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數學題
❶ 初一數學30道應用題及答案
1、運送29.5噸煤,先用一輛載重4噸的汽車運3次,剩下的用一輛載重為2.5噸的貨車運。還要運幾次才能完?
還要運x次才能完
29.5-3*4=2.5x
17.5=2.5x
x=7
還要運7次才能完
2、一塊梯形田的面積是90平方米,上底是7米,下底是11米,它的高是幾米?
它的高是x米
x(7+11)=90*2
18x=180
x=10
它的高是10米
3、某車間計劃四月份生產零件5480個。已生產了9天,再生產908個就能完成生產計劃,這9天中平均每天生產多少個?
這9天中平均每天生產x個
9x+908=5408
9x=4500
x=500
這9天中平均每天生產500個
4、甲乙兩車從相距272千米的兩地同時相向而行,3小時後兩車還相隔17千米。甲每小時行45千米,乙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乙每小時行x千米
3(45+x)+17=272
3(45+x)=255
45+x=85
x=40
乙每小時行40千米
5、某校六年級有兩個班,上學期級數學平均成績是85分。已知六(1)班40人,平均成績為87.1分;六(2)班有42人,平均成績是多少分?
平均成績是x分
40*87.1+42x=85*82
3484+42x=6970
42x=3486
x=83
平均成績是83分
6、學校買來10箱粉筆,用去250盒後,還剩下550盒,平均每箱多少盒?
平均每箱x盒
10x=250+550
10x=800
x=80
平均每箱80盒
❷ 七年級上冊數學計算題及答案,共150道
(1) 66x+17y=3967
25x+y=1200
答案:x=48 y=47
(2) 18x+23y=2303
74x-y=1998
答案:x=27 y=79
(3) 44x+90y=7796
44x+y=3476
答案:x=79 y=48
(4) 76x-66y=4082
30x-y=2940
答案:x=98 y=51
(5) 67x+54y=8546
71x-y=5680
答案:x=80 y=59
(6) 42x-95y=-1410
21x-y=1575
答案:x=75 y=48
(7) 47x-40y=853
34x-y=2006
答案:x=59 y=48
(8) 19x-32y=-1786
75x+y=4950
答案:x=66 y=95
(9) 97x+24y=7202
58x-y=2900
答案:x=50 y=98
(10) 42x+85y=6362
63x-y=1638
答案:x=26 y=62
(11) 85x-92y=-2518
27x-y=486
答案:x=18 y=44
(12) 79x+40y=2419
56x-y=1176
答案:x=21 y=19
(13) 80x-87y=2156
22x-y=880
答案:x=40 y=12
(14) 32x+62y=5134
57x+y=2850
答案:x=50 y=57
(15) 83x-49y=82
59x+y=2183
答案:x=37 y=61
(16) 91x+70y=5845
95x-y=4275
答案:x=45 y=25
(17) 29x+44y=5281
88x-y=3608
答案:x=41 y=93
(18) 25x-95y=-4355
40x-y=2000
答案:x=50 y=59
(19) 54x+68y=3284
78x+y=1404
答案:x=18 y=34
(20) 70x+13y=3520
52x+y=2132
答案:x=41 y=50
(21) 48x-54y=-3186
24x+y=1080
答案:x=45 y=99
(22) 36x+77y=7619
47x-y=799
答案:x=17 y=91
(23) 13x-42y=-2717
31x-y=1333
答案:x=43 y=78
(24) 28x+28y=3332
52x-y=4628
答案:x=89 y=30
(25) 62x-98y=-2564
46x-y=2024
答案:x=44 y=54
(26) 79x-76y=-4388
26x-y=832
答案:x=32 y=91
(27) 63x-40y=-821
42x-y=546
答案:x=13 y=41
(28) 69x-96y=-1209
42x+y=3822
答案:x=91 y=78
(29) 85x+67y=7338
11x+y=308
答案:x=28 y=74
(30) 78x+74y=12928
14x+y=1218
答案:x=87 y=83
(31) 39x+42y=5331
59x-y=5841
答案:x=99 y=35
(32) 29x+18y=1916
58x+y=2320
答案:x=40 y=42
(33) 40x+31y=6043
45x-y=3555
答案:x=79 y=93
(34) 47x+50y=8598
45x+y=3780
答案:x=84 y=93
(35) 45x-30y=-1455
29x-y=725
答案:x=25 y=86
(36) 11x-43y=-1361
47x+y=799
答案:x=17 y=36
(37) 33x+59y=3254
94x+y=1034
答案:x=11 y=49
(38) 89x-74y=-2735
68x+y=1020
答案:x=15 y=55
(39) 94x+71y=7517
78x+y=3822
答案:x=49 y=41
(40) 28x-62y=-4934
46x+y=552
答案:x=12 y=85
(41) 75x+43y=8472
17x-y=1394
答案:x=82 y=54
(42) 41x-38y=-1180
29x+y=1450
答案:x=50 y=85
(43) 22x-59y=824
63x+y=4725
答案:x=75 y=14
(44) 95x-56y=-401
90x+y=1530
答案:x=17 y=36
(45) 93x-52y=-852
29x+y=464
答案:x=16 y=45
(46) 93x+12y=8823
54x+y=4914
答案:x=91 y=30
(47) 21x-63y=84
20x+y=1880
答案:x=94 y=30
(48) 48x+93y=9756
38x-y=950
答案:x=25 y=92
(49) 99x-67y=4011
75x-y=5475
答案:x=73 y=48
(50) 83x+64y=9291
90x-y=3690
答案:x=41 y=92
(51) 17x+62y=3216
75x-y=7350
答案:x=98 y=25
(52) 77x+67y=2739
14x-y=364
答案:x=26 y=11
(53) 20x-68y=-4596
14x-y=924
答案:x=66 y=87
(54) 23x+87y=4110
83x-y=5727
答案:x=69 y=29
(55) 22x-38y=804
86x+y=6708
答案:x=78 y=24
(56) 20x-45y=-3520
56x+y=728
答案:x=13 y=84
(57) 46x+37y=7085
61x-y=4636
答案:x=76 y=97
(58) 17x+61y=4088
71x+y=5609
答案:x=79 y=45
(59) 51x-61y=-1907
89x-y=2314
答案:x=26 y=53
(60) 69x-98y=-2404
21x+y=1386
答案:x=66 y=71
(61) 15x-41y=754
74x-y=6956
答案:x=94 y=16
(62) 78x-55y=656
89x+y=5518
答案:x=62 y=76
(63) 29x+21y=1633
31x-y=713
答案:x=23 y=46
(64) 58x-28y=2724
35x+y=3080
答案:x=88 y=85
(65) 28x-63y=-2254
88x-y=2024
答案:x=23 y=46
(66) 43x+50y=7064
85x+y=8330
答案:x=98 y=57
(67) 58x-77y=1170
38x-y=2280
答案:x=60 y=30
(68) 92x+83y=11586
43x+y=3010
答案:x=70 y=62
(69) 99x+82y=6055
52x-y=1716
答案:x=33 y=34
(70) 15x+26y=1729
94x+y=8554
答案:x=91 y=14
(71) 64x+32y=3552
56x-y=2296
答案:x=41 y=29
(72) 94x+66y=10524
84x-y=7812
答案:x=93 y=27
(73) 65x-79y=-5815
89x+y=2314
答案:x=26 y=95
(74) 96x+54y=6216
63x-y=1953
答案:x=31 y=60
(75) 60x-44y=-352
33x-y=1452
答案:x=44 y=68
(76) 79x-45y=510
14x-y=840
答案:x=60 y=94
(77) 29x-35y=-218
59x-y=4897
答案:x=83 y=75
(78) 33x-24y=1905
30x+y=2670
答案:x=89 y=43
(79) 61x+94y=11800
93x+y=5952
答案:x=64 y=84
(80) 61x+90y=5001
48x+y=2448
答案:x=51 y=21
(81) 93x-19y=2
86x-y=1548
答案:x=18 y=88
(82) 19x-96y=-5910
30x-y=2340
答案:x=78 y=77
(83) 80x+74y=8088
96x-y=8640
答案:x=90 y=12
(84) 53x-94y=1946
45x+y=2610
答案:x=58 y=12
(85) 93x+12y=9117
28x-y=2492
答案:x=89 y=70
(86) 66x-71y=-1673
99x-y=7821
答案:x=79 y=97
(87) 43x-52y=-1742
76x+y=1976
答案:x=26 y=55
(88) 70x+35y=8295
40x+y=2920
答案:x=73 y=91
(89) 43x+82y=4757
11x+y=231
答案:x=21 y=47
(90) 12x-19y=236
95x-y=7885
答案:x=83 y=40
(91) 51x+99y=8031
71x-y=2911
答案:x=41 y=60
(92) 37x+74y=4403
69x-y=6003
答案:x=87 y=16
(93) 46x+34y=4820
71x-y=5183
答案:x=73 y=43
(94) 47x+98y=5861
55x-y=4565
答案:x=83 y=20
(95) 30x-17y=239
28x+y=1064
答案:x=38 y=53
(96) 55x-12y=4112
79x-y=7268
答案:x=92 y=79
(97) 27x-24y=-450
67x-y=3886
答案:x=58 y=84
(98) 97x+23y=8119
14x+y=966
答案:x=69 y=62
(99) 84x+53y=11275
70x+y=6790
答案:x=97 y=59
(100) 51x-97y=297
19x-y=1520
答案:x=80 y=39
這可是我找了半天才找出來的
選我為最佳答案吧!
❸ 初一數學應用題60題
1、運送29.5噸煤,先用一輛載重4噸的汽車運3次,剩下的用一輛載重為2.5噸的貨車運。還要運幾次才能完?
還要運x次才能完
29.5-3*4=2.5x
17.5=2.5x
x=7
還要運7次才能完
2、一塊梯形田的面積是90平方米,上底是7米,下底是11米,它的高是幾米?
它的高是x米
x(7+11)=90*2
18x=180
x=10
它的高是10米
3、某車間計劃四月份生產零件5480個。已生產了9天,再生產908個就能完成生產計劃,這9天中平均每天生產多少個?
這9天中平均每天生產x個
9x+908=5408
9x=4500
x=500
這9天中平均每天生產500個
4、甲乙兩車從相距272千米的兩地同時相向而行,3小時後兩車還相隔17千米。甲每小時行45千米,乙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乙每小時行x千米
3(45+x)+17=272
3(45+x)=255
45+x=85
x=40
乙每小時行40千米
5、某校六年級有兩個班,上學期級數學平均成績是85分。已知六(1)班40人,平均成績為87.1分;六(2)班有42人,平均成績是多少分?
平均成績是x分
40*87.1+42x=85*82
3484+42x=6970
42x=3486
x=83
平均成績是83分
6、學校買來10箱粉筆,用去250盒後,還剩下550盒,平均每箱多少盒?
平均每箱x盒
10x=250+550
10x=800
x=80
平均每箱80盒
7、四年級共有學生200人,課外活動時,80名女生都去跳繩。男生分成5組去踢足球,平均每組多少人?
平均每組x人
5x+80=200
5x=160
x=32
平均每組32人
8、食堂運來150千克大米,比運來的麵粉的3倍少30千克。食堂運來麵粉多少千克?
食堂運來麵粉x千克
3x-30=150
3x=180
x=60
食堂運來麵粉60千克
9、果園里有52棵桃樹,有6行梨樹,梨樹比桃樹多20棵。平均每行梨樹有多少棵?
平均每行梨樹有x棵
6x-52=20
6x=72
x=12
平均每行梨樹有12棵
10、一塊三角形地的面積是840平方米,底是140米,高是多少米?
高是x米
140x=840*2
140x=1680
x=12
高是12米
11、李師傅買來72米布,正好做20件大人衣服和16件兒童衣服。每件大人衣服用2.4米,每件兒童衣服用布多少米?
每件兒童衣服用布x米
16x+20*2.4=72
16x=72-48
16x=24
x=1.5
每件兒童衣服用布1.5米
12、3年前母親歲數是女兒的6倍,今年母親33歲,女兒今年幾歲?
女兒今年x歲
30=6(x-3)
6x-18=30
6x=48
x=8
女兒今年8歲
13、一輛時速是50千米的汽車,需要多少時間才能追上2小時前開出的一輛時速為40千米汽車?
需要x時間
50x=40x+80
10x=80
x=8
需要8時間
14、小東到水果店買了3千克的蘋果和2千克的梨共付15元,1千克蘋果比1千克梨貴0.5元,蘋果和梨每千克各多少元?
蘋果x
3x+2(x-0.5)=15
5x=16
x=3.2
蘋果:3.2
梨:2.7
15、甲、乙兩車分別從A、B兩地同時出發,相向而行,甲每小時行50千米,乙每小時行40千米,甲比乙早1小時到達中點。甲幾小時到達中點?
甲x小時到達中點
50x=40(x+1)
10x=40
x=4
甲4小時到達中點
16、甲、乙兩人分別從A、B兩地同時出發,相向而行,2小時相遇。如果甲從A地,乙從B地同時出發,同向而行,那麼4小時後甲追上乙。已知甲速度是15千米/時,求乙的速度。
乙的速度x
2(x+15)+4x=60
2x+30+4x=60
6x=30
x=5
乙的速度5
17.兩根同樣長的繩子,第一根剪去15米,第二根比第一根剩下的3倍還多3米。問原來兩根繩子各長幾米?
原來兩根繩子各長x米
3(x-15)+3=x
3x-45+3=x
2x=42
x=21
原來兩根繩子各長21米
18.某校買來7隻籃球和10隻足球共付248元。已知每隻籃球與三隻足球價錢相等,問每隻籃球和足球各多少元?
每隻籃球x
7x+10x/3=248
21x+10x=744
31x=744
x=24
每隻籃球:24
每隻足球:8
小明家中的一盞燈壞了,現想在兩種燈裏選購一種,其中一種是11瓦(即0.011千瓦)的節能燈,售價60元;另一種是60瓦(即0.06千瓦)的白燈,售價3元,兩種燈的照明效果一樣,使用壽命也相同。節能燈售價高,但是較省電;白燈售價低,但是用電多。如果電費是1元/(千瓦時),即1度電1元,試根據課本第三章所學的知識內容,給小明意見,可以根據什麼來選擇買哪一種燈比較合理?
參考資料:
(1) 1千瓦=1000瓦
(2) 總電費(元)=每度電的電費(元/千瓦時)X燈泡功率(千瓦)X使用時間(小時)
(3) 1度電=1千瓦連續使用1小時
假設目前電價為1度電要3.5元
如果每隻電燈泡功率為21瓦,每小時用電則為0.021度。
每小時電費= 3.5元 X 0.021 =0.0735元
每天電費=0.0735 X 24小時 =1.764元
每月電費=1.764 X 30天 =52.92元
這是一個簡單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平衡點問題,目標是從數個決策中找出各個平衡點,從不同的平衡點選擇中來找出較優的決策。
解答過程:
設使用時間為A小時,
1*0.011*A+60=1*0.06*A+3
這個方程的意義就是,當使用節能燈和白燈的時間為A小時的時候,兩種燈消耗的錢是相同的。解方程。
A=1163.265小時
也就是說當燈泡可以使用1163.265小時即48.47天的時候兩個燈泡所花費的錢的一樣多的。
那麼如果燈泡壽命的時間是48.47天以下,那麼白燈比較經濟,壽命是48.47天以上,節能燈比較經濟。
為節約能源,某單位按以下規定收取每月電費:用電不超過140度,按每度0.43元收費;如果超過140度,超過部分按每度0.57元收費。若墨用電戶四月費的電費平均每度0.5元,問該用電戶四月份應繳電費多少元?
設總用電x度:[(x-140)*0.57+140*0.43]/x=0.5
0.57x-79.8+60.2=0.5x
0.07x=19.6
x=280
再分步算: 140*0.43=60.2
(280-140)*0.57=79.8
79.8+60.2=140
1)某大商場家電部送貨人員與銷售人員人數之比為1:8。今年夏天由於家電購買量明顯增多,家電部經理從銷售人員中抽調了22人去送貨。結果送貨人員與銷售人數之比為2:5。求這個商場家電部原來各有多少名送貨人員和銷售人員?
設送貨人員有X人,則銷售人員為8X人。
(X+22)/(8X-22)=2/5
5*(X+22)=2*(8X-22)
5X+110=16X-44
11X=154
X=14
8X=8*14=112
這個商場家電部原來有14名送貨人員,112名銷售人員
現對某商品降價10%促銷,為了使銷售金額不變,銷售量要比按原價銷售時增加百分之幾?
設:增加x%
90%*(1+x%)=1
解得: x=1/9
所以,銷售量要比按原價銷售時增加11.11%
甲.乙兩種商品的原單價和為100元,因市場變化,甲商品降10%,乙商品提價5%調價後兩商品的單價和比原單價和提高2%,甲.乙兩商品原單價各是多少/
設甲商品原單價為X元,那麼乙為100-X
(1-10%)X+(1+5%)(100-X)=100(1+2%)
結果X=20元 甲
100-20=80 乙
甲車間人數比乙車間人數的4/5少30人,如果從乙車間調10人到甲車間去,那麼甲車間的人數就是乙車間的3/4。求原來每個車間的人數。
設乙車間有X人,根據總人數相等,列出方程:
X+4/5X-30=X-10+3/4(X-10)
X=250
所以甲車間人數為250*4/5-30=170.
說明:
等式左邊是調前的,等式右邊是調後的
甲騎自行車從A地到B地,乙騎自行車從B地到A地,兩人都均速前進,以知兩人在上午8時同時出發,到上午10時,兩人還相距36千米,到中午12時,兩人又相距36千米,求A.B兩地間的路程?(列方程)
設A,B兩地路程為X
x-(x/4)=x-72
x=288
答:A,B兩地路程為288
1.甲、乙兩車長度均為180米,若兩列車相對行駛,從車頭相遇到車尾離開共12秒;若同向行駛,從甲車頭遇到乙車尾,到甲車尾超過乙車頭需60秒,車的速度不變,求甲、乙兩車的速度。
二車的速度和是:[180*2]/12=30米/秒
設甲速度是X,則乙的速度是30-X
180*2=60[X-(30-X)]
X=18
即甲車的速度是18米/秒,乙車的速度是:12米/秒
兩根同樣長的蠟燭,粗的可燃3小時,細的可燃8/3小時,停電時,同時點燃兩根蠟燭,來電時同時吹滅,粗的是細的長度的2倍,求停電的時間.
設停電的時間是X
設總長是單位1,那麼粗的一時間燃1/3,細的是3/8
1-X/3=2[1-3X/8]
X=2。4
即停電了2。4小時。
1.甲、乙兩車長度均為180米,若兩列車相對行駛,從車頭相遇到車尾離開共12秒;若同向行駛,從甲車頭遇到乙車尾,到甲車尾超過乙車頭需60秒,車的速度不變,求甲、乙兩車的速度。
2.兩根同樣長的蠟燭,粗的可燃3小時,細的可燃8/3小時,停電時,同時點燃兩根蠟燭,來電時同時吹滅,粗的是細的長度的2倍,求停電的時間.
注意:說明理由!!!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
二車的速度和是:[180*2]/12=30米/秒
設甲速度是X,則乙的速度是30-X
180*2=60[X-(30-X)]
X=18
即甲車的速度是18米/秒,乙車的速度是:12米/秒
補充回答:
設停電的時間是X
設總長是單位1,那麼粗的一時間燃1/3,細的是3/8
1-X/3=2[1-3X/8]
X=2。4
即停電了2。4小時。
1.再一次數學測驗中,老師出了25道選擇題,每個題都有四個選項,有且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老師的評分標準是:答對一道題給4分,不答或答錯一題倒扣1分,問:
(1)一名同學得了90分,這位同學答對了幾道題?
(2)一名同學得了60分,這位同學答對了幾道題?
2.光明中學組織七年級師生春遊,如果單租45座客車若干輛,則剛好坐滿;如果單租60座的客車,可少租一輛,且餘15個座位。
(1)求參加春遊的師生總人數
(2)已知45座客車的租金為每天250元,60座客車的租金為每天300元,單
租哪種客車省錢?
(3)如果同時租用這兩種客車,那麼兩種客車分別租多少輛最省錢?寫計程車方案。
3.一張圓桌由一個桌面和四條腿組成,如果1m三次方,木料可製作圓桌的桌面50個,或制桌腿300條,現有5m三次方,木料,請你設計一下,用多少木料做桌腿,恰好配成圓桌多少張。
解答後請思考
(1)在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要把握什麼?
(2)解一元一次方程步驟有那些?
4.有一個三位數,其各數位的數字和是16,十位數字是個位數字和百位數字的和,如果把百位數字與個位數字對調,那麼新數比原數大594,求原數。(一元一次解答)
5.把99拆成4個數,使第一個數加2,第二個數減2,第三個數乘2,第四個數除以2,得到結果都相等,應該怎樣拆?
答案:
1.(1)解:設該同學答對X道題,根據題意答錯的為(25-X).
4*X-1*(25-X)=90
4*X-25+X=90
5*X=115
X=23
(2)解:設該同學答對X道題,根據題意答錯的為(25-X).
4*X-1*(25-X)=60
4*X-25+X=60
5*X=85
X=17
2.根據題意設租45座客車為X輛可坐滿,則需X-1輛60座的可餘15空座.
45*X=60*(X-1)-15
45*X=60*X-60-15
15*X=75
X=5
(1)參加春遊的總人數為45人*5輛=225人.
(2)45座的每天需要錢為250元*5輛=1250元,60座的每天需要錢為300元*(5-1)輛=1200元,所以租60座的較省錢.
(3)租3輛60座的1輛45座最劃算,3*300+1*250=1150
❹ 初一的數學題
⒈ (-9)-(-13)+(-20)+(-2)
⒉(-2)-8-14-13
⒊ (-1)×(-1)+15+1
⒋ 6×(-14)-(-14)+(-13)
⒌ (-15)×(-13)-(-17)-(-4)
⒍(-13)-(-9)×16×(-12)
⒎ (-1)+4×19+(-2)
⒏(-17)×(-9)-20+(-6)
⒐ (-3)-13×(-5)×13
⒑5+(-7)+17-10
⒒(-10)-(-16)-13×(-16)
⒓(-14)+4-19-12
⒔ 6+(-12)+15-(-15)
⒕ (-13)×(-11)×20+(-4)
⒖ 1-12×(-16)+(-9)
⒗ (-13)+(-16)+(-14)-(-6) ⒘14×12×(-20)×(-13)
⒙17-9-20+(-10)
⒚ (-20)×(-15)×10×(-4)
⒛125×3+125×5+25×3+25
21.9999×3+101×11×(101-92)
.(23/4-3/4)*(3*6+2)
4. 3/7 × 49/9 - 4/3
5. 8/9 × 15/36 + 1/27
6. 12× 5/6 – 2/9 ×3
7. 8× 5/4 + 1/4
8. 6÷ 3/8 – 3/8 ÷6
9. 4/7 × 5/9 + 3/7 × 5/9
10. 5/2 -( 3/2 + 4/5 )
11. 7/8 + ( 1/8 + 1/9 )
12. 9 × 5/6 + 5/6
13. 3/4 × 8/9 - 1/3
14. 7 × 5/49 + 3/14
15. 6 ×( 1/2 + 2/3 )
16. 8 × 4/5 + 8 × 11/5
17. 31 × 5/6 – 5/6
18. 9/7 - ( 2/7 – 10/21 )
19. 5/9 × 18 – 14 × 2/7
20. 4/5 × 25/16 + 2/3 × 3/4
21. 14 × 8/7 – 5/6 × 12/15
22. 17/32 – 3/4 × 9/24
23. 3 × 2/9 + 1/3
24. 5/7 × 3/25 + 3/7
25. 3/14 ×× 2/3 + 1/6
26. 1/5 × 2/3 + 5/6
27. 9/22 + 1/11 ÷ 1/2
28. 5/3 × 11/5 + 4/3
29. 45 × 2/3 + 1/3 × 15
30. 7/19 + 12/19 × 5/6
31. 1/4 + 3/4 ÷ 2/3
32. 8/7 × 21/16 + 1/2
33. 101 × 1/5 – 1/5 × 21
34.50+160÷40
35.120-144÷18+35
36.347+45×2-4160÷52
37(58+37)÷(64-9×5)
38.95÷(64-45)
39.178-145÷5×6+42
40.812-700÷(9+31×11)
41.85+14×(14+208÷26)
43.120-36×4÷18+35
44.(58+37)÷(64-9×5)
45.(6.8-6.8×0.55)÷8.5
46.0.12× 4.8÷0.12×4.8
47.(3.2×1.5+2.5)÷1.6
48.6-1.6÷4= 5.38+7.85-5.37=
49.7.2÷0.8-1.2×5= 6-1.19×3-0.43=
50.6.5×(4.8-1.2×4)=
51.5.8×(3.87-0.13)+4.2×3.74
52.32.52-(6+9.728÷3.2)×2.5
53.[(7.1-5.6)×0.9-1.15] ÷2.5
54.5.4÷[2.6×(3.7-2.9)+0.62]
55.12×6÷(12-7.2)-6
56.12×6÷7.2-6
57.0.68×1.9+0.32×1.9
58.58+370)÷(64-45)
59.420+580-64×21÷28
60.136+6×(65-345÷23)
15-10.75×0.4-5.7
62.18.1+(3-0.299÷0.23)×1
63.(6.8-6.8×0.55)÷8.5
64.0.12× 4.8÷0.12×4.8
65.(3.2×1.5+2.5)÷1.6
66.3.2×6+(1.5+2.5)÷1.6
67.0.68×1.9+0.32×1.9
68.10.15-10.75×0.4-5.7
69.5.8×(3.87-0.13)+4.2×3.74
70.32.52-(6+9.728÷3.2)×2.5
71.[(7.1-5.6)×0.9-1.15] ÷2.5
72.5.4÷[2.6×(3.7-2.9)+0.62]
73.12×6÷(12-7.2)-6
74.12×6÷7.2-6
75.33.02-(148.4-90.85)÷2.5
1) 76.(25%-695%-12%)*36
77./4*3/5+3/4*2/5
78.1-1/4+8/9/7/9
79.+1/6/3/24+2/21
80./15*3/5
81.3/4/9/10-1/6
82./3+1/2)/5/6-1/3]/1/7
83./5+3/5/2+3/4
84.(2-2/3/1/2)]*2/5
85.+5268.32-2569
86.3+456-52*8
87.5%+6325
88./2+1/3+1/4
2) 89+456-78
3) 5%+. 3/7 × 49/9 - 4/3
4) 9 × 15/36 + 1/27
5) 2× 5/6 – 2/9 ×3
6) 3× 5/4 + 1/4
7) 94÷ 3/8 – 3/8 ÷6
8) 95/7 × 5/9 + 3/7 × 5/9
9) 6/2 -( 3/2 + 4/5 )
10) 8 + ( 1/8 + 1/9 )
11) 8 × 5/6 + 5/6
12) 1/4 × 8/9 - 1/3
13) 10 × 5/49 + 3/14
14) 1.5 ×( 1/2 + 2/3 )
15) 2/9 × 4/5 + 8 × 11/5
16) 3.1 × 5/6 – 5/6
17) 4/7 - ( 2/7 – 10/21 )
18) 19 × 18 – 14 × 2/7
19) 5 × 25/16 + 2/3 × 3/4
20) 4 × 8/7 – 5/6 × 12/15
21) 7/32 – 3/4 × 9/24
22) 1、 2/3÷1/2-1/4×2/5
2、 2-6/13÷9/26-2/3
3、 2/9+1/2÷4/5+3/8
4、 10÷5/9+1/6×4
5、 1/2×2/5+9/10÷9/20
6、 5/9×3/10+2/7÷2/5
7、 1/2+1/4×4/5-1/8
8、 3/4×5/7×4/3-1/2
9、 23-8/9×1/27÷1/27
10、 8×5/6+2/5÷4
11、 1/2+3/4×5/12×4/5
12、 8/9×3/4-3/8÷3/4
13、 5/8÷5/4+3/23÷9/11
23) 1.2×2.5+0.8×2.5
24) 8.9×1.25-0.9×1.25
25) 12.5×7.4×0.8
26) 9.9×6.4-(2.5+0.24)(27) 6.5×9.5+6.5×0.5
0.35×1.6+0.35×3.4
0.25×8.6×4
6.72-3.28-1.72
0.45+6.37+4.55
5.4+6.9×3-(25-2.5)2×41846-620-380
4.8×46+4.8×54
0.8+0.8×2.5
1.25×3.6×8×2.5-12.5×2.4
28×12.5-12.5×20
23.65-(3.07+3.65)
(4+0.4×0.25)8×7×1.25
1.65×99+1.65
27.85-(7.85+3.4)
48×1.25+50×1.25×0.2×8
7.8×9.9+0.78
(1010+309+4+681+6)×12
3×9146×782×6×854
5.15×7/8+6.1-0.60625
1. 3/7 × 49/9 - 4/3
2. 8/9 × 15/36 + 1/27
3. 12× 5/6 – 2/9 ×3
4. 8× 5/4 + 1/4
5. 6÷ 3/8 – 3/8 ÷6
6. 4/7 × 5/9 + 3/7 × 5/9
7. 5/2 -( 3/2 + 4/5 )
8. 7/8 + ( 1/8 + 1/9 )
9. 9 × 5/6 + 5/6
10. 3/4 × 8/9 - 1/3
11. 7 × 5/49 + 3/14
12. 6 ×( 1/2 + 2/3 )
13. 8 × 4/5 + 8 × 11/5
14. 31 × 5/6 – 5/6
15. 9/7 - ( 2/7 – 10/21 )
16. 5/9 × 18 – 14 × 2/7
17. 4/5 × 25/16 + 2/3 × 3/4
18. 14 × 8/7 – 5/6 × 12/15
19. 17/32 – 3/4 × 9/24
20. 3 × 2/9 + 1/3
21. 5/7 × 3/25 + 3/7
22. 3/14 × 2/3 + 1/6
23. 1/5 × 2/3 + 5/6
24. 9/22 + 1/11 ÷ 1/2
25. 5/3 × 11/5 + 4/3
26. 45 × 2/3 + 1/3 × 15
27. 7/19 + 12/19 × 5/6
28. 1/4 + 3/4 ÷ 2/3
29. 8/7 × 21/16 + 1/2
30. 101 × 1/5 – 1/5 × 21
31.50+160÷40 (58+370)÷(64-45)
32.120-144÷18+35
33.347+45×2-4160÷52
34(58+37)÷(64-9×5)
35.95÷(64-45)
36.178-145÷5×6+42 420+580-64×21÷28
37.812-700÷(9+31×11) (136+64)×(65-345÷23)
38.85+14×(14+208÷26)
39.(284+16)×(512-8208÷18)
40.120-36×4÷18+35
41.(58+37)÷(64-9×5)
42.(6.8-6.8×0.55)÷8.5
43.0.12× 4.8÷0.12×4.8
44.(3.2×1.5+2.5)÷1.6 (2)3.2×(1.5+2.5)÷1.6
45.6-1.6÷4= 5.38+7.85-5.37=
46.7.2÷0.8-1.2×5= 6-1.19×3-0.43=
47.6.5×(4.8-1.2×4)= 0.68×1.9+0.32×1.9
48.10.15-10.75×0.4-5.7
49.5.8×(3.87-0.13)+4.2×3.74
50.32.52-(6+9.728÷3.2)×2.5
51.[(7.1-5.6)×0.9-1.15] ÷2.5
52.5.4÷[2.6×(3.7-2.9)+0.62]
53.12×6÷(12-7.2)-6 (4)12×6÷7.2-6
102×4.5
7.8×6.9+2.2×6.9
5.6×0.25
8×(20-1.25)
1)127+352+73+44 (2)89+276+135+33
(1)25+71+75+29 +88 (2)243+89+111+57
9405-2940÷28×21
920-1680÷40÷7
690+47×52-398
148+3328÷64-75
360×24÷32+730
2100-94+48×54
51+(2304-2042)×23
4215+(4361-716)÷81
(247+18)×27÷25
36-720÷(360÷18)
1080÷(63-54)×80
(528+912)×5-6178
8528÷41×38-904
264+318-8280÷69
(174+209)×26- 9000
814-(278+322)÷15
1406+735×9÷45
3168-7828÷38+504
796-5040÷(630÷7)
285+(3000-372)÷36
1+5/6-19/12
3x(-9)+7x(-9
(-54)x1/6x(-1/3)
1.18.1+(3-0.299÷0.23)×1
2.(6.8-6.8×0.55)÷8.5
3.0.12× 4.8÷0.12×4.8
4.(3.2×1.5+2.5)÷1.6 (2)3.2×(1.5+2.5)÷1.6
5.6-1.6÷4= 5.38+7.85-5.37=
6.7.2÷0.8-1.2×5= 6-1.19×3-0.43=
7.6.5×(4.8-1.2×4)= 0.68×1.9+0.32×1.9
8.10.15-10.75×0.4-5.7
9.5.8×(3.87-0.13)+4.2×3.74
10.32.52-(6+9.728÷3.2)×2.5
11.[(7.1-5.6)×0.9-1.15] ÷2.5
12.5.4÷[2.6×(3.7-2.9)+0.62]
13.12×6÷(12-7.2)-6
14.12×6÷7.2-6
15.33.02-(148.4-90.85)÷2.5
就這么多了,你自己慢慢挑,裡面的/就是分數形式我這兒什麽題都有,你要那道自己找!一定要選我為最佳答案呀,呵呵,多給點分
❺ 七年級數學題
(1)60km/h=1km/分,(15*3)/1=45分鍾,45>42,不能到達
(2)小汽車送四人到考場的同時,剩下4人步版行,5km/h=1/12km/分,則權(15*3)/(1+1/12)=540/13,而42=556/13>540/13,則此方法能夠在截止進考場的時刻前到達考場
❻ 初中一年級50道有答案的數學題
一、填空題(每小題3分,共24分)
1.(-1)2002-(-1)2003=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
2.已知某數的 比它大 ,若設某數為x,則可列方程_______________.
答案: x=x+
3.如圖1,點A、B、C、D在直線l上.則BC=_________-CD,AB+________+CD=AD;若AB=BC=CD,則AB=________BD.
圖1
答案:BD,BC,
4.若∠α=41°32′,則它的餘角是____________,它的補角是__________.
答案:48°28′,138°28′
5.如圖2,求下列各角:∠1=___________,∠2=___________,∠3=___________.
圖2
答案:62.5°,25°,130°
6.兩條直線相交,有_____________個交點;三條直線兩兩相交最多有_____________個交點,最少有_____________個交點.
答案:且只有一,三,一
7.38°12′=_____________°,67.5°=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38.2,67,30
8.如果 x2-3x=1是關於x的一元一次方程,則a=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二、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24分)
9.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a|不是負數 B.-a是負數
C.-(-a)一定是正數 D. 不是整數
答案:A.
10.平面上有任意三點,經過其中兩點畫一條直線,共可以畫
A.一條直線 B.二條直線 C.三條直線 D.一條或三條直線
答案:D.
11.下列畫圖語句中,正確的是
A.畫射線OP=3 cm B.連結A、B兩點
C.畫出A、B兩點的中點 D.畫出A、B兩點的距離
答案:B.
12.下列圖形中能折成正方體的有
圖3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答案:D.
13.下列圖形是,是左邊圖形繞直線l旋轉一周後得到的是
圖4
答案:D.
14.圖5是某村農作物統計圖,其中水稻所佔的比例是
圖5
A.40% B.72% C.48% D.52%
答案:C.
1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所有的直角都相等 ②所有的餘角都相等 ③等角的補角相等 ④相等的角是直角.其中正確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16.若|x- |+(2y+1)2=0,則x2+ y2的值是
A. B.
C.- D.-
答案:B.
三、解答下列各題
17.計算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1)(- )×(-1 )÷(-1 ) (2)32÷(-2)3+(-2)3×(- )-22
(3)( - )÷( - )2÷(-6)2-(- )2
(4)1 ×〔3×(- )2-1〕- 〔(-2)2-(4.5)÷3〕
答案:(1)-1 (2)-2 (3)- (4)-
18.解方程:(每小題5分,共10分)
(1) 〔 ( x- )-8〕= x+1
(2) - - =0
答案:(1)x=- (2)x=-
19.(6分)如圖6,已知AOB為直線,OC平分∠AOD,∠BOD=50°,求∠AOC的度數.
圖6
答案:65°
20.(6分)一個角的餘角的3倍比這個角的補角大18°,求這個角的度數.
答案:36°
21.(6分)製作適當的統計圖表示下表數據:
1949年以後我國歷次人口普查情況
年份 1953 1964 1982 1990 2000
人口(億) 5.94 6.95 10.08 11.34 12.95
答案:可製作條形統計圖 (略).
22.(12分)一列客車長200 m,一列貨車長280 m,在平行的軌道上相向行駛,從兩車頭相遇到兩車尾相離經過18 s,已知客車與貨車的速度之比是5∶3,問兩車每秒各行駛多少米?
解:設客車的速度是5x,則貨車速度為3x.根據題意,得
18(5x+3x)=200+280.
解得x= ,即客車的速度是 m/s.貨車的速度是10 m/s.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42971029.html?si=9
展開其他相似回答 (1) 隱藏其他相似回答 (1)
[碩士生]
54980516 [碩士生] 2009-1-12 下午09:35:04 222.64.119.* 舉報
帶答案的行嗎?七年級第一學期期末測試卷
(時間:100分鍾,滿分100分)
一、填空題(每小題3分,共24分)
1.(-1)2002-(-1)2003=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
2.已知某數的 比它大 ,若設某數為x,則可列方程_______________.
答案: x=x+
3.如圖1,點A、B、C、D在直線l上.則BC=_________-CD,AB+________+CD=AD;若AB=BC=CD,則AB=________BD.
圖1
答案:BD,BC,
4.若∠α=41°32′,則它的餘角是____________,它的補角是__________.
答案:48°28′,138°28′
5.如圖2,求下列各角:∠1=___________,∠2=___________,∠3=___________.
圖2
答案:62.5°,25°,130°
6.兩條直線相交,有_____________個交點;三條直線兩兩相交最多有_____________個交點,最少有_____________個交點.
答案:且只有一,三,一
7.38°12′=_____________°,67.5°=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38.2,67,30
8.如果 x2-3x=1是關於x的一元一次方程,則a=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二、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24分)
9.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a|不是負數 B.-a是負數
C.-(-a)一定是正數 D. 不是整數
答案:A.
10.平面上有任意三點,經過其中兩點畫一條直線,共可以畫
A.一條直線 B.二條直線 C.三條直線 D.一條或三條直線
答案:D.
11.下列畫圖語句中,正確的是
A.畫射線OP=3 cm B.連結A、B兩點
C.畫出A、B兩點的中點 D.畫出A、B兩點的距離
答案:B.
12.下列圖形中能折成正方體的有
圖3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答案:D.
13.下列圖形是,是左邊圖形繞直線l旋轉一周後得到的是
圖4
答案:D.
14.圖5是某村農作物統計圖,其中水稻所佔的比例是
圖5
A.40% B.72% C.48% D.52%
答案:C.
1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所有的直角都相等 ②所有的餘角都相等 ③等角的補角相等 ④相等的角是直角.其中正確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16.若|x- |+(2y+1)2=0,則x2+ y2的值是
A. B.
C.- D.-
答案:B.
三、解答下列各題
17.計算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1)(- )×(-1 )÷(-1 ) (2)32÷(-2)3+(-2)3×(- )-22
(3)( - )÷( - )2÷(-6)2-(- )2
(4)1 ×〔3×(- )2-1〕- 〔(-2)2-(4.5)÷3〕
答案:(1)-1 (2)-2 (3)- (4)-
18.解方程:(每小題5分,共10分)
(1) 〔 ( x- )-8〕= x+1
(2) - - =0
答案:(1)x=- (2)x=-
19.(6分)如圖6,已知AOB為直線,OC平分∠AOD,∠BOD=50°,求∠AOC的度數.
圖6
答案:65°
20.(6分)一個角的餘角的3倍比這個角的補角大18°,求這個角的度數.
答案:36°
21.(6分)製作適當的統計圖表示下表數據:
1949年以後我國歷次人口普查情況
年份 1953 1964 1982 1990 2000
人口(億) 5.94 6.95 10.08 11.34 12.95
答案:可製作條形統計圖 (略).
22.(12分)一列客車長200 m,一列貨車長280 m,在平行的軌道上相向行駛,從兩車頭相遇到兩車尾相離經過18 s,已知客車與貨車的速度之比是5∶3,問兩車每秒各行駛多少米?
解:設客車的速度是5x,則貨車速度為3x.根據題意,得
18(5x+3x)=200+280.
解得x= ,即客車的速度是 m/s.貨車的速度是10 m/s.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42971029.html?si=9
]七年級期末數學復習題
(滿分100分,90分鍾完卷)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24分)
1.在 , ,- , ,3.14,2+ ,- ,0, ,1.262662666…中,屬於無理數的個數是( )
A.3個 B. 4個 C. 5個 D.6個
2.若a<0,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將點(a,-3)分別向左、向上平移4個單位,可以得到的對應點的位置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有4根木條,長度分別為4cm,7cm,9cm,11cm,選其中三根組成三角形,則選擇的方法有( )
A.1種 B.2種 C.3種 D.4種
4.一次不等式組 的解是( )
A.x>-3 B.x<2 C.2<x<3 D.-3<x<2
5.下列命題中,正確命題的個數是 ( )
①.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線段叫平行線 ②.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平行線
③.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平行已知直線 ④.垂直於同一直線的兩直線平行
A.0個; B.1個 C.2個 D.3個
6.如果一個多邊形的每一個內角都等於144º,那麼它的內角和為( )
A.1260º B.1440º C.1620º D.1800º
7.一輛汽車在筆直的公路上行駛,兩次拐彎後,仍在原來方向
上平行前進,那麼這兩次拐彎的角度是( )
A.第一次向右拐60º,第二次向左拐120º;
B.第一次向左拐120º,第二次向右拐120º;
C.第一次向右拐60º,第二次向右拐60º;
D.第一次向左拐60º,第二次向左拐120º.
8.如圖1,直線a、b被直線c、d所截,下列條件中不能判斷a‖b的是( )
A.∠1=∠2 B. ∠5=∠7 C. ∠4=∠6 D. a⊥d、d⊥b
7. 設「●」「▲」「■」表示三種不同的物體,現用天平稱了兩次,情況如圖2所示,那麼 ●、▲、■這三種物體按質量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為( )
A. ■●▲ B. ■▲● C. ▲●■ D. ▲■●
10.一次智力測驗,有20道選擇題.評分標準是:對1題給5分,錯1題扣2分,不答題不給分也不扣分.小明有兩道題未答.至少答對幾道題,總分才不會低於60分.則小明至少答對的題數是( )
A.7道 B.8題 C.9題 D.10題
二.填空題:(每小題3分,共24分)
11.計算-(-3) + - - = .
12.一張三角形紙片ABC,∠A=55º,∠B=65º,現將紙片的一角折疊,
使點C落在ΔABC中,如圖3,若∠1=30º,則∠2= . A
13.若y= + +2,則3x+4y-1的平方根是 .
14.給你一對數值 ,請寫出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組,
使這對數是滿足這個方程組的解 .
15.如圖4,ΔABC中,AB=2.5cm,BC=4cm, 則ΔABC的
高AD與CE的比是 .
16.一些形狀、大小相同的任意四邊形,能否鑲嵌成平面圖案? (填「能」或「不能」 ),道理是: .
17.如圖5,把直角梯形ABCD沿AD方向平移到梯形EFGH,
HG=24m,MG=8m,MC=6m,則陰影部分地的面積是 .
18.觀察下列等式, =2 , =3 ,
=4 ,請你寫出含有n(n>2的自然數)的等式表示上述各式規律的一般化公式: .
三、解答題:(第19、20、21、22、23題各6分,第24、25題各8分,共46分)
19.解方程組x-2=2(y-1),2(x-2)+y=1=5
21.某商場購進甲、乙兩種商品50件,甲種商品進價每件35元,利潤率是20%,乙種商品的進價每件20元,利潤率是15%,共獲利278元,問甲、乙兩種商品各購進了多少件?22.如圖6, 四邊形ABCD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 A(2,2)
(1)分別寫出B、C、D的坐標.
(2)求四邊形ABCD的面積.(保留兩個有效數字)23.如圖7,ΔABC中,∠A=40º,∠ABC=110º,CE平分∠ACB,CD⊥AB於D,DF⊥CE。求∠CDF的度數?
24.某連隊在一次執行任務中將戰士編成8個組.如果每組分配人數比預定人數多1名,那麼戰士總數將超過100人;如果每組分配人數比預定人數少1名,那麼戰士總數將不到90人. 求預定每組分配戰士的人數.25.為了保護環境,某企業決定購買10台污水處理設備,現有A、B兩種型號的設備,其中每台價格、月處理污水量及年消耗費如下表:
經預算,該企業購買設備的資金不高於105萬元。
(1) 請你設計該企業有幾種購買方案;
(2) 若企業每月產生的污水量為2040噸, 為了節約資金,應選擇哪種購買方案;
(3) 在第(2)問的條件下,若每台設備的使用年限為10年,污水廠處理污水費為每噸10元,請你計算,該企業自己處理污水與將污水廠處理相比較,10年節約資金多少萬元?(註:企業處理污水的費用包括購買設備的資金和消耗費)
例1 某校購買籃球和排球共花去600元,籃球每個45元,排球每個30元,已知籃球買了10個,問排球買了多少個?
分析 本題的相等關系是:籃球總價+排球總價=600元
解:設買了 個排球,根據題意,得 (兩邊同時減去450)
(兩邊同時除以30)
答:買了5個排球。
23.下列是3家公司的廣告:
甲公司:招聘1人,年薪3萬,一年後,每年加薪2000元
乙公司:招聘1人,半年薪1萬,半年後按每半年20%遞增.
丙公司:招聘1人,月薪2000元,一年後每月加薪100元
你如果應聘,打算選擇哪家公司?(合同期為2年)
甲:3+3.2=6.2萬
乙:1+1.2+1.2*1.2+1.2*1.2*1.2=1+1.2+1.44+1.728=5.368萬
丙:0.2*24+0.01+0.02+0.03+0.04+……0.12=4.8+0.78=5.58萬
甲工資最高,去甲
24.1.某風景區集體門票的收費標準是:20人以內(含20人)。每人25元,超過20人的,超過的部分每人10元,某班51名學生該風景區瀏覽,購買門票要話多少錢?
20*25+(51-20)*10=810(元)
25.2.某公司推銷某種產品,付給推銷員每月的工資有兩種方案:
方案一:不計推銷多少都有600元底薪,每推銷一件產品加付推銷費2元;
方案二:不付底薪,每推銷一件產品,付給推銷費5元;
若小明一個月推銷產品300件,那麼他應選擇哪一種工資方案比較合算?為什麼?
方案一:600+2×300=1200(元)
方案二:300×5=1500(元)
所以方案二合算。
26.某商店在某一時間以每件60元的價格賣出兩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虧損25%,賣出這兩件衣服總的是盈利還是虧損,或是不盈不虧?
設其中一件衣服原價是X無,另一件是Y元,那麼
X(1+25%)=60,得X=40
Y(1-25%)=60,得Y=80
總的情況是售價-原價,40+80-60*2=0
所以是不盈不虧
27.一家商店將某型號彩電先按原售價提高40%,然後在廣告中寫上「大酬賓,八折優惠」,經顧客投訴後,執法部門按已得非法收入的10倍處以每台2700元罰款。求每台彩電的售價?
非法收入270元
原售價x
1.4x*0.8-x=270
x=2250
原售價2250元
28.機普通客艙旅客一人最多可免費攜帶20千克行李,超過部分每千克按飛機票價的1.5%購買行李票。一名旅客帶了35千克行李乘機,機票連同行李費共付1323元,求該旅客的機票價?
設機票價為X,X+1.5%*X*10=1323
票價為1150.43元
29.小明在第一次數學測驗中得了82分,在第二次測驗中得了96分,在第三次測驗中至少得多少分。才能使三次測驗的平均成績不少於90分?
均成績不少於90分,則總分不少於3*90=270分。
所以第三次測驗至少要得270-82-96=92分。
30.甲騎自行車從某城A地出發,2h後,乙步行從同路趕了3h後兩人相距16km,此時乙繼續前進追趕,甲在原地休息了11/3h後從原地返回,又經過1h,甲乙兩人相距於C點.請問」C點距離某城A多遠?
設甲的速度為X km/s,乙的速度為Y km/s。
因乙在追趕甲的3小時中,甲也在前進,所以有方程5x-3y=16
甲休息11/3小時,這是甲比乙少走的時間,他們走的路程為16KM
所以有方程 (1+11/3)y+x=16
解方程組可得
y=192/79(km)
x=368/79
因甲總計前進了5小時,又返回一小時,所以C點距A點距離應是4倍X
應該為1472/79 約為18.633 KM
即C點距離A點約18.633km遠
32.某單位在商店訂購了x件白襯衣和y件花襯衣,每件白襯衣的價格是花襯衣價格的一倍半.當襯衣買來之後,發現白襯衣和花襯衣的件數和原來想買的件數剛好互換了,經查對,是訂單填錯了,用分式表示出按原來的設想需要的錢數與實際應付的數之比.
設單件白襯衣的價錢為z,則花的為2z
設想的錢數為:xz+2yz (註:x件白襯衣和y件花襯衣的花費)
實際的錢數為:2xz+yz (註:x件花襯衣和y件白襯衣的花費)
一求比值得我們所求結果為:(x+2y)/(2x+y)
33.某校初一有師生199人要租車外出旅遊。如果租用可乘坐45名乘客的甲種旅行車,毎輛租金400元;如果租用可乘坐32名乘客的乙種旅行車,毎輛租金300元。若同時租兩種車,費用最低是各租多少輛?最低費用是多少元?
199=45*3+32*2
400*3+300*2=1800yuan
34.某城市的計程車起步價為10元(即行駛距離在5千米以內都需付10元車費),達到或超過5千米後,毎行駛1千米加1.2(不足1千米也按1千米計
)。現某人乘車從甲地到乙地,支付車費17.2元,問從甲地到乙地的路程大約是多少?
解:
因為超過10元,所以超過5千米。
設路程為x千米
(x-5)*1.2+10=17.2
解得:x=11
答:......
35.兩地相距300KM,一船航行於兩地之間,若順水需15H,逆流需20H 求船航行在靜水和逆水中的速度格式多少?
首先了解;順水速度=船速+水流速度;逆水速度=船速-水流速度
那麼順水速度*15就等於兩地的距離300km,逆流速度*20也等於300km
解:設船速為x千米/時,水流速度為y千米/時.
15(x+y)=300
20(x-y)=300
解得x=17.5 y=2.5
則船在靜水中的速度是17.5km/時,逆水速度是(17.5-2.5)=15km/時
36.現有1角,5角,1元硬幣各10枚,從中取出15枚,共值7元.1角,5角,1元硬幣各去多少枚?
實際上7元是個整數:
一如果沒有1角的不會有15枚.
二如果有1角的,那麼1角的只能是5枚或10枚或0枚:
①如果1角的有5枚,那麼5角的枚數應該是單數,5角的只能是9,7,5枚,分析一下9枚不行,7枚剛好,5枚也不行.則可以得到一個結果:1角的5枚,5角的7枚,1元的3枚.
②如果1角的有10枚,那麼5角的枚數應該是雙數,5角的只能是4,2,0枚(共15枚),分析一下0枚的不行,2枚的也不行,4枚的還是不行.
③如果沒有1角的,那麼5角和1元的共15枚其組合的最小值應該是10個5角的和5個1元的,共10元,不行.
最終結果就是:1元的3枚,5角的7枚,1角的5枚.
37.一輛公共汽車上有(5A-4)名乘客,到站後有(9-2A)名乘客下車,問車上原有多少名乘客?
5a-4≥9-2a —— ①
9-2a>0 —— ②
由①得a≥13/7
由②得a<9/2
(5a-4)和(9-2a)都應該是正整數,所以a必須是整數。
滿足13/7≤a<9/2的整數解為a1=2;a2=3;a3=4,所以車上原來有6、11或16個乘客。
38.校組織學生到距學校31千米的農村社會實踐,上午行3小時,下午行4小時,且下午的平均速度比上午每小時慢1千米,求上、下午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設上午速度是X,下午是Y
X-Y=1
3x+4y=31
解得:X=5,Y=4
即上午速度是5千米,下午是4千米
39.一游泳者逆水而上,在A處將一塑料空水壺丟失,前進50米到B處時,發現水壺丟失立即返回尋找,在C處找到,此人的游水速度是水流速度的1.5倍,問從丟失到找到水壺遊了多少米?
設水壺漂流距離為x米,水流速度為v米/秒,則游泳者逆流游速度為1.5v-v=0.5v(米/秒),順流游速度為1.5v+v=2.5v米/秒,根據題意(水壺漂流時間=此人游泳時間),得
50/0.5v+(50+x)/2.5v=x/v .
解這個方程,得x=200.
所以從丟失到找到水壺遊了50×2+200=300米.
40.有甲,乙,丙三種文具,若購買甲2件,乙1件,丙3件共需23元;若購買甲1件,乙4件,丙5件共需36元,問購買甲1件,乙2件,丙3件共需多少元?
解:設購買甲需要x元,乙要y元,丙要z元,則
2x+y+3z=23
x+4y+5z=36
聯立解得
y+z=7
x+z=8
現在要求x+2y+3z=x+z+2(y+z)=8+7*2=22元
所以購買甲1件,乙2件,丙3件共需22元
41.甲,乙兩人在400米環形跑道上練習跑步,如果同方向跑,他們每隔3分零2秒相遇一次,如果相對跑,他們每隔40秒相遇一次,求甲,乙兩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甲,乙兩人的速度各是x,y
(x+y)*40=400
(x-y)*182=400
42.40隻腳的蜈蚣和3個頭的龍在一個籠子里。共有26個頭和298隻腳,40隻腳的蜈蚣只有一個頭,問3個頭的龍有幾只腳?
三個未知數,兩個方程。
設龍有a只腳,有x只蜈蚣,y只龍。
可列方程40x+ay=298 (1)
x+3y=26 (2)
由1式可知x的盡可能解有7,6,5,4,3,2,1,0
又有2式可得x=5,y=7或x=2,y=8 (只有y=7和y=8可除盡)
代入1式可得a=14
43.一批零件共840個,如果甲先做4天後,乙加入合作,那麼再作8天完成,如果乙先做4天,甲加入合作,那麼在做9天才能完成,求兩人每天各做多少個?
解 設甲每天做x個機器零件,乙每天做y個機器零件,根據題意,得
(4+8)x+8y=840
9x+(4+9)y=840
解之得
x=50
y=30
答:甲、乙兩人每天做機器零件分別為50個、30個.
44.小明和同學做游戲,規定從某點向前走20M,左拐30度,在向前走20M,再左拐30度,直至回到某點。請問小明共走了多少米?
解:最後走完其實是一個正12邊形。
360/30=12。
結果:20*12=240米。
45.某校初一年級200名學生參加期中考試,數學成績的及格學生的平均分是87分,不及格學生的平均分是43分,初一年級共平均分是76分,問這次考試中及格和不及格的人數各是多少人?
設這次考試中及格人數為x人,不及格人數為y人
x+y=200
87x+43y=200*76
x=150
y=50
46.某工程隊要招聘甲乙兩種工人150人,甲,乙兩種工人的工人月工資分別為600元,1000元,現要求乙種不得少於甲種工人得2倍,問甲乙各招多少時,工資是最少?
設甲種X人,乙種Y人,錢數為S
2X大於等於Y
X+Y=150
3X=150
X=50
當2X=Y時錢最少
600X+1000Y=S
600X+1000(2X)=S
將X=50代入
600*50+1000*(2*50)
=30000+100000
=130000元
答:甲50人 ,乙100人,工資最少是13萬元。
用初3的2次函數做好點``````
47.某商場計劃撥款90000元從廠家購進50台電視機,已知該廠家生產的3種不同型號的電視機廠價分別為甲種每台1500元,乙種每台2100元,丙種每台2500元.
(1)若商場同時購進其中兩種不同型號的電視機共50台,用去9萬元,請研究進貨方案.
(2)若商場銷售一台甲電視獲得利潤150元,乙200元,丙250元,在(1)中的方案中,利潤最高是什麼
解:設甲種X台,乙種Y台,丙種Z台.
方案一:買甲乙
X+Y=50
1500X+2100Y=90000
X=25 Y=25
方案二:買甲丙
X+Z=50
1500X+2500Z=90000
X=35 Z=15
方案三:買乙丙
Z+Y=50
2500Z+2100Y=90000
Y=-37.5 Z=87.5(捨去)
所以有2種方案
方案一:25*150+25*200=8750
方案二:35*150+15*250=9000
選方案二利潤高些
48.被譽為城區風景線的杭州東路跨湖段長1857米,其各項綠化指標如下表所示.分析下表,回答下列問題:
主要樹種 株數
香樟 336
柳樹 188
棕櫚 258
桂花樹 50
合計 832
已知杭州東路全長4744米,在各樹行距(兩樹之間的水平距離)不變的情況下,請你估計全線栽植的香樟,棕櫚各多少株(結果保留整數)
樹間隔2.23m,全線樹木4744/2.23+1=2128,香樟比例336/832,全線2128*336/832=859棕櫚=659
49.某人用若幹人民幣購買了一種年利率為10%的一年期債券,到期後他取出本金的一半用作購物,剩下的一半及所得的利息又全部購買了這種一年期債券(利息不變),到期後得本息和1320元,問這個人當初購買這種債券花了多少元?
1200元
設他開始買債券花了x元,據題意列方程得:
x·10%·0.5+x+(x·10%·0.5)+(x·10%·0.5)·10%=1320
解得x=1200
50.某校初一年級學生數學競賽共有20道題,每答對一題得5分,每答錯或不答一題扣1分,求得70分要答對幾題?
解:
20×5=100(分)
100-70=30分
30÷(5+1)=5道
20-5=15道
答:想得70分必須答對15題,錯5題~
最後在送你一道題目^_^
❼ 七年級上數學應用題及答案70道
1.為節約能源,某單位按以下規定收取每月電費:用電不超過140度,按每度0.43元收費;如果超過140度,超過部分按每度0.57元收費。若墨用電戶四月費的電費平均每度0.5元,問該用電戶四月份應繳電費多少元?
設總用電x度:[(x-140)*0.57+140*0.43]/x=0.5
0.57x-79.8+60.2=0.5x
0.07x=19.6
x=280
再分步算: 140*0.43=60.2
(280-140)*0.57=79.8
79.8+60.2=140
2.某大商場家電部送貨人員與銷售人員人數之比為1:8。今年夏天由於家電購買量明顯增多,家電部經理從銷售人員中抽調了22人去送貨。結果送貨人員與銷售人數之比為2:5。求這個商場家電部原來各有多少名送貨人員和銷售人員?
設送貨人員有X人,則銷售人員為8X人。
(X+22)/(8X-22)=2/5
5*(X+22)=2*(8X-22)
5X+110=16X-44
11X=154
X=14
8X=8*14=112
這個商場家電部原來有14名送貨人員,112名銷售人員
3.現對某商品降價10%促銷,為了使銷售金額不變,銷售量要比按原價銷售時增加百分之幾?
設:增加x%
90%*(1+x%)=1
解得: x=1/9
所以,銷售量要比按原價銷售時增加11.11%
4.甲.乙兩種商品的原單價和為100元,因市場變化,甲商品降10%,乙商品提價5%調價後兩商品的單價和比原單價和提高2%,甲.乙兩商品原單價各是多少/
設甲商品原單價為X元,那麼乙為100-X
(1-10%)X+(1+5%)(100-X)=100(1+2%)
結果X=20元 甲
100-20=80 乙
5.甲車間人數比乙車間人數的4/5少30人,如果從乙車間調10人到甲車間去,那麼甲車間的人數就是乙車間的3/4。求原來每個車間的人數。
設乙車間有X人,根據總人數相等,列出方程:
X+4/5X-30=X-10+3/4(X-10)
X=250
所以甲車間人數為250*4/5-30=170.
說明:
等式左邊是調前的,等式右邊是調後的
6.甲騎自行車從A地到B地,乙騎自行車從B地到A地,兩人都均速前進,以知兩人在上午8時同時出發,到上午10時,兩人還相距36千米,到中午12時,兩人又相距36千米,求A.B兩地間的路程?(列方程)
設A,B兩地路程為X
x-(x/4)=x-72
x=288
答:A,B兩地路程為288
7.甲、乙兩車長度均為180米,若兩列車相對行駛,從車頭相遇到車尾離開共12秒;若同向行駛,從甲車頭遇到乙車尾,到甲車尾超過乙車頭需60秒,車的速度不變,求甲、乙兩車的速度。
二車的速度和是:[180*2]/12=30米/秒
設甲速度是X,則乙的速度是30-X
180*2=60[X-(30-X)]
X=18
即甲車的速度是18米/秒,乙車的速度是:12米/秒
8.兩根同樣長的蠟燭,粗的可燃3小時,細的可燃8/3小時,停電時,同時點燃兩根蠟燭,來電時同時吹滅,粗的是細的長度的2倍,求停電的時間.
設停電的時間是X
設總長是單位1,那麼粗的一時間燃1/3,細的是3/8
1-X/3=2[1-3X/8]
X=2。4
即停電了2。4小時。
9.某工廠今年共生產某種機器2300台,與去年相比,上半年增加25%,下半年減少15%,問今年下半年生產了多少台?
解:設下半年X生產台,則上半年生產[2300-X]台。
根據題意得:【1-15%】X+【1+25%】【2300-X】=2300
解之得:931
答:下半年生產931台。
10.甲騎自行車從A地到B地,乙騎自行車從B地到A地,兩人都均速前進,以知兩人在上午8時同時出發,到上午10時,兩人還相距36千米,到中午12時,兩人又相距36千米,求A.B兩地間的路程?]
設A,B兩地路程為X
x-(x/4)=x-72
x=288
答:A,B兩地路程為288m
11.跑得快的馬每天走240里,跑得慢的馬每天走150里。慢馬先走12天,快馬幾天可以追上慢馬?
慢馬每天走150里,快馬每天走240里,慢馬先走十二天也就說明慢馬與快馬出發前的距離為150×12=1800里,然後快馬出發,快馬每天走240里,但是當快馬追趕慢馬的時候,慢馬也在行走所以用快馬的速度減去慢馬的速度240-150=90里,這就是快馬一天的追趕速度,快馬與慢馬之間相差1800里,而快馬一天追趕90里,所以1800÷90=20天就是慢馬追上快馬的天數
12.已知5台A型機器一天的產品裝滿8箱後還剩4個,7台B型機器一天的產品裝滿11箱後還剩1個,每台A型機器比B型機器一天多生產1個產品,求每箱有多少個產品。
【解】設每箱有x個產品
5台A型機器裝:8x+4
7台B型機器裝:11x+1
因為(8x+4)/5=(11x+1)/7+1
所以:x=12
所以每箱有12個產品
13.父子二人在同一工廠工作,父親從家走到工廠要用30分鍾,兒子走這段路只需20分鍾,父親比兒子早5分鍾動身,問過多少分鍾而字能追上父親?
設總長是單位「1」,則父親的速度是:1/30,兒子的速度是:1/20
設追上的時間是X
父親早走5分即走了:1/30*5=1/6
X[1/20-1/30]=1/6
X=10
即兒子追上的時間是:10分
14.要加工200個零件。甲先單獨加工了5小時,然後又與乙一起加工了4小時,完成了任務。已知甲每小時比乙多加工2個零件,求甲、乙每小時各加工多少個零件?
解:設乙每小時加工(x-2)個,則甲每小時加工x個 。
根據工作效率和乘時間等一工作總量:
[(X-2)+X]*4+5X=200
[2X-2]*4+5X=200
8X-8+5X=200
13X=200+8
13X=208
X=208/13
X=16 …… 甲
16-2=14 (個)…… 乙
答:則甲每小時加工16個,乙加工14個 。
15.一大橋總長1000米,一列火車從橋上通過,測得火車從開始上橋到完全過橋共用1分鍾,整列火車完全在橋上時間為40秒,求火車速度和長度.
1分鍾=60秒
設火車長度為x米,則根據題意可以得到
火車的速度為(1000+x)/60
因此[(1000+x)/60]*40=1000-2x
解得x=125
(1000+x)/60=(1000+125)/60=1125/60=18.75
所以火車速度為18.75米每秒,長度為125米
16.某車間每個工人能生產12個螺栓或18個螺母,每個螺栓要有兩個螺母配套,現有共人28人,怎樣分配工人數,才能使每天產量剛好配套?
解: 設分配x人去生產螺栓,則(28-x)人生產螺母
因為每個螺栓要有兩個螺母配套,所以螺栓數的二倍等於螺母數
2×12x=18(28-x)
解得 x=12 所以28-x=28-12=16
即應分配12人生產螺栓,16人生產螺母
17.在若干個小方格中放糖,第1格1粒,第2格2粒,第3格4粒,第4格8粒……如此類推,從幾格開始的連續三個中共有448粒?
由已知,糖相當於一個公比為2的等比數列An,並且有An=2^(N-1)
要求從幾格開始的連續三個中共有448粒,設這一格糖數為An,由等比數列求和公式
[An(1-2^3)]/(1-2)=448,解得An=64=2^(N-1),得N=7
故從第7格開始的連續三個中共有448粒
18.要加工200個零件。甲先單獨加工了5小時,然後又與乙一起加工了4小時,完成了任務。已知甲每小時比乙多加工2個零件,求甲、乙每小時各加工多少個零件?
解:設乙每小時加工(x-2)個,則甲每小時加工x個 。
根據工作效率和乘時間等一工作總量:
[(X-2)+X]*4+5X=200
[2X-2]*4+5X=200
8X-8+5X=200
13X=200+8
13X=208
X=208/13
X=16 …… 甲
16-2=14 (個)…… 乙
答:則甲每小時加工16個,乙加工14個 。
19.有30位遊客,其中10人既不懂漢語又不懂英語,懂英語得比懂漢語的3倍多3人,問懂英語的而不懂漢語的有幾人?
設懂漢語的X人,則英語的為3X+3人
懂英語的,加懂漢語的肯定大於等於30-10
3X+3+X >= 30-10 (大於等於)
懂英語的肯定不超過30-10,即小於等於
3X+3 <= 30-10
17/4 <= X <=17/3
得X=5人 (X必須得是整數)
則3X+3=18人
即懂英又懂漢的則為 18+5-20=3人
20.商店出售兩套衣服,每套售價135元,按成本算,其中一套盈利25%,一套虧25%,兩套合計盈還是虧
商店出售兩套衣服,每套售價135元,按成本算,其中一套盈利25%,一套虧25%,兩套合計盈還是虧
設第一套的成本是X
X*[1+25%]=135
X=108
盈利:135-108=27元
設第二套的成本是Y
Y[1-25%]=135
Y=180
虧損:180-135=45元
所以,總的是虧了,虧:45-27=18元
21.一種飲用水的圓柱形水桶的內直徑為25厘米,內壁高為35厘米,有一種內徑為6厘米,內壁高為10厘米的玻璃杯,若把一桶飲用水分盛於這種玻璃杯,需要幾個玻璃杯?
一種飲用水的圓柱形水桶的內直徑為25厘米,內壁高為35厘米,有一種內徑為6厘米,內壁高為10厘米的玻璃杯,若把一桶飲用水分盛於這種玻璃杯,需要幾個玻璃杯?
設:需要X只玻璃杯
3*3*3.14*10*X = 5*5*3.14*35
X = 5*5*35/3*3*10
X = 9.7
答:需要10隻玻璃杯
22.請兩名工人製作廣告牌,一隻師傅單獨做需4天完成,徒弟單獨做需6天完成,現在徒弟先做1天,再兩人合作,完成後共的報酬450元,如果按各人完成工作量計算報酬,那麼該如何分配?
設總工作量是x,師傅的效率是x/4,徒弟的效率是x/6,總效率是5x/12,徒弟一天幹了x/6剩下5x/6,那麼他們共同完成的時間是5x/6除以5x/12得2天,說明總共用了3 天每天是150元師傅和徒弟的效率比試3:2那麼共同2天的錢應該3:2分師傅得得錢是180元,徒弟的錢是120+150=270元
23.某食堂第二季度一共節約煤3700kg,其中五月份比四月份多節約20%,六月份比五月份多節約25%,該食堂六月份節約煤多少千克?
解:設四月份節約x千克。
x+(1+20%)x+(1+20%)x+25%*(1+20%)x=3700
x+1.2x+1.2x+0.25*1.2x=3700
3.7x=3700
x=1000
6月份=四月份*(1+20%)(1+25%)
那麼就等於:
1000*(1+20%)*(1+25%)=3700(千克)
經檢驗,符合題意。
答:該食堂六月份節約煤3700千克。
24.父子二人在同一工廠工作,父親從家走到工廠要用30分鍾,兒子走這段路只需20分鍾,父親比兒子早5分鍾動身,問過多少分鍾而字能追上父親?
父子二人在同一工廠工作,父親從家走到工廠要用30分鍾,兒子走這段路只需20分鍾,父親比兒子早5分鍾動身,問過多少分鍾而字能追上父親?
設總長是單位「1」,則父親的速度是:1/30,兒子的速度是:1/20
設追上的時間是X
父親早走5分即走了:1/30*5=1/6
X[1/20-1/30]=1/6
X=10
即兒子追上的時間是:10分
25.一支隊伍長450m,以90/分的速度前進,一人從排頭到排尾取東西,立即返回,他的速度是隊伍的2倍,此人往返共用多長時間?
90/分 是每分鍾90米嗎?下面就是以90米每分的速度計算的 90米/分=1.5米/秒
從排頭到排尾的時間為t,
1.5t+2X1.5t=450 t=100秒
在從排尾到排頭的時間為t1
1.5t+450=2 X 1.5t t=300秒
所以總共需要400秒
26.上周,媽媽在超市用36元買了若干盒牛奶。今天,她又來到這家超市,發現上次買的牛奶每盒讓利0.3元銷售。於是媽媽便又花了36元買了這種牛奶,結果發現比原來多買4盒。原來這種牛奶的銷售價是多少元?
解 設原價為X元,則現價為(X-0.3)元
36除X=36除(X-0.3)-4
這樣解麻煩死了,一般樓上的解不出來才讓你解
我的方法:解 設原價為X元,則現價為(X-0.3)元
36/X乘0.3=4乘(X-0.3)
10.8=4X的平方-1.2X
2.7=X(X-0.3)
X=1.8
27.甲,乙兩人在一條長400米的環形跑道上跑步,甲的速度是360米/分,乙的速度是240米/分.
(1)兩人同時同地同向跑,問第一次相遇時,兩人一共跑了幾圈?
(2)兩人同時同地同向跑,問幾秒後兩人第一次相遇時?
1、設:兩人x分鍾後相遇
(360-240)x=400
120x=400
x=400/120
x=10/3
兩人一共跑了(360+240)*10/3/400=5圈
2、
應該是:「兩人同時同地反向跑」吧
設:兩人x分鍾後相遇
(360+240)x=400
600x=400
x=400/600
x=2/3
2/3分鍾=40秒
28.甲、乙兩列火車相向而行,甲列車每小時行駛60千米,車長150米;乙列車每小時行駛75千米,車長120米。兩車從車頭相遇到車尾相離需多少時間?
可以假定甲列車不動,則乙列車相對甲列車的速度就為60+75=135千米/小時;兩車從車頭相遇到車尾相離一共走了150+120=270米=0.27千米
則所求時間t=0.27/135=0.002小時
29.高速公路上,一兩長4米速度為110千米/小時的轎車准備超越一輛12米,速度為100千米/小時的卡車,則轎車從開始追悼卡車,需要花費的時間是多少秒?(精確到1秒)
設需要t秒,設那段時間小車行走的距離為s1=30.56t(110km/h=30.56m/s) 卡車 s2=27.78t(100km/h=27.78m/s) 而小車要超過卡車需要比卡車多走12+4*2=20米。即s1=s2+20代入後得t=7.2秒。
30.汽車以每小時72千米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駛,開向寂靜的山谷,駕駛員按一聲喇叭,4秒鍾後聽到回聲,這時汽車離山谷多遠?(聲音的傳播速度為每秒340米)
=(340+20)*4/2-20*4=640(米)
式中20是汽車的速度 20m/s=72km/h
聲波的速度為340m/s
車速為72km/h=20m/s
聲波4秒走340*4=1360m
車4秒走 20*4=80m
設聽到聲音時汽車距山谷x米
則2x=1360-80
x=640
31.一次數學測驗,試卷由25道選擇題組成,評分標准規定:選對一道得4分,不選或錯選扣一道一分,小藍最後得了85分,問他答對了多少到題?
設答對了x題
4x-(25-x)=85
5x=110
x=22
答對了22題
32.在一個底面直徑5cm、高18cm的圓柱形瓶內裝滿水。再將瓶內的水倒入一個底面直徑6cm、高10cm的圓柱形玻璃瓶內裝滿水,能否完全裝下?若裝不下,那麼瓶內水面還有多高?若未能裝滿,求杯內水面離杯口的距離。
1.解:在一個底面直徑5cm、高18cm的圓柱形瓶內裝滿水,水的容積為:V1=18*π (5/2)^2=(225/2)π=112.5π (註:^2是平方的意思,這是電腦上面的寫法)
一個底面直徑6cm、高10cm的圓柱形玻璃瓶,能裝下的水的容積是:V2=10*π(6/2)^2=90π;
顯然V1>V2,所以不能完全裝下,第一個圓柱形瓶內還剩22.5π的水;
設第一個瓶內水面還高Xcm,建立方程如下:
X*π(5/2)^2=22.5π
解得X=3.6
所以第一個瓶內水面還有3.6cm的高度
33.某班有45人,會下象棋的人數是會下圍棋的3.5倍,2種都會或都不會的都是5人,求只會下圍棋的人數。
解:設只會下圍棋的人有X個。
根據題意有如下方程:
(45-5-5-X)+5=3.5(X+5)
40-X=3.5X+17.5
X=5
所以只會下圍棋的人有5個
答:只會下圍棋的人有5個
34.一份試卷共有25道題,每道題都給出了4個答案,每道題選對得4分,不選或選錯扣1分,甲同學說他得了71分,乙同學說他得了62分,丙同學說他得了95分,你認為哪個同學說得對?請說明理由。
丙同學說得對,理由如下:
解:設某同學得了N分,選對了X題,那麼不選或選錯的就是25-X;
那麼得分N=4X-1*(25-X)=5X-25=5(X-5)
所以顯然,不管選對了多少題,那麼得分永遠是5的倍數;
所以3個同學中,只有丙同學說得對。
35.某水果批發市場香蕉的價格如下
購買香蕉數 不超過20kg 20kg以上但不超過40kg 40kg以上
每千克價格 6RMB 5RMB 4RMB
張強兩次購買香蕉50kg(第二次多於第一次),共付出264元,請問張強第一次,第二次分別買香蕉多少千克?
設買香蕉數分別為 x 和 y
則有方程
6x+5y=264
x + y=50
得x= 14 y=36
平均是264/50大於5元。所以只能是單價6和5或者6和4的組合。兩種方程解出來。結果一看就知
我先寫這么多,希望樓主採納,我還會快快更新的。
❽ 人教版 50道七年級數學題 帶答案
^5.
x^(y+z)^2-2xy(x-z)(y+z)+y^2(x-z)^2
=[x(y+z)-y(x-z)]^2
=(xz+yz)^2
=z^2(x+y)^2
6.
3(a+2)^2+28(a+2)-20
=[3(a+2)-2][(a+2)+10]
=(3a+4)(a+12)
7.
(a+b)^2-(b-c)^2+a^2-c^2
=(a+b)^2-c^2+a^2-(b-c)^2
=(a+b+c)(a+b-c)+(a+b-c)(a-b+c)
=(a+b-c)(a+b+c+a-b+c)
=2(a+b-c)(a+c)
8.
x(x+1)(x^2+x-1)-2
=(x^2+x)(x^2+x-1)-2
=(x^2+x)^2-(x^2+x)-2
=(x^2+x-2)(x^2+x+1)
=(x+2)(x-1)(x^2+x+1)
9.
9x^2(x-1)^2-3(x^2-x)-56
=9x^2(x-1)^2-3x(x-1)-56
=[3x(x-1)-8][3x(x-1)+7]
=(3x^2-3x-8)(3x^2-3x+7)
有理數練習
練習一(B級)
(一)計算題:
(1)23+(-73) (2)(-84)+(-49) (3)7+(-2.04) (4)4.23+(-7.57) (5)(-7/3)+(-7/6) (6)9/4+(-3/2) (7)3.75+(2.25)+5/4 (8)-3.75+(+5/4)+(-1.5)
5.
x^2(y+z)^2-2xy(x-z)(y+z)+y^2(x-z)^2
=[x(y+z)-y(x-z)]^2
=(xz+yz)^2
=z^2(x+y)^2
6.
3(a+2)^2+28(a+2)-20
=[3(a+2)-2][(a+2)+10]
=(3a+4)(a+12)
7.
(a+b)^2-(b-c)^2+a^2-c^2
=(a+b)^2-c^2+a^2-(b-c)^2
=(a+b+c)(a+b-c)+(a+b-c)(a-b+c)
=(a+b-c)(a+b+c+a-b+c)
=2(a+b-c)(a+c)
8.
x(x+1)(x^2+x-1)-2
=(x^2+x)(x^2+x-1)-2
=(x^2+x)^2-(x^2+x)-2
=(x^2+x-2)(x^2+x+1)
=(x+2)(x-1)(x^2+x+1)
9.
9x^2(x-1)^2-3(x^2-x)-56
=9x^2(x-1)^2-3x(x-1)-56
=[3x(x-1)-8][3x(x-1)+7]
=(3x^2-3x-8)(3x^2-3x+7)
(二)用簡便方法計算:
(1)(-17/4)+(-10/3)+(+13/3)+(11/3) (2)(-1.8)+(+0.2)+(-1.7)+(0.1)+(+1.8)+(+1.4)
(三)已知:X=+17(3/4),Y=-9(5/11),Z=-2.25,
求:(-X)+(-Y)+Z的值
(四)用">","0,則a-ba (C)若ba (D)若a<0,ba
-38)+52+118+(-62)=
(-32)+68+(-29)+(-68)=
(-21)+251+21+(-151)=
12+35+(-23)+0=
利用有理數的加法解下面2題
(1)王老伯上街時帶有現金550元,購物用去260元,又去銀行取款150元,現在王老伯身上還有多少現金?
(2)潛水艇原停在海面下800米處,先浮上150米,又下潛200米,這時潛水艇在海面下多少米處?
(-6)+8+(-4)+12
3又1/4+(-2又3/5)+5又3/4+(-8又2/5)
9+(-7)+10+(-3)+(-9)
27+(-26)+33+(-27)
(+4又5/8)+(-3.257)+(-4.625)
23+(-17)+6+(-22)
-2+3+1+(-3)+2+(-4)
23+(-73)
(-84)+(-49)
7+(-2.04)
4.23+(-7.57)
7/3)+(-7/6)
9/4+(-3/2)
3.75+(2.25)+5/4
-3.75+(+5/4)+(-1.5)
(-17/4)+(-10/3)+(+13/3)+(11/3)
(-1.8)+(+0.2)+(-1.7)+(0.1)+(+1.8)+(+1.4)
(+1.3)-(+17/7)
(-2)-(+2/3)
|(-7.2)-(-6.3)+(1.1)|
|(-5/4)-(-3/4)|-|1-5/4-|-3/4|)
(-4)(+6)(-7)
(-27)(-25)(-3)(-4)
0.001*(-0.1)*(1.1)
24*(-5/4)*(-12/15)*(-0.12)
(-3/2)(-4/3)(-5/4)(-6/5)(-7/6)(-8/7)
(-24/7)(11/8+7/3-3.75)*24
(-71/8)*(-23)-23*(-73/8)
(-7/15)*(-18)*(-45/14)
(-2.2)*(+1.5)*(-7/11)*(-2/7)
[-|98|+76+(-87)]*23[56+(-75)-(7)]-(8+4+3)
5+21*8/2-6-59
68/21-8-11*8+61
-2/9-7/9-56
4.6-(-3/4+1.6-4-3/4)
1/2+3+5/6-7/12
[2/3-4-1/4*(-0.4)]/1/3+2
22+(-4)+(-2)+4*3
-2*8-8*1/2+8/1/8
(2/3+1/2)/(-1/12)*(-12)
(-28)/(-6+4)+(-1)
2/(-2)+0/7-(-8)*(-2)
(1/4-5/6+1/3+2/3)/1/2
18-6/(-3)*(-2)
(5+3/8*8/30/(-2)-3
(-84)/2*(-3)/(-6)
1/2*(-4/15)/2/3
-3x+2y-5x-7y
有理數的加減混合運算
【【同步達綱練習】
1.選擇題:
(1)把-2-(+3)-(-5)+(-4)+(+3)寫成省略括弧和的形式,正確的是( )
A.-2-3-5-4+3 B.-2+3+5-4+3
C.-2-3+5-4+3 D.-2-3-5+4+3
(2)計算(-5)-(+3)+(-9)-(-7)+ 所得結果正確的是( )
A.-10 B.-9 C.8 D.-23
(3)-7,-12,+2的代數和比它們的絕對值的和小( )
A.-38 B.-4 C.4 D.38
(4)若 +(b+3)2=0,則b-a- 的值是( )
A.-4 B.-2 C.-1 D.1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兩個負數相減,等於絕對值相減
B.兩個負數的差一定大於零
C.正數減去負數,實際是兩個正數的代數和
D.負數減去正數,等於負數加上正數的絕對值
(6)算式-3-5不能讀作( )
A.-3與5的差 B.-3與-5的和
C.-3與-5的差 D.-3減去5
2.填空題:(4′×4=16′)
(1)-4+7-9=- - + ;
(2)6-11+4+2=- + - + ;
(3)(-5)+(+8)-(+2)-(-3)= + - + ;
(4)5-(-3 )-(+7)-2 =5+ - - + - .
3.把下列各式寫成省略括弧的和的形式,並說出它們的兩種讀法:(8′×2=16′)
(1)(-21)+(+16)-(-13)-(+7)+(-6);
(2)-2 -(- )+(-0.5)+(+2)-(+ )-2.
4.計算題(6′×4=24′)
(1)-1+2-3+4-5+6-7;
(2)-50-28+(-24)-(-22);
(3)-19.8-(-20.3)-(+20.2)-10.8;
(4)0.25- +(-1 )-(+3 ).
5.當x=-3.7,y=-1.8,z=-1.5時,求下列代數式的值(5′×4=20′)
(1)x+y-z; (2)-x-y+z; (3)-x+y+z; (4)x-y-z.
【素質優化訓練】
(1) (-7)-(+5)+(+3)-(-9)=-7 5 3 9;
(2)-(+2 )-(-1 )-(+3 )+(- )
=( 2 )+( 1 )+( 3 )+( );
(3)-14 5 (-3)=-12;
(4)-12 (-7) (-5) (-6)=-16;
(5)b-a-(+c)+(-d)= a b c d;
2.當x= ,y=- ,z=- 時,分別求出下列代數式的值;
(1)x-(-y)+(-z); (2)x+(-y)-(+z);
(3)-(-x)-y+z; (4)-x-(-y)+z.
3.就下列給的三組數,驗證等式:
a-(b-c+d)=a-b+c-d是否成立.
(1)a=-2,b=-1,c=3,d=5;
(2)a=23 ,b=-8,c=-1 ,d=1 .
4.計算題
(1)-1-23.33-(+76.76);
(2)1-2*2*2*2;
(3)(-6-24.3)-(-12+9.1)+(0-2.1);
(4)-1+8-7
【生活實際運用】
某水利勘察隊,第一天向上遊走5 千米,第二天又向上遊走5 ,第三天向下遊走4 千米,第四天又向下遊走4.5千米,這時勘察隊在出發點的哪裡?相距多少千米?
參考答案:
【同步達綱練習】
1.(1)C;(2)B;(3)D;(4)A;(5)C;(6)C 2.(1)4,(-7),(-9) (2)(-6),(-11),(-4),2; (3)-5,8,2,3; (4)3,7,2;
3.略4.(1)-4; (2)-80; (3)-30.5 (4)-5
5.(1)-4; (2)4; (3)0.4; (4)-0.4.
【素質優化訓練】
1.(1)-,+,+; (2)-,+,-,-; (3)+,+; (4)-,+,+; (5)-,+,-,-.
2.(1) (2) (3) (4)-
3.(1) (2)都成立.
4.(1)-
(2)
(3)-29.5
(4)-1 第(4)題注意同號的數、互為相反數先分別結合。
【生活實際運用】
1.上游1 千米
1.125*3+125*5+25*3+25
2.9999*3+101*11*(101-92)
3.(23/4-3/4)*(3*6+2)
4. 3/7 × 49/9 - 4/3
5. 8/9 × 15/36 + 1/27
6. 12× 5/6 – 2/9 ×3
7. 8× 5/4 + 1/4
8. 6÷ 3/8 – 3/8 ÷6
9. 4/7 × 5/9 + 3/7 × 5/9
10. 5/2 -( 3/2 + 4/5 )
11. 7/8 + ( 1/8 + 1/9 )
12. 9 × 5/6 + 5/6
13. 3/4 × 8/9 - 1/3
14. 7 × 5/49 + 3/14
15. 6 ×( 1/2 + 2/3 )
16. 8 × 4/5 + 8 × 11/5
17. 31 × 5/6 – 5/6
18. 9/7 - ( 2/7 – 10/21 )
19. 5/9 × 18 – 14 × 2/7
20. 4/5 × 25/16 + 2/3 × 3/4
21. 14 × 8/7 – 5/6 × 12/15
22. 17/32 – 3/4 × 9/24
23. 3 × 2/9 + 1/3
24. 5/7 × 3/25 + 3/7
25. 3/14 ×× 2/3 + 1/6
26. 1/5 × 2/3 + 5/6
27. 9/22 + 1/11 ÷ 1/2
28. 5/3 × 11/5 + 4/3
29. 45 × 2/3 + 1/3 × 15
30. 7/19 + 12/19 × 5/6
31. 1/4 + 3/4 ÷ 2/3
32. 8/7 × 21/16 + 1/2
33. 101 × 1/5 – 1/5 × 21
34.50+160÷40
35.120-144÷18+35
36.347+45×2-4160÷52
37(58+37)÷(64-9×5)
38.95÷(64-45)
39.178-145÷5×6+42
40.812-700÷(9+31×11)
41.85+14×(14+208÷26)
43.120-36×4÷18+35
44.(58+37)÷(64-9×5)
45.(6.8-6.8×0.55)÷8.5
46.0.12× 4.8÷0.12×4.8
47.(3.2×1.5+2.5)÷1.6
48.6-1.6÷4= 5.38+7.85-5.37=
49.7.2÷0.8-1.2×5= 6-1.19×3-0.43=
50.6.5×(4.8-1.2×4)=
51.5.8×(3.87-0.13)+4.2×3.74
52.32.52-(6+9.728÷3.2)×2.5
53.[(7.1-5.6)×0.9-1.15] ÷2.5
54.5.4÷[2.6×(3.7-2.9)+0.62]
55.12×6÷(12-7.2)-6
56.12×6÷7.2-6
57.0.68×1.9+0.32×1.9
58.58+370)÷(64-45)
59.420+580-64×21÷28
60.136+6×(65-345÷23)
15-10.75×0.4-5.7
62.18.1+(3-0.299÷0.23)×1
63.(6.8-6.8×0.55)÷8.5
64.0.12× 4.8÷0.12×4.8
65.(3.2×1.5+2.5)÷1.6
66.3.2×6+(1.5+2.5)÷1.6
67.0.68×1.9+0.32×1.9
68.10.15-10.75×0.4-5.7
69.5.8×(3.87-0.13)+4.2×3.74
70.32.52-(6+9.728÷3.2)×2.5
71.[(7.1-5.6)×0.9-1.15] ÷2.5
72.5.4÷[2.6×(3.7-2.9)+0.62]
73.12×6÷(12-7.2)-6
74.12×6÷7.2-6
75.33.02-(148.4-90.85)÷2.5
1) 76.(25%-695%-12%)*36
77./4*3/5+3/4*2/5
78.1-1/4+8/9/7/9
79.+1/6/3/24+2/21
80./15*3/5
81.3/4/9/10-1/6
82./3+1/2)/5/6-1/3]/1/7
83./5+3/5/2+3/4
84.(2-2/3/1/2)]*2/5
85.+5268.32-2569
86.3+456-52*8
87.5%+6325
88./2+1/3+1/4
2) 89+456-78
3) 5%+. 3/7 × 49/9 - 4/3
4) 9 × 15/36 + 1/27
5) 2× 5/6 – 2/9 ×3
6) 3× 5/4 + 1/4
7) 94÷ 3/8 – 3/8 ÷6
8) 95/7 × 5/9 + 3/7 × 5/9
9) 6/2 -( 3/2 + 4/5 )
10) 8 + ( 1/8 + 1/9 )
11) 8 × 5/6 + 5/6
12) 1/4 × 8/9 - 1/3
13) 10 × 5/49 + 3/14
14) 1.5 ×( 1/2 + 2/3 )
15) 2/9 × 4/5 + 8 × 11/5
16) 3.1 × 5/6 – 5/6
17) 4/7 - ( 2/7 – 10/21 )
18) 19 × 18 – 14 × 2/7
19) 5 × 25/16 + 2/3 × 3/4
20) 4 × 8/7 – 5/6 × 12/15
21) 7/32 – 3/4 × 9/24
22) 1、 2/3÷1/2-1/4×2/5
2、 2-6/13÷9/26-2/3
3、 2/9+1/2÷4/5+3/8
4、 10÷5/9+1/6×4
5、 1/2×2/5+9/10÷9/20
6、 5/9×3/10+2/7÷2/5
7、 1/2+1/4×4/5-1/8
8、 3/4×5/7×4/3-1/2
9、 23-8/9×1/27÷1/27
10、 8×5/6+2/5÷4
11、 1/2+3/4×5/12×4/5
12、 8/9×3/4-3/8÷3/4
13、 5/8÷5/4+3/23÷9/11
23) 1.2×2.5+0.8×2.5
24) 8.9×1.25-0.9×1.25
25) 12.5×7.4×0.8
26) 9.9×6.4-(2.5+0.24)(27) 6.5×9.5+6.5×0.5
0.35×1.6+0.35×3.4
0.25×8.6×4
6.72-3.28-1.72
0.45+6.37+4.55
5.4+6.9×3-(25-2.5)2×41846-620-380
4.8×46+4.8×54
0.8+0.8×2.5
1.25×3.6×8×2.5-12.5×2.4
28×12.5-12.5×20
23.65-(3.07+3.65)
(4+0.4×0.25)8×7×1.25
1.65×99+1.65
27.85-(7.85+3.4)
48×1.25+50×1.25×0.2×8
7.8×9.9+0.78
(1010+309+4+681+6)×12
3×9146×782×6×854
5.15×7/8+6.1-0.60625
1. 3/7 × 49/9 - 4/3
2. 8/9 × 15/36 + 1/27
3. 12× 5/6 – 2/9 ×3
4. 8× 5/4 + 1/4
5. 6÷ 3/8 – 3/8 ÷6
6. 4/7 × 5/9 + 3/7 × 5/9
7. 5/2 -( 3/2 + 4/5 )
8. 7/8 + ( 1/8 + 1/9 )
9. 9 × 5/6 + 5/6
10. 3/4 × 8/9 - 1/3
11. 7 × 5/49 + 3/14
12. 6 ×( 1/2 + 2/3 )
13. 8 × 4/5 + 8 × 11/5
14. 31 × 5/6 – 5/6
15. 9/7 - ( 2/7 – 10/21 )
16. 5/9 × 18 – 14 × 2/7
17. 4/5 × 25/16 + 2/3 × 3/4
18. 14 × 8/7 – 5/6 × 12/15
19. 17/32 – 3/4 × 9/24
20. 3 × 2/9 + 1/3
21. 5/7 × 3/25 + 3/7
22. 3/14 ×× 2/3 + 1/6
23. 1/5 × 2/3 + 5/6
24. 9/22 + 1/11 ÷ 1/2
25. 5/3 × 11/5 + 4/3
26. 45 × 2/3 + 1/3 × 15
27. 7/19 + 12/19 × 5/6
28. 1/4 + 3/4 ÷ 2/3
29. 8/7 × 21/16 + 1/2
30. 101 × 1/5 – 1/5 × 21
31.50+160÷40 (58+370)÷(64-45)
32.120-144÷18+35
33.347+45×2-4160÷52
34(58+37)÷(64-9×5)
35.95÷(64-45)
36.178-145÷5×6+42 420+580-64×21÷28
37.812-700÷(9+31×11) (136+64)×(65-345÷23)
38.85+14×(14+208÷26)
39.(284+16)×(512-8208÷18)
40.120-36×4÷18+35
41.(58+37)÷(64-9×5)
42.(6.8-6.8×0.55)÷8.5
43.0.12× 4.8÷0.12×4.8
44.(3.2×1.5+2.5)÷1.6 (2)3.2×(1.5+2.5)÷1.6
45.6-1.6÷4= 5.38+7.85-5.37=
46.7.2÷0.8-1.2×5= 6-1.19×3-0.43=
47.6.5×(4.8-1.2×4)= 0.68×1.9+0.32×1.9
48.10.15-10.75×0.4-5.7
49.5.8×(3.87-0.13)+4.2×3.74
50.32.52-(6+9.728÷3.2)×2.5
51.[(7.1-5.6)×0.9-1.15] ÷2.5
52.5.4÷[2.6×(3.7-2.9)+0.62]
53.12×6÷(12-7.2)-6 (4)12×6÷7.2-6
102×4.5
7.8×6.9+2.2×6.9
5.6×0.25
8×(20-1.25)
1)127+352+73+44 (2)89+276+135+33
(1)25+71+75+29 +88 (2)243+89+111+57
9405-2940÷28×21
920-1680÷40÷7
690+47×52-398
148+3328÷64-75
360×24÷32+730
2100-94+48×54
51+(2304-2042)×23
4215+(4361-716)÷81
(247+18)×27÷25
36-720÷(360÷18)
1080÷(63-54)×80
(528+912)×5-6178
8528÷41×38-904
264+318-8280÷69
(174+209)×26- 9000
814-(278+322)÷15
1406+735×9÷45
3168-7828÷38+504
796-5040÷(630÷7)
285+(3000-372)÷36
1+5/6-19/12
3x(-9)+7x(-9
(-54)x1/6x(-1/3)
1.18.1+(3-0.299÷0.23)×1
2.(6.8-6.8×0.55)÷8.5
3.0.12× 4.8÷0.12×4.8
4.(3.2×1.5+2.5)÷1.6 (2)3.2×(1.5+2.5)÷1.6
5.6-1.6÷4= 5.38+7.85-5.37=
6.7.2÷0.8-1.2×5= 6-1.19×3-0.43=
7.6.5×(4.8-1.2×4)= 0.68×1.9+0.32×1.9
8.10.15-10.75×0.4-5.7
9.5.8×(3.87-0.13)+4.2×3.74
10.32.52-(6+9.728÷3.2)×2.5
11.[(7.1-5.6)×0.9-1.15] ÷2.5
12.5.4÷[2.6×(3.7-2.9)+0.62]
13.12×6÷(12-7.2)-6
14.12×6÷7.2-6
15.33.02-(148.4-90.85)÷2.5
7×(5/21+9/714)
1. 81÷9÷9=
2. 54÷6÷3=
3. 38-9=
4. 41÷5=
5. 52-7=
6. 77-70=
7. 54+20=
8. 9×3=
9. 700+1000=
10. 5080-80=
430+300
580-90
220+80
8×5-20
50-26
1000-700
63+42
35+5×6
720-650
670+300
260+150
63÷(86-79)
540+400
1000-560
360-5×8
45-15÷5
100-(25+75)
839-152+67
9×8
27+123-250
1000-425-137
615-353-187
81÷9
20÷8
45÷6
35÷7
60÷7
11. 1500-800=
12. 4800-900=
13. 610-30=
14. 83-27=
15. 80+720=
16. 1400-1200=
17. 578+76=
18. 567+432=
19. 90-15=
20. 45+36=
21. 75+23=
22. 35+17=
23. 280-30=
24. 8×6-9=
25. 40+600=
26. 4+7×9=
27. 530+70=
28. (24-16)×8=
29. (9-3)÷3=
30. 4500-600=
31. 17+69=
32. 45-7=
33. 5005+150=
34. 2310+1270=
35. 40+600=
36. 37+26=
37. 82-49=
38. 5×9+7=
39. 37+26=
40. 8×4+28=
41. 100-86+34=
42. 32+25+41=
43. 26+28=
44. 73+37=
45. 97-88=
46. 7×8+4=
36+48-25
(34-27)×5
96-6×8
29+42÷7
43+26-17
48÷8×5
37-27÷9
(26-19)×6
64÷(24-16)
36+48-25
96-6×8
(34-27)×6
29+42÷7
5×(100-99)
345-300÷9
63÷(34-25)
(83-83)÷9
43-42÷6
36÷9×8
48÷(16÷2)
736+3287+1797
9010-3875-2358
357+98-398
5×(4007-3998)
(345-396)÷7
4570-(2390+47)
280+400○280+40 3200-200○3200+200
360+90○90+360 880-90○800-90
420-300○420-30 387+595○299+399
(19-10)+(-1235)
10-10÷5×78
(36÷9-78)×4556
40-20÷4×89
6×(18-9)÷6
4×7+1 ×45
(4×8+1)×56+(-46)÷2
825-387+659×(-568)
249+367×78+9
1010-398
396+217×56
839-152+67
1000-425-137
327+495+123
615-353-187
937-(37+16)
801-187+245
72÷(300-292)
240-8×5
45÷(47-38)
❾ 七年級上冊數學難題100題,要有答案的
1.將一批工業最新動態信息輸入管理儲存網路,甲獨做需6小時,乙獨做需4小時,甲先做30分鍾,然後甲、乙一起做,則甲、乙一起做還需多少小時才能完成工作?
2.兄弟二人今年分別為15歲和9歲,多少年後兄的年齡是弟的年齡的2倍?
3.將一個裝滿水的內部長、寬、高分別為300毫米,300毫米和80毫米的長方體鐵盒中的水,倒入一個內徑為200毫米的圓柱形水桶中,正好倒滿,求圓柱形水桶的高(精確到0.1毫米, ≈3.14).
4.有一火車以每分鍾600米的速度要過完第一、第二兩座鐵橋,過第二鐵橋比過第一鐵橋需多5秒,又知第二鐵橋的長度比第一鐵橋長度的2倍短50米,試求各鐵橋的長.
5.有某種三色冰淇淋50克,咖啡色、紅色和白色配料的比是2:3:5,這種三色冰淇淋中咖啡色、紅色和白色配料分別是多少克?
6.某車間有16名工人,每人每天可加工甲種零件5個或乙種零件4個.在這16名工人中,一部分人加工甲種零件,其餘的加工乙種零件.已知每加工一個甲種零件可獲利16元,每加工一個乙種零件可獲利24元.若此車間一共獲利1440元,求這一天有幾個工人加工甲種零件.
7.某地區居民生活用電基本價格為每千瓦時0.40元,若每月用電量超過a千瓦時,則超過部分按基本電價的70%收費.
(1)某戶八月份用電84千瓦時,共交電費30.72元,求a.
(2)若該用戶九月份的平均電費為0.36元,則九月份共用電多少千瓦?應交電費是多少元?
8.某家電商場計劃用9萬元從生產廠家購進50台電視機.已知該廠家生產3種不同型號的電視機,出廠價分別為A種每台1500元,B種每台2100元,C種每台2500元.
(1)若家電商場同時購進兩種不同型號的電視機共50台,用去9萬元,請你研究一下商場的進貨方案.
(2)若商場銷售一台A種電視機可獲利150元,銷售一台B種電視機可獲利200元,銷售一台C種電視機可獲利250元,在同時購進兩種不同型號的電視機方案中,為了使銷售時獲利最多,你選擇哪種方案?
答案
1.解:設甲、乙一起做還需x小時才能完成工作.
根據題意,得 × +( + )x=1
解這個方程,得x=
=2小時12分
答:甲、乙一起做還需2小時12分才能完成工作.
2.解:設x年後,兄的年齡是弟的年齡的2倍,
則x年後兄的年齡是15+x,弟的年齡是9+x.
由題意,得2×(9+x)=15+x
18+2x=15+x,2x-x=15-18
∴x=-3
答:3年前兄的年齡是弟的年齡的2倍.
(點撥:-3年的意義,並不是沒有意義,而是指以今年為起點前的3年,是與3年後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3.解:設圓柱形水桶的高為x毫米,依題意,得
·( )2x=300×300×80
x≈229.3
答:圓柱形水桶的高約為229.3毫米.
4.解:設第一鐵橋的長為x米,那麼第二鐵橋的長為(2x-50)米,過完第一鐵橋所需的時間為 分.
過完第二鐵橋所需的時間為 分.
依題意,可列出方程
+ =
解方程x+50=2x-50
得x=100
∴2x-50=2×100-50=150
答:第一鐵橋長100米,第二鐵橋長150米.
5.解:設這種三色冰淇淋中咖啡色配料為2x克,
那麼紅色和白色配料分別為3x克和5x克.
根據題意,得2x+3x+5x=50
解這個方程,得x=5
於是2x=10,3x=15,5x=25
答:這種三色冰淇淋中咖啡色、紅色和白色配料分別是10克,15克和25克.
6.解:設這一天有x名工人加工甲種零件,
則這天加工甲種零件有5x個,乙種零件有4(16-x)個.
根據題意,得16×5x+24×4(16-x)=1440
解得x=6
答:這一天有6名工人加工甲種零件.
7.解:(1)由題意,得
0.4a+(84-a)×0.40×70%=30.72
解得a=60
(2)設九月份共用電x千瓦時,則
0.40×60+(x-60)×0.40×70%=0.36x
解得x=90
所以0.36×90=32.40(元)
答:九月份共用電90千瓦時,應交電費32.40元.
8.解:按購A,B兩種,B,C兩種,A,C兩種電視機這三種方案分別計算,
設購A種電視機x台,則B種電視機y台.
(1)①當選購A,B兩種電視機時,B種電視機購(50-x)台,可得方程
1500x+2100(50-x)=90000
即5x+7(50-x)=300
2x=50
x=25
50-x=25
②當選購A,C兩種電視機時,C種電視機購(50-x)台,
可得方程1500x+2500(50-x)=90000
3x+5(50-x)=1800
x=35
50-x=15
③當購B,C兩種電視機時,C種電視機為(50-y)台.
可得方程2100y+2500(50-y)=90000
21y+25(50-y)=900,4y=350,不合題意
由此可選擇兩種方案:一是購A,B兩種電視機25台;二是購A種電視機35台,C種電視機15台.
(2)若選擇(1)中的方案①,可獲利
150×25+250×15=8750(元)
若選擇(1)中的方案②,可獲利
150×35+250×15=9000(元)
9000>8750 故為了獲利最多,選擇第二種方案.
❿ 求25道七年級上冊數學應用題 帶答案的
1.某商店有一套運動服,按標價的8折出售仍可獲利20元,已知這套運動服的成本價為100元,問這套運動服的標價是多少元?考點: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專題:銷售問題.分析:設這套運動服的標價是x元.
此題中的等量關系:按標價的8折出售仍可獲利20元,即標價的8折-成本價=20元.解答:解:設這套運動服的標價是x元.
根據題意得:0.8x-100=20,
解得:x=150.
答:這套運動服的標價為150元.點評:解題關鍵是要讀懂題目的意思,根據題目給出的條件,找出合適的等量關系列出方程,再求解.
2.從甲地到乙地的路有一段平路與一段上坡路.如果騎自行車保持平路每小時行15km,上坡路每小時行10km,下坡路每小時行18km,那麼從甲地到乙地需29min,從乙地到甲地需25min.從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多少?考點: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專題:行程問題.分析:本題首先依據題意得出等量關系即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不變的,進而列出方程為10( 2960-x)=18( 2560-x),從而解出方程並作答.解答:解:設平路所用時間為x小時,
29分= 2960小時,25分= 2560,
則依據題意得:10( 2960-x)=18( 2560-x),
解得:x= 13,
則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15× 13+10×( 2960-13)=6.5km,
答:從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6.5km.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解題的關鍵是熟練掌握列方程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即①根據題意找出等量關系②列出方程③解出方程
3.2009年北京市生產運營用水和居民家庭用水的總和為5.8億立方米,其中居民家庭用水比生產運營用水的3倍還多0.6億立方米,問生產運營用水和居民家庭用水各多少億立方米?考點: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專題:應用題.分析:等量關系為:居民家庭用水=生產運營用水的3倍+0.6.解答:解:設生產運營用水x億立方米,則居民家庭用水(5.8-x)億立方米.
依題意,得5.8-x=3x+0.6,
解得:x=1.3,
∴5.8-x=5.8-1.3=4.5.
答:生產運營用水1.3億立方米,居民家庭用水4.5億立方米.點評:解題關鍵是弄清題意,找到合適的等量關系.本題也可根據「生產運營用水和居民家庭用水的總和為5.8億立方米」來列等量關系.
4.小華將勤工儉學掙得的100元錢按一年定期存入銀行,到期後取出50元來購買學慣用品,剩下的50元和應得的利息又全部按一年定期存入銀行,若存款的年利率又下調到原來的一半,這樣到期後可得本息和63元,求第一次存款的年利率(不計利息稅).考點: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專題:應用題;增長率問題.分析:要求存款的年利率先設出未知數,再通過等量關系就是兩年的本金加上利息減去夠買學慣用品的錢等於最後的本息之和.解答:解:設第一次存款的年利率為x,則第二次存款的年利率為 x2,第一次的本息和為(100+100×x)元.
由題意,得(100+100×x-50)× x2+50+100x=63,
解得x=0.1或x= -135(捨去).
答:第一次存款的年利率為10%.點評:解題的關鍵要理解題的大意,特別是第二次到期的本息為50+100x,很多同學都會忽略100x,根據題目給出的條件
5.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國運動員獲得金、銀、銅牌共100枚,金牌數位列世界第一.其中金牌比銀牌與銅牌之和多2枚,銀牌比銅牌少7枚.問金、銀、銅牌各多少枚?考點: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分析:可設銀牌數為x枚,則銅牌為(x+7)枚.金牌數為x+(x+7)+2,根據獲得金、銀、銅牌共100枚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設銀牌數為x枚,則銅牌為(x+7)枚.金牌數為x+(x+7)+2,(1分)
依題意得x+(x+7)+x+(x+7)+2=100(3分)
解得x=21,(5分)
所以x+7=21+7=28;21+28+2=51
答:金、銀、銅牌分別為51枚、21枚、28枚.(6分)點評: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得到各個獎牌數的等量關系是解決本題的易錯點.
6.天驕超市和金帝超市以同樣的價格出售同樣的商品,為了吸引顧客,兩家超市都實行會員卡制度,在天驕超市累計購買500元商品後,發給天驕會員卡,再購買的商品按原價85%收費;在金帝超市購買300元的商品後,發給金帝會員卡,再購買的商品按原價90%收費,討論顧客怎樣選擇商店購物能獲得更大優惠?考點: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應用.分析:根據題意可以分別對兩家超市列出花費和購物金額x的關系式,然後比較兩者大小,即可得出結論.解答:解:設顧客所花購物款為x元.
①當0≤x≤300時,顧客在兩家超市購物都一樣.
②當300<x≤500時,顧客在金帝超市購物能得更大優惠.
當x>500時,假設顧客在金帝超市購物能得更大優惠則300+0.9(x-300)<500+0.85(x-500)解得x<900.
③所以當500<x<900時,顧客在金帝超市購物能得更大優惠.同樣可得:
④當x=900時,顧客在兩家超市購物都一樣.
⑤當x>900時,顧客在天驕超市購物能得更大優惠.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對於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掌握.
7.小王去新華書店買書,書店規定花20元辦優惠卡後購書可享受8.5折優惠.小王辦卡後購買了一些書,購書優惠後的價格加上辦卡費用比這些書的原價還少了10元錢,問小王購買這些書的原價是多少?考點: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專題:應用題;經濟問題.分析:辦卡費用加上打折後的書款應該等於書的原價加上節省下來的10元,由此數量關系可列方程進行解答.解答:解:設書的原價為x元,
由題可得:20+0.85x=x-10,
解得:x=200.
答:小王購買這些書的原價是200元.點評:解題關鍵是要讀懂題目的意思,把實際問題轉化成數學問題,然後根據題目給出的條件,找出合適的等量關系,列出方程組,再求解
8.A、B兩城鐵路長240千米,為使行駛時間減少20分,需要提速10千米/時,但在現有條件下安全行駛限速100千米/時,問能否實現提速目標.考點: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專題:行程問題.分析:在提速前和提速後,行走的路程並沒有發生變化,由此可列方程解答.解答:解法一
解:設提速前速度為每小時x千米,則需時間為 240x小時,
依題意得:(x+10)( 240x- 2060)=240,
解得:x1=-90(捨去),x2=80,
因為80<100,所以能實現提速目標.
解法二
解:設提提速後行駛為x千米/時,根據題意,得 240x-10- 240x= 2060去分母.
整理得x2-10x-7200=0.
解之得:x1=90,x2=-80
經檢驗,x1=90,x2=-80都是原方程的根.
但速度為負數不合題意,所以只取x=90.
由於x=90<100.所以能實現提速目標.
9.水源透支令人擔憂,節約用水迫在眉睫,針對居民用水浪費現象,某城市制定了居民每月每戶用水標准8m3,超標部分加價收費,某戶居民連續兩個月的用水和水費分別是12m3,22元;10m3,16.2元,試求該市居民標准內用水每立方米收費是多少?超標部分每立方米收費是多少?考點: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專題:應用題;經濟問題.分析:標准內用水收費加上超標部分收費就是本月總費用,由此可列方程組進行求解.解答:解:設標准內用水每立方米收費是x元,超標部分每立方米收費是y元.
由題可得:8x+(12-8)y=22;8x+(10-8)y=16.2,
解得:x=1.3,y=2.9.
故該城市居民標准內用水每立方米收費1.3元,超標部分每立方米收費2.9元.
10.據某統計數據顯示,在我國的664座城市中,按水資源情況可分為三類:暫不缺水城市、一般缺水城市和嚴重缺水城市.其中,暫不缺水城市數比嚴重缺水城市數的4倍少50座,一般缺水城市數是嚴重缺水城市數的2倍.求嚴重缺水城市有多少座?考點: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專題:應用題;工程問題.分析:本題的等量關系為:暫不缺水城市+一般缺水城市+嚴重缺水城市=664,據此列出方程,解可得答案.解答:解:設嚴重缺水城市有x座,
依題意得:(4x-50)+x+2x=664.
解得:x=102.
答:嚴重缺水城市有102座.
11.目前廣州市小學和初中在任校生共有約128萬人,其中小學生在校人數比初中生在校人數的2倍多14萬人(數據來源:2005學年度廣州市教育統計手冊).
(1)求目前廣州市在校的小學生人數和初中生人數;
(2)假設今年小學生每人需交雜費500元,初中生每人需交雜費1000元,而這些費用全部由廣州市政府撥款解決,則廣州市政府要為此撥款多少?考點: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專題:工程問題.分析:(1)本題可設目前廣州市在校的初中生人數為x萬,因廣州市小學和初中在任校生共有約128萬人,其中小學生在校人數比初中生在校人數的2倍多14萬人,那麼小學生人數為:(2x+14)萬,所以可列方程x+2x+14=128,解方程即可;
(2)在(1)的基礎上利用「廣州市政府的撥款=小學生人數×500+中學生人數×1000」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1)設初中生人數為x萬,那麼小學生人數為(2x+14)萬,
則x+2x+14=128
解得x=38
答:初中生人數為38萬人,小學生人數為90萬人.
(2)500×900 000+1000×380 000=830 000 000元,即8.3億元.
答:廣州市政府要為此撥款8.3億元.
12.小明去文具店購買2B鉛筆,店主說:「如果多買一些,給你打8折「,小明測算了一下.如果買50支,比按原價購買可以便宜6元,那麼每支鉛筆的原價是多少元?考點: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專題:應用題;經濟問題.分析:等量關系為:原價×50×(1-80%)=6.由此可列出方程.解答:解:設每支鉛筆的原價為x元,
依題意得:50x(1-0.8)=6,
解得:x=0.6.
答:故每支鉛筆的原價是0.6元.
13.初三某班的一個綜合實驗活動小組去A,B兩個車站調查前年和去年「春運」期間的客流量情況,如圖是調查後小明與其它兩位同學進行交流的情景,根據他們的對話,請你分別求出A,B兩個車站去年「春運」期間的客流量.
考點: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專題:閱讀型.分析:所增加的百分比乘以基數即為增加的實際人數,由此可列方程進行解答.解答:解:設A站前年「春運」期間的客流量為x,則B站為(20-x),
由題意知:0.2x+0.1(20-x)=22.5-20,
解得:x=5
∴A站去年客流量為:1.2×5=6(萬人)
∴B站人數為:22.5-6=16.5(萬人)
答:A站去年「春運」期間的客流量為6萬人,B站為16.5萬人.
14.閱讀下面對話:
小紅媽:「售貨員,請幫我買些梨.」
售貨員:「小紅媽,您上次買的那種梨都賣完了,我們還沒來得及進貨,我建議這次您買些新進的蘋果,價格比梨貴一點,不過蘋果的營養價值更高.」
小紅媽:「好,你們很講信用,這次我照上次一樣,也花30元錢.」
對照前後兩次的電腦小票,小紅媽發現:每千克蘋果的價是梨的1.5倍,蘋果的重量比梨輕2.5千克.
試根據上面對話和小紅媽的發現,分別求出梨和蘋果的單價.考點: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專題:閱讀型.分析:設每千克梨的價格是x元,則每千克蘋果的價格是1.5x元.根據蘋果的重量比梨輕2.5千克這個等量關系列方程求解.解答:解:設每千克梨的價格是x元,則每千克蘋果的價格是1.5x元.
則有: 30x=301.5x+2.5,
解得:x=4,
1.5x=6.
答:梨和蘋果的單價分別為4元/千克和6元/千克.
15.我校「春之聲」廣播室小記者譚艷同學為了及時報道學校參加全市中學生籃球比賽情況,她從領隊韋老師那裡了解到校隊共參加了16場比賽,積分28分.按規定贏一場得2分,輸一場得1分.可是小譚忘記了輸贏各多少場了,請你根據上面提供的信息分別求出輸、贏各多少場?考點: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專題:應用題;比賽問題.分析:球隊贏球後得分加上輸球得分應該等於總得分,即可列方程解應用題.解答:解:設球隊贏了x場,則輸了(16-x)場,
由題可得:2x+(16-x)×1=28
解得:x=12,
答:球隊贏了12場,輸了4場.
16.聯想中學本學期前三周每周都組織初三年級學生進行一次體育活動,全年級400名學生每人每次都只參加球類或田徑類中一個項目的活動.假設每次參加球類活動的學生中,下次將有20%改為參加田徑類活動;同時每次參加田徑類活動的學生中,下次將有30%改為參加球類活動.
(1)如果第一次與第二次參加球類活動的學生人數相等,那麼第一次參加球類活動的學生應有多少名?
(2)如果第三次參加球類活動的學生不少於200名,那麼第一次參加球類活動的學生最少有多少名?考點: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專題:應用題.分析:(1)設第一次參加球類活動的學生為x名,則第一次參加田徑類活動的學生為(400-x)名.根據每次參加球類活動的學生中,下次將有20%改為參加田徑類活動;同時每次參加田徑類活動的學生中,下次將有30%改為參加球類活動表示出第二次參加球類運到的人數,再根據題意列方程求解.
(2)在第二次參加球類運到的基礎上,根據每次參加球類活動的學生中,下次將有20%改為參加田徑類活動;同時每次參加田徑類活動的學生中,下次將有30%改為參加球類活動表示出第三次參加球類運到的人數,根據題意列不等式求解.解答:解:(1)設第一次參加球類活動的學生為x名,則第一次參加田徑類活動的學生為(400-x)名.
第二次參加球類活動的學生為x•(1-20%)+(400-x)•30%
由題意得:x=x•(1-20%)+(400-x)•30%
解之得:x=240
(2)∵第二次參加球類活動的學生為x•(1-20%)+(400-x)•30%= x2+120,
∴第三次參加球類活動的學生為:( x2+120)•(1-20%)+[400-( x2+120)]•30%= x4+180,
∴由 x4+180≥200得x≥80,
又當x=80時,第二次、第三次參加球類活動與田徑類活動的人數均為整數.
答:(1)第一次參加球類活動的學生應有240名;(2)第一次參加球類活動的學生最少有80名.
17.學校綜合實踐活動小組的同學們乘車到天池山農科所進行社會調查,可供租用的車輛有兩種:第一種可乘8人,第二種可乘4人.若只租用第一種車若干輛,則空4個座位;若只租用第二種車,則比租用第一種車多3輛,且剛好坐滿.
(1)參加本次社會調查的學生共多少名?
(2)已知:第一種車租金為300元/天,第二種車租金為200元/天.要使每個同學都有座位,並且租車費最少,應該怎樣租車.考點: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專題:應用題.分析:(1)要注意關鍵語「只租用第一種車若干輛,則空4個座位;若只租用第二種車,則比租用第一種車多3輛,且剛好坐滿」,根據兩種坐法的不同來列出方程求解;
(2)要考慮到不同的租車方案,然後逐個比較,找出最佳方案.解答:解:(1)設參加本次社會調查的同學共x人,則4( x+48+3)=x,
解之得:x=28
答:參加本次社會調查的學生共28人.
(2)其租車方案為
①第一種車4輛,第二種車0輛;
②第一種車3輛,第二種車1輛;
③第一種車2輛,第二種車3輛;
④第一種車1輛,第二種車5輛;
⑤第一張車0輛,第二種車7輛.
比較後知:租第一種車3輛,第二種車1輛時費用最少,
其費用為1100元.
18.某小店老闆從麵包廠購進麵包的價格是每個0.6元,按每個麵包1.0元的價格出售,賣不完的以每個0.2元於當天返還廠家,在一個月(30天)里,小店有20天平均每天賣出麵包80個,其餘10天平均每天賣出麵包50個,這樣小店老闆獲純利600元,如果小店老闆每天從麵包廠購進相同數量的麵包,求這個數量是多少?考點: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專題:經濟問題.分析:由題意得,他進的包子數量應在50-80之間;等量關系為:(20×進貨量+10×50)×每個的利潤-(進貨量-50)×10×每個賠的錢=600;據此列出方程解可得答案.解答:解:設這個數量是x個.
由題意得:(20x+500)×(1-0.6)-(x-50)×10×(0.6-0.2)=600,
解得:x=50.
故這個數量是50個.
19.小剛在商場發現他喜歡的隨身聽和書包單價之和是452元,並且隨身聽的單價比書包單價的4倍少8元.求小剛喜歡的隨身聽和書包的單價.考點: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專題:應用題;經濟問題.分析:本題的關鍵語「隨身聽和書包單價之和是452元,並且隨身聽的單價比書包單價的4倍少8元」,即隨身聽的單價=書包單價×4-8.依此等量關系列方程求解.解答:解:設隨身聽單價為x元,則書包的單價為(452-x)元,
列方程得:x=4(452-x)-8,
解得:x=360.
當x=360時,452-x=92.
20.(1)一種商品的進價是400元,標價為600元,打折銷售時的利潤率為5%,那麼,此商品是按幾折銷售的?
(2)某化肥廠去年四月份生產化肥500噸,因管理不善,五月份的產量減少了10%.從六月起強化管理,產量逐月上升,七月份產量達到648噸.那麼該廠六、七兩月產量平均增長的百分率是多少?考點: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應用.專題:增長率問題;經濟問題.分析:(1)設此商品按x折銷售,根據商品進價和標價及利潤間關系可得方程;
(2)設該廠六,七兩月產量平均增長的百分率為x,根據產量的減少和增加可列方程求解.解答:解:(1)設此商品按x折銷售.
600x=400(1+5%),
可求得x=0.7.
(2)設該廠六,七兩月產量平均增長的百分率為x.
5月產量為500(1-10%)=450,則6月是450(1+x),7月為450(1+x)(1+x)=648.則:
(1+x)2= 648450=1.44,
1+x=1.2,
x=20%.
21.某商場出售某種文具,每件可盈利2元,為了支援貧困山區,現在按原售價的7折出售給一山區學校,結果每件盈利0.2元(盈利=售價-進貨價).問該文具每件的進貨價是多少元?考點: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專題:銷售問題.分析:等量關系為:售價的7折-進價=利潤0.2,細化為:(進價+2)×7折-進價=利潤0.2,依此等量關系列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設該文具每件的進貨價是x元,
依題意得:70%•(x+2)-x=0.2
解得:x=4
答:該文具每件的進貨價為4元.
近年來,宜賓市教育技術裝備水平迅速提高,特別是以計算機為核心的現代化裝備取得了突破性發展,中小學每百人計算機擁有量在全省處於領先位置,全市中小學裝備領先的總台數由1996年的1040台直線上升到2000年的11600台,若1997到2000年每年比上一年增加的計算機台數都相同,按此速度繼續增加,到2003年宜賓市中小學裝備計算機的總台數是多少?考點: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專題:增長率問題.分析:應先根據96年的台數+4年一共增加的台數=2000年的台數,求得每年的增長量,進而讓11600加3年增加的台數即為2003年宜賓市中小學裝備計算機的總台數.解答:解:設每年增加的計算機台數為x台,
則:1040+(2000-1996)x=11600,
解得x=2640,
∴2003年宜賓市中小學裝備計算機的總台數為:11600+(2003-2000)×2640=19520(台).
答:2003年宜賓市中小學裝備計算機的總台數是19520台.
23.某企業生產一種產品,每件成本為400元,銷售價為510元,本季度銷售了m件,為進一步擴大市場,該企業決定在降低銷售價的同時降低成本,經過市場調研,預測下季度這種產品每件銷售價降低4%,銷售將提高10%,要使銷售利潤(銷售利潤=銷售價-成本價)保持不變,該產品每件的成本價應降低多少元?考點: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專題:應用題;經濟問題.分析:此題文字敘述量大,要審清題目,找到等量關系:銷售利潤(銷售利潤=銷售價-成本價)保持不變,設該產品每件的成本價應降低x元,則每件產品銷售價為510(1-4%)元,銷售了(1+10%)m件,新銷售利潤為[510(1-4%)-(400-x)]×(1+10%)m元,原銷售利潤為(510-400)m元,列方程即可解得.解答:解:設該產品每件的成本價應降低x元,則根據題意得
[510(1-4%)-(400-x)]×m(1+10%)=m(510-400),
解這個方程得x=10.4.
答:該產品每件的成本價應降低10.4元.
24.為了鼓舞中國國奧隊在2008年奧運會上取得好成績,曙光體育器材廠贈送給中國國奧隊一批足球.若足球隊每人領一個則少6個球,每二人領一個則餘6個球,問這批足球共有多少個?
某隊員領到足球後十分高興,就仔細研究起足球上的黑白塊(如圖),結果發現,黑塊呈五邊形,白塊呈六邊形,黑白相間在球體上,黑塊共12塊,問白塊有多少塊?考點: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專題:應用題.分析:(1)根據題意可知本題中有兩個不變的量,足球總數和總人數,要求的是足球數,所以第一問用總人數作為相等關系列方程即可;
(2)第二問可利用黑塊與白塊的數量比是3:5的關系列方程可求解.解答:解:(1)設有x個足球,
則有:x+6=2(x-6),
∴x=18;
所以這批足球共有18個;
(2)設白塊有y塊,
則3y=5×12,
∴y=20,
所以白塊有20塊.
25.3月12日是植樹節,七年級170名學生參加義務植樹活動,如果男生平均一天能挖樹坑3個,女生平均一天能種樹7棵,正好使每個樹坑種上一棵樹,問該年級的男女生各多少人?考點: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專題:工程問題.分析:設該年級的男生有x人,那麼女生有(170-x)人,所以男生平均一天能挖樹坑3x個,女生女生平均一天能種樹7(170-x)棵,然後根據每個樹坑種上一棵樹即可列出方程解決問題.解答:解:設該年級的男生有x人,那麼女生有(170-x)人,
依題意得:3x=7(170-x),
解得:x=119,
170-x=51.
答:該年級的男生有119人,那麼女生有51人.
望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