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教學案例
《正弦定理》教學案例分析
一、教學內容:
本節課主要通過對實際問題的探索,構建數學模型,利用數學實驗猜想發現正弦定理,並從理論上加以證實,最後進行簡單的應用。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與作用:本節內容安排在《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數學必修5》(A版)第一章中,是在高二學生學習了三角等知識之後安排的,顯然是對三角知識的應用;同時,作為三角形中的一個定理,也是對初中解直角三角形內容的直接延伸,而定理本身的應用(定理應用放在下一節專門研究)又十分廣泛,因此做好該節內容的教學,使學生通過對任意三角形中正弦定理的探索、發現和證實,感受「類比--猜想--證實」的科學研究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體會由「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這種數學地思考問題和研究問題的思想,養成大膽猜想、善於思考的品質和勇於求真的精神。
2、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是正弦定理的發現和證實;難點是三角形外接圓法證實。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把握正弦定理,理解證實過程。
2、能力目標:
(1)通過對實際問題的探索,培養學生數學地觀察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增強學生的協作能力和數學交流能力。
(3)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親身體驗數學規律的發現,培養學生勇於探索、善於發現、不畏艱辛的創新品質,增強學習的成功心理,激發學習數學的愛好。
(2)通過實例的社會意義,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為祖國努力學習的責任心。
四、教學設想:
本節課採用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即在教學過程中,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以學生獨立自主和合作交流為前提,以「正弦定理的發現」為基本探究內容,以四周世界和生活實際為參照對象,為學生提供充分自由表達、質疑、探究、討論問題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個人、小組、集體等多種解難釋疑的嘗試活動,將自己所學知識應用於對任意三角形性質的深入探討。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主動」中發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創新。設計思路如下: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景
課前放映一些有關軍事題材的圖片,並在課首給出引例:一天,我核潛艇A正在某海域執行巡邏任務,忽然發現其正東處有一敵艇B正以30海里/小時的速度朝北偏西40°方向航行。經研究,決定向其發射魚雷給以威懾性打擊。已知魚雷的速度為60海里/小時,問怎樣確定發射角度可擊中敵艦?
[設計一個學生比較感愛好的實際問題,吸引學生注重力,使其馬上進入到研究者的角色中來!]
(二)啟發引導學生數學地觀察問題,構建數學模型。
用幾何畫板模擬演示魚雷及敵艦行蹤,在探討魚雷發射角度的過程中,抽象出一個解三角形問題:
1、考察角A的范圍,回憶「大邊對大角」的性質
2、讓學生猜測角A的准確角度,由AC=2BC,從而B=2A
從而抽象出一個雛形:
3、測量角A的實際角度,與猜測有誤差,從而產生矛盾:
定性研究如何轉化為定量研究?
4、進一步修正雛形中的公式,啟發學生大膽想像:以及等
[直覺先行,思辨引路,在矛盾沖突中引發學生積極的思維!]
(三)引導學生用「特例到一般」的研究方法,猜想數學規律。
提出問題:
1、如何對以上等式進行檢驗呢?激發學生思維,從自身熟悉的特例(直角三角形)入手進行研究,篩選出能成立的等式
2、那這一結論對任意三角形都適用嗎?指導學生用刻度尺、圓規、計算器等工具對一般三角形進行驗證。
3、讓學生總堅固驗結果,得出猜想:
在三角形中,角與所對的邊滿足關系
[「特例→類比→猜想」是一種常用的科學的研究思路!]
(四)讓學生進行各種嘗試,探尋理論證實的方法。
提出問題:
1、如何把猜想變成定理呢?使學生注重到猜想和定理的區別,強化學生思維的嚴密性。
2、怎樣進行理論證實呢?培養學生的轉化思想,通過作高轉化為熟悉的直角三角形進行證實。
3、你能找出它們的比值嗎?藉以檢驗學生是否把握了以上的研究思路。用幾何畫板動畫演示,找到比值,突破難點。
4、將猜想變為定理,並用以解決課首提出的問題,並進行適當的思想教育。
[學生成為發現者,成為創造者!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
(五)反思總結,布置作業
1、正弦定理具有對稱和諧美
2、「類比→實驗→猜想→證實」是一種常用的研究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課下思考:三角形中還有其它的邊角定量關系嗎?
六、板書設計:
正弦定理
2. 高中數學教學案例與高中數學教學設計案例 是不是一回事
如果嚴格扣字眼兒,那有一點點區別。教學案例,包括課前構思,教學設計,課後評價,反正一節課的方方面面都算。
而教學設計案例,重在設計兩個字。所以教學設計案例,就是上課用的教案。
它們的重點都是就教學過程的設計。
但是廣義的說,它們也沒有啥區別。
3. 高中數學教案中的教學過程怎麼寫
一.課題(說明本課名稱)
二.教學目的(或稱教學要求,或稱教學目標,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復習課)
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
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點)
七.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互動環節,教案可以簡寫不需要全部寫)但是板書時候一定要全部推算出來。
八.作業處理(說明如何布置書面或口頭作業)
九.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准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
十.教具(或稱教具准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
4. 有沒有人知道哪個初中或者高中的數學名師,最好包含教學案例或者方法什麼的
面試過程:校園招聘投遞的簡歷,初試三個部分,群面-筆試-試講。
群面,大約十人一組,就一個問題進行討論,首先是陳述觀點,之後大約討論10-15分鍾,之後推舉一個人進行總結陳述,每個小組旁邊坐著2-3位工作人員觀察面試者的表現。全部結束後很快就會通知面試結果。
筆試,筆試過程中就一個接著一個去試講,講完了回來繼續做題,筆試有一個下限,如果不是特別特別糟糕應該都沒有問題的。
試講,大大方方講課就行,不能出現原則性的錯誤。
三個部分結束後等一會就出結果,然後會通知復試培訓及考核時間
5. 如何撰寫高中數學教學案例
首先寫教學目標,現在是課改階段上課要有新的理念分三部分:知識、內能力、情感態度價值容觀。 然後分析教材:重點和難點 三 教具 四 教學方法 五 教學過程,可分詳案和簡案,詳案要設想每句話怎麼講比較麻煩,簡案只要寫一下時間安排,和每部分教師的活動和學生的活動 六 板書提綱 七 教學反饋 這樣的教案就比較完整,也能及時地總結問題。 我認為寫教案最重要的是先確立教學理念,也就是第一部分,千萬不能小看了這部分,否則上課就會漫無目的,效果比較差。
6. 高中數學教案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有7種常用的數學教學方法:
1.講授法是一種教學方法,教師使用口語來描述情境,敘述事實,解釋概念,論證原則和澄清規則。
2..談話法又稱回答法,是通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對話傳播和學習知識的方法。其特點是教師指導學生利用現有的經驗和知識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獲取新知識或鞏固和檢查所獲得的知識。
3.討論方法是一種方法,使整個班級或小組圍繞某個中心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共同探索,互相激勵,進行頭腦風暴和學習。
4.演示方法是一種教學方法,教師通過現代教學方法向學生展示物理或物理圖像進行觀察,或通過示範實驗,使學生獲得知識更新。它是一種輔助教學方法,通常與講座,對話,討論等結合使用。
5.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鞏固知識,培養各種學習技能的基本方法。這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實踐活動。
6.實驗法是一種教學方法,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使用某些設備和材料,通過操作引起實驗對象的某些變化,並通過觀察這些變化獲得新知識或驗證知識。一種常用於自然科學學科的方法。
7.實習是一種教學方法,學生可以使用某些實習場所,參加某些實習,掌握一定的技能和相關的直接知識,或者驗證間接知識並全面應用所學知識。
7. 體現學科素養的高中數學教案格式怎麼寫
現在新課標指的「四基」包括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即通過數學教學達到以下要求:掌握數學基礎知識;訓練數學基本技能;領悟數學基本思想;積累數學基本活動經驗。我認為雙基變四基對老師的要求會更高,整個課程改革的推進過程,對教師各方面的要求都會很高,教師需要不斷學習不斷更新才會有創新和發展,工作中教師要積極交流,在合作中提升和發展。教師需要不斷學習不斷更新才會有創新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