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重心線
㈠ 重心點,重心線對人體繪畫表達有什麼影響
沒有重心人就會倒,畫到紙上面也是一樣的,沒有重心畫的人就不穩,看上去不能保持正常的動勢與靜勢。
視覺重心往下一點,可以考慮塑造重心,往往安排在重點刻畫部分偏下一點。
轉發:設計基礎——形象的組成元素(一)
形象是指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動的具體形態或姿態.設計中實用形象作為激發人們思想感情、傳遞信息的一種視覺語言.它是一切視覺藝術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平面構成是以知覺為基礎的.人們在長期的實踐和認識過程中發現,構成視覺形象的造型元素是點、線、面.
我們先來了解第一個,形象的組成元素——點.
一、點的概念
點表示位置,它既無長度也無寬度,是最小的單位.在平面構成中,點的概念只是一個相對的,它在對比中存在,通過比較顯示.例如:同一個圓的形象,在小的框架里顯得大,在巨大的框架里就會顯得小.因此,點的概念是由相互比較的相對關系決定的.如下圖所示.
二、點的形態、作用和性格
點在多數時候被認為是小的,並且還是圓的,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覺.現實中的點是各種各樣的,整體分為規則點和不規則點兩類.規則點是指嚴謹有序的圓點、方點、三角點;不規則的點是指那些自由隨意的點.自然界中的任何形態,只要縮小到一定程度,都能夠產生不同形態的點.如下圖所示.
點是視覺中心,也是力的中心.當畫面上由一個點的時候,人們的視線就集中在這個點上.單獨的點本身沒有上下左右的連續性和指向性,但是它有點睛的作用.能夠產生積聚視線的效果.
如果當畫面中又兩個同樣大小的點,並各自有它的位置的時候,它的張力作用就表現在連接這兩個點的視線上,既在視覺心理上產生連續的效果.當兩點大小不同時,大的點首先引起人們的注意,但是視線會逐漸從大的點移向小的點,最後集中到小的點上,越小的點積聚力越強.當空間中有三個點並在三個方向上平均散開的時候,點的視覺作用就表現為一個三角形,這是一種視覺心理反應.如下圖所示.
其次,點有一種跳躍感,使人產生對球體的聯想,還能創造一種節奏感,就好比音樂中的節拍、鼓點.
三、點的錯覺
所謂錯覺就是視覺與客觀事實不相一致的現象.由於點所處的位置、色彩、明度以及外界環境的變化而產生大小、遠近、空間等感覺.這其中存在著許多錯覺的現象,運用得好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明亮的點或者是暖色的點有處於前面的感覺,黑色的或者冷色的點有後退的感覺.如下圖所示.
或者,由於周圍點的大小不同,就使得處於中間的相同的兩個點產生大小不同的感覺.如下圖所示.
下面是一些點的作品的圖例.
今天學習形象的組成元素中的另一個基本元素——線.
一、線的概念
線是點移動的軌跡.在幾何學定義中,線只有位置、長度,而不具有寬度和厚度從平面構成的角度講,線既有長度,也可以具有寬度和厚度.
二、線的形態、作用和性格
線的類型十分復雜.
線的總形狀:直線和曲線是最基本的線形.直線之中分為:水平線、垂直線和斜線;曲線分為:幾何曲線和自由曲線.
線的自身形態:均勻線、不均勻線、粗線、細線、漸變線等.
線在平面構成中有著重要的作用.不同的線有著不同的感情性格.這一點在中國繪畫中體現的更加深刻,比如:輕重緩急.線有很強的心理暗示作用.線最善於表現動與靜.直線表現靜,曲線表現動,曲折線有不安定的感覺.
直線具有男性的特徵,有力度、穩定.直線中的水平線平和、寂靜,使人聯想到風平浪靜的水面和遠方的地平線;垂直線則使人聯想到樹木、旗桿、柱子,有一種崇高的感覺;斜線容易使人聯想到起泡、飛機的起飛,因為它重心轉動,有一種速度感.
粗直線有厚重、笨拙的感覺,細直線有尖銳、神經質的感覺.
曲線富有女性化的特徵,有優雅、柔美之感.幾何曲線是用圓規或其他工具繪制的,具有對稱和秩序的美;而自由曲線是徒手繪制的,是一種自然的延伸,自由而富有彈性.
三、線的錯覺
靈活的運用線的錯覺,可以使畫面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有時也要避免由錯覺所產生的不良效果.
1.\x09平行線在不同的附加物的影響下,顯得不平行.
2.\x09直線在不同附加物的影響下,呈現弧線形狀.
3.\x09同等長度的兩條直線,由於它們的兩端的形狀不同,感覺長短也不同.
今天學習形象的組成元素中的第三個基本元素——面.
一、面的概念
面是線的連續移動至終結而形成的.面有長度、寬度,沒有厚度.直線平行移動成長方形;直線旋轉移動成圓形;自由直線移動構成有機形;直線和弧線結合運動形成不規則的形.
二、面的形態、作用和性格
面有規則面和不規則面之分.圓形和正方形是最典型的規則面,這兩種面的相加和相減,可以構成無數多樣的面.自由面的外形較復雜,無規則可循.
面的形態是多樣的,不同形態的面在視覺上有不同的作用和特徵.規則面有簡潔、明了、安定和秩序的感覺;自由面具有柔軟、輕松、生動的感覺.
三、面的錯覺
同樣大小的圓,感覺上面大下面小;亮的大黑的小.用等距離的垂直線和水平線組成兩個正方形,它們的長、寬感覺不一樣,水平線組成的正方形給人的感覺稍高些,而垂直組成的正方形則使人感覺稍寬些.
四、面的作品圖例
五、形象與空間
形象與空間是不可分割的兩個部分.平面圖形中的空間是一種虛擬的空間,我們可以通過強調空間的深度和空間的變換來實現平面的擴展.
我們通常稱形象為「圖」,其周圍的空間我們成為「地」.一般來說,「圖」與「地」是共存的.具有前進性,在視覺上具有凝聚力的,容易成為「圖」;相反,其陪襯作用的,具有後退感的,依賴圖而存在的則成為「地」.「圖」與「地」兩者的關系是辨證的,兩者間常常可以進行互換.「圖」與「地」是相互聯系的,因此我們在設計的時候一定要統籌兼顧,充分利用「圖」與「地」的變化關系,從而獲得完美的視覺效果.
㈣ 繪畫時 人體重心怎麼找 怎樣才能把人體動態畫的自然
畫的自不自然其實就是畫的形准不準,准了就自然了,,你可以先把人物的最外邊緣定幾個點,如頭膝蓋腳手臀等,只要是最邊緣就行,然後把這幾個點用直虛線連一下,然後用直線找出中心點,這個大型確定後基本上就可以看得出你畫的動勢是不是舒服了,感覺行的話就繼續深入
㈤ 繪畫的中心線指什麼
鄙人才疏學淺,木知,幫不上你啊╮(╯.╰)╭
㈥ 美術中的重心
就美術中的造型藝術而言,重心是表現對象整體、局部視覺的平衡點,是決定畫面結構效果是否合理、是否符合視覺審美需要的重要元素,經過專業訓練的人可以通過主觀調整使造型重心、視覺重心趨於合理化。重心也會隨著表現對象和構圖需要的變化而變化,具有一定的主觀能動性。希望對你有幫助。
㈦ 美術點線面的概念
美術中的點線面世界上的一切物體無論動物、植物或人工造物等這些具體的形態都有其外輪廓版。所有輪廓都是用權點、線、面交織而成。要表現它就要研究它的特徵。
點、線、面是平面藝術造型中的三種基本形態這三種形態各有不同的視覺效果和藝術表現力。
點:造型藝術中的點是有面積、有形狀、有顏色、具體的、形象的點。
線:線的形狀極為豐富有直線、折線、曲線、交叉線等具有很強的情緒與感情表現力。
面:在造型藝術中點、線、面是相對的面是相對比點大比線寬的形狀。
(7)美術重心線擴展閱讀:
點線面三者的關系:
1、點最重要的功能在於表明位置和進行聚焦,點與面是比較而形成的,同樣一個點,如果布滿整個或大面積的平面,它就是面了,如果在一個平面中多次出現,就可以理解為點;
2、點與點之間連接形成線,或者點沿著一定方面規律性的延伸可以成為線,線強調方向和外形;
3、平面上三個以上點的連接可以形成面,同時,平面上線的封閉或者線的展開也可以形成面,面強調形狀和面積;
㈧ 美術的基本線條有哪些陽光下的小格調
1.線條的語匯
線條是點運動的延續。在紙上的一個起點與一個終點的標志是線。任何一幅素描都是由無數線的組合而成的。而畫家在畫素描時所採用的第一種和次數最多的就是線。線是素描造型中的關鍵要素。
線條的語匯很多,有直線、曲線、螺旋線,有粗線、細線、光滑線、毛糙線、深線、淺線、硬線、軟線、長線、短線、斷斷續續線、連點線或珠子線、零亂線、橫線、豎線等等。在素描的時候,可根據不同的情況使用不同的線條。
2.記號線
素描和其他畫種一樣,當你經過對物象的觀察和思考之後,立即著手布局。於是在畫面的上方、下方、左邊和右邊用短線定出圖形的位置,並且跟著用長線來畫出圖形的大體形狀。譬如,畫人像的時候,往往用豎線或斜線來表現頭部的方向,用橫線定出五官的位置。也有的時候,為了把物體的比例和位置畫准確,往往在畫面上先用線畫一個三角形,或長方形、或正方形、或橢圓形、或別的形狀。畫素描的時候,採用這種記號線的方法是常見的。
3.象徵線和輔助線
線條還有不同的感覺和不同的使用手段。如垂直線表示著平穩,水平線表示平滑,斜線代表運動。畫家在畫素描的時候,總是採用這三種線條作為造型的輔助線。當要確定物體的重心時,常常從力點開始向上畫一根垂直線,用它來檢查畫中的物體是否穩定。在畫一個對稱的物體時,在畫面上先畫一根中軸線,然後再畫出兩邊的對稱形狀。有時還用這根垂直線來測量物體偏左還是偏右。用水平線去測量這個物體與那個物體之間的聯系,看這兩個物體哪一個高些或者是低些,或測量同一個物體本身各個部分的高與低的差異。而用斜線去測量物體與物體之間或一個物體本身的傾斜程度。
4.輪廓線
①外輪廓線。當小朋友畫一個氣球之類的物體時,他總是用鉛筆或蠟筆畫成一個圈。如讓他來畫一面紅旗,他會畫成一個三角形或是矩形。雖然畫得都不那麼逼真,但是他能用這些線表達出他對這些形的基本觀念。這些線叫做外輪廓線。用這種輪廓線表示著物體與物體外形的差別。
由此可見,外輪廓線的數量不等,就會產生出物象形的區別;同時,外輪廓線的數量相等時,而它們的位置和比例不一樣,又會影響著物象的形狀。
另外,當明亮的光線照射在物體上,其中受光的那一部分的外輪廓線給人十分清晰的感覺,而沒有受到光照明的是處在背光的那部分輪廓,如果它的背景是受到光的照明時,那麼,物體的這個部分輪廓也是很明確的。但和投影相連接的那個背光部分的輪廓界限被削弱了,並目變得模糊不清。所以外輪廓線也是形體消失的界限。由此,可以看出外輪廓線由於處在不同的環境里,有些會顯得十分清楚,而有些卻變得模糊不清,產生著虛實變化。這樣,不但使物體呈現著立體感,也呈現出物體與物體、物體與背景的空間距離。
②內輪廓線。一個物體除了具備著外輪廓線,還有一些內輪廓線。稜柱體和多面體除了那些清晰和模糊的外輪廓線外,它還有內輪廓線,這些交錯的內輪廓線是形體中面與面的銜接線。
物體的面在特定情況下,顯示著它的某種特徵。如果轉動一下物體或者移動一下畫者的視點,因透視的變化,這些輪廓線也會引起方向和位置的變動,物體的各個面會在我們的視覺上增大了或縮小了,它的形狀也改變了,若繼續變動物體或視點,其中有些面會更扁,甚至扁成一條線,這條線就成了物體的邊緣,也就是成了物體的外輪廓線。
這些輪廓線是透視的總和,它決定著物體的方向、位置、比例和形狀。由這些線組成物體的各個面,又由面組成了物體的體積。所以,如果正確地表達具有各種透視的輪廓線,也就畫准了物體的形體。
5.排線
無數線條相對平行的並列叫做排線。素描中調子的獲得是藉助於排線,利用不同的工具,熟練掌握各種不同的排線形式與方法,可以表現出豐富的調子層次和各種物體的質感。
面的形狀、調子的深淺、物體的質感等不同,應採用不同的排線方法。
排線的方向,通常由右上方向左下方往返進行排列。這種方法與人的生理相適應,這種排線的方法在素描中用得最多。也有自上而下,自左至右進行的。為了表現或者襯托某一個物體,往往是先按照它的邊線形狀進行排線,然後,再由右上方至左下方進行排線。
一根根線條的輕重,直接影響著畫面深淺調子的變化。在排線時,要避免線的兩端深,中間淺,要力求線條均勻。因為調子的獲得,不是一次排線所能達到的,常常需要多次排線才能成功。在第二次排的線不要與第一次排的線相平行。如果第一次與第二次的排線相平行,勢必造成有線條重復顯得太深,而有些又造成空白,使調子不均勻。要讓前一次排線與後一次排線交錯進行,要使線與線交錯成扁棱狀。這樣,線條的多層排列就可以達到預想調子的目的。
為了表現一個弧形面,可由深至淺或由淺至深進行排線。也可以採用由密至疏或由疏至密的方法進行排列,鋼筆畫就是使用這一種方法。
排線形式有如下幾種:
中鋒、側鋒、平鋒、粗線、細線、疏線、密線、長線、短線、排線後加擦再排線。
㈨ 繪畫中的重心是什麼
情。一切景語皆情語。沒有情,再好的畫都不能打動觀者的心。小時候,老師曾對我回們說過:「要想畫答好畫,寫好文章,你必須做個好人。"是啊!如果你們不是個好人,怎能體會到其中蘊涵的情感?要想畫好畫,你首先做個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