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初一語文期中試卷

初一語文期中試卷

發布時間: 2020-11-19 07:32:19

『壹』 七年級(下)語文期中測試題

七年級下期半期考試
語文試卷
(全卷共四大題,滿分150分,時間120分鍾)
一、語文知識積累及運用(30分)
1.下列選項中注音全對....的一項是()(3分)
A、宰割(zhǎi) 彷徨(fáng) 迭起(dié) 衰微(shuāi)
B、赫然(hè) 躊躇(chóu) 鳧水(fú) 羈絆(jī)
C、攛掇(cuàn) 亢奮(kàng) 磐石(bān) 驀然(mù)
D、疏密(shū) 行輩(xíng) 愜意(qiè) 潺潺(chán)
2.下列選項中字形全對....的一項是()(3分)
A、籌劃 仰慕 峰芒畢露 婦儒皆知
B、彌散 飄緲 義憤填鷹 慷慨淋漓
C、璨然 深邃 盡態極研 渾身懈數
D、冗雜 端凝 變幻多端 叱吒風雲
3.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運用恰當....的一項是()(3分)
A、這些人對個人利益斤斤計較,而對廣大群眾的疾苦卻漫不經心。
B、我家這個孩子呀,基礎不太好,讀書又無動於衷,這樣的學習態度,怎能指望他的成績會提高呢?
C、人們常常把貝克漢姆和羅納爾多相提並論,因為他倆都是世界級的球星。
D、今年,我考上了重慶一中。就要離開故鄉時,小學班主任老師苦口婆心地囑咐我:"上了初中,更要努力學習。"
4.下列關於課文內容表述有誤的一項是()(3分)
A、《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記敘了聞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跡,表現了他的崇高品格和精神。
B、《社戲》是魯迅先生對自己童年經歷的一篇回憶性散文。
C、《孫權勸學》選自由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
D、《竹影》作者豐子愷,現代畫家,散文家。
5.下面是重慶5月某日的天氣預報,電台計劃播送時,在信息內加上一些體現人文關懷的內容。請你為電台設計一段這樣的話,50字左右。(3分)
5月某日多雲轉陰有陣雨或雷陣雨溫度:24—35°C風力:<3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語段中畫線句子均有錯誤,請按要求修改。(4分)
在北京召開的第三十屆國際地質大會上,世界水文專家協會主席米歇爾•奈特曾披露:「①全世界至少有5萬人每天死於由水污染引起的各種疾病,②發展中國家每年大約有2500多萬人死於飲用不潔凈的水。」中國水利部部長鈕茂生日前發出警告:如果不迅速採取行動,在30年內,③中國就會發生干凈水源枯竭。最近的一項調查表明,④飲用水質已經成為12億中國人生存的尖銳問題。保護環境,改善水質,是當前中國一個刻不容緩的課題。
第①句語序不當,應改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②句詞語贅余,應刪去的詞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③句成分殘缺,應在句末添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④句搭配不當,應改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據下面畫線句子的句式、修辭仿寫一個句子,使上下文連貫合理。(3分)
生命真是一個奇跡。一支從污泥里長出的夏荷,竟能開出雪一樣潔白純凈的花兒;一個細細黑黑的螢火蟲,竟能在茫茫黑夜裡發出星星般閃亮的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條柔軟無骨的蚯蚓,竟能在堅實的土地里如魚在水中似的自由行動。
8.語文綜合性學習。(8分)
學校要開展「書香校園讀書日」活動,班裡准備開展關於讀書的主題班會活動。請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務。
(1)為營造活動氛圍,教室里需要張貼幾條名人語錄,請你推薦—則有關讀書的名人名言。(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演說家」明明准備在活動中作「我是如何讀書的」主題演講。他為撰寫演講稿搜集到以下三則材料,但有一則不符合他演講的主題要求,請你幫他找出來,並說明不符合要求的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現在常聽人說:「多讀傑作,學取技巧。」這話是不錯的,但倘使他讀傑作的時候,心裡總惦記著,「快學技巧呀!」他在傑作的字里行間時時都發生「這是不是技巧」的問號,那他決學不到什麼技巧。(節選自茅盾《論「人迷」》)
材料二:那些有學問對我有用處的書,我用吃橄欖的辦法閱讀,反復咀嚼,徐徐品味;那些有學問然而對我用處不大的書,我用吃甘蔗的辦法閱讀,啜其甜汁,吐其渣滓。(節選自李國文《我的閱讀主張》)
材料三:最近,重慶圖書市場內各類包裝精美的高價圖書特別暢銷,不少人買了是作為禮品送給親戚朋友的。對此現象,有關學者認為,將包裝精美的圖書作為禮品送給別人,雖然從某種程度上體現了人們對文化的重視,但如果僅限於此,就會流於形式,導致讀書浮華風氣的蔓延。(摘自《重慶時報》)
(3)為配合這次活動,班裡還准備辦一份讀書小報。請你為這份小報擬寫一個欄目名稱,並簡要介紹這個欄目的內容。(欄目名稱為4個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詩文積累與閱讀。(25分)
(一)古詩文積累。
9.默寫填空。(10分,每空1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日對青春。
(2)柳塘生細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巫峽夜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雁飛高貼楚天雲。
(4)在唐代詩人韋應物的《滁州西澗》中,「春潮帶雨晚來急,______________」兩句以飛轉流動之勢,襯托閑淡寧靜之景。
(5)「詩聖」杜甫在《江南逢李龜年》中用「正是江南好風景,_________________。」寫出了現在之衰,抒發了無窮感慨。
(6)「_______________,青山獨歸遠。」讓我們領略到這樣一幅畫面:一抹斜陽下,幾重青山外,遠行人漸行漸遠。(《送靈澈上人》)
(7)在趙師秀《約客》一詩中體現作者一個人伴著油燈,無聊地敲著棋子而十分寂寞的句子是:「有約不來過夜半,_____________________。」
(8)趙翼《論詩》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體現出了並非只有古人的作品才是最好的,每個時代都有屬於自己的詩人。
(二)閱讀下面的文段《口技》,回答以下問題。(15分)
京中有善口技者。會賓客大宴,於廳室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眾賓團坐。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滿坐寂然,無敢嘩者。
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其夫囈語。既而兒醒,大啼。夫亦醒。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兒嗚之。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眾妙畢備。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
未幾,夫齁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婦夢中咳嗽。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1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詞。(4分)
(1)會.賓客大宴:(2)眾賓團.坐:
(3)既而..兒醒:(4)不能名.其一處也:
1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1)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滿坐寂然,無敢嘩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章是如何從內容和結構上表現「善」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中口技者依次表演了哪三個場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現代文閱讀。(40分)(一)閱讀下面選文,完成文後各題。(20分)
過河
——周濤
①這時我才發現,我騎了一匹極其愚蠢的馬。一路走了二十多公里,它都極輕快而平穩,眼看著在河對岸的酒廠就要到了,它卻在河邊突然顯示出劣根性:不敢過河。
②它是那樣怕水。盡管這河水並不深,頂多淹到它的腿根;在冬日的陽光下,河水清澈平緩地流著,波光柔和閃動,而寬度頂多不過十幾米,但是它卻怕得要死。這匹蠢馬,這個貌似矯健的懦夫!它的眼睛驚恐地張大,前腿劈直胸頸往後仰,彷彿面前橫陳的不是一條可愛的小河,而是一道死亡的界限或無底的深淵!
③我懷疑這匹青灰色的馬兒對水一定患有某種神經性恐懼症。也許在它來到世間的為期不算很長的歲月里,有過遭受洪水襲擊的可怕記憶,因而這愚蠢的畜牲總結了一條不成功的經驗。像一個固執於己見的被捕的間諜似的。任憑你踢磕鞭打,它就是不使自己的供詞跨過頭腦中那個界限。
④我想了很多辦法——用皮帽子蒙住馬的眼睛,先在草地上賓士,然後暗轉方向直奔河水,打算使其不備而奮然馳過。結果它卻在河沿上猛地頓住,我反而險些從馬頭上翻下去。不遠處恰有一個獨木橋,我便把韁繩放長,自己先過對岸,用力從對岸那邊拽,它依然劈腿揚頸,一用力,我又差點兒被它拽下水。
⑤面對如此一匹怪馬,我只好長嘆:吾計窮矣!但今天又必須過河,我必須去酒廠;倘要繞道,大約需再走二十公里。無奈之下,只得朝離得最近的一座氈房走去,商量先把馬留在這里,我步行去辦完事再來取。
⑥一掀開氈帳我就暗暗叫苦,裡面只有一位哈薩克族老太太,卧在床上,似有重病。她抬起眼皮,目光像風沙天的昏黃落日,沒有神采;而那身軀枯瘦衰老,連自己站起來也很困難似的。看樣子,她至少有八十歲;垂暮之年,枯坐僵卧,誰知哪一刻便靈魂離開軀殼呢?可是既然進了門,總不好扭頭便走,我只好打著手勢告訴她我的困難和請求,雖然我自己也覺得等於白說。
⑦她聽懂了(其實是看懂了)。擺擺手,讓我把她從床上挽起來,又讓我扶她到外邊去,到了河邊上,她又示意,讓我把她扶上馬鞍。我以為老太太的神經是不是也不對勁兒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無論怎樣欽佩哈薩克人的馬上功夫,也不能相信她眼前這種可笑的打算。
⑧可是當我剛把她扶上馬背,我就全信了。她那瘦小的身軀剛剛落鞍,那馬的脊背竟猛然往下一沉,彷彿騎上來一個百十公斤重的壯漢,原來的那種隨隨便便滿不在乎的頑劣勁兒全不見了,它立得威武挺直,目光集中,它完全懂得騎在背上的是什麼樣的人,就如士兵遇上強有力的統帥那樣。(這馬不愚蠢,倒是靈性大得過分了)它當然還是不想過河,使勁想扭回頭,可是有一雙強有力的手控住了它,它欲轉不能,它四蹄朝後挪蹭的勁兒突然被火燒似地轉化為前進的力,踏踏地躍進河中,水花劈開,在它胸前分別朝兩邊濺射,鐵蹄踏過河底的卵石發出沉重有力的聲響,它勇猛地一用力,最後一步竟躍上河岸,濕漉漉地站定。
⑨我把老太太扶下馬,又把她從獨木橋上扶回對岸。然後在她的視線里牽馬揮手告別(我不敢當她的面上馬)。她很弱,在河對岸吃力地站著,久久目送我。
⑩此事發生在一九七二年冬天的鞏乃斯草原,而天山,正在老人的身後矗立,閃閃發著光。
14.為何我最初覺得馬「愚蠢」,後來又說它「不愚蠢,倒是靈性大得過分」?(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老太太示意我扶她上馬鞍,我卻以為她的神經「不對勁兒」,請結合上下文展開想像,在第⑦段橫線處補寫一段表現「我」心理活動的語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在寫法上出色地運用了對比的手法,請分條列舉出三處對比。(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有人認為這位老太太身上有一種令人感動的胡楊樹精神,請根據相關鏈接,結合文章內容分析這種精神的主要內涵。(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關鏈接:胡楊樹是生長在沙漠惡劣環境中的一種樹。作家余秋雨曾經贊美它說,胡楊樹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
(二)閱讀下面選文,完成文後各題。(20分)
燕子
①四月里來了插秧的神,他種下明亮的雨水。飛快的燕子一掠而過——又是誰在揮動這把收割的黑亮鐮刀?
②穿黑衣的燕子是害蟲的捕快,它們保持著良好的戰績。在農家,誰的檐下築有燕巢,被看作一件吉祥的事,這意味著他們的慈善取得了燕子的好感和信任。當然這僅是針對家燕的寬容政策,因其沒有太大的利用價值。金絲燕可就沒有這樣的好運了。它們吞下苔蘚、海藻,和著唾液製成的燕窩,據說具有祛痰止咳、養顏生津的療效。極高的經濟價值給燕子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每到繁殖季節,採摘燕窩的人們紛紛攀附在岩壁上,掠走燕子的家園。大部分繁殖的燕子還會重建它們的巢,大部分貪婪的手還會再次伸來。周而復始,精疲力盡的燕子已沒有足夠的唾液,最後它咳出鮮血來建造最後的巢,這就是價格昂貴的血燕窩。採摘者當然..不會放棄這血凝的建築,無人顧及那些摔死在岩底的無辜小燕和悲憤、勞累而至死的老燕。調補身體的人從來不去想,一個燕窩往往意味著發生在燕子全家的慘案。
③躲過重重的干擾和考驗,倖存的燕子終於成為飛禽中的佼佼者。有一種刺尾雨燕,飛行時最高時速可達300公里。還有的雨燕,能在空中飛行長達三年之久,覓食和休息都在空中進行。這是出自對於飛行幾近瘋狂的熱愛。再膽怯的鳥兒也不至於不敢在荒涼之地歇腳一刻,只有強烈的熱愛才能解釋它數年的不息。就像溜冰運動員,燕子快速的飛行曲線充滿了幾何意義的美感。米什萊曾稱燕子為「空中王後」,他強調為了成為最優秀的飛行專家,燕子作出了重大犧牲。雨燕的雙翅特別發達,但它的足部幾乎完全萎縮,失去了奔跑和蹦跳的能力,只能在地面上勉強地爬上幾步。身體幾乎殘疾的燕子,創造了一幕偉大的悲劇。
④我看到通往完美的路徑從來不是閃光的,而是充滿了曲折、危險與黑暗,充滿了必然的苦痛與犧牲。
⑤許多科學家穿越真理的巔峰,卻喪失基本的生活技能;藝術家掌握了高超的手法,卻不能勝任最簡單的生計——其實,這中間包含著人生最嚴肅的內容。為了絕對化的理想,他們付出非凡而辛酸的努力。這是生命的豪賭啊,這是對真理的全部捐獻。我知道一位熱愛芭蕾的小姑娘,為了實現夢想,她付出了超常的努力,幾乎在殘酷中壓迫自己,以至於這種追求已失去了任何快樂的表貌。她曾為芭蕾多次受傷,但她現在再也不會受傷了,因為最後一次,她造成了致命的骨質損壞,再也無法在舞台上打開花瓣一樣的衣裙。生命的殘酷在於,往往不能按正比把輝煌交給努力。在那條道路上,有人達到,有人負傷,有人死去,但所有的人都在說明:犧牲是前提,是先決與必備條件——正如燕子所付出的巨大身體代價。但正是在苦難與殘酷中所展現的執著里,燕子體驗著至深的生命狂喜。
⑥燕子身上凝聚的力量令人肅然起敬。人類抄襲燕子的服裝式樣,製成名為燕尾服的西式晚禮服。這在燕子只是件平常的生活裝、工作服,而在人類那裡,只是在某些正式、隆重的場合才穿,彷彿隱蔽委婉地表示著對燕子的敬意。(周曉楓/文)
18.第②段中加點的詞語「還會」「當然」「從來」等突出表現了什麼。(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聯繫上下文,具體寫出第④段文字在結構上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⑤段中說,「其實,這中間包含著人生最嚴肅的內容」,這里「最嚴肅的內容」指的是什麼?(請用原文語句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聯系全文回答,「燕子身上凝聚的力量令人肅然起敬」的原因是什麼?(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參讀課文《紫藤蘿瀑布》選段的閱讀感悟,結合上文內容答題。(6分)
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我撫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艙,那裡裝滿生命的酒釀,它張滿了帆,在這閃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萬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個一朵,組成了萬花燦爛的流動瀑布。
感悟:苦難和不幸是一切生命體都可能遇到的現實命題。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宗璞筆下的紫藤蘿盡管遭遇了許多無情的摧殘和戕害,但仍然「裝滿生命的酒釀」,「張滿了帆,在這閃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從而「組成了萬花燦爛的流動瀑布」,自然因此而絢麗多姿,生命因此而高貴。
請結合以上材料和對《燕子》一文的閱讀感悟,談談你所受到的人生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5分)
23.請以「留在我心底的那一雙眼睛」為題,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作文。要求具有真情實感,書面整潔,不能抄襲。

命題人:鄭文審題人:張鳴

參考答案
1、B
2、D
3、C
4、B
5、
示例:觀眾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是5月某日,多雲轉陰有陣雨或雷陣雨,溫度24-35°C,風力小於3級。出門的朋友,請帶上雨具;雨天路滑,請注意安全。
6、
①「全世界至少有5萬人每天死於……」語序不當,將「每天」移至「至少」之前;
②「發展中國家每年大約有2500多萬人死於……」贅余,刪去「大約」或「多」;
③「中國就會發生干凈水源枯竭」,成分殘缺,在句末加「的危機」;
④「飲用水質已經成為12億中國人生存的尖銳問題」,搭配不當,改為「飲用水質已經成為威脅12億中國人生存的尖銳問題」。
7、(示例)生命真是一個奇跡。一支從污泥里長出的夏荷,竟能開出雪一樣潔白純凈的花兒;一個細細黑黑的螢火蟲,竟能在茫茫黑夜裡發出星星般閃亮的光;一隻毫不起眼的鳥兒,竟能在枝頭像歌唱家一樣唱出動聽的歌曲;一條柔軟無骨的蚯蚓,竟能在堅實的土地里如魚在水中似的自由行動。
8、
(1)題示例:「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莎士比亞);「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2)第三則不符合要求,它是對社會讀書浮華風氣的批評,與演講主題無關。
(3)需要緊扣「讀書」主題,如:名人讀書,介紹名人的讀書故事,鼓勵讀書。
9、彈冠對結綬
花徑起香塵
猿嘯苦哀巴地月;衡峰秋早
野渡無人舟自橫
落花時節又逢君
荷笠帶斜陽
閑敲棋子落燈花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10、
會:適逢,正趕上
團:圍繞
既而:不久,緊接著
名:說出
11、
(1)只聽見圍幕里醒目一拍,全場靜悄悄的,沒有敢大聲說話的人。
(2)客人們沒有一個不嚇得變了臉色,離開座位,揚起衣袖,露出手臂,兩條大腿打哆嗦,幾乎想要爭先逃跑。
12、內容上:全文緊扣表演的「善」,既用生動形象的描繪來正面突出口技表演的「善」,又用眾賓反應來側面烘托口技表演的「善」;還有作者簡要的評論,畫龍點睛地贊美口技表演的「善」;結構上:開頭與結尾以道具的簡單形成首尾呼應來反襯口技表演的「善」。
13、夢中驚醒、漸入夢鄉、火場百象
14、覺得它「愚蠢」是因為這馬不敢過河,怕水;說它「靈性大」,是因為我從它的表現看出來,「它完全懂得騎在它背上的是什麼樣的人」,知道誰是真正的騎手;說它「過分」是說我覺得它先前是在欺負我。
15、示例:她連路都走不穩,瘦弱得連躺著都叫人看著累,竟然「狂妄」得要替我騎馬過河,這不是拿我開玩笑嗎?我這樣年輕力壯的漢子尚且費盡心機氣喘吁吁而不能,她?能讓這匹患有「神經性恐水症的馬跨進河水?
16、示例:①我騎著馬時,它的前後反應不同,走平原,「極輕快而平穩」,看到河流就不敢走了。②我騎它與老太太騎它時,馬的表現不同。③老太太在馬下和騎在馬上的精神狀態不一樣。④我對老太太前後的態度不同。
17、老太太雖然枯瘦衰老,到了垂暮之年,連上馬、過橋都需要別人攙扶,但是,一旦上馬,就立刻精神矍鑠、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她身上所體現出來的馬背上的民族的那種雄強的生命意識,那種無堅不摧的個性精神,那種面對生存環境的挑戰所表現出來的豪邁、執著的氣概,讓人感動。
18、燕窩採集者的貪婪自私和作者對這種無情掠奪的譴責與不滿。
19、承上啟下(答「過渡」也對),由上文對燕子的描寫轉入下文對為了事業而付出巨大犧牲的科學家、藝術家等的熱情贊美。
20、為了絕對化的理想,他們付出非凡而辛酸的努力(答「犧牲是前提,是先決與必備條件,,或「生命的殘酷在於,往往不能按正比把輝煌交給努力」也對)
21、
(1)在困苦中營造家園,周而復始,鍥而不舍,直至咳出鮮血\勞累致死也在所不辭。
(2)為成為最優秀的飛行專家,身體幾成殘疾亦無怨無悔。
22、不設統一答案。(內容合理,語句通順)示例:陽光總在風雨後,生命的歷程和成功的道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我們要正確對待生活中的苦難和不幸,咬定目標不放鬆,鍥而不舍地努力再努力,在不懈的追求過程中綻放最美麗的生命花朵。

『貳』 初一語文期末試卷

試題預覽
初一語文期末試題
1、 給加點字注音(2分)
腌漬( ) 自詡( ) 陰晦( ) 鳧水( )
2、把下列詞語中的4個錯別字填入表中並訂正。( 4分)
人才薈翠 可歌可泣 記憶尤新 無動於衷
相輔相成 大聲急呼 眼花了亂 再接再厲
錯別字
訂正

3、下列成語運用正確的一項 ( )(4分)
A、春節期間,三峽廣場上到處是遊玩購物的人,直到天黑還絡繹不絕,熱鬧極了。
B、「超級女生」播出的那個夏天,幾乎萬人空巷,人們在家裡守著熒屏,街上顯得靜悄悄的。
C、剛進入初中,媽媽告訴我一定要不恥下問,多向老師請教。
D、在這所山村小學里,他一干就是30年,全身心地撲在學生身上。他常說:「要有下輩子,還當孩子王」王老師的這種好為人師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那些淳樸的鄉親們。
4、下列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 (2分)
A、《十三歲的際遇》小作者作採用記敘、議論`抒情、議論相結合的 寫法,回憶自己懷念北大淵源,表達了熱愛北大`贊美北大以及不斷進取`渴望創新的情感。
B、《社戲》選自魯迅的小說集《吶喊》,作者敘述了「我」童年在平橋村的一段經歷,表達作者對勞動人民的深厚感情和自由美好生活的嚮往。
C、《「諾曼底」號遇難記》將小說高潮按排在全船乘客和船員得救後,哈爾威船長屹立在 艦橋上,隨船沉入大海的 感人時刻,目的是 突出他忠於職守的個人英雄主義精神。
D。《鄭人買履》《刻舟求劍》兩則寓言,內容雖不同,但諷刺的都是那種因循守舊,固執己見,不知變通的蠢人。
5、默寫詩文名句,並在括弧的橫線上填上相應的作家、篇名。(18分)
(1)潮平兩岸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灣《_____________》)
(2)山下蘭芽短浸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蘇軾《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冷露無聲濕桂花。(_____________《 十五 夜望月 》)。
(4)_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嬋娟。(_______________《水調歌頭》)。
二、閱讀理解(30分)
(一)次北固山下 (王灣)(6分)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歸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6、對這首詩語句的解說,不恰當的一項是( )(2分)
A、「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鎮江北邊,三面臨江。
B、「客路」即「旅途」。第一句指明了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乘舟而來的情況。
C、「潮平」指潮水上漲,水與岸平。「風正」指風向既順,風力又不猛。
D、「歸雁洛陽邊」意即我想學北歸的大雁,回到故鄉洛陽。
7、關於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頂( )(2分)
A、這首詩以對偶句開頭,既不同一般,又工整明麗,「青山」「綠水」給人眼明心亮的感覺。
B、三、四兩句進一步把人帶到一種和平寧謐環境里,平野開闊,大江直流,波平浪靜,顯得天地寬闊,更使人胸襟開朗。
C、五、六兩句寫海上紅日沖破黎明前的黑暗,江邊春意趕走垂盡的舊臘殘冬,不僅意象美妙,還蘊含一種生活哲理,突現了新生事物的強大生命力。
D、最後一聯發了作客他鄉的深深愁緒,可知前面六句所寫明麗的江南景色,都是為最後一聯作反村的。
8、最後兩句表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想感情。(2分)

(二) 《鄭人買履 》(10分)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日:「吾忘尺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9、哪兩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思或用法相同?( )( )( 2分)
A、a、先自度其足 b、吾忘持度
B、a、至之市,而忘操之。 b、把酒問青天(《水調歌頭》)
C、 a、寧信度,無自信也。 b、其劍自舟墜於水(《刻 舟求劍》)
D、 a、遂不得履 b、怡然自得(《幼時記趣》)
E、 a、是吾劍之所從墜 b、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幼時記趣》)
10、下邊句子中,哪一句與「何不試之以足」的句式和語氣相同。( )(2分)
A、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B、何事長向別時圓
C、蓋一癩蛤蟆也 D、誰道人生無再少
11、翻譯句子。(2分)
及反,市罷,遂不得履。
12、談一談這個鄭人的思維方法錯在哪裡(4分)

( 三 )偉人細胞(14分)
①臨放寒假的前一天,班裡每人發了一套寒假課外讀物。查老師在發書前告訴大家,有一套是破損的,他不知道該把那套書分給誰。
②一時間,班內沸沸揚揚,有的建議摸彩;有的建議每人補貼5分錢給受損的人;
那個善於運算的陳應達還計算什麼概率;有的女生則大喊:上帝保佑。賈里聽煩了,霍地一下站起來:「分給我吧」。
③其實,那套書只是書脊上檫破一點,屬於輕傷,用個紙一包就解決了——這值得大驚小怪地出謀劃策嗎?
④賈里沒想到區區小事卻引起大轟動,先是學校廣播站立刻廣播了這則小故事,緊接著,下午的全校師生聯誼會上他被大家選為「今日明星」。賈里弄不懂,為什麼平時那些可歌可泣的行為不被人重視,而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卻被人當成了不起的大事。
⑤「看來,我是個普通的人,只配做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賈里對爸爸說。
⑥爸爸哈哈一笑:「不做小事的人,怎麼干成大事!」
⑦不過,爸爸又說賈里長大了。至於長大或者不長大賈里不在意,反正他嘗到一種很特別的滋味,酸甜苦辣全有。
⑧初一就算結束了,不論它是好是差還是不好不差,賈里都得對那一年道一聲:拜拜!
13、 選文畫線句反映這些同學什麼樣的心理?它在文中起何作用?(4分)
心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賈里的父親為什麼認為賈里長大了?(5分)

15、「看來,我是個普通人,只配做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你同意賈里的觀點嗎?談談你的看法。(5分)

三、作文(40分)
同學們,令人神往的中學生活畫卷展現在你的面前,許多陌生同學將與你同窗三年。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個性。自己的理想,希望更多的同學了解你,走進你的內心世界,對嗎?那就請你介紹你自己吧!請同學們以「這就是我」為題,寫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盡情表現你個人的風采吧。
參考答案
一、基礎知識及運用
1、zì xǔ huì fú
2、翠(萃) 尤(猶) 急(疾) 了(繚)
3、A 4、C
5、(1)風正一帆懸 次北固天下
(2)松間沙路凈無泥 浣溪沙
(3)中庭地白樹棲鴉 王建
(4)但願人長久 蘇軾
二、閱讀理解
6、D 7、D 8、思念家鄉 9、B E 10、B
11、翻譯句子:
等到回來,集市已散,終於沒有買到鞋子。
12、處理問題,不從客觀實際出發,只相信以往的經?

還有http://www.teachercn.com/St/Czywst/2007-5/11/20070211214228381_4.html
http://www.xiaocao.net/shiti/czst/czyw/200509/20050923134158.html
http://www.xe.net/article_view_12259.html
這里還有好多試卷了

『叄』 初一下學期語文期中試卷 人教版

說明文閱讀是學生在考試中最容易失分的題型。所以,在復習過程中,除了進行適量的閱讀訓練之外,語文教師還應當指導學生掌握說明文閱讀的答題技巧。不同的題型有不同的解法。說明文閱讀常見題型及答題技巧如下:
題型一:辨析說明文的說明方法
這種題型的特點是:在文中抽出一個或幾個句子,要求辨別這些句子所運用的說明方法,並分析運用這種說明方法的作用。解答這種題型的方法是:首先,理解並熟記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打比方、分類別、下定義、作詮釋等常見說明方法的定義;這樣才能正確判斷句子運用的說明方法。其次,分析說明方法的作用時一定要聯系句子所在段落的內容進行分析

『肆』 初一語文期中的試卷

初一上冊期中考試卷(新教材)

期中考試卷

一、選擇題(20分)

1.詞中加粗字注音全對的一項是 [ ]

A.懲罰(ch6ng) 征發(zh5ng) 哽咽(g7ng)

B.宛轉(w3n) 字帖(ti7) 溫和(h6)

C.祈禱(q0) 詫異(ch4) 踱(4)

2.作者通過多種感覺器官的感受來描寫景物,說出下邊語句是從什麼角度來描繪景物特點。

(1)「我踏著軟綿綿的沙灘,沿著海邊,慢慢地向前走去。」這句話是從____角度來描繪的。

(2)「(海水)發出溫柔的刷刷聲。」這句話是從____的角度來描繪的。

(3)「晚來的晚風,清新而又涼爽。」這句話是從____的角度來描繪的。

(4)「空氣中飄盪著一種大海和田禾相混合的香味。」這句話是從____的角度來描繪的。

3.「Ade,我的蟋蟀們!Ade,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句中作者用了兩個德語單詞,其用意是 [ ]

A.表現少年魯迅很有學問。

B.表現少年魯迅對蟋蟀、覆盆子和木蓮的喜愛依戀之情。

C.表現少年魯迅天真活潑的性格。

D.既可增加文章的趣味,又表現出兒童的稚氣及對百草園的依戀和無可奈何之心境。

4.選擇正確答案

(1)魯迅為什麼說百草園是他少年時的「樂園」? [ ]

A.園內豐富多彩的自然景物可以吸引兒童去觀察、發現、探索其中的奧妙。

B.園內景物優美有趣,比三味書屋好玩得多。

C.在百草園里,能自由快樂地生活,用比照的方法表達對束縛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封建教育制度的不滿。

(2)少年魯迅為什麼厭恨三味書屋的讀書生活? [ ]

A.當時魯迅年紀小,不懂得學習的重要,覺得學習限制了他玩的自由。

B.先生讓學生死記硬背,枯燥無味,還用打手心、罰跪來體罰學生,使少年魯迅十分反感。

C.封建的教學方式和內容不符合兒童的求知心理,並束縛、毒害了他們的身心健康。

5.下列句中加粗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

A.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

響晴:天空晴朗無雲。

B.……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

安適:安靜而舒適。

C.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向上看。

澄清:清亮,雜質極少。

D.……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

空靈:透明的,什麼都沒有。

6.畫出下列句子中的副詞,並說明各表示什麼?

(1)設若單單是有陽光,那也算不了出奇。

(2)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

(3)明天也許就是春天了吧?

(4)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7.選擇正確答案。

(1)對課文內容認識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全文處處突出濟南冬天的特點——晴和暖。

B.文中重點寫人們的活動。

C.文中重點寫了各種景物——陽光、小山、白雪、綠水等。

D.作者寫北平的多風和倫敦的多霧,反襯了濟南冬天的風少且小和天氣的響晴。

(2)作者稱冬天是「慈祥的」下面對這一說法理解不當的一項是 [ ]

A.因為冬天和藹可親。

B.這是擬人的寫法。

C.用「慈祥」來寫濟南冬天的陽光。

D.用「慈祥」寫出濟南冬天的溫暖。

(3)對「幹啥還希望別的呢?」這句話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

A.不迫切盼望春天。

B.不希望別的一切。

C.盼望春天早點到來。

D.表現人們的喜愛和滿足,贊美冬天的美好。

8.對下面句中副詞辨識准確的一項是 [ ]

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

A.都像 B.一切都

C.都剛 D.都剛了

9.選擇正確句意

(1)我想就別上學了,到野外去玩玩吧。 [ ]

A.表現小弗郎士的厭學心理。

B.表現小弗郎士是個經常逃學的孩子。

C.表現小弗郎士貪玩的特點。

(2)我心裡想:「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 [ ]

A.表現小弗郎士對普魯士兵人憎恨。

B.表現小弗郎士的心理有了變化。

C.表現小弗郎士成為了一個愛國的孩子。

二、填空題(20分)

1.寫出下列比喻句的本體、喻體和比喻詞語

(1)這些字帖掛在我們課桌的鐵桿上,就好像許多面小國旗在教室里飄揚。喻體____ 本體____ 比喻詞語____

(2)我這些課本,法語啦,歷史啦,剛才我還覺得那麼討厭,帶著又那麼重,現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捨不得跟它們分手了。

喻體____ 本體____ 比喻詞語____

2.按要求答題。

(1)「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

本體是____

喻體是____

作用是____

(2)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本體是____

喻體是____

作用是____

3.為下列句中加粗詞語選擇正確的解釋

(1)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 [ ]

A.比喻做准備工作。

B.造酒的發酵過程。

C.各種氣息在空氣里,像發酵似的,越來越濃。

(2)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 ]

A.山被照得亮起來了。

B.草木萌發山色新。

C.積雪融化山濕潤。

D.山得春雨,明朗潤澤。

(3)抖摟抖摟精神。 [ ]

A.振作 B.抖動

C.活動 D.振動、抖動

4.依次填入下面橫線上的詞語,正確的一組是 [ ]

(1)我的老師是多麼____、多麼____、多麼____、多麼____的人啊!

A.溫柔 慈祥 公平 高大

B.溫存 慈祥 公正 偉大

C.溫柔 慈愛 公平 偉大

D.溫存 慈愛 公正 高大

(2)一個老師排除孩子世界裡一件小小的糾紛,是多麼____;可是回想起來,那時候我卻覺得是給了我____的支持! [ ]

A.平凡 巨大 B.平凡 莫大

C.平常 巨大 D.平常 莫大

5.下列語句,運用比喻修辭方法的一句是 [ ]

A.僅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來。

B.像這樣的教師,我們怎麼會不喜歡她,怎麼會不願意和她親近呢?

C.那時的我,真好像死了父親似的那麼悲傷。

D.蔡老師還寫了一封信勸慰我,說我是「心清如水的學生」。

6.下列四句中,加粗詞的詞義有變化的一項是 [ ]

A.在我的記憶里,她是一個溫柔和美麗的人。

B.我用兒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覺,她愛我們,並沒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C.她愛詩,並且愛用歌唱的音調教我們讀詩。

D.一個孩子純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熱戀中的人們也難比啊!

7.本文選取的主要生活片斷的記敘順序是 [ ]

A.時間先後的順序 B.地點轉移的順序

C.感情步步加深的順序 D.事情發生發展的先後順序

8.閱讀答題

她從來不打罵我們。僅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____(打 落 敲)下來,我用石板一____(擋 近 攔 迎),教鞭輕輕地____(敲 打 抽)在石板邊上,大夥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兒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覺,她愛我們,並沒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們是多麼善於觀察這一點啊。

(1)從括弧中選詞填空。

(2)「狡猾」在文中是什麼意思?從下列選項中選出不正確的 [ ]

A.是貶義詞

B.是貶義褒用,調皮、機靈的意思。

C.去掉「狡猾」,文章表達顯得平淡。

D.「狡猾」用在文中,形象地表現了一個淘氣的孩子對老師的理解和愛戴。

(3)這段的中心句是 [ ]

A.第一句 B.最後一句

C.她愛我們 D.她也笑了

(4)這一段描述的主要事件是 [ ]

A.蔡老師有一次打我的情景。

B.蔡老師對學生假慍真愛的情景。

C.「我」在課堂上的玩劣。

D.課堂上的笑聲。

(5)「孩子們是多麼善於觀察這一點啊」中的「這一點」指的是____。

(6)寫「她從來不打罵我們」卻選擇了打我的事例,作者這樣寫的用意是____。

(7)文中加粗的詞可以去掉嗎?為什麼?____。

(8)本段運用的主要表達方式是____。

三、判斷題(18分)

1.判斷正誤,正確的在括弧內打「√」,錯誤的則打「×」

(1)《散步》選自《南京日報》作者是莫懷成。 ( )

(2)《金黃的大斗笠》選自《中國青年報》作者是高風。

( )

(3)《散步》表述了祖孫三代人互敬互愛的真摯感情。

( )

(4)《金黃的大斗笠》描繪一幅風雨圖,圖畫中貯滿生活的歡樂,純真的童心。 ( )

(5)《散步》的感情基調是歡愉、深沉的。 ( )

(6)《金黃的大斗笠》是一篇寫景散文,其中多處描寫採用擬人手法,生動形象。 ( )

2.正確的在括弧內打「√」,錯誤的則打「×」

(1)本文的敘事線索是「背影」,朴實的語言中飽含深情。

( )

(2)作者把父親的背影寫得很精彩,使人讀了既感到親切,又獲得美的享受。 ( )

(3)文中兩次出現「聰明」一詞,其實都是反語,是對自己當時沒有理解父愛的反嘲和自責。 ( )

(4)全文共寫了三次父親的背影:一次是父親過鐵道爬月台買橘子的背影,一次是買橘子之後,父子話別後混入人群的背影,還有一次是作者在晶瑩的淚光中,浮現出的肥胖、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 ( )

3.下列與所給例句表達方式相同的句子是 [ ]

例句:那裡有金黃色的菜花,兩行整齊的桑樹,盡頭一口水波粼粼的魚塘。

A.它抱住每一棵它遇到的樹,用力搖,搖得葉子嘩嘩響。

B.笑聲沖出銀線織的雨簾,笑聲掀動金黃的大斗笠。

C.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裡的冬水也咕咕地起著水泡。

D.這樣,我們在陽光下,向著那菜花、桑樹和魚塘走去。

四、閱讀答題(20分)

①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②可別惱。③看,像____,像____,像____,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④樹葉兒卻綠得發亮,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⑤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⑥在鄉下,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地里還有工作的農民,披著蓑戴著笠。⑦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靜默著。

1.這幅春雨圖,抓住了春雨的____和____特點。

2.文中空缺處依次填入的詞語是____、____、____,運用了____和____兩種修辭手法,分別從春雨的____、____、____三個側面來描繪。

3.「可別惱」一句,「惱」的是____;「別惱」是因為____。

4.作者寫春雨的特徵,寫春雨中特有的景象,著力渲染了一種____的氛圍。

五、作文(22分)

題目:《我的書包》

要求:(1)要寫得清楚、明白;(2)不少於600字。

期中考試卷(參考答案)

一、1.C

2.(1)觸覺 (2)聽覺

(3)嗅覺、觸角 (4)嗅覺

3.D

4.(1)C (2)C

5.D

6.(1)單單,限定動作或事物在極小的范圍內;也,在此表示強調。

(2)特別,程度副詞,在此表示超出一般的意思

(3)也許,表示不肯定的語氣

(4)好像,表示狀態;忽然,表示事物或動作,變化來得突然而又出人意料。

7.(1)B (2)A (3)D

8.C

9.(1)C (2)A

二、1.(1)小國旗 字帖 好像

(2)老朋友 課本 好像

2.(1)本體是春風 喻體是母親的手 作用是體現春風溫和的特徵

(2)本體是野花 喻體是眼睛、星星 作用是不但寫出了鋪滿原野的草花之多,而且描繪出閃閃發光輕輕擺動的野花形態之美。

3.(1)C (2)D (3)A

4.(1)C (2) D

5.D

6.B

7.C

8.

(1)落 迎 敲

(2)A

(3)C

(4)B

(5)她愛我們

(6)為了更好地說明蔡老師是一個熱愛學生,溫柔慈愛的人

(7)不能,因為去掉後不能准確地表現蔡老師溫柔慈愛的性格和愛學生的感情

(8)記敘、描寫、議論

三、1.(1)×(2)×(3)√(4)√(5)√(6)√

2.(1) √ (2)(3)√(4)×

3.C

四、1.細密、輕盈

2.牛毛、花針、細絲,比喻,排比,緊密、閉光、細長

3.一下就是三兩天;春雨的可愛

4.安靜和平

五、略

『伍』 七年級下冊期中語文試卷答案

一、給下列字在括弧里注音,在橫線上組詞。(10分)
1.韻( )________ 2.窖( )________
3.嵌( )________ 4.頹( )________
5.恣( )________ 6.屹( )________
7.嵐( )________ 8.桓( )________
9.耷( )________ 10.沮( )________

二、指出下列各句所運用的修辭方法,把正確答案的序號寫在句後的括弧里。(12分)
A.比喻 B.擬人 C.反問 D.對偶
1.從地球上望去,銀河就像一個環,套在地球周圍。 〔 〕
2.那航船,就像一條大白魚背著一漢⒆釉誒嘶ɡ鐦凇?〔 〕
3.雖然只是那麼小的一隻並不美麗的小鳥,它的舉動和表情露出了十分委屈和為難的樣子。 〔 〕
4.太陽可以有行星,為什麼別的恆星就不能有呢? 〔 〕
5.在遼闊的宇宙空間里,這些恆星不過像大海里的水滴,也許還小。 〔 〕
6.雲壓得更低,變得更厚,太陽和月亮都躲藏了起來,天空被暗灰色的雲塊密密層層地布滿了。 〔 〕

三、仔細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文後的問題。(10分)
「燈下,他鄭重地打開紙包,按照那信里指明的記號,把右角上用墨點了兩點的一張毛邊紙撿出來。那是一張空白毛邊紙。魯迅先生用洗臉盆盛滿水,滴入一點碘酒,把紙平放到水面,紙上立刻現出了淡淡的字跡。」
①上述文字中寫動作的詞有:________________
②上述動作描寫,表現了魯迅的什麼態度從下面的四個答案中選出一個,把序號寫在後面的括弧里。 〔 〕
A.慢條斯理 B.小心翼翼 C.嚴肅認真 D.從容不迫

四、給下列加紅色字的解釋選擇恰當的義項,將序號填入括弧內。(7分)
1.平易近人 〔 〕
A.接近 B.相處 C.距離 D.走近
2.哂笑 〔 〕
A.微笑 B.大聲 C.灑脫 D.譏諷
3.韻味 〔 〕
A.押韻 B.滋味 C.精神 D.含有情趣
4.示眾 〔 〕
A.給人看 B.群眾 C.多 D.看
5.冷若冰霜 〔 〕
A.若干 B.好像 C.如果 D.假如
6.無可名狀 〔 〕
A.名聲 B.名字 C.說出 D.明白
7.漫不經心 〔 〕
A.謹慎 B.約束 C.隨便 D.無邊際

五、根據句意選擇恰當的字,把序號寫在橫線上。(12分)
1.小花貓____(A.竄B.攛C.躥)到飯桌上去了。
2.前線的戰士打得侵略者抱頭鼠____(A.竄B.躥)
3.我們在郊外野營,搭起了帳____(A.逢B.篷C.蓬)
4.人們都說狐狸是_____(A.絞B.狡C.跤D.皎)猾的動物。
5.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____(A.夾雜B.發散)出來的清香, ____(A.發散B.夾雜C.踴躍)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月色便_____(A.昏暗B.朦朧)在這水氣里。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____(A.游動B.踴躍)的鐵的____(A.魚背B.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
6.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宛轉____(A.動聽B.悠揚),使我的心也___(A.激動B.沉靜),然而又_____(A.高興B.自失)起來,覺得要和他______(A.融化B.彌散)在含著豆麥____(A.花枝B.蘊藻)之香的夜氣里。

六、閱讀下面兩段文字,按要求回答文後的問題。(9分)
①「最使我難忘的,是我小學時候的女教師蔡芸芝先生。」
②「現在回想起來,她那時有十八九歲。右嘴角邊有榆錢大小一塊黑痣,在我的記憶里,她是一個溫柔和美麗的人。」
1.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把正確答案的序號寫在後面的括弧里。〔 〕
A.引入回憶
B.概括全文大意
C.提出全文中心
D.交代要素
2.第②段介紹了蔡老師的哪些情況?把正確答案的序號寫在後面的括弧內。〔 〕
A.蔡老師現在的年歲,相貌和性格。
B.蔡老師當時的年歲,相貌上的缺陷。
C.蔡老師現在的年歲,人品和性格。
D.蔡老師當時的年歲,相貌和性格特性。

七、作文:(40分)
我已經長大了

期中測試答案
一、1.yùn韻味 2.jiào地窖 3.qiàn鑲嵌
4.tuí頹唐 5.zì恣情 6.yì屹立
7.lán嵐靄 8.huán盤桓 9.dā耷拉
10.jǔ沮喪
二、1.A 2.A 3.B 4.C 5.A 6.B
三、①打開,撿,平放 ②C
四、1.A 2.D 3.D 4.B 5.B 6.C 7.C
五、1.C 2.A 3.B 4.B
5.B、B、B、B、B
6.B、B、B、B、B
六、1.A 2.D

『陸』 七年級(下)學期語文期中試卷

2010—2011學年七年級下冊期中試卷
七年級語文
(考試時間:120分鍾 卷面分值:100分)
一、(本大題共5小題 每小題3分 共15 分)
1、下列加點詞語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 倜儻(tǎng) 秕谷(bǐ) 迭起(dié) 氣沖鬥牛(dǒu )
B祈禱(qǐ) 赫然(hè) 熾痛(chì) 迥乎不同(jiǒng )
C亘古(gèn) 嫉妒(jí) 喧鬧(xuān) 熱情澎湃(bài )
D重荷(hè) 木屐(jī) 哺育(pǔ ) 鍥而不舍(qiè )
2. 下列詞語書寫無誤的是( )
A.怪誕 輕捷 一泄萬丈 家喻戶曉
B. 幽寂 污穢 鞠躬盡瘁 義憤填膺
C. 殉職 驪歌 一拍即合 荒草凄凄
D. 屏障 讕語 九屈連環 嘔心瀝血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A.陳教練當 時就斷定,只要假以時日,韓曉鵬一定會有讓人刮目相看的那一天。
B.新春,漢宜高速公路車水馬龍,顯示出一派生機。這條趕在春運前整修完的高速公路,行車速度明顯提高,車流量同時上升。
C. 不少人不喜歡孟子,認為他鋒芒畢露,太過張揚 ,其實,孟子如此咄咄逼人,並不完全是個性使然。
D. 這位離開北京二十年的美籍華人,走在大街上,禁不住感嘆這座城市與他當初離開時的面貌簡直不可相提並論。
4,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
作為語文教師,我們不會笑話學生的__________ ,而是告訴他們,文字的背後是一個人的人生。巴金的平和是在人生歷練過後的____________ ,冰心的童真和大愛是她的人格力量的______________ 。人生如茶,有時__________也是一種成全。
A.淺顯 大功告成 表露 折磨 B.淺薄 大徹大悟 流露 煎熬
C.淺易 漸入佳境 吐露 磨難 D.膚淺 大夢初醒 透露 痛苦
5、下列文學常識中搭配有誤的一項是( )
A.《爸爸的花兒落了》——小說——林海音——台灣
B.《鄧稼先》——人物傳記——楊振寧——美籍華裔物理學家
C.《土地的誓言》——散文——端木蕻良——當代作家
D.《孫權勸學》——司馬光——《資治通鑒》——編年體通史
二、(本大題共4小題,第6題8分,第7題2分,第8題2分,第9題1分,共13分)
6.默寫古詩
(1)馬上相逢無紙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逢入京使》岑參)
(2) ,彈琴復長嘯。(《竹里館》王維)
(3)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不要心急! :相信吧,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普希金)
(4)夜發清溪向三峽, 。(《峨眉山月歌》李白)
(5)有詩雲:「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木蘭詩》中有相似的詩句是:
, 。
班級開展「黃河之旅」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完成7—9題。
【古之黃河】
7.面對黃河,唐朝大詩人李白曾吟詠道: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請再寫出一組與黃河有關的古詩句(含上下句)
【近之黃河】
8.閱讀下面兩則材料,讀後說說你對這兩則材料中的「黃河」的理解。
材料一 1948年,解放戰爭勝利前夕,毛澤東主席面對洶涌澎湃的黃河,無限感慨地對身邊的衛士們說道:「誰如果藐視黃河,就是藐視我們這個民族……」
材料二 現代著名詩人光未然在他的《黃河頌》一詩中寫道:「啊!黃河!你一瀉萬丈,浩浩盪盪,向南北兩岸/伸出千萬條鐵的臂膀。我們民族的偉大精神,將要在你的哺育下/發揚滋長!」
【今之黃河】
9.2011年3月 12日,地處黃河入海口的利津縣近千名機關幹部來到黃河大堤,植樹種草,綠化大堤。為號召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和積極參與這一活動,請你擬寫一則宣傳語。
三、閱讀理解
(一)閱讀《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選段,回答10—14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⑴「人家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
⑵「人家說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說。」
⑶作為學者和詩人的聞一多先生,在30年代國立青島大學的兩年時間,我對他是有著深刻印象的。那時候,他已經詩興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濃。他正向古代典籍鑽探,有如向地殼尋求寶藏。仰之彌高,越高,攀得越起勁;鑽之彌堅,越堅,鑽得越鍥而不舍。他想吃盡、消化盡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遠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給我們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葯方。1930年到1932年,「望聞問切」也還只是在「望」的初級階段。他從唐詩下手,目不窺園,足不下樓,兀兀窮年,瀝盡心血。杜甫晚年,疏懶得「一月不梳頭」。聞先生也總是頭發零亂,他是無暇及此的。飯,幾乎忘記了吃,他貪的是精神食糧;夜間睡得很少,為了研究,他惜寸陰、分陰。深宵燈火是他的伴侶,因它大開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⑷不動不響,無聲無聞。一個又一個大的四方竹紙本子,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蟻排衙。幾年辛苦,凝結而成《唐詩雜論》的碩果。
⑸他並沒有先「說」,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績。
⑹「做」了,他自己也沒有「說」。他又由唐詩轉到楚辭。十年艱辛,一部「校補」赫然而出。別人在贊美,在驚嘆,而聞一多先生個人呢,也沒有「說」。他又向「古典新義」邁進了。他潛心貫注,心會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樓」的主人。
⑺做了再說,做了不說,這僅是聞一多先生的一個方面,——作為學者的方面。
10.用自己的話概括節選內容。
11.體會「人家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中兩個「說」的不同含義。
12.為更好地刻畫學者聞一多的形象,作者十分注重細節描寫。請品析下面句子。
一個又一個大的四方竹紙本子,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蟻排衙。
13.說說開頭第(1)(2)節在文中的作用。
14. 下列選項中對課文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吃盡」「消化盡」「遠射」「文化葯方」等詞語,生動地表現了聞先生全身心投入研究,執著探尋從文化上拯救民族之路徑的研究狀態。
B.文中大量使用對稱句式和四字詞語,使語言富有節奏感和音樂美,讀來琅琅上口。
C.作者善於合理安排材料詳略,如:詳寫最為艱辛的《唐詩雜論》的寫作過程,而略寫比較順利的《楚辭校補》《古典新義》的寫作過程。
D.第(3)節中「『望聞問切』也還只是在『望』的初級階段」是比擬的說法,把當時的中華民族比成一個病人,說明聞一多當時從文化上來探求救國的方法,也還僅僅是走出了第一步。
(二)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5—19題。(15題2分,16-19題各3分,共14分)
⑴去朋友家,她家的小保姆正坐在沙發上哭。朋友小聲說:「下午接小孩放學,上大巴時手機丟了。」
⑵看著小姑娘哭紅的眼睛,我半天才勸慰一句:丟了也沒有法子的,下次小心點就好,別哭壞了。小姑娘抬頭嗚咽:「我一直都不喜歡那個手機的,今天丟了,我才發現我好喜歡它的,簡直比丟失一個朋友還讓我難過…….」
⑶我想告訴她,永遠不要拿物質的東西和真正的朋友相提並論;還想告訴她,許多東西都是失去了,才感到它的珍貴……但我最終什麼也沒有說。我知道,我們都是在不斷的丟失後,才慢慢的長大的。
⑷六歲那年,我有了第一輛自行車,喜歡得不得了.可沒多久,一次和小夥伴去照相館沖洗玩耍時照的照片,出來竟發現車不見了,當時眼睛就紅了,搭小夥伴的車回到家,看見媽媽就大哭。媽媽嚇壞了,問清情由後卻笑著說:「車丟了沒關系,人沒事就好。」
⑸在廣州好不容易找到那份高薪的工作時,很珍惜,生怕有差錯,早出晚歸格外賣力。眼看有升職的希望時,卻因為實在無法忍受老闆對下面員工的苛刻,和他大吵一架後摔門而去。一個人在人來車往的北京路上漫無目的地走著,天快黑時在公共電話亭打電話跟一個朋友說:「我把工作丟了。」朋友放下電話趕了過來,他對我說:「工作丟了可以再找,人有善良之心最重要。」
⑹去年7月,辦好去歐洲的旅行簽證,臨走時卻把腳扭傷了。骨裂,打著石膏坐在家裡,心情無比郁悶。去拆石膏那天,醫生看著我的臉,說我的眉頭皺得可以擰出水來。我被他這個誇張的說法逗樂了,他告訴我,錯過一次旅遊機會不要緊,但若是讓傷痛和遺憾過於影響自己的心情,豈不成了雙重的傷痛和遺憾?
⑺醫生不是哲學家,但他真的不僅僅讓我裂開的骨頭復原如初。
⑻這一生,我們會丟失很多東西:經驗不足,丟失了第一桶金;要求完美,丟了一場無法回頭的愛情;為了看得到業績,甚至丟失了一個本來要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孩子……
⑻每一次丟失,心裡都會有隱隱的痛,但每個人都是在丟失後才一天天長大。
15.給文章擬一個恰當的標題。
16.閱讀第(3)節,說一說,面對哭泣的小姑娘,我為什麼「最終什麼也沒說」?
17.說說下面語句的含義。
醫生不是哲學家,但他真的不僅僅讓我裂開的骨頭復原如初。
18.下列有關本文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章開頭敘寫朋友家小保姆丟手機的事情,是為了引出後文作者的感悟:永遠不要拿物質的東西和真正的朋友相提並論。
B.第(5)節中「人有善良之心最重要」與我「無法忍受老闆對下面員工的苛刻,和他大吵一架後摔門而去」相呼應。
C.第(6)節中醫生說我「眉頭皺得可以擰出水來」,是醫生以幽默的方式形容「我」當時因內心郁悶而眉頭深鎖的樣子,為「我」後來情緒的轉變作鋪墊。
D.文章通過多個事例詮釋人生感悟,這種寫法深入淺出,容易激起讀者的共鳴。。
19. 「每一次丟失,心裡都會有隱隱的痛,但每個人都是在丟失後才一天天長大」 ,你也一定有這樣的體會,試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2010—2011學年第二學期期中
七年級語文試卷答案
一, 選擇題
1,A 2,B 3,D 4,B 5,c
二,6,(1)憑君傳語報平安 (2),獨坐幽篁里
(3),不要悲傷 憂郁的日子裡需要鎮靜 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
(4),思君不見下渝州 (5)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7,(2分)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
8,(2分)黃河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中華民族不懼艱險,勇於開拓,勇往直前的偉大精神的象徵;是中華民族的精神之根(或「母親河」)。(答出一點給1分,答出兩點給滿分)
9.(1分)例:保護母親河,我們在行動。 你我齊攜手,保護母親河。

三,10.(3分)寫作為學者的聞一多「做了再說,做了不說」的特點。(用文中原句答不給分)
11.(3分)前一句中的「說」意為向別人宣告自己要干什麼 ,後一句中的「說」意為向別人告白自己幹了什麼 。
12. (3分) 用比喻的修辭手法(1分),通過聞一多先生的本子上多、密、整齊的小楷字這個細節(1分),表現出聞一多先生踏實嚴謹、一絲不苟的治學態度(1分)。 13.(3分)開門見山,照應題目(1分),通過對比,突出聞一多先生「說」和「做」的特點(1分),引起下文(1分)。
14.(3分)C
15.(2分)例:在丟失中長大 (要求:符合文意;必須出現「丟失」)
16.(3分)作者知道,人們總是在不斷的丟失後,才慢慢的長大的,這個小姑娘將來能自己體會到這些道理。(意近即可)。
17.(3分)醫生不僅醫治好了我的骨裂(1分),而且以富有哲理的勸告(1分)使我明白了不能讓傷痛和遺憾過於影響自己的心情。
18.(3分)A
19,(3分)每一次丟失,都令人傷心,但也會悟到很多人生道理,逐漸成熟。所寫生活體驗能體現對語句含義的正確理解。
四,20,C(3分)
21,(各2分)(1) 從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寫詩,他能立刻完成,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賞的地方。
(2)他的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每天拉著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
22, (3分)課文詳寫方仲永才能初露時的情形,略寫父親的貪利之舉導致他才能衰退,並最終淪為平庸的情形。根本原因是:其受於人者不至也。
23 ,(3分)《傷仲永》內容:方仲永的父親貪圖小利卻斷送了方仲永的前途,使他從一個神童淪為普通人,告訴我們天資好的人,沒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尚且變成普通的人的道理。所以一定要珍惜大好的時機,努力學習。寫法:本文是一篇隨筆,是借事說理,敘事部分採用了見聞錄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方仲永這樣的人才,"泯然眾人"的哀傷,惋惜之情。,然後進行議論,揭示道理。
《孫權勸學》內容;寫的是呂蒙在孫權勸說下「乃始就學」,其才略很快就有驚人的長進,而且令魯肅嘆服,並與之「結友」的佳話。寫法:是以對話為主,言簡意豐。側面描寫突出。

四、文言文閱讀(完成20-23小題,20,22題23題各3分,21題4分,共13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邪!

20,選出加點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 自: 自以為大有所益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B, 聞: 余聞之也久 不能稱前時之聞
C, 但: 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D, 之: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於舅家見之
21.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2)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22,本文安排材料,詳略得當。課文詳寫 ,略寫 的情形。王安石認為方仲永由天資過人變得「泯然眾人」,根本原因是 。
23,本文與《孫權勸學》都談到了學習,比較一下兩篇文章在寫法和內容方面的不同。
五、24.作文(滿分30分)
這事真讓我 _______
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難免會發生一些事情,這些事情或讓你高興、欣慰,或讓你傷心、沮喪,或讓你失望、後悔……請依據上述提示(不限於此范圍),結合自己的切身體驗,將題目補充完整。
作文要求:(1)要有真情實感,要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創見。
(2)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3)不要出現真實姓名及班級
(4)字數不得少於500字

『柒』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期中測試題及答案

七年級(下)語文期中測試題
(時間 120分鍾 總分150分)
題 號 一 二 三 總分 總分人
得 分

一.積累與運用(40分)
1、給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填寫相應的漢字。(4分)
腦髓( ) 哺( )育 熾( )熱 鮮( )為人知
gèn( )古 深suì( ) jiǒng( )乎不同 qiè( )而不舍
2 王維的《竹里館》寫夜靜人寂,明月相伴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 俄國詩人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一詩中勸告人們:「假如生活欺騙了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 (3分)
4 《孫權勸學》中有兩個成語被後人常用,這兩個成語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5.下列詞語書寫無誤的是( )(2分)
A.甜膩 嫻熟 盡態及妍
B.溝壑 抽畜 慷慨以赴
C.剽悍 妍麗 相得益彰
D.機杼 讕言 九屈連環
6.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最恰當的一項詞語是( )(3分)
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 )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條長繩,人遠遠地( )著,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 ),就罩住了。
A.撐 放 捆 拿 扯
B.支 撒 系 牽 拉
C.支 放 套 牽 拉
D.撐 撒 系 拿 扯
7.下列句中橫線上的成語使用不當的是( )(4分)
A.這篇文章錯別字很多,用語無倫次來評價它是再恰當不過了。
B.壞事做盡的張朝富,雖然一字不識,但未到中年,他的頭頂就成了不毛之地。
C.小娟鄭重其事地跟我說,她要和我作好朋友。
D.這篇文章雖然寫得不好,但比起以前來還是有一點進步的,我這樣想,不是聊以自慰吧?
8.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沒有歧義的一項是( )(4分)
A.一個由外商投資的木材加工廠將在今年底建成投產。
B.「有償新聞」應當受到嚴肅批評,這是極其錯誤的。
C.我們20多個職工的子女今年要考大學或升高中。
D.魯迅十分重視少年兒童的文藝創作,他指出:兒童的命運便是將來的命運。
9.下列文學常識搭配不當的一項是( )(2分)
A.《福樓拜的星期天》 莫泊桑 小說巨匠 法國
B.《鄧稼先》 楊振寧 美籍華裔物理學家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C.《傷仲永》 《臨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 北宋
D.《丑小鴨》 都德 丹麥 童話作家
10.下列句子和原文不一致的是( )(2分)
A.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B.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C.壯士百戰死,將軍十年歸。 D.秋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11.選出和「樹林一直在唱著那首愉快的歌」修辭方法相同的一項是( ) (4分)
A.這里的人們非常好客,火一般熱情。
B.一路上,稻田綠、菜花黃、江水銀,繪成了一幅幅田園巨畫。
C.生命是一條河流,有奔騰也有平緩。
D.天氣炎熱,那張乒乓球桌子也在睡覺。
12.下面文段括弧里,依次應填入的句子是( )(4分)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有表示喜悅,( );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示贊頌,( );不是所有的順從都表示虔敬,( );不是所有的順利都表示成功,( )。
(1)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對都表示憎惡
(2)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淚都表示悲痛
(3)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示否定
(4)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示不幸
A.(3)(2)(1)(4)
B.(1)(3)(2)(4)
C.(2)(3)(1)(4)
D.(4)(3)(1)(2)
13.請你仿照小欣給「業勤」的贈言,根據下面兩位同學名字的特點,各寫一句既得體又有意義的贈言。(4分)
業勤:業精於勤,荒於嬉。
方英:

志成:

二.閱讀(共60分)
(一)(26分)
接著,韓麥爾先生從這件事談到那一件事,談到法國語言上來了。他說,法國語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最明白,最精確;又說,我們必須把它記住在心理,永遠別忘了它,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說到這里,他就翻開書講語法。真奇怪,今天聽講,我全都懂。他講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覺得我從來沒有這樣細習聽講過,他也從來沒有這樣耐心講解過。這可憐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東西在他離開之前全教給我們,一下子塞進我們的腦子里去。
14、此文段出自課文《 》作者是 國的 。(3分)
15、「今天聽講,我全都懂」的原因是( )(4分)
A、「我」從來沒有這樣細心聽講過
B、韓麥爾先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講解過
C、今天講得容易
D、「我」心靈受到震動,思想發生了變化,產生了學習的動力
16、「這可憐的人」指的是( )(2分)
A、韓麥爾先生 B、韓麥爾先生和小弗郎士
C、我們 D、韓麥爾先生,我們
17、「一下子塞進我們的腦子里去。」用了哪個動詞?作用是什麼?(4分)
答: 。
18、文中的「我」是指 。(1分)
19、文中的破折號起什麼作用?( )(2分)
A、表注釋 B、表補充說明
C、表轉折 D、錶停頓
20、韓麥爾先生說: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對這句話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4分)
A、記住了自己的語言,就記住了自己的祖國。
B、作者運用生動的比喻說明了只有記住自己的語言,人民才不會甘心做亡國奴,國家才有希望。
C、這句話表示了韓麥爾先生對祖國語言深摯的熱愛和對國土淪亡的痛苦心情。
D、這句話寫出了韓麥爾先生對本職工作的熱愛。
21、文中兩處出現了「好像」一詞,對此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兩處地方都是比喻句的標志,都是比喻詞
B、前者是比喻句的標志,後者不是
C、後者是比喻句的標志,前者不是
D、A、B、C三項都不對。
22、這段文字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試找出全對的一項是( )(2分)
A、比喻 排比 比擬 B、比喻 比擬 反復
C、比喻 排比 反復 D、排比 反復 比擬
23、這段文字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2分)
答: 。

(二)閱讀下列短文,完成文後的題。(20分)
我的自白
丁肇中
我雖然獲得過諾貝爾物理獎,但我肯定我不是天才,在12歲前,我還沒上學呢?
念小學時,我們的學校是一所大學的附屬小學。小學的老師全是媽媽的學生,誰都不管我,爸爸、媽媽也不怎麼管我。當時我對上學沒什麼興趣。到學校看看,不喜歡我就走掉了。到池塘游泳,到河邊捉小蝦,四處游盪。那時正是抗日戰爭時期,我與其它小朋友一樣,生活在十分艱苦的環境中。
我的父母都是教授,都是科學家。家裡進進出出的也都是科學家,再加上從小父母就把牛頓、愛因斯坦的故事講給我聽,耳濡目染地,我對科學產生了興趣,
童年,影響我最深刻的人是我的外祖母。外祖母一直照顧我。她沒有一般「望子成龍」的心態。我父母也讓我自由發展,這和很多中國的家庭不同。
每天,我從早上7時30分踏進實驗室,到晚上11時走出實驗室,沒有聖誕節,沒有星期天,這是出自我對科學的興趣。可以說,是興趣把我牽引到世界科學的「峰巔」。
興趣對一個人的事業很重要。這么長的時間,沒有興趣,如何去享受工作呢?所以我勸那些想干一番事業的朋友,應該以興趣為出發點,不能勉為其難。
現在,我不勉強孩子讀書。其實,孩子在學校考第一並不代表什麼,至少,我認識的那些科學家,都不是年年拿第一的好學生。我便不曾考過第一名。我這位開明的爸爸常把我的孩子帶進實驗室,從小如此。我的女兒3 歲時,就可以清楚地認識各種儀器了,而且她有過目不忘的本事。問我希望女兒長大後干什麼,我當然想女兒學物理,長大去接我的「班」,不過女兒卻對生物有興趣。對這我不去干預。各有各的興趣嘛!我想她將來會在生物學上做出成績的。父母不該包辦孩子的興趣,因為「包辦 」是不能代替孩子的。
24.作者為什麼會對科學產生濃厚的興趣?(2分)
答:
25.作者認為,一個人要在事業上有成就,需要多方面的條件,其中最重要的是什麼?(2分)
答:
26.作者受到的家庭教育和一般家庭有什麼不同?(2分)
答:
27.作者的工作態度怎樣?他為什麼有這樣的工作態度?(2分)
答:
28.對工作和學習,興趣固然很重要,但完全憑興趣去工作學習成嗎?(4分)
答:

29.從文段中可以看出,作者想要告訴我們哪些道理?(最少寫出兩點)(4分)
答:

30.簡要談談你對成才的看法。(4分)
答:

(三)閱讀下列兩段文言文完成文後的題。(14分)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見道旁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1]然。
(註:[1]信:確實,的確。)

31聯系語境,解釋下列句中帶點的詞。(2分)
(1)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 )
(2)諸兒競走取之( )
32.在下列句中括弧里填上省略了的成份(4分)
(1)見道旁李樹多子,( )折枝。
(2)人問之,( )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
33.翻譯下列句子。(4分)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見道旁李樹多子。
譯文:
34.其他的小孩都跑去搶李子,為什麼王戎不動?(4分)
答:

三、作文(50分)
35、作文要求:
①以《溫暖》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②必須以第一人稱進行敘述,以敘述為主,適當運用抒情、議論表達方式。
③內容上寫人與人之間的優良精神面貌,感情要真摯、感人;文中不出現真實地名、校名、人名。
④作文字數不少於500字

熱點內容
思教育網 發布:2025-05-14 22:14:17 瀏覽:988
師德師紀自查小結 發布:2025-05-14 21:09:36 瀏覽:534
中學英語下載 發布:2025-05-14 20:01:44 瀏覽:498
小蘋果舞蹈教學兒童版 發布:2025-05-14 18:06:07 瀏覽:916
高三語文卷 發布:2025-05-14 17:40:03 瀏覽:761
五年級上冊語文達標卷 發布:2025-05-14 16:38:37 瀏覽:871
鄧矮的歷史 發布:2025-05-14 15:03:50 瀏覽:621
中小學師德總結 發布:2025-05-14 14:47:39 瀏覽:720
初中教學進度 發布:2025-05-14 13:33:36 瀏覽:758
新產業化學發光儀 發布:2025-05-14 13:22:51 瀏覽: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