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發布時間: 2020-11-19 11:18:02

❶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一共有多少教案

教學內容: 「一共有多少」。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經驗,理解加法的意義。
2、過程與方法:在觀察、操作的活動中,探索5以內數的加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從具體的情境中提出加法問題並解答。
教學重點:理解加法的意義及計算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難點:理解加法的意義。

❷ 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上冊《有幾棵樹》教案

《有幾棵樹》教學設計、實錄、課件及反思
一、 創設情境,學習新課。
1. 導入語
(課前觀察,小組比賽,給第2、3小組紀律好畫上智慧果。)
師:今天智慧爺爺想帶小朋友們乘坐時光飛船去感受一年四個季節,小朋友們想不想去?
生:想!
師:你們知道一年四季指的是哪四個季節么?
生:春、夏、秋、冬。
2.春天播種希望。
(1)師:我們要去的第一站是——春天。(課件展示春天的景色)春天來了,田野里一片綠油油的景象。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樹節,這一天人們都要種很多的樹來綠化我們的環境。現在陳老師就帶我們一(2)班的小朋友去植樹,好嗎?
生:好!
(教師掀開黑板上的紙張,分別有兩排樹)
師:我們一起來數一數第一排我們要種幾棵樹?
生:8棵。
師:第二排呢?
生:6棵。
(2)師:看到這幅圖,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呢?請快速轉動小腦筋,舉手回答陳老師的問題。
生:上面有幾棵樹?下面有幾棵樹?一共有幾棵樹?
師:你真厲害!還有什麼問題?
生:第一棵樹的右面有幾棵樹?
師:你真棒!不過你的第一棵樹是第一排還是第二排呢?(師指著樹問)
生:第一排的。(師獎勵生1和生2小紅花)
師:哦,第一排的第一棵樹的右面有幾棵樹呢?
生(全體):7棵。
師:還有問題么?
生:上面多幾棵?下面少幾棵?
師:你回答得很好,不過不完整,誰能來幫幫他?
生:上面比下面多幾棵?下面比上面少幾棵?
師:你們都好棒,提出很多問題。那一共有幾棵樹?誰來列個算式呢?
生(全體):8+6=14。(師板書8+6)
師:哦,你們都知道他的得數了,可是陳老師卻不懂怎麼計算這個得數,我想要你們來幫我解決這個問題,好嗎?
(3)師:恩,那現在請小朋友拿出小棒擺一擺, 8+6等於幾?你是怎麼計算的?你有多少種方法?當音樂聲響起的時候,你就要停下來,坐端正。預備,開始!(教師指導部分學生擺小棒)
(4)師: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說一說。(音樂聲響起,示意學生坐端正)
師:現在請小朋友們說一說,你用了什麼方法?
生:8+6=14,數一數這邊有8棵,那邊有6棵。
生:我是用數一數的方法。
師:真棒!如果你的聲音下次再響亮一點,我就給你一顆紅花。
生:6給8兩個(6分成2和4),2加8得10,10再加4得14。
師:你的這種方法可真巧妙!(操作演示,移動黑板上的樹)
師:把6分成2和4,2加8得10,10加上4等於14。(邊重復邊板書)還有其他方法嗎?
生:8棵接著數,9、10、11、12、13、14,一共14棵。(師操作數一數)
師:恩,好厲害!還有其他方法么?
生:把8分成4和4,6和4加起來等於10,總共就是14棵樹。(師板書)
師:你這種方法也很好!
生:9+6=15,8+6=14。
師:哦,9+6=15,9比8多1,所以8+6比15少1,8+6=14。(師板書)
生:7+6=13,8比7多1,8+6比13多1等於14。

(5)小結
師:今天我們一(2)班的孩子都好棒,想出這么多方法。看哪一組坐得最端正!(給1、2組的小朋友畫智慧果)
師:動物們也有他們的做法。我們一起來看看(打開課件):小白兔它喜歡把6分成2和4,8加2得10,10加4得14;(課件卡住,只能看黑板上的板書)
師:小熊它喜歡把8分成4和4,6加4得10,10加4得14;小豬爸爸也說了它的做法,10加6得16,8比10少2,16減2得14。(課件恢復)
只要能又快又准確地算出結果,無論哪一種辦法都可以。

(6)小白兔它說它有首數學兒歌想念給大家聽聽,請我們的小朋友認真地聽一聽: 8加幾,不用怕,借2個,湊成十,計算起來對又快。我們也一起來念一念吧!(引導學生念兩次,還比手指「2」、「10」)

二、 自主探究,鞏固練習。
1、夏天百花爭艷。
(1)師:春天種了很多樹,夏天來了,花開了,美麗的花叢中飛來了許多蝴蝶,你能提出一些數學問題么?(課件展示,出現些許錯誤,與課本的蝴蝶只數有出入)
生:8+8=16
師:哦,你列出了算式,能不能說出問題呢?
生:一共有多少只蝴蝶?
師:請小朋友們打開課本75頁第2題,做一做。(課本蝴蝶為8+7=15隻)
(2)師:花叢我也發現了蜻蜓,請你看看這幅圖編個數學故事,跟你的同桌說一說。
生:左邊有4隻蜻蜓,右邊8隻蜻蜓,一共有幾只蜻蜓?
生:右邊比左邊多幾個蜻蜓?
師:蜻蜓我們用單位只,你能再說一次嗎?
生:右邊比左邊多幾只蜻蜓?
師:你觀察得真仔細。那一共有幾只蜻蜓,你是怎麼列算式呢?
生(全體):8+4=12(打開課件)
師:還可以怎麼列呢?
生(部分):4+8=12

2、金秋收獲希望(摘星星游戲)。
(1)走過了夏天,我們來到了秋天,不知道你們發現沒有,秋天的夜空可漂亮呢?今天我們一起來玩摘星星的游戲。(備課語言:你看——閃爍的星空,星星在向小朋友們招手,它說要和小朋友們玩摘星星的游戲。)
師:請打開你桌面的口算卡片,算出了答案之後請舉手摘星星。
師:哪組表現最好,我就請這組來摘星星。
師:先請第三組。
師:請小朋友們輕輕地拿,輕輕地回到座位上。
師:你的答案是什麼?
生:14。
師:能把整個算式告訴大家么?
生:8+6=14
師:第四組。
師:第二組。
師:第一組。
師:摘到星星開心么?把星星收起來,放到抽屜里邊去。
(每個孩子都上台摘星星,場面有點亂,但孩子都很開心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2)拍小手游戲,重整孩子紀律
師:小小手,拍起來。
生:我就跟你拍起來。
師:請你跟我這樣做。(拍肩膀)
生:我就跟你這樣做。
師:請你跟我這樣做。(拍拍腰)
生:我就跟你這樣做。
師:請你跟我坐好來。(端正的姿勢)
生:我就跟你坐好來。
師:這次第一組和第四組的動作最快,給他們加上智慧果。

3、冬天儲糧。
(1)師:秋天走了,來到了冬天,冬天真冷啊,小朋友們要穿多點衣服,才不會感冒哦。看,小螞蟻來搬糧食了,搬了這么多糧食,可找不到它家的門牌號,你能幫幫小螞蟻嗎?
生(全體):能。
(2)師:請打開課本第75頁第4題的螞蟻圖。請小朋友們動手在自己的書上連一連。(師下去巡學生完成情況)
(3)師:請孩子們看看大屏幕,陳老師也幫螞蟻找自己的家,不知道對不對,請小朋友們一起來看看。(課件展示)
生喊出:2+8的小螞蟻找不到家了,我給它畫了一個門牌號10。
師:恩,你好厲害!

四、總結延伸。
師: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8加上幾的進位加法,小朋友的想出了許許多多方法,只要能算得又快又對,你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做。那麼,陳老師想問問,今天你學到了什麼?
生:我學會了兒歌。
生:我學會了8加幾。
生:我學會了摘星星。
生:我會幫螞蟻找家。
生:我學會了找小棒。
生:我學會了春夏秋冬。

師:請小朋友們把你今天學到的數學知識和你的把爸爸媽媽說一說。
板書:8 + 6 = 14 9+6=15
/ \ 8+6=14
2 4
8 + 6 = 14 7+6=13
/ \ 8+6=14
4 4

教學反思

一、 教學設計出爐前夕
接到上級通知,一個星期後我要上一節基地校的實驗課,心裡萬分焦急:我該選什麼課題?一節課下來,請教了一、三年級的數學老師們,終於定下了《有幾棵樹》這個課題,然而計算課對我來說實在有難度,但也定下了課題。
不容易熬過了周末,終於把粗糙的教學設計寫了出來。經過了集體備課時間,我以說課形式簡單介紹了我的教學設計,數學組的老師們提出她們的看法與建議,我一再修改,直到周四中午才把摘星星環節重新設計,告別教學設計的苦日子。
設計一個課題,需要靈感,這靈感有時一閃而過。數學教師的創新,便是在不斷地活躍自己的數學課堂上下功夫。

二、教學反思

1.這節課通過學會「8加幾」的進位加法,進一步感受計算方法的多樣法,同時突出「湊十法」的優化計算方法。以「春夏秋冬」的情境引入,從孩子們熟悉的生活環境引入,培養孩子綠化環境的教育。在教學中,我注重培養學生學會自主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並動手操作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如,在展示「有幾棵樹」,引導學生認真觀圖,讓學生提出數學問題;在學習如何計算8+6,讓學生自主用小棒擺一擺,並與同桌說一說;在鞏固練習,引導學生編數學故事,培養孩子完整表達數學語言;設計摘星星游戲,讓全體學生參與其中,培養孩子對數學的興趣。

2.在這節課上,孩子們在學中玩,玩中學,課堂很活潑。後面很多家長和老師聽課,學生們卻沒有膽怯,仍很大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由於孩子對「8加幾進位加法」在課前基本都掌握如何計算,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計算的方法,充分體現計算方法的多樣化。而我仍偏向讓孩子們優化計算方法,於是我用數學兒歌體現優化計算,讓孩子們在演算法多樣化中找到簡單的方法做題目。

3.不足之處:
1)「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銜接語不到位,備課時缺少詳細斟酌。
2)在突破難點的時候時間掌握不到位,應該增加3分鍾。
3)演算法多樣化是數學課程標準的一個重要思想,鼓勵孩子學習演算法多樣化。而我仍有自身學習水平的偏見,期望學生更傾向「湊十法」,有點扼殺孩子們開放的數學思維。但這也是我思考的一個方向,如何更好將兩者融在一起呢?
4)關注學生不夠,按自己的思路教學,忽略了最重要的學情。

4.課堂小插曲
正當我講著「夏天」美麗景色的時候,一位家長從最後面走上來,她兜了教室的大半部分走到她女兒前面(她女兒坐靠牆的第一排),搶走了女兒手上的玩具,走回她的凳子。而此時,我就站在第三排的位置地方講課,她女兒剛好在我背後。
我忘記自己當時的表情,估計愣了至少10秒,看到家長往回走,我已經進入我的角色講課。
周日的時候,我發信息咨詢各位觀摩教學的家長,請提出寶貴的意見。
上面這位家長給我回復:您好啊陳老師,星期五去聽了你的課,覺得現在上課很生動又讓人覺得很趣,讓每個學生都學得很投入,以前是死背口決,而現在的教學方式更能啟動小孩子的思維,加上現在讀書的環境設備也這么好,讓我這做家長的覺得自己小孩能在這樣的環境中讀書真的很幸福的!我最想說的是陳老師真是一位年輕漂亮很有才華的好老師,很討小孩子喜歡的。我和女兒都很喜歡你。我發現王夢琪對那個8加幾借幾個的還不理解,但她算題目也會算,能算出來也行。好了,陳老師就說到這里了,祝陳老師周末愉快!88 王夢琪媽媽
對於這樣的情況,我教師生涯的第一次,我真的不知道該如何應對?或許自己的隨機應變能力很差。但當時確實沒發現她孩子手上拿著東西,這也讓我產生一個問題:如何在課堂上用兩隻眼睛關注50位學生的一舉一動呢?

有幾棵樹(8加幾的進位加法)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數學第一冊第74頁《8加幾》的進位加法及其8加幾進位加法的規律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自主探索得出計算8加幾的各種方法,體現演算法多樣化;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湊十法」並能正確熟練地口算8加幾;
2.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初步的觀察、比較能力;
3.培養學生合作學習以及數學應用的意識;能從日常生活和現實情境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並能應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方法解決問題,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學會與人合作,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進一步理解「湊十法」並能正確熟練地口算8加幾;

教學難點:對「湊十法」的進一步理解;根據 8加幾進位加法的規律,正確熟練地口算8加幾;

教具准備 :多媒體課件、口算練習卡,圖片;
學具准備:小棒

教學過程:

一、 學習新課。
1、導入語:今天智慧爺爺想帶小朋友們乘坐時光飛船去感受一年四個季節,小朋友們想不想去?你們知道一年四季指的是哪四個季節么?
我們要去的第一站是——春天。春天來了,

2、春天來了,田野里一片綠油油的景象。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樹節,這一天人們都要種很多的樹來綠化我們的環境。現在陳老師就帶我們一(2)班的小朋友去植樹,好嗎?
(1) 師:我們一起來數一數第一排我們要種幾棵樹?(老師先貼好,撕開外面的紙)第二排呢?(生數8棵,生數6棵)
(2)師:看到這幅圖,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呢?請快速轉動小腦筋,舉手回答陳老師的問題。(引導出:一共要植多少棵樹?)
誰能來列給這個問題列個算式呢?(生:8+6,師板書8+6)哦,你們都知道他的得數了,可是陳老師卻不懂怎麼計算這個得數,我想要你們來幫我解決這個問題,好嗎?
(3)師:恩,那現在請小朋友先動手擺一擺,在擺之前請小朋友們聽清楚要求:用你們手中的小棒來代替小樹,擺一擺,8+6等於幾?你是怎麼計算的?你有多少種方法?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說一說。當音樂聲響起的時候,你就要停下來,坐端正。預備,開始!
(4)(音樂聲響起,示意學生坐端正)現在請小朋友們說一說自己的演算法:
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有:
1)從8接著數8,9,10,11,12,13,14;
2)把6分成2和4,8加2得10,10加4得14;
3)把8分成4和4,6加4得10,10加4得14;
4)9加6得15,8比9少1,15減1得14;
5)10加6得16,8比10少2,16減2得14;
(5)小結:你們的方法好多,老師真為你們驕傲!動物們也有他們的做法。我們一起來看看:小白兔它喜歡把6分成2和4,8加2得10,10加4得14;小熊它喜歡把8分成4和4,6加4得10,10加4得14;小豬爸爸也說了它的做法,10加6得16,8比10少2,16減2得14。
只要能又快又准確地算出結果,無論哪一種辦法都可以。
(6)小白兔它說它有首數學兒歌想念給大家聽聽,請我們的小朋友認真地聽一聽: 8加幾,不用怕,借2個,湊成十,計算起來對又快。我們也一起來念一念吧!(引導學生念兩次,還要指手劃腳)

二、鞏固練習。

1、夏天百花爭艷。
(1)師導入:春天裡我們栽下樹,夏天來了,院子里可謂鳥語花香,蝴蝶在花間跳舞。(出示蝴蝶圖)請打開課本75頁第2題 ,花叢中有8隻蝴蝶,飛來了7隻蝴蝶,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呢?(一共有多少只蝴蝶?)
一共有多少只蝴蝶?怎麼列算式呢?(8+7=15)
(2)花叢我也發現了蜻蜓,請你看看這幅圖編個數學故事,跟你的同桌說一說。
(3)指名說自己的數學故事以及列算式。(盡量讓學生暢所欲言)(原來有4隻蜻蜓,飛來了8隻蜻蜓,一共有幾只蜻蜓?)
哇,一(2)班的小朋友表現真不錯,陳老師可開心呢!

2、金秋收獲希望(摘星星游戲)。
(1)走過了夏天,我們來到了豐收的秋天,不知道你們發現沒有,秋天的夜空可漂亮呢?你看——閃爍的星空,星星在向小朋友們招手,它說要和小朋友們玩摘星星的游戲。請打開你桌面的口算卡片,算出了答案之後請舉手摘星星。
(分組上講台摘星星)(45張口算卡片,45個星星)
(2)拍小手游戲,重整孩子紀律

3、冬天儲糧。
(1)導入:冬天快到了,勤勞的小螞蟻們忙起來了,原來他們正為過冬准備食物呢,可是忙亂中卻忘了自己的家住在幾號,小朋友能不能幫它們找到自己的家呢?
(2)請打開課本第75頁第4題的螞蟻圖。請小朋友們動手在自己的書上連一連。
(3)請孩子們看看大屏幕,陳老師也幫螞蟻找自己的家,你們也幫幫陳老師一起找。
(4)思想教育:只有經過辛勤的勞動才能嘗到豐收的喜悅,才能過上幸福的生活。
四、總結延伸。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8加上幾的進位加法,小朋友的想出了許許多多方法,只要能算得又快又對,你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做。那麼,陳老師想問問,今天你學到了什麼?

板書:8 + 6 = 14 8 + 6 = 14
/ \ / \
2 4 4 4

❸ 北師大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一共有多少教學設計

一、 教學內容復
北師大版一年級上冊制P24教學內容及P25練一練
二、 教學目標
1、結合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經驗,通過演示操作,使學生了解加法的含義,認識「+」,能正確的讀出加法算式。
2、在觀察、操作活動中,探索5以內數的加法。體會生活中有許多問題需要用加法來解決,初步認識加法的意義。
3、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從具體的情境中提出加法問題並解答。

❹ 小學一年級數學北師大版上冊一共有多少 教案

教學目標:
1. 結合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經驗,理解加法的意義。
2. 在觀察、操作的活動中,探索5以內數的加法。
3.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從具體的情境中提出加法問題並解答。
教學重點:理解加法的意義及計算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難點:理解加法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 情境導入(鉛筆情境)。
師:今天老師請到了咱們數學王國里的一位好朋友跟咱們大家一起來上這節數學課,大家想知道她是誰嗎?
生:想!
師:好!請同學們看大屏幕,(先出示圖1)同學們快看,大家還記得她嗎?
生:記得,是笑笑!
師:恩!同學們真棒!那大家快看看,笑笑手裡拿著什麼東西啊?
生:鉛筆。
師:非常好!再請大家仔細地看一看笑笑是怎樣拿鉛筆的呀?
生1:笑笑一隻手拿了3支鉛筆,另一隻手拿了2支鉛筆。 師:說得真好!(接著出示圖2)同學們再看,從這幅圖中你又知道了什麼?
生2:笑笑把她兩只手上的鉛筆合到了一起。
師:說得真棒!接下來請大家數數「當笑笑把兩只手上的鉛筆合到一起之後,她的手裡一共有多少支鉛筆」。
生:一共有5支鉛筆。
師:好!同學們真棒!接下來請同學們用自己的小棒代替鉛筆跟著老師也像笑笑這樣來表演一下!
生:(師和生一起模仿笑笑場景,邊做邊說:一隻手裡有3根小棒,另一隻手裡有2根小棒,把兩只手裡的小棒合到一起,一共有5根小棒)
師:恩!同學們剛剛表現得都很棒!個個精神都很飽滿!希望接下來同學們能夠表現得更加好! 師:說到這里,可能已經有同學猜到了,咱們今天這節數學課的課題就是《一共有多少》 【板書課題《一共有多少》】
師:接下來請同學們跟著老師到公園去看一看,去看看那裡的小熊貓們都在幹些什麼。
二、講授新課。
1、觀察情境圖,描述圖意(熊貓情境) 師:同學們請看,熊貓們都在干什麼呢?
生3:有3隻熊貓在吃竹子,有2隻熊貓在玩皮球。
師:恩!說得真棒! 師:老師接下來用圓片代替熊貓,把它們請到咱們的黑板上來好嗎?
生:好!
師:接下來請同學們想一想:「公園里一共有多少只熊貓?」
師:這個問題你們都會解答嗎?
生:一共有5隻熊貓。 師:很好!咱們同學都很棒!一下就說出來答案。咱們現在就一起來看一看,是不是一共有5隻熊貓。 (將2個圓片移到3個圓片處,即把它們合起來,再請同學們跟著老師一起數一數)
師:看來咱們同學剛才都答對了!真棒!
師:老師還有一個問題,大家願意幫幫老師嗎?
生:願意!
師:恩!很好!看來咱們同學都很樂於幫助別人。其實啊!老師是在想,可不可以用咱們的數字去解決咱們剛才的那個問題呢?
生:可以!
師:恩!同學們很棒!首先咱們來看,吃竹子的3隻熊貓可以用哪個數字來表示呢?(點名回答)
生4:用數字3來表示。
師:恩!很棒!那玩皮球的那2隻熊貓又應該用哪個數字表示呢?
生5:用數字2來表示。
師:恩!說得真好!接下來要求一共有多少只熊貓咱們是怎麼做得呀?
生:把吃竹子的這3隻熊貓和玩皮球的那2隻熊貓合起來。
師:誒,大家想想,該怎麼合呢?(誒!對了,要用到咱們數學里的一個符號「+」) 師:大家認識這個符號嗎?
生:認識,加號(板書)
師:恩!合起來之後一共就有5隻熊貓。(板書「=5」)
師:大家請看,這是一個加法算式,大家能把它讀出來嗎?(指導學生齊讀兩遍「3加2等於5」)
師:好了!大家想一想,3+2=5這個加法算式,除了可以表示咱們公園里的熊貓之外,你還能想到什麼?(生自由說一說)
師:恩!同學們都很棒!看來咱們同學們剛才的知識都掌握的不錯,下面老師可要出題考考大家了,請同學們看清楚哦。
2、擺一擺,算一算 師:(出示課本第24頁「擺一擺,算一算」題目),讓學生們用小棒結合圖中的情境擺一擺,說一說。
三、練習鞏固(課本第25頁練一練第1、2題)
請學生翻開書獨立完成。
四、課堂小結 師:到這里,咱們今天這節數學課就快要結束了,誰來說一說:「今天這節數學課你有哪些收獲?」
板書設計:
一共有多少 3+2=5 讀作:3加2等於5.
課後反思:. 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小,好動、好奇、好玩、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比較濃厚,所以他們喜歡通過操作學具擺一擺、說一說、算一算,從而獲得對加法含義的理解。但是,由於學生的生活背景、知識經驗的不同,學生對加法的理解以及計算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距,有的學生已經能夠快速計算10以內的加法,可是有的學生還沒有上過學前班,計算能力會稍差一些。

❺ 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上冊《有幾只小鳥》公開課教案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的操作活動,進一步探索7、6、5加幾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2.能正確計算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
3.能運用進位加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體會到用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
7、6、5加幾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與之前學習的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的聯系。
養成教育訓練點
培養學生觀察、比較能力。
教學過程
一、游戲引入
師:我們先來做個游戲:誰和誰湊成10,他們就是好朋友。
9和誰是好朋友?(1)
8和誰是好朋友?(2)
……
二、創設情境,探究算理
1.提出問題
師:在一顆大樹上,原來有7隻小鳥,又飛來6隻,
那麼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學生提出問題,求一共,比多少,等等。
2.根據不同的問題,列算式。

❻ 北師大版一年級上冊數學一共有多少教案

目標正確就是指制定的教學目標既要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又要符合學版生的實際情況。教學目標是權設計教學過程的依據,是課堂教學的總的指導思想,是上課的出發點,也是進行課堂教學的終極回宿。如何制定出一個具體明確又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呢?首先要認真鑽研教材,結合數學課程目標和教學內容,制定出本節課的教學計劃:要使學生把握哪些知識、形成什麼樣的技能技巧、達到什麼樣的熟練程度、會用哪些方法解題等,這就是雙基目標。其次是考慮通過這些知識的教學,應該培養學生哪些思維能力,這是思維能力的目標。再次是想一想通過這些知識的教學,對學生進行哪些思想教育,培養哪些良好的道德品質,這是滲透思想教育的要求。最後是考慮哪些地方可以對學生進行創新教育,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這是創新教育的要求,這也是課堂教學最重要的目標。

❼ 新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上冊有幾瓶牛奶優秀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 結合具體情境,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探索9加幾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2、 藉助擺小棒,撥計數器的直觀操作活動,初步感知計算方法的多樣性,理解「湊十」的計算策略和進位的計算道理。
3、 在具體的計算中,養成認真仔細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初步掌握用「湊十法」計算9加幾。
教學難點 理解「湊十法」的思維過程。
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備 CAI課件,小棒。
教學活動設計 修訂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有幾瓶牛奶
1、 星期天,笑笑家來了幾位好朋友,媽媽買回2箱飲料招待他們,小客人走後,笑笑幫媽媽一起清理房間(出示掛圖)。看著箱子里的飲料,笑笑想起了一個數學問題,你能猜出她在想什麼問題?
(現在一共有幾瓶飲料?)
2、 你准備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把你的想法和小組的同學說一說,每一組請一個同學匯報你們的想法。
3、 根據這個問題請你能列一道算式嗎?怎麼列?
9+5=
你能說說9加5可以怎樣算嗎?
(鼓勵學生說出不同的演算法。)可結合學生的回答,可以指出湊成10來算的方法叫做「湊十法」。
觀察小結:「湊十法」就是把沒有學過的9加幾變成已經學過的10加幾來計算。
二、 做一做,說一說。
1、「9+3=」可以怎樣算,你能用小棒擺出你的演算法嗎?自己想好後,擺給小組同學看,並說說你的想法。
請學生匯報,在書上圈一圈,說一說。
2、請學生自己擺一擺,算算「6+9=?」
觀察書上的圖,圈一圈並填出得數。
並問學生:虛線框是做什麼的?
3、圈一圈,算一算。
請你也用圈一圈的方法,算一算練一練的第一題。
請學生匯報自己的想法,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想法,拆大數或拆小數都可以。
三、 鞏固練習,內化新知
1、隨機報題。
9 + 2 = 9 + 5 =
9 + 8 = 9 + 6 =
9 + 9 = 4 + 9 =
選擇1-2道題,學生所以說演算法。
2、指導完成練一練第2—5題。
(1)第2題目的:在解決問題中鞏固進位加法。
(實施方法:仔細看圖後,所以說圖意,獨立完成。)
(2)第3題:通過登山游戲,體會到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和一樣。
(實施方法:小組競賽後核對答案,交流發現規律。)
(3)第4題目的:結合毛毛蟲圖進一步理解進位加法。
(學生讀懂題意,再結合示意圖,填出結果。)
(4)第5題:聯系學生生活情境,獲取數學信息,再運用進位加法解決問題。
(學生獨立讀圖,獲取數學信息,再列式計算、解決問題。)
四、說一說本節課你的收獲。

板書設計 有幾瓶牛奶(9加幾)
9 + 5 = 9 + 3 = 6 + 9 =

熱點內容
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庫 發布:2025-05-14 03:21:37 瀏覽:461
小學語文拍手歌 發布:2025-05-14 02:17:21 瀏覽:531
魔獸有哪些 發布:2025-05-14 01:45:05 瀏覽:911
微生物標本採集原則 發布:2025-05-14 01:41:26 瀏覽:769
泰益欣生物科技 發布:2025-05-13 23:45:47 瀏覽:206
好未來語文 發布:2025-05-13 23:30:47 瀏覽:798
胃有哪些 發布:2025-05-13 21:28:01 瀏覽:31
教學用琴 發布:2025-05-12 15:51:55 瀏覽:241
嘉美通教育 發布:2025-05-12 12:47:44 瀏覽:677
生物國家集訓隊 發布:2025-05-12 11:14:08 瀏覽: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