百川流(唐·孟郊)
●君子禍至不懼,福至不喜〈史記〉
●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憂,亦不可不耽風月之趣(明·洪自誠)
●君子於細事未必可觀,而才能足以任重;小人雖器量淺狹,而未必無一長可取(宋·朱熹)
●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同利為朋(宋·歐陽修)
●君子山嶽定,小人絲毫爭(唐·孟郊)
●君子之為利,利人;小人之為利,利已(明·方孝孺)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莊子〉
●君子之游世也以德,故不患乎無位;小人之游世也以勢利,故患得患失,無所不為(宋·胡宏)
●君子以道德輕重人,小人以勢輕重人(清·宋綞)
●君子樂得其道,小人樂得其欲〈禮記〉
●君子務知大者遠者,小人務知小者近者〈左傳〉
●君子有容人之量,小人存忌妒之心
●君子揚人之善,小人揚人之惡(唐·吳兢)
●君子求諸已,小人求諸人〈論語〉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論語〉
●君子挾才以為善,小人挾才以為惡〈通鑒〉
●君子得時如水,小人得時如火(漢·劉向)
●君子暇豫則思義,小人暇豫則思邪〈阮子〉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
●君子小人,如冰炭之不相容,薰蕕之不相入(宋·朱熹)
『貳』 文言文名句
1、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夫夷以近, 則游者眾;險以遠, 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內 瑰怪, 非常容之觀, 常在於險遠, 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釋義:平坦而又近,那游泳的人很多;危險遠去,那麼來的少。而時代的奇特、怪異,不尋常的觀察,常在險遠,但人們很少到這里,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達的。
2、孟子《魚我所欲也》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釋義:與蒼茫的青山、浩渺的夕陽相比,人生的榮辱得失或許也是轉瞬成空。如果可以,不妨活得稍微瀟灑一些。
3、諸葛亮《誡子書》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釋義:「淡泊」是一種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說「恬淡為上,勝而不美」,後世一直繼承贊賞這種「心神恬適」的意境。
4、佚名《越人歌》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釋義:山上有林木,林木有枝,心喜歡你啊你不知道。
5、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釋義:兩人一生一死,隔絕十年,音訊渺茫,剋制自己不去思念吧,卻本來難忘。
『叄』 誠信文言文名言警句
誠信名言警句匯總如下
1、對人以誠信,人不欺我;對事以誠信,事無不成。
2、以誠感人者,人亦誠而應。
3、甚至上帝也助誠實勇敢者一臂之力。
4、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
5、失去了真,同時也失去了美。
6、言必信,行必果。
7、虛情假意不值得感謝。
8、忠城的人,對人處處關心;虛偽的人,對人當面奉承。
9、不要說謊,不要害怕真理。
10、實話可能令人傷心,但勝過謊言。
11、養心莫善於誠。
12、誠實的人必須對自己守信,他的最後靠山就是真誠。
13、不虛心,不知事;不實心,不成事。
14、誠實是智慧之書的第一章。
15、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
16、失去了誠信,就等同於敵人毀滅了自己。
17、當信用消失的時候,社會就沒有生命。
18、不寶金玉,而忠信為寶。
19、失掉信用的人,在這個世界上已經死了。
20、信用就像一面鏡子,只要有了裂縫就不能像原來那樣連成一片。
21、小信誠則大信立。
22、老老實實最能打動人心。
23、處己、事上、臨下、皆當以誠為主。
24、忠誠需要完完全全的真實。
25、如果習慣於說空話,最可敬的人也會失掉尊嚴。
26、遵守諾言就象保衛你的榮譽一樣。
27、當今世界的所有惡劣品質中,不真誠是最危險的。
28、弘揚誠信意識,彰顯美好形象。
29、推人以誠,則不言而信矣。
30、奸險是萬惡之源,忠厚是完善之本。
『肆』 勤儉節約的名言警句
成由勤儉破由奢
●儉入奢易,從奢入儉難
●有錢時擺闊,沒錢挨餓
●欲求溫飽,勤儉為要
●緊緊手,年年有
●勤能補拙,省能補貧
●思前顧後,吃穿常有
●精打細算,油鹽不斷
●披著破大氅的,往往是個好酒徒(西班牙)
●糧收萬石,也要粗茶淡飯
●會吃的吃千頓,不會吃的吃一頓
●精打細算,油鹽不斷
●披著破大氅的,往往是個好酒徒(西班牙)
●一粥一飯汗珠換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
●成物不可損壞
●興家猶如針挑土,敗家好似浪淘沙
●成由勤儉破由奢
●勤儉永不窮,坐食山也空
●從儉入奢易,從奢入儉難
●小錢不知省,大錢將濫花(英國)
●成家子,糞如寶;敗家子,錢如草
●眼下胡花亂鋪張,往後日月空盪盪
●一勺勺積累的東西,不要用桶倒出去(哈薩克族)
●辛苦得來的果實,不要一口氣把它吃完(維吾爾族)
●家有萬石糧,揮堆不長
●殺牛吃肉,不如留著擠奶(藏族)
●有錢時擺闊,沒錢時挨餓
●欲求溫飽,勤儉為要
●緊緊手,年年有
●勤能補拙,省能補貧
●思前顧後,吃穿常有
●精打細算,油鹽不斷
●披著破大氅的,往往是個好酒徒(西班牙)
●糧收萬石,也要粗茶淡飯
●會吃的吃千頓,不會吃的吃一頓
●精打細算,油鹽不斷
●披著破大氅的,往往是個好酒徒(西班牙)
●糧收萬石,也要粗茶淡飯
●會吃的吃千頓,不會吃的吃一頓
●精打細算,有吃有穿;大吃大喝,當屋賣鍋
●小富由儉,大富由天
●不喝酒,不抽煙,三年省下無數錢
●節儉是致富的秘訣(英國)
●節儉本身就是一宗財產(英國)
●積小利,成巨富(英國)
●節儉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愛默生)
●小處不省錢袋空(托·莫爾)
●錢幣是圓的,所以容易滾走(托里安諾)
●節約一分錢,等於生產一分錢(英國)
●節省下來多少,就是得到多少(丹麥)
●黃金本無種,出自勤儉家
●飽時省一口,餓時得一斗
●細水長流,遇災不愁
●省下煙酒錢,急難免求人
●有荒節約度荒,天荒節約備荒
●好處安身,苦處用錢
●精打細算夠半年,遇到荒年不受難
●年年有儲存,荒年不荒人
●奢侈的必然後果風化的解體反過來又引起趣味的腐化(英國)
●奢侈會破壞人們的心靈純質,因為不幸的是,你獲得愈多,就愈貪婪,而且確實總感到不能滿足自己(安格爾)
●奢侈好像酒,既使人興奮,又使人衰弱(卡爾)
●奢侈和淫靡只是一種社會腐化的現像,決不是原因(魯迅)
●不擇手段地追求高級物質生活的人,他的思想品德,必然是低級的(潛夫)
●奢侈乃德義之滅亡(瑞士)
●奢侈是民族衰弱的起點(古巴)
●知足是天然的財富,奢侈是人為的貧困(希臘)
●良田萬頃,日食一升。廣廈千間,夜眠七尺
●一飽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軀,安用千門萬戶?
●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粥一飯汗珠換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
●吃飯要知牛馬善,著絲應記養蠶人
●成物不可損壞
『伍』 有關「價值」的名言警句或古文有哪些
人生最終的價值在於覺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於生存。 —— 亞里士多德
意思:生存是每個人都在做的,有些人渾渾噩噩的生存的,有些人相反。都是生存卻可以有截然不同的活法。所以生存只是一個客觀存在的意義。
你若要喜愛你自己的價值,你就得給世界創造價值。 —— 歌德
意思:人生的價值在於對社會的貢獻,每個人都希望自身的價值得到社會他人的認可,而基礎就在於你做出成就,同時,在你貢獻的時候也可以得到相應的回報,貢獻越大回報就越多。人生的價值,並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量去衡量的。 —— 列夫·托爾斯泰
意思:人的價值並不是年齡越大越有價值,而是看你活的質量如何,貢獻多大,受不受大家尊敬。
『陸』 名言警句文言文
1、君子以儉德辟難。——《周易·否》
2、惟儉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純仁列傳》
3、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論語·子張》
4、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戰國策·楚策》
5、和以處眾,寬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錄》
6、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隱公元年》
7、志當存高遠。——諸葛亮《誡外生書》
8、聖人擇可言而後言,擇可行而後行。——《管子》
9、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10、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11、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鵲樓》
12、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尚書·伊訓》
13、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公孫丑上》
14、夫婦和而後家道成。——《幼學瓊林·夫婦》
15、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中庸》
16、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左傳·庄公二十四年》
17、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論語》
18、過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覯《易論第九》
19、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
20、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