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輪學科評估排名方式
國內學科評估,是目前唯一的一個官方大學評價。從好的方面,其一,在學科評估設計初衷方面,應該說是注重客觀的。其二,在評估組構成方面,應該說是比較廣泛和權威的,每個學科的評估組,都是由眾多高校的權威教授或專家組成的。其三,在指標口徑內評價上,相比較很多大學排行榜,應該說學科評估允許高校充分提供各類資料,其評價所取得的信息更為充分。而不是像眾多大學排行榜那樣,從網上或取樣有限的第三方斷章取義的獲取數據去評價。
但任何排名,都有其不精確或者說不科學的地方,學科排名也有其許可權。其一說先天不足。大學的一級學科設立不能不說是有問題的。從學科之間比較看,一些一級學科下設專業(二級學科)可能只有1-2個,但有的一級學科如應用經濟學包括10個基本本科專業,如果加上專業方向,其數量懸殊更大;其二,評價一級學科,更容易和各類大學排行榜一樣,誤入1+1=2>1的歧途。仍然以應用經濟學為例,某校的保險精算方面可能國內第一,但學科累加的結果,應用經濟學整體學科排名會下滑到相對落後的名次,這樣的評估結果並不能反映一高校在某一領域突出的成就,其導向也會是大學向大而全方向發展。其三,學科設置並沒有反映國家重點發展的需要。如目前的智能製造、中國芯、大飛機、發動機、精工、農業機械等,並沒有突出出來。
2. 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什麼時候出來
2016年10月9日,教育部學位中抄心發布消息稱,第四輪學科評估過半申請材料已完成核查,進展順利。 按教育部學位中心工作計劃,2016年11月14日起公布結果,公示23日結束,共十天,但目前尚未公示。預計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公布。
PS:預測本輪評估與上一輪評估相比,位次靠前的高校院所,差距不會很大。但本次學科評估最大的特點是要求碩士點一級學科強制參評,會大大減少捆綁參評作假的幾率,同時也會使一些學校整體實力「原形畢露」。
3. 『博士學科是否屬於教育部全國高校學科評估前3名或《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為A+』是什麼意思
這說明優等還要好。
4. 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清華和北大並列榜首嗎
據報道,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昨日公布了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第四輪學科評估首次採用「分檔」方式公布評估結果,不公布得分、不公布名次,不強調單位間精細分數差異和名次前後,北大、清華以21個A+級學科並列榜首。
人文社科管理及藝術類學科,清華有5個學科獲評A+,較上一輪評估有所進步,管理學門類中的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3個學科參評,全部獲評A+,管理類學科水平居全國高校首位。
希望中國的高校可以培育更多的人才!
5. 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公布了嗎
據報道,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昨日公布了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此次學科評估於2016年4月啟動,在95個一級學科範圍內開展(不含軍事學門類等16個學科),共有513個單位的7449個學科參評。
據學位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評估指標體系保持「師資隊伍與資源」、「人才培養質量」、「科學研究水平」、「社會服務與學科聲譽」四個一級指標框架基本不變,共設置人文、社科、理工、農學、醫學、管理、藝術、建築、體育等9套指標體系框架。
6. 第四輪學科評估共有多少個高校,學科參加
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
目前尚未公布此類信息。
奔跑吧,兄弟。
祝你好運。
7. 教育部是今天公布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嗎
(重點看最後一句)2017年4月27日,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在北京召開第四輪學科評估指標權重高級專題研討會,來自不同學科類型、不同隸屬關系的60所高校分管學科建設領導參加了會議。
學位中心王立生主任介紹了參評情況和工作進展。此輪評估採用客觀數據統計與專家主觀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所有指標權重全部由各學科專家調查得出。學位中心評估處林夢泉處長介紹了權重設置的程序與原則的基本思路,和第三輪相比,第四輪權重設置有重要變化:
一是更加關注人才培養質量,本輪評估中「人才培養質量」與「科學研究水平指標」權重將持平或接近;
二是更加註重建設成效,淡化條件資源,適當降低「師資隊伍」與「支撐評估」權重;
三是更加關注社會服務貢獻,提高「社會貢獻與學科聲譽」一級指標權重,加強對「社會服務貢獻」二級指標的關注;
四是進一步完善科研評價指標權重,克服單純以論文數量評價學術論文質量的片面性;
五是充分關注各學科的差異性,沒一個學科採用獨立的權重體系(共95套),自然科學客觀指標權重高於人文學科。
教育部學位中心根據本次專題研討會專家意見確定權重參考值之後,將徵求所有參評學科的專家意見(每個學科專家數90-100人),剔除奇異值後的平均值將作為該學科各指標的最終權重。據悉,第四輪學科評估的結果預計在2017年7、8月份公布。
8. 第四輪學科評估採用怎樣的方式公布的
據報道,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昨日公布了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第四輪學科評估首次採用「分檔」方式公布評估結果,不公布得分、不公布名次,不強調單位間精細分數差異和名次前後。
此輪評估採用按百分位進行分檔的方式,根據「學科整體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將前70%的學科分為9檔公布。其中,前2%(或前2名)為A+,2%-5%為A(不含2%,下同),5%-10%為A-,10%-20%為B+,20%-30%為B,30%-40%為B-,40%-50%為C+,50%-60%為C,60%-70%為C-。
希望評估可以有助於大學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