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美國兒童美術

美國兒童美術

發布時間: 2020-11-23 06:31:39

① 當代藝術與美國兒童美術教育 顧菁讀後感

從結構上看,一篇讀後來感至少要有三自個部分的內容組成:一是要介紹原作的篇名內容和特點;二是根據自己的認識對原作的內容和特點進行分析和評價,也就是概括地談談對作品的總體印象;三是讀後的感想和體會.即一是說明的部分,二是要有根據評價作品的部分,三是有感而發,重點在「感」字上.
讀是寫的基礎,只有讀得認真仔細,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內容,從而抓住重點,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體會;只有認真讀書才能找到讀感之間的聯系點來,這個點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點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對一篇作品,寫體會時不能面面俱到,應寫自己讀後在思想上、行動上的變化,摘取其中的某一點做文章.

② 美國孩子是怎樣學畫畫的,美國的孩子們這

其實美國孩子的繪畫本領,和他們從小所受的教育有直接的關系。美國孩子上幼兒園時,
不學任何外語,不應付加減乘除的題海戰術,不背乘法口訣,不考英語單詞。幼兒園里的美國
孩子,主要任務是玩兒。玩兒什麼呢?在紙上隨意塗抹,是美國幼兒園孩子很愛玩兒的一個游
戲。 即使是畫畫,美國孩子也是隨心所欲地玩兒。比如小孩子,主要給黑白畫塗顏色。這
種「著色」游戲,可以訓練孩子對色彩的感覺。大一點兒的孩子,可以自由創作。所謂的自由
創作,就是自己的畫自己做主。很少有美國老師會讓全班的孩子畫同一幅畫,也很少會有這樣
的情況-----誰畫的最像,誰模仿的最好,誰就能得高分。在美術教育方面,中美之差異,由此
可見。
美國孩子上小學以後,學校里會有各種各樣的藝術訓練。除了平時上課,每年暑假,學校
總會布置 一個暑期作業叫All About Me(關於我自己).這是一個自我介紹的美術題目,孩子們
要在一張大展示版 (Poster)上,寫出自己的小生平(生日,體重,身高等個人信息),附上相應
的照片,然後在邊角區域,要用自己的手工畫作裝飾起來。這種訓練,即使在學年當中,也會
經常出現。比如,我家小寶的歷史課老師,給孩子們布置的課題(project)是,他讓孩子們自己
設計一個國家名字,畫出這個國家的國旗,再寫出國歌。憑空讓一個不存在的國家誕生在孩子
們的手中,美國老師能想得出,中國老師會鼓勵孩子這樣做嗎?我們中國孩子是怎麼學歷史
的?總說中國孩子缺乏創造力和想像力,很遺憾的說,中國學校的教學方法,實在是需要改進
改進。老師照本宣科,學生死記硬背,孩子怎麼會有創造力?
正是在應付如上所述的作業時,美國孩子們時時都需要展示和磨練繪畫技藝。即使做美國
學校的科 研題目(SCIENCE PROJECT),也離不開畫畫。大寶上高中時,有一次她的生物作業
是,畫出細胞及其內部的立體結構。美國生物老師意在用這種藝術方式,讓學生們記下細胞的
結構。如果孩子的繪畫本領不過硬,畫出色彩斑斕的立體細胞結構,何其難也!前天二寶的法
語作業,本來就是個語法基本訓練,法語老師卻獨出心裁,讓學生們用藝術形式展示語法變
化。瞧,法語作業也離不開畫畫啊!中國孩子來美國讀中小學,只有繪畫本領過硬,才會更如
魚得水。
具體說到我家二寶,對畫畫,我承認她確實有一定的天賦。二寶從小就喜歡塗塗抹抹,我
基本沒管她任何事情。直到二寶上初二時,我才把她送到一位私人老師那兒提高繪畫技藝。孩
子喜歡,大人就很欣慰。有時候,為了趕進度,二寶一畫就是三四個小時。如果沒有對藝術的
激情,她根本就坐不住。
何為天賦?我覺得,能讓孩子充滿激情和強大興趣的某種技藝,就是她的天賦所在。有的
孩子迷戀畫畫,有的孩子迷戀飛機模型,有的孩子喜歡穿著紅舞鞋跳舞。上述這些,就是孩子
們各自的天賦所在。我們家長的職責,就是鼓勵孩子發揮出她的最大天賦。只有順勢而為,孩
子才容易在某方面鶴立雞群。很遺憾地說,因為中國應試教育的強大勢力,很多中國家長不得
不壓制孩子的天賦。這實在是太可惜了。
我們來復習一下哲學家柏拉圖的教育觀和人生規劃,柏拉圖認為,「(孩子)在幼年時應該
側重體育與美育,原則是「單純」,由此培養「節制」。這個時期,要使孩子明白「正確的信
念」,稍後再探討知識。在青年期,要隨著個人的能力,往上學習算術,幾何,立體學,天文
學,和聲學。到了三十歲,如果通過考驗,就可以學習「辨證法」,亦即以邏輯方式思考及表
達自己的能力,由此可以發現理型。三十五歲起服務公職,到五十歲時則可以成為統治者,此
時要使用大部分的時間沉思『善』」。如果遵循柏拉圖的教育觀,中國所有的孩子都輸在起跑
線上了,大部分中國成人活得都不合格!
有句教育名言說,「教育的差異,決定一個人最終「勝負」的,不是掌握知識的多少
而是人生的 境界與視野,信仰與責任,以及自由的心靈。 」 培養繪畫愛好,只是舒展孩子心
靈的一方面。文學,電影,音樂,都可以提升孩子們的認知和欣賞能力。而享受這些,都得靠
時間做保證,而中國孩子缺少的就是時間。中國教育任重而道遠,中國家長夾在學校和孩子中
間,到底該向左走,還是向右走?做中國家長,真難!

③ 國外如何對小孩進行繪畫之類的藝術教育

說幾個我知道的有代表性的吧: 【美國的「DBAE」全面綜合性美術教育】它是美國教育家艾斯納和格瑞提出的「以學科為基礎的美術教育」理念(Discipline-Bassed Art Ecation),對美術教育的內容有更深入的研究,認為美術教育內容包括美術創作、美學、美術評論和美術史,提出了美術要向多元化發展。美國很早就要求思維的創新,因此他們獲得科學上的一項又一項的突破。 【歐洲的普及化藝術教育】歐洲的美術教育其實非常普及且不僅僅在課堂上,課堂美術教學只是美術教育的一個方面,更多的是課外興趣活動,或由老師家長帶領,或三三兩兩自發性地進行。比如:一些廣場上一到假日就會擠滿了藝術愛好者,他們自覺地在這里尋找美、體驗美、創造美、感受美,將這里的自然美、社會美與藝術美自然地融為一體,散發著濃郁的藝術氣息。再如:在歐洲的梵蒂岡、盧浮宮、佛羅倫薩等美術館里每天都有源源不斷的參觀者、攝影者、繪畫學習者,參觀的人員從幼兒到老年均有,他們可隨意拍攝下喜歡的作品,回家細細體味,也可以在展覽館的繪畫室里把看過的感受直接畫出來,在這里到處可見人們對藝術的執著追求。 【日本的個性化藝術教育】認為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教育以兒童個性的差異為基礎,發展各具獨特性的個性,應從小培養。教師課堂上注重不同學生不同對待,這樣,同樣的一堂課,每個學生雖然都上同一內容,但是各自的感觸、體驗不同,那創造的作品就會顯現自己獨特的個性,時間一長老師看到畫就能想到誰。

④ 主張通過兒童的藝術創作發展其個性和創造性的美國美術教育家是

c.羅恩菲爾德

⑤ 中美兒童美術教育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1.從中小學課程教育形式來看,美國學校課堂授課完全是開放式的。教師知識提出任務,稍加啟示,大部分時間都是讓學生各取所需,各得其樂,讓學生在成功里進步,在失敗中吸取教訓、總結經驗。教師是出傳授知識外海事活動、課程的准備者、組織者,只在學生有困難需要幫助時,教師才幫助他們,真正體現著以學生為主體。
我國的課堂授課絕大部分採取的是嚴謹的准備,一環接一環進行教學,追求課程的主動性來保證完成教學任務,主要還是教師滿堂灌,學生只是被動吸收。聽課看課都講究形式,實際效果如何。很多課都只是形式豐富多彩,像唱戲式的湧上很多道具,講的細、講的全、講的穩,就是好。課堂授課還受到很多局限,教者費心,學者費力。課堂授課的開放與束縛、靈活與機械隊學生一生的學習和工作有著深遠的影響。
從近期目標來說,中國的基礎教學好,而長遠來說,各種能力,包括學習的能力就是顯得比國外學生差些。
2.從幼兒園實際的操作上來看中國教師在進行傳統的美術教育時,不少教師習慣採用范畫或范作來提供模仿對象,這樣從而束縛了幼兒大腦,禁錮了幼兒的思維和情感,使幼兒難以自己去體驗,自己去領悟,自己去探索。教師在評價是也只是「畫的想像不像」,「這兒應該怎麼畫」。如此這般的美術活動顯得很概念化和成人化,其中缺乏了通知的審美直覺,氣效果是可想而知的。現在,教師們也試圖用引導、發現的方式來取代示範、模仿,用生動的故事或游戲來引起孩子的創作的願望,尊重幼兒獨立性、積極性。接納孩子的藝術創造方式,接納孩子的一切作品。現在美術教育過程以鼓勵孩子大膽創新,增加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和信心。
美國的教師在進行美術教育時,教師事先只是提供各種活動所需的材料和半成品,讓幼兒自己去操作、探索,發展其自我表現能力和創作能力。教師知識提供各種材料,讓幼兒自由想像,在活潑、愉快的氣氛中,輕松自如的完成作品。教師在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幼兒活動過程上,重視幼兒從事活動的情感因素,評價幼兒在活動中所感受到的愉悅的情緒體驗。不管作品的質量如何,「這幅畫真美」始終是孩子得到的評價。盡管是一種情緒的宣洩,教師們也會認為:孩子首先是自我學習的過程,幼兒的藝術素質在適當的環境中,自然會發芽、生長、開花、結果。
3.中美美術教育結果的差異不同的教育導致了幼兒作品上的差異,美國幼兒從塗鴉就開始創造一套滿足自我表現需要的符號系統,按照自身的表現和願望去表現自我,如有的作品雖是一些不可思議的線條,但變現生動大膽且誇張,具有豐富的想像。從作品我我們可以看出,孩子對外界事物的概念常以自我為中心,大膽的、獨立的按照自己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創造出直覺的象徵性圖示。
這個時期幼兒的心理符號是有知覺控制的,他們隨年齡的增長和智力的發展,他們的觀察力和分析、表現力會不斷提高,並且在活動中逐步積累起對物體的初步印象。但繪畫技能還需逐步成熟和完善。這和幼兒的身體發育、智力發展是相一致的。但由於缺乏技能的練習,造型能力不如中國孩子強。
中國的幼兒作品基本上先時用線條勾畫出平面的二維的物體輪廓,因為這種輪廓線較易把我物體的外形特徵。隨著視敏度和精確度的提高,他們對外界事物觀察也越來越細和客觀。隨著年齡的增長和思維性質的變化,由平面造型開始過渡到用三維立體表現方法,作品內容逐步趨向寫實、豐富,由於視野的擴大,作品在技能方面變現的較好,但是作品缺乏一定的想像力合創造力,在作品的內容大多是直觀的東西,因為中國美術教育注重的是技能的練習。
中美美術教育活動中存在各自的側重和不同,但美術教育中自由創造、審美能力的培養和藝術表現的知識及技能的傳授並不是相對獨立的,而是緊密相連的,不可分割的。總之,自由創造與技巧練習並不對立,在技巧練習和自由創造之間應保持適當的張力,讓孩子的作品成為表現孩子思想、情感、興趣和對外部世界的認識及表現自我的一部分。
以上回答,希望能夠幫到您!

⑥ 少兒美術品牌十大排名

在國內,兒童美術品牌越來越多,有的美術品牌還剛剛起步,十大品牌回就成了大家答關注的重點。那麼要做美術訓練加盟,品牌影響力比較大的米多多美育比較好,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還是性價比高比較好。
一般孩子在一歲多就喜歡塗鴉,兩歲多會表現出對色彩和圖案的濃厚興趣。這個時候並不需要去報班學習,家長要注意做的是給予足夠的支持,不要阻止他們畫,保持他們對繪畫的興趣。
而3歲到5歲,則是一個比較好的繪畫啟蒙時間。
3-4歲孩子的認知能力 相對來說比較簡單,手部的小肌群也不發達,運筆並不靈活,所以這個年齡的孩子普遍只會畫一些簡單的動物和人物勾勒。畫面看著也頗為不協調:頭部畫得特別大,人體不對稱,四肢長短不齊,粗細不勻。
但是4-5歲的孩子則有著顯著的提高,進行1年的繪畫專業的指導訓練,繪畫水平有一個飛躍的提高。
所以,4-5歲是學習繪畫的最佳年齡。

⑦ 外國兒童的畫都是什麼樣的

一位美國的兒童美術教育專家看到中國孩子的繪畫作品曾經說過這樣的話:「看歐美國家的兒童畫感覺很輕松,覺得畫者是在自覺自願的作畫,而看到中國的兒童畫感覺很精美、很專業,能看出中國孩子在作畫時一定很辛苦、很累!」

這句話應該引發我們中國美術教育工作者的反思,對比國外的兒童美術教育,我們缺乏的是一顆童心,總是以專業化的標准引導兒童畫創作,總是以功利化的眼光左右兒童美術的原生態創作,我們對兒童進行美術教育不是為了培養專業的美術技能人才,而是通過引導兒童美術創意培養孩子對生活美術的認識能力,培養孩子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二十一世紀後期,我國的兒童美術教育逐漸由專業技能的美術教育轉向生活情趣的美術教育,兒童從事快樂的美術繪畫游戲,在趣味繪畫與手工中學會思維、學會審美、學會創造。

在這里所呈現的是日本家之光農林學會、國際美術教育學會舉辦的世界兒童圖畫展覽的各國兒童的繪畫作品,這些美術作品很好的保留了兒童畫的原創性,鼓勵個性的張揚。

從這些外國孩子的繪畫作品裡能夠看出兒童個性精神的展現。

兒童畫,由表面看來是不講什麼技法的,不講「畫理」、「畫法」,逾越了透視、解剖、構圖等一般常規,是非「學院」派的畫派。在造型上兒童畫常常不按物體的實際比例進行描繪,在表現形式方面如造型、色彩構圖等也有其自己的特點。兒童畫好的造型,由於是在自己直觀感受的支配下進行的。

⑧ 美國及日本當代兒童美術教育有何傾向

1:繼續用筆畫出自己創造的形狀,比4-5歲階段更能抓住事物的特徵;

2:塗鴉開始關注事物間的關系,如不僅知道人,衣服,還知道人穿衣服,因此會畫出穿了衣服的人;

3:雖然如此,他們畫的還是自己感興趣的東西;自己知道的東西由於不感興趣,也不會畫出來.如知道人有耳朵,但對耳朵不感興趣,就不會畫出來;

4:只把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依自己知道的(深刻印象及愉快想像),而不是看到的樣子(客觀地臨摩)畫出來,這是兒童(從4歲開始,一直持續到9歲)塗鴉的一個典型特徵;

5:孩子在5歲半開始,會畫出基底線來表示關系,如畫一條水平線表示地面;畫一條橫線把地面與海分開,表示二維世界;

6:基底線使孩子在5-6歲的時候從前一階段(4-5歲)的無序的羅列畫向有序列的畫轉變;

7:孩子5-6歲的塗鴉開始表現系列性的關系,由於是按照二維性有順序地排列畫面的,畫面的整體性更強,並出現了透視畫法.如畫老鷹追逐小鳥,會把小鳥,蝴蝶,蜻蜓等被追逐者序列地表現出來;畫樓房,各樓層人以及樓梯,傢具都會畫出來,好像牆是透明的一樣;

8:即使是像商品目錄似的看起來比較亂的畫,也有了一個統一的主題,不再是以前(4-5歲)的那種多主題的畫了;

9:孩子在5-6歲是想像力迅速發展的時期,可以根據大人講述的故事進行想像並把它畫出來,也喜歡畫"我理想中的...","我喜歡的..."等充滿想像力的主題,這種充滿想像力的畫畫使他們覺得樂趣無窮;

10:這個時期的孩子是一生想像力最發達的時期,所以一定要尊重孩子"憑空想像"畫出的畫,孩子就是通過畫這種畫來發展無限的想像力的;

⑨ 急求:中外兒童美術現狀之比較

近十來年,中國美術教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從頒布《小學美術教學大綱》之日起,以中國特色為 前提的基礎美術教育體系初步形成,特別是小學美術教育涉及面之廣大、體系之完備(大綱、課程、教材等) 讓人感到欣慰。然而,與境外發達國家、地區的美術教育比較起來雖各有優劣,但綜合權衡起來,又不得不承 認在許多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想就此談一些粗淺的認識。
一、從美術教育的目的任務來看。
德國巴伐利亞州(1985年頒布)小學美術教育目的任務是,為兒童提供自由繪畫的機會,激發他們豐 富的想像力;使兒童在自己的藝術創造中得到快樂,發展他們多方面的創造能力;教師應指導兒童有意識地注 意和觀察,在熟悉製作的工具、材料和技能基礎上,發揮他們的表現能力(繪畫語言和表達方式);參觀教堂 和博物館,使兒童有機會看到真正的藝術品;使兒童在年度的節日慶祝活動中進行裝飾布置和多種形式的游戲 表演。
日本文部省(1980年實施)新訂的小學美術學習指導精神(目的任務):①培養具有完美人性的孩子 ;②培養兒童熱愛自然和社會的審美情操;③努力發掘每一個兒童獨立思考的創造性智能和技能;④造就輕松 、活潑、充實的校園生活氣氛;⑤在尊重普遍道德原則的同時、對孩子進行適合其個性和能力的教育;⑥精選 教學內容,調整授課時間;⑦各校謀求更加具有彈性的教育,即根據各地區兒童的不同情況,制定貼切可行、 各具創意的教育方式。
我國1988年國家教委頒發的小學美術教學大綱中提出美術教育的目的是:①小學美術課應使學生掌握 淺顯的美術基礎知識和簡單的造型技能;②在教學中著重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和愛國主義情感,加強品德 、意志的培養;③逐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形象記憶能力、想像能力和創造能力。
從大綱制定的教學目的來看,德國、日本的美術教育注重素質的培養,重視人的創造能力與評價能力,強 調個性形成,注意與其他學科的相互聯系,把美術教育作為全面育人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美術的教育獲得全 面諧調的人,將生活樂趣、藝術實踐、社會服務三者統一。我國的小學美術教育除了講究智力和才能的發展外 ,主要強調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掌握,特別考慮政治前提下的愛國主義為主題的美育。這說明中國在小學美術 教育立足民族的基礎和本國國情,正在逐步向以素質教育為主的方向轉換。
二、從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的安排來看
德國、日本普遍重視美術,小學美術課時安排每周2—4小時,多於我國小學美術每周2課時(不能保證 )的安排,從時間上保證了孩子們的學習。美術科在學校教育中與語言、數學等其它學科具有完全等同的地位 。繪畫、立體製作和生活用品製作佔有很大比例。德國還把舞台表演與布置(綜合藝術)納入藝術造型藝術進 行學習。教學內容的安排非常廣泛,德國沒有統一的教科書,只有以大綱形式印發的教學建議,低年級不單獨 開設美術課,內容的選擇幾乎由美術教學全國規劃。日本雖有美術教科書,也體現出很大的自主性和靈活性。 教學內容做到以提示、啟發、引導為主,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想像、實踐、創造能力。以小學一年級為例, 摘錄如下:
德國巴伐利亞州:①學習內容——用彩色鉛筆或粉筆進行繪畫(兒童遇到的人和物);學習目的——激發 想像創造。題目的例子——我和我的圓錐形紙袋(德國風俗,新生入校第一天每人帶一個彩色圓錐紙袋);我 喜歡的人;我們的街道;30號的孩子們;有兩個鼻子的女巫;山谷中旅行遇到了侏儒;修長的漢斯;肥胖的 迪思。題目舉例——「這樣一個女巫」的教學,首先朗讀或講述,接用一個布袋木偶進行表演;兒童自己設想 各種女巫,如天氣女巫,並描繪出她們的外表;爾後兒童繪畫;最後共同觀看完成的圖畫。
除以上內容外,還有②舞台的景象;③用管狀顏料印花;④用水彩色繪畫的基本常識;⑤填色畫;⑥觀看 圖畫等。
日本的低年級美術教學內容則包括:造型性的游戲(玩砂、化妝等)、繪畫立體(泥塑、紙模型等)表現 、製作使用物品和觀賞作品。教科書很少介紹作畫和製作的必要知識,而是以學生們的作業(作品)再配上簡 短生動的文字啟發、引導他們去思考、想像、創造。課題有:《畫相撲》、《買果汁》、《到了花之國》、《 賀卡》、《請柬》等等。
我國一年級美術教學內容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為例:有基本形狀和色彩的認識;畫出生活中與此形相似的某 些事物,如方的手絹、圓的氣球和三角形的小旗、製作拉花、小彩旗、泥塑小動物等。有些省編教材,像湖南 新編的九年制義務教育小學美術第一冊還有撕貼、折剪等鄉土美術內容。在教材內容的安排上,受大綱指導, 考慮得很完善、很周全,在某種程度上優於國外,但在美術課時的安排上歸類為「小三門」(音、體、美)之 末,絕大多數學校(特別是鄉村小學)是不能完成教學任務的。我國的小學美術還只能是起調節語、數主科的 間歇課,課程設置和實施與大綱教科書形成一定反差。中國的基礎美術教育還需從教學的條件上來保證貫徹落 實。
三、從教學的條件上來看。
德國、日本屬於經濟發達科技先進的國家,有能力多途徑支持教育,在小學美術教育上充分體現出來。德 、日兩國各學校均有專門的勞動、美術教學。教學設施相當完備,除了必需的繪畫工具材料外,還有各種木工 、美工造型機械的工具,便於學生製作不同材質的工藝物品,各種標本、寫生教具一應俱全,讓學生按需所取 ,潛心投入美術的學習之中。有些學校的美術教學條件是中國專業畫家都無法相比的。兩個國家的教師工作都 很忙,地位也很高,教師必須取得相應較高的職業文憑和執照才能當一名美術教師。多數學校的校園環境和校 外環境都注意藝術的影響,學生能夠經常去博物館、美術館、展覽館參觀、欣賞品位較高的美術作品。
中國的經濟起步遲,教育的投入很少,相比德、日的教學條件就顯得寒酸。大、中城市的小學美術教學條 件很不健全,師資素質較低,缺少場地和設備,加之對學校美術課程的不夠重視,中國小學美術以素質培養為 主導的教學還顯得很薄弱。
四、從課程教學形式來看。
德日學校課堂授課完全是開放式的。教師只是提出任務,稍加啟示,大部分時間都是讓學生各取所需,各 得其樂,讓學生在成功里進步,在失敗中吸取教訓、總結經驗。教師是活動課程的准備者、組織者,只在學生 有困難需要幫助時,教師才幫助他們,真正體現著以學生為主體。
我國小學課堂授課絕大部分採取的嚴謹的准備,一環一環進行教學程序,追求課堂的主動性,以保證完成 教學任務,主要還是教師為主導,學生大多隻是被動地吸收。聽課看課都講究形式,實際效果如何是不管的。 很多優秀的課,都只是以形式豐富多彩,像唱戲式的用上很多道具來評定的,講得細、講得全、講得穩,就是 好。課堂授課還受到很多局限,教者費心,學者費力。
課堂授課的開放與束縛、靈活與機械對學生一生的學習和工作有著深遠的影響。從近期目的來說,中國的 基礎教學好,而長遠來說,各種能力,包括學習的能力就顯得比外國學生差些,不少升入高一級學校就讀的學 生並不是掌握了創造性的學習方法,而是通過大量的加強補習或「勤學苦練」來取得的,造成了有些學生高分 低能、動手能力差的狀況。德、日學生就顯得有魄力、有能力、有闖勁。
五、從教學效果來看。
德、日美術教育以全國的重視和有利的條件,保證了美術教育以至藝術教育的普及與實施,學生整體藝術 素質要比我國的高,以至於所有國民對工作、對生活的藝術品位都顯得高雅、文明,對工作對事業也就求新、 求異、講究創造性。由於社會制度的原因,德、日中小學生在升學、就業的多種學科選擇中,還直接影響到美 術素養的提高與發展。進入美術院校學習或從事專業美術的人才畢竟是極少數。這並不影響到國家的美術教育 的目的。像日本和光大學教授藤澤典明所說:「我們通過這個學科(美術)的教育,目的不是培養理解美術知 識和掌握相關技能的『美術修養』的人,更不是造就畫家、雕刻家和圖案設計師,而是在普遍一般的教育中, 透過美術的教育獲得全面諧調能力的人,而非偏重智育的不平衡的人。」
我國的美術教育效果和現狀極不平衡,大中城市比鄉村要好,沿海地區比內地、比邊遠地區要好。全面發 展尤為突出者有之,在國際繪畫、製作比賽中獲金獎者有之,畫家、美術家輩出,基礎教育好的一面是世界其 它國家無法相比的。當然,這還得力於有條件進行校外培養教育的部門和家庭,從小從早望子成龍是中國教育 的一種特殊現象。然而,破爛的校舍、缺少專業教師、沒有教學設備和沒錢上學的學齡兒童還客觀存在,這不 能不令人擔憂。中國美術教育要面向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經濟條件和不同受教育者,想必是艱難的。
綜上所述,我國美術教育的規劃設想、前景是好的,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在教育的目的、教學的內容、 條件、效果上看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中國的基礎美術教育事業將在不遙遠的將來,躋身 世界先進行列。綜上所述,我國美術教育的規則設想,前景是好的,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中國的基礎美術教育事業將在並不遙遠的將來定會走在世界前列。

⑩ 美國及日本的當代兒童美術教育有何傾向

1:繼續用筆畫出自己創造的形狀,比4-5歲階段更能抓住事物的特徵;
2:塗鴉開始關注事物間的關系,如不僅知道人,衣服,還知道人穿衣服,因此會畫出穿了衣服的人;
3:雖然如此,他們畫的還是自己感興趣的東西;自己知道的東西由於不感興趣,也不會畫出來.如知道人有耳朵,但對耳朵不感興趣,就不會畫出來;
4:只把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依自己知道的(深刻印象及愉快想像),而不是看到的樣子(客觀地臨摩)畫出來,這是兒童(從4歲開始,一直持續到9歲)塗鴉的一個典型特徵;
5:孩子在5歲半開始,會畫出基底線來表示關系,如畫一條水平線表示地面;畫一條橫線把地面與海分開,表示二維世界;
6:基底線使孩子在5-6歲的時候從前一階段(4-5歲)的無序的羅列畫向有序列的畫轉變;
7:孩子5-6歲的塗鴉開始表現系列性的關系,由於是按照二維性有順序地排列畫面的,畫面的整體性更強,並出現了透視畫法.如畫老鷹追逐小鳥,會把小鳥,蝴蝶,蜻蜓等被追逐者序列地表現出來;畫樓房,各樓層人以及樓梯,傢具都會畫出來,好像牆是透明的一樣;
8:即使是像商品目錄似的看起來比較亂的畫,也有了一個統一的主題,不再是以前(4-5歲)的那種多主題的畫了;
9:孩子在5-6歲是想像力迅速發展的時期,可以根據大人講述的故事進行想像並把它畫出來,也喜歡畫"我理想中的...","我喜歡的..."等充滿想像力的主題,這種充滿想像力的畫畫使他們覺得樂趣無窮;
10:這個時期的孩子是一生想像力最發達的時期,所以一定要尊重孩子"憑空想像"畫出的畫,孩子就是通過畫這種畫來發展無限的想像力的;

熱點內容
教師招聘考試答題技巧 發布:2025-07-09 11:50:06 瀏覽:586
高中數學教學案例範文 發布:2025-07-09 11:21:11 瀏覽:269
汪麗老師 發布:2025-07-09 11:20:21 瀏覽:982
貴陽哪個 發布:2025-07-09 10:48:16 瀏覽:993
高中歷史框架 發布:2025-07-09 10:15:25 瀏覽:76
安全座椅哪個好 發布:2025-07-09 10:10:30 瀏覽:335
幻想老師漫畫 發布:2025-07-09 07:13:31 瀏覽:900
六年級語文補充答案 發布:2025-07-09 06:19:21 瀏覽:21
保證書寫給班主任100字 發布:2025-07-09 06:00:31 瀏覽:240
南科生物 發布:2025-07-09 04:15:57 瀏覽: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