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文言文兩小兒辯日翻譯

文言文兩小兒辯日翻譯

發布時間: 2020-11-23 05:28:06

㈠ 兩小兒辯日文言文翻譯

一天,孔子向東游歷,看到兩個小孩在爭辯,便問是什麼原因。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剛升起時離人近一些,中午的時候離人遠一些。」
另一個小孩認為太陽剛剛升起時離人遠些,而中午時離人近些。
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像車蓋一樣大,到了中午卻像個盤子,這不是遠時看起來小而近時看起來大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有清涼的感覺,到了中午卻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這不是近時熱而遠時涼嗎?」
孔子也無法判斷誰是誰非
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您十分有智慧呢?」

㈡ 兩小兒辯日文言文翻譯30字左右

孔子到東方游歷,看見兩個小孩在爭辯,問他們原因。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時距離人近,而正午時距離人遠。」另一個小孩卻認為正午時距離人近。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大得像車上的篷蓋,等到正午時就像盤子碗口那樣小, 這不是遠的小而近的大嗎?」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清清涼涼,等到正午時就熱得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這不是近的熱而遠的涼嗎?」 孔子也不能決斷。兩個小孩嘲笑說:「誰說你見多識廣呢?」

㈢ 古文:《兩小兒辯日》及其翻譯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cang)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shu)為汝(ru)多知乎?」
孔子到東方游歷,看見兩個孩子正在爭辯,就問他們爭辯的原因。
一個孩子說:「我認為太陽剛升起的時候離人近,而到正午的時候離人遠。」
另一個孩子認為太陽剛升起時離人遠,而太陽遠行到中午時離人近。
第一個孩子說:「太陽剛出來升起的時候像車頂蓋般大。到了正午就看起來像盤子一樣,這不是遠的物體看起來小而近的物體看起來大的道理嗎?」
另一個孩子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感覺清清涼涼,到了中午就像把手放進熱水裡一樣熱,這不是近的物體感到熱而遠的物體感到涼的道理嗎?」
孔子判斷不了。
兩個孩子笑著說,「誰說你知識淵博呢?」

㈣ 文言文中,【兩小兒辯日】這個文言文怎麼翻譯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翻譯:孔子向東游歷,見到兩個小孩在爭辯,就問他們在爭辯的原因。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升起的時候距離人近,而到正午的時候距離人遠。」
另一個小孩認為太陽剛升起的時候距離人遠,而到正午的時候距離人近。
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升起的時候大得像車蓋。到了正午就像圓盤一樣大,這不是遠的小而近的大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很清涼,到了中午的時候就像把手放進熱水裡一樣燙,這不是近的熱而遠的涼嗎?」
孔子不能決斷。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你見多識廣啊?」

㈤ 兩小兒辯日這篇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簡短)

孔子向東游歷,見到兩個小孩在爭辯,就問他們在爭辯的原因。 一個小孩子說:「我認為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距離人近,而正午的時候距離人遠。」 另一個小孩子認為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距離人比較遠,而正午的時候距離人比較近。 一個小孩兒說:「太陽剛出時像車的車蓋一樣大,到了中午時就如同盤子一般小了,這不是遠小近大的道理嗎?」 另一個小孩兒說:「太陽剛出來時涼爽,到了中午的時候熱得如同把手伸進熱水中,這不是近的就感覺熱,而遠就覺得涼的道理嗎?」 孔子聽了之後不能判斷他們倆誰對誰錯。 兩個小孩子笑著對孔子說:「是誰說你智慧多呢?」

㈥ 《兩小兒辯日》翻譯,簡單點。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人物對話兒童哲理寓言初中文言文文言文
譯文全譯逐句
孔子到東方游歷,見到兩個小孩在爭辯,便問是什麼原因。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近一些,而到中午的時候距離人遠。」另一個小孩卻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遠些,而到中午的時候距離人近。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像車蓋一樣大,等到正午就小得像一個盤子,這不是遠處的看著小而近處 的看著大嗎?」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有清涼的感覺,等到中午的時候像手伸進熱水裡一樣熱,這不是近的時候感覺熱而遠的時候感覺涼嗎?」孔子不能判決(誰對誰錯)。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您的知識淵博呢?」
注釋
(1)東: 東方。
(2)游: 游歷、游學。
(3)見: 看見。
(4)辯斗: 辯論,爭論.
(5)辯: 爭。
(6)其: 代詞,他們。
(7)故: 緣故,原因。
(8)以: 認為。
(9)始: 剛剛,才。
(10)去: 離;距離。
(11)日中: 正午。
(12)初: 剛剛。
(13)車蓋: 古時車上的篷蓋,像雨傘一樣,呈圓形。
(14)及: 到。
(15)則: 就。
(16)盤盂: 盛物的器皿。圓者為盤,方者為盂。
(17)滄滄涼涼: 形容清涼的感覺。滄滄:寒冷的意思。
(18)探湯: 把手伸向熱水裡。湯,熱水,開水。(古時還特指沐浴時用的熱水。)在文中的意思是天氣很熱。
(19)決: 決斷,判定,判斷。
(20)笑: 在這里不是嘲笑,在這里突出了孩子們的天真可愛
(21)孰: 誰。
(22)汝: 你。
(23)知: zhì,通假字。「知」通 「智」聰明、智慧。
作者
列禦寇,戰國時期鄭國圃田(今河南省鄭州市)人。道家著名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寓言家和文學家。著有《列子》。那時,由於人們習慣在有學問的人姓氏後面加一個「子」字,表示尊敬,所以列禦寇又稱為「列子」。唐玄宗於天寶年間詔封列子為「沖虛真人」。列子一生安於貧寒,不求名利,不進官場,隱居鄭地40年,潛心著述20篇,約十萬多字。現在流傳有的《列子》一書,其作品在漢代以後已有所散失,現存八篇《天瑞》《皇帝》《周穆王》《仲尼》《湯問》《力命》《楊朱》《說符》。其中《愚公移山》、《杞人憂天》、《兩小兒辯日》、《紀昌學射》、《湯問》等膾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可謂家喻戶曉,廣為流傳。列子一向低調,有所謂「子列子居鄭圃,四十年人無識者」,可見真正做到了老子所說的「和光同塵」的境界,故而列子在歷史上的事跡也很少。這樣解釋某些人認為列子是後人假託的也不過分。

㈦ 兩小兒辯日文言文翻譯

有一天,孔子到東方游歷,看到兩個小孩為什麼事情爭辯不已,便問是什麼原因。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近一些,中午的時候離人遠一些。」 另一個小孩卻認為太陽剛升起來的時候離人遠,而中午是要近些。 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像車篷一樣大,到了中午卻像個盤子,這不是遠的時候看起來小而近的時候大的道理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有清涼而略帶寒意的感覺,到了中午卻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這不是近的時候感覺熱而遠的時候感覺涼的道理嗎?」 孔子也不能判斷怎麼回事。 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你知識淵博呢?」

㈧ 兩小兒辯日文言文翻譯

兩小兒辯日參考譯文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1),問其故(2)。
一兒曰:「我以(3)日始出時去(4)人近,而日中(5)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6),及(7)日中,則(8)如盤盂(9),此不為(10)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11),及其日中如探湯(12),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13)也。兩小兒笑曰:「孰(14)為汝(15)多知乎?」
(1)辯斗:辯論,爭論。
(2)故:原因,緣故。
(3)以:以為,認為。
(4)去:離。
(5)日中:中午。
(6)車蓋:古時車上的篷蓋,像雨傘一樣,呈圓形。
(7)及:到了。
(8)則:就。
(9)盂:一種裝酒食的敞口器具。
(10)為:是。
(11)滄滄涼涼:陰陰冷冷,天氣涼爽的樣子。
(12)探湯:把手伸到熱水裡去。意思是天氣很熱。
(13)決:裁決,判斷。
(14)孰:誰,哪個
(15)汝:你。
《兩小兒辯日》寫作特點:
1、語言簡潔,事中見理。
2、善於運用比喻。如寫兩小兒論辯「太陽遠近」這一現象的時候,一方從視覺出發,用兩個比喻「如車蓋」、「如盤盂」,具體說明太陽形狀的大小,結合「日初」和「日中」,就把結論的理由說清了;一方從感覺出發,以「如探湯」作比,結合「日初」和「日中」來說,也把理由說清了。由於作者善於用比喻,語言生動形象,頗有說服力,極易被人們理解和接受。
《兩小兒辯日》參考譯文:
孔子到東方游歷,途中看見兩個小孩在爭論。就問他們在辯論什麼。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時距離人近,而正午時距離人遠。」另一個小孩卻認為太陽剛出來時離人遠,而正午時離人近。
前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大得像車上的篷蓋,等到正午時就像盤子碗口那樣小,
這不正是遠的顯得小而近的顯得大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清清涼涼,等到正午時就熱得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這不正是近的就覺得熱,遠的就覺得涼嗎?」
孔子聽了,不能判斷誰是誰非。兩個小孩嘲笑說:「誰說你多智慧呢?」

㈨ 兩小兒辯日文言文翻譯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翻譯】 孔子去東方,遇間兩個小孩在爭論。便問他們爭論的緣故。 一個小孩兒說:「我認為日出時離人近,而中午時就離人遠了。」 另一個小孩兒認為日出時離人遠,而中午時離人近。 一個小孩兒說:「日出時太陽像車蓋一樣大,到了中午就像盤子一般小了,這不是遠的小而近的大嗎?」 另一個小孩兒說:「日出時清清涼涼的,到了中午時熱得像把手伸進熱水中,這不是近的覺熱遠的涼嗎?」 孔子不能判斷誰對。 兩個小孩兒笑著說:「誰說你智慧多呢?」

熱點內容
化學元素族 發布:2025-07-09 17:19:25 瀏覽:656
貴州大學教師招聘 發布:2025-07-09 17:12:01 瀏覽:609
教師工作坊與教師成長 發布:2025-07-09 17:03:02 瀏覽:547
王玉班主任 發布:2025-07-09 15:27:17 瀏覽:201
教師招聘考試答題技巧 發布:2025-07-09 11:50:06 瀏覽:586
高中數學教學案例範文 發布:2025-07-09 11:21:11 瀏覽:269
汪麗老師 發布:2025-07-09 11:20:21 瀏覽:982
貴陽哪個 發布:2025-07-09 10:48:16 瀏覽:993
高中歷史框架 發布:2025-07-09 10:15:25 瀏覽:76
安全座椅哪個好 發布:2025-07-09 10:10:30 瀏覽: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