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數學必修1習題
㈠ 高一數學必修1學習方法有
我認為學習數學要做到聽'練結合,上課一定要認真聽講,保持對知識的清楚,還要對例題的明白;其次就要練,學習書學是學習它的方法,所以要多練,只有多練才可能對方法的熟悉.所以我認為學習數學就要到"聽"和"練".
http://wenku..com/view/d6788184b9d528ea81c77936.html
這個寫的挺不錯
新課程高一數學必修一學習口訣
集合的概念與運算:
集合元素有三性,確定無序還互異。表示方法有三種,列舉描述韋恩圖。代表元素要認准,從屬包含要分清。子集別把空集忘,2的n次是總數。交集兩個都要有,並集沾邊就能行,補集全把本身拋,圖形運算更直觀。反演律、很重要,運算性質常回憶。
函數的概念:
函數如同子與母,每人只有一個娘。三個要素離不了,函數關系要理清。定義域、是靈魂,研究函數莫忘了。對應關系解析式,求法花樣還不少。觀察配湊或換元,基本方法常常用。假如知道啥類型,待定系數求最好。對稱周期用代入,抽象函數用賦值。函數值域是傀儡,常用單調來解決。復合函數雖不講,卻是處處少不了。其中性質慢慢品,熟練應用有奧妙。
函數的性質:
單調性、區間上,任意變數都滿足。作差變形定符號,簡單明了才最好。奇減則減偶減增,內外函數要看清。比大小,化同間,實在不行找中介。奇偶性,看對稱,定義千萬不要丟。否定一個全盤翻,奇偶判定要耐心。解析式、代入求,構造函數來求值。對稱區間單調性,奇同偶反方便用。
基本初等函數:
一二三、反指對,基本函數就幾類。定義域、單調性,函數性質需記清。指數都過零一點,對數則是過一零,冪函數,花樣多,但是全都過一一。大增小減很相似,區間不同值相異。常數大小要比較,畫條直線看交點。a在前y在後,中間夾著愛可絲。指數葯靈葯,對數葯葯靈,冪函數是零要咬。同大同小一定大,一大一小則變小。分段組合加復合,函數花樣變化多。化歸思想很重要,難化簡來生變熟。
函數方程與應用:
零點就是方程根,聯系函數畫圖像。等號兩邊倆函數,同一坐標各畫圖。畫出圖像看交點,幾個交點幾個根。區間兩端若異號,中間有根跑不了。近似根,二分法,事半功倍真奇妙。函數模型沒幾種,審清題意認真算。
第一章 集合與函數概念
一、集合有關概念
1、集合的含義:某些指定的對象集在一起就成為一個集合,其中每一個對象叫元素。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個特性:
1.元素的確定性; 2.元素的互異性; 3.元素的無序性
說明:(1)對於一個給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確定的,任何一個對象或者是或者不是這個給定的集合的元素。
(2)任何一個給定的集合中,任何兩個元素都是不同的對象,相同的對象歸入一個集合時,僅算一個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是平等的,沒有先後順序,因此判定兩個集合是否一樣,僅需比較它們的元素是否一樣,不需考查排列順序是否一樣。
(4)集合元素的三個特性使集合本身具有了確定性和整體性。
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籃球隊員},{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 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籃球隊員},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舉法與描述法。
注意啊:常用數集及其記法:
非負整數集(即自然數集) 記作:N
正整數集 N*或 N+ 整數集Z 有理數集Q 實數集R
關於「屬於」的概念
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寫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說a屬於集合A 記作 a∈A ,相反,a不屬於集合A 記作 a
㈡ 高一數學必修1指數函數習題
^^^1. 設f(x)=z
所以 z 屬於[1/3 ,3]
g=f2(x)+2af(x)+3= z^抄2+2a*z+3
=(z+a)^2+3-a^2
因 h(a)為最小值 即|z+a|的最小值
所以 a>=-5/3 時, h(a)=(1/3+a)^2+3-a^2
a<-5/3 時, h(a)=(3+a)^2+3-a^2
因 m>n>3 a屬於[n m], 所以 h(a)=(1/3+a)^2+3-a^2=(2/3)a+28/9
根據題意得 (2/3)n+28/9=n^2
可知解n1 n2 有1正1負 ,對應n值 m值 因m>n>3 所以這樣的m n 不存在
要睡覺了 剩下的那個題目 有空再看
㈢ 高一數學必修一基礎題,練習題集書
你直接到淘寶看下,我這里用目標解讀與突破輔導書,還有一個同步的練習冊 目標訓練與達成,練習題多,比較基礎,你可以看看,希望對你有用,望採納喲
㈣ 高一數學必修1第一章復習題
一、填空題(每小題5分,共50分)
1.設集合A={4,5,7,9},B={3,4,7,8,9},全集U=A B,則集合CU(A∩B)中的元素共有(A)
(A)3個 (B)4個 (C)5個 (D)6個
2.已知 是實數,則「 且 」是「 且 」的 ( )
A.充分而不必要條件 B.必要而不充分條件
C.充分必要條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3.已知 是實數,則「 且 」是「 且 」的 ( )
A.充分而不必要條件 B.必要而不充分條件
C.充分必要條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4.設集合 ,則 ( )
A. B.
C. D.
5.集合 , ,若 ,則 的值為( )
A.0 B.1 C.2 D.4
6.若集合 則A∩B是
(A) (B) (C) (D)
7.若集合 是
A.{1,2,3} B. {1,2}
C. {4,5} D. {1,2,3,4,5}
8.已知全集 中有m個元素, 中有n個元素.若 非空,則 的元素個數為
A. B. C. D.
9.已知 是兩個向量集合,則
A.{〔1,1〕} B. {〔-1,1〕} C. {〔1,0〕} D. {〔0,1〕}
10.下列4個命題
㏒1/2x>㏒1/3x
㏒1/2x
㏒1/3x
其中的真命題是
(A) ( B) (C) (D)
二、填空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11.若 是小於9的正整數 , 是奇數 , 是3的倍數 ,則 .
12.設A是整數集的一個非空子集,對於 ,如果 且 ,那麼 是A的一個「孤立元」,給定 ,由S的3個元素構成的所有集合中,不含「孤立元」的集合共有 個.
13.設全集 ,若 ,則集合B=__________.
14.某班有36名同學參加數學、物理、化學課外探究小組,每名同學至多參加兩個小組,已知參加數學、物理、化學小組的人數分別為26,15,13,同時參加數學和物理小組的有6人,同時參加物理和化學小組的有4人,則同時參加數學和化學小組的有 人。
15.某班共30人,其中15人喜愛籃球運動,10人喜愛兵乓球運動,8人對這兩項運動都不喜愛,則喜愛籃球運動但不喜愛乒乓球運動的人數為_12__
三、解答題
16. (本小題共12分)
已知 ,設P:函數 在R上單調遞減,Q:不等式 的解集為R
如果P和Q有且僅有一個正確,求 的取值范圍
17. (本小題共13分)
記關於 的不等式 的解集為 ,不等式 的解集為 .
(I)若 ,求 ;
(II)若 ,求正數 的取值范圍.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答案:A
【解析】 , 故選A。也可用摩根律:
2.答案:C
【解析】對於「 且 」可以推出「 且 」,反之也是成立的
3.答案:C
【解析】對於「 且 」可以推出「 且 」,反之也是成立的
4.【答案】A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集合的基本運算以及簡單的不等式的解法. 屬於基礎知識、基本運算的考查.
∵ ,
∴ ,故選A.
5.答案:D
【解析】:∵ , , ∴ ∴ ,故選D.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了集合的並集運算,並用觀察法得到相對應的元素,從而求得答案,本題屬於容易題.
6.答案:D
【解析】集合 ,∴
7.答案:B
【解析】解不等式得 ∵
∴ ,選B。
8.答案:D
【解析】因為 ,所以 共有 個元素,故選D
9.答案:A
【解析】因為 代入選項可得 故選A.
10.答案:D
【解析】取x= ,則㏒1/2x=1,㏒1/3x=log32<1,p2正確
當x∈(0, )時,( )x<1,而㏒1/3x>1.p4正確
二、填空題
1.答案
解法1 ,則 所以 ,所以
【解析】2 ,而
2.答案:6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閱讀與理解、信息遷移以及學生的學習潛力,考查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屬於創新題型.
什麼是「孤立元」?依題意可知,必須是沒有與 相鄰的元素,因而無「孤立元」是指在集合中有與 相鄰的元素.故所求的集合可分為如下兩類:
因此,符合題意的集合是: 共6個.
故應填6.
3.答案:{2,4,6,8}
【解析】
考點定位本試題主要考查了集合的概念和基本的運算能力。
4.答案:8.
【解析】由條件知,每名同學至多參加兩個小組,故不可能出現一名同學同時參加數學、物理、化學課外探究小組, 設參加數學、物理、化學小組的人數構成的集合分別為 ,則 .
,
由公式
易知36=26+15+13-6-4- 故 =8 即同時參加數學和化學小組的有8人.
5.答案:12
【解析】設兩者都喜歡的人數為 人,則只喜愛籃球的有 人,只喜愛乒乓球的有 人,由此可得 ,解得 ,所以 ,即所求人數為12人。
三、解答題
16.(本小題12分)
解析:解析:函數 在R上單調遞減
不等式
17. 解析:(I)由 ,得 .
(II) .
由 ,
即a的取值范圍是 .
㈤ 高一數學必修一習題1.2
1).f(x)=3x/x-4; x不等於4
(2).f(x)=根號x^2; x∈R
(3).f(x)=6/x^2-3x+2; x不等於 1 或4
(4).f(x)=根號4-x/x-1 1≤x≤4
2.說出下列函數的定義域和值域
(1).y=3x x∈R, y∈R
(2).y=8/x x不等於0,y不等於0
㈥ 高一數學必修1 習題
高一數學必修1各章知識點總結
第一章 集合與函數概念
一、集合有關概念
1. 集合的含義
2. 集合的中元素的三個特性:
(1) 元素的確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
(2) 元素的互異性如:由HAPPY的字母組成的集合{H,A,P,Y}
(3) 元素的無序性: 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個集合
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籃球隊員},{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 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籃球隊員},B={1,2,3,4,5}
(2) 集合的表示方法:列舉法與描述法。
? 注意:常用數集及其記法:
非負整數集(即自然數集) 記作:N
正整數集 N*或 N+ 整數集Z 有理數集Q 實數集R
1) 列舉法:{a,b,c……}
2) 描述法:將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屬性描述出來,寫在大括弧內表示集合的方法。{x?R| x-3>2} ,{x| x-3>2}
3) 語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 Venn圖:
4、集合的分類:
(1) 有限集 含有有限個元素的集合
(2) 無限集 含有無限個元素的集合
(3) 空集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例:{x|x2=-5}
二、集合間的基本關系
1.「包含」關系—子集
注意: 有兩種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與B是同一集合。
反之: 集合A不包含於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記作A B或B A
2.「相等」關系:A=B (5≥5,且5≤5,則5=5)
實例:設 A={x|x2-1=0} B={-1,1} 「元素相同則兩集合相等」
即:① 任何一個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真子集:如果A?B,且A? B那就說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記作A B(或B A)
③如果 A?B, B?C ,那麼 A?C
④ 如果A?B 同時 B?A 那麼A=B
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記為Φ
規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 有n個元素的集合,含有2n個子集,2n-1個真子集
三、集合的運算
運算類型 交 集 並 集 補 集
定 義 由所有屬於A且屬於B的元素所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記作A B(讀作『A交B』),即A B={x|x A,且x B}.
由所有屬於集合A或屬於集合B的元素所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並集.記作:A B(讀作『A並B』),即A B ={x|x A,或x B}).
設S是一個集合,A是S的一個子集,由S中所有不屬於A的元素組成的集合,叫做S中子集A的補集(或余集)
記作 ,即
CSA=
韋
恩
圖
示
性
質 A A=A
A Φ=Φ
A B=B A
A B A
A B B
A A=A
A Φ=A
A B=B A
A B A
A B B
(CuA) (CuB)
= Cu (A B)
(CuA) (CuB)
= Cu(A B)
A (CuA)=U
A (CuA)= Φ.
例題:
1.下列四組對象,能構成集合的是 ( )
A某班所有高個子的學生 B著名的藝術家 C一切很大的書 D 倒數等於它自身的實數
2.集合{a,b,c }的真子集共有 個
3.若集合M={y|y=x2-2x+1,x R},N={x|x≥0},則M與N的關系是 .
4.設集合A= ,B= ,若A B,則 的取值范圍是
5.50名學生做的物理、化學兩種實驗,已知物理實驗做得正確得有40人,化學實驗做得正確得有31人,
兩種實驗都做錯得有4人,則這兩種實驗都做對的有 人。
6. 用描述法表示圖中陰影部分的點(含邊界上的點)組成的集合M= .
7.已知集合A={x| x2+2x-8=0}, B={x| x2-5x+6=0}, C={x| x2-mx+m2-19=0}, 若B∩C≠Φ,A∩C=Φ,求m的值
二、函數的有關概念
1.函數的概念:設A、B是非空的數集,如果按照某個確定的對應關系f,使對於集合A中的任意一個數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確定的數f(x)和它對應,那麼就稱f:A→B為從集合A到集合B的一個函數.記作: y=f(x),x∈A.其中,x叫做自變數,x的取值范圍A叫做函數的定義域;與x的值相對應的y值叫做函數值,函數值的集合{f(x)| x∈A }叫做函數的值域.
注意:
1.定義域:能使函數式有意義的實數x的集合稱為函數的定義域。
求函數的定義域時列不等式組的主要依據是:
(1)分式的分母不等於零;
(2)偶次方根的被開方數不小於零;
(3)對數式的真數必須大於零;
(4)指數、對數式的底必須大於零且不等於1.
(5)如果函數是由一些基本函數通過四則運算結合而成的.那麼,它的定義域是使各部分都有意義的x的值組成的集合.
(6)指數為零底不可以等於零,
(7)實際問題中的函數的定義域還要保證實際問題有意義.
? 相同函數的判斷方法:①表達式相同(與表示自變數和函數值的字母無關);②定義域一致 (兩點必須同時具備)
(見課本21頁相關例2)
2.值域 : 先考慮其定義域
(1)觀察法
(2)配方法
(3)代換法
3. 函數圖象知識歸納
(1)定義: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以函數 y=f(x) , (x∈A)中的x為橫坐標,函數值y為縱坐標的點P(x,y)的集合C,叫做函數 y=f(x),(x ∈A)的圖象.C上每一點的坐標(x,y)均滿足函數關系y=f(x),反過來,以滿足y=f(x)的每一組有序實數對x、y為坐標的點(x,y),均在C上 .
(2) 畫法
A、 描點法:
B、 圖象變換法
常用變換方法有三種
1) 平移變換
2) 伸縮變換
3) 對稱變換
4.區間的概念
(1)區間的分類:開區間、閉區間、半開半閉區間
(2)無窮區間
(3)區間的數軸表示.
5.映射
一般地,設A、B是兩個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個確定的對應法則f,使對於集合A中的任意一個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確定的元素y與之對應,那麼就稱對應f:A B為從集合A到集合B的一個映射。記作「f(對應關系):A(原象) B(象)」
對於映射f:A→B來說,則應滿足:
(1)集合A中的每一個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象,並且象是唯一的;
(2)集合A中不同的元素,在集合B中對應的象可以是同一個;
(3)不要求集合B中的每一個元素在集合A中都有原象。
6.分段函數
(1)在定義域的不同部分上有不同的解析表達式的函數。
(2)各部分的自變數的取值情況.
(3)分段函數的定義域是各段定義域的交集,值域是各段值域的並集.
補充:復合函數
如果y=f(u)(u∈M),u=g(x)(x∈A),則 y=f[g(x)]=F(x)(x∈A) 稱為f、g的復合函數。
二.函數的性質
1.函數的單調性(局部性質)
(1)增函數
設函數y=f(x)的定義域為I,如果對於定義域I內的某個區間D內的任意兩個自變數x1,x2,當x1<x2時,都有f(x1)<f(x2),那麼就說f(x)在區間D上是增函數.區間D稱為y=f(x)的單調增區間.
如果對於區間D上的任意兩個自變數的值x1,x2,當x1<x2 時,都有f(x1)>f(x2),那麼就說f(x)在這個區間上是減函數.區間D稱為y=f(x)的單調減區間.
注意:函數的單調性是函數的局部性質;
(2) 圖象的特點
如果函數y=f(x)在某個區間是增函數或減函數,那麼說函數y=f(x)在這一區間上具有(嚴格的)單調性,在單調區間上增函數的圖象從左到右是上升的,減函數的圖象從左到右是下降的.
(3).函數單調區間與單調性的判定方法
(A) 定義法:
○1 任取x1,x2∈D,且x1<x2;
○2 作差f(x1)-f(x2);
○3 變形(通常是因式分解和配方);
○4 定號(即判斷差f(x1)-f(x2)的正負);
○5 下結論(指出函數f(x)在給定的區間D上的單調性).
(B)圖象法(從圖象上看升降)
(C)復合函數的單調性
復合函數f[g(x)]的單調性與構成它的函數u=g(x),y=f(u)的單調性密切相關,其規律:「同增異減」
注意:函數的單調區間只能是其定義域的子區間 ,不能把單調性相同的區間和在一起寫成其並集.
8.函數的奇偶性(整體性質)
(1)偶函數
一般地,對於函數f(x)的定義域內的任意一個x,都有f(-x)=f(x),那麼f(x)就叫做偶函數.
(2).奇函數
一般地,對於函數f(x)的定義域內的任意一個x,都有f(-x)=—f(x),那麼f(x)就叫做奇函數.
(3)具有奇偶性的函數的圖象的特徵
偶函數的圖象關於y軸對稱;奇函數的圖象關於原點對稱.
利用定義判斷函數奇偶性的步驟:
○1首先確定函數的定義域,並判斷其是否關於原點對稱;
○2確定f(-x)與f(x)的關系;
○3作出相應結論:若f(-x) = f(x) 或 f(-x)-f(x) = 0,則f(x)是偶函數;若f(-x) =-f(x) 或 f(-x)+f(x) = 0,則f(x)是奇函數.
注意:函數定義域關於原點對稱是函數具有奇偶性的必要條件.首先看函數的定義域是否關於原點對稱,若不對稱則函數是非奇非偶函數.若對稱,(1)再根據定義判定; (2)由 f(-x)±f(x)=0或f(x)/f(-x)=±1來判定; (3)利用定理,或藉助函數的圖象判定 .
9、函數的解析表達式
(1).函數的解析式是函數的一種表示方法,要求兩個變數之間的函數關系時,一是要求出它們之間的對應法則,二是要求出函數的定義域.
(2)求函數的解析式的主要方法有:
1) 湊配法
2) 待定系數法
3) 換元法
4) 消參法
10.函數最大(小)值(定義見課本p36頁)
○1 利用二次函數的性質(配方法)求函數的最大(小)值
○2 利用圖象求函數的最大(小)值
○3 利用函數單調性的判斷函數的最大(小)值:
如果函數y=f(x)在區間[a,b]上單調遞增,在區間[b,c]上單調遞減則函數y=f(x)在x=b處有最大值f(b);
如果函數y=f(x)在區間[a,b]上單調遞減,在區間[b,c]上單調遞增則函數y=f(x)在x=b處有最小值f(b);
例題:
1.求下列函數的定義域:
⑴ ⑵
2.設函數 的定義域為 ,則函數 的定義域為_ _
3.若函數 的定義域為 ,則函數 的定義域是
4.函數 ,若 ,則 =
5.求下列函數的值域:
⑴ ⑵
(3) (4)
6.已知函數 ,求函數 , 的解析式
7.已知函數 滿足 ,則 = 。
8.設 是R上的奇函數,且當 時, ,則當 時 =
在R上的解析式為
9.求下列函數的單調區間:
⑴ ⑵ ⑶
10.判斷函數 的單調性並證明你的結論.
11.設函數 判斷它的奇偶性並且求證: .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數
一、指數函數
(一)指數與指數冪的運算
1.根式的概念:一般地,如果 ,那麼 叫做 的 次方根,其中 >1,且 ∈ *.
? 負數沒有偶次方根;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0,記作 。
當 是奇數時, ,當 是偶數時,
2.分數指數冪
正數的分數指數冪的意義,規定:
,
? 0的正分數指數冪等於0,0的負分數指數冪沒有意義
3.實數指數冪的運算性質
(1) ? ;
(2) ;
(3) .
(二)指數函數及其性質
1、指數函數的概念:一般地,函數 叫做指數函數,其中x是自變數,函數的定義域為R.
注意:指數函數的底數的取值范圍,底數不能是負數、零和1.
2、指數函數的圖象和性質
a>1 0<a<1
定義域 R 定義域 R
值域y>0 值域y>0
在R上單調遞增 在R上單調遞減
非奇非偶函數 非奇非偶函數
函數圖象都過定點(0,1) 函數圖象都過定點(0,1)
注意:利用函數的單調性,結合圖象還可以看出:
(1)在[a,b]上, 值域是 或 ;
(2)若 ,則 ; 取遍所有正數當且僅當 ;
(3)對於指數函數 ,總有 ;
二、對數函數
(一)對數
1.對數的概念:一般地,如果 ,那麼數 叫做以 為底 的對數,記作: ( — 底數, — 真數, — 對數式)
說明:○1 注意底數的限制 ,且 ;
○2 ;
○3 注意對數的書寫格式.
兩個重要對數:
○1 常用對數:以10為底的對數 ;
○2 自然對數:以無理數 為底的對數的對數 .
? 指數式與對數式的互化
冪值 真數
= N = b
底數
指數 對數
(二)對數的運算性質
如果 ,且 , , ,那麼:
○1 ? + ;
○2 - ;
○3 .
注意:換底公式
( ,且 ; ,且 ; ).
利用換底公式推導下面的結論
(1) ;(2) .
(二)對數函數
1、對數函數的概念:函數 ,且 叫做對數函數,其中 是自變數,函數的定義域是(0,+∞).
注意:○1 對數函數的定義與指數函數類似,都是形式定義,注意辨別。如: , 都不是對數函數,而只能稱其為對數型函數.
○2 對數函數對底數的限制: ,且 .
2、對數函數的性質:
a>1 0<a<1
定義域x>0 定義域x>0
值域為R 值域為R
在R上遞增 在R上遞減
函數圖象都過定點(1,0) 函數圖象都過定點(1,0)
(三)冪函數
1、冪函數定義:一般地,形如 的函數稱為冪函數,其中 為常數.
2、冪函數性質歸納.
(1)所有的冪函數在(0,+∞)都有定義並且圖象都過點(1,1);
(2) 時,冪函數的圖象通過原點,並且在區間 上是增函數.特別地,當 時,冪函數的圖象下凸;當 時,冪函數的圖象上凸;
(3) 時,冪函數的圖象在區間 上是減函數.在第一象限內,當 從右邊趨向原點時,圖象在 軸右方無限地逼近 軸正半軸,當 趨於 時,圖象在 軸上方無限地逼近 軸正半軸.
例題:
1. 已知a>0,a 0,函數y=ax與y=loga(-x)的圖象只能是 ( )
2.計算: ① ;② = ; = ;
③ =
3.函數y=log (2x2-3x+1)的遞減區間為
4.若函數 在區間 上的最大值是最小值的3倍,則a=
5.已知 ,(1)求 的定義域(2)求使 的 的取值范圍
第三章 函數的應用
一、方程的根與函數的零點
1、函數零點的概念:對於函數 ,把使 成立的實數 叫做函數 的零點。
2、函數零點的意義:函數 的零點就是方程 實數根,亦即函數 的圖象與 軸交點的橫坐標。
即:方程 有實數根 函數 的圖象與 軸有交點 函數 有零點.
3、函數零點的求法:
○1 (代數法)求方程 的實數根;
○2 (幾何法)對於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將它與函數 的圖象聯系起來,並利用函數的性質找出零點.
4、二次函數的零點:
二次函數 .
(1)△>0,方程 有兩不等實根,二次函數的圖象與 軸有兩個交點,二次函數有兩個零點.
(2)△=0,方程 有兩相等實根,二次函數的圖象與 軸有一個交點,二次函數有一個二重零點或二階零點.
(3)△<0,方程 無實根,二次函數的圖象與 軸無交點,二次函數無零點.
5.函數的模型
㈦ 高一人教數學必修一習題1.3答案
A組1.D2.(1)包含於(那個符號不會打)包含於 包含 包含 包含於(2)空集(寫符號)(3)A(4){(1,1)} {(1,1)} 空集符號(5){xI-5<x<5}(6){(x,y)Iy=0}{(x,y)Ixy<0} 3.(1){2} {xIx>1或X=-2}(2){2/3<x小於等於3}4(1){a,b,g}(2){a,b,c,d,e,f,g,h}(3){a,b,g,h}(4){a,b,c,d,g}(5){b,g}(6){a,b}5. {斜三角形} {不等邊三角形}6 {xI大於等於三,或小於等於一} {xIx大於等於-4,小於等於-2}7有普遍意義 B組 1.{2,4,10}2.30+26-15=41 50-41=9 寫好啦,別忘了把文字改成符號,有的符號我不會打。
㈧ 急求高一數學必修一習題1.1A組答案
1.(1)∈,(2)∈,(3)∉,(4)∈,(5)∈專,(6)∈
2.(1)∈,(2)∉,(3)∈
3.(1){2,3,4,5}
(2){1,-2}
(3){0,1,2}
4.(1){y│y≥-4}
(2){x│x≠屬0}
(3){x│x≥4/5}
5.(1)∉,∉,真包含於,真包含於
(2)∈,真包含於,真包含於,=
(3)真包含於,真包含
6.A∪B={x│3≤x<4},A∩B={x│2≤x<4}
7.A∩B={1,2,3},A∩C={3,4,5,6}
A∩(B∪C)={1,2,3,4,5,6}
A∪(B∩C)={1,2,3,4,5,6,7,8}
8.(1)參加短跑的同學
(2)既參加一百米跑又參加四百米跑的同學
9.B∩C={x│x是正方形}
CA B={x│x是鄰邊不等的平行四邊形}
CS B={x│x是梯形}
10.CR(A∪B)={x│x≤2或x≥10}
CR(A∩B)={x│x<3或x≥7}
(CR A)∩B={x│2<x≤3或7≤<10}
A∪(CR B)={x│x≤2或3≤x<7或x≥10}