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文言文世祖

文言文世祖

發布時間: 2020-11-23 05:09:22

㈠ 世祖光武皇帝,諱秀,字文書,南陽蔡陽人,高祖九世之孫外古代文言文翻譯

世祖光武皇帝諱秀,字文叔,南陽蔡陽人,高祖九世之孫也,出自景帝生長沙定王發……,光武年九歲而孤,養於叔父良.身長七尺三寸,美須眉,大口,隆準.性勤於稼穡,而兄伯升好俠養士,常非笑光武事田業,比之高祖兄仲.王莽天鳳中,乃之長安,受《尚書》,略通大義.(節選《後漢書·光武帝紀》)
(翻譯)世祖光武皇帝名叫劉秀,字文叔,南陽蔡陽人,漢高祖劉邦的第九代玄孫,出自漢景帝所生的長沙定王劉發的一族……,光武帝年九歲時成了孤兒,寄養在叔父劉良家.(劉秀)身高七尺三寸,鬍子和眉毛長得很漂亮,大嘴,高鼻樑.生性喜歡勤奮地農耕,而他的哥哥伯升喜好結交俠義之士士,經常非議嘲笑光武帝種地,把他比作漢高祖的哥哥劉仲.王莽「新」朝的天鳳年間,(劉秀)到了長安,學習《尚書》,粗略地了解了大致內容.
摘自《網路·作業幫》

㈡ 世祖善納良諫文言文

因題干條件不完整,缺……條件,不能正常作答。

㈢ 杜瑛 文言文翻譯 杜瑛字文玉--如此 世祖南伐至相--以疾果

全文給你
希望幫忙
如需幫忙請HI
杜瑛 原文 譯文
杜瑛字文玉,其先霸州信安人。瑛長七尺,美須髯,氣貌魁偉。金將亡,士猶以文辭規進取,瑛獨避地河南緱氏山中。時兵後,文物凋喪,瑛搜訪諸書,盡讀之,讀輒不忘,而究其指趣,古今得失如指諸掌。間關①轉徙,教授汾、晉間。中書粘合珪(人名)開府於相(地名),瑛赴其聘,遂家焉。與良田千畝,辭不受。術者言其所居下有藏金,家人慾發視,輒止之,後來居有果得黃金百斤。其不苟取如此。

歲己未,世祖南伐至相,召見問計,瑛從容對曰:「漢、唐以還,人君所恃以為國者,法與兵、食三事而已。國無法不立,人無食不生,亂無兵不守。今宋皆蔑之,殆將亡矣,興之在聖主。若控襄樊之師,委戈下流,以搗其背,大業可定矣。」帝悅曰:「儒者中乃有此人乎!」瑛復勸帝數事,以謂事不如此,後當如彼。帝納之,心賢瑛,謂可大用,命從行,以疾弗果。

中統初,詔征瑛。時王文統方用事,辭不就。左丞張文謙奏為提舉學校官,又辭,遺執政書,其略曰:「先王之道不明,異端邪說害之也,橫流奔放,天理不絕如線。今天子神聖,俊乂②輻輳,言納計用,先王之禮樂教化,興明修復,維其時矣。夫善始者未必善終,今不能溯流求源,明法正俗,育材興化,以拯教百千年之禍,仆恐後日之弊,將有不可勝言者矣。」人或勉之仕,則曰:「後世去古雖遠,而先王之所設施,本末先後,猶可考見,故為政者莫先於復古。苟因習舊弊,以求合乎先王之意,不亦難乎!吾又不能隨時俯仰以赴機會,將焉用仕!」於是杜門著書,一不以窮通得喪動其志,優游道藝,以終其身。

——選自《元史列傳八十六隱逸》(有刪節)

[參考譯文]

杜瑛字文玉,他的祖先是霸州信安人。杜瑛身高七尺,長著好看的胡須,氣質相貌魁偉高大。金將滅亡的時候,一些讀書人還打算憑借文章言辭積極進取,杜瑛獨自躲避到河南緱氏山中。當時的戰亂之後,禮樂制度被損壞,杜瑛搜集到了很多書籍,並且都閱讀了,讀後就不忘記,而且探究文章的主旨,古往今來的得與失都了如指掌。輾轉遷徙,在汾、晉間教授學業。中書粘合珪在相地擔任開府一職,杜瑛人其聘請前往,於是就在那裡安了家。粘合珪給他一千畝的好田,杜瑛推辭沒有接受。占卜的人說杜瑛人住處下面有別人收藏的金子,家裡人想打開看看,杜瑛就制止了,後來住這里的人果真得到了百斤黃金。杜瑛就是像這樣不隨便得到東西。

已未年間,世祖向南征伐到了相地,召見杜瑛詢問計策,杜瑛言得得體的回答說:「漢、唐以來,君王依仗的用來治理國家的就是法令和軍隊、糧食罷了。國家沒有法令不能立國,人沒有糧食不能生存,動亂時沒軍隊就不能守國。現在宋對這三者都蔑視,大概將要滅亡了,振興天下就在聖主了。如果掌探襄樊的軍隊,把軍事交付手下人,來攻打對方的背後,建國之業就可確定了。」世祖非常高興,說:「讀書人中竟有這樣人才!」杜瑛又在幾件事上勸說世祖,認為事情不像這樣做的話,以後一定會那樣。世祖接納了他的意見,心裡認真為杜瑛是賢能的,說他可以重用,讓杜瑛跟從他前行,後來杜瑛因病沒能成行。

中統初年,詔書徵辟杜瑛。當時王文統正主管事務,杜瑛推辭沒有前往。左丞張文謙上奏薦舉杜瑛為提舉學校官,又被杜瑛推辭掉,他送給執政者一封書信,大略說:「先王的主張不明確,那是一些歪理邪說傷害的,人們肆意而為,天理受到威脅,形勢危急。如今天子聖明,人才聚集,言聽計從,先王的禮樂教化得以修整恢復,就在這個時候了。有一個很好開端的不一定就有一個好的結束,如果不能追根溯源,明確法令端正世風,興起教化培育良材,來拯救幾百年來禍患,我擔心以後的弊端多的將是不能說盡的。」有人勉勵他來做官,杜瑛就說:「後世雖然距離古代很遠,但是先王的設置實施的東西,輕重先後還可以看到,因此執政的人最重要的是要恢復前人主張。如果沿襲已有的弊病,來要求合乎先王的意旨,不也太困難了嗎!我又不能順應潮流而變化來把握時機和際遇,那麼做官又有什麼用呢!」從此閉門寫書,完全不因為困窘、通達或得與失而動搖他的志向,悠閑自得於學說與技藝間,來終了一生。

㈣ 「自國入府,以文義見知,文章多見世祖集。」這句文言文怎樣翻譯這篇文章怎樣翻譯

自國入府,以文義見之,文章多見世祖集。 伯玉性至孝,奉親有聞,未嘗妄取於人,有物輒散之知故。
譯:自從建國進入官府,因為文章和道義被世人賞識,文章常常在世祖集中看到。伯玉性情很孝順,侍奉親人很出名。從來沒有妄自取悅於人,有事物聚從離散,總是知道原因。

㈤ 文言文翻譯。八世祖皓,以行軍司馬…

《金史 列傳第十三》 左企弓
左企弓,字君材。八世祖皓,後唐棣州刺史,以行軍司馬戍燕,遼取燕,使守薊,因家焉。
譯文: 左企弓,字君材。八世祖是左皓,擔任過後唐的棣州刺史,被任命為行軍司馬衛戍燕州,遼國奪取燕州後,守衛薊州,因此就在薊州安家落戶。

㈥ (文言文翻譯)世祖悅,因不強之仕。惟中聞復論議,始嗜其學,乃與樞謀建太極書院。

這段選自《元史》,列傳第七十六,儒學一。
此篇目的和內容是「元興百年,上自朝廷內外名宦之臣,下及山林布衣之士,以通經能文顯著當世者,彬彬焉眾矣。今皆不復為之分別,而採取其尤卓然成名、可以輔教傳後者,合而隸之,為《儒學傳》」,主要記敘了趙復、張達善、金履祥、許謙等人的事跡。
「世祖悅,因不強之仕。惟中聞復論議,始嗜其學,乃與樞謀建太極書院。」出自對趙復的事跡的記敘,原文:
自復至燕,學子從者百餘人。世祖在潛邸,嘗召見,問曰:「我欲取宋,卿可導之乎?」對曰:「宋,吾父母國也,未有引他人以伐吾父母者。」世祖悅,因不強之仕。惟中聞復論議,始嗜其學,乃與樞謀建太極書院,立周子祠,以二程、張、楊、游、朱六君子配食,選取遺書八千餘卷,請復講授其中。復以周、程而後,其書廣博,學者未能貫通,乃原羲、農、堯、舜所以繼天立極,孔子、顏、孟所以垂世立教,周、程、張、朱氏所以發明紹續者,作《傳道圖》,而以書目條列於後;別著《伊洛發揮》,以標其宗旨。
大意就是,元世祖忽必烈曾召見趙復表明自己想攻打宋國,詢問趙復可否幫助自己。趙復以宋國為自己祖國為由,嚴辭拒絕了世祖。世祖高興了,於是不再勉強他入仕途。楊惟中聽聞趙復的談吐和評議,開始喜好他的學術,於是與姚樞商量建立太極書院(後文有"請復講授其中")。

㈦ 文言文閱讀朱倬,字漢章,唐宰相敬則之後,七世祖避地閩中,為閩縣人.世學《易》,

朱倬,字漢章,唐宰相敬則之後,七世祖避地閩中,為閩縣人。世學《易》,入太學。宣和五年,登進士第,調常州宜興簿。金將犯邊,居民求避地,倬為具舟給食,眾賴以濟。未幾,民告澇於郡,郡檄倬考實,乃除田租什九,守怒,不能奪。張浚薦倬,召對,除福建、廣東西財用所屬官。宣諭使明橐再薦於朝,時方以劉豫為憂,倬因賜對,策其必敗。高宗大喜,詔改合入官。與丞相秦檜忤,出教授越州。用張守薦,除諸王府教授。檜惡言兵,倬論掩骼事,又忤之。

梁汝嘉制置浙東,表攝參謀。有群寇就擒,屬倬鞫問,獨竄二人,余釋不問。曰:"吾大父尉崇安日,獲寇二百,坐死者七十餘人。大父謂此飢民剽食爾,烏可盡繩以法?悉除其罪,不以徼賞。吾其可愧大父乎?"通判南劍。建寇阿魏眾數千,劍鄰於建,兵忄耎不可用,倬重賞募卒擒獲,境內迄平。

除知惠州。陛辭,因言嘗策劉豫必敗,高宗記其言,問:"卿久淹何所?"倬曰:"厄於檜。"上愀然慰諭,目送之。旬日間,除國子監丞,尋除浙西提舉,且命自今在內除提舉官,今朝辭上殿,蓋為倬設也。既對,上曰:"卿以朕親擢出為部使者,使咸知內外任均。"又曰:"人不知卿,朕獨知卿。"除右正言,累遷中丞。嘗言:"人主任以耳目,非報怨任氣之地,必上合天心。"每上疏輒夙興露告,若上帝鑒臨。奏疏凡數十,如發倉廩,蠲米價,減私鹽,核軍食,率焚稿不傳。知貢舉,遷參知政事。
紹興三十一年,拜尚書右僕射。金兵犯江,倬陳戰、備、應三策,且謂兵應者勝,上深然之。又策敵三事:上焉者為耕築計,中焉者守備,下則妄意絕江,金必出下策。果如所料。史浩、虞允文、王淮、陳俊卿、劉珙之進用,皆倬所薦也。

高宗自建康回鑾,有內禪意。倬密奏曰:"靖康之事正以傳位太遽,盍姑徐之。"心不自安,屢求去。詔以觀文殿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孝宗即位,諫臣以為言,降資政殿學士。明年致仕,卒。復元職,恤典如宰相,贈特進。孫著,淳熙十四年登第,仕至吏部尚書。

㈧ 急求文言文翻譯

參考譯文:
趙炳字彥明,惠州灤陽人。炳自幼失去父母,由堂兄撫育。因年歲飢荒,前往平州去謀生,途中遇到強盜,要殺他們,堂兄甘願受死。趙炳當年只有十二歲,他哭著請求代堂兄去死。強盜很驚異,把他們都放了。

剛滿二十歲,因為是勛臣之子,趙炳在王府侍奉還未登基的世祖,勤謹不懈,於是深受世祖鍾愛。世祖駐扎在桓州、撫州間,讓趙炳做撫州長官。(趙炳就任後,)城鎮的格局規模為之一新。己未年,蒙古大軍伐宋。不久北方有警事,官府徵兵及搜括民間財物,使燕、薊騷動。蒙古軍北還,趙炳在中途迎接聖駕,把北方所發生的事一一向世祖報告,並受命去追查所徵兵卒以及搜括的民財,把這些都歸原主,世祖嘉獎他忠誠。

中統三年,李璮反叛,占據濟南,趙炳請領兵征討。官軍圍城,趙炳領兵千人獨自擋住北面,將所俘叛軍立即釋放回去,對他們說:「你們是脅從,不值得治罪。」濟南李璮反叛平息,趙炳入朝任刑部侍郎。後來濟南妖民作亂,(命趙炳去鎮壓),賜給他金虎符,加封濟南路總管之職。趙炳到濟南,只懲辦首惡,其餘全部釋放。年成不好,趙炳打開官倉賑濟百姓,而後把這件事上報朝廷,朝廷也不治他的罪。

至元九年,皇帝考慮關中重地,想找一個剛毅耿直的老臣去管理,因而授趙炳為京兆路總管。皇子安西王在秦地建王府,皇帝詔令趙炳督建宮室,一切由趙炳裁決。蠻橫凶暴騷擾百姓的王府差役,趙炳就向上級陳述自己意見,對違法者加以懲處。安西王說:「今後有犯法者,不必稟告,可自行處治。」從此以後,豪猾之徒收斂了許多,秦地百姓才得安寧。朝廷決定,將解州的鹽稅作為王府經費。年深月久,拖欠二十餘萬緡,官府追征,僅收三分之一,百姓就已負擔不了。趙炳私下對王說「:十年所欠之稅,責令一日還清,誰能承受得起?與其催征使百姓困苦,不若施恩惠給百姓。」王認為他的話有理,立即下令免徵。十五年十一月,安西王去世。

十六年秋,趙炳奉旨入京,在便殿拜見皇帝,皇帝慰勞他說「:卿去了幾年,頭發斑白,衰老至如此,關中的事繁多可以知道了。」問及民間情形,趙炳一一陳奏,順便指出在王去世後,運使郭琮、郎中郭叔雲竊取權力,為非作歹。世祖原是躺著的,聽了趙炳的陳奏,立即起身說:「聽了你的話,使老者精神振奮。」賜他白馬奶。改任安西王相,其它職務像從前一樣,並立即派他乘驛車,帶領皇帝的幾個特使前往審查郭琮等罪行。趙炳到了以後,郭琮就假造嗣王的旨令,誣告趙炳,將趙炳及其妻室兒女囚禁起來,趙炳的兒子仁榮向朝廷申訴,朝廷詔令近侍二人快馬向西去把趙炳解救出來,並且逮捕郭琮等人。郭琮等把朝廷使臣灌醉,先派人用葯在獄中毒死炳。這一夜有星隕落,響聲如雷。當時趙炳年五十九歲,這是十七年三月的事。皇帝聽說了這件事拍著大腿嘆息說:「失我良臣!」 不久上了刑具的郭琮等百餘人到了京城,皇帝親自審問,得到他們不法的全部情況後,就各自服罪。十七年六月,炳的冤情得到昭雪。特贈中書左丞,謚號「忠愍」。

熱點內容
化學元素族 發布:2025-07-09 17:19:25 瀏覽:656
貴州大學教師招聘 發布:2025-07-09 17:12:01 瀏覽:609
教師工作坊與教師成長 發布:2025-07-09 17:03:02 瀏覽:547
王玉班主任 發布:2025-07-09 15:27:17 瀏覽:201
教師招聘考試答題技巧 發布:2025-07-09 11:50:06 瀏覽:586
高中數學教學案例範文 發布:2025-07-09 11:21:11 瀏覽:269
汪麗老師 發布:2025-07-09 11:20:21 瀏覽:982
貴陽哪個 發布:2025-07-09 10:48:16 瀏覽:993
高中歷史框架 發布:2025-07-09 10:15:25 瀏覽:76
安全座椅哪個好 發布:2025-07-09 10:10:30 瀏覽: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