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美術的特點
傳統美術按照地域分為中國傳統美術和西方傳統美術,中國傳統美術即指傳統的中國繪畫,按類型分工筆和寫意,按內容分人物、山水、花鳥等,西方傳統美術與中國傳統美術有著較大的不同。在畫面布局上看,中國傳統繪畫與歐洲繪畫有一個明顯不同,就是中國畫很注重在畫面留有空白。空白處並不是空無一物,它可以是山中的雲藹,可以是江面的晨霧,也可以是日月的光華,甚至可以什麼都不是。有人認為,"布白"是中國畫中最為人關注的要點。畫家強調畫面詩意的傳達,那些空白處也許正是詩意的不確定性、模糊檬攏的象徵,留給觀賞者想像的餘地。公元11世紀時的中國大畫家、大文學家蘇拭(1036-1101)曾提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主張,這也是後來歷代畫家追求的境界。
創意美術更注重的是人們的創造能力和想像能力,創作不一樣的,創作屬於自己的作品,在最直接的接觸美、感受美的基礎上;給一些材料,給一些思想,讓人們能無時無刻的創作美。
㈡ 什麼是創意美術
有想法有創意,能夠運用多種材料展現自己的獨特
掌握知識的過程中,以點帶面,點面結合
「抓點」:就是抓基本知識點,每門課程中都有大量的概念、定義,原理、實現方法等,它們分布在各個章節。沒有重點和非重點之分,是考試中最重要的考核點,這些在表述上要求非常嚴格,不要因為自己的理解和記憶不對和不牢而丟分。
㈣ 什麼是創意美術教育
新課程標准將美術教材劃分為「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四個學習領域,其中「欣賞評述」課是小學美術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美術素養的重要途徑。小學美術教學大綱明確規定:小學美術以審美教育為核心,繪畫、工藝、欣賞並重,著力培養小學生的審美情趣。繪畫課與手工課是培養審美情趣的基礎,欣賞正是把平時所學的審美能力進行內化、升華的必須課程,在欣賞中,使學生在形象、感受、理解之中來回碰撞,從中升華出各種能力,更讓學生懂得了很多道理,培養和害擔憤桿蒞訪縫詩俯澗發展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想像能力。最終才能達成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這一教學目標。而在我們通常的課堂教學中,會產生「重繪畫、輕欣賞」的現象。主要原因是我們老師缺乏對欣賞課的重視的態度,認為欣賞就是看看,不重要,從而忽略了對學生進行欣賞的教學研究。改變這種現象,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然後了解兒童的美術欣賞心理及欣賞習慣,選擇合適的欣賞教學的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為了增加欣賞內容的趣味性,充實課堂內容,教師不光要備好課,寫好教案,對於搜集到的美術欣賞作品一定要先選好題材內容。美術欣賞課不應是一味地欣賞,有的時候應該讓學生進行臨摹作品,從中體味作品的內涵,這樣就打破了欣賞課紙上談兵、光說不練的局面,更有助於學生理解作品。舊的「一言堂」、「滿堂灌」、保姆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習慣於坐享其成的聽權威答案,是教師的絕對權威地位使他們習慣了當「配角」。新課程理念強調「啟」和「導」。學生經過了探究過程,必然要得出結論,這是一個歸納、推理、演繹的提升過程。教師要善於啟發學生的思維,通過對過程的體驗,運用談話、提問、研討等方法,指導學生得出問題的結論。教師應該是教學內容的設計者和創造者,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和協調者,是學生活動的指導者和服務者。從學生的視角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批評;營造和諧的心理氛圍,創設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鼓勵每個同學運用美術的語言說出自己的看法,啟發同學們對審美意境理解的多元性、復雜性和深遠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美術課程的價值首先應體現在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增強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及責任感,通過欣賞獲得審美感受之外,還應用語言、文字等表述自己對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等視覺世界的感受、認識和理解,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發展審美能力。另外,在小學美術欣賞課中,教師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拓展學生的視野,許多時候會增加一些欣賞內容。然後教師往往以自己的愛好選擇作品,忽視了學生的已有認識與欣賞水平及欣賞的心理傾向。因此,在學生欣賞的題材與內容的選擇上應注意要選擇與兒童的生活實際相貼近,要選擇與兒童的認知和欣賞水平相接近的,以接近兒童的最近發展區的,能激發兒童興趣的作品;要選擇的是本身富有兒童情趣的、易於兒童接受與理解的作品。為此,可採取以下策略:(1)課前對收集的欣賞作品進行挑選、歸類,同時可以組織學生一起挑選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題材。(2)可以選擇學生自己創作的優秀作品,作為補充材料。這樣,學生就不會對欣賞作品產生距離感,而是感到很有吸引力,欣賞的興趣也就又提上來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有了,還怕學不好嗎?
㈤ 孩子學創意美術的好處
1、記憶能力的提高
繪畫能提高孩子的記憶力。也許看到孩子毫無「藝術感」可言的繪畫,大人們的第一反應是「信手塗鴉」,這無可厚非,如果小孩的繪畫完全符合大人門的審美觀點,那樣就說不上「想像」了,如蘋果,因為「模仿」的蘋果算不上真正的再創造。
2、想像能力的提高
因為我們跟孩子的想像力、認識能力有差別。成人都喜歡規矩、真實的東西,而孩子的世界裡充滿了童話般的爛漫,花兒會唱歌,太陽長鬍子,小兔子拿著氣球,電視機長著兩只手……這正是想像力的最好表現。
3、情緒的及時宣洩
著名教育家迪斯特·韋赫指出:「畫1小時畫獲得的東西,比看9小時獲得的東西還多。」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心理學家有時候治療病人的時候要先讓病人畫幅畫的原因。在兒童心理學里也有這一項,通過對孩子的繪畫分析,就能得出孩子的情緒、心理疾病根源。
4、繪畫使左右大腦一起「開工」
在日常生活中,動手能力主要開發的是人的左半腦,思考畫什麼,怎麼畫,以及對手部運動的控制,這些都會促進左腦的智力開發。
在繪畫的時候,孩子無意間培養了對顏色、形狀、空間位置的判斷認知能力,這些對右腦智力的開發很有益處。
5、繪畫過程鍛煉孩子的種種能力
從簡單塗鴉開始,孩子就在不斷創新,從最開始運動軌跡的線條到有意義的形狀,再到顏色,再到內容,創造力可以無限發揮。從大量的兒童繪畫作品和兒童繪畫過程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孩子繪畫是一種加強記憶力,促進孩子觀察力,培養孩子想像力的過程。
6、繪畫是一種表情達意的形式
繪畫也是一種藝術,它跟音樂、舞蹈一樣富有魅力,可以說是人類表情達意的一種形式。無論是孩子的還是成人的繪畫作品,都附帶了個人感情因素在裡面。要知道,沒有感情的作品是僵硬死板,無生命力的。
㈥ 學習創意美術對孩子有什麼好處
好處就是孩子的大腦思維能力,以及想像力
我一個朋友,曾經在雅昌任職,原本的專業是平面設計,當時在雅昌的刊物上做美編。得益於這樣的平台,朋友有機會與許多藝術家產生交集,後來負責展覽策劃工作。在這段工作時間內,朋友徹底愛上了畫畫,並真的堅持畫畫。朋友喜歡畫畫,平日沒事兒總會花一點時間畫一幅小插畫。
朋友的女兒今年初二,在很小的時候,朋友就有意讓女兒接觸畫畫。用朋友的話說,未必時讓她以後成為職業畫家,但是希望女兒在畫畫中體會更多美好。有一天,朋友在他的辦公室里對我說:每天工作完之後,畫一兒畫,讓我覺得特別放鬆。
那天朋友說起她女兒顯得有些擔憂。他說,女兒很小的時候畫的畫,他覺得特別好,雖然沒有造型能力,對色彩的把控力也不行,但是,這才是可貴的地方。朋友說,希望她一直這樣畫下去。但是後來,朋友女兒確實因為喜歡畫畫而跟班進行了學習。但是學習了一段時間後、朋友覺得女兒的畫少了一種感覺,女兒的畫越來越成人化標准化。其實,按照美術教育的標准說、女兒畫得非常好。但是朋友覺得不如以前好。朋友覺得女兒以前的畫有想法有個性有創意。充滿了一派天真童趣。在這樣的畫里,樹葉可以是藍色的,草地可以是紫色的,溪水可以是綠色的。但是,系統學習後的畫,已經失去了我們講的童趣。童趣未必就屬於兒童,大人也應該有童趣。童趣是創意的源泉。
創意美術對兒童有什麼好處?好處太多了。
1.培養發散思維。這個世界的樣子不是唯一的。我們都可以換不同的眼光看這個世界。所有我們遇到的問題都可以有很多辦法去解決。發散思維能夠讓孩子擁有更多選擇。缺少發散思維,生活工作也是無趣的。
2.培養幻想能力。幻想能力太重要了。我們成年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有幻想能力的孩子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有些寫實畫家,相對搞抽象的畫家,在這塊就弱一點。如果不給一個參照物,寫實畫家很難畫出來。甚至於很多寫實畫家不如一個兒童會畫簡筆畫。
3.讓孩子更願意與這個世界交流。創意本身是一種語言。有創意的孩子更願意去觀察這個世界。因為他們帶著創意的眼光看世界的時候會發現很多樂趣。這樣的孩子也會結交到更多朋友。未來,機會也會更多。
4.讓孩子更自信樂觀開朗。如同上面說的,創意讓孩子能在這個世界裡找到「有趣」,每天都能活在「有趣」之中,孩子自然開朗樂觀。
創意美術對孩子的好處很多。但是如何培養孩子?我想前面朋友的經歷可以有一個參考價值。
㈦ 什麼是創意美術,怎麼理解創意美術.
就是你美術作品的一個書面的思考過程。比如你從什麼中開始得到的靈感,之後自己打算著手怎麼做,之後定稿時你作品每一部分的涵義是什麼,基本就是這樣。創意說明什麼的就是寫這樣的思考過程,不用循規蹈矩的套格式的。
㈧ 好未來創意美術特點
好未來創意美術以問題為支點,不斷地推動孩子的思維能力的發展,真正得達到後勁足,讓孩子不管是小學、初中、高中都不掉隊!
㈨ 創意美術的好處
哎咔以快樂,創意,技能學習和創造性成長為關鍵詞,強調在每一個中心,為孩子提供「真正喜歡」同時「有巨大收獲與成就」的成長性兒童美術教育;
㈩ 什麼是創意美術
創意美術是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的生長發育特點,以繪畫性游戲為載體,設計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和嗅覺等感覺器官,用多樣化的材料,使幼兒從感知到運用點、線、面進行構圖造型,感受線、形、色的神奇美感,從而開拓幼兒思維,讓幼兒的內心世界得到充分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