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陳太丘與友期行文言文翻譯

陳太丘與友期行文言文翻譯

發布時間: 2020-11-19 12:23:05

❶ 古文 陳太丘與友期的翻譯

【原文】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
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譯文】

陳太丘和朋友預先約定好一起出行,預定在中午時分,約定的時間過了朋友卻沒有到,陳太丘便不再等候友人而離開了。當他離去以後,他的朋友才來到。

陳太丘的兒子陳元方當時年僅七歲,正在家門外做游戲。違約的客人問他:「你的父親在家不在?」陳元方回答說:「父親等待您很長時間而您卻沒有來到,已經離去了。」客人便發怒說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約好一起出行,卻拋棄人家而離去。」陳元方說:「您與我父親約定在中午時份見面,中午了您卻沒有到,這就是沒有信用;對著小孩子的面罵他的父親,這便是沒有禮貌。」

客人感到慚愧不安,忙下車前來拉元方表示好感。元方徑直走入家門,根本不回頭看那失信無禮的人。

❷ 在文言文《陳太丘與友期》里元芳是個什麼樣的人

元芳是一個明事理、天真活潑、又懂禮貌;守信重禮,能勇敢的指出別人的過錯的版孩子。權《陳太丘與友期》記述了陳元方與來客對話時的場景,告誡人們辦事要講誠信,為人要方正。同時贊揚了陳元方維護父親尊嚴的責任感和無畏精神。全文如下:

陳太丘與友期

{南北朝} 劉義慶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 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❸ 文言文翻譯。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7歲,門外戲。客問元芳

陳太丘和朋友定好時間出去遊玩,約定的時間是中午,過了中午朋友還沒有來,太丘就離開了約會地點,但太丘離開後朋友就來了,陳太丘的兒子陳元方在當時才七歲,在門口玩。太丘朋友就問元方:「你父親在家嗎?"遠方說:「等你很久你都沒有來,已經離開了。」太丘朋友於是生氣的說:「太不是人了,和我約好了一起遊玩,,卻把我扔在這里自己走了。」元方說:「你和我父親約好中午見面,過了中午沒有來,說明你是沒有信用;當著兒子面辱罵父親,說明你很沒有禮節。」太丘朋友很慚愧,下車和元方表示親近,但元方直接進了家門,沒有理睬太丘朋友。

❹ 文言文翻譯。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7歲,門外戲。客問元芳

本文傷仲永,作者王安石。
王安石 (北宋政治家、改革家、文學家)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漢族,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臨川區)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1]
慶歷二年(1042年),王安石進士及第。歷任揚州簽判、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等職,政績顯著。熙寧二年(1069年),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因守舊派反對,熙寧七年(1074年)罷相。一年後,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罷相,退居江寧。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勢,新法皆廢,郁然病逝於鍾山(今江蘇南京),贈太傅。紹聖元年(1094年),獲謚「文」,故世稱王文公。
王安石潛心研究經學,著書立說,被譽為「通儒」[2] ,創「荊公新學」,促進宋代疑經變古學風的形成。哲學上,用「五行說」闡述宇宙生成,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其哲學命題「新故相除」,把中國古代辯證法推到一個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學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論點鮮明、邏輯嚴密,有很強的說服力,充分發揮了古文的實際功用;短文簡潔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於說理與修辭,晚年詩風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豐神遠韻的風格在北宋詩壇自成一家,世稱 「王荊公體」。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存世。
文言文翻譯。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7歲,門外戲。客問元芳:「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芳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翻譯:陳太丘和朋友約定一同出行。(他們)約定在正午動身,過了正午朋友沒到,陳太丘便離開了,離開之後朋友到了。(陳太丘的兒子)陳元方當時七歲,在門外玩耍。朋友問元方:「你父親在家嗎?」元方回答說:「等您很久您都沒到,已經離開了。」朋友便生氣地說:「真不是人啊!和別人約定同行,卻丟下別人走了。元方說:「您與我父親約定中午,到了中午您沒到,就是不守信用;對著兒子罵他父親,就是不講禮貌。」朋友感到很慚愧,走下車去拉元方以表示歉意。元方走進門去,連頭也沒回。

❺ 陳太丘與友期翻譯 要一句一句譯(原文一句,翻譯一句)

南北朝劉義慶的《陳太丘與友期》原文以及翻譯:

原文: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

白話譯文: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出行,約定在中午。

原文: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

白話譯文:過了中午還沒到,陳太丘不再等候就離開了。離開後朋友才到。

原文: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

白話譯文:元方當時年七歲,在門外玩耍。

原文:客問元方:「尊君在不?」

白話譯文:朋友問元方:「你的父親在嗎?」

原文: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白話譯文:(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卻還沒有到,現在已經離開了。」

原文: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白話譯文:朋友便生氣地說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別人相約出行,卻丟下別人自己走。」

原文: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

白話譯文:元方說:「您與我父親約在正午。」

原文: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白話譯文:您沒到,這是不講信用(的表現);對孩子罵他父親,這是沒禮貌(的表現)。

原文:友人慚,下車引之。

白話譯文:朋友慚愧,下車去拉元方。

原文:元方入門不顧。

白話譯文:元方頭也不回地走進了大門。

(5)陳太丘與友期行文言文翻譯擴展閱讀:

《陳太丘與友期》這一章出自劉義慶編寫的《世說新語》,記述了陳元方與來客對話時的場景,告誡人們辦事要講誠信,為人要方正。同時贊揚了陳元方維護父親尊嚴的責任感和無畏精神。

《陳太丘與友期》的精煉語言,體現在文章的始終。一開頭,文章以「期行」、「期日中」、「不至」、「捨去」 、「乃至」 等幾個關鍵詞語,把事情、時間、起因交代得清清楚楚,而且,在這些交代中,還把兩個不同的人物形象(一個守信,一個不守信)一下子展現出來。文章的結尾,雖只客寥數語,但卻字字生輝。

❻ 文言文:陳太丘與友期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 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陳太丘:即陳寔(shí)字仲弓,東漢潁川許(現在河南許昌)人,做過太丘縣令。太丘,縣名。
期:約會,約定時間。
期行:相約而行。期,約定。
期日中:約定的時間是中午。
日中:正午時分。
捨去:不再等候就離開了。
舍:放棄.
去:離開
乃:才,就。
乃至:(友人)才到。乃,才。
元方:即陳紀,字元方,陳寔的長子。
尊君:對對方父親的尊稱。
家君:家父。
尊君在不:你父親在嗎?尊君,對別人父親的一種尊稱。不,通假字,通「否」,不在。
委:放棄,拋棄。
相委:丟下別人。
相委而去:丟下我走了。委,丟下、舍棄。去,離開。
家君:謙詞,對人稱自己的父親。
引:拉,這里指表示友好的動作。
顧:回頭看。
至:到。
不:通假字,同「否」。
君:您。
行:出行。
譯 文:
陳太丘跟一位朋友約好同行,約好正午(見面),正午過了那個朋友沒來,陳太丘不再等候便離開了,陳太丘走後,(友人)他才來。陳太丘的長子陳元方那年才七歲,正在門外玩耍。客人問元方:「你爸爸在嗎?」元方答道:「等了你好久都不來,他已經離開了。」朋友便發怒罵道:「你父親真不是人啊!和別人約好一起走,把人丟下自己走了。」元方答道:「您跟我父親約好正午。正午時你還不到,就是不守誠信;對著人家的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沒有禮貌。」朋友感到慚愧,便下車想拉元方的手,元方地入了家門,不回頭看友人一眼。

❼ 《陳太丘與友期》的文言文翻譯是什麼

南北朝劉義慶的《陳太丘與友期》原文以及翻譯:

原文: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

白話譯文: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出行,約定在中午。

原文: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

白話譯文:過了中午還沒到,陳太丘不再等候就離開了。離開後朋友才到。

原文: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

白話譯文:元方當時年七歲,在門外玩耍。

原文:客問元方:「尊君在不?」

白話譯文:朋友問元方:「你的父親在嗎?」

原文: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白話譯文:(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卻還沒有到,現在已經離開了。」

原文: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白話譯文:朋友便生氣地說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別人相約出行,卻丟下別人自己走。」

原文: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

白話譯文:元方說:「您與我父親約在正午。」

原文: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白話譯文:您沒到,這是不講信用(的表現);對孩子罵他父親,這是沒禮貌(的表現)。

原文:友人慚,下車引之。

白話譯文:朋友慚愧,下車去拉元方。

原文:元方入門不顧。

白話譯文:元方頭也不回地走進了大門。

❽ 《陳太丘與友期》全文(文言文和譯文)

原文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版至。 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權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譯文

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同行,約定的時間在中午。過了中午朋友還沒有到,陳太丘不再等候他而離開了,陳太丘離開後朋友才到。陳元方當時年齡七歲,在門外玩耍。陳太丘的朋友問陳元方:「你的父親在嗎?」陳元方回答道:「(我父親)等了您很久您卻還沒有到,已經離開了。」友人便生氣地說道:「真不是人!和別人相約同行,卻丟下別人先離開了。」陳元方說:「您與我父親約在正午,正午您沒到,就是不講信用;對著孩子罵父親,就是沒有禮貌。」朋友感到慚愧,下了車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走進家門不回頭看。

劉義慶《世說新語》中的一篇,文章記述陳元方與來客的對話,告誡人們辦事要講誠信,為人要方正。該文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

熱點內容
階梯數學4 發布:2025-09-11 07:08:42 瀏覽:884
氧分子的化學符號 發布:2025-09-11 07:06:35 瀏覽:28
化學課程論 發布:2025-09-11 04:13:35 瀏覽:883
新疆特崗化學 發布:2025-09-11 04:05:34 瀏覽:421
高一數學測試題 發布:2025-09-11 01:15:41 瀏覽:828
師生失身情 發布:2025-09-10 23:13:58 瀏覽:215
班主任教育部 發布:2025-09-10 23:08:18 瀏覽:165
118全年歷史 發布:2025-09-10 21:15:03 瀏覽:512
30米快速跑教學反思 發布:2025-09-10 21:14:19 瀏覽:974
幼兒師德演講稿一等獎 發布:2025-09-10 16:35:17 瀏覽: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