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數學教學計劃
A. 南京財經大學考上後可以轉專業嗎
大大二學期末是可以轉專業的,基本要求就是沒有掛科,具體的可以參考學校今年09級轉專業的條件,如下:
(一)經濟學類、工商管理類各專業學生轉專業
1.2009年錄取在經濟學類(經濟學、統計學、國際經濟與貿易、貿易經濟、財政學、稅務、金融學、金融工程、保險)專業的學生申請在經濟學類內轉專業,須符合下列條件:
(1)遵守校規校紀,無處分記錄;
(2)二年級末修滿現專業第1—4學期教學計劃規定的各個教學環節的學分。
2.2009年錄取在工商管理類(會計學、財務管理、審計學、資產評估、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旅遊管理、市場營銷、物流管理、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申請在工商管理類內轉專業,須符合下列條件:
(1)遵守校規校紀,無處分記錄;
(2)二年級末修滿現專業第1—4學期教學計劃規定的各個教學環節的學分。
(二)專業組內轉專業
2009年錄取在勞動與社會保障、公共事業管理;管理科學、工業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生物工程、應用化學;藝術設計、動畫;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等五個專業組的學生可在各自專業組內申請轉專業。
(三)10%的優秀學生轉專業
2009級各專業學生成績排名在所在專業前10%,且符合以下條件者可在全校所有專業內申請轉專業:
1.遵守校規校紀,無處分記錄;
2.二年級末修滿現專業第1—4學期教學計劃規定的各個教學環節的學分,且必修課程無重修與補考;
3.能按期完成轉入專業學習計劃(專業介紹詳見《2009級本科教學一覽》)。
成績排名辦法:按二年級在籍學生第1—3學期必修課成績平均學分績點,由高到低順序排名在前10%的學生。
(四)經濟學基地班的學生轉專業
我校對江蘇省按第一批次錄取的經濟學基地班的學生,學生在二年級末且符合下列條件,可在經濟學類和工商管理類各專業內自主選擇專業:
1.遵守校規校紀,無處分記錄;
2.二年級末修滿現專業第1—4學期教學計劃規定的各個教學環節的學分。
(五)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學生轉專業
2009級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的學生按照《2009年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培養方案》的相關規定可轉入金融工程專業學習。
B. 八年級下期數學教學計劃
八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您可以仿寫)
本學期我擔任初二年級(1)、(2)班的數學教學工作,八年級的數學教學任務非常重,既要完成新課的教學任務,又要復習初一數學知識。同時要補差補缺,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所以在制定八年級的教學計劃時,一定要注意時間的安排,同時把握好教學進度。
一、學情分析
通過對上學期幾次檢測分析,發現(1)、(2)班學生存在很嚴重的兩極分化。一方面是平時成績比較突出的學生基本上掌握了學習數學的方法和技巧,對學習數學興趣濃厚。另一方面是相當一部分學生因為各種原因,數學已經落下許多知識,部分學生已喪失了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指導思想
以《初中數學新課程標准》為准繩,繼續深入開展新課程教學改革。以提高學生中考成績為出發點,注重培養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學生解題答題的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同時完成八年級上冊數學教學任務。
三、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質及判定和應用;理解軸對稱的基本性質;了解算術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會用根號表示數的平方根、立方根。了解無理數和實數的概念,知道實數和數軸上的點一一對應;理解正比例函數和一次函數的概念、性質並會畫圖,能利用函數圖像解方程(組)及不等式等;掌握整式的乘除和因式分解的運算。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探究、推理、歸納的能力,發展學生合情推理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和推理認證表達能力,提高知識綜合應用能力。態度情感目標:進一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聯系,同時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教育。
四、教材分析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本章主要內容是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質及各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同時學會如何利用全等三角形進行證明。全等三角形是研究圖形的重要工具。是學好四邊形、圓等基礎。約學11教時。
第十二章軸對稱的主要內容是從生活中的圖形入手,學習軸對稱及其基本性質。欣賞、體驗軸對稱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在此基礎上,利用軸對稱變換,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學習它的判定方法,並進一步學習等邊三角形等。約需13教時。
第十三章實數:主要內容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他們是理解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實數的意義和運算是基礎。本章的難點是平方根和實數的概念。
第十四章一次函數:主要包括變數與函數的概念,函數的三種表示法,正比例函數和一次函數的概念、圖像、性質和應用舉例,用函數的觀點再認識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二元一次方程組。重點是一次函數。難點是用函數觀點看方程(組)與不等式。共需17教時。
第十五章整式的乘除與因式分解:主要內容是整式的乘除運算,乘法公式以及因式分解。這些知識是以後學習分式和根式運算、函數等知識的基礎,同時也是學習物理、化學等學科及其他學科技術不可缺的數學工具。
五、教學措施
1、精心備課,設置好每個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慾望。深入淺出,幫助學生理解各個知識點,突出重點,講透難點。
2、加強對學生課後的輔導,尤其是中等生和後進生的基礎知識的輔導,提高他們的解題作答能力和正確率。
3、精心組織單元測試,認真分析試卷中暴露出來的問題,並對其中大多數學生存在的問題集中進行分析與講解,力求透徹。對於少部分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小組輔導,突破難點。
4、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六、課時安排
略。
望採納,謝謝
C. 小學三年級數學疫情結束復習鞏固方案
學習數學最重要的多做題,不僅可以把疫情期間做題做過的錯題在做一做避免再錯,也可以再做一些新的題目
D. 初二班主任工作計劃,初二英語教學計劃,初二數學教學計劃
每個老師應該針對自己的學生和自己的教程『
然後制定符合自己實際教學的計劃
』
E. 湘教版八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
八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您可以仿寫)
本學期我擔任初二年級(1)、(2)班的數學教學工作,八年級的數學教學任務非常重,既要完成新課的教學任務,又要復習初一數學知識。同時要補差補缺,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所以在制定八年級的教學計劃時,一定要注意時間的安排,同時把握好教學進度。
一、學情分析
通過對上學期幾次檢測分析,發現(1)、(2)班學生存在很嚴重的兩極分化。一方面是平時成績比較突出的學生基本上掌握了學習數學的方法和技巧,對學習數學興趣濃厚。另一方面是相當一部分學生因為各種原因,數學已經落下許多知識,部分學生已喪失了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指導思想
以《初中數學新課程標准》為准繩,繼續深入開展新課程教學改革。以提高學生中考成績為出發點,注重培養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學生解題答題的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同時完成八年級上冊數學教學任務。
三、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質及判定和應用;理解軸對稱的基本性質;了解算術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會用根號表示數的平方根、立方根。了解無理數和實數的概念,知道實數和數軸上的點一一對應;理解正比例函數和一次函數的概念、性質並會畫圖,能利用函數圖像解方程(組)及不等式等;掌握整式的乘除和因式分解的運算。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探究、推理、歸納的能力,發展學生合情推理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和推理認證表達能力,提高知識綜合應用能力。態度情感目標:進一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聯系,同時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教育。
四、教材分析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本章主要內容是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質及各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同時學會如何利用全等三角形進行證明。全等三角形是研究圖形的重要工具。是學好四邊形、圓等基礎。約學11教時。
第十二章軸對稱的主要內容是從生活中的圖形入手,學習軸對稱及其基本性質。欣賞、體驗軸對稱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在此基礎上,利用軸對稱變換,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學習它的判定方法,並進一步學習等邊三角形等。約需13教時。
第十三章實數:主要內容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他們是理解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實數的意義和運算是基礎。本章的難點是平方根和實數的概念。
第十四章一次函數:主要包括變數與函數的概念,函數的三種表示法,正比例函數和一次函數的概念、圖像、性質和應用舉例,用函數的觀點再認識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二元一次方程組。重點是一次函數。難點是用函數觀點看方程(組)與不等式。共需17教時。
第十五章整式的乘除與因式分解:主要內容是整式的乘除運算,乘法公式以及因式分解。這些知識是以後學習分式和根式運算、函數等知識的基礎,同時也是學習物理、化學等學科及其他學科技術不可缺的數學工具。
五、教學措施
1、精心備課,設置好每個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慾望。深入淺出,幫助學生理解各個知識點,突出重點,講透難點。
2、加強對學生課後的輔導,尤其是中等生和後進生的基礎知識的輔導,提高他們的解題作答能力和正確率。
3、精心組織單元測試,認真分析試卷中暴露出來的問題,並對其中大多數學生存在的問題集中進行分析與講解,力求透徹。對於少部分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小組輔導,突破難點。
4、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六、課時安排
略。
-
F. 滬科版八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計劃
這東西網上找不到的
G.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計劃
2016年上學期四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本冊數學教學以《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的精神為指導,以《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為依據,致力於構建開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體系,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等方面奠定基礎。
二、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所任教的班級共有學生56人,男生有30人,女生26人。在經過了三年半的學習後,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了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一定的興趣,大部分學生樂於參與學習活動。特別是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孩子的成績都還比較好。對本班的學生,我認為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地保持,並逐步引導到思維的樂趣、成功體驗所獲得的樂趣中,培養本班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應是本學期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內容包括: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四則運算,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三角形,位置與方向,折線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綜合運用活動等。
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主要特點:
總體上看,本冊實驗教材仍然具有內容豐富、關注學生的經驗與體驗、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鼓勵演算法多樣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體現開放性的教學方法等特點。教材努力體現新的教材觀、教學觀和學習觀,具有創新、實用、開放的特點。既注意體現新理念,又注意繼承傳統數學教育的內涵,使教材具有基礎性、豐富性和發展性。
1. 改進四則運算的編排,降低學習的難度,促進學生的思維水平的提高。
2.認識小數的教學安排,注重學生對小數意義的理解,發展學生的數感。
3.提供豐富的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內容,注重實踐與探索,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4.加強統計知識的教學,使學生的統計知識和統計觀念得到進一步提升。
5.有步驟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6.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滲透於數學教學中,用數學的魅力和學習的收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內在動機。
四、教學目標:
1、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急,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發展數感,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掌握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2、掌握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會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
3、認識三角形的特性,會根據三角形的邊、角特點給三角形分類,知道三角形的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以及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能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5、認識折線統計圖,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初步學會根據統計圖和數據進行數據變化趨勢的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6、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7、初步了解植樹問題的思想方法,形成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五、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精心設計練習,上好每一節課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建構立互動的教學模式,注重知識在實踐中的應用,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變成「要我學」為「我要學」。
3、多和學生交流、溝通,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生活的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解開他們心中的結,讓他們在快樂、輕松的氣氛中感受學習的樂趣。
4、賞識每個層次的學生的每一個微小的進步,並及時鼓勵他們,多表揚和肯定、批評、增加他們學習的自信心,讓他們感受學習帶來的快樂。
5、利用各種形式幫助中下生趕隊,狠抓雙基教育,提高教學質量。
6、把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教好每一個學生。
六、教學進程:
周次
日期
內 容
必備課時
機動課時
1
2.22~2.15
四則運算
4
1
2
2.16~2.22
四則運算
測試及分析
2
2
1
3
2.23~3.1
位置與方向
3
2
4
3.2~3.8
位置與方向
測試及分析
2
2
1
5
3.9~3.15
加法運算定律
3
2
6
3.16~3.22
乘法運算定律
3
2
7
3.23~3.29
簡便計算
4
1
8
3.23~4.5
營養午餐
單元復習
測試及分析
1
1
2
1
9
3.23~4.5
小數的意義和讀寫法
3
2
10
4.6~4.12
小數的性質和大小比較
3
2
11
4.13~4.19
生活中的小數
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
3
2
12
4.20~4.26
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
整理和復習
測試及分析
2
1
2
13
4.27~5.3
期中測評及分析
(五.一放假)
2
14
5.4~5.10
三角形
4
1
15
5.11~5.17
圖形的拼組
測評及分析
2
2
1
16
5.18~5.24
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3
2
17
5.25~5.31
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3
2
18
6.1~6.7
小數的加法和減法測試及分析
統計
2
2
1
19
6.8~6.14
統計
測評及分析
2
2
1
20
6.15~6.21
數學廣角
4
1
21
6.22~6.28
小管家
測評及分析
總復習
1
2
2
22
6.29~7.5
總復習
期末測評
H. 數學教學計劃規范步驟包括哪些
教學計劃必備以下幾點:學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措施、教學進度。
1、學情分析:分析學生的知識基礎、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掌握等情況及師生關系等,兼顧優缺點。要了解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的狀況,以處理好新舊知識的銜接,便於加強學生學法訓練,比如數學方面掌握了哪些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理解能力和計算水平的情況等等,以及學生思維方面的障礙,學習方法的情況等.通過分析,說明上冊教材的目的和任務完成的基本情況,預測學生接受新知識的能力。若是起始年段還應分析學生的來源情況。
2、教材基本內容分析:教材分析是在學習課程標准和重點鑽研教材的基礎上,對整冊教材進行簡明扼要的分析。要通過通讀全冊教材和教學參考資料,掌握本學期所要教學的教材內容有哪些?並依據《課程標准》將其分成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運用四個領域。弄清本冊教材在整個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每一課,每一章節的內容在本冊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並弄清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要搞清全冊教材的知識體系,教材的編寫意圖是什麼?各單元教材之間有何聯系?教材的重點、難點等,當然,重點不宜太多,因為重點太多便沒有了重點,所以重點和難點要力求把握准確,也就是說要找准必須著力解決和突破的知識點。教師對教學內容只有宏觀瀏覽,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切忌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3、教學目標的制定:結合學生實際,可用條文式寫出全學期教學的總目標和要求,要處理好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關系,提出本學期教學工作的努力方向,如要求學生掌握哪些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從哪些方面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4、主要教學措施:措施是完成任務的保證,沒有措施,目標和任務提的再好,也難以落實和體現.因此,措施一定要具體、有力、可行,絕不泛泛而談。。一般應包括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根據學情,改進教法;課的類型和所採取的教學方法、形式;難點重點突破所要採取的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手段的發揮和教具的採用;除教材資源以外的,與本學期教學有關的實際資源,如家庭資源、圖書室資源、網路資源等。要設計好為完成教學任務需要學生或家長配合做好哪些准備(如提前認識鍾表、人民幣、搜集哪些資料);針對課程內容可以展開哪些綜合實踐活動為本學期教學服務。以及提出備課、上課、改作業、輔導、考查學生學業成績等有哪些措施?幫差輔導方面如何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分類推進,強化後進生的轉化,調動全班學生的積極性。在幫助優秀生更上一層樓、幫助學習困難生上新台階方面有哪些打算?等等。
5、制定全學期的教學進度:依據義務教育中小學階段教學計劃賦予授課時數的規定,根據大綱和教學參考書的總體安排, 排出全學期授課時數、復習考試時數進度表。進度表內容應包含周次、教學日期、課時數、教學內容安排、備注等欄目。不能依據教參定得太死,要有機動課時,充分考慮放假、復習和考試時間,結合學生實際進行恰當的分配處理,安排好本學期教學進程。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站在素質教育的高度,認真實施新課程,「開學第一件大事」就有了它新的生命,新的魅力;做好了這件大事,我們本學期的各項工作就更明確,目的性就更強,自然形成了教學新格局,才會為新學期的課程實施搭建一個比較高的起跳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